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霉菌素黏膜给药系统的确定
- 格式:pdf
- 大小:203.59 KB
- 文档页数:3
生物黏附微球的研究进展刘德杰;张慧;安飞;翟光喜【摘要】生物黏附微球能特定黏附在多数黏膜组织上,延长药物保留和释放时间,实现药物局部或全身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频率,提高病人的顺应性.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生物黏附微球通过消化道黏膜、鼻黏膜、口腔黏膜、阴道黏膜等给药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细胞黏附微球的研究应用情况.【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16(035)008【总页数】5页(P479-483)【关键词】生物黏附微球;黏膜给药;靶向微球;生物利用度【作者】刘德杰;张慧;安飞;翟光喜【作者单位】山东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山东济南250012;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6100;山东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山东济南250012;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6100;山东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山东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4.9生物黏附是指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通过与上皮细胞层或黏液层作用附着在生物组织表面的现象。
目前有许多黏膜黏附制剂,如片剂、膜剂、粉剂、软膏和凝胶,它们的吸收部位是各种黏膜表皮细胞,包括颊黏膜、鼻黏膜、眼表黏膜及阴道黏膜等。
微球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有效输送药物、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控制药物释放的优点,其粒径大小还有助于实现被动靶向[1]。
然而,微球应用于黏膜给药时,其在黏膜短暂的驻留时间限制了药物的吸收。
因此,将生物黏附与微球接合而产生的生物黏附微球在药物递送体系中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生物黏附微球到达黏膜表面后,黏附材料与生物黏液或黏膜细胞间产生黏附作用,使微球具有更长的保留时间,从而延长药物释放时间,减少给药频率,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生物黏附微球能特定的黏附在多数的黏膜组织上,实现药物局部或系统作用。
如多数眼黏膜黏附微球仅适用于眼部疾病,而一些颊黏附或鼻黏膜黏附微球能将药物输送到全身血液循环,从而实现疾病的治疗。
制霉菌素联合碘甘油治疗化疗后真菌性口腔溃疡效果观察姚琳;宗雪莲;杨柯;潘耀柱;杨红霞【摘要】目的探讨制霉菌素联合碘甘油治疗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真菌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化疗的白血病患者96例,均在常规化疗后发生真菌性口腔溃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每日早、中、晚餐30 min后和睡前给予生理盐水漱口,10~15 ml肷,共4次;观察组将制霉菌素研成粉末后,与20 ml碘甘油充分混合,按照对照组治疗时间,取适量涂抹溃疡创面.连续治疗7d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口腔真菌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口腔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42%(P<0.05);治疗后,对照组口腔真菌感染情况改善不显著,而观察组改善非常显著,且有13例真菌检测阴性,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血病化疗患者发生真菌性口腔溃疡后,应用制霉菌素联合碘甘油局部涂抹治疗,可显著促进溃疡愈合,并且具有良好的抗真菌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9(029)006【总页数】3页(P657-659)【关键词】制霉菌素;碘甘油;白血病;口腔;真菌感染;溃疡【作者】姚琳;宗雪莲;杨柯;潘耀柱;杨红霞【作者单位】730050 兰州,解放军940医院血液科;730050 兰州,解放军940医院血液科;730050 兰州,解放军940医院血液科;730050 兰州,解放军940医院血液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782.3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患者死亡率较高,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对缓解患者病情,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有积极意义。
研究报道,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的毒性较强,可损伤患者正常组织及器官,且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引起真菌性口腔溃疡[1]。
临床治疗口腔溃疡主要以消炎、止痛、杀菌、抑菌等为手段,而真菌性口腔溃疡容易出现反复,对总体治疗效果带来不利影响[2]。
鸡呼吸道疾病医治的给药方法鸡呼吸道病仍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严峻的一类疾病。
目前对于本类疾病的防治,多采纳拌料,饮水,个体投服或注射等给药方法,有的方法因药物无法到达呼吸道而没有疗效;有的方法虽然可以到达呼吸道,但因药物在体内分布差异和肝脏的代谢以及肾脏的排泄,使得药效降低,且费时费力。
吸入给药则为医治家禽呼吸道疾病提供了一个最正确途径。
1 吸入给药的特点1.1 药物汲取快,可直接到达作用部位,药效出现迅速。
口服给药,药物多数需以扩散方法透过胃肠粘膜而被汲取进入血液循环,后随血流分布到相应部位发挥作用。
这不仅需要一个过程,且药物易受胃肠道内多种酶和酸碱度的影响。
其它药物在小肠汲取也不完全,使药效出现缓慢,甚至药效降低。
肌注给药,虽然汲取较快但费时费力,有时可造成人为损害鸡体。
此外,通过血液到达呼吸道粘膜药量已缺少,影响疗效。
吸入给药可使药物直接到达肺、气囊而发挥作用,可预防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预防肝、胃肠道对药物的代谢降解作用。
其它由于肺泡面积大,且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故可使药物迅速被汲取,有些药物生物利用度接近100%,而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只有20%(1)。
1.2 可发挥药物的全身和局部医治作用,医治作用较强。
1.2.1 药物从肺泡进入血液的速率受周期性呼吸即肺部去除所影响,以间断方法进入肺泡。
某些药物可透过肺泡屏障,发挥全身作用。
某些药物汲取后,仅能停留在肺泡部位,不易透过肺泡屏障,只起局部作用(2)。
1.2.2 鸡的呼吸系统中具有哺乳动物所没有的气囊,可增加肺通气量和增强肺的气体交换。
同时,鸡的肺不象哺乳动物肺那样扩张和收缩,而是气体经过肺运行并随肺内管道进出气囊。
这种呼吸系统结构特点,可扩大药物扩散面积,增加药物汲取量。
此外,吸入给药,能使药物直接大量地附着在气囊外表,彻底杀灭气囊上的病原体。
1.3 省时省力,药物吸入实在、均匀,医治效果好。
吸入给药,可减轻拌料、饮水或捉鸡的劳动强度,减小鸡群的应激反响。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抗真菌药物分类及临床用药特点抗真菌药物分为六大类,其中两性霉素及脂质体、氟胞嘧啶、吡格类、棘白菌素类主要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制霉菌素、丙烯胺类(特比萘芬)、灰黄霉素用于治疗皮肤、指甲、趾甲等的表浅真菌感染。
一、具体药物及抗菌谱注:妊娠A类:在孕妇中研究证实无危险性;妊娠B类:动物实验无危险性但人体研究资料不足,或动物有危险性但人无危险性;妊娠C类:动物研究有毒性但人体研究资料不充分,有指征时需权衡受益大于风险后可使用;D类:证实对人类有危险性,但收益大于风险且有指征时可用)二、真菌感染选药原则1.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①致病性真菌: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马尔菲尼青霉菌、皮炎芽生菌、暗色真菌、足分枝菌、孢子丝菌;②条件致病菌: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曲霉菌、毛霉菌、放线菌、奴卡菌属。
国内前三种多见。
2.根据感染类型①肾盂肾炎:念珠菌属--氟康唑、次选两性霉素B。
②血流感染:念珠菌--氟康唑、棘白菌素类,次选两性霉素B。
③感染性心内膜炎:念珠菌属--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次选棘白菌素类。
④阴道炎:念珠菌--局部用药选制霉菌素、咪康唑、克霉唑,全身用药选氟康唑。
3.侵袭性真菌病--曲霉菌、隐球菌①预防性治疗:未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
②诊断性试验治疗:可能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
③经验治疗: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
④目标治疗:确诊者。
停药指征:①临床症状、影像学病灶消失;②微生物学清除;③免疫抑制状态逆转。
其中确诊分为:疑似、临床诊断、确诊。
粒缺伴发热且长期使用抗细菌药物者为疑似病例,可以考虑经验性治疗;确诊主要指血培养或穿刺液培养发现真菌;临床诊断指开放性如痰培养或痰涂片发现真菌。
★曲霉菌属:诊断后即予强效、快速、针对性治疗,具体用药见上表格。
初治时静脉给药,多部位感染时或初始无效时予联合用药。
注意:纠正粒缺至关重要,必要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念珠菌属:白念珠菌、非白念珠菌。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下面哪个因素与白色念珠菌病的毒力无关A、胞质的组成B、疏水性C、黏附力D、侵袭酶E、表面抗体2、人类口腔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是A、热带念珠菌B、假热带念珠菌C、白色念珠菌D、克柔念珠菌E、近平滑念珠菌3、不适用于口腔单纯性疱疹治疗的药物是A、阿昔洛韦B、利巴韦林C、泼尼松D、干扰素E、聚肌胞4、下面哪项不是急性疱疹性口炎与疱疹样口疮的区别A、好发年龄不同B、性别差异C、前者为急性发作、全身反应较重;后者为反复发作、全身反应较轻D、前者病损表现为成簇小水疱;后者病损表现为散在小溃疡E、前者病损可伴皮肤损害;后者病损无皮肤损害5、复发性疱疹性口炎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是A、舌背B、舌腹面C、软腭D、口唇或接近口唇处E、颊部6、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发病过程在临床上可分为A、前驱期、水疱期、糜烂期、愈合期B、前驱期、水疱期、糜烂期、静止期C、充血期、水疱期、糜烂期、愈合期D、前驱期、水疱期、静止期、愈合期E、前驱期、充血水肿期、糜烂期、愈合期7、下列哪项描述最接近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临床表现A、白色网纹样病变B、口腔深大溃疡C、红色增殖样变D、白色角化E、较严重的龈口炎8、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好发人群是A、老年人B、6岁以下儿童C、青少年D、更年期妇女E、40岁左右的中年人9、不能用于口腔念珠菌病局部治疗的药物是A、西地碘B、2%~4%碳酸氢钠C、制霉菌素、咪康唑D、肤轻松软膏E、氯己定漱口液10、临床上常用的念珠菌实验室检测方法A、涂片法、培养法、基因诊断B、涂片法、培养法、组织病理学检查C、涂片法、培养法、免疫法D、培养法、活检法、基因诊断E、涂片法、免疫法、基因诊断11、对于念珠菌性口炎中慢性肥厚型的高龄患者,为了明确诊断有无异常增生,首选的诊断方法是A、唾液培养B、唾液及血清念珠菌抗体测定C、活体组织检查D、直接涂片镜检E、血CEA测定12、急性红斑型念珠菌型口炎的临床表现是A、病损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B、病损区黏膜表现为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C、病损区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或见斑点状假膜D、病损区黏膜充血糜烂,舌背乳头成团块萎缩,周围舌苔增厚E、病损区黏膜出现珠光白色网纹伴充血13、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多发于A、老年人B、青少年C、新生婴儿D、更年期妇女E、40岁左右的中年人14、念珠菌性口炎临床上可分为以下三型A、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萎缩型B、慢性肥厚型、急性红斑型、溃疡型C、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充血型D、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坏死型E、急性假膜型、急性红斑型、慢性肥厚型15、口腔念珠菌病按其发病部位的变化分为A、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义齿性口炎、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B、正中菱形舌炎、念珠菌性唇炎、义齿性口炎、多灶性念珠菌病、口角炎C、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念珠菌口角炎、雪口病D、增殖型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念珠菌口角炎、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E、念珠菌口炎、念珠菌唇炎、抗生素口炎、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二、A21、女性,75岁,全口无牙,戴全口义齿近10年,因黏膜不适就诊。
第二步第十六章 妇科系统常见疾病 [ 预计分值:2~3分 ] 命题点1:阴道炎的药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药物:唑类抗真菌药、制霉菌素途径:口服或阴道给药滴虫性阴道炎药物:甲硝唑、替硝唑途径:必须全身给药(口服),不能单纯局部用药(阴道)细菌性阴道病药物:甲硝唑、克林霉素途径:口服或局部(阴道给药) 局部治疗(阴道给药) 克霉唑——给药方法 1日疗法——大剂量(500mg) 3日疗法——中剂量(150mg bid) 7日疗法——小剂量(150mg qd) 咪康唑——给药方法 1日疗法——大剂量(1200mg 单次) 3日疗法——中剂量(400mg qd ) 7日疗法——小剂量(200mg qd) 口服给药 氟康唑: 150mg,顿服 伊曲康唑: 200mg,qd ,连用3日 200mg,bid,疗程1日 甲硝唑-口服给药 2g,单次口服 0.4g,bid,连服7日 2g,qd,连服5日 命题点2:盆腔炎的抗菌治疗方案 命题点3: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目标近期危害(近期目标)1.月经异常2.不孕3.多毛症、痤疮及脱发(高雄激素症状)4.肥胖5.黑棘皮症远期危害(远期目标)6.葡萄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7.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8.睡眠呼吸暂停9.抑郁和焦虑10.子宫内膜癌 命题点4: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方案1.生活方式干预减肥、奥利司他2.代谢紊乱调整■改善胰岛素抵抗药物①二甲双胍②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3.高雄激素症状的治疗(1)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治疗痤疮:用药3~6个月可见效√治疗多毛症:至少服药6个月才显效(2)孕酮类衍生物醋酸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醋酸环丙孕酮(3)螺内酯(4)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剂量不宜超过每日0.5mg4.调整月经周期周期性使用孕激素、短效COC、雌、孕激素周期序贯治疗5.促进生育策略(药物诱导排卵)①枸橼酸氯米芬(CC):传统一线用药②来曲唑(LE):一线用药③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可增高排卵率④促性腺激素:HMG、高纯度FSH (HP-FSH)和基因重组FSH (rFSH) 命题点5:绝经激素治疗(MHT)——过去称为激素替代(HRT)1.MHT临床应用基本原则●必须——有明确适应证且无禁忌证方可实施;●个体化——选择最低有效剂量;●对于有子宫的妇女——补充雌激素的同时必须加上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
制霉菌素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效果的临床观察陈允;陶秀彬【摘要】为了检验制霉菌素在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对2008年12月-2009年12月于我科住院的19例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患者以年龄特征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不同的用药处理.试验周期为10d,每隔2d进行口腔分泌物涂片检测.结果表明:经制霉菌素治疗的患者症状逐渐消失,是一种有效地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霉菌感染的方法.【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1(024)020【总页数】2页(P2446-2447)【关键词】制霉菌素;口腔感染;治疗【作者】陈允;陶秀彬【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省芜湖市,241001;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省芜湖市,2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5抗生素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抗生素的使用会导致某些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殖,造成口腔真菌感染[1],特别是免疫抵抗力低的老年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以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器官的感染,不仅会给患者造成身心上的痛苦,也会带来经济负担。
目前,利用制霉菌素及其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口腔真菌感染的案例很多,如对少儿鹅口疮的治疗[2],对由急性白血病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3]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的口腔感染的治疗[4,5]。
关于制霉菌素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病例较少,我科采用制霉菌素涂擦患者口腔黏膜治疗口腔真菌感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以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因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来我科住院的患者为例。
患者共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64岁。
患者入院检测口腔黏膜霉菌感染的15例,入院后因使用抗生素,口腔分泌物涂片检测发现口腔霉菌感染4例。
1.2 诊断方法临床口腔分泌物咽拭子涂片真菌检测阳性视为口腔霉菌感染。
抗真菌药7.1 制霉素 Nystatin【药理作用】本品可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相结合,产生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以致重要细胞内容物漏失而起抗真菌作用。
口服不吸收.几乎全部自粪便中排出。
局部外用也不被皮肤和黏膜吸收。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治疗,包括口服该药治疗肠道或食道念珠菌病;局部用药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阴道念珠菌病和皮肤念珠菌病。
【不良反应】口服较大剂量时可发生腹泻、恶心、呕吐和上腹疼痛。
【禁忌症】对本品有过敏史者禁用。
【给药说明】口服混悬液时,宜将药液尽可能较长时间于口中含漱用,然后吞服。
为防止复发,患者应服药至症状消失、培养转阴后48小时。
【制剂和规格】片剂:50IU。
【临床常规用量】(1)消化道念珠菌病:口服,成人一次50万~100万U,一日3次。
(2)口腔念珠菌病:制霉菌素混悬液一次40万~60万U 含于口中,充分接触病损面,然后吞服,一日4次。
小儿10万~20万U,一日4次。
(3)皮肤念珠菌病:用霜剂或软膏涂患处一日2次。
(4)阴道念珠菌病:用阴道片或栓剂,一日1次,一次1片或1粒。
7.2 酮康唑 Ketoconazole C【药理作用】有抑制真菌作用,高浓度时也可具杀菌作用。
本品在胃酸内溶解易吸收,吸收后在体内广泛分布,但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
餐后服药约吸收给药量的75%。
半衰期为6.5~9小时。
部分药物在肝内代谢,由胆汁排泄。
【适应症】本品用于下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治疗:①念珠菌病、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感染、念珠菌尿路感染。
②皮炎芽生菌病。
③球孢子菌病。
④组织胞浆菌病。
⑤着色真菌病。
⑥副球孢子菌病。
本品也可用于局部治疗或口服灰黄霉素无效,或难以接受灰黄霉素治疗的严重顽固性皮肤真菌感染。
由于本品对血脑屏障穿透性差,故不宜用于治疗真菌性脑膜炎;酮康唑不推荐用于曲霉、毛霉或足分支菌感染,因对上述真菌的抗菌作用差。
【不良反应】(1)肝毒性:本品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AST、ALT)升高,属可逆性。
兽用制霉菌素片的功能主治什么是制霉菌素片?制霉菌素片是一种用于治疗动物感染疾病的药物。
它属于抗生素类药物,由霉菌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
制霉菌素片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兽用制霉菌素片的主要功能兽用制霉菌素片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抗菌作用:制霉菌素片可以抑制和杀灭感染动物的细菌和真菌。
它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抗菌作用,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等。
2.消炎作用:制霉菌素片可以抑制和减轻动物的炎症反应。
它能够降低炎症细胞释放的炎性介质,减少炎症反应,并减少组织损伤。
3.免疫调节作用:制霉菌素片可以调节动物的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动物的抵抗力,从而减少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4.促进伤口愈合:制霉菌素片可以促进动物的伤口愈合。
它具有刺激细胞增殖和增加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兽用制霉菌素片的主治疾病兽用制霉菌素片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1.细菌感染:制霉菌素片可以用于治疗动物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2.真菌感染:制霉菌素片对真菌感染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黏膜真菌感染等。
3.炎症性疾病:制霉菌素片可以用于治疗动物的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皮肤炎、眼部炎症等。
4.创伤感染:制霉菌素片可以用于治疗创伤引起的感染,如手术伤口感染、创伤感染等。
兽用制霉菌素片的使用方法兽用制霉菌素片的使用方法如下:1.使用剂量:根据动物的体重、年龄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确定剂量。
一般情况下,每次口服剂量为动物体重的2-4倍。
2.使用频率:根据医生的指示,每日分1-2次进行口服。
严重感染时,可以每日分3-4次进行口服。
3.使用时间:根据疾病的情况,使用时间一般为5-10天。
严重感染时,可以延长使用时间。
注意事项:使用兽用制霉菌素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兽医的指示和剂量使用,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
•在使用过程中,动物应该保持充足的饮水量,以保证药物的有效吸收。
制霉菌素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制霉菌素片的作用制霉菌素片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具有以下诸多作用:•高效杀菌作用:制霉菌素片能够迅速抑制和杀灭许多细菌、病毒和真菌,包括一些耐药菌株。
•抗炎作用:制霉菌素片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红肿、疼痛和发热等炎症症状。
•免疫调节作用:制霉菌素片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防止感染和复发。
•抗过敏作用:制霉菌素片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少过敏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解热作用:制霉菌素片具有降低体温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降温。
2. 制霉菌素片的功能主治制霉菌素片通常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2.1 消化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制霉菌素片对常见的消化道细菌感染,如细菌性腹泻、细菌性胃炎等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肝胆道感染:制霉菌素片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管炎等肝胆道感染疾病。
•肠道阿米巴病:制霉菌素片可用于阿米巴痢疾和无症状阿米巴感染的治疗。
2.2 呼吸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制霉菌素片可用于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制霉菌素片可用于治疗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2.3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尿路感染:制霉菌素片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
•生殖系统感染:制霉菌素片可用于治疗性病感染,如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
2.4 皮肤软组织感染•皮肤感染:制霉菌素片可用于治疗蜂窝织炎、红斑狼疮皮炎等细菌感染所致的皮肤病。
•软组织感染:制霉菌素片可用于治疗蜂窝织炎、脓肿等软组织感染。
2.5 其他感染•骨关节感染:制霉菌素片可用于治疗骨髓炎、骨结核等骨关节感染疾病。
•中耳感染:制霉菌素片可用于治疗中耳炎等中耳感染。
总之,制霉菌素片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适用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皮肤软组织以及骨关节等不同部位的感染疾病治疗。
以上仅为一般情况下制霉菌素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具体的用药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病情、病因等具体情况进行用药,并注意遵守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滥用和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