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有个性的羊》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4.93 MB
- 文档页数:16
学情分析方案大班社会《有个性的羊》教材分析:《有个性的羊》利用绘本中赫尔伯特与其他羊的行为活动,如赫尔伯特即使和别的羊不一样,依然很爱自己,从而告诉幼儿要对自己有自信心。
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让他对自己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
从赫尔伯特的行为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根据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们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
从而突出此次活动的难点:知道自己和朋友的优点、长处,能接纳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
从赫尔伯特的朋友对他的态度中感知到,应懂得能有礼貌的与人交往,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接纳、尊重与自己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有高兴或有趣的事乐于和别人分享。
从而突出此次活动的重点:对朋友的含义有进一步的了解,初步懂得包容和付出才能收获友谊。
教学主题:大班社会教学对象:大班幼儿大班社会《有个性的羊》学情分析《指南》中明确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
大班5至6岁的幼儿应懂得能有礼貌的与人交往,接纳、尊重与自己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有高兴或有趣的事乐于和别人分享。
教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大班社会《有个性的羊》课前活动设计:活动前请幼儿来玩个性比手势游戏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一、活动名称:《有个性的羊》二、年龄阶段:大班三、活动领域:社会四、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感受绘本带来的乐趣,基本掌握故事的情节。
2.知识目标:知道自己和朋友的优点、长处,能接纳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
3.技能目标:对朋友的含义有进一步的了解,初步懂得包容和付出才能收获友谊。
五、活动重点:对朋友的含义有进一步的了解,初步懂得包容和付出才能收获友谊。
六、活动难点:知道自己和朋友的优点、长处,能接纳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有个性的羊》含反思教学目标•通过乐趣、情感和互动,让学生实现语言交流能力的巩固和提升;•通过了解羊从而学习生命、健康、科学等知识;•引导学生在理解和领悟生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性格素质。
教学准备•PPT课件;•羊绒毛、羊奶等羊产品;•名为“咩咩”的毛绒玩具。
教学流程第一节课(40分钟)目标:让学生了解羊及其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1.开篇导入展示图片和视频:大自然中自由奔跑的羊,可爱的小羊羔。
引导学生观察并咀嚼所看到的信息,让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有趣的事物,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2.体验互动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羊毛、羊奶等产品,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引导诱导通过PPT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羊的品种、食性、生活习性等特点,以“教师讲解+学生互动作答”方式,逐一介绍羊的叫声、脾气、形状、行为等特征。
4.互动评价引导学生在观察后,围着玩具“咩咩”逐一描述所观察到的特点,评价其属于哪种羊的品种。
第二节课(40分钟)目标:让学生了解羊毛、懂得珍惜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掌握方法通过视频、PPT等方式,教育学生了解农民采羊毛的方法以及成羊和小羊的产毛周期,从而让学生明白羊毛社会价值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2.实践体验教师准备工具和羊毛兜、毛绒球、剪刀等材料,引导学生动手亲自操作处理羊毛,让每个孩子都体验一番,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思考课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会缺少哪些有价值的资源及如何节约和珍惜。
4.理解课堂引导学生反思羊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联系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对羊毛的珍重与保护。
第三节课(40分钟)目标:让学生领略羊的聪明和个性,培养学生的眼前课堂思维和生活态度。
1.认知羊的智慧通过PPT展示、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将羊与人的行为做出比较,认知羊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聪明能力和个性特点。
2.课堂思维:羊的性格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羊的性格特点,如何让羊更加幸福,如何与羊友好相处等课堂思维,并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掘和运用自己的分类训练能力。
有个性的羊(初稿)回浦实验小学项月琴教学目标1、了解绘本扉页的不同形式,能从扉页上获取故事相关信息。
2、掌握绘本的阅读方法,学会仔细观图,能从图画细节中感知背后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想象能用自己的话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并与大家分享故事的精彩之处,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阅读封面1、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
(出示课件)是的,他是一只非常特别的羊。
请你仔细看看这只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那在这只羊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想知道吗?可都藏在故事书里呢,这本故事书的书名叫做《有个性的羊》(出示书名齐读)(板书:课题)二、了解扉页1、封面(1)孩子们,你们平时看书的封面上都有什么?(2)那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本故事书的封面,(出示封面),看一看封面上都有什么?(3)那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是哪一位作者为我们带来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他是位德国作家,名字有点儿长,我们一起来叫一叫他的名字——达尼拉.楚德岑思克。
(4)那一般的绘本的作者都有两个人,一个人是负责写文字,另一个人是配图,那我们来看看这位作者(加红线)你发现了什么?(他即写文字又画图)(5)是呀,文字和图画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他是不是特别的了不起?那让我们再叫叫它的名字。
你看,他是一位外国作家,所以王星把它翻译了过来,是不是也很了不起,那就让我们也叫叫他的名字吧。
2、扉页(1)翻过封面,我们来到了故事书的第一页,也叫做扉页(出示“扉页”读)3、比较封面和扉页师:仔细观察一下,封面和扉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小结:哦,原来我们看绘本除了看文字,还要看图,观察图是看绘本的好方法。
老师迫不及待的想打开看了,你们想吗?好,故事开始了。
三、第一板块:有个性的羊是谁1、图1:(赫尔伯特逃跑)(1)除了谁呢?你能在图中找到他吗?(有一只羊逃走了)你看的很仔细,在角落里,有一只羊逃走了。
语言活动:有个性的羊英皇尤渡实验幼儿园陆蓉蓉活动目标:1、通过听故事、看图画了解绵羊的特点,大体掌握故事的情节。
丰富词汇:个性。
2、能感受图画书带来的快乐,初步培养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通过生活中的羊毛制品,对绵羊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教学PPT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2分钟)教师:“小朋友们都看过《喜洋洋和灰太狼》,那你们最喜欢里面哪只羊?为什么?”幼儿:“喜羊羊,因为他聪明。
”“美羊羊,因为她漂亮。
”(过渡:教师:“那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只羊,请看。
”)2、看PPT,欣赏故事(1)观看第一张PPT,引起幼儿兴趣(3分钟)教师:“看看图上这只绵羊,它是长什么样子的?”幼儿:“毛卷卷的、胖胖的...”教师:“哦,小朋友讲得都很对,绵羊就是长得胖胖的,毛卷卷的,头短短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班来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赫尔伯特。
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关于她的故事。
”小结:通过图片结合幼儿已知生活经验,幼儿了解绵羊的特点,并引出今天的故事。
(2)观看第二和第三张PPT,了解故事开头(3分钟)教师:“看看图上这些小羊在干吗?”幼儿:“去剪羊毛。
”教师:“绵羊为什么要去剪羊毛?羊毛有什么用?”幼儿:“毛太长了...”“羊毛可以做毛衣、被子。
”(表扬)(过渡:教师:“看来小朋友们平时都有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东西。
”)教师:“赫尔伯特为什么不愿意剪羊毛呢?”幼儿:“毛很多很暖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羊的外表和表情的区别)教师:“这就是她的个性,你们知道什么叫个性吗?”幼儿:“个性就是善良;爱笑...”(表扬)教师:“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其实个性就是与众不同的、别人没有的。
”小结:用简单的,幼儿易懂的语句,让幼儿初步了解“个性”一词。
(过渡:教师:这个个性给她带来了温暖,那还会带来什么?下面接着欣赏故事)(3)观看第四到第九张PPT,进一步了解赫尔伯特的“个性”(10分钟)教师:“大家仔细看看,随着日子越来越长,赫尔伯特有什么不一样?”(第四张PPT)幼儿:“毛越来越多。
幼儿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有个性的羊》活动目的:1、通过听故事、看图画理解绵羊的特点,大体掌握故事的情节。
丰富词汇:个性。
2、能感受图画书带来的快乐,初步培养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1、经历准备:幼儿通过生活中的羊毛制品,对绵羊有所理解。
2、物质准备:教学PPT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2分钟)老师:“小朋友们都看过《喜洋洋和灰太狼》,那你们最喜欢里面哪只羊?为什么?”幼儿:“喜羊羊,因为他聪明。
”“美羊羊,因为她漂亮。
”(过渡:老师:“那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只羊,请看。
”)2、看PPT,欣赏故事(1)观看第一张PPT,引起幼儿兴趣(3分钟)老师:“看看图上这只绵羊,它是长什么样子的?”幼儿:“毛卷卷的、胖胖的...”老师:“哦,小朋友讲得都很对,绵羊就是长得胖胖的,毛卷卷的,头短短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班来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赫尔伯特。
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关于她的故事。
”小结:通过图片结合幼儿生活经历,幼儿理解绵羊的特点,并引出今天的故事。
(2)观看第二和第三张PPT,理解故事开头(3分钟)老师:“看看图上这些小羊在干吗?”幼儿:“去剪羊毛。
”老师:“绵羊为什么要去剪羊毛?羊毛有什么用?”幼儿:“毛太长了...”“羊毛可以做毛衣、被子。
”(表扬)(过渡:老师:“看来小朋友们平时都有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东西。
”)老师:“赫尔伯特为什么不愿意剪羊毛呢?”幼儿:“毛很多很暖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羊的外表和表情的区别)老师:“这就是她的个性,你们知道什么叫个性吗?”幼儿:“个性就是仁慈;爱笑...”(表扬)老师:“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其实个性就是与众不同的、别人没有的。
”小结:用简单的,幼儿易懂的语句,让幼儿初步理解“个性”一词。
(过渡:老师:这个个性给她带来了温暖,那还会带来什么?下面接着欣赏故事)(3)观看第四到第九张PPT,进一步理解赫尔伯特的“个性”(10分钟)老师:“大家仔细看看,随着日子越来越长,赫尔伯特有什么不一样?”(第四张PPT)幼儿:“毛越来越多。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有个性的羊活动目标:1、通过听故事、看图画了解绵羊的特点,大体掌握故事的情节。
丰富词汇:个性。
2、能感受图画书带来的快乐,初步培养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通过生活中的羊毛制品,对绵羊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教学ppt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2分钟)教师:quot;小朋友们都看过《喜洋洋和灰太狼》,那你们最喜欢里面哪只羊?为什么?quot;幼儿:quot;喜羊羊,因为他聪明。
quot;quot;美羊羊,因为她漂亮。
quot;(过渡:教师:quot;那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只羊,请看。
quot;)2、看ppt,欣赏故事(1)观看第一张ppt,引起幼儿兴趣(3分钟)教师:quot;看看图上这只绵羊,它是长什么样子的?quot;幼儿:quot;毛卷卷的、胖胖的...quot;教师:quot;哦,小朋友讲得都很对,绵羊就是长得胖胖的,毛卷卷的,头短短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班来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赫尔伯特。
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关于她的故事。
quot;小结:通过图片结合幼儿已知生活经验,幼儿了解绵羊的特点,并引出今天的故事。
(2)观看第二和第三张ppt,了解故事开头(3分钟)教师:quot;看看图上这些小羊在干吗?quot;幼儿:quot;去剪羊毛。
quot;教师:quot;绵羊为什么要去剪羊毛?羊毛有什么用?quot;幼儿:quot;毛太长了...quot;quot;羊毛可以做毛衣、被子。
quot;(表扬)(过渡:教师:quot;看来小朋友们平时都有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东西。
quot;)教师:quot;赫尔伯特为什么不愿意剪羊毛呢?quot;幼儿:quot;毛很多很暖和...quot;(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羊的外表和表情的区别)教师:quot;这就是她的个性,你们知道什么叫个性吗?quot;幼儿:quot;个性就是善良;爱笑...quot;(表扬)教师:quot;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其实个性就是与众不同的、别人没有的。
大班语言领域教案:图画书《有个性的羊》教案:图画书《有个性的羊》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羊的一些特征和习性;2. 培养学生观察、阅读和理解图画书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时间安排:共计3个课时教学准备:1. 图画书《有个性的羊》一本;2. 班级展示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张羊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是什么动物;- 学生猜测后,教师告诉他们这是一只羊,并让他们描述一下羊的特点。
2. 阅读图画书(1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图画书《有个性的羊》,并告诉他们今天要一起阅读这本书;- 教师逐页讲解图画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3. 组织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下书中的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简述《有个性的羊》的故事情节。
2. 想象和描述(15分钟):- 教师提问学生,如果他们是这个故事中的羊,他们会选择做什么样的事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鼓励他们用句子描述自己的选择,并邀请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的描述。
3. 创作绘画(20分钟):- 教师发放纸和颜色笔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描述,描绘一幅自己作为《有个性的羊》中的角色的图画;- 学生完成后,教师让他们互相展示和交流自己的作品。
第三课时1. 分享和评价(15分钟):- 邀请学生逐一分享他们绘制的图画,并让其他学生对其表达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
2. 写作(20分钟):- 教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有个性的羊》的读后感;- 学生完成后,教师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3. 总结(10分钟):-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醒他们理解图画书的重要性;- 教师鼓励学生多读图画书,并提醒他们了解更多关于羊的知识。
绘本有个姓的羊有个性的羊读后感有个性的羊绘本ppt 第一篇绘本有个姓的羊有个性的羊读后感《2022丁丁当当读后感》第一丁丁当当读后感丁丁当当读后感《丁丁当当》主要写了一户人家先后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小男孩——丁丁和当当,然而,一个残酷的事实几乎毁灭了这户人家:这两个男孩都是傻子。
傻子兄弟却无忧无虑地长大,两个肉体好似一个灵魂。
有一天,奶奶带他们去集市上看看,不小心使他们偶然走散,从此天各一方,漫长地相互寻找着对方。
虽然丁丁当当都是小傻子,但是和一般的傻子有很大区别。
他们很爱干净,即使在相互寻找的途中每天风餐露宿,也不忘保持着整洁。
他们的心地很善良、很纯真,在他们的眼中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丁丁和当当在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也遇到了各色各样的好人和坏人。
他们用自己的真、善、美的内心和行动感动了绝大部分的人;还用自己纯洁无瑕的目光震撼了很多坏人的灵魂,使这些坏人改邪归正。
他们比那些正常的人还懂事,还知道帮助别人。
在《丁丁当当·黑水手》中最后那几页描写丁丁对陌生人的爱,把我感动得哭了。
在我身边曾有一个小朋友,在参加她姥姥葬礼的时候,却一点儿也不伤心,只顾得和其他人玩耍,表现的无所谓。
我觉得她虽然是个正常人,心灵却比“傻子”丁丁差远了。
虽然丁丁和当当傻,但他们心灵却是充满了爱心、同情心、孝心,所以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分别给予两兄弟不同的帮助,使得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找到了对方。
我认为刚才那位小朋友,却是心灵上的“傻子”!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世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自己心地善良、有爱心,经常帮助别人,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而且只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心愿。
第二丁丁当当读后感400字丁丁当当读后感叮叮、当当,叮叮、当当……,每当摇起铃儿都会响起这样美妙的声音。
可在大作家曹文轩的笔下,丁丁当当却成为了两个同样动听、婉转的名字,这两个名字属于两个傻子——两个拥有最纯洁灵魂的傻子!整本书的情节牵着我们的心,让我们随着它时而激动、时而难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有个性的羊》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幼儿可以学会说和认识主题词汇:羊、毛、有个性•学会观察和感受动物的个性化特征,养成观察、想象和表达的习惯•促进幼儿的口语、听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教学内容•主题:有个性的羊•内容:1.羊的特征 2.羊有个性•课程设计:–游戏环节:羊皮球投掷游戏–内容讲解:羊的特征–组织环节:画一只羊–内容讲解:羊有个性–小结和评价环节教学流程时间环节内容10:00-10:10 游戏环节羊皮球投掷游戏10:10-10:20 内容讲解羊的特征10:20-10:30 组织环节画一只羊10:30-10:40 内容讲解羊有个性10:40-10:45 小结和评价环节课程总结,回答问题游戏环节在开始本次课程前,可以让幼儿们一起玩一个羊皮球投掷游戏。
要求幼儿把羊皮球抛到教师指定的区域内,可以加分。
内容讲解:羊的特征教师向幼儿们介绍羊的特征,如毛茸茸的身体、四条长腿、弯曲的角等等。
让孩子们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感受来认识羊。
组织环节:画一只羊通过讲解后,让幼儿们展现他们的画画技巧,画一只羊。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手把羊的特征表达出来,可以用五彩缤纷的颜料来填色,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内容讲解:羊有个性在孩子们画好了一只美丽的羊之后,教师可以讲解羊是有个性的。
不同的羊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特点,让孩子们懂得尊重和欣赏动物的个性,同时也要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小结和评价环节在课程结束之前,教师可以总结一下学习内容和重点,同时孩子们也可以提问或者评价这节课程。
教学评估通过教师的观察和记录幼儿在课程中的表现和态度,以及课后的作业,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
课堂作业把一只自己想象中的羊画出来,用语言讲述你们画的羊有哪些特点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