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芳荣报考北大考古专业作文指导PPT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59.50 KB
- 文档页数:17
2021高考热点模拟作文“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专业讨论会”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精品01押题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湖南考生钟芳蓉在高考中取得了676分的成绩,名列湖南省2020年高考文科第四名。
钟芳蓉决定选择自己喜欢的北大考古专业,在网上引起了热评。
在部分网友看来,考古是个冷门专业,毕业后还可能找不到工作。
而另外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她完全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班级计划就此事组织一场讨论会,对这事你有怎样的想法?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02读懂材料首先,对材料进行概括,谁,做了什么?钟芳蓉选择自己喜欢的北大考古专业,而网友褒贬不一。
进行审题时,切忌偷换概念,把关键词定位成“价值、考古、前程、冷门与热门、理想与现实、坚持、坚守、拼搏”等。
再次,是进行写作任务的梳理。
情境要求——班级讨论会;文体要求——发言稿(称呼语、简单介绍、对象感);对象——同学;论题——是否认同钟芳蓉的做法,对此有何想法;关键词——兴趣、初心/世俗功利观、价值观。
03审题指导这一则材料的立意方向,比较单一。
可以认同世俗功利的价值观,毕竟生活现实的选择也无可厚非;也可以认同理想追求的观念,选择自己热爱,听从自己内心召唤;也可以更辩证地去看问题,能将自己的热爱与现实的选择权衡考虑,寻求一种更契合的路子。
04示范标题《有梦即追,无问西东》《是选择热爱,还是选择生活》《择其所爱,赴其所向》《随心而择,追梦无悔》《听从己心,无畏东西》《为热爱立心,为自我立命》《选择无关好坏,前路唯有热爱》(文后附有考场佳作和名师点评)05作文素材1、耶鲁毕业生秦玥飞回国当村官生于重庆普通工人家庭的秦玥飞,高中毕业后获得全额奖学金赴耶鲁大学留学,主修经济学和政治学专业,并于2010年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秦玥飞并没有选择高级白领工作,而是选择归国,成为湖南省衡山县贺家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并再也没有脱离过“土地”两个字。
报考北大考古系女生作文素材
今年,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高考676分的高分被北大录取。
她在选择专业时没盯着所谓的“热门”,而是选择了“冷门”的考古系,原因是单纯的“从小就喜欢”。
以湖南全省第四的高分而选择考古专业,曾一度引发社会热议。
现在,钟芳蓉已经走进了北大校园。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说,考古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中国文化的源头,对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都能起到很大作用。
无论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考古业,这段学习生涯都能为人生之路奠基。
钟芳蓉以优异的成绩报考考古专业,引发考古圈众多褒奖和热议。
对此,网友也纷纷评论:“被全国考古宠起来的小女孩,一种考古圈晚来得女的感觉。
”“简直是郭襄过生日啊”。
同时,也有声音质疑考古专业冷门,就业困难。
8月2日,钟芳蓉发微博称:“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
”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后悔。
”钟芳蓉说,“很庆幸自己能在樊先生的影响下确定自己的兴趣并坚定地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让我的成长有了更多的力量。
”。
专题09 作文(原卷版)【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你即将离开初中,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
初中毕业是一段生活的终点,开启新的学程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人生路途,就是由无数个起点与终点串联铺就。
关于这个话题,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和大家说。
请准备一篇发言稿,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典礼上,和同学们分享交流。
可以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也可以分享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1)统一署名“杭晓华”,涉及校名统一为“光华中学”。
(2)600-800字。
(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22.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
幽默,常常是一种出人意料的逗笑,在逗笑之余又意味深长,让人有所感触。
它能使交流气氛融洽,人际关系和谐;能让人易于接受意见与建议;还能让自己缓解尴尬,走出困境……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幽默”的人或事?你又是如何理解“幽默”的?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作文。
任务一:请写校园生活中的人或事,向校刊“幽默故事”专栏投稿。
任务二:请以“幽默是一种____________”为题,为“走近幽默”的主题班会撰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1)若选任务一,请自拟题目;若选任务二,请从“力量、智慧、生活态度、人生境界”等词汇中任选其一,补写完整题目。
(2)600-800字。
(3)不得抄袭、套作。
(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余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想开一家餐厅,让记性不好的阿公和阿婆来这里上班,他们可能会经常上错菜,但客人们的一句‘没关系’,将让这间店充满温情。
”“我的梦想是开一家书店,木质的书柜、三张亮黄色的沙发,每个星期只卖同一本书,希望客人可以慢慢读出这本书的趣味。
”“我想接手爸爸的行动杂货店,开着一辆小货车,在各个村落来来去去,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继续为我们的家乡服务。
2021高考热点模拟作文“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专业讨论会”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精品01押题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湖南考生钟芳蓉在高考中取得了676分的成绩,名列湖南省2020年高考文科第四名。
钟芳蓉决定选择自己喜欢的北大考古专业,在网上引起了热评。
在部分网友看来,考古是个冷门专业,毕业后还可能找不到工作。
而另外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她完全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班级计划就此事组织一场讨论会,对这事你有怎样的想法?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02读懂材料首先,对材料进行概括,谁,做了什么?钟芳蓉选择自己喜欢的北大考古专业,而网友褒贬不一。
进行审题时,切忌偷换概念,把关键词定位成“价值、考古、前程、冷门与热门、理想与现实、坚持、坚守、拼搏”等。
再次,是进行写作任务的梳理。
情境要求——班级讨论会;文体要求——发言稿(称呼语、简单介绍、对象感);对象——同学;论题——是否认同钟芳蓉的做法,对此有何想法;关键词——兴趣、初心/世俗功利观、价值观。
03审题指导这一则材料的立意方向,比较单一。
可以认同世俗功利的价值观,毕竟生活现实的选择也无可厚非;也可以认同理想追求的观念,选择自己热爱,听从自己内心召唤;也可以更辩证地去看问题,能将自己的热爱与现实的选择权衡考虑,寻求一种更契合的路子。
04示范标题《有梦即追,无问西东》《是选择热爱,还是选择生活》《择其所爱,赴其所向》《随心而择,追梦无悔》《听从己心,无畏东西》《为热爱立心,为自我立命》《选择无关好坏,前路唯有热爱》(文后附有考场佳作和名师点评)05作文素材1、耶鲁毕业生秦玥飞回国当村官生于重庆普通工人家庭的秦玥飞,高中毕业后获得全额奖学金赴耶鲁大学留学,主修经济学和政治学专业,并于2010年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秦玥飞并没有选择高级白领工作,而是选择归国,成为湖南省衡山县贺家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并再也没有脱离过“土地”两个字。
2021高三作文“湖南高考状元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精品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最近,考古界“团宠”钟芳蓉引发多方关注。
这位湖南耒阳留守女孩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绩,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
她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热爱考古,所以她选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她的专业选择在网上引发热议。
有网友说:“到就业时就哭了,分分钟教你做人。
”还有人说:“这种家庭应该选择毕业后可以赚更多钱的专业,比如北大经管。
”与此同时,樊锦诗先生得知此事后为钟芳蓉送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表达对钟芳蓉的祝福和希望并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从下列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你认同钟芳蓉的专业选择吗?请针对此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2)樊锦诗先生对敦煌的赤子之爱让我们动容,她对钟芳蓉这些年轻人的期许与关切让我们感怀。
请你给樊先生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感受。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审原材料这是一则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
近段时间,关于高考录取方面的新闻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湖南省第四名的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事件,更是引发多方媒体关注。
樊锦诗先生为她赠书写信,多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联袂送出考古大礼包,钟芳蓉俨然成了考古界最惹人关爱的“小师妹”。
这样的新闻作为作文命题,贴合社会,贴合现实,贴合高中生的实际,对学生来说应该有强烈的代入感。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其写作热情。
同时,它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分析问题的思辨能力,以及责任担当意识等。
材料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交代钟芳蓉的主要事迹,交代她以高分报考北大考古系,这是引发争议的缘起。
第二层列举了部分网友的意见,认为她择业有欠考虑,考古专业比较冷门,不好就业,不利于改变她家里的经济现状,报经管之类的热门专业可能“钱”途更好。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坚守我心,逐梦前行作文材料2020年高考,湖南耒阳农家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的高分位列湖南省2020年高考文科第四名,如此优异的成绩让她顺利地被北京大学录取。
同时她也因为选择了钟爱的却相对冷门的考古专业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诸如“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为什么不选个热门专业?”“留守家庭应该选毕业后能赚钱的专业。
”“凭此高分应该选择更有‘钱途’的专业,浪费了!”的声音此起彼伏。
当然也有网友表示:“报专业不必太功利,不用想太多,自己喜欢就好!”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诗锦得知此事后,写信鼓励钟芳蓉:“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读了上述材料,请谈谈你的看法和感悟。
范文展示初心,是生命中一道不灭的光也许,多年以后的某个清晨,正伴着晨曦忙碌着的钟芳蓉,她会回想起2020年的秋天在填报志愿的表格上确认“北京大学考古系”的那个瞬间。
无疑,是初心之光的闪耀,让她毅然决然地去追寻她在生命起点处许下的梦想。
是的,无论这个决定此刻是怎样的备受争议,无论未来的发展是怎样的难以预料,初心,始终都她是生命中一道不灭的光。
坚守本心,听从自己的内心的呼唤,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一道生命之光,它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至于泯然于众人。
是的,我们努力学习是为了我们的梦想,而不是为了复制别人的人生。
活着是旅程,是见识,是经历,而不是为名为利。
所以当有人用他的社会准则诸如“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为什么不选个热门专业?”“留守家庭应该选毕业后能赚钱的专业”来要求钟芳蓉的时候,她才会大声说,我有我的梦想之光,我要找到心灵的归处!初心,是生命最本真的光辉,是晶莹剔透的梦,照耀而温暖着我们前进的征途。
日本有一项“终身成就奖”,让无数业界精英为之付出一生,但1994年的春天,在举国的期盼与瞩目下,这一奖项被出人意料地颁发给了一名叫清水龟之助的邮递员。
其原因是,在清水龟之助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经手的数以亿计的邮件,从未出过差错。
钟芳蓉考进北大选考古专业,有人在替她担心什么?作者:来源:《作文评点报·初中版》2020年第41期【多维解读】1.要尊重他人的选择。
网友的“忠劝”看似颇具现实基础,但仔细掰扯,实属把自己的价值观和选择权强加于他人身上的道德绑架。
暂且不说这些偏见与现实不符,让人难以苟同,更重要的是,他们站在舆论的制高点,臆测他人的想法,忘记了尊重个人的选择。
哪怕这些选择是个人化的,不符合公众预期或想象,但只要不伤害他人利益,就无可厚非。
而任何对无害于他人的个人选择的口诛笔伐,都不是尊重他人的应有之为。
2.每个人都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在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之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前者、舍弃后者。
每个人都有遵循内心、仰望星空的权利,让有梦者去逐梦,让“钟芳蓉们”随心所欲地去生活、去奋斗,才是社会大众应取的态度。
3.热爱才是人一生的财富。
人的一生不应该只以金钱、地位作为目标,将自己关在庸常的牢笼里。
热爱能够催生动力,使人向上,人变优秀了,还会因为没有出路而深陷困顿吗?牺牲热爱去追逐所谓的热门,是舍本逐末。
学你所爱,才是了不起的选择。
不久前,湖南耒阳考生钟芳蓉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76分的成绩,名列2020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
钟芳蓉决定选择北大考古专业后,在网上引起了热评。
在部分网友看来,考古是个冷门专业,毕业后还可能找不到工作。
而另外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她完全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平心而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
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自然是每个人的权利。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认为:上大学选好的专业,比选好的大学重要;选最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比选最赚钱的专业重要。
这个道理简单质朴,却又一针见血——如果不热爱,又怎么可能有前行的动力?考古专业对钟芳蓉的一生意味着什么,只有她心里最清楚。
然而,部分网友的“泼冷水”看似不解风情,却也不乏对现实的考量。
考古,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专业,没有时间的积淀,强求速成显然是不现实的。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择我所爱,心系时代——青年择业”主题作文导写及范文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大学生在选择专业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就业,能不能拿到薪水。
——网友看法任何专业都有存在的意义,没有一个专业是没用的。
填报专业不能把专业能不能就业,能不能“吃上饭”作为唯一衡量标准。
——人民日报评论青年选择职业和专业方向,首先要选国家所急的,只有把个人的前途与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
——于敏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押题理由关注社会热点、引领青年成长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导向。
本命题具有思辨意义,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对现实中的热点事件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见解,本命题紧扣疫情之后的社会热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与时代同频共振,并在社会争议中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
本命题以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思考如何对待理想就业与现实就业的落差,引导学生从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大视角思考自己的就业选择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
同类命题近年来,关注社会与青年成长热点事件、关注学生思辨意识的作文命题在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
2023年全国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用形象的语言批驳了“吹灭别人的灯”和“阻挡别人的路”的自私做法,启示青年注重团体合作的力量;全国甲卷从不少人过度依赖技术,沉溺于虚拟世界,蹉跎时间的现实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人、技术与时间的关系;2022年上海卷的作文命题“发问与结论”从“小时候喜欢发问”到“长大后看重结论”看似对立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在思辨中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书法与人生”,引导学生从传统书法中体悟人生,体现自我对不同人生态度的认识、评价、鉴别与取舍。
2019-2020学年镇江一中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
国内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虽然近年来粮食连年丰收,仍然无法完全做到自给自足。
国际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于旭波说。
我国耕地占全球近10%、淡水资源占6%,却要养活全球近20%的人口,资源与人口完全不对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适当调剂余缺。
增强保障粮食安全应该植根于国内粮食供应基础之上。
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在4亿吨左右,仅占我国年消费量的三分之二。
此外,当前我国粮食个别品种供求矛盾突出,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超过80%,优质粮食供给成为“短板”。
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从中长期看,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粮食安全都隐患不少,风险仍然存在,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通,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提升整体粮食安全水平。
(刘慧《我国筑牢粮食安全屏障》,选自《经济日报》2019年1月)材料二:“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1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解读《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时说。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保护,既要‘少占’,也要‘补足’。
就是说要减少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同时要拓展补充耕地渠道。
”对于加强保护耕地质量,余欣荣说:“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
2021届广东12月阶段测试作文解析:你怎么看待钟芳蓉报考考古专业【附名师下水文】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20年高考揭榜,以676分获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钟芳蓉,决定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这样的高分,却报考考古这样的“冷门专业”,引发了网友热议:“古专业冷门,不容易找到好工作”“考古,注定不是一个大富大贵的行业”……钟芳蓉回应网友称: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是受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
钟芳蓉的“偶像”樊锦诗得知此事后,为表达对钟芳蓉的祝福和希望,特意给她寄去了《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该书记述了樊锦诗在北大考古系的求学往事,50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樊锦诗还写信鼓励钟芳蓉:“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念书。
”你对以上材料有哪些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材料背景。
第一段引出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系的新闻和网友的评论——“古专业冷门,不容易找到好工作”“考古,注定不是一个大富大贵的行业”。
第二段讲述钟芳蓉之所以报考考古专业,是受到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影响。
樊锦诗先生知道此事后,不仅特意寄去了《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还写信鼓励小钟:“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在这段鼓励话语中,考生要能抓住“初心”“坚守”“理想”“静下心”这些关键词,这对我们立意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部分是任务要求。
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一篇作文表明态度和看法。
这篇作文没有外在的格式要求。
【一点引申】其实,对这篇作文,小编不由得想起去年10月份曾经上过热搜的新闻——中科院博士后当辅警。
尽管当地公安一再强调缪博士进入的是刑侦署技术大队DNA实验室,是作为专家型人才引进的,缪博士本人也回应称“更希望大家看到我干的工作,不只是停留在博士后的头衔上。
钟芳荣事迹素材钟芳荣的故事就像一阵温暖又充满力量的风,吹进了很多人的心里。
钟芳荣是谁呢?她就像是一颗在知识的星空中突然闪耀得特别厉害的星星。
这个女孩子呀,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
这可不得了,在很多人眼里,考古那是个又冷门又不怎么“赚钱”的专业。
好多人就想啊,这孩子是不是傻呀?放着那些热门的、将来好就业能赚大钱的专业不选,为啥要选考古呢?这就好比大家都抢着去摘那些长得又大又红、能卖个好价钱的苹果,她却跑到角落里,去捡起一颗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但是却有着独特魅力的小果子。
可钟芳荣心里明白着呢。
她对考古那是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热爱。
这种热爱啊,就像是一个小火苗,在她心里越烧越旺。
她不是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是她就像一个执着的探险家,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宝藏。
考古对于她来说,可不是什么枯燥的挖挖泥土、看看破罐子的事儿。
在她眼里,那些古老的文物就像是一个个会说话的老人,每一件都藏着无数的故事,等着她去倾听、去解读。
咱们把这事儿再类比一下啊。
就好像你特别喜欢一个小众的音乐类型,周围的人都在听流行乐,说你听的那玩意儿没几个人知道,也不“潮”。
可是你呢,你就是能从那小众音乐里听出不一样的情感,能感受到创作者独特的灵魂。
钟芳荣对考古就是这么个感觉。
她在学习考古的道路上,就像一个勇敢的行者。
每一次的考古发掘,就像是打开一扇通往过去的神秘大门。
她在那些废墟里、古墓中,仔细地寻找着历史的蛛丝马迹。
她可能会在烈日下,一点点地清理文物上的泥土,那认真的模样,就像是一个艺术家在雕琢一件绝世的艺术品。
她的手触碰着那些古老的物件,就像是在和古人握手,感受着千百年前的温度。
钟芳荣的事迹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启示。
咱们很多时候啊,都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了。
做事情总是先想着这个有没有用,那个能不能赚钱。
可是钟芳荣告诉我们,兴趣和热爱才是最强大的动力。
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别人,为了那些所谓的“好处”,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多难受啊,就像穿了一双不合脚的鞋,走一步都硌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