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最新生物统计学复习试题考试资料Word版

2017年最新生物统计学复习试题考试资料Word版

2017年最新生物统计学复习试题考试资料Word版
2017年最新生物统计学复习试题考试资料Word版

生物统计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样本:从总体抽出的对总体具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个体组成的小群体就叫样本(sample)。

2.随机误差 (random error): 由于试验过程中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误差。一个观察值上的随机误差大小,事先完全没有确定性,找不出引起误差的确切原因,所以也叫偶然性误差(spontaneous)。试验的环节愈多,时间愈长,随机误差发生的可能性及波动性愈大。

3.精确性 (precise): 指观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4.概率分布:概率随变量实际取值X i不同而变的变化规律与特征就是概率分布, 可用图表或函数式描述。

5.

6.试验处理:不同因素各个水平间的特定组合方式,简称处理。

7.依变量:表示结果的变量称为依变量。

8.方差:方差就是离均差平方和的平均值。

9.调和平均数(H):是用n个速度(或速率、密度)等相对数观测值的倒数计算出算术平均数, 然后再求倒数。

10.真值:反映本质特征、没有误差影响的理论上的恒定值叫理论值或真值, 以m表示。

11.抽样分布

12.备择假设:

13.自变量:表示原因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14.几何平均数:所有n 个观察值的乘积开n 次方, 用G表示。

15.抽样误差:。

16.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就是确定直接用于获取样本观察值的考察对象或观察单位。

17.交互作用:交互作用也叫互作效应,是指一个因素不同水平的作用效果随另一因素的水平设置不同而异,导致不同因素的一些特定水平组合具有异乎寻常的效果。

18.回归系数:在回归方程中表示自变量x对因变量y影响大小的参数。

19.整群抽样:就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小群体,再随机抽取部分小群体组成样本。

20.F检验:F检验又叫方差齐性检验。在两样本t检验中要用到F检验。从两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要对这两个样本进行比较的时候,首先要判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同,即方差齐性。简单地说就是检验两个样本的方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21.无效假设:,

22.相关变量:统计学把存在关联但并非确定的数量关系称为相关关系,把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称为相关变量。

n

1

n

n

n

n

X

X

X

X

X

X

G1)

(

2

1

2

1

?

?

?

=

?

?

?

=

23.决定系数:决定系数 r2 就是相关系数r的平方。

24.独立变量:即一个量改变不会引起除因变量以外的其他量的改变。

25.相关系数:相关系数就是两变量离均差乘积和平均数的标准化值。

26.分层抽样:分层抽样又叫分类抽样。先按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个层次 (strata),在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亚层,直到最后一层对观察单位随机抽样。

27.单位组 (相当于一个区组) :在盆栽和动物试验中,为随机分配到各个处理而挑选出来的尽可能一致的一组试验单位。

27.随机样本:通过随机抽样所得到的样本叫随机样本, 通常简称样本。

28.概率抽样:随机抽样又叫概率抽样:就是调查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每个部分都有被抽中的相同几率,是一种完全依照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的等概率抽样。

29.局部控制:将存在明显差异的整个试验环境分成若干个小区域,使小区域内的差异尽可能小,然后将处理内的试验单位随机分组并随机安排到各个区域中,从而实现不同处理在小区域内相互比较,这就是局部控制。

30.参数估计:

31.统计量:由样本观测值计算得到的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值称为统计量或统计数 (statistic)。

32.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是由试验因素以外的某些确定性原因引起的误差, 也称偏差 (bias)或片面误差(lopsided error) 。

33.中心极限定理:如果原总体呈偏态分布, 则随着样本容量n的增大,样本均数或率的抽样分布就逐步趋近于正态分布, 这就是中心极限定理。

34.点估计:

35.因素水平:实验中每个因素的不同设置或组别,简称水平。

36.总体:是指包含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所有个体的集合, 这里的“共同属性” 依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不同而变。

37.参数:由总体各观测值所计算得到的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称为参数(parameter)。

38.完全事件系:若事件A1、A2、…、A n两两互斥, 且每次试验必有一件发生, 则“事件A1、A2、…、A n任中发生一件”就是必然事件, 这样的一系列事件就是一个完全事件系。

39.小概率事件:

40.试验因素:是指对性状表现可能有影响的试验研究项目或内容,简称因素。

41.观察单位:

二.判断题

1、用=0.05作一尾检验时,查两尾表需要在表上找=0.025对应的值。(×)(应在0.05×2=0.1=d表上查)

2、一个显著的相关或回归不一定都具有实践上的预测意义。(√)

3、计算变异系数就是为了与平均数一起使用以便同时描述资料的集中水平和整齐度。(×)

4、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总变异的平方和可以细分成六项。(×)(五项)

5、如果标准差与平均数成比例地变化,方差分析前应该平方根数转换原始数据。(√)

6、小样本的平均数不能转换成遵从标准正态分布的统计量。(√)

7、若接受H0,则有可能犯错误。(×)(取伪错误:Ⅱ型错误)

8. 1995年南京市雨花区蔬菜生产基地测量全部粉团萝卜肉质根重,所得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9. N (0, 1) 表示的是参数μ值= 0、σ2 = 1的特定分布。(√)(标准正态分布)

10. 当u = 1.96时,统计假设测验的右尾概率为0.01。(×)(95%→一边2.5%)

11 一个试验的数学模型是方差分析的理论依据,但该模型在试验开始时就已确定。(√)

12. 单向分组资料作方差分析,处理效应不论是固定还是随机,其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以及F值的计算和F 检验均无区别。(√)(单向分组资料→单因素)

13. 一元线性回归有重复观察值资料,Y方面总变异平方和分三部分,即回归平方和、离回归平方和和误差平方和。(×)(回归分析:离回归平方和当误差平方和来用,∴只有两部分)

14. 用=0.05作两尾检验时,查一尾表需要在表上找=0.10对应的值。(×)(0.10→0.025)

15. 对于一个具体的试验结果,用两尾检验比用一尾检验更容易达到显著水平。(×)(单尾更显著)

16. 古典概型是说,随着n的增大, 随机事件A的频率越来越稳定地趋近于一定值p,这个 p 值就是A的概率。(×)(古典概型:摇奖、抽签等)

17. t分布是一种不对称的分布,其曲线变化只受df影响。(×)(二项分布可对称可不对称,当p=q=0.5时为对称分布)

18. 试验单位的数目就是试验中所设的处理数。(×)(处理数:水平组合数)

19. 单因素的随机区组试验无重复观察值资料在方差分析中除总变异外还有2个变异来源。(×)(总共只有2个变异来源)

20 独立性检验按已知的有关生物学理论来计算各类别的理论次数。(×)(独立性检验按概率相乘计算,后者为适合性检验)

21. 只要n足够大, 犯Ⅰ型错误概率就可小到微不足道甚至没有。(×)(当n足够大,取伪错误才可消失)

22. 正态分布曲线与横轴之间的总面积小于1。(×)(=1)

23判断题:用直线标出下列每组数据资料所适用的统计图类型(见第二章)

(&&:线图①. 概念: 以线段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或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变迁的情况。随时间变化而升降的线图一般以时间作横坐标。

③. 适用资料: 横轴为连续型变异的变量, 也可是率。

直条图①. 概念: 用等宽直条的长度表示各独立组的数据大小,组与组间相隔一定间距, 这种统计图叫直条图。②. 适用资料: 相互独立的资料 (分类资料, 质量性状)。

直方图①. 概念: 用等宽直条的长度表示各个有关联组的数据大小, 组与组间无间距, 这种统计图叫直方图。

②. 适用资料: 数量性状的连续变量频数分布。

圆图①. 概念: 以一个圆面积为100%, 用圆内各扇形面积所占百分比表示各部分所占比例的统计图。②. 适用资料: 构成比资料, 描述各部分的百分构成。

散点图①. 概念: 用数据点的分布状况直观显示两个变量间有无相互和关系类型与密切程度的统计图。

②. 适用资料: 双变量资料。④. 应用: 反映两事物间的相关关系, 主要用于相关回归分析。

1.将扦插效果分枯死、黄化、无新叶、长出新叶四类记录

的结果(D)E

A直方

2. 50名小学生的平均成绩与母亲文化程度(学龄长度,

年)的关系

C B线图

3. 比较5个品种在相同条件生长50天后的平均植株高

度。D

C散点

4. 直观反映某品种在出苗后第10天至第50天的植株平

均高度变化,每5天测量一次。A(B)

D直条

5.从元旦起记录每天正午温棚内的空气湿度和温度,记

录了60天的数据。

B(D)E圆图

三. 单项选择题

1、在用配对试验比较两种药物处理的某植物扦插效果时,( C )。

A、差数d的方差等于0

B、数据呈双变量正态分布

C、差数d服从正态分布

D、两组的样本方差相等

2、计算两个小样本标准差时,每个观察值都减去同一常数后计算出的结果( C )。

A、变小了

B、变大了

C、不变

D、变小或变大随n而变

3、适宜用中位数而非算术平均数来评价一般水平的资料是( B )。

A、速度资料

B、家庭年收入

C、学生成绩

D、饮料中的细菌指数(细菌数/mL)

4、已知甲品种的产量不会高于乙药,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甲品种的产量是否明显地低于乙品种,此时应选用:( B )

A、卡方检验

B、单侧检验

C、t检验

D、两尾检验

5、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中,需特别注意避免或减少发生机会的是( B )(弃真错误无法避免)

A、弃真错误

B、取伪错误

C、弃真和取伪

D、人为失误

6、关于标准差,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D )

A、适用条件同变异系数B、最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C、没有考虑样本容量的影响D、较极差稳定

7、关于标准差,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D )

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均数的大小

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

D、不会小于算术平均数

8、统计数是指( C )

A、统计出的个体数

B、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总和

9、就t分布、正态分布、F分布、2分布而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对称:t,正态;:t,)

A、有2个对称分布,有1个的=1

B、有3个对称分布,有2个的=0

C、有2个对称分布,有2个的0

D、有3个对称分布,有1个的=1

10、试验设计的Fisher三原则中没有包括( B )

A、随机化

B、尽可能增大样本容量

C、重复

D、局部控制

11、在用成组比较试验研究两种方法的效果有无差异时,( B )。

A、两组样本的方差应相等

B、两组样本的方差间应只存在抽样误差

C、需计算合并方差

D、不必顾忌两个样本的方差有多大差异

12、计算样本的标准差时,每个观察值都减去同一常数后计算出的结果( A )。

A、不变

B、变大了

C、变小了

D、变小或变大随n而变

13、适宜用算术平均数来评价一般水平的资料是( D )。(A适宜用中位数)

A、家庭年收入

B、速度资料

C、饮料中的细菌指数(细菌数/mL)

D、学生成绩

14、在检验农业和园艺产品中农药残留是否超标时,应该( D )

A、用=0.01作左尾检验

B、用=0.05作左尾检验

C、用=0.01作右尾检验

D、用=0.05作右尾检验

15、品种审定委员会在鉴定一个新品系的主要目标性状是否确实优良到符合新品种要求时,( A )(弃真错误:本没有超过标准而说超过了)

A、犯弃真错误比犯取伪错误的问题严重

B、取伪错误比犯犯弃真错误的问题严重

C、犯弃真和取伪错误同样严重

D、犯弃真和取伪错误都不一定严重

16、关于回归系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C )

A、能反映两变量的关系密切程度B、能反映回归方程的预测可靠性

C、能反映自变量对依变量影响方向D、能取代相关系数的作用

17、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不显著时,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C(A) )

A、结果应该具有重演性,再次做同样的试验也不应该显著

B、有可能受n太小的影响而不显著

C、有可能受试验误差太大而不显著

D、由随机误差都能产生同样大的差异

18、统计数也叫统计量,其大小受( B )影响

A、观察值个数

B、抽样误差

C、总体平均数 C、总体方差

19、关于正态分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A)。

A、不能用于偏态分布资料的假设检验

B、正态分布的曲线形态不受自由度影响

C、正态分布一定是对称分布的

D、曲线的两端以横坐标为渐近线

20、试验设计的Fisher三原则中( B )都是为减小试验误差而提出的。

A、随机化和重复

B、重复和局部控制

C、随机化和局部控制

D、三条

21. 如测验k个样本方差S i2 (i=1,2,3) 是否来源于方差相等的总体, 这种测验在统计上称为(B(A) )。(方差同质性(homogeniety)就是指在假设检验中用于比较的总体要具有相同的总体方差。)

X

A. 方差的同质性测验

B. 学生氏t测验

C. F测验

D. u测验

22、用标记字母法表示的多重比较结果中,如果两个平均数的后面,既标有相同大写拉丁字母,又标有不同大写拉丁字母,则它们之间差异(D )。(各处理平均数由大到小排成一列;用小写字母表示显著水平 a=0.05, 用大写字母表示显著水平a=0.01。凡有相同字母的平均数即为差异不显著, 凡无相同字母即差异显著。)

A. 极显著

B. 不显著

C. 显著

D. 未达极显著

23、一尾测验指( B )。

A. 具有一个接受区的假设测验

B. 具有一个否定区的假设测验

C. 左边一尾为否定区的假设测验

D. 右边一尾为否定区的假设测验

24、在测验H0:d=0, HA:d≠0时, 在0.05水平上接受了H0, 则d的95%的置信区间的两个置信限为( D )。

A. 正号

B.负号

C. 下限为正号, 上限为负号

D. 下限为负号, 上限为正号

25、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C )

A、消除系统误差

B、消除测量误差

C、减少随机误差

D、减少样本的偏性

26、对于同一组资料,哪个指标没有考虑到每个观察值的变异( D )

A、方差

B、总体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数

27、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39,P>0.05,说明两个变量之间( A )

A、有相关关系

B、有数量关系

C、有伴随关系

D、无相关关系

28、观察某地90年至2000年意外伤害发生率和摩托车数量的关系,宜选择的图形为( D(C) )

A、直方图

B、直条图

C、散点图

D、线图

29、在假设检验时,本应作单侧检验的问题误用了双侧检验,可导致。( C )

A. 统计结论更准确

B. 增加了第一类错误

C. 增加了第二类错误

D. 减小了可信度

30、样本容量的确定,下面哪种观点是错误的。( D )

A. 样本越大越好

B. 在资源和投入许可的条件下尽量增大样本含量

C. 保证一定检验效能条件下尽量减少样本含量

D. 越易于组织实施的样本容量越好

31、卡平方的连续性矫正的公式为 ( D )。

A. 2 =∑(Oi–Ei)2/Ei

B.2 =∑(Oi–Ei–0.5)2 Ei

C. 2 =∑(|Oi–Ei|-0.5)2 /Oi

D. 2 =∑(|Oi–Ei|–0.5)2 /Ei

32、下列哪种成对比较的无效假设的设立是正确的 ( B )。

A. H0: d≤15

B. H0: d ≥12

C. H0: 1–2≤10

D. H0: d≠0

33、在成对数据资料用t测验比较时,若对数n=13,则查t表的自由度为( A )。

A. 12

B. 25

C. 24

D. 11

34、对两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性作比较,各品种皆随机取10个样点测定蛋白质含量,对试验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应采用( C )。

A.成对资料t检验

B. 成对资料u检验

C. 成组资料t检验

D. 成组资料u检验

35、关于相关系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相关系数是反映两变量间相关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统计量

B.相关系数没有单位或不带单位

C.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1

D.同一资料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正负符号相同,大小呈一定比例关系

36、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C )。

A.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B. 精确度、准确度、灵敏度

C. 随机化分组、均衡对照、足够的受试对象

D. 统计假设、统计描述、参数估计

37、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12株西红柿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以便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有无差异,该研究可采用的最佳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是( D )。

A. 完全随机设计Z检验

B. 完全随机设计t检验

C. 配对设计Z检验

D. 配对设计t检验

38、对男女两个样本小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发生率作假设检验,这项工作属于( D )。

A. 总体研究

B. 统计描述

C. 实验设计

D. 统计推断

39、关于总体置信区间,下列论述中错误的表述是( C )。

A. 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是一种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

B. 总体均数置信区间所求的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的总体均数出现范围

C. 求出总体均数置信区间后,即可推断总体均数就在这个范围内

D. 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考虑了抽样误差的影响

40、关于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下列选项中( A )是不可能的。

A. MS总 = MS组间+ MS组内

B. SS总 = SS组间+ SS组内

C. SS组间< SS组内

D. MS组间< MS组内

41、人口调查中, 以人口性别所组成的总体是( C )总体。

A. 正态

B. 对数正态

C. 二项

D. 指数分布

42、下列哪个概率不可能是显著水平α的取值 ( A )。

A. 95%

B. 5%

C. 10%

D. 2.5%

43、总体参数在区间[L1,L2]内的概率为1-α,其中L1和L2在统计上称为( D )。

A. 置信区间

B. 区间估计划

C. 置信距

D.置信限

44、一组变量的标准差将( B )

A、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大而增大

B、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大而增大

C、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加而减少

D、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

45、方差分析的两个基本假定是( A )。

A、方差同质和各个i都相等且等于

B、各个i都相等且等于和处理间方差等于误差方差

C、处理间方差等于误差方差和SS、df都是线性可加的

D、SS、df都是线性可加的和方差同质

46、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总变异的平方和可以细分成( C )项。

A、3

B、4

C、5

D、6

47、用标记字母法表示的多重比较结果,如果两个平均数的后面既标有相同大写拉丁字母,又标有不同大写拉丁字母,则这两个平均数之间的差异( D )。

A. 极显著

B. 不显著

C. 显著

D. 介于显著与极显著之间

48、试验中进行局部控制的目的是( C )。

A. 无法进行全面控制

B. 不需要全面控制

C. 减少整个试验的随机误差

D. 减少各处理内部的试验误差

49、2分布中2值的变化范围是0~+,在适合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中,2值( B )。

A. 等于0时适合性最好或完全独立

B. 等于1时适合性最好或完全独立

C. 等于0时否定H0

D. 等于1时适合性最好或完全不独立

50.下列关于F检验的说法中,( B )是错误的。

a. 方差分析中的F检验是右尾检验

b. 方差分析中的F检验是左尾检验

C. F检验有时也需要作两尾检验 d.使用F检验最多的就是方差分析

51、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C )

A、消除系统误差

B、消除测量误差

C、减少随机误差

D、减少样本的偏性

52、变异系数的数值( B )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可大于1,也可小于1

D、一定比标准差小

53、描述一组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特征时( C )(连续型变量的2反映了相对于总体离散性的样本群体变异特征。)

A、应同时选用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 (算术平均数适用于基本呈对称分布,最好呈是正态的数据资料。

?算术平均数不适合于偏态分布资料、等比资料、速度资料、比率资料等数据资料的平均数计算。方差 (或标准差) 的适用范围: 用于描述对称分布资料尤其是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B、应同时选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如全社会家庭收入资料通常呈负偏态分布,中位数比算术平均数更具代表性。四分位数的适应范围:可以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资料,包括偏态分布资料、分布特征未知的资料、末端无确定数据的所谓开口资料等。)

C、根据分布类型选用相应的集中、离散趋势指标(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数据资料的两个主要特征,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

D、以上都不正确

54、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39,P>0.05,说明两个变量之间( A )

A、有相关关系

B、有数量关系

C、有伴随关系

D、无相关关系

55、t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 C )

A、中心位置左移,但分布曲线相同

B、中心位置右移,但分布曲线相同

C、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高 C、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低,两侧较伸展

56、随机事件一般是指( D )

A、发生概率为0的事件 B、发生概率为1的事件 C、发生的概率很小(如P<0.05)

D、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其发生的概率 0< P < 1

57、比较同一组儿童身高和体重两项指标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可选用的变异指标为( C )(变异系数 (CV) 就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变异系数是描述资料中观测值相对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不带单位, 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不同观察指标的变异程度比较2.单位相同但性质不同,且均数差异悬殊时的离散程度比较)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58、关于标准差,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D )

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均数的大小

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

D、不会小于算术平均数

59、下列哪一项描述不是正态分布的特征( B )

A、曲线位于横轴上方均数处最高B、以零为中心,左右对称(&&标准正态分布)

C、均数为其位置参数D、标准差为其变异度参数

61、在研究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的配对t检验中,要求( C )。

A、两组的样本方差相等

B、数据呈双变量正态分布

C、差数d服从正态分布

D、差数d的方差等于0系统误差

62、两个小样本中的每个观察值都减去同一常数后再进行样本平均数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则计算的t值( C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变小或变大观察单位

63、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 D )。

A、抽样误差更大

B、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C、更充分利用数据信息

D、更适用于分布不明及偏态分布资料

64、已知甲药的疗效不会低于乙药,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甲药的疗效是否明显地优于乙药,此时应选用:( B )

A、t检验

B、单侧检验

C、卡方检验

D、双侧检验点估计

65、为了使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同时减少,可采取措施:(B )

A、提高显著性水平

B、增加样本含量

C、降低实验误差

D、增加人员和设备

66、在两样本均数差别的统计检验中,事先估计并确定合适的样本含量的一个重要作用是( D )。

A、控制第一类错误概率的大小

B、可以消除第一类错误

C、控制第二类错误概率的大小

D、可以消除第二类错误(当n足够大,取伪错误可消失)

67、在两变量X1和X2的配对t检验中,差数的( B )

A、总体均数就是总体均数之差

B、方差就是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方差

C、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一定包含0

D、均数的方差是0

68、在同一总体随机抽样,其他条件不变,样本含量越大,则( B )

A、样本标准差越大

B、样本标准差越小

C、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越窄

D、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越宽

69、实际工作中,两均数作差别的统计检验,要求( D )

A、数据近似正态分布

B、两样本均数相差不太大

C、两样本方差同质

D、两组数据标准误相近

70、标准正态分布是指( D )

A、N(μ,σ)

B、N(0,0)

C、N(1,1)

D、N(0,1)

71、在某个连续分布总体中随机抽样,( A ),理论上样本均数的分布就趋向正态分布。

A、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随样本大小n增大 B、变量X不服从正态分布,随样本大小n增大

C、变量n不变,随样本个数k增多

D、变量X不服从正态分布,随样本个数k增多

72、为了通过测定碘含量来预测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应选用:(B )

A、相关分析(两个变量都带有不确定性,观察值都包含有试验误差。)

B、回归分析(依变量的变化是自变量影响的结果, 但带有不确定性。对利用自变量来预测或控制依变量的有效性作出评估)

C、多元回归分析

D、方差分析

73、对于t分布来说,固定显著性水平的值,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的临界值将会怎样变化?( D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74、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应该是:(D)

A、n1+n2

B、n1+n2-1

C、n1+n2 +1

D、n1+n2 -2

75、对于一组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若对每一个个体同减去一个不为零的数,则(A )

A、均数、标准差均不变B、均数变、标准差不变C、均数、标准差均变D、均数不变、标准差变

76、关于四分位数间距,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四分位数的特点:Q值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变异度越大;与极差类似,也不能反映两端以外的观察值变异情况;比极差稳定。可以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资料,包括偏态分布资料、分布特征未知的资料、末端无确定数据的所谓开口资料等。)

A、适用条件同中位数(不受分布于两端的观察值大小影响,两端出现特大或特小的异常值时,只要 n 不变,M 不变。中位数也可叫第50百分位数,比算术平均数稳定,因其大小只决定于居中位置的观察值。理论上对称分布的资料的中位数等于算术平均数,正偏态分布资料的M<算术平均数,负偏态分布资料的M>算术平均数。如全社会家庭收入资料通常呈负偏态分布,中位数比算术平均数更具代表性。)

B、反映数值变量资料的离散趋势C、考虑了每个变量值的变异情况D、较极差稳定

77、关于变异系数,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C )

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B、是评价一组数据偏离均数的相对指标

C、常与平均数一起使用

D、可用于比较各种数量性状的变异程度

78、参数是指(C)A、参与个体数 B、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式 D、样本的总和

79、配对设计的试验中,同一组内的( D )

()

A、个体间差异需尽可能小

B、个体接受相同的处理

C、个体间差别越大越好

D、除处理因素外,其它已知或可能影响观察指标的因素和条件都相同或相近

80、常用的三种多重比较方法中,( A )(多重比较(multiple comparisons)就是将试验因素多个水平或处理的平均数进行两两间的相互比较,以具体判断两两平均数间的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的方法甚多,以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和最小显著极差法(LSR法)最常用。三种有代表性的多重比较方法,其检验尺度有如下关系: LSD法£新复极差法£q检验法。用用尺度较大的方法检验为显著的差数,用尺度较小的方法检验时必然显著;但是用尺度较小的方法检验为显著的差数,用尺度较大的方法检验未必显著。

一个试验资料究竟采用哪种多重比较方法,主要根据弃真错误和取伪错误的相对严重性来决定。

如果在否定H0时需要特别慎重、考察研究的指标或性状容易受偶然因素影响,用q检验法较为妥当;相反的情况下,则应采用LSD法。生物试验中, 由于常常难以将试验误差控制到很小的程度, 所以更多是采用具中等尺度的新复极差法;如是各处理与对照比, 亦可用LSD法。t检验法原本只适用于两个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分析,尺度最小 (易犯弃真错误), 少用于多重比较。在处理数少 (k<4),试验误差大时可选用 (试验条件一致性、供试材料一致性、性状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dfe 大小)。

LSD 法本质上属于t检验法,为简化和适应多重比较的需要而建立,较易犯弃真错误。在处理数较多,且试验误差大时可选用。

SSR 法的尺度居中,在试验误差较小时 (如性状对环境较敏感时最好dfe >20)。是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

q检验法的尺度最大,即易犯取伪错误, 适用于试验误差小或在作出“差异显著”的推断时需要特别慎重的情况。)

A、q检验法更易犯取伪错误

B、LSD法更易犯取伪错误

C、新复极差法的尺度最大

D、LSD法的尺度最大

四、填空题

1、单个样本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如是大样本,不知总体方差,应作( u )检验。

2、如供试材料的一致性差,则应该( 成对比较或 配对设计 )进行试验。

3、F 检验和2检验通常都是 ( 右 ) 尾检验。

4、( 相关系数 )等于两个变量离均差乘积和除以两个变量离均差平方和的几何平均数。

5、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具体的抽样中具有实际不可能性原理是( 确定否定区 )的理论依据。

6、方差分析中计算的F 值在理论上不可能( 小 )于1,作分子的均方自由度常表示为( )。

7、试验中的处理数等于( 水平组合数 )。

8、两因素试验中需要( 有重复观察值 )才能通过方差分析对互作效应进行检验。

9、在独立性检验中,自由度等于( 类型数目—1 )。

10、在ABO 血型的抽检中,如四种血型的出现分别用A1、A2、A3和A4表示,则“一次抽查中事件A1、A2、A3和A4任中必有一件发生”就是一个(必然)事件, 事件A1、A2、A3和A4就构成一个(完全事件系)。

11、从一个具有N 个个体的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时,所有可能的样本就有(N n )种,所有可能样本的方差值平均值就等于(总体方差)。

12、直线回归分析中依变量的离均差平方和等于( 回归平方和和离回归平方和 )之和。

13、由于标准误等于(),所以减小标准误的方法一是(增加样本容量),二是(控制实验误差)。标准误变小,则检验时计算的t 值或u 值就相应(增大),从而(提高)假设检验的灵敏度。

14、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如是小样本又不知总体方差,应作( t )检验。

15、田间试验中设置保护行的作用一是(消除边际效应),二是(避免试验材料受损)。

16、在评价曲线回归方程的拟合度时,R 2=( = U /SS Y )。 17、标准正态分布的标准差等于 ( 1 )。 18、多重比较方法中的LSR 法具体又分为(q 检验法和SSR 法或邓肯氏法)两种方法。

19、在(单因素)试验资料和(两因素无重复描述)资料的方差分析中,随机模型和固定模型下的F 值计算没有差别。

20、如用文字描述,试验中的处理数等于( 水平组合数 )。

21、如果两因素的试验各处理内( 无重复观察值 ),则不能在方差分析中对互作效应进行检验。

22、在独立性检验中,自由度等于((行的属性或类别数-1)×(列的属性或类别数-1),即v =(r -1)×(c -1) )。

23、在ABO 血型的抽检中,如四种血型的出现分别用A1、A2、A3和A4表示,则“一次抽查中事件A1、A2、A3和A4任中必有一件发生”就是一个(必然)事件, 事件A1、A2、A3和A4就构成一个(完全事件系)。

24、样本观察值的离均差平方和与总体内离均差平方和的平均值之比就是( 2 )值,用于描述样本群体内(相对于总体离散性的变异特征 )。&&

25、利用分光光度法样品中某物质的含量时,样品的读数不能超过标准曲线的(

),因为特定的回归关系通常只在( )才成立。

Y X SS SS SP r ?=22

&&

26、根据研究的需要,试验中的对照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空白对照)、(标准或参比对照)、(自身对照)和(相互对照)。其中(自身对照)的使用需特别慎重,使用不当会严重影响试验结果,难以说明问题。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内容,对照有多种形式:空白对照、标准或参比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进行自身对照试验有两个前提:

一是处理实施前获取对照实验结果的操作不会对后来的处理效果产生影响。即获取实验数据的操作不能有损伤,不能影响操作后的正常生长和指标性状的形成。

二是处理的效果能在较短时间内显现,能够保持条件不发生变化。

∴自身对照使用不当会严重影响试验结果,难以说明问题。

?27、典型的三线表中从上到下三条线的名称依次为()、()和()。

?28、在同一连续分布总体中作随机抽样时,抽样分布标准误的大小受(样本容量n)的影响。

29、用=0.05作假设检验时,如果在两尾t界值表上找=0.1所对应的值,说明进行的是(右尾)检验。?30、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本应作两尾检验的作了一尾检验,犯II型错误的机会( )。

&&

资料员考试题库及答案++新

资料员专业基础知识篇 一、单选题 1、按基础的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其中浅基础是指埋置深度为( C )的基础。 A、<3m B、>3m C、<5m D、>5m 2、在砌筑地下室、砖基础等砌体时,适宜选择的砂浆是( A )。 A、水泥砂浆 B、混合砂浆 C、石灰砂浆 D、粘土砂浆 3、工程签证是( A )重要依据。 A、工程结算 B、工程变更 C、工程合同 D、工程记录1、屋面防水等级 4、为Ⅰ级的防水层耐用年限是( D )。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5、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是由抗压强度确定的,用( B )加数字来表示。 A、Mu B、M C、D D、MD 6、砖的强度等级是由其抗压及抗折强度确定的,用( A )加数字来表示。 A、Mu B、M C、D D、MD 7、图纸会审后,形成图纸会审记录,较重要的或有原则性问题的记录应经监理公司、( A )会签后,传递给设计代表。 A、建设单位 B、勘察单位 C、劳务分包 D、监理单位 8、审计洽商签证的有效性需要审查施工日记、监理日记、值班日记与洽商签证的( C )的是否一致。 A、事件原因

C、时间 D、地点 9、设计变更通知单位应由( B )单位发出。 A、建设 B、设计 C、监理 D、施工总承包 10、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施工组织设计应( A )。 A、及时修改和补充 B、保持不变 C、视情况调整 D、报告业主 1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于达到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需要单独编制( C )。 A、施工组织设计 B、施工说明 C、专项施工方案 D、施工报告 12、图纸会审过程中,由( A )对各专业问题进行答复。 A、设计单位 B、监理单位

2017年四川省资料员考试试卷

2017年四川省资料员考试试卷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体积比为1:2的水泥砂浆一般用于__。 A.底层抹灰 B.镶贴釉面砖或地面板材 C.面层抹灰 D.砌筑墙体 2、租赁法中的管理费和保养费均按周转材料原值的一定比例计取,一般不超过原值的__。 A.2% B.3% C.4% D.5% 3、普通混凝土由水泥、水、粗集料(石)、细集料(砂)和__组成。 A.钢筋 B.外加剂 C.石灰 D.砌体 4、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拉压比为__。抗拉强度很低,拉压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降低。 A.1/10~1/5 B.1/15~1/10 C.1/20~1/15 D.1/20~1/10 5、砂浆强度试件的标准尺寸为__。 A.40mm×40mm×160mm B.150mm×150mm×150mm C.70.7mm×70.7mm×70.7mm D.100mm×100mm×100mm 6、色浅、质轻、强度小的砖是__。 A.酥砖 B.欠火砖 C.螺纹砖 D.过火砖 7、下列选项中,关于硬聚氯乙烯塑料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机械强度较高 B.化学稳定性、介电性良好 C.耐用性和抗老化性好 D.使用温度高 8、在混凝土中,砂、石主要起__作用。

A.包裹 B.填充 C.骨架 D.胶结 9、下列选项中,关于周转材料的租赁、费用承包和实物量承包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实行费用承包是工区或施工队对单位工程或承包栋号所进行的费用控制和管理 B.实行租赁办法是企业对工区或施工队所进行的费用控制和管理 C.实行实物量承包是单位工程或承包栋号对使用班组所进行的数量控制和管理 D.实行租赁办法是工区或施工队对单位工程或承包栋号所进行的费用控制和管理 10、用来间接衡量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强度的指标是__。 A.混凝土抗拉强度 B.混凝土抗折强度 C.混凝土抗压强度 D.混凝土抗剪强度 11、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等于__。 A.15% B.20% C.25% D.30% 12、在试配混凝土时,发现混凝土拌和物黏聚性太差。为改善其黏聚性,可采取的方法是__。 A.增加细砂量 B.增大砂率 C.减少砂率 D.减少细砂量 13、胶合木结构板材中,当木板厚度为30mm,木板宽度小于等于100mm时,边翘材横向翘曲的限值为__。 A.0.5 B.1.0 C.1.5 D.2.0 14、砌块应上下皮交叉、垂直堆放,顶面两皮叠成阶梯形,堆高一般不超过__。A.2m B.3m C.4m D.5m 15、碳化使混凝土的__。 A.抗拉强度提高 B.抗压强度下降 C.碱度降低

资料员题库(带答案)

资料员考核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4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选项。) 专业基础知识 1、工程建设法律的制定主体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部委 D.最高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B 2、工程建设诉讼时效期限为()。 A. 一年 B.两年 C.四年 D.二十年正确答案:B 3. 工程建设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为()。 A.合同签订之日 B.合同履行完毕之日 C .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 D .权利人行使权利之日 正确答案:C 4、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 向()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上一级行政机关 D.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C 5、《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许可证。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D 6、《建筑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 A. —个月 B.两个月—|c.三个月D.四个月)申请领取施工 )内开工。

正确答案:C 7、《建筑法》规定,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 )内,向发证 机关报告,并按照规定做好建筑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 A. 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正确答案:A 8?《建筑法》规定,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因故不能按期开工或者中止施工的,应 当及时向批准机关报告情况。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 )的,应当重新办理开工报告的批准手续。 9、《建筑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的( )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 A.法定代表人 B.项目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D.安全负责人 正确答案:A 10、《建筑法》规定,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工程质量由( )负责。 A.分包单位 B.建设单位 C.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 ]D .工程总承包单位 正确答案:D 11、《建筑法》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 建筑活动。 A.职业资格证书 B.执业资格证书 C.建筑从业证书 D.建筑专业证书 正确答案:B 12、《建筑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因该项承揽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与使 用本企业名义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连带责任 D.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C 13、《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 )报告本单 位负责人。 A.1小时内 B.2小时内 C.立即 D.24小时内 正确答案:C A.两个月 B.四个月 正确答案:C C.六个月 D.八个月 ),并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

最新必修四文学常识练习题

必修四文学常识导学案 使用日期:总分:48 分考试时间:15分钟总分: 1.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科,杂剧剧本中指示角色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用语。与“传奇”中的“介”相同。 B.正宫,宫调之一。宫调,我国古代乐曲中,用以表示调高和调式的综合关系。 C.煞,曲牌名,是“尾’前的配曲,表示乐曲有缓入急。“煞”有“一煞”“二煞”……依次往下排列,用多少遍视需要而定。 D.白,即说白,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押韵的叫韵白,不押韵的叫散白。因戏曲中以唱为主,白为宾,故又叫宾白。 【C】“煞”的序数一般倒写,例如用五煞,则自五煞而一煞,偶有顺序写的,但不多见。 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卜儿——老妇人 B.外——老年男子 B.C.净——小生 D.正旦——女主角 E.正末——男主角 F.丑——滑稽人物 【C】净—花脸 3.下列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楔子,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的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的唱词用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D】每套曲子用同一个宫调。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创作的著名的“四大悲剧”。 B.马克斯、恩格斯曾提出“文艺创作要莎士比亚化”,高度评价了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 C.欧洲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D.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还有意大利薄伽丘的小说《十日谈》、法国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英国乔叟的小说《坎特伯雷故事集》等。 【A】《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喜剧,其四大悲剧有《麦克白》 5.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阙,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D】陈亮属于豪放派,柳永属于婉约派 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阕,“阙”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阙、下阕。 C、《念奴娇赤壁怀古》押的是仄声韵,如物、壁、杰、灭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押的是平声韵,如处、住、路、否等。 D、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词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性质所规定的。 【A】词牌不是题目,一首词为一阕错 7.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变式,称“长短句”,是按照一定曲调填写的,根据词的字数多少,传统上将词分为长调、中调、小令。 B.大部分词分为两段,段即词中的“片”,“片”就是“遍”,因此,词中的“遍”就是音乐乐曲的一段,上下两片就是有两段乐曲组成的一个曲子。 C.格律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因为词又名“诗余”,所以虽然词牌有很多,但它们押韵的位置也基本是在偶句的。 D.词“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所以后人的创作一般都是按调填词的,比如毛泽东《沁园春雪》。 【C】押韵的位置也基本是在偶句错,押韵是由词牌决定的。 8.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B.鲁迅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代表作品是中篇小说《阿Q正传》;他的小说主要收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中。 C.鲁迅先生的杂文创作更是成果丰硕。《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是鲁迅书斋的名称, D.鲁迅先生创作了大量散文和散文诗,分别收编在《朝花夕拾》和《野草》中。 【C】“且介亭”不是鲁迅书斋名。 9.下列关于元杂剧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的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通常在第一折前起交代作用。 B.杂剧剧本由曲词(元杂剧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对话)、科范(主要指演员的动作)和剧名等构成。 C.杂剧角色分末(男角)、旦(女角)、净(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杂(旦、末、净以外的杂角)等。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生物统计学作业

生物统计学SPSS作业 4.6 桃树枝条的常规含氮量为2.40%,现对一桃树新品种枝条的含氮量进行了10次测定,其结果为:2.38%、2.38%、2.41%、2.50%、2.47%、2.41%、2.38%、2.26%、2.32%、2.41%,试问测定结果与常规枝条含氮量有无差别。 解:1、假设H1:u1=u2,即新品枝条与常规枝条含氮量无差别。对H2: u1!=u2。 2、取显著水平α=0.05。 3、用SPSS软件进行检验计算如下: (1)打开SPSS软件,输入数据,如图 (2)如图在主菜单栏选择“分析”选项的“比较均值”,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独立样本T检测”。

(3)在下图中将左边方框中的“新品枝条含氮量”放到右边的“检验变量”方框中,并选择“确定”。即可得出“单样本T检验”的检验结果。

4、结果分析 由SPSS “单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可知t=-0.371 Sig. (2-Tailed)是双尾t检验显著概率0719大于0.05,所以可以接受假设H1,即新品枝条与常规枝条含氮量无差别

4.8 假说:“北方动物比南方动物具有较短的附肢。”未验证这一假说,调查了如下鸟翅长(mm)资料:北方的:120 113 125 118 116 119 ;南方的:116 117 121 114 116 118 123 120 。试检验这一假说。 解:1、假设H1:u1=u2,即北方动物和南方动物的附肢没有差别。对H2: u1!=u2。 2、取显著水平α=0.05。 3、用SPSS软件进行检验计算如下: (1)打开SPSS软件,输入数据,如图 (2)如图在主菜单栏选择“分析”选项的“比较均值”,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独立样本T检测”。 (3)在下图中将左边方框中的“翅长”放到右边的“样本变量(s)”方框中,将“状态”放到“分组变量”中,并选择“定义组”。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上机考试部分 复习试卷B

云南师范大学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高级生物统计学实验(期末) 试卷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考试方式(闭卷或开卷): 闭卷 考试时量:60分钟 试卷编号(B 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一、下表为某种动物在不同温度下的代谢率的变化,试比较温度对其代谢率 有无影响?并对SSR 法其进行多重比较 温度(℃) 代谢率(mlO 2/g.h ) -5 2.78 3.80 4.87 4.68 5.51 5.67 5.10 2.79 2.60 3.14 4.26 3.72 3.48 2.86 3.37 3.32 4.35 4.59 4.66 4.83 5.16 -5 -5 -5 -5 -5 -5 .00 .00 .00 .00 .00 .00 .00 5.0 5.0 5.0 5.0 5.0 5.0 5.0

ANOVA 数据 7.1972 3.598 5.684 .012 11.39718.633 18.593 20 Between Groups Within Groups Total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经但因素方差分析的:f=5.684, p=0.012,差异显著,说明多有作用, 数据 Duncan a 7 3.2643 7 4.32577 4.6300 1.000.484 温度231Sig. N 12Subset for alpha = .05 Means for groups in homogeneous subsets are displayed. Uses H armonic Mean Sample Size = 7.000. a. 二、为调查红绿色盲是否与性别有关,某单位调查结果如下: 色盲 非色盲 男 32 168 女 13 232 问红绿色盲是否与性别有关? 三、试用交互误差图比较不同季节某种动物的胃长(cm )的变化?并绘制出其在 95%置信带 季节 胃长(cm )

资料员岗位知识解析题

2017版资料员解析题(一) 一、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建筑工程各种信息记录,是计划、填写、编制、审核、审批、收集、整理、组卷、移交、备案、归档及储存、保管和检索、应用等管理工作的统称。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主要是根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14规定资料收集的范围,依据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和配套建筑工程专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确定施工验收过程,结合资料收集的范围和资料来源两个基本关系确定资料管理计划。以此,可建立计划、实施、检查、调整的建设工程项目的资料管理体系。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体系的核心工作可分为资料的形成管理、资料的收集归档管理和资料的保管、应用、追溯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规定: (1)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进场检验(对其质量、规格及型号等是否符合要求做出确认的活动)。凡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产品,应

按各专业工程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等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2)各施工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经施工单位自检符合规定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关工序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应记录。 (3)对于监理单位提出检查要求的重要工序,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及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建筑工程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 (1)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2)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3)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4)对涉及结构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及材料,应在进场时或施工中按规定进行见证检验; (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6)对涉及结构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在验收前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7)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合格条件是: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规定;符合相关标准和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2020年安装资料员考试案例题库及答案

2020年安装资料员考试案例题库及答案水暖: 一、某办公楼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工作压力为1.0MPa,设计流速2m/s,施工单位在2017年7月11日至7月13日对该工程的三层防火分区进行了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和管网冲洗(每天进行一项),并同步形成了相关试验记录资料。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压强度试验记录编写的内容(试验压力、测试点设置位置、试验过程、稳压时间、资料形成日期),请叙述。 答:该工程强度试验记录内容:试验压力1.5MPa,测试点设置在系统管网最低点,对管网注水时,将管网的空气排净,并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目测管网无渗漏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为合格。资料形成日期为2017年7月11日。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压严密性试验记录编写的内容(试验压力、试验过程、稳压时间、资料形成日期),请叙述。 答:该工程严密性试验记录内容: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1.0MPa,稳压24h,无渗漏为合格。资料形成日期为2017年7月13日。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冲洗记录编写的内容(试验水流流速、试验过程、资料形成日期),请叙述。 答:该工程管网冲洗记录:管网冲洗的水流速度2m/s,管网冲洗的流量不小于系统设计流量,管网冲洗分区、分段进行,水平管网冲洗时其排水管位置低于配水支管。资料形成日期为2017年7月12日。 二、我公司承建的某住宅楼工程,建筑安装施工承担的是电气工程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内容,其中建筑给水排水及

采暖工程的施工内容包括排水系统(包括卫生器具的安装,室外埋地排水管敷设到室外第一个检查井处)、给水系统及采暖系统(采暖管道上装有伸缩器,PE-RT地暖敷设)、消火栓系统。 工程实际工期从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30日完成,在2016年11月15日开始正式供暖。 1、排水管道、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以后,应分别做哪些试验。在编制试验资料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编制,以上涉及试验分别有哪些要求。 答:排水系统:通水试验;通球试验;灌水试验; 消火栓系统:消火栓试射试验。 消火栓试射试验: (1)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屋顶层(或水箱间内)试射消火栓和首层取两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 (2)屋顶试射消火栓时,当建筑物高度不超过100m时,试射消火栓静水压不低于0.07Mpa;当高度超过100m时,试射消火栓静水压不低于0.15Mpa。消火栓的出水流量和压力(充实水柱)符合设计要求,射出的密集水柱长度不应小于10m。 (3)首层取两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两股充实水柱应同时到达消火栓应达到的最远点,且首层两处消火栓同时应达到楼层的任何位置,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 通水试验: 排水系统通水试验应使用清水通水,通水量要达到设计最大额定流量。在连续排放的情况下,逐个检查卫生器具、各排水口、接口和全部排水管段,系统不渗漏,排水畅通为合格。 通球试验: (1)通球试验在通水试验合格后进行。

广东省资料员试题

广东省资料员试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钢结构设计中,强度取值的依据是__。 A.屈强比 B.抗拉强度 C.弹性极限 D.屈服强度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确定用水量的主要依据是__。 A.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所要求的流动性大小 B.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水灰比,砂率 C.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或水灰比、混凝土的强度 D.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水泥用量 3、胶合木结构板材中,当木板厚度为30mm,木板宽度小于等于100mm时,边翘材横向翘曲的限值为__。 A.0.5 B.1.0 C.1.5 D.2.0 4、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是指混凝土试件在温度为__和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标准条件)养护28d。 A.(20±2)℃ B.(20±3)℃ C.(20±5)℃ D.(20±4)℃ 5、砌筑水泥的初凝时间应不小于__min,终凝时间应不大于__h。 A.30,5 B.60,12 C.40,10 D.45,8 6、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材料消耗的去向包括有效损耗、__和管理损耗三部分。A.工艺损耗 B.净用量 C.库存损耗 D.非工艺性损耗 7、微沫剂的掺量,以常用的松香热聚物为例,大约占水泥质量的0.005%~0.02%,使用时用__的热水拌和使用。 A.60℃ B.70℃ C.80℃ D.90℃

8、对于抢险工程、突击性建设工程的材料宜选用的供应方式是__。 A.限额供应 B.敞开供应 C.领料供应 D.送料供应 9、钢材按__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特殊钢、专业用钢。 A.冶炼方法 B.化学成分 C.质量 D.用途 10、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砌筑砂浆的砂浆稠度范围为__。A.60~90mm B.50~70mm C.100~120mm D.70~100mm 11、制取硅酸盐水玻璃时,使用干法(两步法),即将石英粉或石英岩粉配以碳酸钠或硫酸钠放入玻璃熔炉内,以1300~1400℃温度熔化,冷却后得到的固体水玻璃再放入__个表压的蒸汽锅中熔成黏稠状液体。 A.1~2 B.3~8 C.4~9 D.5~10 12、轻混凝土是指干表观密度小于__的混凝土。 A.2400kg/m3 B.2100kg/m3 C.1800kg/m3 D.1950kg/m3 13、用来间接衡量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强度的指标是__。 A.混凝土抗拉强度 B.混凝土抗折强度 C.混凝土抗压强度 D.混凝土抗剪强度 14、__是企业生产耗费在工程上的综合反映,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 A.预算成本 B.计划成本 C.实际成本 D.目标成本 15、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当采用机械搅拌时,其搅拌量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__。 A.1/4 B.1/2 C.1/3 D.3/4

014福师《生物统计学》在线作业一、二

014福师《生物统计学》在线作业一 黄镇 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1. 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x)<α,就认为x是抽不到的。A. 假设检验原理B. 小概率原理C. 中心极限定理D. 概率分布律 13. 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D A. 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 B. 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 C. 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D. 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14.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分为处理因素和______因素。服药后病好了,则“病好了”这个结果可能是药导致的(药无效)、______药导致的(药无效)。C A. 非处理因素,也可能不是 B. 误差因素,也可能不是 C. 误差因素,不可能不是 D. 非处理因素,不可能不是 15.由于所选的特征在“药有效”时可能出现、在“药无效”时也可能出现,所以除了__D____外,所选

生物统计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考试轮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编号 考试课程:[120770] 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命题负责人曾汉元 适用对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5级审查人签字 考核方式:上机考试试卷类型:A卷时量:15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答案中要求保留必要的计算和推理过程,全部答案保存为一个Word文档,文件名 为学号最后两位数+姓名。考试结束后不要关机。提交答卷后,请到主机看一下是否提交成功。第1题12分,第3题5分,第10题13分,其余的题各10分。 1、下表为某大学96位男生的体重测定结果(单位:kg),请根据资料分别计算以下指标:(1)算术平均数;(2)几何平均数;(3)中位数;(4)众数;(5)极差;(6)方差;(7)标准差;(8)变异系数;(9)标准误。(10) 绘制各体重分布柱形图。 66 69 64 65 64 66 70 64 59 67 66 66 60 66 65 61 61 66 67 68 62 63 70 65 64 66 68 64 63 60 60 66 65 61 61 66 59 66 65 63 58 66 66 68 64 65 71 61 62 69 70 68 65 63 66 65 67 66 74 64 70 64 59 67 66 66 60 66 65 61 61 66 67 68 62 63 70 65 64 66 68 64 63 60 60 66 65 61 61 66 59 66 65 63 58 66 2、已知1000株水稻的株高服从正态分布N(97,3 2),求: (1)株高在94cm以上的概率? (2)株高在90~99cm之间的概率? (3)株高在多少cm之间的中间概率占全体的99%? 3.已知某批30个小麦样品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4.5%,σ=2.50%,试进行95%置信度下的蛋白质含量的区间估计和点估计。 4、有一大麦杂交组合,F2代的芒性状表型有钩芒、长芒和短芒三种,观察计得其株数依次分别为348、11 5、157,试检验其比率是否符合9:3:4的理论比率。 5、某医院用某种中药治疗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现将血红蛋白含量(g/L)变化的数据列在下面,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假设测验所要求的前提条件,问: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65 75 50 76 65 72 68 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82 112 125 85 80 105 128

(完整版)资料员考试题库

资料员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 案卷用在左侧三孔装订,装订线距左侧20mm,上下两空分别距中孔80mm。 A. 订书钉 B.夹子 C.线绳 D. 活页夹 正确答案:C 2.施工资料应按进行组卷,可根据工程大小及资料多少等具体情况选择专业或按分部、分项等进行整理和组卷。 A. 工程项目 B.单项工程 C.分部分项 D. 单位工程 正确答案:D 3.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GB/T50528—2001)是推荐标准。 A.国家 B. 地方 C.行业 D.企业 正确答案:A 4.工程资料案卷不宜过厚,一般不超过。 A.30mm B.40mm C. 50mm D. 无特殊要求 正确答案:B 5.卷内文件均按有书写内容的页面编号。每卷单独编号,页号从“1”开始。页号编写位置:双面书写的文件,正面在右下角,背面在。 A. 左上角 B. 右下角 C. 左下角 D. 右上角 正确答案:C 6.竣工图章应盖在的空白处。 A.图标栏上方 B.图纸任意 C.图纸左边 D.图纸上方 正确答案:A 7. 案卷用线绳在左侧装订,要整齐、牢固,便于保管和利用。 A. 两孔 B. 三孔 C.四孔 D.任意 正确答案:B 8.报城建档案馆的工程档案案卷封面的档案号由填写。 A. 施工单位 B.监理单位 C.建设单位 D城建档案馆 正确答案:D 9.卷内目录编制日期一栏填写文件资料的形成的起止时间;竣工图卷为日期。 A.编制 B.审批 C. 竣工图章 D.设计 正确答案:C 10.利用施工图改绘的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依据,变更部分超过图面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 A.1/2 B.1/3 C.1/4 D.2/3 正确答案:B 11.工程档案保管期限的短期是。 A.5年 B.10年 C. 20年 D. 12年 正确答案:C

李春喜生物统计学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

《生物统计学》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李春喜、姜丽娜、邵云、王文林编着) 第一章概论(P7) 习题1.1 什么是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1)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是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实验调查资料,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2)生物统计学主要包括实验设计和统计推断两大部分的内容。其基本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提 供整理和描述数据资料的科学方法;②确定某些性状和特性的数量特征;③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④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⑤提供实验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 习题1.2 解释以下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变量、参数、统计数、效应、互作、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准确性、精确性。 答:(1)总体(populatian)是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2)个体(individual)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元。 (3)样本(sample)是从总体中抽出的若干个个体所构成的集合。 (4)样本容量(sample size)是指样本个体的数目。 (5)变量(variable)是相同性质的事物间表现差异性的某种特征。 (6)参数(parameter)是描述总体特征的数量。 (7)统计数(statistic)是由样本计算所得的数值,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数量。 (8)效应(effection)试验因素相对独立的作用称为该因素的主效应,简称效应。 (9)互作(interac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 (10)实验误差(experimental error)是指实验中不可控因素所引起的观测值偏离真值的差异,可以分为随 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11)随机误差(random)也称抽样误差或偶然误差,它是有实验中许多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实验 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产生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增加抽样或试验次数降低随机误差,但不能完全消。 (12) 系统误差(systematic)也称为片面误差,是由于实验处理以外的其他条件明显不一致所产生的倾 向性的或定向性的偏差。系统误差主要由一些相对固定的因素引起,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控制的,只要试验工作做得精细,在试验过程中是可以避免的。 (13) 准确性(accuracy)也称为准确度,指在调查或实验中某一实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 近的程度。 (14) 精确性(precision)也称精确度,指调查或实验中同一实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程 度的大小。 (15)准确性是说明测定值堆真值符合程度的大小,用统计数接近参数真值的程度来衡量。精确性是反映 多次测定值的变异程度,用样本间的各个变量间变异程度的大小来衡量。 习题1.3 误差与错误有何区别? 答:误差是指实验中不可控制因素所引起的观测值偏离真值的差异,其中随机误差只可以设法降低,但不能避免,系统误差在某种程度上可控制、可克服的;而错误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人为的作用所引起的差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第二章实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P22、P23)

生物统计上机操作第五讲 方差分析

研究生《生物统计学》课程 第五讲方差分析 主要内容: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两因素方差分析 三、多因素方差分析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Analyze]=>[Compare Means]=>[ One-Way ANOVA] 1、案例分析:某水产研究所比较四种饲料对鱼的饲喂效果 (1)建立数据文件,在Variable Vew中定义变量“饲料”、“增重”,“饲料”小数位数为0,用1、2、3、4分别代表甲、乙、丙、丁4种饲料。输入数据。 (2)方差分析:[Analyze]=>[Compare Means]=>[ One-Way ANOVA],打开[One-Way ANOVA]主对话框。选定“增重”使之进入[Dependent List](样本观测值)框,选定“饲料”使之进入[Factor](因素)框 (3)单击[Options]进入“选项”对话框,选择[Descriptive]要求输出描述统计量,

[Homogeneity of Variance tese](方差齐性检验),[Continue]返回; (4)单击[Post Hoc]打开[One-Way ANOVA: Post Hoc Multiple Comparisions](单因素方差分析:验后多重比较)对话框,可选择确定多重比较方法,如LSD法、Duncan 法,[Continue]返回; (5)单击[OK],运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方差分析表: (P=0.005<0.01 不同饲料对鱼增重的作用差异极显著) 多重比较:LSD法 (解释:甲与其他三种饲料都具有显著差异,乙、丙、丁间差异不显著) Duncan法

2017年土建资料员考试题库---案例题

一、某工程为办公楼,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单层建筑面积1500㎡,总建筑面积16500㎡;地下为车库及库房,地上为办公。工程使用钢筋有HPB300、HRB400E,现场设置砼、砂浆试块标养室。 问题: (1)当钢筋进场后应进行哪些复验? (2)对带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哪些要求? (3)砼、砂浆试块标养室温湿度要求? 答: (1)、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重量偏差。 (2)、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3)、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度控制在20 ± 2℃,相对湿度在 95%以上。 二、某工业建筑施工项目,在测量管理工作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一、施工方依据测绘部门提供的放线成果、红线桩及场地控制网,测定了建筑物位置主控轴线、建筑物±0.000绝对高程等;事件二、施工单位在完成施工测量方案、红线桩校核成果、水准点引测成果及施工过程中各种测量记录后,填写并报监理单位审核。 1、施工单位应在( C )对建筑物垂直度和标高进行实测并记录,填写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标高测量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 A、工程竣工后 B、工程完工前 C、结构工程完工和工程竣工验收时 D、技术交底时 2、事件一做法是否正确?( A ) A、正确 B、不正确 3、标准水准点由规划部门提供,用来作为引入拟建建筑标高的水准点,一般为( B )点。 A、1—2 B、2—3 C、3—4 D、4—5 三、某单位工程中,需要对一批混凝土强度进行评定,该批的试件组数为5个,强度测试值分别为:32.2Mpa、35 Mpa、36.6 Mpa、36.6 Mpa、37.1 Mpa、。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问题: (1)该批混凝土的强度应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统计? 答:采用非统计方法 (2)计算分析该批混凝土强度是否合格? 答:mf cu ≥1.15f cu,k ; f cu,min ≥0.95f cu,k ;

四川省2020年安全员B证考试试题

四川省2017年安全员B证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土方开挖工程中对深度超过__的基坑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A.4m B.5m C.6m D.8m 2、两台或两台以上塔机在相靠近的轨道上或在同一条轨道上作业时,低位塔臂端部与高位塔身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__。 A.3.5m B.3m C.2.5m D.2m 3、混凝土搅拌机搅拌过程不宜停车,如因故必须停车,在再次启动前应__。A.进行检查 B.进行空载试验 C.卸除荷载 D.进行料斗提升试验 4、消防给水管网的工程临时竖管不应少于__,成环状布置。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5、混凝土喷射机启动前,应先接通风、水、电,开启进气阀逐步达到__,再起动电动机空载运转,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投料作业。 A.最大压力 B.正常压力 C.额定压力 D.一般压力 6、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通常采用__。 A.6~12mm B.6~8mm C.8~14mm D.12~28mm 7、《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的规定》规定,一、二级重大事故由__提出调查组组成意见,报请人民政府批准。 A.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授权部门会同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8、使用平刨时,刨削工件的最短长度不得小于刨口开口量的__。

A.4倍 B.5倍 C.6倍 D.7倍 9、在建筑施工现场高处作业遇到大雾和__大风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A.五级 B.六级 C.七级 D.八级 10、安全网现场的贯穿性能试验是将1.8m×6m的安全网与地面成30°夹角放好,四边拉直固定,在网中心的上方3m的地方,用一根φ48mm×3.5mm的__重的钢管,自由落下,网不贯穿,即为合格,网贯穿,即为不合格。 A.3kg B.5kg C.10kg D.15kg 11、轻质隔墙工程中,推拉式活动隔墙安装后,应该达到的效果为__。 A.推拉平稳 B.推拉灵活 C.推拉无噪声 D.隔墙平整 E.隔墙牢固 12、下列选项中,关于建筑业尘肺的防治,叙述正确的是__。 A.改革和革新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做到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遥控化,用无矽物质替代石英,尽可能采用湿式作业等 B.建立经常监测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制度 C.定期对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发现有不宜从事粉尘作业的疾患者,应及时调离 D.对已确诊为尘肺的病人,应立即送回家,给予合理的休养、营养、治疗E.对已确诊为尘肺的病人的劳动能力进行鉴定和处理 13、一般抹灰使用的砂宜采用平均粒径0.35~0.5mm的中砂,在使用前应过筛,颗粒坚硬、洁净,含泥土等杂质不超过__。 A.3% B.4% C.5% D.6% 14、下列选项中,关于振动冲击夯的操作要点,叙述正确的有__。 A.正常作业时,应用力往下压手把,加大夯实力度 B.作业时应正确掌握夯机,不得倾斜,要紧握手把,控制夯机前进速度 C.电动冲击夯在接通电源启动后,应检查电动机旋转方向,有错误时应倒换相线 D.在需要增加密实度的地方,可通过手把控制夯机在原地反复夯实 E.在较松的填料上作业或上坡时,可将手把稍向下压,并应能增加夯机前进速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