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有害气体的吸附净化20
- 格式:ppt
- 大小:424.50 KB
- 文档页数:55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下列关于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装置的额定热回收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全热热回收设备的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50%B.显热热回收设备的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50%C.全热热回收设备的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70%D.全热和显热热回收设备的热回收效率均不应低于60%【答案】 D2、适用于冷热水系统的调节阀,一般应选用下列哪一种流量特性?( )A.直线型流量特性B.等百分比型流量特性C.抛物线型流量特性D.快开型流量特性【答案】 B3、某空调系统在调试时,发生离心式风机电动机的电流超值,试问是下列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A.空气过滤器阻塞、阻力增大,致使所需电动机功率增大B.系统阻力小于设计值,致使风量增大C.空调区出口风阀未开启,致使风机压力上升,电流增大D.风机的风压偏小,导致风量增加【答案】 B4、通风系统风管穿防,火分区防火墙或楼板处设置的预埋管(或防护套管)的钢板厚度不应小于( )。
A.1.2mmB.1.6mmC.2.0mmD.2.5mm【答案】 B5、在进行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竖向分区时,其分区应( )。
A.与冷水系统分区一致B.按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最大工作压力进行C.采用减压阀分区方式D.采用分区热水箱供水方式【答案】 A6、水蓄冷空调系统中,无隔板式温度分层型蓄冷水槽的绝热处理方案,正确的应是下列哪一项?A.水槽侧壁和底部绝热厚度均相同B.水槽侧壁绝热厚度大于底部C.水槽底部绝热厚度大于侧壁D.水槽顶部和底部绝热厚度大于侧壁【答案】 C7、采用地埋管换热器的地源热泵系统,机组制冷能效比为EER,地源热泵系统向土壤的最大释热量Q。
表述正确的应是下列哪一项?( )A.B.C.D.【答案】 D8、在计算一个房间的空调冷负荷时,下列发热量算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电冰箱的发热量按散热板的发热量计算B.计算机的发热量按′额定功率计算C.照明发热量按房间全部灯具的总额定功率计算D.确定人员发热量时应考虑人员的组成【答案】 D9、下列选项中,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中对管材的技术要求是错误的是( )。
工业通风试题及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工业通风试题及答案工业通风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1、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粉尘的性质,粒径大小,进入人体的粉尘量有关。
2、有害蒸气或气体的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质量浓度,另一种是体积浓度。
4、“工业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废渣。
5、局部排风系统由局部排风罩、风管、净化设备、风机构成。
6、由于通风房间不是非常严密的,处于正压状态时,室内的部分空气会通过房间不严密的缝隙或窗户、门洞渗到室外,渗到室外的这部分空气量称为无组织排风;当室内处于负压状态时,室外空气会渗入室内,这部分空气量称为无组织进风。
7、事故排风的风量应根据工艺设计所提供的资料通过计算确定,当工艺设计不能提供有关计算资料时,应按每小时不小于房间全部容积的8次换气量确定。
8、距离吸气口最远的有害物散发点称为控制点;这一点的空气运动速度称为控制风速。
9、粉尘的特性有:粘附性、爆炸性、荷电性与比电阻、润湿性。
10、粉尘的密度分为真密度和容积密度两种。
松散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的容积密度;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真密度(或尘粒密度)。
11目前常用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主要有重力、离心力、惯性碰撞、接触阻留、扩散、静电力、凝聚七个方面。
12、袋式除尘器的过滤作用主要是依靠初层及以后逐渐堆积起来的粉尘层进行的,滤料只是起着形成初层和支持它的骨架作用,因此,滤布的网孔不是越大越好。
13、袋式除尘器运行一段时间后要及时进行清灰,清灰时不能破坏初层,以免效率下降。
14、处理含尘浓度高的气体时,为减轻袋式除尘器的负担,最好采用两级除尘,用低阻除尘器进行预净化。
15、惯性碰撞数越大,除尘效率越高。
16、电除尘器的供电装置包括:升压变压器、整流器、控制装置。
17、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主要有四种:燃烧法、冷凝法、吸收法和吸附法。
18、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的区别:前者一般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看作是单纯的物理溶解过程,是可逆的,解吸时不改变被吸收气体的性质;后者则伴有明显的化学反应,且效率比前者高,特别是处理低浓度气体时。
名词解释:1、供暖(Heating)——又称采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一定温度。
2、通风(Ventilating)——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向某一房间或空间送入室外空气,和由某一房间或空间排出空气的过程。
也可以说,通风是利用室外空气(称新鲜空气或新风)来置换建筑物内的空气(简称室内空气)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对某一房间或空间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动速度等进行调节与控制。
4、冷负荷——在单位时间内需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和潜热)。
5、热负荷——在单位时间内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
6、辐射供暖——是指提升维护结构内表面中一个或多个表面的温度,形成热辐射面,依靠辐射面与人体、家具及维护结构其余表面的辐射热交换进行供暖的技术方法。
7、全空气空调系统——它以空气为介质,把冷量或热量传递给所控制的环境,以承担其冷负荷、湿负荷或热负荷。
8、变风量空调系统——利用改变送入室内的送风量来实现对室内温度调节的全空气空调系统9、空气分布特性指标——满足风速和温度设计要求的测点数与总测点数的比值。
10、空气龄——空气质点的空气龄简称空气龄,是指空气质点自进入房间至到达室内某点所经历的时间。
11、气流组织——合理地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与分布,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的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舒适感的要求。
12、贴附长度——当送风口贴近顶棚时,平送气流形成贴附射流。
当射流为冷射流时,在射流达到某一距离处会脱离顶棚,这个距离称为贴附长度。
13、置换通风——通常以低风速、低紊流度、小温差的方式,从房间下部送风,形成冷空气湖,遇到人体等热源后受热,产生“热羽”现象,受热后的热空气从高位排出,这种气流组织方式称为置换通风。
14、粉尘的粒径分布——指某种粉尘中,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比例,也称为粉尘的分散度。
15、除尘器的全效率——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时被捕集的粉尘量占进入除尘器的粉尘总量的百分数称为除尘器的全效率。
植物养护与有害气体吸附:植物可以吸收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环境植物养护与有害气体吸附:植物可以吸收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除了家具、装修材料等因素外,室内空气中除了常见的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外,还可能存在一些有害气体,如甲醛、苯等。
这些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
而植物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被广泛认可,它们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吸附有害气体,提供更健康的室内环境。
首先,有害气体是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气体。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来自于装修材料、油漆、家具等。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甲醛可能导致眼睛疼痛、咽喉不适、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引发癌症。
苯是另一个常见的有害气体,它主要来自于室内装饰、烟草燃烧等。
长期接触苯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受损、肝脏损伤、造血功能下降等。
这些有害气体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小觑。
为了净化室内环境,许多人选择大量使用植物来吸附有害气体。
植物通过其根系和叶片的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这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过程。
除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外,植物还可以吸附有害气体,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许多植物对甲醛和苯等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例如,吊兰、虎尾兰、芦荟、仙人掌等都是常见的室内净化植物,它们能够吸附大量的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空气。
然而,植物养护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植物需要适当的光照和温度。
光照不足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叶片发黄,而过高的温度可能会烘烤植物,影响其生长状况。
所以,我们在选择植物养护时应该考虑到它们所需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其次,植物需要适量的水分和养分。
过多的水分可能导致植物根部腐烂,而过少的水分可能导致植物枯萎。
适当添加肥料可增加植物的养分,促进其生长发育。
在选择植物时,我们可以根据其吸附有害气体的能力来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吊兰、虎尾兰、芦荟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此外,一些常见的室内绿植,如花叶榕、金边凤凰木、常春藤等,也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通风工程》一、概述1.工业有害物种类:(1)粉尘(2)有毒有害气体(3)有害蒸气(4)热湿2.有害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皮肤和粘膜、消化道。
3.工业有害物对人体危害程度的影响因素:粉尘的粒径、有害物的成分及物理、化学性质、有害物的浓度、有害物对人体作用的时间、劳动场所的气象条件、人的劳动强度及个体方面的因素。
4.粉尘:分散于空气中的细小固体粒子。
(降尘>10μm;浮尘(飘尘)≤10μm)分散系统::一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之中组成一个分散系统。
气溶胶:固体或液体微粒分散在气体介质中所构成的分散系统。
按照微粒的来源及物理性质,气溶胶可细分为:灰尘、烟、雾、烟雾。
烟:所有凝聚性固态微粒,以及液态粒子和固态粒子凝聚作用而生成的微粒。
雾:所有液态分散性微粒的凝聚性微粒。
5.尘化作用:使尘粒从静止状态变成悬浮于周围空气中的作用6.工业有害物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1)粉尘对生产的影响: 降低产品质量和机器工作精度;粉尘还会降低光照度和能见度,影响室内作业的视野;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有害气体和蒸汽对生产的影响:腐蚀材料、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等。
(3) 粉尘、有害气体和蒸汽对农作物的危害:酸雨;粉尘沉积影响植物的健康和生长;臭氧在浓度低时能减缓植物生长,高浓度时能引起植物死亡;氮氧化物会破坏树叶组织,抑制植物生长,或形成酸雨.7.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对流(皮肤温度、空气温度及流速),辐射(周围物体温度、皮肤温度),蒸发(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8.卫生标准:根据健康要求对生产、生活环境中化学的、物理的及生物的有害因素的卫生学容许限量值,即最高容许浓度。
9.有害物的传播机理:扩散作用、外部机械力作用、空气流动输运作用10.空气流动输运作用一次气流:许多生产加工和人员活动过程中,因为块、粒状物料在空气中的高速运动和人、热气流上升运动,会带动周围空气随其流动,这部分空气我们称之为诱导空气(一次气流)。
第十五章有害气体的吸附净化法防尘防毒技术:第十五章有害气体的吸附净化法第四节吸附剂和吸附装置的选择对于一定的生产任务,吸附质的性质与浓度是已经确定了的,也就是说不容选择。
需要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吸附剂的选择、吸附装置及吸附流程的选择。
为了达到任务规定的净化要求,净化效率的确定也必须在设计时解决。
一、吸附剂的选择吸附剂的性质,直接影响吸附效率,因此,在吸附设计中必须根据任务的规定选择合适的吸附剂。
吸附剂选择总的原则是根据前面所述的工业上对常用吸附剂的要求,再结合具体的生产任务进行选择。
在吸附设计中,吸附剂的选择一般需要经过下列步骤。
1.初选根据吸附质的性质、浓度和净化要求以及吸附剂的来源等因素,初步选出几种吸附剂。
(1)根据吸附质的性质选择吸附质的性质包括极性和分子的大小。
若为非极性的大分子物质,首选的应是活性炭。
因为活性炭属于非极性吸附剂,且内部具有范围较广的大小孔径,可以吸附直径变化范围很宽的非极性吸附质,如大多数有机蒸气。
若吸附质为极性小分子物质,则应考虑极性吸附剂,如硅胶、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等。
(2)根据气体的浓度和净化要求选择对于浓度高但要求净化效率不高的场合,就应尽可能地采用廉价的吸附剂,以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浓度较低但净化要求高的场合,就应该考虑用吸附能力比较强的吸附剂。
对于气体浓度高、且净化效率要求也高的场合,应考虑先采用廉价吸附剂处理,然后再采用吸附力强的吸附剂处理的二级吸附处理方法或应用吸附剂浸渍的方法。
(3)根据吸附剂的来源选择在综合考虑以上诸因素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一些价廉,易得,且近距离能解决的吸附剂。
2.活性实验利用小型装置,对初选出的几种吸附剂进行活性实验,实验所用吸附质气体应是任务规定的待净化气体。
通过实验,再筛选出其中几种活性较好的吸附剂,做进一步实验。
3.寿命实验在中型装置中,对几种活性较好的吸附剂进行寿命和脱附性能的实验。
实验气体仍必须是待处理的气体,实验条件应是生产时的操作条件,所用的脱附方式也必须是生产中选定的。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气态污染物对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它们对大气的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净化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吸收法进行处理。
吸收法是利用溶剂或吸附剂将气态污染物吸收到液体或固体中,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为了高效地净化气态污染物,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吸收剂,设计合理的吸收装置。
常见的吸收剂有水、乙醉、酸碱溶液等,而吸收装置则包括填充塔、膜分离装置等。
对于二氧化硫这类酸性气体,常用的吸收剂是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钠溶液,从而从空气中净化出二氧化硫。
相似地,对于氮氧化物,我们可以选择氢氧化钠或氨水作为吸收剂,以碱性环境将氮氧化物吸收掉。
而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我们可以选择活性炭等吸附剂,通过吸附作用将有机物吸附到其表面,达到净化的效果。
吸收法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吸收剂的化学特性或物理特性与污染物发生作用,使其从气体相转变为液体相或固体相。
通过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具有高效、安全、经济等优点。
吸收后的污染物可以进行合理的处理,如经过处理后的污染物可以作为原料进行再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实践中,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有很多应用。
其中,最典型的应用是烟气脱硫。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硫烟气,这些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通过吸收法,可以将二氧化硫吸收到碱性溶液中,从而净化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目前,烟气脱硫已成为工业界的主要技术之一。
此外,吸收法还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气、净化室内空气等。
工业废气中往往会含有各种有机物、酸性气体等,通过吸收法可以将这些污染物吸收掉,净化废气。
在室内环境中,常常会有甲醛、苯等有害气体释放,通过吸收法可以将这些有害气体吸收掉,保护人们的健康。
然而,吸收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吸收剂选择不当或吸收剂的成本过高会导致吸收法的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