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翻譯
读到这里,同学们 有什么感受?
我国的造纸术第一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 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 了全世界。
发展流程
造纸方法 发明以前
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
造纸术传到了 全世界,极大地 促进了文化的发
展。
后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文延伸
想一想纸可用作什么?
写作业 画画 包装东西 擦手擦嘴等
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
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
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为什么帛不能普及?
課文翻譯
这说明了什么?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 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年多 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 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课前目标
熟练朗读课文。 了解纸的来历,并写出课文后空格。 课后查找资料了解纸的种类、材料 等。
新课导入
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纸是 文字最重要的载体。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光辉灿烂 的古代文化,都要靠在纸上书写留下印记,才得以流传下来。这宝贵的 物质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 全人类的骄傲。
課文翻譯
为什么蔡伦造的纸 能够普及?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取了人们长 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 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 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 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