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口诀(完整编辑版)

小学数学口诀(完整编辑版)

小学数学口诀(完整编辑版)
小学数学口诀(完整编辑版)

小学数学知识分类及口诀

20以内进位加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

(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

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

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加法意义,竖式计算

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例:435+697=

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

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例:756-569=

两位数乘法

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例:15×24=

两位数除法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除三位。

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然后再除下一位,试商方法要灵活,

掌握“四舍五入”法,还有“同商比较法”,

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数商九、八。(包括:同头、高位少1)例:84÷24=

混合运算

拿到式题认真看,先算乘除后加碱。

遇到括号要先算,运用规律要改变。

一些数据要记牢,技能技巧掌握好。

例:(13+24)×35÷25=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计算题,以点对准好对齐。

算法如同算整数,算毕把点往下移。

例:3.24+7.83=

小数乘法

小数乘小数,法则同整数。

定积小数位,因数共同凑。

例:0.45×2.5=

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法易学懂,分子分母分别乘。算式意义要搞清,上下能约更轻松。分数除法方法妙,原来除号变乘号。除数子母打颠倒,进行计算离不了。

正方体展开图

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当沿着某棱将正方体剪开,可以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形,很显然,正方体的展开图形不是唯一的,但也不是无限的,事实上,正方体的展开图形有且只有11种,11种展开图形又可以分为4种类型:

1、141型中间一行4个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2、231型中间一行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

3、222型中间两个面,只有1种基本图形。

4、33型中间没有面,两行只能有一个正方形相连,只有1种基本图形。

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

和加上差,越加越大;

除以2,便是大的;

和减去差,越减越小;

除以2,便是小的。

例:已知两数和是10,差是2,求这两个数。

按口诀,则大数=(10+2)÷2=6,小数=(10-2)÷2=4。

浓度问题

(1)加水稀释

加水先求糖,糖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便是加糖量。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水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10%?加水先求糖,原来含糖为:20X15%=3(千克)糖完求糖水,含3千克糖在1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3÷10%=30(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30-20=10(千克)

(2)加糖浓化

加糖先求水,水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求出便解题。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糖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20%?加糖先求水,原来含水为:20X(1-15%)=17(千克)水完求糖水,含17千克水在2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17÷(1-20%)=21.25(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21.25-20=1.25(千克)

路程问题

(1)相遇问题

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

例:甲乙两人从相距1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多少时间相遇?

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即甲乙走过的路程和恰好是两地的距离120千米。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即甲乙两人的总速度为两人的速度之和40+20=60(千米/小时),所以相遇的时间就为120÷60=2(小时)

(2)追及问题

慢鸟要先飞,快的随后追。

先走的路程,除以速度差,

时间就求对。

例:姐弟二人从家里去镇上,姐姐步行速度为3千米/小时,先走2小时后,弟弟骑自行车出发速度6千米/小时,几时追上?先走的路程,为3X2=6(千米)速度的差,为6-3=3(千米/小时)。所以追上的时间为:6÷3=2(小时)。

和比问题

已知整体求部分【口诀】

家要众人合,分家有原则,分母比数和,分子自己的。和乘以比例,就是改得的。例:甲乙丙三数和为27,甲:乙:丙=2:3:4,求甲乙丙三数。

分母比数和,即分母为:2+3+4=9;

分子自己的,则甲乙丙三数占和的的比例分别为2/9,3/9,4/9。

和乘以比例,所以:

甲数为27 X2/9=6,乙数为27 X3/9=9,丙数为27 X4/9=12,

差比问题(差倍问题)

【口诀】

我的比你多,倍数是因果。

分子实际差,分母倍数差。

商是一倍的,

乘以各自的倍数,

两数便可求得。

例:甲数比乙数大12,甲:乙=7:4,求两数。先求一倍的量,12÷(7-4)=4,所以甲数为:4X7=28,乙数为:4X4=16。

工程问题

工程总量设为1,1除以时间就是工作效率。

单独做时工作效率是自己的,

一齐做时工作效率是众人的效率和。

1减去已经做的便是没有做的,

没有做的除以工作效率就是结果。

例:一项工程,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甲乙同时做2天后,由乙单独做,几天完成?[1-(1/6+1/4)X2]÷(1/6)=1(天)

植树问题

植树多少颗,

要问路如何?

直的减去1,

圆的是结果。

例1:在一条长为120米的马路上植树,间距为4米,植树多少颗?路是直的。所以植树120÷4-1=29(颗)。

例2:在一条长为120米的圆形花坛边植树,间距为4米,植树多少颗?路是圆的,所以植树120÷4=30(颗)。

盈亏问题

全盈全亏,大的减去小的;

一盈一亏,盈亏加在一起。

除以分配的差,

结果就是分配的东西或者是人。

例1: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求有多少小朋友多少桃子?一盈一亏,则公式为:(9+7)÷(10-8)=8(人),相应桃子为8X10-9=71(个)

例2:士兵背子弹。每人45发则多680发;每人50发则多200发,多少士兵多少子弹?全盈问题。大的减去小的,则公式为:(680-200)÷(50-45)=96(人)则子弹为96X50+200=5000(发)。

牛吃草问题

【口诀】

每牛每天吃的曹亮假设是份数1,A头B天的吃草量算出是几?M头N天的吃草量又是几?打的减去小的,除以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结果就是草的生长速率。

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

公式就是A头B天的吃草量减去B天乘以草的生长速率。将未知吃草量的牛分为两个部分:一小部分先吃新草,个数就是草的比率;有的草量除以剩余的牛数就将需要的天数求知。

整个牧场上草长得一样密、一样快。27头牛6天可以把草吃完;23头牛9天的吃草量是23 X9=207;

大的减去小的,207-162=45;

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是9-6=3(天)结果就是草的生长速率。

所以草的生长速率是45÷3=15(牛/天);

原有的草量以此反推。

公式就是A头B天的吃草量减去B天乘以草的生长速率。

所以原有的草量=27 X6-6 X15=72(牛/天)

将未知吃草量的牛分为两个部分;

一小部分先吃新草,个数就是草的比率;这就是说将要求的21头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15头牛吃新生的草;

剩下的21-15=6去吃原有的草,所以所求的天数为:

原有的草量、分配剩下的牛=72÷6=12(天)

年龄问题

岁差不会变,同时相加减。

岁数一改变,倍数也改变。

抓住这三点,一切都简单。

例1:

小军今年8岁,爸爸今年34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的小军的3倍?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点34-8=26,到几年后仍然不会变。已知差及倍数,转化为差

比问题。26÷(3-1)=13,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13X3=39岁,小军的年龄是13X1=13岁,所以应该是5年后。

例2:

姐姐今年13岁,弟弟今年9岁,当接地俩岁数的和是40岁时,两人各应该是多少岁?

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是4,转化为和差问题。

则几年后,姐姐的岁数:(40+4)÷2=22

弟弟的岁数:(40-4)÷2=18

所以答案是9年后。

余数问题

余数有(N-1)个,

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N-1)。

周期性变化时,

不要看商,

只要看余。

例:如果时钟现在表示的时间是18点整,那么分针旋转1990圈后是几点钟?

分针旋转一圈是1小时,旋转24圈就是时针转1圈,也就是时针回到原位。1980÷24的余数是22,所以相当于分针向前旋转22个圈,分针向前旋转22个圈相当于时针向前走22个小时,时针向前走22小时,也相当于向后24-22=2个小时,即相当于时针向后拔了2小时。

小学数学《乘法口诀》教案

《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内容:《二年级》 教学目标:认识乘法的意义,熟记2—5的乘法口诀,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教学重点: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会用口诀熟练计算有关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巧用乘法口诀数数和计数,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每三个同学一组,第一名同学说出乘法口诀的前半句,比如“三八”,另外两个同学抢答,看谁回答得快,答案是“24”。 师:数学中也有许多有趣的乘法口诀问题,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数学迷宫探索有关的乘法口诀问题,好吗? 板书课题: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讲解 2、出示例1 【例1】看图列出乘法算式和适用的口诀。 乘法算式:

适用口诀: ①引导学生读题。 ②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找到问题突破口。 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④交流答案,说想法。 ⑤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2、巩固练习:看图列出乘法算式与合适的口诀。 乘法算式: 适用口诀: 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②交流答案,说想法。教师总结, 3、出示例2 【例2】有29名同学想要划船,租6条够用吗? ①引导学生读题。 ②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找到问题突破口。

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④交流答案,说想法。 ⑤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三、游戏练习 传乒乓球 道具勺子数把(最好一次性塑料勺)、乒乓球一个 人数分为两队,人数相等,具体不限几人 玩法每人口咬勺柄,把乒乓球从头传到尾,再传回来,只需用勺子互传。快者胜 四、课堂小结: 1.根据连加的规律编制2-5的乘法口诀。 2—5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的结果相差5;2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的结果相差2. 3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的结果相差3. 4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的结果相差4。 3.运用2-5 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4.根据两个乘数,准确背诵相应口诀来求积。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解决与乘法口诀相关的问题,口诀的记忆非常重要,课下同学们要加强对于乘法口诀表的记忆,可以几个同学搭档来相互检验。 五、下课。

【小学数学】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表 1+1=2 2+1=3 2+2=4 3+1=4 3+2=5 3+3=6 4+1=5 4+2=6 4+3=7 4+4=8 5+1=6 5+2=7 5+3=8 5+4=9 5+5=10 6+1=7 6+2=8 6+3=9 6+4=10 6+5=11 6+6=12 7+1=8 7+2=9 7+3=10 7+4=11 7+5=12 7+6=13 7+7=14 8+1=9 8+2=10 8+3=11 8+4=12 8+5=13 8+6=14 8+7=15 8+8=16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10 以内减法表 2-1=1 3-1=2 3-2=1 4-1=3 4-2=2 4-3=1 5-1=4 5-2=3 5-3=2 5-4=1 6-1=5 6-2=4 6-3=3 6-4=2 6-5=1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10-1=9 10-2=8 10-3=7 10-4=6 10-5=5 10-6=4 10-7=3 10-8=2 10-9=1

20以内进位加法表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 9+9=18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口诀汇总!

一年级下册数学口诀汇总 1、位置关系上和下,形影不离好朋友;判断谁上谁在下,确定标准是关键。 2、两人面对面,左右正相反,你左是我右,你右是我左。 3、判断图中人物左和右,站起身来转一转,和图中人物同方向,我们左右就一致。 4、确定位置用组(列)个(行),从左往右数几组(列),从前往后数几个(行)、组列相交定位置。 5、十几减九方法多,一想加法算减法,二用破十方法算,牢记方法算得快。 6、减数相同,被减数越大,差越大;被减数越小,差越小。 7、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小,差越大;减数越大,差越小。 8、被减数减数同时变,加几、减几同样多,差将永远不变。 9、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数,用减法。 10、算式比大小,先算得数再比较 11、算式有加也有减,依次从左往右算,每步计算都准确,才能保证最后对。 1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13、图形拼组很有趣,小朋友们请注意,相同图形才能拼,拼法不同图各异。 14、计数单位来计数,从右往左个十百,10个1是1个十,10个十是一个百。 15、读数得从高位起,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16、写数也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除开最高位,哪位一个也没有,就写零来占占位。 17、两数比大小,先看位数来比较,位数多来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比。 18、数字宝宝真奇妙,位数不同意不同,几在十位是几十,几在个位是几个。 19、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 20、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 2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2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顺口溜大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顺口溜大全 我在教应用题总结时好给学生编顺口溜,例如,我在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总结了如下顺口溜: 解应用题先别慌,反复读题头一桩, 条件、问题、关系句,一字不漏正反想。 线段图,是拐杖, 用方程,切莫忘,化难为易它最强。 分数题,单位一,量率对应细分析, 三类九种基本题,你要牢牢记心里。 工程题、行程题相互沟通正、反比, 假设法、不变量、单位一要统一,

算完题,要检验,符合题意再答案。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100以内的质数口诀 2、3、5、7和11, 13后面是17, 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 31、37、41,(三一、三七、四十一)

43、47、53,(四三、四七、五十三) 59、61、67,(五九、六一、六十七) 71、73、79,(七一、七三、七十九) 83、89、97。(八三、八九、九十七) 多位数读法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若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就可以,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多位数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没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多位数大小比较歌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位数相同比在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运算顺序歌 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四则运算聊一聊,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 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口诀

我们这里说的数,都是非零自然数。被除与积是倍数,商与除数皆因数。数中唯1最孤独,一个因数占外头。 个位二四六八零,2的倍数不离它。我们管它叫偶数,其中的2很特殊。个位一三五七九,统统不能被二除。 它的名字叫奇数, 奇偶分清不用愁。 3的倍数也好找, 数字之和用3除。 5的倍数看个位, 零五出现5倍数。 个位如果是鸡蛋, 是2又是5倍数。 数中的1最孤独,一个因数占外头。非质非合就是它,是数就是它倍数。 质数两因1本身, 合数3因或更多。 最小质数就是2, 最小的合数4来算。 偶数中只2质数, 奇数中也多合数。 奇偶只用2去除, 质合要看因个数。 下面我们记质数,百内质数不遗漏。二三五七九十七,十一十三一七九。三六后面跟一七,二五八后带三九,四一四三四十七,七的后面一三九。因倍奇偶质合数,学好分数打基础。

长方体、正方体,一棱两面三棱点,六面八点十二棱,棱长形面不一样。长方体、十二棱, 相对四条都相等。 四条四条四条加, 棱长总和现原形; 长宽高和再四倍, 同样也能现原形。 正方体、十二棱, 条条棱长都相等。 棱长12倍求棱和, 棱和12分求棱长。 长方体、六个面,相对面,都一样。 长乘宽,上下面,宽乘高,左右面, 高乘长,前后面,条件记好是关键。 正方体、六个面,每个面,都一样。 棱长条件是关键,一面求出六面现。 线面体三项,单位不一样。长度一条线,面积一大片, 体积一大堆, 不记要吃亏。 体积一大堆, 求法很简单。 长宽高相乘, 单位加立方; 底面积乘高, 单位一条龙。 求容积,要注意,长宽高,里面量, 计算方法同体积,液体单位升毫升。 容积单位与体积,他们关系不一般, 立方厘米对毫升,立方分米升相同。

小学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表

20以内进位加法表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 9+9=18

20以内(十几加几)加法口诀* (十几加几(不进位),十位照写,个位与个位相加) 1+11=12 2+11=13 3+11=14 4+11=15 5+11=16 6+11=17 7+11=18 8+11=19 9+11=20 1+12=13 2+12=14 3+12=15 4+12=16 5+12=17 6+12=18 7+12=19 8+12=20 1+13=14 2+13=15 3+13=16 4+13=17 5+13=18 6+13=19 7+13=20 1+14=15 2+14=16 3+14=17 4+14=18 5+14=19 6+14=20 1+15=16 2+15=17 3+15=18 4+15=19 5+15=20 1+16=17 2+16=18 3+16=19 4+16=20 1+17=18 2+17=19 3+17=20 1+18=19 2+18=20 1+19=20

20以内退位减法 11-1=10 11-2=9 11-3=8 11-4=7 11-5=6 11-6=5 11-7=4 11-8=3 11-9=2 11-10=1 12-2=10 12-3=9 12-4=8 12-5=7 12-6=6 12-7=5 12-8=4 12-9=3 12-10=2 13-3=10 13-4=9 13-5=8 13-6=7 13-7=6 13-8=5 13-9=4 13-10=3 14-4=10 14-5=9 14-6=8 14-7=7 14-8=6 14-9=5 14-10=4 15-5=10 15-6=9 15-7=8 15-8=7 15-9=6 15-10=5 16-6=10 16-7=9 16-8=8 16-9=7 16-10=6 17-7=10 17-8=9 17-9=8 17-10=7 18-8=10 18-9=9 18-10=8 19-9=10 19-10=9 20-10=10

小学数学口诀(完整版)

小学数学知识分类及口诀 20以内进位加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 (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 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 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加法意义,竖式计算 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例:435+697= 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 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例:756-569= 两位数乘法 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例:15×24=

两位数除法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除三位。 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然后再除下一位,试商方法要灵活, 掌握“四舍五入”法,还有“同商比较法”, 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数商九、八。(包括:同头、高位少1)例:84÷24= 混合运算 拿到式题认真看,先算乘除后加碱。 遇到括号要先算,运用规律要改变。 一些数据要记牢,技能技巧掌握好。 例:(13+24)×35÷25=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计算题,以点对准好对齐。 算法如同算整数,算毕把点往下移。 例:3.24+7.83=

小数乘法 小数乘小数,法则同整数。 定积小数位,因数共同凑。 例:0.45×2.5= 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法易学懂,分子分母分别乘。算式意义要搞清,上下能约更轻松。分数除法方法妙,原来除号变乘号。除数子母打颠倒,进行计算离不了。

正方体展开图 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当沿着某棱将正方体剪开,可以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形,很显然,正方体的展开图形不是唯一的,但也不是无限的,事实上,正方体的展开图形有且只有11种,11种展开图形又可以分为4种类型: 1、141型中间一行4个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2、231型中间一行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 3、222型中间两个面,只有1种基本图形。 4、33型中间没有面,两行只能有一个正方形相连,只有1种基本图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表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诀表 10以内加法口诀 1+ 1= 2 1+ 2= 3 2+ 2= 4 1+ 3= 4 2+ 3= 5 3+ 3= 6 1+ 4= 5 2+ 4= 6 3+ 4= 7 4+ 4= 8 1+ 5= 6 2+ 5= 7 3+ 5= 8 4+ 5= 9 5+ 5=10 1+ 6= 7 2+ 6= 8 3+ 6= 9 4+ 6=10 5+ 6=11 6+ 6=12 1+ 7= 8 2+ 7= 9 3+ 7=10 4+ 7=11 5+ 7=12 6+ 7=13 7+ 7=14 1+ 8= 9 2+ 8=10 3+ 8=11 4+ 8=12 5+ 8=13 6+ 8=14 7+ 8=15 8+ 8=16 1+ 9=10 2+ 9=11 3+ 9=12 4+ 9=13 5+ 9=14 6+ 9=15 7+ 9=16 8+ 9=17 9+ 9=18 1+10=11 2+10=12 3+10=13 4+10=14 5+10=15 6+10=16 7+10=17 8+10=18 9+10=19 10+10=20 20以内加法口诀 1+11=12 2+11=13 3+11=14 4+11=15 5+11=16 6+11=17 7+11=18 8+11=19 9+11=20 1+12=13 2+12=14 3+12=15 4+12=16 5+12=17 6+12=18 7+12=19 8+12=20 1+13=14 2+13=15 3+13=16 4+13=17 5+13=18 6+13=19 7+13=20 1+14=15 2+14=16 3+14=17 4+14=18 5+14=19 6+14=20 1+15=16 2+15=17 3+15=18 4+15=19 5+15=20 1+16=17 2+16=18 3+16=19 4+16=20 1+17=18 2+17=19 3+17=20 1+18=19 2+18=20 1+19=20 10以内减法 1-1=0 2-1=1 2-2=0 3-1=2 3-2=1 3-3=0 4-1=3 4-2=2 4-3=1 4-4=0 5-1=4 5-2=3 5-3=2 5-4=1 5-5=0 6-1=5 6-2=4 6-3=3 6-4=2 6-5=1 6-6=0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7-7=0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8=0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9-9=0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1)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课题:5的乘法口诀第一执笔人:张国梅介休市城关乡堡上巷小学 高级教师地级电教能手 一、教材分析“5的乘法口诀”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以后为加快学生计算速度,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由于5的乘法口决易学,易记与实际生活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所以先学习5的乘法口诀作为其他口诀的基础,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索等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很熟练地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从而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由于学生有五个五个数的基础和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摆小伞,结合乘法意义,写出乘法算式,引出五的乘法口诀,学生经历归纳口诀的过程,能比较好地理解口诀的来源和它表示的意思。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出发,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 三、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能1、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抽象,概括、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知道5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时间 分配 评价建议 创设情境做好铺垫师:学校最近要评选 “雏鹰行为奖章”获 得者大赛,我们班的 “雏鹰行为奖章”的 获得情况如何呢? 看我们班的评比栏, 问:我们班谁获的最 多? 小文获多少枚? 小玉获多少枚? 那他们一共获多少 枚?如何列式?表 示什么含义? 师:任写一个算式 学生共同观察墙 壁上的评比栏 生: 生:4枚 生:4枚 生:4+4=8 4 2=8 2×4=8 学生互相说表示 的含义 3′ 1′ 同学们积极观察评 比栏,很高兴看到自 己和他人的学习成 果,愿意表达自己的 看法。 操作观察探究新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 了乘法的初步认识, 同学们用自己的小 棒摆出了许多美丽 的图案,谁来介绍一 下自己是怎样摆出 一把小伞的? 用几根小棒才能摆 出一把小伞呢? 那么在规定的时间 内用手中的小棒比 赛一下看谁摆得又 快又多。 问:一把小伞用5根 小棒,那你摆了好几 把,一共用了几根? 指着你所摆的图案 学生介绍摆伞的 过程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可能回答: 2′ 3′ 能积极参与动手摆 小伞的活动,愿意思 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加比赛活动积极 性非常高,愿意与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教案 单元分析 教学目标: 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历。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初步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点: 1.理解乘法的含义。2.掌握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3.在理解口诀来源的基础上熟记2~9的乘法口诀。 4.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建立倍的概念。2.熟记2--9的乘法口诀。3.正确解答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生状况简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对编制口诀的方法也有了一些认识,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加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7的乘法口诀第54-55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在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继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

教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出示7个小矮人图片:引出课题 出示表格,7个7个地加 3.引入:7个小矮人出海去捕鱼,唱着:大海大海,像只摇篮,摇过去,白帆点点,摇过来,鱼虾满船。 4.出示小鱼图 数一数:摆一条这样的小鱼用几个三角形? 提问:摆一条小鱼你用了几个△?(板书:小鱼条数1,△的个数7) 如果摆2条小鱼、3条小鱼、4条小鱼……7条小鱼各需要多少个△? 请你填在表格里。 4.指名汇报,同时把表格填完整。 5.提问:21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可能有①7+7+7=21;②14+7=21;③3个7是21)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提问:1条小鱼用了7个△,是几个几呢?(板书:1个7) 2条小鱼用了14个△,是几个7呢?(板书:2个7、3个7……7个7) 1个7是几?乘法算式怎么写呢?(板书:1×7=7) 谁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七得七) 2.谈话:你能根据“几个7相加”自己写出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吗?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 3.总结规律,记住口诀。 ⑴齐读口诀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①7的乘法口诀有7句;②相邻的两口诀的积相差7。) ⑵小组讨论:哪几句口诀比较难记?你用什么方法来记?然后全班交流。 ⑶练习记口诀。 ①读口诀。②看卡片把口诀补充完整。 ③师生对口令④同桌对口令。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小学数学助记口诀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一、20以内进位加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二、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三、加法意义,竖式计算 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四、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 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五、两位数乘法 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六、两位数除法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除三位。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再除下一位,试商方法要灵活,

掌握“四舍五入”法,还有“同商比较法”, 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数商九、八。(包括:同头、高位少1) 附:两位数除法几点说明:笔算除法计算法则是四则笔算中最难的一种,两位数除法竖式又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在试商的几点规律要加以说明。 1、应用“四舍五入法”应注意“四舍商易大,五入商易小“的调商。 2、在教学有规律性的计算法则时,一般先让学生进行演算,在观察、分析演算结果,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的规律,从而抽象出结论。 “同商比较法” 通过计算,观察就可以发现: 190+21=211>21×10 490+54=544>54×10 802+87=889>87×10 189+21=210=21×10 495+55=550=55×10 由此可得出;两位数除多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而前三位与除数的和大于或等于除数的10倍时,可以一次定商为9。 七、混合运算

小学数学助记口诀大全(附经典题型口诀)

小学数学助记口诀大全(附经典题型口诀) 数学对很多孩子来说是难度较高的学科。孩子认知有限,还没有形成数学思维方式,导致害怕数学。其实,学好数学要讲究一些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有了有趣又好记的助记口诀,学会巧记速记,学起数学来轻松多了! 一、10以内的加减法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一加九,十只蝌蚪, 二加八,十只小鸭, 三加七,十只母鸡, 四加六,十只小猴, 五加五,十只大虎。 二、20以内进位加法 看大数、分小数,

凑整十,加零头。 解析:掌握“凑十法”——“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 例:8+7,把谁凑成 10 呢? 8 或 7 都可以凑成 10,根据拆小补大原则,把8 凑成 10。8 离 10 差 2,就让7 分给8 一个2,还剩下5。得数15。 三、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很简单。 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例:计算12-7。12 可以分成 10 和2,先用小数减,2-7 够减吗?小数不够就用大数减。用 10-7=3 ,2 没动,用 3+2=5。 四:竖式计算 加法竖式计算: 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 数位对齐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 减法竖式计算: 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 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 五、和差问题

和加上差,越加越大, 除以2,便是大的, 和减去差,越减越小, 除以2,便是小的。 例:已知两数和是8,差是2,求这两个数。 大数=(8+2)/2=5,小数=(8-2)/2=3。 六、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是鸡,假设全是兔。 多了几只脚,少了几只足? 除以脚的差,便是鸡兔数。 例:鸡免同笼,头38 ,脚100,求鸡兔数。 求兔时,假设全是鸡,则免子数=(100-38X2)/(4-2)=12 求鸡时,假设全是兔,则鸡数 =(4X38-100)/(4-2)=26 七、相遇问题 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 例:甲乙两车从相距1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3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多少时间相遇?

最新一年级下册数学口诀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数学口诀知识点归纳 1、位置关系上和下,形影不离好朋友;判断谁上谁在下,确定标准是关键。 2、两人面对面,左右正相反,你左是我右,你右是我左。 3、判断图中人物左和右,站起身来转一转,和图中人物同方向,我们左右就一致。 4、确定位置用组(列)个(行),从左往右数几组(列),从前往后数几个(行)、组列相交定位置。 5、十几减九方法多,一想加法算减法,二用破十方法算,牢记方法算得快。 6、减数相同,被减数越大,差越大;被减数越小,差越小。 7、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小,差越大;减数越大,差越小。 8、被减数减数同时变,加几、减几同样多,差将永远不变。 9、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数,用减法。 10、算式比大小,先算得数再比较 11、算式有加也有减,依次从左往右算,每步计算都准确,才能保证最后对。 1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13、图形拼组很有趣,小朋友们请注意,相同图形才能拼,拼法不同图各异。 14、计数单位来计数,从右往左个十百,10个1是1个十,10个十是一个百。 15、读数得从高位起,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16、写数也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除开最高位,哪位一个也没有,就写零来占占位。 17、两数比大小,先看位数来比较,位数多来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比。 18、数字宝宝真奇妙,位数不同意不同,几在十位是几十,几在个位是几个。 19、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 20、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 2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2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2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

人教版小学数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优质课评选教案

第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掌握用7、8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能正确、烂熟地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求商方法讨论、归纳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大凡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处罚计算的方法,会烂熟应用7、8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练习 2、将下面口诀补充统统 ()八五十六三()二十七六()四十八 二()十六()七二十八八()六十四 3、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24÷6= 12÷4= 二、探究新知 节日里,小朋友们为了布置教室,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了很多面小旗子,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能帮他们解决吗?1、教学例1 (1)观察情景图,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8行小旗子,每行7面。7?8=56,一共56面。) 用到哪句口诀呢?(七八五十六)

(2)回答的很好,那么,你会计算下面的题吗? 教师出示:56÷8= 56÷7= 小组讨论后反馈。 (生:56÷8=7 56÷7=8) 你是怎么知道的?说一说。 生: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56÷8,就想()八五十六,用刚刚的乘法口诀,答案是7。 生:56÷7,可以想七()五十六。 师小结:根据乘除法互逆运算,可以求出除法的商。 2、做一做 (1)以开火车的方式,合作完成第1题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的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2)完成第2小题的填空,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3)完成第3小题。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集体回答。并说说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八第1题。 这道题是对刚刚学习的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知识的巩固与加强,组织学生练习,进行抢答,并说说计算每一道题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2、完成练习八第2题。 3、完成练习八第3题。这道题是一道综合运用题,把对乘法口诀和利用口诀计算除法的考察与数字排序相结合,增加了一定难度,要引导学生分步完成,先计算,后排序。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填空题精选+乘法口诀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6,个位上的数比1小,这个两位数是()。 2、100的最高位是()位;1在()位上,表示()个()。 3、离34最近一个整十数是()。 4、74的个位数是(),表示(),十位数是(),表示()。 5、比10大而又比20小的数有()个,其中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同的数是()。 6、写出三个个位是0的两位数()()();写出三个个位是9的两位数()()()。写出三个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同两位数()()()。 7、两个同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体;最少()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8、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是1(),分针走一大格是5()。 9、六十写作(),它比最大的两位数小()。 10、3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与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28后面第三个数是()。 11、我走路靠()边走,汽车靠()边行。 12、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再展开,一共可以得到()个小正方形;一共有()个正方形。 13、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14、80连续减4的差分别是:()、()、()、()。 15、80前面的4个数是()、()、()、()。 16、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现在的时刻是(:),也可以表示为(时分)。

17、7.10元=()元()角;0.50元=()角;2小时=()分 26角=()元()角 100分=()元 3元6角=()角 18、用下面三个数字, 列四个算式.15 10 5 _____________ 19、小明做30道题,小红做34道,小华做80道。小明比( )少一些,( )比小明多得多。 20、把48、39、73、32、55按从小到大排列在( )里。( )<( )<( )<( )<( )。其中比40大的有(),比50小的有(),既比40大又比60 小的有() 21、一个一个地数,把79前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写出来。()、79、()、() 22、一十一十地数,把80前面的两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写出来。()、()、80、()、() 2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是2,这个数是()。 24、78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个位是5,十位是3的数是()。 25、39添上1是(),是()个十。 26、写出三个个位是4的数,并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写出三个十位是4的数,并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27、( )里最大填几9+( )<17 16>( )+10 ( )里最小填几35+3<( ) 17-( )>10 28、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差( ). 29、25添上( )就和30同样多. 30、从80开始,十个十个的数,再数()个十就是一百。7个十加()个十是100。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顺口溜(最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顺口溜(最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顺口溜(家长必看) 一、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 闰年二月把一加。 二、100以内的质数口诀 2、3、5、7和11, 13后面是17, 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 31、37、41,(三一、三七、四十一) 43、47、53,(四三、四七、五十三) 59、61、67,(五九、六一、六十七) 71、73、79,(七一、七三、七十九) 83、89、97。(八三、八九、九十七) 三、多位数读法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若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就可以,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四、多位数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没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五、多位数大小比较歌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位数相同比在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六、运算顺序歌 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四则运算聊一聊, 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 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 七、“除”的意义 看到“除”, 圈一圈, “除”字前面是除数, “除”字后面被除数, 位置交换别忘了。 八、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我是0,本事大, 除法运算显神通。 不够商1我来补, 有了空位我就坐。 别人要想把我除,

常胜将军总是我。 九、认识钟表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十的朋友在心头 你拍一,我拍九,我们都是好朋友;你拍二,我拍八,我们见面就拥抱;你拍三,我拍七,我们团结又亲密;你拍四,我拍六,我们永远好兄弟,你拍五,我拍五,我是十的好朋友

初中数学助记口诀

初中数学助记口诀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去、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一元一次方程: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恒等变换: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a-b)2n+1=-(b-a)2n+1(a-b)2n=(b-a)2n 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完全平方: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因式分解: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 “代入”口决:挖去字母换上数(式),数字、字母都保留;换上分数或负数,给它带上小括弧,原括弧内出(现)括弧,逐级向下变括弧(小—中—大)单项式运算: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 大小,小大无处找。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一年级数学读数写数口诀及练习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r" i : tk.T 写作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读数 数学读数写数口诀 读数写数并不难,只要规律记心间。从低到高先分级,找准标志画点记。每级开 头中间“零”,切记只读一个“零”。每级末位“零”不读,小数按照顺序读。 写数从高到低排,小数部分顺次来。哪个数位没单位,就用“零”儿来占位。 练习题 诵作 1 ! I 1 1 Q ■: 鼻. jK (J f i r j VJ - ~w ------------- 1_ ------------- -4希伞 3 ssTriTTX] IWw 耳V 十位 g ■ 曲 读作 写作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都从( )位起。 填空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读数和写数 六万八千零一:( ) 六千零二十( ) 九千零一( ) 三千五百( ) 四千( ) 九百九十九( ) 三百四十五( ) 八百七十( ) 一百零六( ) 三千五百四十六( ) 七千零六十( ) 八百二十( ) 四千八百三十( ) 五千零五( ) 一百零一( ) 一千三百五十六( ) 184020 :( ) 1567009:( ( 6302050:( ) 50060003 : ( 2060800:( ) 4302000: ( 1234 ( ) 5032( ) 5263( ) 10000( ) 7895( ) 7902 ( ) 1000 ( ) 3002( ) 3560( ) 4600 ( ) 1230( ( ) 1500 ( ) 3210 ( ) 6305( ) 5230 ( ) 6035 ( ) 2000( ( ) 6307 ( ( ) 7802 ( ) 6302( ( ) 9002 ( ( ) 4025 ( ) 6604( ( ) 写数 八万九千二百三十 :( ) 五百零三万四千: ( ) 二十五万零七百: ( ) 一百万零五十:( ( ) 四千三百零二万千五百 :( ) ) ) ) 用 0, 0,0,9,8, 7,6 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1、读三个 0:( ) 2、读一个 0:( ) 3、读两个 0:( ) 4、所有的 0 都不读:( )

小学数学口诀定义归类

小学数学口诀定义归类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此图形的周长。 2、什么是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它的面积。 3、乘法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各部分的关系: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角 (1)什么是直角?度数为90°的角叫直角。 (2)什么是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平角 (3)什么是锐角?小于90°的角叫锐角。 (4)什么是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5)什么是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个周角为360°。 (6)什么是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角。 (7)什么叫角的顶点?围成角的端点叫顶点。 (8)什么是角的边?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 6、(1)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线?什么是垂足?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令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2)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向一直线引垂线,点和垂足间的距离叫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7、三角形 (1)什么是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什么是三角形的边? 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 (3)、什么是三角形的定点? 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三角形的定点。 (4)、什么是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5)、什么是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6)、什么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7)、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8)、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腰? 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腰。 (9)、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两腰的交点叫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10)、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 在等腰三角形中,与其他两边不相等的边叫底。 (1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底角? 底边上两个相等的角叫底角。 (12)、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叫三角形的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底。

1至6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 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 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