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逐梦前行育新人

逐梦前行育新人

逐梦前行育新人
逐梦前行育新人

逐梦前行育新人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还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今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了时代共鸣的时候,教师的典范作用就更加突出了。因为我们不仅要教会他们知识,更要用教师的榜样作用树立起人生的航线。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做一名“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的楷模。把阳光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快二十个年头,作为一个和学生每天朝夕相处的老师,班主任的是非、善恶、美丑之心,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班主任的豁达开朗、细致认真,时时刻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着他们的做人、成长。

开学第一课

8月26号,周日,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已经提前拿到了班级花名册,看着这些陌生的名字,还是有些兴奋,虽然当了快二十年的班主任,早就习惯了一届一届的迎新工作,但每当接到一个全新的班级,总是还有种激动,有种面临全新挑战的感觉。

早早的来到学校,看着头一天已经布置好的教室,写好的欢迎词,满意的点点头,还可以,就等你们到来了。

时针指向了八点,新生陆续走进了教学楼,先后进入了隔壁班的教室,有些失落,有些嫉妒,我的学生怎么还没出现。

一个大男生走近教室,有些腼腆的,带有羞怯的向我打招呼,“老师好,这是高一八班吗?”

我有些兴奋,但还是控制了一下心情,微笑的对他说,“是的,欢迎你的到来,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郭芃”

我顿了一下,因为之前已经做足了功课,这个名字迅速在大脑中搜索完毕。

“你是来自孙各庄的,是吧?”我微笑的看着他。

“是的”

他看上去好像有点惊讶,第一次见面,我就说出了他的来历。

“进教室吧,看看临时安排的座位,然后安静的等一下其他同学。”

因为已经有了第一个报道的学生,我的心情不再那么着急,好像心里已经有了底。

如此这样,陆陆续续的,报道的新生一个接一个的走进了教室,我也和他们打着招呼,虽然感到彼此的陌生,但我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将要面对的就是你们。也许此时的他们,和我思考的是同一个问题。

时针已经指向了九点,教室很安静,多数的座位已经有了它的新主人。

时针快要指向十点,还有几个座位空着,略显急切的等待着新主人的到来。

终于,最后一位报道的学生出现了,我的心放下了,但情绪有些不平静。

我还是控制了一下心情,照常问了一些问题,便让他做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教室依旧很安静,但在我心里的波澜已经开始翻滚。班主任的职业经历告诉我,我有必要说些什么。

“同学们,欢迎大家的到来。”语气有些低沉,我已经没有了盼望见面的那种兴奋。

“今天我首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的录取通知书上的报道时间是什么?”

几个反应还算机灵的孩子,拿出通知书,小声的回答“8点到11点”。

“我知道你们报道的时间确实是8点到11点,但你们为什么不11点再来呢?”

一些同学似乎明白了我话里的含义,低下了头。

“今天,9点之后报道的同学有15位,10点,所有同学报道完毕,你们都没有迟到,我并没有想惩罚晚来同学的意思,但是,我想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同学9点之前就能到校,来的晚的同学因为路上堵车,因为家距离学校较远,是吗?”

我停顿了片刻,还是控制了一下自己有些激动的心情。

“我们班距离学校最远的同学,来自下仓,来自西龙虎峪,八点多一些都已经报道完毕。他们比你们近吗?他们路上为什么就不堵车呢!”

一些同学依然低着头,抬头看向我的同学,似乎都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

“我没有想要惩罚你们,因为你们确实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报到注册。但我一定要让你们明白,两个小时的拉锯时间,不是简简单单的先来后到,而是你做事情的态度,明知道路上车多,为什么不提早出发,本可以提前完成的任务,为什么要拖沓。今天的报道,你拖沓了,明天的学习,你是不是也会这个样子。认真两字,谁都会说,你是不是真正做到了。”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想让自己以何种精神面貌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中学习生活,是你们每名同学开学的第一课,也是我今天给你们上的第一课。”

从事班主任工作有些年头了,总在思考,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也总会有人问及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其实,日常班级管理琐碎的事例,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抓住这些细节,不放过微小的问题,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最有实效的方法。

“迟到的爱”

学生迟到可能是我们每位班主任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说迟到是什么大事,那它同旷课、打架之类的问题相比还真不大。如果说迟到算不上什么问题,那还真不能小看它。

在我做班主任工作的这些年里,遇到的迟到问题还真不少,哪届学生都有,我把他们大致归为这么几种情况:有些迟到是偶发性的,比如上学的路上堵车了,家里发生些事故等等,可以理解缘由,但不会同情迟到。有些学生迟到是惯性的,在我的记忆中,每届学生中,都有很多孩子没有过迟到的经历,经常迟到的也就是那几个,不问都知道。有时也会发生大规模的迟到现象,还有的则是故意的迟到。就像武侠小说里一样,分门别派,三千道法,手段各异,神异不一,作为班主任,当然不能一一而论。

6月8号,星期五。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非毕业班年级的学生陆续返回了学校,我要求学生要在6:05前进教室,可是当时针指向六点钟时,教室一如考场,50多人的班级,只有十几个同学在忙着搬书,楼道中摆放的桌椅还弥散着高考紧张的味道,没有人把它们从思绪中拽回来。

学生们陆陆续续的来了,接着便可想而知,好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教室整理结束,时间已经六点二十分了。

“什么叫六点五分进教室?你们的自觉性哪去了?难道你们不知道桌椅还在楼道里,不知道教室还没有布置吗?”一阵严厉的呵斥之后,教室里鸦雀无声。也让我开始反思关于学

生的迟到问题。

放大学生的迟到现象,我们就会发现这不单单只是一个现象,里面还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自觉自律问题、学习生活态度的问题。还比如,像上面举得那个例子,到学期末了,这样大规模的迟到现象也恰恰从整体上反映出了学生的状态。

事情不大,但文章却可以做大。我们不会因为每次学生迟到就召开个班会,进行个主题教育,要真那样,学生也该脱敏了,教育也会失去它的效用。

“醉翁之意不在酒”。抓住一次迟到的契机,开展一次有意义的主题教育。

比如由迟到现象所反映的自觉自律问题,再联系到学习、卫生、宿舍管理等等。自觉自律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美德,在美与丑,在对与错之间让学生选择、感悟。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不可能因为一次教育活动就改变学生,就形成良好习惯。今天,迟到现象是个契机;明天,集会问题又是个契机。正是在这一个一个契机中深化了教育的目的,形成了自觉自律的好习惯。

对于迟到的处罚,我的观点是处罚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不能一成不变。要从硬性的过渡到灵活的,从强制的过渡到自觉的。刚刚接手一个新的班集体,制定班规必不可少,执行班规没有商量,这样做也是为了给新的班集体树立一种氛围,尽可能的杜绝一些不良现象的滋生。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不犯错就不是孩子了,作为班主任,也不要怕孩子犯错,关键在如何对待。我对学生迟到的态度会随着与他们的逐渐熟识而改变方式,比如对那些偶尔迟到或因意外事故而迟到的孩子,允许他们为班集体做一些劳动,做一些好事来将功补过。对于那些经常迟到的孩子,教育过程要漫长一些了,从最开始的强制处罚到自觉处罚,逐渐增强自觉意识,减少了迟到的次数。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的教育,同学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点,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班集体的凝聚力在处理这些行为习惯问题上作用是巨大的,反之,涣散的班集体,这些类似的问题仅靠制度和做学生思想工作很难有根本的改观。

迟到问题解决了,所纠正的不只是一个错误,学生学会了自觉,更学会了犯错误之后如何反思、对待,更收获了成长。

“用我的心记录你们的成长”

2005年11月,一部由导演周浩指导的纪录片《高三》在大陆上映,这部影片曾荣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记录了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真实生活。

对于刚刚送走第一届毕业班的我来说,似乎那就是自己,那些孩子就是自己的学生,那种高三一年经历的努力、拼搏、战斗,焦虑、不安、躁动,正是我作为老师第一次带毕业班的真实感受,现在想起来还会心潮澎湃,也就是从那时起,一个念头油然而生,我也要为我的学生做纪录片,记录生命中不该遗忘的那一段岁月,花样的年华,多姿多彩的青春。也许当时自己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念头,一坚持就是10几年,一直到今天。

随后的日子,就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身影,端着照相机,背着摄像机,穿梭在学生中间,记录着他们的学习、生活,记录着他们的喜悦,他们的悲伤,他们的成长。一个个生活片段,一个个学习的瞬间,就这样,一点一滴的记录了下来。相机从最初的胶片,到现在的数码;硬盘从几百个G到今天几个T;见证了科技的发展,见证了学校的变迁,更见证了一代代学子的成长。

一张张照片,一帧帧图像,已经记不得处理了多少;每一张笑脸,每一张面孔,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模糊在记忆中。每届孩子毕业前夕,都会选个合适的时间,一起观看毕业记录片,那种兴奋、感动、幸福,还有眼泪与不舍,永远的留在了回忆中。今天,偶尔还会翻看翻看,也会偶尔和这些老学生调侃几句。谁也挡不住岁月的流逝,但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在剪不断的思绪之中。

最初做纪录片的初衷就是给孩子们留下点青春的记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思路和认识越来越清晰了。一届一届毕业生开始走上社会,面对着就业、生活、家庭,他们需要不断打拼,需要克服种种困难,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勇气。我能在他们做我的学生的那些日子里,给予他们什么呢,我开始慢慢的理解了一句话“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最近的几届毕业生每每看完纪录片之后,我都会和他们讲,纪录片作为我们师生相识一场的礼物,在毕业之际送给你们,记录你们高中生活的点点滴滴,留作送给你们的美好回忆。但还有更深的含义在里边。

第一,是要你们记住自己拼搏努力的过程,不放弃的态度,坚持与忍耐,以后在遇到什么困难、忧郁、徘徊的时候,想一想自己曾经奋斗过的高中生活,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一次次翻越书山题海,一次次跨越测验、考试,也有过徘徊、也有过忧郁、也有过失败,但在无数次考验中,自己坚持到了终点,就这份毅力就足以成为自己一生中一笔丰厚的财富,还有什么困难是自己克服不了的呢,还有什么理由让自己轻言放弃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015届的一个孩子来学校看我,还和我聊到这些。他说,老师,我现在理解您上学时经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高中留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是努力拼搏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态度,还有忍耐,如果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还能做到这几点,就没有做不成功的了。

第二,是要你们记住我们在一起的欢声笑语,记住这些快乐的日子,要有乐观的精神,学习也许带给你的只有喘不过来的压力,但这是你成长的必修课,人活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该完成的任务,学业就是你这个年龄阶段该完成的任务,就像牵牛花一样,要顺生而行。我们每天坐在教室里,会看到窗外,有时阴天,有时下雨,还可能是狂风暴雨,但我们知道,一年365天,还是晴天多,自然况且如此,更何况人呢。所以在困难、挫折面前,我们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努力拼搏,坚定信念,并相信美好的未来,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第三,是要你们记住身边的同学,身边的朋友,记住谆谆教诲的老师们,记住这个承载你希望的班集体。你要感谢这些人,因为人要有感恩之心,“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幸福,更是你立足与世间永恒的支点。你也要感谢这个集体,这个集体将是你人生成长永远的后盾,特别是在你人生不如意之时,同学们期待的目光,温暖的问候,也许就是你重燃斗志的力量源泉。感谢有你,感谢一路相伴。

今天,我仍然站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依然用我的相机,我的钢笔,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瞬间,也不断的激励着自己,坚守一种习惯,坚守一种信仰,坚守一份责任,坚守一份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作为一名一线班主任,落实党中央号召,不负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立德育新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凝心铸师魂,牢记使命逐梦前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