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挖孔桩专项方案

人工挖孔桩专项方案

人工挖孔桩专项方案
人工挖孔桩专项方案

碧桂园·花溪1号项目I标段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

编制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日期: 2016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1.工程参建单位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要求 (4)

三、施工计划 (5)

1.施工进度计划 (5)

2.拟投入的机械设备 (5)

3.计划材料 (6)

四、施工工艺技术 (7)

1.工艺流程 (7)

2.施工方法 (7)

3. 检查验收 (10)

4.混凝土施工方案 (11)

五、施工安全措施 (11)

1.安全保障体系 (12)

2.安全措施 (12)

3.应急预案 (13)

4.人工挖孔桩施工监测监控 (20)

六、劳动力计划 (20)

一、编制依据:

碧桂园·花溪1号项目I标段基础设计图纸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50300-201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建设单位概况

工程名称:碧桂园·花溪1号项目I标段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

建设单位:贵州大地华融城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东国晟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展示区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拟建场地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甲秀南路南侧。工程项目拟建场地距离花溪区行政中心约 3.5km,现场北面有甲秀南路通过,南环绕城高速距离现场约3km,现场有施工便道直达,交通较为方便。

2.2.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2.2.1地形地貌

场地整体上属于构造变形区,溶蚀侵蚀中低山溶蚀槽谷地貌,原始地形为山地,起伏较大。场地地形已经场平,较为平坦,局部区域为回填区域,高程在1125.00-1185.00m之间,相对高差为60m。

2.2.2地质岩土构造

场区自上而下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压实填土(人工填土),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上中统娄山关群第二段泥质白云岩夹薄层泥、页岩,各地层的岩性特征叙述如下:

①素填土(Q ml):杂色,新近堆积,主要由碎石、块石及少量粘土组成。

③寒武系上中统娄山关群第二段(∈2-3ls2):灰色、浅灰色,薄层~中厚层状泥质白云岩,本场地基岩呈强风化、中风化,其地层编号分别为③-1、③-2。

③-1强风化泥质白云岩:薄层状,细-中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强度较低,岩性不均匀,碎裂构造;岩石质量差,岩石易击碎,岩芯呈砂状、粉末状,少量呈碎石状。

③-2中风化泥质白云岩:薄层状,细-中晶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被泥质、铁锰质胶结。层间1-2cm泥页岩夹层,岩芯呈砂状,少量呈块状与短柱状。

3.施工要求

(1)护壁第一节挖深约1m,安装护壁钢模板,浇混凝土护壁,往下施工时每一节作为一个施工循环,一般土层每节高度为1m,在流沙、流泥区段内宜小于0.5m,特殊地质下挖速度视护壁的安全情况而定。

(2)孔桩开挖过程中,为保证桩身垂直度和桩心位置,每浇注三节护壁后进行一次桩心和桩身垂直度校核,以确保施工质量。挖孔桩容许偏差:桩径±50mm,垂直度0.5%,桩位容许偏差:1~3根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50mm,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的中间桩150mm。

(3)在挖孔桩为防止周边侧向土下沉挤破孔护壁砼或护壁塌陷。每个孔开挖配备2套护壁模板,确保在72小时拆模。并且在护壁竖向钢筋绑扎搭接的基础上,采取加焊连接确保护壁的整体刚度。

(4)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孔桩必须采取边挖边加固的办法施工。即每挖

一节浇筑1节护壁,避免其边壁松动的碎石掉下来砸到工人。

(5)桩孔挖至孔底设计标高或持力层时,及时通知甲方会同勘察、设计、监理及有关质检人员共同鉴定,认为符合设计要求后,迅速扩大桩头,清除护壁上的泥土和孔底残渣、积水,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随即浇注混凝土。如因条件所限需要延迟时,应在浇注混凝土前先抽干孔内积水、将孔底清理干净后再浇注。

(6)水平钢筋、纵向钢筋交接处均应焊牢,钢筋笼外侧需设混凝土垫块,或采用其他有效措施以确保钢筋笼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7)浇注混凝土时,应使用导管或串筒,出料口离混凝土面不大于2米,且应连续浇注,分层振捣,分层高度约1~1.5米,混凝土塌落度一般取80~100mm。

(8)当桩净距小于2倍(d)且小于2.5米时,或桩端净小于1米,应跳开施工,相领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米,属跳挖的桩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施工相邻桩。

(9)人工挖孔桩在终孔时,应对桩端持力层进行检测,并确保桩端底下3d或5m范围内无空洞、破碎带、软软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三、施工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

以合同要求及实际开工令为准。

2.拟投入的机械设备

3.计划材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