2.2 晶体结构11 (1)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84 MB
- 文档页数:51
晶体结构解析
晶体结构解析是通过实验测定晶体的结构,并确定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空间坐标和键合情况等信息的过程。
晶体结构解析对于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以及设计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晶体结构解析的步骤包括:
1. 晶体的培养和选取:选择合适的晶体生长条件,培养出高质量的晶体。
2. X 射线衍射实验:使用 X 射线衍射仪对晶体进行衍射实验,得到衍射图谱。
3. 数据处理和结构因子计算:对衍射图谱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结构因子。
4. 结构模型建立:根据结构因子和化学知识,建立晶体的结构模型。
5. 结构精修:通过不断调整结构模型的参数,使其与实验数据相符合,得到最终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解析需要结合化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多学科知识,需要专业的实验技能和计算能力。
目前,晶体结构解析已经成为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它涉及到晶体的组成、排列和结构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解析晶体结构的相关概念和特征。
晶体是由一定数量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规则外观的固体物质。
晶体的结构对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晶体结构可以通过实验方法和理论模型来研究和解释。
1. 晶体的基本组成晶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分为晶体胞和晶胞内的基本组织。
晶体胞是晶格的最小重复单位,可以通过平移操作来无限重复整个晶体结构。
晶胞内的基本组织是晶体内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2. 晶体的晶格类型晶体的晶格类型可以分为立方晶系、四方晶系、单斜晶系、正交晶系、三斜晶系、五类三方晶系和六斜晶系。
不同的晶格类型对应着晶胞的不同形状,给晶体带来了不同的结构和性质。
3. 晶体的点阵晶体的点阵是晶格具有的一个特征,它描述了晶体内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点阵可以分为简单点阵、面心立方点阵和密堆积点阵。
不同的点阵结构给晶体带来了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晶体的组成晶体的组成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四种类型。
离子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按照一定的配位比例组成,共价晶体由原子通过共用电子而形成,金属晶体则是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连接在一起,而分子晶体则是由分子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形成。
5. 晶体的结构特征晶体的结构特征包括晶胞参数、平均密度、元素比例和晶胞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具体排列方式等。
通过实验和理论模型的分析,可以确定晶体的结构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性质和应用。
总结起来,晶体结构是由晶体胞和胞内基本组织构成的,晶格类型和点阵类型直接影响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晶体的组成类型包括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
通过对晶体的结构特征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其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文的详解,我们对高中化学中的晶体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对学习和掌握该知识点有所帮助。
烯丙孕素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崔志刚,甄盼盼,杨雪,于小婷,张永赞,张磊,姜淋洁,赵健*(天津市中升挑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380)过更换反应试剂对烯丙孕素的合成进行了工艺优化,使整个反应过程更适合放大生产,且安全环保、成本更低廉。
该合成方法以3-缩酮为原料,经过格氏化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得到烯丙孕素;并首次获得烯丙孕素单晶,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测定表明,其结构为斜方晶系,P212121空间群,具有手性,晶胞参数:a=7.2501(15)Å,b=10.452(2)Å,c=22.252(5)Å,α=90°,β=90°,γ=90°,V=1686.2(6)Å3,Z=4,Dc=1.223mg/m 3,m=0.077mm -1,F (000)=672.0,GOF=1.034,Rint=0.0455,R1a,wR2b[I>2σ(I )]=0.0456(0.1017),Residuals=0.0520(0.1063e Å-3)。
该晶体被剑桥晶体数据中心收录(申请人:崔志刚;晶体号:CCDC1914181)。
烯丙孕素晶型的确定为后续研究烯丙孕素制剂新剂型等方面提供选择。
孕素;合成;晶体结构烯丙孕素(又称四烯雌酮,Altrenogest ),为淡黄色至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对光敏感,无引湿性;CAS 号:850-52-2。
结构上与兽用药类固醇群勃龙有关,是一种合成的trienic C21甾类孕激素,属于19-去甲睾丸素类。
它是具有口服活性的促孕激素。
与所有类固醇一样,烯丙孕素可通过自身脂溶性渗透入靶细胞中,然后与特定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类似于天然孕酮的作用模式来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可作为家畜同期发情的药物。
烯丙孕素及其口服液在欧洲使用得非常广泛,欧盟(EMEA )和美国(FDA )已经批准上市使用,主要用于调控母猪和母马的同期发情。
体心立方111晶面原子密度概述晶体学是研究晶体结构和性质的学科,而晶体的原子密度是晶体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本文将介绍体心立方(BCC)结构中111晶面的原子密度计算方法及其相关内容。
体心立方(BCC)结构体心立方是一种常见的晶体结构,其中每个原胞内除了八个角上的原子外,还有一个位于正中心的原子。
这些原子排列成一个三维网格,形成了一种紧密堆积的结构。
在BCC结构中,最密堆积平面为111晶面。
111晶面的特点111晶面是BCC结构中最密堆积平面,具有一些特殊性质: 1. 111晶面上的原子排列紧密,相对其他平面更加有序。
2. 111晶面具有高度对称性,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相同的排列方式。
3. 由于高度对称性,在计算原子密度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计算方法计算BCC 111晶面的原子密度需要以下步骤: 1. 确定基本元胞:由于111晶面具有高度对称性,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具有最小体积的基本元胞进行计算。
在BCC结构中,111晶面的基本元胞由一个原子和三个相邻原子组成,形成一个菱形。
2. 计算基本元胞体积:通过计算菱形的面积并乘以晶体的厚度得到基本元胞的体积。
3. 确定基本元胞内的原子数:在BCC结构中,111晶面上有两个不同类型的原子,即位于菱形顶点和中心位置的原子。
分别计算这两种类型的原子数。
4. 计算原子密度:将基本元胞内的总原子数除以基本元胞体积即可得到111晶面的原子密度。
示例计算假设我们要计算钠(Na)晶体中111晶面的原子密度: 1. 钠晶体属于BCC结构,其中每个基本元胞由两个钠原子组成。
2. 通过测量或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得知钠晶体中钠-钠键长为3.03 Å。
3. 在111晶面上,菱形顶点处有一个钠原子,而中心位置也有一个钠原子。
4. 基本元胞面积为菱形底边长度乘以高度,假设菱形底边长度为a,则面积为√3/4 * a^2。
假设晶体厚度为c,则基本元胞体积为√3/4 * a^2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