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横山中学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课件:高山流水(共10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350.38 KB
- 文档页数:10
26高山流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①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②乎若泰山。
”少选③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④乎若江河。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⑤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得为鼓琴者。
【注释】①方:正当;在……时候。
②巍巍:山高大的样子。
③少选:不久,过了一会儿。
④洋洋:水大的样子。
⑤破琴:把琴摔破。
【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聆听。
刚开始,琴声似在赞美着巍巍的高山。
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仿佛见到了高耸入云的泰山。
”过了一会儿,琴声又似表现出奔腾澎湃的波涛,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宽广浩荡,波涛滚滚如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一辈子不再弹琴了,他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奏了。
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十大汉族古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汉族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能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学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4、明白“高山流水”的含义,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高山流水课件(1)项目描述此作品是用flash软件操作的,即用flash制作了一个关于高山流水的教学课件。
其中包括一些基本的flash操作,以及一些个人想法。
此课件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整体讲述此课件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对整体内容的分层详细叙述。
播放的课件的第一个内容是对整体的一个概述,总的讲述了对高山流水的一些介绍,包括高山流水的基本简介、历史典故、人物介绍、乐曲出处、还有对高山流水的欣赏。
第二个内容是详细介绍高山流水的起源,典故等等,在最后让大家一起欣赏高山流水的古筝曲,让大家先听歌后再看对它的赏析,在美妙的古筝曲中结束本节课的内容。
(2)制作思路既然是做课件那就要有内容并且内容要充分,符合教学内容。
首先在第一张制作整体内容,包括五个小内容,即用五个按钮控制各部分的内容,让大家一目了然此课件要讲述那些内容,然后再做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二张做第一张的第一部分的内容,即高山流水的基本简介;第三张做第一张的第二部分的内容,即历史典故;第四、五张做第一张的第三部分的内容,即人物介绍;第六张做第一张的第四部分的内容,即乐曲出处;第七张做第一张的第五部分的内容,即音乐欣赏及赏析。
而此课件运用的最多的是各个部分之间的转换,有场景间的转换,帧之间的转换,还有两个swf之间的转换。
各张之间的转换运用的是按钮的控制,而按钮控制又是写的代码。
(3)制作流程(步骤)第一个flash:场景一:首先【新建flash2.0】,打开之后出现一个空白舞台,根据自己需要设置舞台大小为800*600。
在第一帧:【新建图层】命名为题目,用【文本工具】在舞台上写入高山流水,调整文字的大小及字体、颜色。
【新建图层】命名为图片,文件导入一张图片,调整图片的大小及位置适合舞台。
【新建图层】命名为按钮,从【窗口】【公用库】【按钮】中拖入五个按钮,排列位置适合舞台。
【进入第一个按钮】,新建图层命名为文本层,用【文本工具】写基本简介在点击帧上插入关键帧,改变字的颜色,黄色。
高山流水志家国案例名称古琴《流水》赏析科目音乐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提供者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系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二十四节《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国》。
本单元的内容旨在与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以及中国民乐之首—古琴。
根据课标要求,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
本课中有两首乐曲,根据学情我选取《流水》作为重点曲目。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概况,认识、了解古琴的音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流水》,感受体验《流水》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对古代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弘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这个年龄处于好奇好动好学的时期,应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积极性,活跃整个课堂。
学生对古琴艺术可能不太了解,先让同学们通过视频资料了解古琴和古琴艺术的历史,演奏技法等。
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设置适合他们能力的问题,要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
并且在活动中实践体验古琴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聆听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的器乐作品和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品质和富有情感的内涵。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室。
2.资源准备:教学所用的PPT课件,课本。
六、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古琴简介知识目标图片视频简介非洲鼓 a g 拓展知识5分钟下载欣赏《流水》过程与方法视频《流水》 b c e 建立表象,帮助分析音乐情绪5分钟下载学习古琴的音色、奏法过程与方法音频视频根据视频上的演奏分析、对比d e f 不同演奏技法的不同音色5分钟下载古琴音乐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图片通过不同的乐曲了解分析a I 升华感情2分钟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