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细胞胶质瘤
- 格式:ppt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10
胶质瘤细胞学检查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肿瘤,其细胞学检查是诊断和评估胶质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病人脑组织或脑脊液样本的细胞学检查,可以了解胶质瘤的细胞类型、形态特征和生物学行为,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胶质瘤细胞学检查的主要方法包括组织切片染色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组织切片染色方法常用的有巴氏染色、伊红染色、棕榈酸染色等,通过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大小、核分裂活性等特征,可以确定胶质瘤的细胞类型和恶性程度。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则通过对脑脊液中的肿瘤细胞进行染色和观察,可以初步诊断胶质瘤是否存在及其细胞学特点。
胶质瘤细胞学检查的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不同类型的胶质瘤在细胞学特点上有明显差异,如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其细胞形态和染色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对于临床诊断和分类有重要意义。
同时,细胞学检查在早期诊断和复发监测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定期检测脑脊液中的肿瘤细胞,可以了解病情的发展和治疗的效果。
胶质瘤细胞学检查对于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细胞学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胶质瘤的类型和分级,还可以评估其恶性程度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细胞学检查还能够帮助鉴别胶质瘤与其他脑肿瘤的区别,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胶质瘤细胞学检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在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胶质瘤细胞形态和染色特征的观察,可以了解其类型、恶性程度和预后,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提高胶质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1.2.1 胶质瘤的概述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对胶质瘤进行一般性的介绍,包括其定义、发生率以及常见类型等内容。
此外,还将对胶质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简要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胶质瘤。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上由低级别的神经胶质成分组成。
它们被认为是良性和生长缓慢的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低。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偏重于颞叶,常伴有癫痫发作,约占所有致痫性肿瘤的40%。
完整和及时的切除神经节胶质瘤可以获得更好的癫痫控制和预后。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在我们中心接受手术切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的24例患者的资料。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这一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亚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术前磁共振(MR)成像,并有癫痫病史,接受了一项或多项脑电图检查。
手术的目的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完全切除肿瘤。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术后脑部MR成像扫描,其中大多数是在术后6个月进行的。
通过检查术后MR影像和手术记录来确认切除范围。
患者人群如果在术后对比MR成像中未发现残留肿瘤,则将切除定义为“总体”。
如果切除了80%以上的肿瘤,则为“小计”;如果切除的肿瘤少于80%,则为“部分”。
在门诊部定期评估癫痫发作的结果,并通过电话采访进行评估。
恩格尔(Engel)等人提出的分类方法。
用于对术后癫痫发作的结局进行分级。
在我们的研究中,男性13例(54%),女性11例(46%)。
ICP升高的体征和症状出现在16名(66.6%)患者中。
出现癫痫病的患者12例(50%)(七例伴有颞叶肿块的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五例单纯性复杂性癫痫伴继发性颞叶病变的患者),四例有锥体束征的患者和五例颅神经麻痹; 1例患者也有小脑体征。
癫痫发作和手术之间的平均间隔为3.9年(范围为1个月至15岁),手术的平均年龄为20.2岁(范围为7-50岁)手术结果3例颞叶病变患者单独使用术中皮质电图(ECoG)(2例患有癫痫,1例不患有癫痫),2例患者单独使用影像指导(1例患有癫痫的颞叶病变,1例上睑上皮肿瘤)。
一名颞叶病变伴癫痫的患者同时使用了ECoG和图像指导。
胶质瘤病理学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起源于胶质细胞,是导致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胶质瘤病理学特点是指在组织学和细胞学层面上观察到的一系列特殊特征和变化。
在组织学上,胶质瘤的特点主要包括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浸润性生长。
与正常的脑组织相比,胶质瘤细胞数量增多,并且排列紧密。
此外,胶质瘤细胞的胞质核比率高,细胞核具有异型性,即形态和大小不一致。
瘤细胞常常形成集结体、索状结构和囊腔等特征,交织在胶质纤维网中。
在瘤组织中还可能存在瘤周血管增生、坏死和出血等变化。
从细胞学上观察,胶质瘤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
不同于正常神经细胞具有特定的神经元功能和形态特征,胶质瘤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呈现出明显的异常和多样性。
胶质瘤细胞常常失去正常胶质细胞的限制性生长特性,导致无控制地增殖和扩散。
此外,胶质瘤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颗粒物质,如胶质纤维和胶质结节等。
胶质瘤病理学特点的研究对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观察和分析组织学和细胞学的特点,可以确定胶质瘤的类型、分级和预后。
病理学特点还可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此外,对胶质瘤病理学特点的深入理解还有助于揭示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和预测治疗效果。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关于胶质瘤病理学特点的重要发现,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深入了解胶质瘤细胞的分子特征和致病机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好的基础。
此外,研究人员还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并通过病理学特点的发现和应用,不断改进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胶质瘤病理学特点在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胶质瘤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特点,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胶质瘤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改善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1星形细胞性肿瘤(astrocytic tumours)6 1.1星形细胞瘤(astrpcyuoma)。
分型: 6.1 1.1.1纤维性(fibrillary) 6.2 1.1.2原浆性(protoplasmic) 6.3 1.1.3肥胖细胞性(protoplasmic)71.2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anaplantic(Malig-nant)astrocytoma]7.11.3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分型:7.21.3.1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 (gaintcell glioblastoma)7.31.3.2胶质肉瘤(gliosarcoma)7.41.4毛发细胞性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7.51.5多形性黄色瘤性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7.61.6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giant cell astrocytoma)(结节硬化有关)7.72少枝胶质肿瘤(oligodendroglial tumours)7.82.1少枝胶质瘤(oligodendroglioma)7.92.2间变性(恶性)少枝胶质瘤[anaplastic(malignant)Oligodendroglioma]7.13室管膜肿瘤(ependymal tumours8 3.1室管膜瘤(ependymoma)。
分型:8.1胶质瘤分类3.1.1细胞性(cellular)8.2 3.1.1.1乳头状(papillary)8.3 3.1.1.2透明细胞性clear cell93.2间变性(恶性)室管膜瘤[anaplastic(malignant Epedymoma]9.13.3粘液乳头状室管膜瘤(myxopapillary ependy-moma)9.23.4室管膜下室管膜瘤(subependymoma)9.2.1 4混合性胶质瘤(mixed gliomas)9.34.1少枝-星形细胞瘤(oligo-astrocytoma)9.44.2间变性(恶性)少枝-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malignant)oligodendroglioma]9.4.14.3其他(others)9.4.1.1 5脉络丛肿瘤(choroid plexus tumours)9.4.1.25.1脉络丛乳头瘤(choroid plexus papilloma)9.4.1.3 5.2脉络丛癌(choroid plexus carcinoma)类来源未定的神经上皮肿瘤(neuroepithelial tu-mours of uncertain origin)星形母细胞瘤(astroblastoma)极性成胶质细胞瘤(polar spongioblastoma)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neuronal and mixed neuronal-glial tumours)节细胞瘤(gangliocytoma)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dysplastic gangliocy-toma ofcerebellum,Lhermitte-Duclos病)婴儿多纤维性节细胞胶质瘤(desmoplastic infantile ganglioglioma)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urs)节细胞胶质瘤(ganglioglioma)间变性(恶性)节细胞胶质瘤[anaplastic(Malignant) ganglioglioma]中央性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终丝副节瘤(paraganglioma of the filum terminale)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Aesthesioneuroblastoma)异型:嗅神经上皮瘤(olfactory neuroepit-helioma)松果体实质性肿瘤(pineal parenchymal (tumours)松果体细胞瘤(pineocytoma)松果体母细胞瘤(pineoblastoma)混合性/过渡性松果体肿瘤(mixed/transitional pineal tumours)胚胎性肿瘤(embryonal tumours)髓上皮瘤(medulloepithelioma)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变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anglioneuro-blastoma)室管膜母细胞瘤(ependymoblastoma)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s, PNETs)髓母细胞瘤。
PI3K -mTOR信号通路与节细胞胶质瘤发生之间的关系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信号通路近来被较多关注,它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环节[1]。
最近的研究发现,在脑内PI3K-mTOR信号通路在轴索和树突的生长、突触的建立以及正常脑发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大量文献表明,PI3K-mTOR信号通路在难治性癫痫的发生以及胶质神经元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5]。
而节细胞胶质瘤(ganglioglioma,GG)是最常见的与难治性癫痫相关的低级别胶质神经元肿瘤。
现就PI3K-mTOR信号通路及其在GG发病机制中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1.PI3K-mTOR信号通路的概述1.1 PI3K-mTOR信号通路的组成PI3K是Whitman等[6]发现的脂类第二信使,与v-src和v-ras等原癌基因的产物相关。
当胰岛素或生长因子与胰岛素受体或生长因子受体结合以后,激活PI3K的p110催化亚基,进而催化细胞膜内表面的磷酸肌醇二磷酸(PIP2)生成磷酸肌醇三磷酸(PIP3)。
而PTEN可以通过将PIP3去磷酸化为PIP2来实现对PI3K负调节,在细胞生存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负性调节作用。
PIP3引起Akt向细胞膜的转位。
激活后的Akt即p-Akt可以通过抑制TSC1/2来激活mTOR信号。
TSC1和TSC2分别编码错构瘤蛋白(hamartin)和马铃薯蛋白(tuberin),而TSC1/2即结节性硬化复合物1/2(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s 1/2)属于抑癌基因,位于Akt的下游,是PI3K-mTOR信号通路重要的调控位点。
在哺乳动物体内同样存在序列保守的TOR(target of rapamycin, 雷帕霉素靶蛋白),称之为mTOR。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王强;朱玉辐;沈志刚;凌南;施恒亮【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ganglioglioma.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11 patients with ganglioglioma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11 cases in this group were mean followed up 12 months.The prognosis of all patients was good without recurrenceof the tumor or epilepsy.Conclusion The prognosis of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for ganglioglioma has good outcomes.Intraoperative neuronavigation, electrocorticography,ultrasound and other techniquesare the key to sugical resection.%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结果本组11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预后均良好,均无癫痫再发作及肿瘤复发。
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预后较好,术中神经导航、皮层脑电图、术中超声等多种技术手段,是外科手术全切治疗的关键。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13)005【总页数】3页(P332-334)【关键词】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癫痫;外科治疗;预后【作者】王强;朱玉辐;沈志刚;凌南;施恒亮【作者单位】221000 徐州,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21000 徐州,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21000 徐州,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21000 徐州,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21000 徐州,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是临床上少见的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一般认为是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成分混合构成的,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为难治性癫痫和头痛,是肿瘤性难治性癫痫最常见的原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