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9-22T06:32:54.68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月10期作者:梁康[导读]梁康(大新县人民医院;广西崇左532300)摘要:胫骨平台骨折是创伤中常见的膝部损伤之一,因系关节内骨折,对治疗要求较高,治疗的目标是关节面的平整,良好的关节稳定性,正常的下肢力线,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避免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
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和对胫骨平台认识的不断更新,在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也日趋完善,现本文就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研究进展胫骨平台骨折(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是膝关节创伤中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部骨折的1%,其多由垂直暴力传达所致,常见于青壮年。
由于其骨折的类型不同,治疗方法及结果也不相同。
同时,为了评估治疗效果,也需要分型的统一化、标准化,胫骨平台骨折常用的分型方法为AO(Arbeitsgemeinschaffür Osteosynthesefragen)分型、Schatzker分型以及三柱分型[1]。
一、胫骨平台骨折概述胫骨平台亦称胫骨髁,冠状位上内外侧平台均为凹形、形似马鞍,矢状位上外侧平台呈凸形(如图1所示)。
从前向后有大约5°-10°的倾斜[2]。
胫骨平台发生骨折,由于是关节内骨折,累及膝关节负重面,易致膝关节力线改变、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发生,同时,还由于其胫骨上端属于松质骨,很容易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导致固定失效,松质骨压缩后还会造成骨缺损。
由于胫骨平台内外侧分别有内、外侧副韧带,平台中央有胫骨粗隆,其上有交叉韧带附着,当胫骨平台骨折时常发生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容易漏诊,加上膝关节本身属于粗大运动关节,不稳定。
这多样性的原因,常常造成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困难性。
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断1、一般体征外伤后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因系关节内骨折均有关节内积血,应注意询问受伤史,是外翻或内翻损伤,注意检查有无侧副韧带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治疗规范标准一、解剖:解剖:1、骨:①内侧平台相对较大,从前向后、从内向外都是凹陷的;外侧平台相对较小,从前向后、从外向内都是凸起的。
外侧平台高于内侧平台,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另外,从前向后胫骨平台有大约10°的倾斜。
这两点会知道临床螺钉打入的方向。
②内外侧平台被胫骨的髁间隆起分开。
髁间隆起有内外两个结节。
前交叉韧带附着于前内侧结节的前方,后交叉韧带附着于后侧髁间区并延伸到干骺端的后侧面。
③胫骨结节可以用来定位手术的入路。
它位于平台下2——3厘米处,为髌腱附着。
髂胫束沿着胫骨外髁展开,附着于Gerdy结节上。
2、软骨:每侧平台都被一个半月形的纤维软骨覆盖,它们通过半月板胫骨韧带-冠状韧带附着于胫骨上。
二、损伤机制:1、胫骨平台的损伤常由于:①由外向内(造成外翻畸形,典型的保险杠骨折)或者由内向外(造成内翻畸形)的侧方暴力——剪切力;②轴向暴力——压缩力;③轴向和侧方暴力混合。
临床上产生最常见的劈裂骨折、压缩骨折或两种皆有的劈裂压缩骨折。
2、单纯的劈裂骨折更常见于年轻人。
年轻人软骨下骨较坚固,能抵御压缩应力,但不能抵御剪切应力;随着年龄增长,骨质密度下降,对压缩应力的抵抗力也逐渐下降。
50岁以后劈裂加压缩骨折更为常见,甚至可以由低能量损伤引起。
3、暴力的大小不仅决定骨折的粉碎程度,还决定关节的移位程度,并相关周围软组织的损伤程度。
例如:外翻应力导致外侧平台的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和内侧半月板的损伤。
三、损伤结果:1、ORIF在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意义:①膝关节周围损伤后如果单纯管型石膏固定,超过3周会造成不可接受的关节僵硬,理疗对其毫无作用。
②塌陷的关节骨块没有任何软组织联系,牵引不会使其复位。
因此,只有关节内骨块被解剖复位,下肢的力线被恢复(只有通过ORIF),并且早期主动活动,主要的并发症才会避免。
2、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的压缩和劈裂都会导致轴向力线的偏斜,而关节面的对合不良也会导致力线偏斜。
《胫骨平台骨折》阅读记录目录一、基础概念与分类 (2)1.1 胫骨平台骨折的定义 (2)1.2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 (3)二、病因与诱因 (4)2.1 胫骨平台骨折的常见病因 (6)2.2 胫骨平台骨折的诱发因素 (7)三、临床表现 (8)3.1 胫骨平台骨折的典型症状 (8)3.2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依据 (9)四、治疗方法选择 (10)4.1 胫骨平台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11)4.2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12)五、手术前后处理 (13)5.1 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 (14)5.2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15)六、并发症及预防 (16)6.1 胫骨平台骨折常见的并发症 (17)6.2 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8)七、临床案例分析 (19)7.1 典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介绍 (20)7.2 病例讨论与分析 (21)八、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23)8.1 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最新进展 (24)8.2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25)一、基础概念与分类单纯型胫骨平台骨折:指胫骨平台仅部分骨折,未伴有其他结构的损伤。
这种类型的骨折多见于年轻、运动量较大的人群。
双侧性胫骨平台骨折:指两侧胫骨平台均发生骨折,常见于高能量外伤或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而发生的骨折。
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指骨折伴有软组织损伤,如皮肤破裂、肌肉撕裂等,容易导致感染和并发症。
关节面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指骨折后胫骨平台关节面发生塌陷,可能导致膝关节功能受损。
碎裂型胫骨平台骨折:指胫骨平台骨折后碎裂为多个小块,需要采用手术治疗以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在阅读相关文献时,我们需要关注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为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情况的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1.1 胫骨平台骨折的定义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形成膝关节,而胫骨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即为胫骨平台,它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膝关节遭受内外翻暴力的撞击或坠落造成的压缩暴力等均可导致胫骨髁骨折。
由于胫骨平台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其处理与预后将对膝关节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时胫骨平台骨折常常伴有关节软骨、膝关节韧带或半月板的损伤,遗漏诊断和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膝关节畸形、力线或稳定问题,导致关节功能的障碍。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①单纯胫骨外髁劈裂骨折②外髁劈裂合并平台塌陷骨折③单纯平台中央塌陷骨折④内侧平台骨折可表现为单纯胫骨内髁劈裂骨折或内侧平台塌陷骨折⑤胫骨内外髁骨折⑥胫骨平台骨折同时有胫骨干骺端或胫骨干骨折临床表现:伤后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因系关节内骨折,均有关节内积血,应注意询问受伤史,是外翻或内翻损伤,注意检查有无侧副韧带损伤。
关节稳定性检查常受到疼痛、肌肉紧张的限制,特别是在双髁粉碎骨折者。
在单髁骨折者,其侧副韧带损伤在对侧,该侧副韧带的压痛点,即为其损伤的部位,在断裂者,侧方稳定性试验为阳性,清晰的膝正侧位X线片,可显示骨折情况,特别对于无移位骨折。
Hohl根据805例做了简单分类:无移位骨折及移位骨折,前者占24%,后者又分为局部压陷,向中心压陷及劈裂骨折各占26%,全压缩11%,劈裂3%,粉碎10%。
Schatzker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6型。
Ⅰ型:外侧平台的单纯楔形骨折或劈裂骨折。
Ⅱ型:外侧平台的劈裂压缩性骨折。
Ⅲ型:外侧平台单纯压缩性骨折。
Ⅳ型:内侧平台骨折。
其可以是劈裂性或劈裂压缩性。
Ⅴ型:包括内侧平台与外侧平台劈裂的双髁骨折。
Ⅵ型:同时有关节面骨折和干骺端骨折,胫骨髁部与骨干分离,即所谓的骨干-干骺端分离,通常患者有相当严重的关节破坏、粉碎、压缩及髁移位。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一、治疗原则1.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正常解剖关系。
2.保护骨折段的血液供应。
3.尽可能程度恢复下肢功能。
4.防止并发症及误漏诊。
二、治疗方法1.非手术治疗(1)适应证:胫骨平台骨折无移位或者骨折塌陷<2mm,劈裂移位<5mm,粉碎骨折或不易手术切开复位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技巧胫骨平台骨折,又称为胫骨髁骨折,为膝关节创伤常见骨折,主要为膝关节受外界严重撞击或经受高处坠落等外伤引起,青壮年群体较为多见。
临床上单髁骨折较为常见,特别为外髁,根据研究调查表明,外侧平台骨折占比为45%-70%,内侧仅为10%-20%。
伴随经济迅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不断增加,双髁骨折发生呈上升趋势,部分患者骨折后,通常使多个组织受累,严重影响膝关节稳定性。
因此,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包含哪些?如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下面带大家详细了解。
1.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表现与诊断1.1表现及体征患者发生胫骨平台骨折之后,膝关节存在肿胀、疼痛感,针对未发生位移患者而言,其局部表现较轻,需通过拍摄X线才能最终确诊。
骨折发生位移患者,通常会产生严重的血肿,并存在大面积淤斑。
患者骨折损伤之后,受局部肿胀影响,其周围张力大幅度增加,对骨折复位和固定存在较大影响。
1.2并发症患者发生胫骨平台骨折之后,不同程度引发各类并发症,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其一,韧带损伤。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合并侧副韧带损伤占比5%-20%,针对此类患者及骨质疏松老年人,发生并发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较少,但内侧副韧带损伤占比较大,需对其韧带破损状况进行实时观察,主要因外侧平台骨折后,患者骨正常支撑能力丧失。
因此,需对其患者进行检查,防止出现误诊。
其二,半月板损伤。
此类并发症较为常见,半月板受损之后,其主要在关节囊附着部位发生严重撕裂。
其三,血管神经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发生严重位移时,增加腓总神经受损,造成严重后果,需对其加以重视。
1.3影像学检查1.3.1X线检查患者发生胫骨平台骨折之后,需及时进行X线条检查,主要将骨折具体部位及类型予以明确,为后期患者诊疗做以支撑,但其X线条上仅呈现骨实际结构,主要以互相重叠为表现,关节面骨折实际状况难以判定,具体塌陷实际距离存在不确定,无法准确显示韧带、半月板损伤。
1.3.2CT扫描患者胫骨平台骨折之后,患者进行CT扫描,对其诊断十分关键,按照其检查结果,将其骨折分为6型,不仅涉及外侧单纯劈裂骨折、塌陷型骨折;而且包含平台粉碎型骨折、内测平台骨折等。
胫骨平台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重点难点掌握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及治疗熟悉胫骨平台骨折的解剖了解胫骨平台骨折常见合并症一、解剖特点胫骨平台内侧较外侧大,关节面为凹形,外侧较内侧高且较小,形似马鞍,呈凸形。
从前向后有大约10°的倾斜。
平台正中的髁间棘,为交叉韧带附着点。
胫骨平台的关节软骨下骨较股骨髁薄弱,外侧骨皮质较内侧薄弱。
故外侧平台骨折多见。
二、胫骨平台骨折分类Schatzker分型Ⅰ型:外侧平台劈裂骨折,无关节面塌陷Ⅱ型:外侧平台劈裂,关节面塌陷Ⅲ型:外侧平台单纯压缩骨折Ⅳ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V型:双侧平台骨折Ⅵ型:双侧平台骨折加胫骨干与干骺端分离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三、临床表现膝部疼痛,肿胀和下肢不能负重等症状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受限注意骨折部位软组织覆盖情况和神经、血管情况尽早发现腘动脉的合并损伤四、影像学检查X线正、侧位平片骨折块移位和关节面塌陷的形态五、治疗Ø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目标1.关节面平整2.良好的关节稳定性3.正常的下肢力线4.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5.避免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Ø常规切开直视下复位法的缺点严重破坏骨折端周围血运,易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较重,术后易出现①切口感染②恢复关节功能需经艰难的康复,但仍有部分患者难以恢复良好功能Ø双反牵引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利用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挤压复位作用可达到以下效果:纠正力线,复位膝关节脱位挤压分离骨折块使之复位打压骨块时防止骨折块向周围分离双反牵引架术中安装双反牵引器牵引器牵开关节,恢复力线,自胫骨结节下方2~3cm处经皮置入导针,方向指向塌陷骨块以阶梯钻逐级将针孔扩大骨块形成骨隧道沿骨隧道植入髂骨条,打入器打入至骨缺损部位植骨条最终位于骨缺损部位经皮置入接骨板,并以加压螺栓纠正平台宽度本章小结:·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治疗·内侧半月板较大,近似C形。
外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 形·几种特殊检查:半月板旋转挤压试验(McMurray试验)研磨试验(Apley试验)蹲走试验等·Schatzker分型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型,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六型·无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可采用下肢石膏托固定·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为不稳定的关节内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原则: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有骨缺损时,应植骨填充、早锻炼晚负重考试无捷径、学习有方法。
超清多图:带你重温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及治疗原则,必看!在本文中,我们重温了胫骨平台稳定性的重要概念,并再次强调了在制定胫骨平台骨折固定手术计划时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损伤,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膝关节功能障碍。
在1950年代,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的手术技术还没有标准化。
石膏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不能避免下肢短缩,这使得后期尝试复位移位的骨折块时变得很困难。
牵引可以用于控制下肢短缩。
牵引的张力可以通过韧带牵拉机制使有软组织附着的骨折块复位。
没有软组织附着的压缩关节骨折块则无复位。
随后,在1960年代初期,AO发表了指导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原则,重点是关节面的解剖复位、绝对稳定、矫正轴向畸形和早期活动。
大多数早期研究认为关节稳定性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最关键的目标,但未能指出哪些骨折块负责关节稳定性以及如何恢复关节稳定性。
1974年,Schatzker发表了胫骨平台骨折分类,根据骨折的复杂性、患者的年龄和骨质,分为六种主要类型,按严重程度升序排列。
Schatzker分类主要基于平片和两个平面的CT断层扫描。
大多数骨折的主要平面为前后位。
Schatzker认识到不稳定作为手术指征的重要性,并建议怀疑关节稳定性存疑时在麻醉下进行膝关节检查。
2018年,Kfuri和Schatzker重新审视了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定义了劈裂楔形骨折块的三维位置对于决定手术入路和支撑钢板最佳位置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劈裂楔形骨折块是关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重温了胫骨平台稳定性的重要概念,并再次强调了在制定胫骨平台骨折固定手术计划时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
胫骨近端的解剖胫骨的关节面和附着的软组织提供两个功能:(a)稳定性:胫骨平台与关节面自然容纳股骨髁以及使股骨髁保持在正常位置的能力;(b)重量传递:恢复正常的负重能力。
胫骨近端骨骺有两个独立的髁,各自的表面均有软骨。
外侧髁凸起且较小,内侧髁凹陷且较大。
每个关节面都由相应的半月板部分覆盖。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胫骨平台骨折是骨科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骨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术后容很易导致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和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1],严重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和日常工作生活。
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最大程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一直是困扰医师的难题。
随着近年来基础研究和临床手术方法的改进,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观点为胫骨平台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
1骨折固定材料的选择1.1骨折内固定钢板随着近年来骨折内固定技术的飞速发展,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材料选择多样化,骨折内固定的理念已经从传统的单纯强调骨折的坚强固定发展到当今的生物力学骨折固定的新理念,即要求在保持骨质生命活力的前提下,采用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不必完全消除骨折端间的活动性。
目前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骨折内固定材料,已经从传统单纯的螺钉、支撑钢板、双钢板、解剖型钢板[2-3]。
发展到锁定钢板以及当前的AO、BO微创骨折内固定系统[4],但是,虽然既往的胫骨平台骨折的解剖学复位、骨折端植骨,并采用T型、L型钢板或者双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满足了胫骨平台骨折解剖学复位的三大要素,但是该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治疗创伤大,容易发生骨质缺血、坏死以及又发骨质疏松等缺点。
传统的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由于治疗术后容易出现皮肤感染以及坏死等并发症,而逐渐被临床医师所淘汰。
近年来,随着骨折内固定理念的发展以及骨折微创治疗理念和技术的飞跃发展,锁定钢板固定以及AO、BO微创内固定系统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有学者通过生物力学实验研究认为,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与传统的双侧钢板内固定技术在固定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内侧似移位程度上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5]。
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具有普通固定钢板和内固定支架的双重功能,相当于“给钢板装上锁”,固定牢固。
特别是对于骨质疏松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由于骨质疏松,传统的普通内固定钢板以及拉力螺钉把持力量显著降低,骨折固定后失败率较高[6],而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则可以有效的弥补以上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锁定钢板内固定有类似于外固定支架的作用,可被看作置人体内的外固定支架,具有良好的成角稳定性和骨折的整体固定治疗效果。
有临床研究表明[7],即使对于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微创稳定系统(LISS钢板)的治疗效果亦优于传统钢板内固定技术。
骨折钢板通过皮插入,胫骨的干髓端也不需要做植骨内固定,通过LISS钢板自攻自锁螺钉和骨折钢板构成稳定的骨折把持力,为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障,也为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选择。
AO的微创骨折内固定系统(1essinvasive stabilizationsystem,LISS),是源于微创外科的理念和技术原则,在吸收了交锁髓内钉骨折固定技术和生物力学骨折固定技术的优点的从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法[8]。
LISS钢板的设计形状和股骨远端以及胫骨近端的解剖轮廓高度一致,在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无需预弯和塑形,临床应用简便,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对于胫骨近端各种骨折类型的固定均有较好的适应证,其临床治疗效果得到广泛证实[9-10]。
尽管LISS在治疗复杂膝关节周围骨折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有一些并发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骨折的不良复位、复位丢失、皮肤软组织刺激以及医源性的神经、血管的损伤等[11],故对于骨折移位明显者,术前需牵引复位,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虽然锁定钢板具有以上治疗优点,但是锁定螺钉的取出困难,是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12]。
LISS良好地体现了骨折治疗的BO理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创伤小和骨折固定可靠等优点,但该手术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和其昂贵的价格仍然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
1.2骨折外固定支架有资料[13]比较了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治疗的双钢板治疗技术、联合骨块问螺钉技术的棒堋: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技术、联合骨折块问的螺钉固定双环型组合式外固定架技术、内侧单边外固定架联合外侧钢板技术、以及联合拉力螺钉的外侧钢板内固定技术等5类治疗方法在生物力学方面的机械性强度差异,认为:传统的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或双环型组合外固定支架技术较其他固定方法治疗术后,患者可以早起下地负重。
此外,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存在治疗时间长、骨折复位不满意、术后膝关节僵硬、针道感染、外固定支架松动进而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者畸形愈合、长期安装外固定支架给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不便等缺点。
因此,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外固定支架技术不是首选治疗方法。
Tang X等[14]在对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的生物力学进行试验研究后认为,在膝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多水平的外固定支架较但水平外固定支架固定更为牢固和坚强。
在选择骨折治疗方法时,骨科医生对于小腿软组织损伤的情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小腿皮肤软组织的治疗恢复情况来适当的选择手术治疗的时机,对于皮肤软组织损伤短期内难以治愈或改善不明显者,采用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治疗术后组织感染的发生率。
既往的单臂式骨折外固定支架具有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但是存在固定关节周围骨折不牢靠的缺点,特别是关节内的粉碎型骨折。
近年来,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的出现采用细针固定关节周围或关节内的骨折,结合单臂支架的半钉固定骨干,有效地解决了以上单臂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关节周围或关节内骨折差的缺点[15-16]。
2关节镜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膝关节镜行早期介入膝关节损伤的患者,可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此外,膝关节镜下复位、固定骨折块,已经成为治疗SchatzkerⅡ型和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常规手术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亦得到了国内外大量骨科医师的临床治疗效果证实。
目前对于胫骨平台后髁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直接骨折复位,采用从前往后的内固定,从而实现骨折的坚强内固定,恢复膝关节关节面的完整和平滑。
在手术人路的选择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局部皮肤软组织的损伤情况、是否合并选择手术入路还应兼顾软组织损伤情况、是否合并交叉韧带损伤和半月板的损伤情况等综合判定,从而选择最佳手术入路。
胫骨平台骨折的后内侧入路一般在半键肌、半膜肌和腓肠肌内侧头之问进行分离显露,而后外侧人路一般在股二头肌和腓肠肌外侧头之间进行分离显露。
对于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需要采用膝关节镜等辅助人路。
4膝关节内合并损伤治疗的进展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半月板、侧副韧带以及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病率较高,而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的损伤是导致膝关节不稳的个重要因素。
对于膝关节韧带损伤且伴有较大的撕脱骨折块的患者,应行膝关节韧带的一期修复治疗术,但对于交叉韧带的实质部断裂进行一期修复或者重建的治疗效果不甚明显,其推荐行二期重建。
膝关节半月板的损伤,一般在骨性损伤中不是很重,自然愈合率高,采用保守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5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结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目标是获得平整光滑的膝关节面、恢复下肢的正常力线、获得稳定的膝关节、骨折治疗后获得满意的膝关节功能和最大限度降低骨折治疗后膝关节的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目前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方向是有限切开、直接或间接复位、生物力学固定。
强调在固定骨折的同时,注意膝关节韧带以及半月板的合并组织的保护和治疗。
强调个体性治疗方案,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需充分参考患者损伤的全身因素、伤侧患肢的局部软组织损伤情况、骨折损伤机制和移位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或者组织的损伤、治疗技术条件等多重因素。
综合考虑整体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体性治疗,有利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对于患者术后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朱国兴,王锟.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江苏医药,2010,36(9):1030-1032.[2]黄伟,娄锦表,陈正形,等.支撑钢板和超关节单臂外固定器联合应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中国骨伤,2005,18(12):715-716.[3]张其川,王素芳,付新生,等.关节镜下经皮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3):193-195.[4]罗从风,胡承方,高洪.等.基于CT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3):305-310[5]高武长.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31例疗效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1):49-50.[6]吴在德,吴肇汉.胫骨平台骨折[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90-791.[7]荆吉峰,田江宜,湛川,等.锁定加压钢板在高龄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51 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203-2204.[8]张巍,罗从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新趋势.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7(31):217-219.[9]王海洲,罗翱翔,陈海云,等.内固定治疗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8):790-791.[10]胡学信,陈一心,陈晖,等.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移植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04.[11]El-Alfy B,Othman A,Mansour E.Indirect reduction and hybrid external fixation in management of comminuted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Acta Orthop Belg,2011,77(3):349-354.[12]刘宗超,蒋燕,杨家福,等.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6):505-508.[13]Babis GC,Evangelopoulos DS,Kontovazenitis P,et a1.High energy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treated with hybrid external fixation[J].J Orthop Surg Res,2011,6(1):35-41.[14]Tang X,Liu L,Tu CQ,et a1.Timing of internal fixation and effect on Schatzker IV Ⅵ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Chin J Traumato1,2012,15(2):81-85.[15]吐尔孙塔依·吐尔汗,张克远,曹力,等.关节镜辅助下与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8):1020-1022.[16]王秋根,汤旭日,张秋林,等.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周围韧带损伤治疗探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3):264-266.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