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华侨华人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8
挪威概況國名:挪威王國(The Kingdom of Norway,Kongeriket Norge)獨立日:6月7日(1905年)國慶日:5月17日(1814年)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1:8。
旗地為紅色,旗面上有藍、白色的十字形圖案,略偏左側。
挪威曾在1397年與丹麥、瑞典結成卡爾馬聯盟,為丹麥所統治,所以國旗上的十字源自丹麥國旗的十字圖案。
挪威國旗有兩種,政府機構懸挂燕尾式國旗,其他場合懸挂上述橫長方形國旗。
國徽:為盾徽,紅色的盾面上直立著一隻金色獅子,頭戴王冠,持金柄銀斧。
金獅是力量的象徵,銀斧是挪威自由的保護者聖奧拉伕的武器。
盾徽上端是一頂鑲嵌著圓球和十字的金色王冠。
國歌:《對!我們熱愛祖國》國鳥:河鳥國家政要:國王哈拉爾五世 (Harald V) ,1991年繼承王位;首相謝爾·馬格納·邦德維克(Kjell Magne Bondevik) ,1997年至2000年首次出任首相,2001年10月再次出任首相。
自然地理:面積為385155平方公里(包括斯瓦爾巴群島、揚馬延島等屬地)。
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東鄰瑞典,東北與芬蘭和俄羅斯接壤,南同丹麥隔海相望,西瀕挪威海。
海岸線長2.1萬公里(包括峽灣),多天然良港。
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縱貫全境,高原、山地、冰川約佔全境2/3以上。
南部小丘、湖泊、沼澤廣布。
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人口:452.1萬(2002年1月)。
96%為挪威人,外國移民約佔4%。
有薩米族約3萬人,主要分佈在北部。
官方語言為挪威語,英語為通用語。
90%居民信奉國教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奧斯陸(Oslo),市區人口約50.8萬(2002年1月)。
行政區劃:全國設1市18郡,下設454個市政:奧斯陸(市)、阿克什胡斯、東福爾、海德馬克、奧普蘭、布斯克呂、西福爾、泰勒馬克、東阿格德爾、西阿格德爾、羅加蘭、霍達蘭、松恩-菲尤拉訥、默勒-魯姆斯達爾、南特倫德拉格、北特倫德拉格、諾爾蘭、特羅姆斯、芬馬克。
加拿大温州同乡总会办公室:∙地址:6981 Victoria DriveVancouver, BC, V5P 3Y7∙电话:(604)288-9686, (604)323-2308 ∙传真:(604) 323-2308∙Email:admin@wenzhouren.ca温州同乡地产经纪施昌东∙电话:(604) 418-3018∙网站:房地产顾问孙蓓阳 Shirley B. Sun房地产项目策划开发及市场推广专业特别顾问∙电话:(604) 603-3558∙电邮:shirley@∙网站:世界温州人社团(部分)负责人金名片包聪英国温州华商总会会长伦敦工商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理事伦敦中国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商总会办公地点:伦敦市办公电话:0044—(0)2074811015在伦敦的温州人:约2000人,英国温州华商总会会员80人左右。
伦敦的主要产业:主流产业为制造业。
此外,金融、精细化工、冶金、制药、创业产业、休闲产业以及“午夜经济”等也较为发达。
伦敦目前的商机:服装、皮鞋、礼品、装饰材料等轻工产品有一定的市场潜力;房地产业发展空间大;蔬菜、瓜果种植的商机也很大。
池万升法国华侨华人会副主席法国KATANA董事长华侨华人会办公地点:巴黎:43,Rue du Temple 75004 Paris France办公电话:(33)0142771360,传真:(33)0142776214在法国合法居留的温州人:大概有20万人,其中有10万人在巴黎,法国华侨华人会温籍会员有1000多人。
巴黎的主要产业:巴黎服务业非常发达,展览业、文化产业、旅游及其相关产业都是巴黎支柱产业,其中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
温州人在巴黎主要从事的行业:大多经商,皮具、餐饮、服装、物流仓储、宾馆等诸多服务行业都有温州人。
巴黎目前的商机:对于服务业发达的巴黎来说,商机就在服务业里,特别是旅游业,因此与此相关的餐饮、酒店业等行业值得投资。
挪威欢迎大家走进挪威,我们是本次的讲解员黎周奇、杨璐。
人文地理挪威全称为“挪威王国”,“挪威”含有“通往北方之路”的意思。
挪威国旗旗地为红色,旗面上有蓝、白色的十字形图案,略偏左侧。
挪威国徽为盾徽,红色的盾面上直立着一只金色狮子,头戴王冠,持金柄银斧。
金狮是力量的象征,银斧是挪威自由的保护者圣奥拉夫的武器。
盾徽上端是一顶镶嵌着圆球和十字的金色王冠。
挪威人口有480万。
96%为挪威人,外国移民约占4.6%。
有萨米族约3万人,主要分布在北部。
官方语言为挪威语,英语为通用语。
90%居民信奉国教基督教路德宗。
国树为云杉,国鸟为河鸟。
货币为挪威克朗。
地理概况所属大洲:欧洲北部地区。
面积为38515平方公里,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南同丹麦隔海相望,西濒挪威海。
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山区气候寒冷。
挪威本土属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首都年平均气温7℃,年降水量740毫米左右。
挪威是世界重要的海事国之一,其海岸线曲折,是优良港口。
高原、山地和冰川约占总面积的70%,境内大小瀑布不计其数,小丘湖泊星罗棋布,沿海峡湾纵横,岛屿环峙,约有15万个岛屿拱卫其岸,誉称:“万岛国”。
挪威地处偏北,其最南点(北纬约58度)比中国最北点(不到北纬54度)还要北。
北极圈横穿挪威北部,国土有三分之一位于北极圈内,北部一些城市到了6、7月份根本没有夜,可以看到午夜的太阳以及美丽的北极光。
历史、政治、经济挪威公元9世纪形成统一的王国。
14世纪中叶衰落,1397年与丹麦和瑞典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麦统治。
1814年,丹麦把挪威割让给瑞典。
1905年独立成立君主国,并选丹麦王子卡尔为国王,称哈康七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哈康国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国。
1945年获得解放。
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称奥拉夫五世。
挪威实行君主立宪制。
国王为国家元首,并提名首相,但无权解散议会。
现在的执政党是工党。
经济挪威是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发达国家。
“挪威”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挪威1,挪威位于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与俄罗斯、瑞典和芬兰交界。
国⼟⾯积38.5万平⽅公⾥,分为⼀个⾸都市和18个郡,以及若⼲个岛屿;⼈⼝537.5万,挪威⼈占⽐90%以上。
挪威的领地为南北狭长型,海岸线漫长曲折,沿海岛屿众多,也被称为“万岛之国”。
2,挪威是⼀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现代化⼯业为主,海洋⽯油和天然⽓是重要的经济⽀柱,也是主要的出⼝产品。
早在公元8到10世纪初,北欧属于海盗时代,挪威船就航⾏于世界各地,他们有着深厚的船舶制造业历史。
直到如今,挪威依然在为世界各地的船队提供零部件和各种服务。
3,挪威因太靠近北极圈,农业⽤地⽐较稀少,仅占国⼟⾯积2.6%。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养殖⽜猪鸡鸭等,奶制品和蛋类⾷品基本可以⾃给;但是95%以上的蔬菜、⽔果、⾯粉和⼤⽶等等则需要从南美洲和欧洲南部⼀些国家进⼝,所以价格较贵。
4,挪威的渔业⾮常繁盛,⾃古以来,挪威⼈就靠下海捕渔为⽣。
临近北极的海域之内,鱼虾类产品都有着丰富的蛋⽩质和脂肪,⽽且体型也⽐较⼤,数量也⾮常多。
以前的挪威⼈就是顿顿吃鱼,想吃蔬菜,就拉着⼀船鱼穿过地中海去西班⽛等国进⾏贸易和交换。
5,奥斯陆是挪威的⾸都和第⼀⼤城市,位于该国东南部,⾯积454平⽅公⾥,⼈⼝约62万。
奥斯陆是挪威的政治、经济、⽂化、交通中⼼和主要港⼝,也是挪威王室的所在地。
但是在19世纪末,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称奥斯陆为“幽灵的城市”,阴郁和⽋缺活⼒,在20世纪初整座城市也不过万⼈左右。
到了20世纪以后,在⽯油带来的经济景⽓之下,奥斯陆才逐渐苏醒,慢慢地开始建设了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馆等,直到现在成为了欧洲最幸福和最富有的城市之⼀。
6,奥斯陆机场是挪威最重要的国际机场,距离⾸都市区约48公⾥,机场外有公交车、地铁和出租车,⾮常⽅便。
因为挪威⼈整体平均薪资⽐较⾼吧,所以当地的消费也很⾼,在奥斯陆乘坐⼀次公交车在30元到50元⼈民币之间。
世界华侨华人数量和分布的历史变化作者:庄国土(厦门大学教授)发表日期:12-05-17 【内容提要】中国人大规模向海外移民始于 16 世纪末。
到 17 世纪初,世界华人数量约十余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地。
至 19 世纪中期,世界华人数量约 150 万人,仍高度集中于东南亚。
19 世纪中叶以后,大规模华工出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华侨华人分布的状况,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和欧洲都出现数量不等的以华工为主的华人社区。
由于 19 世纪后期东南亚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均排斥华工,20 世纪初华人的数量仍高度集中于东南亚。
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世界华侨华人约有 1200 万—1300 万人。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大规模的中国新移民决定性地改变世界华侨华人高度集中于东南亚的格局。
到 2008 年,世界华侨华人总数超过 4500 万人,而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比例降为 73%,北美、欧洲、澳洲和日本、韩国的华侨华人数量激增。
【关键词】华侨华人数量分布变化华侨华人指中国移民及其后裔。
①中国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可谓有海外贸易,就有因贸易原因而留居海外的商人水手。
大规模的持续性海外移民始于 16 世纪末。
至 21 世纪初,约可分为四个阶段或四次高潮,基本奠定华侨华人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现状。
由于国内外推动移民的因素和环境不同,四个阶段的移民目的地有很大差异,移民数量、结构和在侨居地的境遇也各不相同。
百多年来,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移民史和华侨华人的研究成果甚丰,但多集中于区域、国别华人史的研究,鲜有对中国移民及其后裔数量的整体估算。
当地国人口统计资料匮缺、民族身份确定标准不同或华人刻意隐瞒身份等诸种因素,都导致各个历史时期对各国华侨华人数量的估计有巨大差异。
例如,对 21 世纪初华侨华人数量的估算,从 3000 万到 8700 万都有①。
导致中国对华侨华人数量大多用“几千万”的含糊提法。
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人口分类和出入境统计资料较完备,而发展中国家则缺乏相关人口及分类统计,需要根据各种资料推算。
看看挪威如何对待中国难民的挪威是“发达国家”,它富有发达的原因主要是石油,挪威的石油出产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09年版《人类发展报告》,在显示国民生活富裕的指数上,挪威再次居于世界第一。
我们被分配到了挪威北部的诺尔兰(Nordland)省的首府博德市(Bodø),虽然是首府,但这个小城还不到5万人,面积还不如中国中等城市中的一个区大,小城傍海环山,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我们被安排到了市中心的一个新公寓楼中的一套新公寓,一室一厅带卫生间厨房,大概60平方,房子是第一次使用。
打开房门,令我们惊奇的是,房子中已经配好了生活用品,计有:炉灶、冰箱、洗衣机、沙发、一张双人床和单人床、床垫和三床被子、衣柜、餐桌、椅子、一套厨具等。
对,还配了一部手机。
每一个难民都有一个难民办公室的官员负责,生活中一切事情和困难都可以找官员解决,在和官员面谈时他们提供翻译,一切安顿下来后,开始进入正常的生活。
所有来到挪威的成年难民都可以接受2年的免费的挪威语学习,挪威每个城市都有成人语言学校给外来移民提供语言学习。
在学习期间,挪威政府提供难民生活的费用,每个成年人每月可以得到9100挪威克朗(2006年)资金,挪威和人民币的比率是1比1.3(2006年),在挪威每一个18岁以下的孩子每月可以得到大约1000挪威克朗的资助,我们一家三口人在来到挪威的头两年,每个月可以从挪威政府得到大约接近2万挪威克朗的资金,我们的房租加上水电大约是5000克朗,挪威的物价较高,我们每月吃饭一般不超过5000元,除去另外的花费,等于每月可以有超过5000克朗的结余。
在2年的挪威语学习后期,可以根据自己原来的职业,选择自己适合或喜爱的工作,在难民办公室的帮助下,找工作的地方实习,以积累工作经验。
对于外来移民,特别是难民来说,在挪威想找到一个固定和专业对口的工作比较难,因为挪威的任何工作都需要相关工作的资历证明和工作经验,要取得挪威工作部门的认证,必须得经过专门的学习培训。
潘集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亚洲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因素D. 洋流因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亚欧大陆东部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主要原因是由于这里背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太平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亚洲气候的有关知识.2. 亚洲第一长河是()A. 长江B. 黄河C. 湄公河D. 印度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长江长度6300多千米,长度世界第三,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在亚洲居首位。
考点:亚洲的河流3. 亚、非、欧三大洲都濒临的海是()A. 阿拉伯海B. 地中海C. 黑海D. 里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亚、非、欧三大洲濒临的海洋。
亚、非、欧三大洲都濒临地中海。
4. 亚洲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 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B. 纬度位置的影响C. 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D. 地形的影响【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洲季风区水旱灾害比较频繁的主要原因。
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或来的早,会出现涝灾;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则会导旱灾。
5. 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答案】B【解析】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6.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A. 北美洲B. 南极洲C. 非洲D. 亚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亚洲的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7. 世界最低的洼地是()A. 贝加尔湖B. 吐鲁番盆地C. 死海D. 里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亚洲的世界之最。
挪威华侨华人概况挪威华侨华人缺乏万人且移民方式具多样化特点。
(一)人口数量。
根据挪威统计局发布的Minifacts about Norway 2021提供的最新数据,挪威国土总面积为385178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为5109056。
挪威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对外国移民具有吸引力,根据挪威统计局2021年1月公布的数据,外国人移民挪威以及在挪威出生的外国移民后裔共759185人,其中外国人移民633110人,在挪威出生的外国移民后裔126075人,这些移民群体来自全世界221个不同国家和地区。
亚裔移民(包括土耳其)数量为242699人,是除欧洲移民外的第二大移民群体。
在挪威,来自巴基斯坦的移民最多,超过3万人。
截至2021年,在挪威的华侨华人(假设无特别标识,本文所指“华侨华人〞是指祖籍中国大陆者)及华裔第二代总人数已达9025人,约占挪威总人口数的0.18%(图一)。
其中,仍拥有中国国籍的有4715人,占中国移民总数的52.24%,超过半数(图二)。
而且,从数据可以看出,移民挪威的中国人数量自1970年以来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在这一态势中,自1996年以来,女性人数又持续多于男性(图三)。
(二)移民方式。
早期中国移民进入挪威应该算是劳务移民。
一开场,他们从外乡或者受雇于挪威的船只,从事厨师和杂务等工作。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游历之后,随挪威船只返回挪威,并定居在这里。
上岸后的华侨华人,大多仍旧以开餐馆为生。
还有一种是通过婚姻方式移民挪威,通过与挪威公民结婚而移民到挪威的中国女性。
第三种方式是工作留居。
之所以用“留居〞而非“移民〞,是因为这一类人群通过留学海外毕业后找工作而获得工作合同留居挪威,他们局部人是在挪威完成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在挪威找到工作,获得留居。
也有一局部人在欧洲或者北美其他国家完成硕士或者博士学业后获得在挪威的工作。
还有人在国外完成学业后,回国短暂工作一段时间,又寻找时机到挪威工作。
此外还有一种状况:一局部青年人通过中、挪文化合作工程如互惠生(Aupair)等出国后,又申请当地大学,获得学生签证,得以在工程完毕后继续留在所在国学习并获得学历。
袁文儿挪威华人首富情定罗非鱼何雪梅;刘恒涛;孙岁寒;周见喜【期刊名称】《中国市场》【年(卷),期】2012(000)051【总页数】3页(P38-40)【作者】何雪梅;刘恒涛;孙岁寒;周见喜【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从挪威的“饭店皇帝”到中国规模最大的罗非鱼苗企业老板,袁文儿的转身虽不华丽,但十分精彩。
他有很多身份,是一个涉及房地产、影视、餐饮、艺术、水产等众多领域的风投者。
在餐饮行业,他是挪威的“饭店皇帝”;在艺术行业,他是现代艺术馆的创建人;而在水产行业,他的身份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罗非鱼苗企业老板。
他就是袁文儿,2011中国水产业风云榜“年度企业家”。
由于为人低调,国内水产业中和袁文儿相熟的人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命运波折的饭店皇帝在挪威,提及饭店皇帝,大多数商界人士都会竖起大拇指。
但是却极少有人知道这位中国商人的艰辛成长史。
1955年,在浙江定海一个四面环海的渔村,一户兄姊六人的家庭又多个老幺,这就是之后名震挪威商界的袁文儿。
袁文儿的祖父是一个大地主,大到什么地步呢?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把他们家炸掉了,竟然就地建起了飞机场。
袁文儿2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为了生计,父亲只能在船上做饭,跟着船一出海就是一年半载。
袁文儿就是从那时开始了擦鞋匠的生涯。
15岁,这个少年怀揣着50美元上路,从香港到万里之遥的荷兰。
18岁的袁文儿开始自己开店,但是运气很不好,他开店的地方在荷兰和比利时的边境,要有车才能过去,但当时遇到了石油危机,大家都无法过去,所以就没有生意。
后来因为居留证过期,他最后到达了挪威。
挪威是袁文儿的福地。
来挪威10个月以后,聪明能干的袁文儿就开办饭店,竟一炮而红。
那时,他才23岁。
在他的饭店里,客人可以在西方人熟悉和喜欢的环境与服务中,品尝最地道的中国美食,这种中西交融的风格让他的“中国城”迅速享誉挪威。
挪威各大城市都主动邀请他去开连锁店。
后来,他又在SKTEN开设饭店夜总会,接着新开4家饭店,那个时候他已经被挪威的媒体称作“饭店皇帝”。
北欧五国华人简介北欧五国指的是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这五个国家。
虽然这些国家是少数人口和面积较小的国家,但吸引了大量华人移民和留学生。
华人在北欧五国的人数和比例不断增加,他们为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丹麦是北欧五国中华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华人移民主要集中在首都哥本哈根及其周边地区。
他们涉及各行各业,包括科技、金融、医药、商贸等领域。
丹麦是一个高福利的社会,整体上对移民比较友好,因此吸引了不少华人来丹麦发展。
此外,丹麦在高等教育方面享有盛誉,吸引了很多中国留学生。
挪威是北欧五国中华人人口相对较少的国家,但仍吸引了一定数量的华人移民和留学生。
挪威的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稳定,这也是一些华人选择来挪威的原因之一。
挪威政府对留学生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中国留学生来此深造。
在挪威,华人主要集中在首都奥斯陆、卑尔根和特隆赫姆等城市。
瑞典是北欧五国中华人移民和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瑞典的高等教育水平极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其中不少来自中国。
瑞典的高科技产业和创新环境也吸引了许多华人专业人士和企业家。
瑞典的移民政策相对较为开放,这也为华人在瑞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芬兰是北欧五国中华人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
芬兰对外国人的就业和居留限制较多,因此吸引了相对较少的华人移民。
然而,芬兰是一个教育强国,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学府,吸引了不少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芬兰也致力于推动创新和科技发展,吸引了不少华人专业人士。
冰岛是北欧五国中华人人口最稀少的国家之一。
冰岛因其绝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虽然冰岛的经济规模较小,但该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创新和科技发展。
冰岛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吸引了一些华人移民和留学生。
无论是在丹麦、挪威、瑞典、芬兰还是冰岛,华人移民和留学生都为当地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建设和活动,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同时,华人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业精神为当地经济作出了贡献。
北欧五国华人简介北欧五国指的是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和冰岛这五个国家。
这些国家在北欧地区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高福利水平和良好的教育医疗体系而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
在北欧五国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华人社区。
北欧五国华人社区主要分布在主要城市,并以工作、留学和移民为主要目的而来。
这些华人社区在各自国家中有着不同的规模和背景。
以下是简要介绍:1. 丹麦华人:丹麦是北欧五国中华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丹麦华人社区主要集中在首都哥本哈根和奥胡斯等城市。
他们一般从事科技、教育和商业等行业。
丹麦华人社区的规模相对较小,但他们积极参与当地社会和文化活动。
2. 瑞典华人:瑞典是北欧五国中华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瑞典华人社区主要分布在斯德哥尔摩、哥德堡和马尔默等城市。
他们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
瑞典华人社区的规模较大,他们在教育、科技和医疗等领域有着显著贡献。
3. 挪威华人:挪威是北欧五国中华人人口相对较少的国家之一。
挪威华人社区主要集中在首都奥斯陆和卑尔根等城市。
他们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
挪威华人社区的规模较小,他们在工程、科技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发挥作用。
4. 芬兰华人:芬兰是北欧五国中华人人口较少的国家之一。
芬兰华人社区主要分布在首都赫尔辛基和图尔库等地。
他们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
芬兰华人社区的规模较小,他们在科技、设计和音乐等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5. 冰岛华人:冰岛是北欧五国中华人人口相对较少的国家之一。
冰岛华人社区主要集中在首都雷克雅未克等地。
他们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
冰岛华人社区的规模较小,他们在旅游、教育和科技等领域有着一定的参与度。
需要注意的是,北欧五国的华人社区并非是一个单一的群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背景和职业。
虽然规模较小,但他们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积极融入当地文化。
挪威移民问题分析 越来越多的⼈会青睐移民⼀些⾮⼤众的国家,挪威就是不错的选择,那么关于挪威移民问题,各界⼈⼠是怎么看待呢?下⾯和出国移民⽹来⼀起看看吧!欢迎阅读。
挪威移民问题解析 移民问题近来⼜成为挪威社会⼀个关注的焦点,不仅新闻媒体对移民问题的各类报道明显增多,⽽且挪威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看法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
在挪威430万⼈⼝中,移民⼈⼝⼤约占总⼈⼝的5.5%,⼈⼝总数在24.4万左右。
⾸都奥斯陆是挪威移民最⼤的集中地,外国移民⼤约占奥斯陆⼈⼝的17%,移民⼈⼝总数⼤约在8.5万⼈,其中来⾃西⽅国家的移民⼤约有2万⼈。
除此以外,来⾃巴基斯坦的移民占据第—位,达到了1.6万⼈(⽬前共有20.09万名巴基斯坦⼈在挪威⽣活)。
1998年奥斯陆接受外国移民的数量⽐1997年增加了36.8%,是近⼏年移民增加速度最快、增长数量最⼤的年份。
其中820名伊拉克⼈和800名巴基斯坦⼈在这⼀年来到了挪威。
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挪威社会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
以笔者之见,最主要的问题有三个⽅⾯:⼀是移民犯罪问题。
据有关⽅⾯统计,挪威30%以上的刑事犯罪案件与移民有关,特别是移民第⼆代(挪威出⽣但⽗母在外国出⽣的移民)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是移民吃社会救济的⼈⼝⽐例越来越⼤。
⽐如,在挪威⼈和西⽅国家移民中,吃社会救济的⼈⼝⼤约占其总⼈⼝的5%,⽽来⾃其他国家移民吃社会救济的⼈⼝占总⼈⼝的27%左右。
从某种意义上讲,移民越来越成为挪威社会的经济负担。
三是移民造成的⽂化隔阂和“国中之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 移民定居挪威以后,根本没有进⼊挪威主流社会,他们仍然保留了⾃⼰的语⾔、⾃⼰的⽂化、⾃⼰的⾏为准则和⾃⼰的⽣活⽅式。
挪威在西⽅发达国家中,⼀向以犯罪率低、社会安定祥和著称。
然⽽,最近⼗⼏年来,挪威社会犯罪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在刑事犯罪活动中80%以上的作案者有移民背景,⽽挪威⼈仅占20%。
公正地讲,挪威社会出现的犯罪“热浪”,与移民的⼤量拥⼊确实不⽆关系。
世界各国华人华侨数量亚洲国家(地区)华侨、华人数量日本 129269韩国 9000泰国 4000000马来西亚 5280000印度尼西亚 5000000越南 1000000老挝 40000印度 135000斯里兰卡 3500沙特阿拉伯 40000尼泊尔 20348锡金 400阿曼 78黎巴嫩 12以色列 225巴林 48东帝汶 8300朝鲜 100000蒙古 2250新加坡 2230000菲律宾 1000000文莱 60000柬埔寨 200000缅甸 1500000巴基斯坦 3600孟加拉 700土耳其 50000阿富汗 169约旦 50科威特 29伊朗 100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50伊拉克 100欧洲国家(地区)华侨华人数量英国 200000葡萄牙 10000法国 300000比利时 10000德国 40000匈牙利 7000梵蒂冈 150希腊 110挪威 2000芬兰 1000波兰 80保加利亚 25马耳他 15爱尔兰 1000西班牙 10000卢森堡 6500荷兰 60000奥地利 20000瑞士 13286意大利 23000丹麦 5000瑞典 4000前苏联 68000罗马尼亚 35捷克斯洛伐克 16冰岛 100美洲国家(地区)华侨、华人数量加拿大 710000墨西哥 20000洪都拉斯 1500尼加拉瓜 800巴拿马 140000牙买加 25000安的列斯群岛 700美国 2000000危地马拉 14000萨尔瓦多 1400哥斯达黎加 7000古巴 7000海地 155多米尼加 15000巴巴多斯 50哥伦比亚 3600委内瑞拉 20000秘鲁 52000巴拉圭 5000智利 2000乌拉圭 250库腊索(荷属) 400卡宴(法属) 690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5000厄瓜多尔 16000圭亚那 6000玻利维亚 1500巴西 100000阿根廷 3000巴哈马 200圭亚那(法属) 600阿鲁巴(荷属) 300非洲国家(地区)华侨、华人数量毛里求斯 30000马达加斯加 12000南非 30000津巴布韦 250安哥拉 250扎伊尔 200赞比亚 40博茨瓦纳 40刚果 20坦桑尼亚 500肯尼亚 80加纳 320尼日尔 15阿尔及利亚 2000留尼汪 25000莱索托 250莫桑比克 650马拉维 33加蓬 30利比里亚 40喀麦隆 20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100乌干达 80象牙海岸 180尼日利亚 1500苏丹 45利比亚 400埃及 110埃塞俄比亚 55摩洛哥 10塞拉利昂 14澳洲国家(地区)华侨、华人数量澳大利亚 300000瑙鲁 250斐济 5500巴布亚新几内亚 5000塔希提 15000那卢岛 1400马绍尔群岛 12000关岛 2000新西兰 30000西萨摩亚 10000汤加 20塔西提岛 20000 所罗门群岛 5000 马贵斯岛 35社会群岛 7000 圣诞岛 2605。
挪威华侨华人概况挪威华侨华人不足万人且移民方式具多样化特点。
(一)人口数量。
根据挪威统计局发布的Minifacts about Norway 2014提供的最新数据,挪威国土总面积为385178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为5109056。
挪威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对外国移民具有吸引力,根据挪威统计局2014年1月公布的数据,外国人移民挪威以及在挪威出生的外国移民后裔共759185人,其中外国人移民633110人,在挪威出生的外国移民后裔126075人,这些移民群体来自全世界221个不同国家和地区。
亚裔移民(包括土耳其)数量为242699人,是除欧洲移民外的第二大移民群体。
在挪威,来自巴基斯坦的移民最多,超过3万人。
截至2013年,在挪威的华侨华人(若无特别标识,本文所指“华侨华人”是指祖籍中国大陆者)及华裔第二代总人数已达9025人,约占挪威总人口数的0.18%(图一)。
其中,仍拥有中国国籍的有4715人,占中国移民总数的52.24%,超过半数(图二)。
而且,从数据可以看出,移民挪威的中国人数量自1970年以来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在这一态势中,自1996年以来,女性人数又持续多于男性(图三)。
(二)移民方式。
早期中国移民进入挪威应该算是劳务移民。
一开始,他们从本土或者香港受雇于挪威的船只,从事厨师和杂务等工作。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游历之后,随挪威船只返回挪威,并定居在这里。
上岸后的华侨华人,大多仍旧以开餐馆为生。
还有一种是通过婚姻方式移民挪威,通过与挪威公民结婚而移民到挪威的中国女性。
第三种方式是工作留居。
之所以用“留居”而非“移民”,是因为这一类人群通过留学海外毕业后找工作而获得工作合同留居挪威,他们中大部分人是在挪威完成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在挪威找到工作,获得留居。
也有一部分人在欧洲或者北美其他国家完成硕士或者博士学业后获得在挪威的工作。
还有人在国外完成学业后,回国短暂工作一段时间,又寻找机会到挪威工作。
此外还有一种状况:一部分青年人通过中、挪文化合作项目如互惠生(Aupair)等出国后,又申请当地大学,获得学生签证,得以在项目结束后继续留在所在国学习并获得学历。
也有一部分青年人在这两年间遇到合适的人结婚获得留居或移民。
这种情况,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劳务移民,也不是工作移民。
而这些青年人在出国前未必有移民打算,只是在出国后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才有了其他的想法。
二、挪威的中国人社团挪威全国约有大大小小二十多个中国人社团,其中有规模的包括中华商会挪威分会、挪威华侨华人联谊会、挪威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挪威华人促进国家统一联合会、挪威华人学生学者联合会、卑尔根学生学者联合会、特隆赫姆学生学者联合会、斯塔万格华侨华人联谊会等,另外,奥斯陆的中文学校和在卑尔根的孔子学院也是一些中国文化和艺术活动的策划者。
其中,活动最有规律,最方便找寻的,要数各个城市的华人教会。
挪威的华人教会属于在香港的北欧华人教会管辖,他们派出牧师到挪威的许多城市去建立教堂、发展会众。
一般而言,他们在每个周日都有礼拜活动,对参与者不设门槛。
信徒来自各行各业。
教会还根据会众的需求设立多种学习班,比如针对初信者的讲经班,针对年轻信众的读经班,针对华裔第二代的语言培训班、特长培训班等。
并在每年的中华传统节日组织各种传统活动,吸引教内教外人员。
教会的功能有很多,比如为新来者提供帮助等。
挪威华人学者联合会的创立初衷是为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提供可以交流的圈子。
所以一开始,希望会员是在高校或研究所进行学术研究的教师或科研人员以及博士、博士后等,但在具体活动中,并不排斥其他职业的人员参与。
卑尔根学生学者联合会是卑尔根较大的华人社团,主要成员是在卑尔根的留学生、访问学者以及从挪威或世界其他地方去卑尔根工作的毕业生。
学联的现任会长是一位1986年生人的年轻小伙子,他从挪威克里斯蒂安桑的阿哥大硕士毕业后到卑尔根工作,在寻找住处等方面获得学联的帮助,因此他愿意回馈学联。
他表示,学联没有什么组织架构,也没有会员登记注册制度,因此不向会员收取会费,这使得他们无法向挪威政府申请社团资助,每年组织活动都向中国驻挪威大使馆相关部门申请经费。
会长也不是靠推选,而是前几任会长及骨干成员提议,获得候选人同意即可。
而对于学联事务的处理,也没有相对稳定的机构,虽然会长以下也设立了各种“部长”,但日常事务皆是会长一人说了算。
实际上,这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大家全凭一腔热情服务于留学生。
斯塔万格华侨华人联谊会主要是由在斯塔万格各个石油公司工作的中国人组织起来的。
联谊会设会长一名,各种“部长”若干。
大家对于协会发展都有很多期待,但无人肯主动担任会长一职,主要原因是各种事务都需要会长出面组织安排,需要花费大量精力。
协会主要在每年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春节等各个节日组织会员及家庭参与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是野外烧烤、亲子游园、聚餐等。
协会向会员收取每人每年150挪威克朗的会费,并具备向挪威政府申请社团资助的资格。
经过十几年的运作,大家对于千篇一律的聚餐类活动都觉得审美疲劳,希望更换一些新的活动方式。
目前,协会正考虑策划成立斯塔万格石油专业人士联谊会,希望调动专业人士的力量为中、挪石油行业合作提供协助,同时也为在斯塔万格工作的石油专业人士提供对外接触的机会,达到双赢。
设在卑尔根的孔子学院成立于2007年8月,是挪威唯一一所孔子学院,由挪威卑尔根大学与中国北京体育大学联合承办,因此,除了通常的汉语言教学之外,主要特色是中国武术教学。
其中,汉语语言教师从全国各个高校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及在职教师中选拔,武术专业志愿教师则来自北京体育大学。
除了卑尔根大学之外,孔院在挪威博德、奥勒松和弗莱卡还有三个教学点。
在挪威开展全免费的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志愿教学活动,取得了不错的声誉。
孔院主要专注于传播汉语语言艺术和中华传统文化,但当地学联在举办各类活动的时候,也会与孔院联合,以获得资金和人员的支持,把活动办的更加热烈、丰富。
斯塔万格有一个“交谐中国文化语言中心”,是当地华人金宇红于2011年与2012年之交创立的。
主要进行汉语言培训,提供语言私教服务。
但是到中心学习汉语的挪威人并不是很多,当地华侨华人的孩子则更多地选择教会开设的廉价语言培训班。
因此,中心的经营从盈利角度来讲并不乐观。
挪威也有各种同乡会、宗亲会等侨团。
据相关人士介绍,一些宗亲会、同乡会的成员只有三五个人或者七八个人,没有太大的组织意义和影响力。
三、问题及分析(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移民挪威的中国女性数量持续多于男性的原因分析。
关于为什么会出现女性移民明显多于男性的情况,笔者尚未找到有力证据。
据了解,可能存在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国女性通过婚姻移民挪威的人数增多,第二是挪威人从中国收养的女性儿童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大大多于同期收养的中国男童数量(图四)。
挪威统计局2013年6月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挪威公民收养来自中国的儿童51人,比2011年下降22.7%,比2002年下降75.5%。
虽然2012年挪威公民跨国收养的儿童人数已经比前两年有所增长,但其数量仍是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低值。
而继子女收养在经历了两年的下降之后,其数量在2012年有所增长。
从2000年到2010年,大多数跨国收养儿童来自中国。
2011年大多数跨国收养儿童来自哥伦比亚,但是2012年又是来自中国的儿童占大多数。
2012年,在所有被收养的外国儿童中,22%来自中国,17%来自哥伦比亚,13%来自韩国(表一)。
(二)关于认同与融入问题的分析。
在挪威,一些华侨华人讲当地语言,他们对当地的法律法规有比较透彻的了解,而且达到了可以做教师的程度,他们有许多当地人朋友,会在工作中给予帮助和建议,也有私人聚会,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融入了当地社会,只是找到了令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而已。
他们表示即使他们与导师或者团队合作愉快并取得成绩获得认可、得到工作,并不能消除他们认为自己是“外国人”的心态。
当然,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其他种族移民也有类似心态。
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个人无法从文化心理上得到真正透彻的理解与安慰。
他们是在成年以后移居外国,其心理和行为方式有着深深的本国文化烙印,这些会对他们的日常行为产生影响,导致了与当地人的各种不同。
理解自己所表达的渴求,只有从熟识的、同种族的好朋友那里才可以获得贴心的安慰。
这种错位的根源应该追究到文化背景的差异上去。
(三)挪威华侨华人社团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存在问题。
首先,松散的组织形式无法长期吸引参加者的兴趣。
在挪威,有制度有章程有组织的华侨华人社团并不多。
松散的组织形式导致参加者对社团活动越来越缺乏兴趣,而组织者的服务意愿也随之不断减弱。
其次,无创新的活动安排也无法激发参加者的热情。
许多协会的活动多年来就是“老三样”,吃饭、烧烤、游园。
参加者抱怨年年参加一样的活动使人兴趣减弱,而组织者则由于良苦用心不被认可而觉得失落。
再次,社团内部人员之间的私人矛盾会导致社团解体。
一些社团开始是由一帮朋友倡议发起,其中的成员之间有着复杂的经济及社会往来,而社团仅仅靠口头约定一些规则,因此,如果其中一部分人因为私人关系导致矛盾,而社团本身又没有制度维持运行,就会导致社团解体。
第四,一些社团有名无实。
一些所谓的社团,可能仅仅是几个同乡或者朋友相聚提议发起,也许就只有三五人或七八人。
他们的发起是有善意的,也不乏有人给自己安排个“会长”之名。
2.解决对策。
社团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对这些弊端都十分了解,他们其实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努力维持社团的良性运转。
比如,卑尔根学联现任主席认为,做社团要有奉献精神,要有感恩回馈的精神。
针对创新活动方式的问题,斯塔万格华侨华人联谊会提出在联谊会之外创立石油专业人士协会,倡导大家一起讨论、合作研究专业问题,并寻求拓展机会。
(四)关于留学生与社团。
本文作者所采访的留学生中,所有人都说自己没有加入过任何华侨华人社团,他们只是参加过一些华侨华人社团组织的年节活动。
各地的学生学者联合会组织活动,参与者绝大多数是留学生。
他们也有QQ群等联络圈子,大多数留学生出国后都创建了自己的网络页面,拥有众多好友,并加入了相应的“小组”。
留学生具有短期性和流动性。
他们学习两三年之后,就面临去哪里就业的问题。
因此,对他们的组织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