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一章 浙江地理与历史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4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浙江)第一部分浙江地理与历史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浙江历史文化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整体概况横向综合与纵向发展的全面认识,为导游介绍浙江概况、讲解景点提供背景资料。
考试内容:一、浙江自然地理环境熟悉浙江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掌握浙江的地貌、水文、气候特征;了解浙江的生物资源情况。
二、浙江人文地理环境了解浙江的人口、民族、宗教概况;熟悉浙江行政区划、浙江交通情况;掌握畲族概况。
三、浙江历史概述熟悉浙江历史沿革;掌握各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科技文化成果及杰出人物。
第二部分浙江文学艺术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文学、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丰富考生本土文学艺术知识,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文学、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的识别、欣赏能力和导游讲解能力。
考试内容:一、浙江文学了解浙江文学的发展脉络;熟悉历史上著名的作家及作品;掌握近现代作家及作品。
二、浙江艺术了解浙江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的历史发展;熟悉浙江戏曲、曲艺、电影、美术、音乐、舞蹈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作品与事件。
第三部分浙江民俗与民间艺术考试目的: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查考生对浙江民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以提高考生对浙江民俗、民间文艺、民间工艺基本知识的认识、欣赏和宣讲能力。
考试内容:一、浙江民俗熟悉浙江生产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婚嫁民俗、民间信俗的主要代表性活动;掌握各主要代表性活动的特点与内涵;掌握节庆活动标志地。
二、浙江民间文艺熟悉浙江主要民间传说、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掌握浙江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掌握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的代表作品及表演特点。
三、浙江民间工艺了解民间雕刻、民间编织、民间纸艺、纺织刺绣、手工技艺的历史;掌握民间雕刻、民间编织、民间纸艺、纺织刺绣、手工技艺的工艺特点、美誉及地位。
[单选题]1.浙江省人均水资源占有(江南博哥)量最少的是()。
A.温州B.宁波C.舟山D.台州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浙江省陆地面积小,河流大部分外流入海,水资源不易储存。
另外,过高的人口密度,进一步降低了浙江全省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
其中,舟山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全省最少,仅为600立方米/人。
[单选题]2.丽水市设有全国唯一的()自治地区。
A.阿昌族B.水族C.东乡族D.畲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浙江省少数民族以畲族人口为多数,浙江省内有畲族人口170993人,占浙江省人口的0.4%,约占省内少数民族人口的43%。
在丽水市设有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地区——景宁畲族自治县。
[单选题]3.宁波天童寺被()佛教尊为曹洞宗祖庭。
A.韩国B.日本C.越南D.泰国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佛教传入浙江有1800余年的历史,浙江有全国重点佛教寺院13座,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天台山国清寺被日本、韩国佛教奉为天台宗祖庭,宁波天童寺被日本佛教尊为曹洞宗祖庭。
[单选题]4.浙江省除了杭州以外,另一个副省级城市是()。
A.宁波B.温州C.绍兴D.嘉兴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浙江省下辖11个市,其中杭州、宁波为副省级市,其余9个市为地级市。
[单选题]5.早在5万年前,浙江就有原始人类()活动。
A.河姆渡人B.马家浜人C.建德人D.良渚人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
[单选题]6.浙江在秦朝属于()。
A.吴郡B.江东郡C.会稽郡D.江左郡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秦始皇横扫六国之后,建立秦朝,废除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其中,在今浙江地区设会稽郡。
[单选题]7.越王勾践铜剑出土于()年。
A.1964B.1965C.1966D.1967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春秋时期,越族在今浙江地区建立越国。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称霸中原。
第一章浙江地理与历史一、判断题(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并将所选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为550公里左右。
()2、浙江地形复杂,是个多山、缺水、少地的省份,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3、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
()4、面积为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5、浙江省年平均气温15℃——18℃()6、浙江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多雨、空气干燥。
()7、浙江省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
()8、初夏,浙江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
()9、深秋时节,浙江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天气,即所谓的“十月小阳春”。
()10、据2008年5%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浙江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03.4:100。
()11、浙江省少数民族以畲族人口为多数,农村人口为主体,具有大分散和小聚居结合的特点。
()12、伊斯兰教传入浙江有1400余年历史。
()13、嘉兴马家浜遗址出土的一批珍贵的丝麻织物,证明了四五千年以前,浙江先民已开始养蚕剿丝。
()14、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木结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构件。
()15、东汉顺帝时,分浙江以西为吴郡,以东为会稽郡,这是以浙江为界划分行政区的最早记录。
()16、西汉时,上虞小仙坛已烧制青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青瓷产地。
()17、东晋南朝时,浙江已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18、吴越国时期著名人物有文学家罗隐,名僧贯修(善画佛像),建筑师喻皓(著有《木经》)。
()19、宁波是葡萄牙殖民者在浙江最早的居留地。
()20、杭州的渐趋繁荣,与李泌和白居易是分不开的。
白居易开六井,从钱塘江到涌金门一带,解决了饮水问题。
()21、北宋时期,浙江修治了钱塘江海塘,疏浚了西湖。
()22、杭州曾是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23、1127年,南宋建立,正式定都临安,称“行在所”。
浙江地方导游基础知识-题库1、1963年在建德县乌龟洞发现()万年前的建德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浙江省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A、 4B、 5C、 6D、 7答案: B解析:2、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壮族B、回族C、畲族D、苗族答案: C解析:3、取料以海鲜为主,注重“鲜咸合一”,口味较重的浙江地方菜是()。
A、杭帮菜B、宁波菜C、温州菜D、绍兴菜答案: B解析:4、截至2020年6月,浙江省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家。
A、 15B、 16C、 17D、 18答案: D解析:5、下列传统名菜中属于杭帮菜的是()。
A、东坡肉B、清汤越鸡C、干炸响铃D、三丝敲鱼E、宋嫂鱼羹答案: ACE解析:6、浙江沿海建有万吨以上泊位的港口是()。
A、北仑港B、舟山港C、海门港D、温州港E、象山港答案: ABCD解析:7、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北翼。
()答案:错误解析:8、浙江地形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答案:正确解析:9、浙江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
答案:错误解析:10、金华菜以火腿为原材料的各种菜肴多达二三百种,是金华菜的最大特色()。
答案:错误解析:11、()遗址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木结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构建。
A、建德乌龟洞B、萧山湘湖的跨湖桥遗址C、余姚河姆渡D、嘉兴马家滨答案: C解析:12、()开创了中国古代山水诗派。
A、谢朓B、谢灵运C、王维D、孟浩然答案: B解析:13、下列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有()。
A、建德乌龟洞B、萧山湘湖的跨湖桥遗址C、余姚河姆渡D、嘉兴马家滨E、余杭良渚答案: BCDE解析:14、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是由()联合申报的。
A、浙江B、江苏C、四川D、湖南E、云南答案: ABC解析:15、下列名茶中属于浙江名茶的是()。
A、径山香茗B、熏豆茶C、惠明茶D、龙顶茶E、白牡丹答案: ABCD解析:16、天台山国清寺被日本佛教尊为曹洞宗的祖庭()。
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要【前期分析】
一、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的对象是职高一年级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其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同学们对新课程没有什么了解,都满怀憧憬,并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其二,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知识,思考能力都渐渐成熟,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所以对于书本知识的全面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给予讲解和启发。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历史发展所经历的各个朝代名称。
难点:对于各个朝代的重要人物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比较容易混淆,同时也需要老师多加引导和督促,所以我将其确立为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老师的知识讲解,熟记各个朝代名称,顺序以及重要人物和事件。
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按顺序口头叙述各朝代名称。
3、情感目标: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
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提问法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要
1.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
2.人类什么时候学会制造石器和骨器?:距今1.8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
3.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4.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修筑了长城、驰道;
5.1840年,清政府同英国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浙江省导游基础知识(浙江地理与历史)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杭州成为东南沿海的大城市,被誉为“东南第一州”是在()时期。
A.唐朝B.元朝C.南宋D.北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浙江地理与历史2.南宋王朝正式定都杭州(临安)的时间是()年。
A.1138B.1127C.1129D.1131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浙江地理与历史3.为《资治通鉴》作详尽注解的人物是()。
A.胡三省B.淡迁C.沈括D.王安石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浙江地理与历史4.()人称丹溪先生,其学说传人日本,形成日本汉医中“丹溪学派”。
A.李时珍B.张从正C.朱震亨D.王叔和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浙江地理与历史5.()的作品《琵琶记》,是南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被后人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A.杨维桢B.高则诚C.邓牧D.王实甫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浙江地理与历史6.《富春山居图》是()的代表作。
A.徐渭B.黄公望C.赵孟頫D.陈洪绶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浙江地理与历史7.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是()。
A.龚自珍B.黄宗羲C.汪康年D.蔡元培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浙江地理与历史8.“浙东史学”在清代史学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浙东史学开山祖师的是()。
A.黄宗羲B.龚自珍C.章学诚D.朱彝尊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浙江地理与历史9.我国最早的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是()。
A.陈独秀B.瞿秋白C.陈望道D.李大钊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浙江地理与历史10.发明了“连珠炮”和“子母炮”的火器制造家是()。
A.章炳麟B.毕舁C.金农D.戴梓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浙江地理与历史11.20世纪初,民族危机继续加深,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培养革命骨干。
A.章炳麟B.秋瑾C.蔡元培D.徐锡麟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浙江地理与历史12.()年,杭州海关在拱宸桥设立,外国人控制了中国的海关主权。
90869 学科教育论文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模块化教学浅析“浙江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共分四个科目,分别为“现场讲解”、“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和“导游基础知识”,而导游基础知识又由《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组成。
该门课程也因内容涵盖广、知识点散杂、记忆难度大等原因,成为导考中相对较难的一门课。
从往年的试题分析可得,《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考核所占比例略高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因此,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在授课方式方法及效果上,也面临重大的考验。
1 课程定位《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一门系统介绍导游从业人员必备的旅游文化基础知识,是一门集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导游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的必考内容,在专门培养导游人员的专业课程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熟练掌握导游所需的浙江历史文化、民族民俗、园林景观、宗教建筑、饮食物产、旅游文学等知识,形成广博的文化视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更加注重将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具体实践之中去更好地为游客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引导游客发现美、欣赏美。
因此,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旅游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改革依据“能力本位”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CBVE(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的简称,是一种以培养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职业教育模式。
该论点提倡职业教育应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获得岗位操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1]。
导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为导游岗位、门市接待岗位、外联计调岗位等,而学习导游基础知识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化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2]。
浙江省的高职院校需从导考要求出发,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之外再集合地方性,学习《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的高职导游专业教育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增强导游专业服务地方的能力。
第一章浙江地理与历史一、判断题(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并将所选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为550公里左右。
()2、浙江地形复杂,是个多山、缺水、少地的省份,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3、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
()4、面积为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5、浙江省年平均气温15℃——18℃()6、浙江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多雨、空气干燥。
()7、浙江省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
()8、初夏,浙江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
()9、深秋时节,浙江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天气,即所谓的“十月小阳春”。
()10、据2008年5%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浙江人口中男女比例为103.4:100。
()11、浙江省少数民族以畲族人口为多数,农村人口为主体,具有大分散和小聚居结合的特点。
()12、伊斯兰教传入浙江有1400余年历史。
()13、嘉兴马家浜遗址出土的一批珍贵的丝麻织物,证明了四五千年以前,浙江先民已开始养蚕剿丝。
()14、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木结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构件。
()15、东汉顺帝时,分浙江以西为吴郡,以东为会稽郡,这是以浙江为界划分行政区的最早记录。
()16、西汉时,上虞小仙坛已烧制青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青瓷产地。
()17、东晋南朝时,浙江已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18、吴越国时期著名人物有文学家罗隐,名僧贯修(善画佛像),建筑师喻皓(著有《木经》)。
()19、宁波是葡萄牙殖民者在浙江最早的居留地。
()20、杭州的渐趋繁荣,与李泌和白居易是分不开的。
白居易开六井,从钱塘江到涌金门一带,解决了饮水问题。
()21、北宋时期,浙江修治了钱塘江海塘,疏浚了西湖。
()22、杭州曾是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23、1127年,南宋建立,正式定都临安,称“行在所”。
()24、南宋瓷器生产以杭州凤凰山下修内司官窑最为著名,民窑以龙泉窑最负盛名。
()25、北宋末年,钱塘词人杨望里被誉为词坛泰斗。
()26、明朝浙江经济逐步发展,手工业以丝织业为盛,杭州、湖州是全国丝织业的重心。
()27、宁波天一阁是清代珍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
()28、吴越国是五代十国之一,907年钱缪被后梁封为吴越国王,定都杭州。
()29、浙江的进步思想家龚自珍反对君主专制,提出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
()30、20世纪初,民族危机继续加深,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31、马远画山水,常画“一角”之景,因此人称“马一角”。
()32、15世纪,由于东西方新航路的发现,西班牙人的势力侵入东方。
()33、南戏又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34、史学家谈迁所著的《国榷》是一部有价值的纪传体明史。
()35、余姚人王守仁,主张“心即理”、“致良知”。
()36、马可﹒波罗盛赞杭州是世界上最华贵、最美丽的“天城”。
()37、《南京条约》签订后,宁波被辟为通商口岸。
()38、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和尊孔复古的逆潮,浙江人民也兴起了新文化运动,蔡元培主持的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和浙江省教育会反响尤为积极。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40()1、浙江省的陆域面积为____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A. 9.18B. 10.18C.11.18D.12.18()2、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是____。
A. 钱塘江B.曹娥江C.瓯江 D .富春江()3、浙江地势____,山地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A. 西高东低B.北高东低C.东高西低D.南高北低()4、浙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____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水平。
A . 2000 B.2001 C.2004 D.2003()5、浙江省海域面积为____万平方公里。
A.25 B.26 C.27 D.28()6、浙江省境内最大的港口是____。
A.舟山港 B.海门港 C.温州港 D.北仑港()7、浙江省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____个。
A.3061B.3062C.3063D.3064()8、2009年浙江还开通了杭州—上海、____的动车组,车速大大提高。
A.杭州—宁波B.杭州—衢州C.杭州—温州D.杭州—台州()9、浙江省的森林覆盖率为____,居全国前列。
A. 40.5﹪B.50.5﹪C.70.5﹪D.60.5﹪()10、浙江省处于欧亚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____。
A.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内陆干旱气候D.高寒气候()11、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大风,全省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
这是浙江__季的气候特点。
A.春 B.夏 C.秋 D.冬()12、浙江省降雨量分布为由____逐步递减。
A.西南地区向东北沿海地区B.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向西北地区D.西北地区向东北地区()13、浙江省共有地级市____个。
A. 9B.10C.11D.12()14、据省政府2008年5﹪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年末常住人口为__万人。
A.5120B.5130C.5140D.5150()15、浙江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不多,但56个少数民族,仅缺__和保安族。
A.畲族B.傣族C.回族D.德昂族()16、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位居第二位的是____。
A.壮族 B.苗族 C.回族 D.土家族()17、在浙江省丽水市设有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地—景宁畲族自治县,所辖___畲族乡(镇)。
A. 16个B. 17个C. 18个D.19个()18、浙江省境内共有五种宗教,各宗教历史悠久,信徒众多。
下列宗教是最晚传入浙江的是____。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天主教()19、1963年在建德县乌龟洞发现的__万年前的建德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浙江省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A.4B.5C.6D.7()20、在商周时期,____就已经成为浙江地区盛行的一种生活用具。
A.铜器B.青铜器C.印纹陶D.玉器()21、公元前192年,西汉惠帝封越王勾践七世孙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于东欧。
“东欧”就是现今的___。
A.杭州B.宁波C.温州D.绍兴()22、《越绝书》不仅是浙江最早的地方志,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地方志。
其作者是____。
A.王充B.袁康C.赵晔D.沈约()23、“杭州”之名始于____。
A.西汉B.东晋C.隋朝D.唐朝()24、历史上的“明州”、“越州”、“睦州”就是现今的____。
A.宁波、绍兴、淳安B.宁波、金华、绍兴C.台州、绍兴、宁波D.台州、金华、淳安()25、西湖十景形成于____时期。
A.北宋B.南宋C.明朝D.元朝()26、杭州成为东南沿海的大城市,被誉为“东南第一州”是在____时期。
A.唐朝B.元朝C.南宋D.北宋()27、唐朝时,浙江的越窑青瓷十分著名,诗人____作诗赞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沈约B.吴均C.谢灵运D.陆龟蒙()28、南宋王朝正式定都杭州(临安)的时间是____。
A.1138年B.1127年C.1129年D.1131年()29、为《资治通鉴》作详尽注解的人物是____。
A.胡三省B.谈迁C.沈括D.王安石()30、戏曲作家____的《琵琶记》是南戏发展史的一个高峰。
A.高则诚B.杨维桢C.林逋D.周邦彦()31、____人称丹溪先生,其学说传入日本,形成日本汉医中“丹溪学派”。
A.李时珍B.张从正C.朱震亨D.王叔和()32、《富春山居图》是____的代表作。
A.徐渭B.黄公望C.赵孟頫D.陈洪绶()33、明朝浙江经济逐步发展,手工业以____为盛,杭嘉湖成为全国的中心。
A.制陶业B.制铜业C.丝织业D.蔗糖业()34、浙东史学的开山祖师是____,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
A.黄宗羲B.龚自珍C.章学诚D.朱蠡尊()35、书画家____是元初画家的宗主,他的诗、书、画名噪一时。
A.赵孟頫B.黄公望C.马远D.马和之()36、发明了“连珠炮”和“子母炮”的火器制造家是____。
A.章炳麟B.毕昇C.金农D.戴梓()37、曾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提倡“人格教育”的近代先贤是____。
A.俞平伯B.蔡元培C.陶行知D.经亨颐()38、____年,杭州海关在拱宸桥设立,外国人控制了中国的海关主权。
A.1911年B.1896年C.1905年D.1895年()39、1920年1月,义乌人__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全译本。
A.陈望道B.章学诚C.蔡元培D.龚自珍()40、国民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的时间是_____。
A.1921年7月23日B.1922年8月29日C.1926年3月6日D.1927年2月17日()41、____年2月26日,南麂列岛解放,浙江全境解放。
A.1953B.1954C.1955D.1956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浙江省内的四大名湖是____。
A.杭州西湖B.绍兴东湖C.嘉兴南湖D.淳安千岛湖E.宁波东钱湖()2.浙江沿海建有万吨以上泊位的港口有____。
A.北仑港B.舟山港C.海门港D.温州港E.象山港()3.浙江省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其中____等的储量居全国首位。
A.磷B.萤石C.石煤D.明矾石E.叶蜡石()4.浙江省有7个民用机场,其中____为国际机场。
A.杭州萧山机场B.温州机场C.义乌机场D.宁波栎社机场E.舟山机场()5.浙江省台风灾害主要出现在____。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浙江气候的特点可以概括为____。
A.季风显著,四季分明B.梅雨季节长,日照不足C.雨量丰沛,空气湿润D.雨热季节变化同步E.气象灾害频繁()7.浙江省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____和大雾等。
A.冰雹B.寒潮C.冻害D.大风E.大雪()8.传入浙江省已有1800余年历史的宗教是____。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天主教E.道教()9.在下列浙江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2万的是____。
A.壮族B.畲族C.土家族D.苗族E.回族()10.浙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____都记载了地方历史与典故。
A.赵晔的《吴越春秋》B.吴均的《齐春秋》C.王充的《论衡》D.袁康的《越绝书》E.沈约的《四声谱》()11.吴越国佛教特别盛行,曾修建了许多寺庙和佛塔,仅西湖四周就兴建了____等300多个寺院和100多座佛塔,有“佛国”之称。
A.灵隐寺B.昭庆寺C.六通寺D.灵峰寺E.云栖寺()12.南宋时,词学中的浙江名家有____等。
A.周邦彦B.吴文英C.陆游D.张炎E.朱淑真()13.南宋时文化教育蓬勃发展,南宋理学有____等四大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