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信度的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信度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信度是指度量工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的程度。
信度可以分为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测试再测信度两种类型。
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指度量工具中各个测量项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如Cronbach’s α系数。
测试再测信度是指在同一样本中,使用同一度量工具测量两次时,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如Pearson相关系数。
影响信度的因素包括:
1. 测量工具的可理解性:度量工具的指导语言应该明确、清晰,避免难以理解的术语和双关语。
2. 测量工具的一致性:度量工具中各个测量项应该相互关联,能够共同衡量所要度量的概念。
3. 测量工具的稳定性:度量工具的结果应该是稳定的,即在同样的条件下多次测量结果应该相似。
4. 测量工具的可信性:度量工具应该是可靠的,即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也能得到相似的测量结果。
5. 评估者的准确性:评估者在使用度量工具进行测量时应遵循测量工具的使用说明,准确地记录和解读测量结果。
6. 受测者的回答偏倚:受测者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产生回答偏倚,如回避问题、社会期望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信度。
7. 测量工具的时间间隔:如果两次测试的时间间隔太短,受测者可能记忆仍然活跃而导致结果相关性较高;如果时间间隔太长,受测者可能发生变化,导致结
果相关性较低。
综上所述,信度的分类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测试再测信度,影响信度的因素包括测量工具的可理解性、一致性、稳定性和可信性,评估者的准确性,受测者的回答偏倚以及测量工具的时间间隔等。
信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信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稳定且准确地度量出同一变量的能力。
在研究中,信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它关乎到测量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信度的概念,并探讨影响信度的因素。
信度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稳定性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指测量工具各个项目内部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即项目之间的相关性。
常用的内部一致性的测度指标包括Cronbach's alpha系数和Kuder-Richardson系数。
稳定性信度是指测量工具在时间稳定性上的一致性程度,即同一测量工具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测量结果相似性。
常用的稳定性测度指标包括测试-重测法和等价测量法。
影响信度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测量工具本身的特性:首先,测量工具的设计和构建对信度有重要影响。
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应该是清晰、明确、简洁、明白易懂,避免双关语和含糊不清的项目。
此外,测量工具的项目应该全面覆盖所要度量的概念,并且应该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即能够区分不同水平的被试者。
2.测量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保证测量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确保测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例如,对于问卷调查,可以提供详细的指导说明,统一被试者的测量环境和测量时间,并确保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3.受试者的特点:被试者的特点也会影响到测量工具的信度。
例如,被试者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态度和动机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被试者对测量工具的理解和回答方式。
在实际研究中,需要针对被试者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筛选,以减少个体差异对信度的影响。
4.测量工具的长度和复杂性:测量工具的长度和复杂性对信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测量工具的长度越短,被试者填写的时间越短,从而减少了测量误差的可能性,提高了信度。
此外,测量工具的复杂性也会影响被试者的理解和回答方式,进而影响到信度。
5.样本的特点:样本的特点也可能对信度产生影响。
例如,样本的大小和多样性,如果样本过小或者样本之间的差异过大,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不稳定性和不一致性,影响到信度。
信度和效度教资一、信度1.定义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信度通常被视为评估、测试或量表的重要质量标准之一。
2.影响信度的因素(1)样本:样本的大小和代表性是影响信度的关键因素。
如果样本过小或不具有代表性,那么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将会受到质疑。
(2)方法:评估或测试的方法也是影响信度的因素。
不同的方法可能具有不同的误差和偏差,因此需要仔细考虑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环境:测试环境的不同也可能影响信度。
例如,在考试环境中,考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考场规则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测试的可靠性。
3.提高信度的方法(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选择更大、更具代表性的样本可以提高测试的可靠性。
(2)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估: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估可以降低单一方法可能带来的误差和偏差。
(3)创造稳定的测试环境:创造稳定的测试环境可以减少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二、效度1.定义效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效度通常被视为评估、测试或量表的质量标准之一,它表示该评估或测试能否真实地反映出受试者的能力或特征。
2.影响效度的因素(1)目的:评估或测试的目的会影响效度。
如果测试的目的与实际需要不符,那么测试结果的效度就会受到影响。
(2)方法:评估或测试的方法也是影响效度的因素。
不同的方法可能具有不同的误差和偏差,因此需要仔细考虑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内容:测试的内容也是影响效度的因素。
如果测试内容不全面或不准确,那么测试结果的效度就会受到影响。
3.提高效度的方法(1)明确测试目的:明确测试的目的可以确保测试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受试者的能力或特征。
(2)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测试的效度。
附:第三章自测题和参考答案一、填空1. 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 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一致) 的。
2. 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比例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
3. 系统取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隔一定)间隔选择样本的方式。
4. 研究计划一般包括:(课题表述),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文献查阅,假设,方法,时间表7部分。
5. 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被试方面的因素)、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
6. 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外部效度)较高;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内部效度)较高。
7. 广义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解决研究问题)所拟定的比较详细的规划及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8. 狭义的教育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欲研究的问题而说明对研究中各种变量(如何控制)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即资料搜集与分析的程序。
9. 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目的有两项:其一是通过研究设计,确定(收集和分析)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实现采用合理、有效和经济的研究方法;其二是通过研究设计,提出实现研究目标的操作方案和研究过程,保证(回答)研究的问题和达到研究目的。
10.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按照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思辨)、实证、数学方法、(符号)表述四类基本方法。
二、名词解释1.取样:研究取样是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为实现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而随机选取的一定样本容量的样本。
2.自变量:即能够独立的变化和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或因素。
3.因变量即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
4.中介变量:中介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起联系、传导、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关系作用的变量,由于它起中介作用,因而得名。
5.操作性定义操作定义就是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信度和效度名词解释一、信度1. 定义-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
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
例如,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进行测量,如果每次测量结果都很相近,就说明这个量表的信度较高。
2. 信度的类型- 重测信度: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者,前后施测两次,再根据被试者两次测验分数计算其相关系数,即得重测信度。
它反映了测验跨时间的稳定性。
例如,在一个月内,对同一批学生使用相同的智力测验进行两次测试,两次测试结果的相关性就是重测信度。
- 复本信度:复本是内容、形式、难度等方面与原测验相似的测验。
复本信度是根据一组被试者接受两个复本测验的得分计算的相关系数。
有A、B两套英语水平测试题,它们在题型、难度等方面相似,对同一组学生先进行A卷测试,过一段时间再进行B卷测试,然后计算两次成绩的相关系数就是复本信度。
- 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关系,表示测验能够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
例如,在一个包含多个项目的人格测验中,内部一致性信度高意味着各个项目之间测量的是人格的同一个方面,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克伦巴赫α系数等。
- 评分者信度:用于衡量不同评分者对同一组被试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在一些主观性较强的测验中,如作文评分、面试评分等,评分者信度就非常重要。
如果不同评分者对同一篇作文或同一个面试者的评分比较接近,那么评分者信度就较高。
3. 影响信度的因素- 被试样本:被试样本的同质性(相似性)程度会影响信度。
如果被试样本的同质性高,信度可能会较低,因为他们在测验所测特质上的差异较小;反之,异质性高的被试样本可能会使信度较高。
例如,在一个只针对高智商学生的智力测验中,由于学生的智商都比较高且接近,可能会导致信度系数较低。
- 测验长度:一般来说,测验的题目数量越多,信度越高。
因为较长的测验能够更全面地测量被试的特质,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
考虑使用逐渐激发免疫反应。
如果以前的反应被推测为IgE诱导的,若再次服用此药的话,必须采用一种可替代逐渐激发的处理。
如有某种皮肤试验用药,病人应做皮试。
阳性风团块且发红的皮肤反应表明:有药物特殊的IgE抗体存在,而对于有某种阴性预测值较高试验的某种阴性皮肤试验(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链激酶、青霉素),则表明这些抗体缺乏。
由于在大多数的病例中,阴性预测值尚不知晓,因此,如果病人皮试结果阴性,病人不能被假定为缺少药物特殊的IgE抗体。
对于这种阴性病人亦或那些皮试结果阳性的病人,靠脱敏这一过程,药物过敏的病人被从某种高敏状态转变为对该药物的可耐受状态。
7 结论有药物反应的病人用药,使得病人及医生都发怵,具有多种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人最害怕用药。
他们觉得:自己对所有药物都过敏。
对这类病人,医生应找寻非常谙熟如何给药物过敏病人服药的专家给予帮助。
最为重要的是:医生与病人必须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所有医生在给病人进行药物治疗时,应遵循一些简单的常识:那些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及那些似乎经常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在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应获得其感染的客观的证据。
如果是复发的感染,那么应对他们积极地治疗以确保他们不再复发;同时,任何可以使感染加重的机体结构的异常,如免疫缺陷也应被评估。
只有当病人确实需要用药时才可使用。
每一种药物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良反应,且在这些不良反应中,有些可危及生命。
因此,医生们应十分了解自己处方中所开的药物,而且必须采用正确的处方知识,只有如此才可降低药物性疾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1 D e Shazo R et al.JAM A,1997,278:1895-19062 P ir moham ed M et al.BM J,1998,316:1295-12983 Rom ano A et al.A llergy,1995,50:113-118(收稿:2001205229)量表的信度及其影响因素安胜利 陈平雁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广州,510515) 摘要 量表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信度是评价量表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心理测量学——测验的信度学习笔记第三节测验的信度第一单元信度的概念第二单元信度评估的方法第三单元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第四单元影响信度的因素第一单元信度的概念一、信度的定义信度是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在测量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率。
二、信度的指标(一)信度系数与信度指数信度指数是真分数标准差与实得分数标准差的比值。
信度指数的平方就是信度系数。
(二)测量标准误测量误差分布的标准差,即为测量的标准误。
第二单元信度评估的方法一、重测信度二、复本信度三、内部一致性信度四、评分者信度信度的类型与估计方法重测信度(test-retestreliability)–又称稳定性系数。
它的计算方法是采用重测法,即使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被试者前后施测两次测验,求两次得分间的相关系数。
–最适宜的时距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被试特点而异,一般是两周到四周较宜,间隔时间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内部一致性信度(internalconsistencyreliability)–分半信度(split-halfreliability)采集者退散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
分半法经常会低估信度,必须修正,借以估计整个测验的信度。
–同质性信度(homogeneityreliability)同质性主要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
当各个测题的得分有较高的正相关时,不论题目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则测验为同质的。
相反,即使所有题目看起来好象测量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时,则测验为异质的。
–评分者信度(scorerreliability)–随机抽取若干份测验卷,由两位评分者按评分标准分别给分,然后再根据每份测验卷的两个分数计算相关,即得评分者信度。
结构化面试信度和效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途径作者:刘德铭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从结构化面试及其相关概念入手,分析并归纳了影响结构化面试信度与效度的几方面因素,并据此总结和提出了几点用以优化结构化面试信度与效度的几方面措施。
关键词:结构化面试信度效度结构化面试从流程上分析来看,首先需要针对岗位的技能需求做出详细分析,并据此确定面试当中的几方面测评要素,然后在测评要素的维度上的难易程度为层级进行面试题目的编写,同时为其制定规范的评分细则与标准。
在此基础之上,依照测评要素在面试过程中给予应聘者客观公正的评判,对于应聘者的表现作出量化的衡量,屏蔽掉面试官主观因素的影响,确保不同面试官的评判尺度相同,以求公正及合理。
一、结构化面试分析在当前,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重要的面试方式。
所谓结构化面试,就是面试官根据所提供职位的特点进行量化和定性的分析,进而科学安排面试的各个考核环节和量化标准,最终对受试者进行科学和理性的评价,充分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
评价结构化面试的客观性指标有很多,综合分析下来,主要有如下两点:一是信度。
信度是指面试环节产生结果的准确性,主要考察可靠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能够充分保证被测者在最真实的状态反映真实情况。
二是效度。
效度最能够科学反映考察对象的特定指标,也就是说被测者在考察环节中的表现所要考察的内容。
如果被测者的测量结果与考察结果的契合度很高,则表示效度很高。
二、信度和效度的影响因素在结构化面试过程中,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试题。
试题是决定信度和效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岗位匹配、难易程度以及评分标准等众多因素都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信度和效度。
第一,岗位匹配。
岗位匹配是决定面试工作的一个重要考核环节,也是绝对信度和效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让计算机程序员去做保险销售显然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我们无论是进行普通面试还是结构化面试的过程中,对岗位招聘的针对性一定要做重要考察。
第五章心理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正如任何一个测量工具一样,心理测量工具也有它自身的评价指标。
在心理测量学中,信度、效度、项目区分度和有效的常模都是检验心理测量工具是否具有可靠性、有效性、鉴别性、可比性等良好测量特征的技术指标。
因此,了解相关技术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对于从事心理测量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节心理测量的信度在进行心理测量时,最重要的心理测量学指标之一就是信度(reliability)。
任何一项好的测量都必须有良好的信度,这是人事测评的中心问题,同时它也是标准化测评的一项基本要求和原则。
一、信度的定义信度指的是测量数据和结果的一致性或可靠性程度,它用于分析测量工具测量的前后一致性水平,并以这种一致性的程度来判断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的可靠性。
也就是说使用的测评工具可以稳定地测到它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我们在选择和使用测评工具或方法时,信度必须是考虑的重要问题。
测验信度越高,表示测验结果越可信,但也无法期望两次测验结果完全一致,信度除受测验工具本身的影响外,亦受很多其它因素的干扰,如所测量的被试样本特征等。
因此没有一份测验是完全可靠的,信度只是一种程度上大小的差别而已。
一致性高的测量工具是指同一群人接受性质相同内容相同的测验测量后,在各结果间显示出的较强的正相关。
稳定性高的测量工具则是指同一批被试在不同的时间接受同样的测验时,结果间的差异很小。
二、信度与误差在进行心理测量时,信度指的是测验分数未受测量误差(errors of measurement)影响的程度。
测量误差指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产生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
测量误差愈小,测量结果愈可靠;换言之,如果测量的结果能反应受试者真实的特征,而不因其他因素而影响测验结果,那么这个测验所测量的结果是可靠的。
测量误差通常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误差,即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它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此时虽然每次的测量值具有一致性,但不正确。
影响信度的因素
影响信度的因素很多,被试、主试、测验内容、施测环境等各方面均能引起随机误差,导致分数不一致,从而降低测验的信度。
下面介绍几个影响测验信度系数的重要因素。
(一)被试的样本
影响信度估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被试样本的情况。
团体的异质程度与分数的分布有关,一个团体越是异质,其分数分布的范围也就越大,信度系数也就越高。
由于信度系数与样本团体的异质性有关,因此我们在使用测验时,不能认为当该测验在一个团体中有较高的信度时,在另一个团体中也具有较高的信度。
此时,往往需要重新确定测量的信度。
经研究表明,信度系数不仅受样本团体的异质程度的影响,也受样本团体平均水平的影响。
因为对于不同水平的团体,项目具有不同的难度,每个项目在难度上的变化累积起来便会影响信度。
但是,这种影响不能用统计公式来推估,只能从经验中发现。
(二)测验的长度
一般来说,测验越长,信度值越高。
这是因为:
①测验加长,可能改进项目取样的代表性,从而能更好地反映受测者的真实水平;
②测验的项目越多,在每个项目上的随机误差就可以互相抵消。
(三)测验的难度
测验的难度与信度没有直接对应关系,但是当测验太难或太易时,则分数的范围就会缩小,从而降低信度。
显然只有当测验难度水平可以使测验分数的分布范围最大时,测验的信度才会最高,通常这个难度水平为0.50。
当题目过难时,被试可能凭猜测作答,从而也会降低信度。
影响效度的因素
影响测验效度的因素很多,除了前面介绍的影响信度的因素以外,测验本身、测验的实施和被试等都会对效度产生影响。
其中有些因素的影响较为普遍且明显,有些因素的影响却不易察觉。
(一)测验本身
1.项目质量
测验的指导语和试题的解答说明不明确,试题的编制不符合测量目的,试题难度不合适,试题的编排不合理,试题提供了额外线索,选择题的答案排列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等,都会影响测验的效度。
2.项目数量
增加测验的长度不但能提高测验的信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测验的效度。
(二)测验的实施
在施测时不遵照指导语,被试作弊,测验环境太差,评分标准不客观,记分错误等等,都会影响测验的效度。
(三)被试
1.身心状态
被试的兴趣、动机、情绪、态度、反应心向和身体状况等都会影响被试的反应,从而影响测验的效度。
2.样本特点
测验的效度和样本团体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关系。
同一个测验对于不同的样本团体其效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作效度分析时,必须选具有代表性的被试团体。
样本团体的异质性对于测验效度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样本团体越同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小,测验效度就越低;样本团体越异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大,测验效度就越高。
(四)效标
效标测量的可靠性以及效标和测验分数的关系类型也会影响效度。
总之,所有与测量目的无关而又能带来误差的因素都会降低测验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