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卤代烃
- 格式:ppt
- 大小:641.50 KB
- 文档页数:39
第六章卤代烃卤代烃是一种简单的烃的衍生物,它是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原子(F, CL, Br,I)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一般可以用R-X表示,X代表卤原子。
由于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卤原子决定,因而X是卤代烃的官能团。
根据卤代烃分子中烃基的不同,可以将卤代烃分为卤代烷烃、卤代烯烃、卤代炔烃和卤代芳烃等。
第一节卤代烷烃一.卤代烷烃的分类和命名(一)卤代烷烃的分类1.根据卤代烷烃分子中所含卤原子的种类,卤代烷烃分为:氟代烷:如CH3-F氯代烷:如:CH3-CL溴代烷:如:CH3-Br碘代烷:如:CH3-I2.根据卤代烷烃分子中所好卤原子的数目的多少,卤代烷烃分为:一卤代烷:如:CH3CL, CH3-CH2-Br二卤代烷:如:CH2CL2,多卤代烷:CHCL33. 根据卤代烷烃分子中与卤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类型的不同,卤代烷烃可以分为: 伯卤代烷(一级卤代烷) R-CH 2-Br 仲卤代烷(二级卤代烷)CHXR 1R 2叔卤代烷(三级卤代烷)CXR 1R 2R 3(二) 卤代烷烃的命名 1. 普通命名使用范围:结构比较简单的卤代烷常采用普通命名法 命名:原则:根据卤原子的种类和与卤原子直接相连的烷基 命名为“某烷”,或按照烷烃的取代物命名为“卤某烷”。
如:CH 3CL CH 3CH 2Br CH 3CH 2CH 2CH 2I CH CH 3H 3CCH 2CLCHBrH 3CCH 2CH 3CCH 3H 3CCH 3CL甲基氯(氯甲烷)乙基溴(溴乙烷)正丁基碘(正碘丁烷)异丁基氯(异氯丁烷)仲丁基溴(仲溴丁烷)叔丁基氯(叔氯丁烷)2. 系统命名法范围:复杂的卤代烷烃一般采用系统命名法。
原则:将卤原子作为取代基,按照烷烃的命名原则来进行命名。
方法: 1)选择连有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并根据主链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命名为“某烷”作为母体; 2) 将支链和卤原子均作为取代基;3)对于主链不带支链的卤代烷烃,主链编号从距离卤原子最近的一端开始; 4)对于主链带支链的卤代烷烃,主链的编号应遵循“最低系列规则”; 5)把取代基和卤原子的名称按“次序规则”依次写在“某烷”之前(次序按先后顺序写),即得该卤代烷烃的名称。
1第六章卤代烃26-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卤代烃:R-X 官能团:-X (F 、Cl 、Br 、I )一、分类卤代烷烃卤代烯烃卤代环烷烃卤代芳香烃CH 3CH 2CH 2CH 2Br 1-溴丁烷CH 2=CHCl氯乙烯Br溴代环己烷Br 溴苯3一卤代烃二卤代烃多卤代烃CHCl 3三氯甲烷(氯仿)F 2C=CF 2四氟乙烯CH 3Cl 一氯甲烷CH 2Cl 2二氯甲烷伯(第一)卤代烃仲(第二)卤代烃叔(第三)卤代烃CH X RR C XR RRR -CH 2-X4•异构体:CH 3CH 2CH 2CH 2BrCH 3CH 2CHCH 3BrCH 3CHCH 2BrCH 3CH 3C BrCH 3CH 3骨架异构+ 官能团位置异构写出溴丁烷的异构体5CH 3CHCH 3Br异丙基溴CH 2CHCH 2Br烯丙基溴CH 2Cl苄基氯IH 环己基碘普通命名法:烃基的名称+ 卤原子名称简单的烃基二、命名6卤代烷的命名规则:(1) 选择连有卤原子的碳原子在内的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根据其碳数称“某烷”,卤原子作为取代基。
(2) 编号时,要使卤原子和取代基的位次较小。
(3) 命名时,取代基的排列顺序遵循“最低系列规则”,较优先的基团后列出。
卤代烷的系统命名法复杂的卤代烃烃基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72–甲基–3–氯丁烷CH 3CH CH CH 3ClCH 3CH 3CH 2CH CH CH 2CH 3BrCl3–氯–4–溴己烷CH 3CCH CH 3CH 2CH 3Cl Cl 3–甲基–2,2–二氯戊烷8CH 3CH 2CH 3Br2–甲基–4–乙基–1–溴环己烷C Cl 3三氯甲基环己烷CH 3CH 2CH 2C CH CH Br FCH 3Cl CH(CH 3)24–异丙基–2–氟–4–氯–3–溴庚烷9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系统命名CH 3CHCH BrCHCH 34–溴–2–戊烯Br3–溴环己烯CH 3Cl4–(或对)氯甲苯Cl氯苯10芳卤化合物:当卤原子连在芳烃侧链上时,母体:脂肪烃;取代基:芳基、卤原子。
第六章卤代烃卤代烃是烃类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化合物。
R XR X R Br R I R F R Cl CF 3CF 2CF 2CF 2CF 2CF 3CH3CH 2CH 2CH 2ClCH 3CH 2BrCH 3I第一节卤代烷一、分类和命名伯卤代烃仲卤代烃叔卤代烃(一)分类RCH R'R'C RR''XX RCH 2X(二)命名氯乙烯3-溴丙烯2-甲基-3,3-二氯-5-溴庚烷1,4-二溴苯CH 2CHCl CH 2CH CH 2Br CH 3CH 2CHCH 2Br C ClCl CHCH 3CH 3Br Br溴化苄(苄基溴)对氯甲苯1,2-二溴环戊烷常见卤代烃的常用习惯名或俗名三碘甲烷(碘仿)三氯甲烷(氯仿)BrBrCH 3Cl CHI 3CHCl 3CH 2Br二、结构由于成键原子间电负性不同,使成键电子对偏向卤原子。
因此,C—X 键是极性键。
δδX (X= F ,Cl ,Br ,I )CH 3F CH 3Cl CH 3Br CH 3I μ/D 1.82 1.94 1.79 1.64氟原子比氯原子的电负性大,但键长C—F 键比C—Cl 键短,因此偶极矩CH 3F 反比CH 3Cl 小。
三、卤代烷的物理性质在室温下,含1-4个碳原子的一氟代烷,含1-2个碳原子的氯代烷和溴甲烷为气体,其余的一卤代烷为液体,高级卤代烷为固体。
一些低级的卤代烃(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本身就是良好的有机溶剂,除一氟代烷和一氯代烷外,卤代烷的密度都大于1,并随烃基加长而减小。
分子中卤原子数目增多,熔沸点升高,比重加大。
四、卤代烷的化学性质(一)取代反应R OCCH 3OR N(CH 3)3XR ONO 2R SCH 3R X OCCH 3ON(CH 3)3ONO 2SCH 3+OR R ORNu R Nu +X R X +该反应可用于卤代烷的鉴别++R X AgNO 3R ONO 2AgX EtOH1-甲基咪唑1-甲基-3-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N N H 3C CH 3CH 2CH 2CH 2Cl +N N H 3C CH 2CH2CH 2CH 3ClNaBF 4acetone N N H 3C CH 2CH 2CH 2CH 3BF 4Ionic liquid(二)消除反应卤代烃在强碱性条件下消除卤化氢生成烯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