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学-决策的基础第12章翻译

会计学-决策的基础第12章翻译

会计学-决策的基础第12章翻译
会计学-决策的基础第12章翻译

引导案例:保洁公司

在评价公司财务是否成功时,公司的销售模式和净利润总是很重要的因素。以保洁公司为例,宝洁产品在全球的每日销售量是20亿件。保洁拥有最大最强的名牌组合,包括帮宝适、汰渍、碧浪、Always、护舒宝、潘婷、Bounty、品客、Folgers、Charmin、Downy、兰若、爱慕斯、佳洁士、伊卡璐、Actonel、Dawn 以及玉兰油。全球近乎80个国家的98000名员工在为保洁工作。

象保洁这样取得财物成功的公司,特质之一便是其主要财物业绩指标,如净销售额和净收益,始终保持持续增长。净销售额衡量的是减去退回之后的商品销售价值。保洁公司的这一指标从2007年的748.32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817.29亿美元,随后降至2009年的780.29亿美元。换言之,保洁公司的净销售额在2008年增长了大约9%,在2009年则出现了3%的小幅下降,两年的联合增长率大约为6%。保洁公司的净利润,即销售减去发生这些销售的各种费用,从2007年的103.40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20.75亿美元(大约增长11%),两年的联合增长率约为28%。这些数据表明保洁公司财务业绩优良,不仅能提供商品给客户,而且能创造出使公司股东收益的经营利润。

对于寻找公司以投放资金的投资者来说,关键绩效数据(如销售、净利润)的增长模式非常有吸引力。本章将仔细审阅利润表,并了解财务报表中可获取的用来制定重要投资和信贷决策的有用信息。除了进一步掌握如何编制利润表外,你还将了解每股收益、股利和其他反映公司财务成功的重要因素。

12.1 报告经营成果

许多投资者认为,公司财务报告最重要的方面是期间利润。无论是普通股的市场价格还是每股现金股利的金额,都取决于公司现在和将来的收益。

12.1.1 开发预测性信息

收入衡量的是出售给客户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收入代表来自营利活动的公司资产的增长。一般来说,不论是包含在当期利润表中还是发生在更早或更晚的时间,收入都能增加现金。另一方面,费用是生产并提供出售给客户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费用代表来自盈利活动的公司资产的减少。费用减少现金,不论是在发生当期还是在更早或更晚的时间。利润表报告的是公司在某个特定期间(如季度或年度)所发生的收入和费用。

根据以上对收入和费用的简单描述,利润表可为投资者和债权人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提供重要信息。因为利润报告对评价未来公司很重要,所以在编制和解释利润表是对非常规事件和交易必须认真关注。

对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为了使财务业绩信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对经常性或一次性项目的结果应与公司正常的经常性活动的结果分开列示。两类需要特殊处理的非经常性或一次性项目为:①终止经营的成果;②异常项目的影响。会计职业面对的挑战之一就是对这些术语做出足够清晰的界定,这样财务报表使用者就能够可靠地比较不同公司以及同一公司不同时间所提供的信息。

持续经营利润衡量持续经营的获利能力。

12.1.2 报告非常规项目:示例

为说明如何在利润表中报告非常规项目,不妨假定农夫公司同时经营一家

小型连锁零售商店和两家汽车旅馆。接近当年的年末,公司将这两家汽车旅馆出售给一家全国连锁旅店。另外,农夫公司还报告了两个“异常项目”。如表12—1所示,这里的利润表给出了报告这些事项的正确格式。

表12—1 农夫公司利润表,截止2011年12月31日

12.1.3 持续经营

农夫公司利润表的第一部分只包括持续经营业务(即零售商店)的结果。请注意,这部分显示的所得税费用(300000美元)仅与持续经营有关。与对这些项目金额的调整一样,有关非常规项目的所得税在利润表中需要单独列示。

持续经营利润这一小计金额衡量的是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赢利情况,对于预测公司未来收益情况非常有用。例如,如果预计零售商店的赢利性没有出现重大改变,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预计农夫公司明年可赚大约700000美元的净利润。

企业分部是指代表一个单独的、独特的业务活动或服务于一个独特的客户类别的企业组成部分。

12.1.4 终止经营

一旦管理层就出售或终止业务单元(segment of the business)签订正式合同,那么该业务的经营成果在利润表上应该单独列示。通过剔除不在属于公司的那部分经营业务,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就能更好地评价公司持续活动的业绩。

利润表终止经营(discontinued operations)部分有两项:①处置前该业务的经营损益;②处置该业务的损益。请注意,与终止经营有关的所得税也应单独列示,以与持续经营的所得税相区分。

终止经营是指已经或即将出售的企业分部的净经营成果(收入和费用)以及处置的利得或损失。

12.1.5 异常项目

需要在利润表中单独披露的第二类非常规事件就是异常项目。异常项目(extraordinary item)作为损益具有以下特征:①本质上不常见;②在可预见的未来预期不再发生。例如,公司在某一很少发生地震地区的厂房因地震而招致损失。

如果一项损失符合异常项目标准,那么该项损益就列示在终止经营部分下面(如果有的话),紧随“异常项目前所得”小计之后。“异常项目前所得”小计很有必要,它告诉投资者在没有异常项目损益的情况下,公司的净利润应为多少。异常项目以扣除相关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列示。

多年来,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一直在不断完善有关异常项目的界定,甚至限制公司将交归类为异常项目。结果,如今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几乎不出现异常项目。

异常项目是指性质上不寻常且很少发生的业务和事项。例如,绝大多数大地震的损失。这些项目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位于“异常项目前利润”之后。即该项目是具有下列特点的利得和损失:本质特殊;在可预见的未来预期不再发生。

1. 其他非经常损益

有些交易既不是典型的正常经营,也不符合单独列示为异常项目的严格条件。属于这类事项的有罢工引起的损失或出售工厂资产的损益。此类项目如果金额重大,则应按收入或费用项目单独列示,而不是与其他项目合并在大类中,如销售收入或一般管理费用。

在如表12—1所示的农夫公司利润表中。诉讼解决损失的80000美元单独列示在利润表上,但不列为异常项目。虽然这项损失重要,必须通过单独列示来引起利润表阅读者的注意。但尚不足以被列示为异常项目。

2.重组费用(restructuring charges) 包括如下项目:厂房资产减值或出售损失,解雇职工的遣散费、经营场地变更的费用以及保留员工的相关费用。在计算经营利润时,重组费用在公司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就像表12-1农夫公司利润表中的“诉讼解决损失”。如果重组涉及终止经营业务,那么该部分重组费用应列示为终止经营。

重组费用是指为使公司效率更高而重组企业和缩小企业规模所发生的的相关成本。这些费用在利润表中被列为计算“营业利润”的单独一项。重组费用包括下列项目:厂场资产的减值或出售损失,解雇职工的遣散费,更改经营场地和保留员工的相关费用等。

投资者决定公司股票价格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预测未来收益。假定你在考虑投资乌沙姆公司,现正在评价该公司当年的赢利性。公司净利润为4000000美元,包括下列项目:

原因并解释调整后数额是如何帮你预测公司未来收益的。

3.区分非经营项目于异常项目

过去,一些公司的管理层总是将许多损失归类为异常项目,而将许多利得归类为正常的经营性经营的一部分。这类分类导致过高报告“异常项目前利润”。不过,这并不影响最终的净利润金额。为了消除这种做法的潜在误导性,会计行业现在对异常项目的界定非常谨慎,并且倾向于不采用这种方法。至今尚无关于异常项目的完整清单。因此,具体事项如何分类全靠判断。

12.1.6 每股收益

普通股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是使用最广的一个会计统计指标。投资者在买卖公司股票时需要知道年度每股收益。股票市场价格以每股为基础报价。如果你正在考虑要投资购买公司每股价格为50美元的股票,那么就需要知道每股收益和年度每股股利,以便确定该价格是否合理。

每股收益可用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除以流通在外的平均普通股股数来计算。每股收益概念仅适用于普通股,优先股股东除规定的优先股股利外,对收益没有要求权。等于可分配给普通股的净利润除以年度内加权平均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每股收益的概念仅适用于普通股;优先股股东对规定的优先股股利之外的收益没有索取权。

每股收益当公司只发现普通股且流通在外股数年度内没有变化时,每股收益的计算是最简单不过的了。在这种情况下,每股收益等于净利润除以流通在外的股数。

在许多公司,年度内流通在外的股数会发生变化,如果增发了股票,或者普通股股票被退股(从股东手中回购),每股收益就要基于加权平均的流通在外股数来计算。

年度加权平均股数是通过将流通在外股数乘以持有这些股数时间占年度的分数来计算的。列如,假定在2011年前9个月有80000股普通股流通在外,而后3个月有140000股普通股流通在外。流通在外股数的增加来自现金发行60000

取的现金只在该年度的最后3个月给股东带来收益。

1.优先股股利和每股收益

如果公司有流通在外的优先股,那么优先股股东仅以优先股股利为限参与净利润分配。为确定归属于普通股的收益,我们首先从净利润中减去当年的优先股股利。即使董事会在当年并没有宣告股利,也总要扣除累积优先股的年度股利。如果出现拖欠股利优先股股利,那么在计算每股收益时只需减去当年的累计优先

股股利。非累积优先股股利只有在宣告时才减去。

例如,假定派瑞公司全年流通在外有200000股普通股和12000股6美元的累积优先股,该年的净利润总计为595000美元。那么,普通股每股收益可计算

所有公众持股公司都必须按规定在利润表中列为每股收益数字。如果利润表列示了持续经营利润或异常项目目前利润小计,那么不仅要计算净利润的每股值,也要计算这些小计的每股值,计算这些额外的每股值时,只要将前面计算中的净利润数字用恰当的小计金额来替代即可。

为了说明各种可能的每股值的计算,这里假设派瑞公司的利润表中包括持续经营利润和异常项目前利润。不过,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数字事实上很少出现在同一种利润表中。

如表12-2所示,这里的利润表给出了报告这些每股收益值的正确格式以供分析这些计算。

②(715000-72000)/200000

③(595000-72000)/200000

财务分析与决策

每股收益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来表示。计算市盈率时只要将当前股票价格除以该年每股收益即可。市盈率很受投资者亲爱,甚至那些主要报纸的财经版都会每天公布该比率。第14章讨论将专门讨论对于评价公司财务业绩很有用的市盈率及其他指标。

股票价格实际上反应了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期望。然而,市盈率基于的是过去年度的收益。因此,如果投资者预期收益将较当前水平大幅增长,那么市盈率

就会很高,也许是20倍、30倍,甚至更多。当然,如果投资者预期收益较当前水平下降,那么市盈率就会很低,如8倍或更少。成熟的公司具有稳定的收益,其股票市价通常为每股收益的10—12倍。因此,市盈率反应的是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前景的预期。

在使用每股信息时必须明确知道列示的是哪种每股数据。例如,《华尔街日报》和许多其他报纸每天会报告在主要股票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市盈率(市场价格除去每股收益)。计算这些市盈率时该采用哪些每股收益数字呢?如果公司报告了一项异常损益,那么计算市盈率时就要使用异常项目前每股收益;否则,市盈率就要根据净利润来计算。

每股持续经营收益代表企业持续的日常经营活动的结果。每股净收益则表明包括任何终止经营或异常项目在内的当年总的经营成果。

估计企业价值时经常使用市盈率之类的价值乘数。不过,如果用价格乘数来比较不同国家的企业,往往因多方面原因而颇具挑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国会计原则的不同往往是产生跨国差异的来源。例如。有研究表明,就财务结果类似的可比企业而言,会计原则之类差异导致日本的市盈率一般比美国的市盈率要低。

你在一家股票市场调研企业工作。老板要你分析一下福斯特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绩情况,主要为公司的每股收益。老板要你做此项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根据该公司的未来盈利预期,福斯特公司是否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通过分析福斯特股

给老板怎样的建议?给出你的理由。

另外,何谓基本每股与稀释后每股收益呢?假设一家公司有流通在外的可转换优先股,股东可以按一股优先股兑两股普通股的方式转换为普通股。这种优先股的转换将增加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从而可能稀释(减少)每股收益。任何关注每股收益趋势的普通股股东,都需要了解优先股转换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要牢记的是,将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的决策是由股东而不是由公司做出的。

为了让投资者了解可能出现的潜在稀释,对利润表中每项利润都要列列示两个数字。第一个被称为基本每股收益(basic earnings per share),基于年度内实际流通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来计算。这个数字不考虑因可优先股转换所引起的潜在稀释。第二个数字称为稀释后每股收益(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考虑了优先股转换对基本每股收益的影响。

稀释每股收益的因素并不只有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务工具(如可转换债券)时另一类可能减少每股收益的金融工具,当然前提是持有人选择行驶转换权。同样,如果持有人选择行权并购买增发的股票,那么股票期权也可能减少每股收益。

对于信息灵通的财务报表使用者,这些数字每一个都有不同的意义。持续经营的每股收益代表着持续的普通商业活动的结果,这一数据是预知未来经营结果的最重要数据。另一方面,净每股收益反映的是当前年度的整体经营结果,包括

所有的终止经营和异常项目。

12.2 影响留存收益的其他交易

12.2.1 现金股利

投资者购买公司股票,期望能收回原始投资及合理的报酬。股票投资的报酬有两种形式:一是股票价值的增加(股票增值);二是现金股利(cash dividends)。

现金股利是指股份公司对其股东的现金分配。

有些公司虽然赢利但并不支付股利。一般来说,这些公司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必须储备现金以购买厂房和设备或满足公司的其他需要。这些所谓增长公司往往难以按合理利率筹得充足资本来支持经营,所以必须依靠公司的收益。通常,需要赢利经营很多年后,公司董事会才会考虑支付现金股利。

上述讨论隐含着支付现金股利的三个要求:

﹒留存收益。因为股利代表对股东的一种收益分配,理论上的股利最大化是指公司未分配利润的总额,即“留存收益”账户的贷方余额。失务中,许多公司将股利限制在远低于年度利润的水平。因为,公司为了实现增长并应对竞争,必须将净利润大部分留在公司。

﹒充足的现金头寸。公司报告收益情况并不意味着公司手头上有大量现金。收益所产生的现金可能投资到新的厂房或设备中,或是偿付了债务,或是购入了大量存货。“留存收益”账户余额与“现金”账户余额没有必然联系。通常所谓的“用留存收益支付股利”观点事实上带有误导性。现金股利只能够用现金来支付。

﹒董事会的股利措施。即使公司净利润很多,而且现金头寸令人满意,但并不意味着公司会自动支付股利。董事会必要的正式措施就是宣告股利。

2.2 股利日期

股利分配涉及如下四个重要日期:

﹒宣告日。董事会在这一天宣告股利,形成需要支付的负债。

﹒除权日。对于购买了在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的公司投资者而言,除权日(ex-dividend date)往往很重要。为了能汇总截止登记日的股东名单,股票通常在登记日(下文讨论)前3个营业日除权。在除权日前购买股票者,有权取得已宣告股利;相反,在除权日前出售股票的股东,不能取得股利。股票若在除权日当天出售,它就失去了收取最近宣告股利的权利。

除权日是指股利宣告中规定的登记日的前三天日期。在除权日以前买进取票的人,同时也买进了获得股利的权利。3天的间隔用来汇编一张至登记日为止的股东名册。

﹒登记日。登记日(date of record)紧跟在宣告日后,通常滞后两三周,一般在股利宣告时明示。为了有资格收到股利,个人必须作为这一天的股东列示在公司记录中。

登记日是指要想有资格获得股利必须在这一天被列为股东名册。登记日一般在股利宣告日后的两三个星期,通常在股利宣告时就以明示。

﹒支付日。股利宣告时总是同时公告支付日和登记日。通常,支付日在登记日后的24周。

仅在宣告日和支付日需要编制日记账分录,因为只有这些活动会影响公司宣告股利。12月15日分录如下:

借:股利125000

贷:应付股利125000

记录每股1美元的现金股利宣告,125000股普通股流通在外,1月25日对股东支付,1月10日登记。

1月25日分录如下:

借:应付股利125000

贷:现金125000

记录支付12月15日对股东宣告、1月10日登记的每股1美元股利。

在除权日或登记日不编制分录。这些日期仅对确定股利支票应该寄给谁显得很重要。从股东角度看,在除权日确定了谁可收到股利。登记日主要是对股票过户代理人和股票登记代理人而言重要。

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管理会计分册作业答案19.2A

Problem19.2A a.The target cost for KAP1= target price-profit margin=$120-15%×$120=$120×85%=$102 The target cost for QUIN=$220×85%=$187 b. Total manufacturing for KAP1=($30+$24)×25,000+(24÷2×3×25,000)+ [2,000,000÷(25,000+15,000)×25,000]=$2,750,000 b.So the total manufacturing cost per unit of KAP1=$2,750,000÷25,000=$110>$102 The same as KAP1, the total manufacturing cost for QUIN=$2,550,000 So the total manufacturing cost per unit of QUIN=$2,550,000÷15,000=$170<$187 So QUIN is earning the desired return. c. Because the overhead costs are as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rect labor hours, so we need to recalculate it. The total manufacturing cost for KAP1=($30+$24)×25,000+(24÷2×3×25,000)+ [2,000,000÷(24/12×25,000+60/12×15,000)*24/12×25,000=$2,300,000 c.So the total manufacturing cost per unit of KAP1=$2,300,000÷25,000=$92<$102 The same as KAP1, the total manufacturing cost for QUIN=$3,000,000 So the total manufacturing cost per unit of QUIN=$3,000,000÷15,000=$200>$187 So QUIN is earning the desired return. d. Using the 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 the total manufacturing cost for KAP1= 400,000*1/5+600,000*2/3+500,000*2/6+200,000*5/8+300,000*3/5+($30+$24)×25,0 00+(24÷2×3×25,000)=$910,000 d.So the total manufacturing cost per unit of KAP1=$96.4<$102

建筑类外文文献及中文翻译

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reinforced with an overviewRei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y's rapid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built, reinforc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has been great. Therefore, to promote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reinforced connecting to improve project quality and speed up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reduce costs,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Reinforced steel bars connecting technolog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broad categories linking welding machinery and steel. There are six types of welding steel welding methods, and some apply to the prefabricated plant, and some apply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some of both apply.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machinery commonly used reinforcement linking method primarily applicable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Ways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application, and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In actual produ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specific conditions of work,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 choice of suitable methods to achieve the best overall efficiency. 1、steel mechanical link 1.1 radial squeeze link Will be a steel sleeve in two sets to the highly-reinforced Department with superhigh pressure hydraulic equipment (squeeze tongs) along steel sleeve radial squeeze steel casing, in squeezing out tongs squeeze pressure role of a steel sleeve plasticity deformation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reinforced through reinforced steel sleeve and Wang Liang's Position will be two solid steel bars linked Characteristic: Connect intensity to be high, performance reliable, can bear high stress draw and pigeonhole the load and tired load repeatedly.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

翻译概述(1) 一、学科特点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 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二、为什么可能有翻译 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而这一全过程都离不开翻译。正如Steiner和张培基所说的那样:Translating it is that openeth the window, to let in the light; that breaketh the shell, that we may eat the kernel. (Steiner) 翻译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

基础会计学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 总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初,会计只是( )的附带部分,而后才逐渐地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A.管理职能 B.决策职能 C.生产职能 D.核算职能 2.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是在( ) A.出现阶级之后 B.出现商品经济之后 C.出现复式簿记之后 D.出现剩余产品之后 3.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核算和考核 B.核算和监督 C.预测和决策 D.分析和管理 4.会计以( )作为基本计量形式 A.实物计量 B.货币计量 C.时间计量 D.劳动计量 5.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概括为( ) A.预算资金的收支 B.商品流通领域的资金运动 C.生产领域的资金运动 D.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6.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是( ) A.账簿的产生 B.单式记账法的产生 C.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 D.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7.会计主体是( ) A.企业单位 B.法律主体 C.企业法人 D.对其进行独立核算的特定单位 8.企业对应收账款按规定的标准提取坏账准备金,是依据( )原则

A.配比性 B.重要性 C.谨慎性 D.权责发生制 9.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确定收入,费用归属时期时,应遵守( )原则 A.重要性 B.谨慎性 C.权责发生制 D.收付实现制 10.会计核算应当按规定的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会计核算的这个原则是( )原则 A.一贯性 B.可比性 C.配比性 D.客观性 11.下列( )属资本性支出 A.国家资产的日常修理费 B.水电费 C.购入的机器设备支出 D.生产工人工资 12.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 ) A.空间范围 B.时间范围 C.货币计量 D.记账本位币 13.存货价格上涨时,下列计价方法中符合谨慎性原则的是( ) A.先进先出法 B.先进后出法 C.后进先出法 D.加权平均法 14.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符合( )原则 A.可比性 B.一贯性 C.明晰性 D.客观性 15.企业四月初,用银行存款,1,200元支付第二季度房租,月末仅将其中的400元计入本月费用,这符合( )原则

建筑学毕业专业外文翻译文献doc资料

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题目居住区交往空间规划与设计 院(系部)xxx学院 专业名称xx 年级班级xx 学生姓名xx 指导教师xx xx 年xx 月x 日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ssociation Space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Xia dong liang 【Abstract】:The association space refers to the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sidents.The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all discussion of the necessity,hierarchy and functionality of association space,with a wish to create positive and healthy association atmosphere and stimulate good communication among residents so that the residential area can become a homeland full of love and harmony. 【Keyword】:residential area;association space;necessity;hierarchy;Functionality 【Foreword】:As the housing system reform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large urban settlements have emerged on the layou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public buildings, public green space, life and living facilities such as roads, to provide urban residents live in the communi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ity. Exchanges between the living room area residents is to communicate and exchange of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 At this stag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greatly improve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district. Developers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reasonable comfort, paying greater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they are often the natural ecology of greening the environment is much more to consider, and the promotion of exchanges between the residents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 to consider less,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an not meet the occupants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From the basic physiological needs gradually to meet the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fields of promoting a higher level, the residential area is not only the function of living, but also people's thinking and feelings of the local exchange. Therefore, the strengthening of exchanges between the residential areas of space construction, increase residential neighbourhood affinity, should be developed i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issue. How to conduct exchanges between the residential areas of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he author of his ow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会计学基础试题汇编

会计学基础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计20分) 1.会计的差不多职能是() A.反映和考核B.预测和决策 C.核算和监督D.分析和治理 2.下列哪项是会计核算的第一差不多前提() A.会计主体假设B.货币计量假设 C.持续经营假设D.历史成本假设 3.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对存货采纳后进先出法计价,符合会计核算的哪项原则?() A.配比性原则B.相关性原则 C.慎重性原则D.可比性原则 4.会计主体是() A.企业单位B.企业法人 C.法律主体D.独立核算的特定单位 5.会计等式是指() A.资产=所有者权益B.资产=负债

C.资产=权益D.资产=权益一所有者权益 6.“现金”账户期初余额为2,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1,800元,借方发生额为1,500元,则期末余额为() A.1,300 B.1,700 C.2,300 D.2,500 7.账户的差不多结构分左右两方,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应由()A.账户的名称决定B.账户的格式决定 C.账户的结构决定D.账户的经济内容决定 8.“本年利润”账户5月31日的贷方余额表示() A.企业与月份实现的利润B.企业5月31日实现的利润 C.企业年初至5月份累计实现的利润 D.企业年初至5月份已预分配的利润 9.下列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属于资产类的是() A.“利润分配”账户B.“坏账预备”账户 C.“预收账款”账户D.“盈余公积”账户 10.总账、明细账的相同点是() A.试算平衡的方法相同B.登记的依据完全相同 C.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D.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相同 11.在永续盘存制下,对存货进行清查的目的是() A.检查账证是否相符B.检查账账是否相符 C.检查账表是否相符D.检查账实是否相符 12.企业会计期间假设是以下哪项假设为前提() A.会计主体假设B.持续经营假设 C.历史成本假设D.货币计量假设 13.资本性支出是指() A.支出的效益与往常会计年度相关

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exercises-chapter4答案

SOLUTIONS TO EXERCISES Ex 4–1 a. Book value b. Materiality c. Matching principle d. Unrecorded revenue e. Adjusting entries f. Unearned revenue g. Prepaid expenses h. None (This is an example of ―depreciation expense.‖) Ex. 4–2 Income Statement Balance Sheet Adjusting Entry a b NE I D NE I D c I NE I I NE I d NE I D NE I D e NE I D D NE D f I NE I NE D I Ex. 4–3 a. Rent Expense....................................................................................... 240,000 Prepaid Rent ........................................................................... 240,000 To record rent expense for May ($1,200,000 ÷ 5 months = $240,000 per month). b. Unearned Ticket Revenue .................................................................. 148,800 Ticket Revenue ....................................................................... 148,800 To record earning portion of season ticket revenue relating to May home games. Ex. 4–4 a. (1) Interest Expense (375) Interest Payable (375) $50,000 x 9% annual rate x 1/12 = $375. (2) Accounts Receivable .................................................................... 10,000 Consulting Fees Earned ................................................... 10,000 To record ten days of unbilled consulting fees at $1,000 per day. b. $2,250 ($50,000 x 9% x 6/12 = $2,250) c. $15,000 ($25,000 - $10,000 earned in December, 2002)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外文翻译二44

毕业设计英文资料翻译 Tran slati on ofthe En glish Docume nts for Graduati on Desig n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 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讫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 年2月25日 原文: Abstract:Gree n buildi ng refers to do its best to maximize con servati on of resources (en ergy, land, water, and wood> , protecti ng the environment and reduce polluti on in its life cycle. Provide people with healthy, appropriate and efficient use of space, and nature in harmony symbiosis buildings. Idescribed more details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 notion, green building ' design, as well as the sig ni fica nee of the con

建筑外文文献及翻译

外文原文 Study on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ulti-Project Based on the Priority and the Cost of Projects Lin Jingjing , Zhou Guohua Schoolof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 ,610031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a ffecting factors of project’s priority. which is introduced into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for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ulti-project environment . The objectives of the model were the minimum cost loss due to the delay of the time limit of the projects and the minimum delay of the project with the highest priority .Then a Genetic Algorithm to solve the model was introduced. Finally, a numerical example was used to test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and the algorithm. Index Terms—Genetic Algorithm,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Multi-project’s project’s priority . 1.INTRODUCTION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are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multi-project management, which has been the focus among researches on project management. In multi-project environment ,the share are competition of resources such as capital , time and human resources often occur .Therefore , it’s critical to schedule projects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different resource demands and to shorten the projects’ duration time with resources constrained ,as in [1].For many enterprises ,the human resources are the most precious asset .So enterprises should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 allocate each resource , especially the human resource ,in order to shorten the time and cost of projects and to increase the benefits .Some literatures have

翻译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翻译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331042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俄语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翻译基础理论是俄语专业第五学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培养俄语翻译人才的基础理论课程。翻译基础理论的教学目标是授予学生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和翻译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翻译中处理词汇和语法现象的方法 2.掌握正确地语义传达、翻译技巧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词汇的翻译问题、语法范畴的翻译问题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解决实际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基本技能:通过翻译实践练习来供学生从事翻译实践使用。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重视教材重点、难点的选定和启发式讲解,重视实践环节,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环境。课后要布置合理的复习任务和预习任务,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掌握翻译基础理论的能力。 2.教学手段:为了贯彻“翻译课首先是一门实践课”的原则,本课程中配有各种形式的重点思考题,包括填空、校对、翻译等,用以提示和巩固讲授的重点。 3.计算机辅助设计:无。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要求学生能独立、自主的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课后题;并且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翻译实践。(六)课程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考试。 2. 考核目标:考核学生掌握所学的重点词汇和翻译理论基础,重点考核学生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七)主要参考书目: 1.《俄译汉教程增修本(上)》,蔡毅,靳慰然,曹书勋,孙桂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2.《俄译汉教程增修本(下)》,蔡毅,靳慰然,曹书勋,孙桂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 3.《俄汉翻译基础教程》,杨仕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会计学基础试题一及答案

会计学基础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1. 会计以()为主要计量单位 A.实物 B.货币 C.工时 D.劳动耗费 2. 下列项目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 A.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 B.经营租入的设备 C.待处理的财产损失 D.购入的某项设备 3.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A.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4.下列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的是()。 A.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B.会计核算应当注重交易或事项的实质 C.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确认、计量等 D.企业提供的信息应当有助于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需要 5.会计科目按()不同,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A.会计要素 B.用途和结构 C.核算的经济内容 D.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 6. 生产A产品时发生生产成本1000元,该产品已销售,在结转销售的A产品的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中,将会涉及哪两个会计科目?()A.生产成本和库存商品B.库存商品和主营业务成本 C.银行存款和主营业务收入D.生产成本和主营业务成本 7. 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费用是()。 A.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B. 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C. 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D. 销售部门人员工资 8.实地盘点法不适合于()。 A.固定资产B.原材料C.银行存款D.库存现金 9.厂长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1020元,当即以现金补付其20元,以结清其预支款,应编制()。 A.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 B.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 C.收款凭证和转帐凭证 D.两张收款凭证 10.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调节后的余额为()。 A.银行存款账面余额 B.对账单余额与日记账余额的平均数 C.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额 D.银行方面的账面余额 11.记帐以后发现记帐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应采用()。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冲销法 C.补充登记法 D.红字冲消蓝字补记法 12.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流动资产损失应借记的账户是()。 A.“管理费用”B.“其他应收款”C.“营业外支出”D.“生产成本” 13.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 A.总账的格式不同 B.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C.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D.会计凭证的种类不同 14.某企业期末“工程物资”科目的余额为100万元,“库存商品”科目的余额为5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6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余额为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105 B.115 C.205 D.215 15.某企业当月主营业务收入10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20 000元,营业外收入10000元,主营业务成本70 000元,财务费用5 000元,管理费用15 000

建筑学 外文翻译 外文文献 英文文献 绿色建筑

原文: DOCTORAL FORUM NA TIONAL JOURNAL FOR PUBLISHING AND MENTORING DOCTORAL STUDENT RESEARCH VOLUME 7, NUMBER 1, 2010 Green buildings Priscilla D. Johnson PhD Student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Whitlowe R. Green College of Education Prairie View A&M University Prairie View, Texas William Allan Kritsonis, PhD Professor and Faculty Mentor PhD Program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Whitlowe R. Green College of Education Prairie View A&M University Member of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Prairie View, Texas Hall of Honor (2008) William H. Parker Leadership Academy, Graduate School Prairie View A&M University Member of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Prairie View, Texas Visiting Lecturer (2005) Oxford Round Table University of Oxford Oxford, England Distinguished Alumnus (2004)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Studies Central Washington University Ellensberg, Washington Abstract: Green building refers to do its best to maximiz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energy, land, water, and wood),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reduce pollution in its life cycle. Provide people with healthy, appropriate and efficient use of space, and nature in harmony symbiosis buildings. I described more details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notion, green building’design,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build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 第二章作业答案

B. Ex. 2.10

The burglary on January 7 is an event after reporting date (期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which occur between the reporting date and the date on which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authorised for issue by the board of directors.). (1) The burglary on January 7 is a non-adjusting event which is indicative of conditions that arose after the reporting date and has no effect on item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but should be disclosed by notes if material.(2) If the burglary took place before December 31, it is an adjusting event which provides additional evidence of conditions existing at the reporting date and the amount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should be adjusted.

b. Yes; the form of Fellingham’s organization is relevant to a lender. If the company is not incorporated, the owner or owners are personally liable for the debts of the business organization. Thus, if the business is organized as a sole proprietorship, it is actually Small’s personal debt-paying ability that determines the collectibility of loans to the business. If the business is a partnership, all of the partners are personally liable for the company’s debts. If Fellingham is organized as a corporation, however, a lender may look only to the corporate entity for payment. However, some lenders would not make sizable loans to a small corporation unless one or more of the stockholders personally guaranteed the loan. This is accomplished by having the stockholder(s) cosign the note.

外文翻译建筑学

芬兰建筑主要因两点而闻名实用而直接的现代主义和一种同自然之间的虚构的关系。从阿尔瓦·阿尔托和他同时代——包括埃里克·布吕格曼和保利·布卢姆斯泰特 . 在内——的那些设计了年前的芬兰现代建筑作品的建筑师开始就是如此。阿尔托在年代的设计特别是完成于年的帕伊米奥疗养院布吕格曼设计的私人住宅和图尔库的公寓区以及布卢姆斯泰特的教堂设计都是芬兰现代建筑早期阶段的标志。在这之后现代主义运动的主流和分支总是成为芬兰建筑学习的对象。如此忠诚于现代主义的原因可以归结到芬兰自年独立以来的社会发展以及北欧人一贯的建筑和设计方向。北部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在北欧的多种现代主义中建筑是与众多北部 欧洲的文化特性交织在一起的。起决定性的因素是气候和自然环境 同时还有从路德教而来、体现在北欧福利国家的一种共有的精神。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地民众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因素——“自由信步”的理念简而言之即在一定限度内每个人都有权利进入到自然环境及其所赋予的一切中去。这一传统在那些居住环境与自然紧密相联的地方广为人知在北欧国家更是根深蒂固。波罗的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十分富足、多样且尺度较小。内陆中不计其数的湖面形成了广阔的水路。芬兰被称为“千岛之国”。实际上可以说芬兰的自然环境充满了各种独特的场所。我们没有一望无际的海岸沙滩或巨大的高差但是我们拥有河、湖和群岛。多样且无所不在的水陆交替为芬兰的自然环境提供了一种韵律。这种韵律既是视觉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此外四季的变换——温暖明亮

的夏季和寒冷多雪的冬季——强化了景观的多变对自然空间的应用有着显著影响。关于芬兰建筑前文所述都与芬兰人所认知的好建筑密切相关。在这里成为好建筑的关键因素是同地段或场所的联系 及其空间体验。当代芬兰建筑中的自然和现代主义尤哈那·拉赫蒂孙凌波译: . , . , . ' , , ' , ' , , . , , . Finla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nland . , . . , , . . . , , , , . Finland. , , . , , . ’ . , , . , . , 首先成为好建筑要尊重地段及其历史无论它是在自然环境里还是在城市之中。以阿尔瓦·阿尔托为代表的年代的芬兰建筑师一贯坚持在项目进程中对地段上的树木加以保护。这是让自然成为建筑院落一部分的方式之一。在这个时代区域划分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部

建筑外文文献及翻译

外文原文 , , ,610031 ’s . a . a . , a . —, , ’s ’s . 1. , . , , ’s ’ [1] , . [1] a () , [2] . [3,4] [5] () , ’s , [6]. [7] ’s . , ’s ’s a . 2.’S . , . ’s ’s , ’s . , (1). (…) (1) w ’s ; I ; c , ; s , . 3. 3.1 , . , a , ’s . , a , ’s , . , ’s ’s . 3.2 a : (1)N. 1,2, … N.

(2) w 12… . (3) R 1,2, … (4) Δ ? ? ?others toprojectQ rcer humanresou i k 01 (5) . I t I t . (6) △ I ’s a .( ’t .) (7) (5) t I △ ,( △ ). , – a . (8) (6) (7), I ( = △* △ ). (9) =ηi / * , ηi I ; * I , * =∑=R k ki 1 δ . , . , , . 3.3 , , : = ∑∑==N i i N i Ci 11 ω i i N i i N i c t ??∑∑==1 1 ω (2) ∑∑ ==N i i N i 1 1 ω ) E i R i ki i t - ?? ∑=1 δη i c ? 2F Z 2()i t ? ) E i R i ki i t - ??∑=1 δη (3) () ,(N j i K 3,2,1,=?)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