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共21页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21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体验歌唱带来的快乐。
2. 认知目标: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唱歌,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歌唱能力,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歌曲课件、音响设备、玩具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室内活动场地,舒适的音乐氛围。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歌曲学习(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随后,教师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词中的节奏和音高。
3. 实践演唱(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歌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歌唱姿势。
4. 歌曲展示(5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歌唱表演,其他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四、活动总结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
3. 布置课后任务: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学到的歌曲,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歌唱兴趣的培养。
2. 关注幼儿在歌唱过程中的发音和歌唱姿势,评估幼儿的歌唱能力。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歌唱表现,检验活动效果。
六、活动内容1. 歌曲《小星星》(5分钟):教师教唱《小星星》这首歌曲,让幼儿学会基本的音阶和节奏。
2. 歌曲《两只老虎》(5分钟):教师教唱《两只老虎》这首歌曲,让幼儿学会简单的二部合唱。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示范歌唱,引导幼儿正确学唱。
2. 游戏法:教师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歌唱。
3.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互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八、活动步骤1. 歌曲学唱(5分钟):教师教唱《小星星》,引导幼儿跟唱。
2. 分组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小星星》的歌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前儿童歌唱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2. 通过歌唱活动,提高幼儿的语音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乐谱、歌词卡片、打击乐器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适当的装饰,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歌唱活动(5分钟):教师教唱一首简单易懂的歌曲,引导幼儿跟唱。
在歌唱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语音发音,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
3. 歌曲表演(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歌曲表演,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
四、活动延伸(5分钟):1. 音乐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抓手指”、“音乐椅”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2.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简单的家庭作业,如让幼儿学会一首新的歌曲,培养幼儿的家庭音乐素养。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还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需求,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六、教学内容与歌曲选择: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教授幼儿音乐的基础知识,包括音高、节奏和简单的和声。
2. 歌曲选择:《小星星》(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作为教学曲目,因其旋律简单、节奏明显,适合幼儿学习。
七、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游戏法、互动教学法等,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2. 教学策略:利用图片、卡片、动作等辅助教学,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概念,提高学习兴趣。
八、教学步骤:1. 音高认知:通过展示图片和动作,教授音高概念,如高声部(上手)和低声部(下手)。
《学前儿童歌唱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喜欢歌唱活动,了解歌唱活动的基本知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唱腔等歌唱基本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唱活动的基本概念:介绍歌唱活动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歌唱技能的培养:音准、节奏、唱腔等方面的练习。
3. 幼儿喜爱的歌唱曲目:挑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教育意义的歌唱曲目。
4. 歌唱表演技巧:如何运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增强歌唱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唱活动的基本概念、歌唱技能的培养方法等。
2. 示范法:教师或幼儿演示正确的歌唱姿势、唱腔等。
3. 练习法:分组练习、集体练习,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歌唱技能。
4. 游戏法:通过歌唱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唱。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歌唱技能的提高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歌唱表演,评价幼儿的歌唱水平、艺术表现力等。
3. 自我评价:鼓励幼儿自我评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计划:1. 第1周:介绍歌唱活动的基本概念,让幼儿认识歌唱活动。
2. 第2周:培养幼儿的音准,学习简单的音阶练习。
3. 第3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学习简单的节奏练习。
4. 第4周:学习幼儿喜爱的歌唱曲目,进行集体歌唱练习。
5. 第5周:学习歌唱表演技巧,进行歌唱表演活动。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歌唱教材。
2. 音响设备:CD、音响等用于播放歌曲。
3. 教学道具:图片、卡片、玩具等用于辅助教学。
4. 网络资源:搜索适合幼儿的歌唱视频、音频资源。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安静的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2. 座椅:舒适、安全的幼儿座椅。
3. 音响设备:保证音响效果,让幼儿清晰地听到歌曲。
4. 教学道具:摆放整齐,方便幼儿取用。
幼儿歌唱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概述幼儿园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歌唱是幼儿园教育中常见的活动之一。
幼儿歌唱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音乐感知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
本文档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幼儿歌唱活动的教案,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进行歌唱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增强音乐表达能力;2.提高幼儿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发展幼儿的兴趣和爱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温暖的声音–活动介绍:通过唱歌来传达温暖与爱–活动准备:准备家庭常唱的歌曲,播放器或乐器–活动过程:教师带领幼儿唱歌,学习歌词和节奏–活动目标:促进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2.快乐的合唱–活动介绍:在团体中体验合唱的乐趣–活动准备:准备一些简单易唱的合唱歌曲–活动过程: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合唱,教师指导节奏和声部–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四、教学方法1.情绪导入法:通过唱歌表达不同情绪,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2.渐进法: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歌曲难度,让幼儿逐渐提升技能;3.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方式进行歌唱训练,增加活动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五、评估方法1.观察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和进步情况;2.反馈评估:向家长征求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歌唱表现和乐趣体验;3.自我评估:让幼儿自主评价自己的歌唱能力和表现,激发自信心。
六、活动延伸1.音乐游戏–活动介绍: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音乐感知和协调能力–活动内容:如音乐热土、音乐猜谜等游戏–活动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锻炼协作和动手能力2.音乐剧表演–活动介绍:通过制作小型音乐剧激发幼儿表演兴趣–活动准备:准备故事情节和歌曲–活动过程: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和歌唱演出–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表演天赋和创造力七、活动总结通过歌唱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幼儿不仅能够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感知和团队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