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锂离子电池 习题汇总

锂离子电池 习题汇总

锂离子电池 习题汇总
锂离子电池 习题汇总

高考必考题锂离子电池习题汇总

材料:锂离子电池实际上是一种锂离子浓差二次电池(充电电池),正负电极由两种不同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组成。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正极处于贫锂态;放电时则相反,Li+从负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正极,正极处于富锂态

在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的化学结构基本不变。因此,从充放电反应的可逆性看,锂离子电池反应是一种理想的可逆反应。目前,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过渡金属和锰的离子嵌入化合物,负极材料是锂离子嵌入碳化合物,常用的碳材料有石油焦和石墨等。国内外已商品化的锂电池正极是LiCoO2,LiNiO2,LiMn2O2,负极是层状石墨

锂离子电池: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而真正的锂电池由于危险性大,很少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1、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LiMn2O4为正极,嵌入锂的碳材料为负极,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Li+LiMn2O4=Li2Mn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LiMn2O4+e-=Li2Mn2O4 C.充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e-=Li

2、(2014天津6)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xC+Li(1-x)CoO2=C+LiCoO2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S=Li2S 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

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

D.右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

3、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钻(LiCoO2),充电时LiCoO2中Li被氧化,Li+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电池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LiC6-e-Li+C6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oO2+Li++e-LiCoO2

C.羧酸、醇等含活泼氢气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4、(双选)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

的特性。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反应:C6Li-xe-==C6Li1-x+xLi+(C6Li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

正极反应:Li1-x MO2+xLi++xe-==LiMO2(LiMO2表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电池反应为C6Li+Li1-x==MO2LiMO2+C6Li1-x

B.电池反应中,锂、锌、银、铅各失去1 mol电子,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最小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C6Li1-x+xLi++xe-=C6Li

5、某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Li l-x CoO2+Li x C6=6C+LiCoO2,

其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 x C6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Li+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

C.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Li l-x CoO2+xLi++ xe-=LiCoO2

6、锂离子电池因其工作电压高(3.6V)、无污染等优点倍受市场青睐。

最常见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是:C6+LiCoO2 Li1—x CoO2+Li x C6下列有关这种锂离子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内部运载电荷的是Li+ B.负极材料是填充了金属锂的石墨(Li x C6)C.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溶液是Li+盐的水溶液

D.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Li1—x CoO2 + x Li+ + xe— = LiCoO2

7、(2014全国新课标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的Li+从b向a迁移

8、(双选)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

反应为:FePO4+Li 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C.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

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

9、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Li++FeS+2e-═Li2S+Fe 有关该电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Li2S+Fe

B.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D.Li-Al/FeS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

10、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

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

11、新型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的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作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新型锂离子电池的首选电极材料,它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将碳酸锂、乙酸亚铁[(CH3-COO)2Fe]、磷酸二氢铵按一定比例混合、充分研磨后,在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同时生成的乙酸及其它产物均以气体逸出。

方法二:将一定浓度的磷酸二氢铵、氯化锂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以铁棒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解析出磷酸亚铁锂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在800℃左右、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制得晶态磷酸亚铁锂。在锂离子电池中,需要一种有机聚合物作为正负极之间锂离子移动的介质,该有机聚合物的单体之一(用M表示)

的结构简式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磷酸亚铁锂的过程都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方法一所发生的反应中,除生成磷酸亚铁锂、乙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

(3)在方法二中,阳极生成磷酸亚铁锂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M与足量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该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磷酸亚铁锂生成磷酸铁,则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4海南卷16)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IO

。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

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回答下列问题:

(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_____极流向_____极。(填字母)

(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____(填“是”或“否”),

原因是____________

(4)MnO2可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K2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13、(2013年课标卷Ⅰ)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 = Li x C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未给出)。

回答下列问题:(1)Li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写出“正极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浸”一般在80℃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但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与Li1-x CoO2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6)上述工艺中,“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在整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4、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含有LiCoO2及少量Al、Fe等)可用于回收钴、锂,工艺流程如下:

(1)在上述溶解过程中,S2O32-被氧化成SO42-,LiCoO2在溶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除杂过程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废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钴”和“沉淀锂”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废渣可以回收利用外,本工艺还可回收的副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2)若ZnCl2-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2+,会加速某电极的腐蚀,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欲除去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填代号)a.NaOH b.Zn c.Fe d.NH3·H2O

(3)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电解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MnO2的理论产量为________g

16.[2014·北京卷] 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 mol/L 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

(1)用KSCN溶液检验出Fe3+的现象是________。

(2)Ⅰ中,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_______性。

(4)Ⅱ中虽未检验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 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mol/L。

②Ⅳ中检验Cl2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所给电池放电时金属锂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不正确,正极反应:Li++LiMn2O4+e-====Li2Mn2O4,B正确,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LiMn2O4应为还原产物,显然C不正确,又由充电时Li2Mn2O4为反应物,故D 不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2、B

3、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充电相当于是电解池,放电相当于是原电池。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做阴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应该是Li++C6+e-=LiC6,A不正确;放电时,正极得到电子,B正确;Li是活泼的金属,能和羧酸、醇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不能用羧酸、醇等含活泼氢气的有机物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C不正确;Li的相对原子质量小,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高,D不正确,答案选B。

4、试题分析:由题目所给的放电时的电极反应知电池反应为C6Li+Li1-x MO2====LiMO2+C6Li1-x,充电反应为放电反应的逆反应,A不正确;比较这些金属失去1 mol电子时所对应质量知B 选项正确;在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的阴离子向电源负极移动,C不正确;在锂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锂的单质,结合其存在形式知D正确,所以答案选BD。

5、B

6、C

7、C

8、CD

9、A 10、C

11、(1)为了防止亚铁化合物被氧化(2)CO2;H2O;NH3(3)Fe+H2PO4-+Li+-2e-==LiFePO4+2H+ (4)

(5)FePO4+Li++e-==LiFePO4

12、(1) b a (2) MnO2+e-+Li+=LiMnO2; (3) 否电极Li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

(4)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 2:1.

试题分析:(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正极b流向负极a。(2)在电池正极b上发生的电极

反应式为MnO2+e-+Li+=LiMnO2; (3)由于负极材料Li是活泼的金属,能够与水发生反应,所以不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4)根据题意结合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得方程式:3MnO2+KClO3 +6KOH= 3K2MnO4+KCl+3H2O; 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等于电子转移的数目可知:每转移2mol的电子,产生1mol的MnO2、2mol KMnO4。所以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3、(1)+3 (2)2Al + 2OH- + 6H2O = 2Al(OH)- 4 + 3H2↑

(3)2LiCoO2 + 3H2SO4 + H2O2Li2SO4 + 2CoSO4 + O2↑+ 4H2O

2H2O22H2O + O2↑ ;有氯气生成,污染较大。

(4)CoSO4 + 2NH4HCO3 = CoCO3↓+ (NH4)2SO4 +CO2↑+ H2O

(5)Li1-x CoO2 + Li x C6 = LiCoO2 + 6C

(6)Li+从负极中脱出,经由电解质向正极移动并进入正极材料中Al(OH)3、CoCO3、Li2SO4 试题分析:(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LiCoO2中Li为+1价,O为-2价,iCo元素的化合价为+3。(2)根据工艺流程和相关产物可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只有铝箔与氢氧化钠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 + 2OH- + 6H2O = 2Al(OH)- 4 + 3H2↑。

(3)根据“酸浸”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CoO2 + 3H2SO4 + H2O2Li2SO4 + 2CoSO4 + O2↑+ 4H2O,H2O2自身发生分解反应,2H2O22H2O + O2↑;LiCo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氯气生成,污染较大。

(4)根据“沉钴”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SO4 + 2NH4HCO3 = CoCO3↓+ (NH4)2SO4 +CO2↑+ H2O。

(5)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与Li1-x CoO2之间的转化,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为Li x C6-xe-=6C+xLi+,正极Li1-x CoO2 + xe-= LiCoO2 + xLi+,电池总反应方程式Li1-x CoO2+ Li x C6= LiCoO2 + 6C。

(6)进行放电处理时,Li+从负极中脱出,经由电解质向正极移动并进入正极材料中,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根据整个工艺流程的化学反应原理,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Al(OH)3、CoCO3、Li2SO4三种

14、答案:(1)8LiCoO2+Na2S2O3+11H2SO4=4Li2SO4+8CoSO4+Na2SO4+1lH2O CoSO4(2)将Fe2+氧化成Fe3+ A1(OH)3和Fe(OH)3

(3)Co2++2OH-=Co(OH)2↓ 2Li++CO32-=Li2CO3↓ (4) Na2SO4

分析:(1)通过题给信息可知LiCoO2与Na2S2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为

8LiCoO2+Na2S2O3+11H2SO4=4LiSO4+8CoSO4+Na2SO4+11H2O,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2)铝离子、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

(3)氢氧化钠和钴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钴沉淀,碳酸钠和锂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锂沉淀;(4)根据溶液中的溶质判断.

解答:解:(1)正极材料主要含有LiCoO2及少量Al、Fe等,加入稀H2SO4、Na2S2O3,S2O32-被氧化成SO42-,具有还原性,正极材料中只有LiCoO2具有氧化性,与反应Na2S2O3反应生成CoSO4,反应化学方程式为:8LiCoO2+Na2S2O3+11H2SO4=4Li2SO4+8CoSO4+Na2SO4+11H2O,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是CoSO4,故答案为:

8LiCoO2+Na2S2O3+11H2SO4=4Li2SO4+8CoSO4+Na2SO4+11H2O,CoSO4;

(2)弱酸性条件下,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但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废渣的成分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

通入空气的作用是将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而除去,

故答案为:将Fe2+氧化成Fe3+;A1(OH)3和Fe(OH)3;

(3)根据流程图知,钴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钴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Co2++2OH-=Co(OH)2↓,碳酸根离子和锂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锂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2Li++CO32-=Li2CO3↓,

故答案为:Co2++2OH-=Co(OH)2↓;2Li++CO32-=Li2CO3↓;

(4)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硫代硫酸钠反应都生成硫酸钠,且硫酸钠是可溶性的,所以溶液中存在硫酸钠,则还可以得到副产物Na2SO4,故答案为:Na2SO4

15、(1)Zn(或锌);正极

(2)锌与还原出的铜构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b

(2)Mn2+-2e-+2H2O=MnO2+4H+;87

16.(1)溶液变红(2)2Cl--2e-===Cl2Cl2+2Fe2+===2CL-+2Fe3+(3)还原(4)①0.2②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③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解析] (1)在电解池中,氯离子在阳极放电:2Cl--2e-=Cl2↑,生成的Cl2能够与溶液中的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2Fe2+===2Cl-+2Fe3+。

(2)阳极产物没有氯气,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也可能是二价铁离子失电子变为三价铁离子,体现了其还原性。

(3)①根据对照试验,则需要Cl-浓度等于原FeCl2溶液中Cl-的浓度:0.1 mol/L×2=0.2 mol/L;②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有无氯气,若试纸变蓝,说明有氯气生成;③与Ⅱ对比,电压较大时有Cl2产生,说明电压较大时Cl-放电;电压较小时没有Cl2产生,说明在电压较小的时候,Cl-没有放电,即Fe2+放电变为Fe3+,故放电顺序:Fe2+>Cl-。

(完整word版)管理学期末考试题库

管理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D) A.作业标准化B差别计件制C职能工长制D提高劳动生产率 2、在下面的各种陈述中,哪个属于企业使命的描述(B) A、在2008年完成销售额1000万 B、成为消费者群体中最优秀的商用计算机和商用计算机服务器的供应商 C、顾客第一,服务至上 D、以上都不是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计划的功能(A)。 A、为领导提供决策 B、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 C、为实施控制提供依据 D、利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4、根据赫茨柏格的双因素理论,(B)因素可激励员工。 A、报酬、成就、认可、责任 B、成长、成就、责任 C、成就、责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成长 D、报酬、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关系 5.某公司总经理安排其助手去洽谈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合同,结果由于助手工作中的考虑欠周全,致

使合同最终被另一家公司截走。由于此合同对公司经营关系重大,董事会在讨论其中失误的责任时,存在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最为合理? (A) A、总经理至少应该承担领导用人不当与督促检查失职的责任 B、总经理的助手既然承接了该谈判的任务,就应对谈判承担完全的责任 C、若总经理助手又进一步将任务委托给其下属,则也可不必承担谈判失败的责任 D、公司总经理已将些事委托给助手,所以,对谈判的失败完全没有责任 6、关于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前者是经过人为筹划设计而形成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B、两者都有明确的组织目标 C、组织成员形成非正式组织的心理需要,正是正式组织不能满足的 D、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7、根据价值链分析法,下列不属于基本活动的是(B)。 A、内部后勤 B、技术开发 C、生产作业 D、服务 8,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实施负强化,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原电池(知识点归纳总结+例题解析)

原电池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化学能与电能转化方式及应用; 2、掌握原电池的组成及反应原理; 3、认识常见的几种化学电源和开发利用新型电池的意义。 【要点梳理】 要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的定义 燃煤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是,该过程虽然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但是过程繁琐、复杂且能耗较大。在此过程中,燃烧(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原电池就是这样的装置。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1、如下图,把一锌片和一铜片插入稀H2SO4中。 现象:Zn片上有气泡出现。 反应:Zn+H2SO4=ZnSO4+H2↑。Zn失电子生成Zn2+,H+得电子生成H2。 实验2、把上图中的Zn、Cu用一导线连接起来,中间接一电流计G。 现象:Zn片逐渐溶解,Cu片上有气泡出现,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 结论:Zn反应生成Zn2+而溶解,Cu片上有H2产生,有电流产生。 该实验中,产生了电流,就构成了原电池。 要点诠释:原电池工作原理相当于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通过用电器转移,产生电能,因此原电池的作用为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要点二、原电池的组成条件 组成原电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提供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分别作负极和正极。 要点诠释: a、负极:活泼性强的金属,该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活泼性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常用碳棒、石墨),该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得失电子的反应为电极反应,上述原电池中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总反应:Zn+H2SO4=ZnSO4+H2↑ (2)两个电极必须直接和电解质溶液接触,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阴阳离子定向移动成内电路。 要点诠释:电源内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动的方向即是电流的方向,所以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3)必须有导线将两电极连接,形成闭合通路。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

金融学试题库 第一章货币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 A. 货币 B. 资金 C. 资本 D. 市场 2.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货币最早的形态是 A. 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 电子货币 6.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 A. 天然贝 B. 大理石 C. 贵金属 D. 硬质合金硬币 7.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A. 银圆 B. 铜钱 C. 金属刀币 D. 贝币 8.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A. 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 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 C. 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 D. 无法确定 9.在货币层次中M0是指 A. 投放的现金 B. 回笼的现金 C. 流通的现金 D. 贮藏的现金 10.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2.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13.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锂离子电池正极相关材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成为21世纪绿色电池的首选。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是正极材料,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是LiCoO2,但存在成本高、实际比容量偏低、抗过充电性能差、安全性能不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限制了它在更广领域的应用,迫切需要研究者开发出成本低、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兴行业的需求。 锂离子电池是绿色环保电池,是二次电池中的佼佼者。与镍镉电池(Cd.Ni)和镍氢电池(Ni.H)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充放电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显著优点,且没有Cd-Ni电池中镉的环境污染问题。锂离子电池的上述特点,使其可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因而适合于小型便携式电器电源,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这些电器与人们的商务活动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用的群体广,新旧换代快。锂离子电池还可以用于电动工具和电动车电源替代Cd.Ni电池和铅酸电池,一方面Cd-Ni电池和铅酸电池的原材料上涨,成本提高,发展受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另一方面欧盟在2005和2006年相继出台了两项与化学品相关的RollS和REACH法令,前者限制了铅、镉等6种化学元素的使用,后者则规定上万种化学药品要重新注册。所以这为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l】。此外,锂离子电池也是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要求空间上移动使用的新一代清洁安全能源,以及作为家庭和交通照明、备用电源、储能电站等时间上移动使用的储能调峰电源。因此锂离子电池有非常广阔的应用范围。 1.2锂离子电池发展简况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可以追迥到锂二次电池,锂二次电池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石油危机,当时主要集中在以金属锂及其合金为负极的锂二次电池体系,但锂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电极表面的凹凸不平,导致表面电位分布不均匀,造成了锂的不均匀沉积。这种不均匀沉积导致锂在一些部位沉积过快,产生锂枝晶,当锂枝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方面会发生折断,造成锂的不可逆损失;另一方面锂枝晶的产生会刺穿电池的隔膜,将正极与负极连接起来,引起短路,产生大电流进而生成大量的热,引起电池着火甚至爆炸,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这种电池未能实现商品化【2】。锂二次电池的突破性发展源于Armand 的“摇椅电池(Rocking chair batteries)”的构想,即采用低插锂电势的嵌锂化合物代替会属锂为负极,与高插锂电势的嵌锂化合物组成二次锂离子电池。Scrosati等【3】以LiWO2或Li6FeO3为负极,以TiS2、WO3、NbS2或V2O5为正极组装成二次电池。1987年,Aubom等【4】装配了以MoO2或WO2为负极,LiCoO2为正极的“摇椅式”电池。与金属锂为负极的二次锂电池相比,这些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坏性能大大提高。但由于MoO2和WO2等负极材料的嵌锂电位较高(07~2.0 V vs Li+/Li),因此未能得到实际应用。1990年日本Sony能源技术公司首先推出实用型锂离子电池。该电池既克服了二次锂电池循环寿命短、安全性差的缺点,又较好地保持了二次锂电池高电压、高比能量的优点。由此,二次锂离子电池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开发热潮,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净。 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是正极材料,所以锂离子电池对正极材料的要求也很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发锂电池起,经过30多年的研究,多种嵌锂化合物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

C语言课堂练习习题集

1 《C 语言程序设计》自主学习检验题汇编 第一、二章 C 程序与算法 单项选择题 1. 将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程序是( ) A)解释 B)编译 C)汇编 D)目标 2. 不属于面向机器语言的是 ( ) A)符号语言 B)二进制语言 C)汇编语言 D)C 语言 3. 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程序是()。 A)解释 B)编译 C)汇编 D)二进制 4. 不属于高级语言的是()。 A)BASIC B)C C)ALGOL D)符号语言 5. 程序段的基本结构中,不包含()。 A)函数结构 B)循环结构 C)顺序结构 D)分支结构 6、C 语言源程序的最小单位是( )。 A 、程序行 B 、语句 C 、函数 D 、字符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C 语言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函数中定义 B 、 C 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 C 、 C 语言程序中,main()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 D 、 C 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 8、以下对C 语言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C 语言源程序中可以有重名的函数 B 、 C 语言源程序中要求每行只能书写一条语句

2 C 、 C 语言源程序中,注释可以出现在任何位置 D 、 最小的C 源程序中没有任何内容 9、对C 语言源程序执行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 、 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到main()函数结束 B 、 从程序的第一个函数开始执行,到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C 、 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到源程序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D 、 从第一个函数开始执行,到main 函数结束。 填空题 1. 能完成某个任务的、有始有终的C 语言__ _称为C 程序。 2. 用来编写程序的计算机语言称为____。 3. 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____。 4. 用C 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简称为“C 程序”,扩展名规定为“____”。 5. C 程序经过“编译”后将获得扩展名为“OBJ ”的____。 6. C 程序经过编译后获得的中间代码文件还需要经过____,才能成为可执行的“程序”, 目标程序的扩展名规定为"EXE"。 7、ANSI C 标准中共规定了 个关键字, 条控制语句。 8、一个执行的C 语言源程序至少应包含一个 。 9. 选择结构是____选择某个操作来执行的—种程序结构。 10. 选择结构可以分为____、双分支结构和多分支结构。 11. 循环结构又可分为当型循环、____及次数型循环。

(完整版)必修二原电池经典例题汇总

4-1原电池典例汇编 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 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2.下列反应中,在原理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 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C 甲烷与氧气的反应 D 石灰石的分解反应 3.有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中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 电子流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D电流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 4.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A 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 有导线将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 正极发生了氧化反应,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D 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 5.关于Cu、Zn、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片质量减少 B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C H+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D SO42-向正极移动 6.下列叙述是小明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和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 由铜、锌做电极与硝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C 电子通过硫酸溶液由锌流向铜被氢离子得到而放出氢气 D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g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0.4mol电子通过 7.有a、b、c3种金属,将a、b放在稀硫酸中,用导线连接,电流方向由a到b。把a放在c 的硫酸盐溶液中,a表面有c析出。这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b>a>c B a>b>c C c>b>a D c>a>b 8.如图所示,a的金属活泼性在氢之前,b为碳棒,电解质溶液为稀硫 酸。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碳棒上有气体逸出 C 导线上有电流,电流方向从a到b D 反应后a极质量减小 9.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C 不使电池中渗出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 回收其中的 石墨电极 10.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 = 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 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_;

(完整版)C++期末复习题库

C++程序设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C++语言和C语言的兼容性,描述正确的是( A )A.C++兼容C B.C++部分兼容C C.C++不兼容C D.C兼容C++ 2.在C++中使用流进行输入输出,其中用于屏幕输出的对象是( C ) A.cerr B.cin C.cout D.cfile cerr:标准错误输出;cin:标准输入 3.对使用关键字new所开辟的动态存储空间,释放时必须使用( C ) A.free B.create C.delete D.release 4.如没有使用private关键字定义类的数据成员,则默认为( A ) A.Private B.public C.protected D.friend 5.使用值传递方式将实参传给形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形参是实参的备份B.实参是形参的备份 C.形参和实参是同一对象D.形参和实参无联系 6.在函数调用时,如某一默认参数要指明一个特定值,则有( A ) A.其之前所有参数都必须赋值B.其之后所有参数都必须赋

值 C.其前、后所有参数都必须赋值D.其前、后所有参数都不必赋值 7.设存在函数int max(int,int)返回两参数中较大值,若求22,59,70三者中最大值,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C )A.int m = max(22,max(59,70));B.int m = max(max(22,59),70); C.int m = max(22,59,70);D.int m = max(59,max(22,70));8.下列哪个类型函数不适合声明为内联函数( A )A.函数体语句较多B.函数体语句较少 C.函数执行时间较短D.函数执行时间过长 9.int Func(int,int);不可与下列哪个函数构成重载( B )A.int Func(int,int,int);B.double Func(int,int);C.double Func(double,double);D.double Func(int,double);说明:不能以形参名来区分函数;不能以函数返回值来区分函数。必须是形参的个数或者类型不同才能构成函数重载。 10.对类中声明的变量,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属于全局变量B.只属于该类 C.属于该类,某些情况下也可被该类不同实例所共享 D.任何情况下都可被该类所有实例共享 11.类的私有成员可在何处访问( D ) A.通过子类的对象访问B.本类及子类的成员函数中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课后习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习题 第一章 1. 计算机中为什么都采用二进制数而不采用十进制数? 2. 写出下列用原码或补码表示的机器数的真值: a (1 01101101 (2 10001101 (3 01011001 (4 11001110 3. 填空: a (1 (123410=(2=(16 b (2 (34.687510=(2=(16 c (3 (271.33 10 = ( 2= ( 16 d (4 (101011001001 2 = ( 10 = ( 16 e (5 (1AB.E 16 = ( 10 = ( 2 f (6 (10101010.0111 2= ( 10 = ( 16 4. 已知X=36,Y=-136,Z=-1250,请写出X、Y、Z的16位原码、反码、和补码。 5. 已知[X]补=01010101B,[Y]补=10101010B,[Z]补=1000111111111111B,求X、Y、Z及X+Y,Y-Z的十进制值为多少? 6. 用8位补码进行下列运算,并说明运算结果的进位和溢出: a (1 33+114 (233-114 (3(-33+114 (4(-33 -114 7. 将下列十进制数表示为8421BCD码: (18609 (25254 (32730 (42998

8. 将下列8421BCD码表示为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 a (101111001 (2001010000101 (3022********* (4 010********* 9. 将下列数值或字符串表示为相应的ASCII码: (151 (27FH (3C6H (4Computer (5 how are you? 10. 定点数和浮点数表示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1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12. 微型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是什么? 13. CPU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CPU应具备什么功能? 14. 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和执行程序的过程。以书中的例子为例,说明在此三条指令执行中,哪些信号属于数据流,哪些信号属于控制流? 15. 微型计算机外部为什么采用三总线结构? 16. 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在结构和作用上有什么不同? 17. 如果某几种CPU的地址总线分别有8、16、20、32条,它们各自能寻址的存储器的容量是多少? 18. 什么是硬件,什么是软件,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如何? 19. 说明位、字节、字长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0.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有哪些?你如何看待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理论? 21. 说出几种型号的CPU,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2. 说出目前流行的几种主机板的类型以及它们的性能特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经典测试题

原电池与电解池测试题 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①有氧化还原反应②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负极:较活泼的电极(氧化反应, 电子流出)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还原反应, 电子流入) ③同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④形成闭合回路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1)外加直流电源 (2)两个固体电极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与电源“-”相连的电极, 得到电子的电极, ' 阳离子移到的电极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与电源“+”相连的电极, 失去电子的电极, 阴离子移到的电极。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4)构成闭合的电路 阴极:阳离子得电子顺序: ; Ag+>Hg2+> Fe3+>Cu2+> H+(酸)>Pb2+>Sn2+>Fe2+>Zn2+> H+(水)Al3+>Mg2+>Na + >Ca2+> K+ 阳极:阴离子失电子顺序:活性电极﹥阴离子。即:Cu>Hg >Ag>S2>I>Br>Cl>OH>(NO3、SO42含氧酸根)>F-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4分) 1.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2e == H2↑++2e == Fe +O2+4e == 4OH-++e == Fe2+ 2.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A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 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 锈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 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 3.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①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 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B>C >C>A >A>B >A>C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微观期末题库单项选择题

14国贸《微观经济学》 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10倍题库(100道) 1、完全垄断厂商在长期均衡点上一般() A、利润为零 B、可获得最小亏损 C、可获得利润 D、都有可能 2、恩格尔的统计分析表明,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用于食品的支出部分在人们生活支出中。 A. 的重要性将要下降 B. 所占的比重将下降 C. 的重要性将要上升 D. 所占的比重将上升 3、如果一个人只在自己家里抽烟且不在外人面前抽烟,那么,他抽烟( ) A.负的外部影响 B.有正的外部影响 C.属于消费中的正的外部影响 D.没有外部影响 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 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 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5、短期中的边际成本曲线MC是一条U型曲线,随着产量的增长,先逐渐下降,达到最低点之后又逐渐上升,相继穿过。 A.AC曲线和AVC曲线的最低点 B.AC曲线和AFC曲线的最低点 C.AC曲线和AFC曲线的最高点 D.AVC曲线和AC曲线的最低点 6、如果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 ) A.工资由市场供求决定 B.工资由工会决定 C.工资由厂商决定 D.没有均衡工资 7、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 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 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C. MC≥A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D. 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8、广告作用最大的市场是。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 9、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等于-3,说明两种商品的关系是() A.独立品 B.互补品 C.替代品 D.既可以相互替代,又不可以完全替代 10、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曲线与()相交。 A.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11、当AC达到最低点时,下列正确的是( )。 A. AVC = MC B. MC = AC C. P = AVC D. P = MC 12、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元下降到9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 A. 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难以确定 13、在特定时期内,猪肉的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可能是。 A.猪肉价格上涨 B.猪肉价格下降 C.猪肉预期价格上涨 D.猪肉预期价格下降 14、今年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市场供给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短缺现象,但是生活消费品 的价格却持续地、较为明显地增长了,这种现象与有很大关系。 A.我国农作物持续丰收 B.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C.我国工资水平普遍提高 D.国外热钱大量进入 15、2008年1月起,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 端天气,使交通、电力和通信网络严重受损。请问这场冰雪灾害对相关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A. 手机通信费上升 B. 客运交通成本上升

2018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原电池知识点与经典练习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专题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例题分析】 例1、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①④ B.③④⑤C.④⑧D.②④⑥⑦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 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 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锂离子电池材料测试

锂离子电池材料测试 最直观的结构观察: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 1.扫描电镜(SEM) 由于电池材料的观察尺度在亚微米即几百纳米到几微米的范围,普通光学显微镜无法满足观察的需求,而更高放大倍数的电子显微镜则经常被用来观察电池材料。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1965年发明的较现代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工具,主要是利用二次电子信号成像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即用极狭窄的电子束去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效应,其中主要是样品的二次电子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锂电材料的粒径大小和均匀程度,以及纳米材料自身的特殊形貌,甚至通过观察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的形变我们可以判断其对应的循环保持能力好坏。如图1b所示,二氧化钛纤维具有的特殊网状结构能提供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图1:(a)扫描电镜(SEM)的结构原理图;(b)SEM测试得到 的图片(TiO2的纳米线) 1.1 SEM扫描电镜原理: 如图1a所示,SEM是利用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引起二次电子等信号的发射,主要利用SE并放大、传递SE所携带的信息,按时间序列逐点成像,显像管上成像。 1.2 扫描电镜的特点: ⑴图象立体感强、可观察一定厚度的样 ⑵样品制备简单,可观察较大的样 ⑶分辨率较高,30~40? ⑷倍率连续可变,从4倍~~15万 ⑸可配附件,进行微区的定量、定性分析 1.3 观察对象: 粉末、颗粒、块状材料都可以测试,测试前除保持干燥外,不需要特殊处理。主要用于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割裂面结构、管腔内表面的结构等。可直观反应材料的粒径尺寸特殊结构及分布情况。2.TEM透射电子显微镜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每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汇编(含八套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运动和位置》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判断题 1. 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2. 用距离能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方向不能描述物体的位置。() 二、填空题 1.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要先选 择。 三、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飞机飞得很快,一定是运动的 B. 塑胶跑道没有生命,一定是静止的 C.以大树为参照物,树下玩耍的小朋友是运动的 2. 我们坐在火车上,以自己为参照物,火车上的座椅的状态是()的。 A. 运动 B. 静止 C.无法判断 四、简答题 如图所示,请描述体育馆的位置。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解析:运动是相对于静止而言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所以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2. ×解析:描述物体的位置时,方向和距离都要描述,这样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填空题 1.参照物 三、选择题 1. C 2. B解析:坐火车时,我们与座椅是处于同状态,如果以自己为参照物,我们不动,那么座椅的状态就是静止的。四、简答题 体育馆在教学楼东北方向200米处。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

一、判断题 1.身边物体的运动仅有两种运动形式,即摆动和旋转。() 2.为了更加直观清晰地观察物体运动,我们在物体上贴一个圆点。() 二、选择题 3.下列运动的物体中,()与其他物体运动方式不同。 A.草地上滚动的皮球 B.摆动的秋千 C.摆动的钟摆 4.小明在玩具车上贴了两个圆点,如图,当车开动时,正确的说法是() A.两个圆点的运动形式一样 B.两个圆点的运动形式不一样 C.无法判断 5.跳水运动员,从跳板起跳后,跳板的运动是()。

原电池.doc化学电源.doc电化学.doc经典习题及解析

原电池化学电源 题组一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考查 1.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答案 B 解析A项,电极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C项,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D项,锌与电解质溶液不反应,无电流产生。 2.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 答案 D 解析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KCl和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易阻止原电池反应的发生;作电极的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棒也可作电极。 题组二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3.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B.在原电池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 D.原电池工作时,可能会伴随着热能变化 答案 D 解析A项,电路中不存在电子的移动;B项,若是由铝、镁、氢氧化钠溶液构 成的原电池,则负极是铝;C项,若是由锌、铜、硫酸铜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则正 极表面析出铜,没有气泡产生。 4.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 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答案 B 解析②中Mg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Al能和NaOH溶液反应失去电子,故Al是负极;③中Fe在浓硝酸中易钝化,Cu和浓HNO3反应失去电子作负极,A错,C错。②中电池总反应为2Al +2NaOH+2H2O===2NaAlO2+3H2↑,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Al+8OH--6e-===2AlO-2+4H2O,二者相减得到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B正确。④中Cu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D错。 题组训练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电工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铜接铝,瞎糊弄”,所以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与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铜、铝接触在潮湿的环境中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铝的腐蚀,易造成电路断路 2.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Cu2+、Fe3+氧化性的强弱。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在方框画出实验装置图,要求用烧杯和盐桥,并标出外电路电子流向。 答案Cu-2e-===Cu2+2Fe3++2e-===2Fe2+ 3.有A、B、C、D、E五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

海运标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原材料招标书

海运标书锂离子电池正 极材料原材料招标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湖南瑞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海运运输招标文件 二○○八年七月七日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星沙开发区天华南路11号联系人:林云 第一部分招标邀请 湖南瑞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对2008年生产产品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以及其他钴系列产品运输项目所需的出口海运服务进行国内竞争性招标。诚挚地邀请合格投标人参与招标。 1.投标地点及截止日期 投标截止时间: 2008年7月24日 投递标书地址:湖南瑞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中心 2、招标内容 海运路线:长沙——高雄、基隆、台中 长沙——加拿大 长沙——连云港(FOB)——仁川 长沙——连云港(FOB)——平泽 报价要求:海运按散货(重货)25公斤起至20吨报价。 港口费用请附明细表。 3.开标时间地点: 开标时间:2008年7月 25日上午9:00

开标地点:湖南瑞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楼会议室 4.招标单位:湖南瑞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5.通讯地址: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华南路11号 6.联系电话 7.传真: 第二部分投标须知 1.投标人资质 合格的投标人应具有圆满履行合同的能力,具体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 2.公司注册资金要求200万以上; 3.关于投标人资格的声明函; 4.企业营业执照〈工商局复印件〉、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道路运输证、运输服务 简要说明; 5.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授权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6.业绩:与相关企业、单位签订产品运输合同及合同履行情况表。 7.以上文件均需法人代表或授权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2.主要运输要求: 见《货物运输承揽要求》 3.运输时间要求: 具体运输时间及船期根据瑞翔公司运输合同时间要求确定,特殊情况双方协商解决。 5.投标文件的组成 投标文件由商务报价及报价明细、合同模板共同组成。 4 .标书要求 1.投标人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逐项逐条回答招标文件,顺序和 编号应与招标文件一致。可以增加说明或描述性文字。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未提出异议的条款,均被视为接受和同意。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有差异之处,无论正负偏离,均应汇总说明。 2.标书均要求密封盖章投递,并在密封条上注明“请勿于××××年××月××日 前拆封”。为表示开标的公正、公开,我司进行现场开标; 3.投标文件的份数和签署 投标文件一式二份(一正一副),包括价格表及报价说明,一式二份。 4.投标单位运输服务水平承诺。 5.运输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急措施。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原电池知识点与经典练习(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专题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例题分析】 例1、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①④ B.③④⑤C.④⑧D.②④⑥⑦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 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 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例题分析】 例2、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负极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当65 g 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极的电子1.204×1023个 D.电池正极发生MnO2得电子氧化反应 例3、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课堂作业典型题目汇编

圆的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填1。在Rt △ABC 中,∠ACB =90°,BC =3,AC =4,点P 在以C 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上,连接PA ,PB .若PB =4,则PA=_________ 2如图,CD 是⊙O 的直径,A 为DC 延长线上一点,E 为圆上一点,AE 交⊙O 于B ,连接OE .∠A =20°,AB =OC ,∠DOE=___________ 3.如图,矩形ABCD 中,AB =6,BC =10,以B 为圆心,BC 为半径的圆交AD 于E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___ 4.如图,点A ,D ,G ,M 在半圆O 上,四边形ABOC ,DEOF ,HMNO 均为矩形,设BC =a ,EF =b ,NH =c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a>b>c B.a=b=c D.b>c>a C.c>a>b (2) (3) (4) 5.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6,以BC 为直径的⊙O 交AB 于点D , P 是⊙O 上一动点,连接AP .则求AP 的最小值________AP 的最大值__________ 6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5,BC =12,以C 为圆心,AC 为半径的圆交斜边于D ,求AD=______________ 7.如图,⊙O 的半径OD⊥弦AB 于点C ,连接AO 并延长交⊙O 于点E ,连接EC .若 AB =8,CD =2,则EC 的长为____________ (5) (6) (7) 8有下列说法:①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③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都是其对称轴;④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④ 9.已知点P 是半径为5的⊙O 内一定点,且OP =4,则过点P 的所有弦中长度为整数的弦有________条 10.在直径为200cm 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以后,若油面的为160cm ,则油的最大深度为_____________ 11.如图,将圆形纸片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测得折痕AB 的长为12cm ,则圆形 纸片的半径为______cm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