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剖学

解剖学

解剖学
解剖学

图2-45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实验一、人体基本组织(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观察了解人体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基本结构、分类和特征;

2、仔细比较人体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分布与结构特点;

3、绘制显微结构图2幅。

[实验内容]

1单层上皮组织切片观察;2复层上皮组织切片观察;3疏松结缔组织观察;4致密结缔组织观察;5

骨组织观察;6血细胞观察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实验器材:显微镜

2、试剂和材料: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相关切片若干

作业:绘图:1、复层上皮组织 2、疏松结缔组织

实验二、人体基本组织(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观察了解人体肌肉组织与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分类和特征;

2、仔细比较人体肌肉组织与神经

组织的分布与结构特点;3、绘制显微结构图2幅。

[实验内容]

1三种肌肉组织观察2神经组织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实验器材:显微镜;

2、试剂和材料: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相关切片若干

作业:绘图:1、平滑肌组织 2、神经组织

实验三、运动系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熟记人体骨骼的形态结构;

2、掌握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及其重要的骨连接;

3、观察颅骨

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实验内容]

1、脊柱观察

2、胸廊观察

3、四肢骨观察

4、骨连接观察

5、颅骨观察

6、骨骼肌观察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实验器材

脊柱、胸廊、上下肢骨与连接、颅骨、头颅肌、 躯干肌、上下肢肌等标本与模型。

2、实验试剂与材料

擦镜纸;香柏油;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相关切片若干。

作业:绘图:1、滑膜关节的构造(2-2) 2、腰椎上右面(2-3 E )

实验四 坐骨N--腓肠肌标本制备

目的: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方法;肌肉单收缩描

记。

潜伏期 收缩期 舒张期

动物与器材:蟾蜍、常用手术器械、蜡盘、锌铜弓、培养皿、粗棉线、任氏液。

方法与步骤:破坏脑和脊髓→剪去躯干上部及内脏→剥离皮肤及分离两腿→游离坐骨神经→分离股

骨及游离腓肠肌→检验标本→固定标本与肌槽上→曲线描记。

注意事项:1、防止耳后腺分泌物溅入眼内;2、经常用任氏液湿润标本;3、不要用力牵拉神经。

作业:详细写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过程;

实验五神经干动作电位

目的:学习示波器的使用方法;观察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基本波形;并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理。

原理:

↓A B ↓ A B ↓ A B

- ←—— + + ——— + + ——→ -

动物与器材:蟾蜍、常用手术器械、示波器、刺激器、任氏液。

方法与步骤:1、连接刺激器、示波器和标本屏蔽盒;2、仪器参数调整:a:刺激器:波宽:0.1ms;

强度:0~10v;频率:32ms档b:示波器:灵敏度:0.2v∕cm;扫描速度:1ms∕cm;输入方式:AC;3、

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4、神经干标本安放;5、观察项目:a、双相动作电位波形;b、增减刺激强度与

复合动作电位幅值关系;c、倒换引导电极位置后观察动作电位波形;d、单相动作电位(夹伤两极间)

波形。

注意事项:1、用任氏液经常湿润标本;2、标本结扎线不要触及屏蔽盒。

作业:1、双相动作电位和单相动作电位是如何引导出来的?2、通常实验所记录的双相动作电位波

形为什么不对称?3、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值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有何关系?

实验六坐骨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

目的:学习测定神经干不应期的基本方法和强度—时间曲线的描记

原理:

条件测试相对不应期末绝对不应期末

方法与步骤:1、制做坐骨神经腓胫神经干标本;2、连接仪器;3、安放标本;4、项目观察:a:0.1ms

时的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b: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注意事项:观察时间尽可能短,刺激时间过长,组织的兴奋性容易改变。

作业:1、阈强度(0.1ms)?最适刺激强度(0.1ms)?2、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各为多少?

实验七 1.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2.骨骼肌的单收缩和复合收缩

目的要求:掌握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学习计算机信号采集系统 (或刺激器和

生理记录仪)的使用方法;掌握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掌握阈强度(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

激、阈收缩、阈上收缩和最大收缩等基本概念;掌握肌肉单收缩过程的时相变化,掌握复合收缩现

象及形成机理特点。

实验内容:1.剥制标本。2.装置的连接。3.刺激强度对神经和肌肉的影响并记录。4.观察并记录骨骼肌单收缩和复合收缩现象。

作业:分析单收缩潜伏期经历了哪些生理过程?

实验八反射弧分析

目的: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作用。

原理:

动物与器材:蟾蜍、常用手术器械、铁支架、0.5%硫酸、刺激器。

方法与步骤:1、破坏脑、保留脊髓,其下颌悬于支架上。2、用培养皿装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观察有无反应?3、剥去左后趾踝关节以下皮肤,重复2,观察反应?4、用培养皿装0.5%硫酸溶液,刺激右后趾,观察有无反应?5、在右侧大腿背面分离双结扎并中间剪短坐骨神经,重复4,观察反应?6、以阈上强度连续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同侧及对侧后肢?7、破坏蟾蜍脊髓,再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反应?8、电刺激肌肉有何反应?

作业:1、用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有何反应,为什么?2、剥去左后趾踝关节以下皮肤,重复2,,有何反应,为什么?3、用硫酸溶液刺激右后趾,有何反应,为什么?4、剪断右坐骨神经后,重复上述实验,有何反应?为什么?5、分别电刺激右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有何反应?为什么?6、毁脊髓后再刺激右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有何反应?为什么?7、电刺激肌肉有何反应?为什么?

实验九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区刺激效应和去大脑僵直

目的:观察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刺激效应和去大脑僵直现象

原理:大脑皮层运动区是躯干运动机能的高级中枢,电刺激该区的不同部位,可以引起躯体不同部位的肌肉运动。从中脑四叠体的前,后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称去大脑动物。由于神经系统内,中脑以上水平的高级中枢对肌紧张的抑制作用被阻断,而中脑以下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易化作用相对加5强,因此出现了伸肌紧张亢进的现象。动物表现为四肢僵直,头向后仰,尾向上翘的角弓反张状态,称为去

四叠体

动物与器材:家兔、常用手术器械、颅骨钻、咬骨钳、刺激器、

手术台、乌拉坦、生理盐水

步骤:1、麻醉家兔;2、开颅;3、电刺激大脑皮层不同区域,观察运动效应;4、在中脑四叠体的上、下丘之间横断中脑,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

注意事项:1、麻醉不宜过深;2、刺激不宜过强;3、手术时切勿伤及矢状窦和横窦,避免大出血;

4、切口不宜过低,避免伤及延髓导致呼吸停止。

作业:1、请说明去大脑僵直发生机理。2、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一定区域对躯体运动有何影响?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实验十、神经系统的观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对脑神经所处的位置和主要功能;

3、了解脊髓的显微结构;

4、了解熟记主要传导路;

5、绘制脊髓显微结构图。

[实验内容]

1、脊髓大体结构观察;

2、脑干观察;

3、脑神经核(团)观察;

4、小脑观察;

5、大脑观察(对照书在模型上贴标签11-2 11-24 11-31)。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

1、实验器材显微镜

2、实验试剂与材料

脊髓标本与模型;脑干模型;脑神经核(团)模型;小脑模型;大脑模型;主要传导路模型;相关神经系统标本

作业:绘图11-1;图11-27;图11-28;图11-37;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1.椎间盘:亦称椎间纤维软骨,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中央 部是柔软而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成髓核,周围部是由多层纤维软骨按同心圆排列组成的纤维环,富于坚韧性,牢固连接相邻两个椎体,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椎间盘共23个,坚韧富有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复原,具有缓冲震荡的作用。 2.板障:颅盖各骨内、外板间的骨松质称为板障,分布有板障静脉 3.翼区:颞窝底由额骨、顶骨、颞骨鳞部和蝶骨大翼组成,在四骨会合处常形 成“H”型缝,称为翼区(翼点),脑膜中动脉在此处通过。翼区骨质薄弱,极易发生骨折。 4.肝门:肝的脏面中部呈似“H”型的沟,其中位于中间的横沟称为肝门,有 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经此出入,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5.肺根:纵膈面中部偏后有一长椭圆形凹陷,称肺门,是支气管、肺动脉、肺 静脉、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肺之处。这些进出肺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肺根。 6.声门裂:位于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是喉腔最狭 窄部位。声门裂前3/5位于两侧声襞游离缘之间,称膜间部,与发音有关,为喉癌好发部位;后2/5在杓状软骨之间称软骨间部,是喉结核的好发部位。 7.胸膜隐窝: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之处的胸膜腔,即使在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 能充满此空间,胸膜腔的这部分称为胸膜隐窝。重要胸膜隐窝包括:(1)肋膈隐窝:为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呈半圆形,是胸膜腔的最低点,胸膜腔

积液首先聚积于此。此隐窝深度一般可达两个肋及其间隙;(2)肋纵隔隐窝:肋胸膜与纵膈胸膜转折处,由于左肺前缘有心切迹存在,故左侧肋纵膈胸膜较大 8.膀胱三角:在膀胱的底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称为膀胱三角。此区域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粘膜下层组织。该区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9.静脉角:头臂静脉左右各一,分别由同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 的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为静脉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 10.心卵圆窝:下腔静脉瓣瓣膜向内延伸至房间隔的卵圆窝前缘,卵圆窝是胎儿 时期右心房通向左心房的卵圆孔的遗迹,下腔静脉瓣起引导血流的作用,出生后卵圆孔关闭,下腔静脉瓣也失去作用而退化,有人此瓣完全消失。11.颈动脉窦: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动脉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当血压升 高时,窦壁扩张,刺激此处感受器,可反射性的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12.颈动脉小球:扁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它与主动脉 小球一样,均为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13.胸导管:全身最大的淋巴管,平第12胸椎下缘高度起自乳糜池,经膈的主 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沿脊柱右前方和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5胸椎高度经食管与脊柱之间向左侧斜行,然后沿脊柱左前方上行,经胸廓上口至颈部,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内静脉的后方转向前内下方,注入静脉角。胸导管也可注入左颈内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

系统解剖学复习资料

系统解剖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肋膈隐窝 A 、又称肋隔窦 B 、位于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 C 、是最大的胸膜隐窝 D 、为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E、上述均正确 2.上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是 A 、鼻后孔 B 、咽峡 C 、前庭裂 D 、声门裂 E、喉与气管交界处 3.维持子宫前倾前屈的韧带是 A 、子宫圆韧带和子宫主韧带 B 、子宫圆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C 、子宫主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D 、骶子宫韧带和子宫阔韧带 E、子宫阔韧带和子宫圆韧带 4.有关心传导系的说法何者错误? A、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入口处心外膜的深面 B 、窦房结受内脏神经支配 C 、房室结位于心外膜深面 D 、房室束分左右两束支 E、右束支经节制带至右室前乳头肌根部 5.心脏的乳头肌 A、借腱索与1个尖瓣相连 B 、借腱索与相邻的两个尖瓣相连 C、借腱索与3个尖瓣相连D 、右室乳头肌强大 E、与血液定向流动无关 6.下述动脉搏动部位哪一个正确 A 、颞浅动脉可在下颌骨咬肌前缘处摸到 B 、面动脉可在外耳门前方摸到 C、足背动脉可在内、外踝中点处前方摸到D 、肱动脉可在肱二头肌外侧沟摸到 E、桡动脉可在前臂前面上部摸到 7.These are structures in right atrium,except A、fossa ovalis B、orifice of the coronary sinus C、valve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 D、papillary muscles E、valve of coronary sinus 8.动眼神经支配 A 、上斜肌 B 、内直肌 C 、外直肌 D 、上睑板肌 E、眼轮匝肌 9.重要的内分泌腺有 A、性腺、甲状腺、腮腺、肾上腺、松果体和胰岛 B、垂体、舌下腺、甲状旁腺、性腺、睾丸和松果体 C、胰、卵巢、睾丸、胸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D、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 E、下颌下腺、肾上腺、松果体、前列腺和胸腺 10.当臂上举手掌向前时,下述哪1项有关解剖方位的描述是正确的? A 、小指在拇指的外侧 B 、腕关节在肘关节的上方

解剖学考试复习资料

组织:是由众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成的细胞群体。人体的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这四类组织称基本组织 器官:以一种组织为主体,几种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功能的结构。 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软骨、骨和血液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一种液态组织, 肌节:肌节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也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1/2 I 带+A带+l/2 I带所组成(也就是整个暗带和两侧各1/2明带所组成的部分)。 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或其与非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以其结构与功能的不同分为电突触和化学性突触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胞体的构成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突起分为:轴突只一条,细长光滑而少分支和树突. 树突一个或多个,短而分叉,形似树枝 神经末梢: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或器官中所形成的特有结构 感觉神经末梢:是感觉神经纤维的终末部,与其附属结构构成感受器,可细分为游离神经末梢和有被囊的神经末梢。 游离神经末梢:呈树枝状,多分布于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中,主要感受痛觉。 有被囊的神经末梢:包有结缔组织被囊,有如下几种类型:1.触觉小体:呈椭圆形,分布于真皮的乳头层,与触觉有关。2.环层小体:圆形或椭圆形,分布于真皮深层等处,能感受压力和振动的刺激。3.肌梭:呈梭形,分布于骨骼肌,能感受肌纤维的张力变化和运动刺激,属本体感受器。 运动神经末梢:是运动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布于肌组织和腺,可支配肌纤维的收缩和腺的分泌。可分为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和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3部分 体循环(大循环):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多的动脉血自左心室(动脉血)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腔、下腔静脉肌冠状窦流回右心房(静脉血) 肺循环(小循环):全身返回心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各级静脉流回左心房。 心的位置:心脏位于胸腔的纵隔内,膈肌中心腱的上方,夹在两侧胸膜囊之间。其所在位置相当于第2-6肋软骨或第5-8胸椎之间的范围,整个心脏2/3偏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 心脏的毗邻上方:出入心的大血管;下方:膈的中心腱;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小部分与胸骨体下半和左第4~5肋软骨相贴;后方: 胸主动脉、食管、胸导管和迷走神经两侧:与肺和胸膜腔相邻; 心脏的外形:呈倒置的圆锥形左前下方是心尖,两面:胸肋面,膈面隔;三缘:右缘:右心房构成;左缘: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缘: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三条沟:冠状沟:环形,近心底处;前室间沟:自冠状沟向下至心尖右侧的浅沟;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表面分界的标志。 心腔血液定向流动:房室口和动脉口(主动脉和肺动脉)的瓣膜,是保证心腔血液定向流动的装置。上、下腔静脉和冠状静脉窦→右心房→右房室口(三尖瓣开放)→右心室→肺动脉口(肺动肺瓣开放)→肺动脉→肺(经肺泡壁周围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二尖瓣开放)→左心室→主动脉口(主动瓣开放)→主动脉(通过各级动脉分布至全身)。 淋巴管系:可区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等 免疫系统:是执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机构,是免疫功能的结构基础,由淋巴器官(胸腺、骨髓、淋巴结、脾和扁桃体)、淋巴组织以及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组成。 消化管:分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回肠,空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门)。 消化腺:大消化腺有唾液腺、胰和肝。三大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喉软骨:甲状软骨勺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 肺的传导部:从肺叶支气管经肺段支气管、细支气管直至终未细支气管,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没有气体交换作用 肺的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一个肾小体和一个与其连接的上皮性肾小管构成,每个肾约有100~200万个肾单位。 肾的大体构造:肾剖面结构可分为肾实质(肾皮质,肾髓质)和肾窦(肾小盏,肾大盏,肾盂)两部分。内分泌系统包括的器官有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 眼球:由眼球壁及其内容物组成。眼球壁:眼球纤维膜、眼球血管膜、视网膜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感觉器指感受内外环境的某种刺激而产生兴奋,并将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冲动的结构是一种能量转换器。 感受器: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共同构成的器官,也称感受器官。包括视器、前庭蜗器及皮肤等。 前庭蜗器(即耳):可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中耳包括鼓室、咽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考试(综合成绩)】 1. ( 单选题 ) 大肠(本题1.0分)E A、长约2m B、在右骼窝处续回肠而起 C、阑尾不属于大肠 D、大肠都没有系膜 E、结肠表面有3条平行的结肠带 2. ( 单选题 ) 男性尿道(本题1.0分)A A、为男性排尿和排精的器官 B、分为前列腺部、膜部、球部和海绵体部4部分 C、前列腺部位于前列腺中叶后方 D、球部为男性尿道最狭窄处 E、前列腺部为最短的一段 3. ( 单选题 ) 前交叉韧带和肱二头肌长头(本题1.0分)B A、都位于关节囊之外 B、都位于关节囊之内 C、都位于关节腔内 D、前者位于囊内,后者位于囊外 E、前者位于囊外,后者位于囊内

4. ( 单选题 ) 与泌泪有关的是(本题1.0分)E A、睫状神经节 B、耳神经节 C、星状神经节 D、椎前神经节 E、翼腭神经节 5. ( 单选题 ) 经锁骨下动、静脉之间入胸腔(本题1.0分)D A、交感干 B、迷走神经 C、喉返神经 D、膈神经 E、内脏大神经 6. ( 单选题 )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支除外(本题1.0分)D A、前支 B、后支 C、交通支 D、枕小神经 E、脊膜支 7. ( 单选题 ) 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是(本题1.0分)A

B、球囊斑 C、椭圆囊斑 D、螺旋器 E、以上均无 8. ( 单选题 ) 睾丸(本题1.0分)C A、表面坚厚的纤维膜称鞘膜 B、睾丸纵隔由精曲小管形成 C、精曲小管的上皮能产生精子 D、实质可分为皮质和髓质 E、精曲小管经附睾管入附睾 9. ( 单选题 ) “Y”字形的内髓板属于(本题1.0分)A A、背侧丘脑 B、上丘脑 C、下丘脑 D、后丘脑 E、底丘脑 10. ( 单选题 ) 位于右房室口和肺动脉口之间的是(本题1.0分)C A、三尖瓣 B、前乳头肌 C、室上嵴

《解剖学》背诵资料(歌诀)

人体解剖学记忆歌诀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整理人:han_keqing 2018年1月

目录 1、绪论 (1) 2、运动系统之骨学 (2) 3、运动系统之肌学 (7) 4、消化系统 (12) 5、呼吸系统 (17) 6、泌尿系统 (19) 7、生殖系统 (21) 8、循环系统 (23) 9、内分泌系统 (26) 10、感觉器官 (27) 11、神经系统之中枢神经 (29) 12、神经系统之周围神经 (34) 13、内脏神经 (37) 14、胚胎 (38)

1、绪论 1.1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朝前,两眼平视并足尖; 上肢垂于体两侧,牢记掌心要向前; 不论正立或倒臵,仰躺俯卧均不管; 描述以此为标准,认识统一不混乱。 1.2轴和面 假想人体三条轴,贯穿前后矢状轴; 左右方向冠状轴,平行身高垂直轴。 内收外展矢状轴,屈伸运动冠状轴; 旋转围绕垂直轴,环转冠矢两轴参。 人体解剖三断面,矢状纵切左右面; 冠状分为前后面,横断上下水平面。 注:屈曲,伸展,内收,外展是指的四肢活动的形式。屈曲是指关节的弯曲,伸展是指把屈曲的关节打开,内收是指整个肢体向内侧的移动,外展就是指整个肢体向外移动。区别就是屈曲和伸展指的是关节的活动,内收和外展指的是整个肢体活动。 1.3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分布广,体表器管及管腔; 单扁立柱假复纤,复层变移六样全。 注:被覆上皮分为单层被覆上皮和复层被覆上皮。单层被覆上皮又分为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被覆上皮又分为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移上皮。 1.4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分布广,疏松致密和网状; 血液淋巴在其内,骨与软骨及脂肪。

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

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17.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股骨头答,关节盂下而浅,周缘有盂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2)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后和前部都有肌和肌腱跨越,但前下部缺乏肌和肌腱加强而较薄弱。肩关节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 18.试述髋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答:髋关节有髋臼和股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髋臼周缘的髋臼唇增加了髋臼的深度,从而紧抱股骨头。(2)关节囊紧张而坚韧,股骨颈前面全部在囊内,但股骨颈后面的1/3在囊外。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及混合骨折之分。(3)关节囊前方、前下方、后上方均有韧带加固,后下方则较薄弱。(4)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关节窝与股骨头之间,内含营养股骨间的血管。髋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但运动幅度较肩关节小。 19.试述膝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前方的髌骨共同构成。它的形态特点:(1)关节囊广阔松弛,前壁有股四头肌腱、髌骨和髌韧带加强;外侧有腓侧副韧带、内侧有胫侧副韧带加强。(2)关节腔内有前、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前后移动。(3)关节腔内还有呈“C”形的内侧半月板以及呈“0”形的外侧半月板,半月板有加强关节稳固性和增加灵活性作用,还可以缓冲运动时震荡,膝关节可作屈、伸运动,在半屈膝状态下,可作旋内、旋外运动。 20.试述斜方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项部和背上部。起点: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止点:锁骨外1/3、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冈。作用:全肌收缩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尚可上提肩胛骨;下部可使肩胛骨下降。 21.试述膈肌的形态、裂孔、作用及通过的结构。 答: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向上凸隆呈弓窿形;外周是肌性部,中央部分使腱膜称中心腱。膈上有三个裂孔:(1)主动裂孔: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2)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裂孔的左前方,约平第10胸椎,有食管及迷走神经通过;(3)腔静裂孔:位于食道裂孔右前方的中心腱内,约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作用:膈是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圆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舒张时,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可协助排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 22.试述三角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肩部。起点: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23.试述股四头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大腿前面。起点:股直肌起自客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分别起于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止点: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括髌骨的前面和两侧缘,向下延续为髌韧带,至于胫骨粗隆。作用:是子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有屈髋关节的作用。 24.试述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小腿骨后方。起点:腓肠肌的内、外侧两个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比目鱼肌起自腓骨后面上部和胫骨。止点:三个头会合向下续为跟腱,至于跟骨。作用:上提足跟,屈髁关节及屈膝关节。 25.食道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个狭窄位于咽与食道相续处,距中切牙15cm处,第二个狭窄位于食道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cm处,第三个狭窄位于食道穿过膈的食道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cm处。 26.小网膜分两部分,右侧者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左侧者成肝胃韧带。 27.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 28.麦氏点: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 29.肛瓣:各肝柱下端由半月形粘膜皱襞相连形成。 30.齿状线:各肝瓣和肝柱的下端共同连成一锯齿状的环形线,是皮肤和粘膜的分界线。 31.肝门:为肝脏面的横沟,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以及神经和淋巴管由此出入。 32.直肠子宫陷凹:位于直肠、子宫之间,由腹膜在此转折形成是女性腹膜腔的最低点。

人体解剖学复习资料——【医学、护理考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解剖学常用术语:上和下描述器官结构距颅顶或足底的相对距离。前或腹侧和后或背侧描述身体前、后距离相对远近关系。凡距身体腹面近者为前,距背面近者为后。 内侧和外侧描述身体部位相对正中线的相对距离. 内和外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 浅和深:描述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 近侧和远侧:描述四肢方位,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尺侧和桡侧:上肢内侧为尺侧,外侧为桡侧.胫侧和腓侧:下肢内侧为胫侧,外侧为腓侧。 垂直轴上下方向,与人体长轴一致,垂直于地平面矢状轴前后方向,与人体垂直轴相垂直 冠状轴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垂直轴和矢状轴垂直 矢状面沿前后(矢状轴)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切面,与地平面垂直 1

冠状面沿左右(冠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切面,与矢状面和水平面垂直 .水平/横切面与地平面平行,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二章基本组织 1单层扁平上皮: 细胞扁平,胞质薄,核扁圆,居中分布:心脏、血管、胸腹膜、肾等部位. 内皮: 在心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 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细胞立方,核圆,居中, 分布:肾脏、甲状腺等. 单层柱状上皮: 细胞柱状,核长圆,近基底部.分布:胃肠道、子宫等粘膜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 锥体形细胞.分布在呼吸道等粘膜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扁平,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口腔、咽、食道),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皮肤表皮) 变移上皮:细胞层数随功能状态发生改变.分布: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等 2.细胞 (1)成纤维细胞: 细胞体积较大,呈扁平、有突起的星状,核大,扁 1

谈谈对人体解剖学的认识

人体解剖学综述 【摘要】: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的科学,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在医学领域,它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揭示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结构间的毗邻和联属,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受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关键词】:系统组成结构功能 一、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骨以不同形式连结在一起,构成骨骼。形成了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结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运动系统主要的功能是运动。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实现的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能是支持。构成人体基本形态,头、颈、胸、腹、四肢,维持体姿。运动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护。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形成了多个体腔,颅腔、胸腔、腹腔和

盆腔,保护脏器[1]。 二、消化系统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2]。在消化过程中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本科

医学专业成人教育考试 人体解剖学 试 题 ( 专业(类) 日 午考)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壁胸膜下界在腋中线与下列哪项相交处( ) A 第6肋 B 第8肋 C 第10肋 D 第11肋 2、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结缔组织后成为( ) A 成纤维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浆细胞 D 肥大细胞 3、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 A 红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单核细胞 D 淋巴细胞 4、闰盘是( ) A 心肌的暗带 B 心肌的明带 C 心肌的横小管 D 心肌细胞的连接结构 5、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 ) A 第3腰椎棘突 B 第4腰椎棘突 C 第5腰椎棘突 D 第1骶椎棘突 6、有关膝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由股骨下端、髌骨、胫骨和腓骨构成 B 内侧半月板较大 C 两侧有副韧带 D 前交叉韧带可防止胫骨前移位 7、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全部位于左季肋区 B 胃大弯的最低点为角切迹 C 出口为贲门 D 溃疡好发于胃窦、胃小弯处 8、喉腔最狭窄的部位位于( ) A 喉口 B 声门裂 C 前庭裂 D 喉室 9、对子宫描述错误的是( ) A 子宫腔的出口称子宫口 B 子宫位于小骨盆的中央 C 呈前倾前屈位 D 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称子宫峡 10、胆囊动脉发自( ) A 肝总动脉 B 胃十二指肠动脉 C 肝固有动脉右支 D 胃右动脉 11、能感受强光、分辨颜色的是( ) A 视锥细胞 B 视杆细胞 C 双极细胞 D 节细胞 12、肱骨中部骨折容易损伤的是( ) A 正中神经 B 腋神经 C 尺神经 D 桡神经 13、在大脑动脉环构成中,无下列哪项结构( ) A 大脑前动脉 B 大脑中动脉 C 大脑后动脉 D 颈内动脉 14、对羊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羊水量一般为500ml B 主要由羊膜上皮细胞分泌 C 对胎儿有保护作用 D 分娩时,可冲洗、润滑产道 15、对成人肝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 上界与膈穹窿一致 B 剑突下5cm 可摸及 C 右锁骨中线平第6肋相交处 D 左锁骨中线平第6肋间隙相交处 16、淋巴结内以T 淋巴细胞为主的结构是( ) A 淋巴窦 B 副皮质区 C 淋巴小结 D 髓索 17、旧纹状体是指( ) A 苍白球 B 杏仁体 C 尾状核 D 壳 18、膀胱的上皮为( ) A 变移上皮 B 复层扁平上皮 C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D 单层柱状上皮 19、腰椎穿刺由浅入深依次经过( ) A 后纵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B 黄韧带、后纵韧带、棘间韧带 C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D 棘上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 20、足下垂内翻提示损伤的神经是( ) A 股神经 B 胫神经 C 闭孔神经 D 腓总神经 21、为听觉感受器的是( ) A 椭圆囊斑 B 球囊斑 C 壶腹嵴 D 螺旋器 22、三尖瓣附着于( ) A 肺动脉口 B 主动脉口 C 左房室口 D 右房室口 装订线内不 要答题 ,装订 线外不 要写姓名、学号、工作单位,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2 名词解释 1.矢状面:指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4】 2.肘后三角:当肘关节前屈90度时,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后三角。【34】 3.扁桃体窝:在口咽侧壁上,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有一凹窝,称扁桃体窝,窝内容纳腭扁桃体。【92】 4.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稍后方,以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球内含 有化学感受器。【156】 5.肺门:为肺内侧面中央的长椭圆形凹陷,是主支气管、肺动、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的部位。【113】 6.虹膜角膜角:在眼球前房的周缘,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间隙称虹膜角膜角,又称前房角。【201】 7.周围性瘫痪(软瘫):当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如前角运动细胞、脑躯体运动核、脊神经或脑神经损伤),由 于肌失去神经直接支配,出现肌体肌张力降低,松弛变软,反射弧中断,深、浅反射均消失,称周围性瘫痪或软瘫。【274】 8.内囊:是由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内囊损伤时,可引起“三 偏”综合症。【256】 9.麦克伯尼(McBureny)点:即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脐与左髂前上棘之间的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97】 10.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细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色泽灰暗,称为灰质。在大小脑表面的灰 质称皮质。【216】 11.正中矢状切面:即沿人体正中线所作的矢状切面。【4】 12.翼点:指在颞窝区内,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神经通过,骨折时,易引 起颅内血肿。【25】 13.Treitz韧带:即十二指肠悬肌,张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腹后壁之间;有悬吊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亦作为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95】 14.心切迹:左肺前缘下半有一明显缺口,称心切迹。【113】 15.掌浅弓:尺动脉的终末支与桡动脉的掌浅支在手掌合成的弓形动脉,称为掌浅弓。【162】 16.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称黄斑,为感光最敏感的部位。【200】 17.中枢性瘫痪(硬瘫):当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作用,产生功能释 放,活动增强,表现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瘫痪的肌呈痉挛状态,同时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称中枢性瘫痪或硬瘫。【274】 18.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有很多小纤维束呈网状互相连结,其间的空隙,为蛛网膜下隙,其内流动有 脑脊液。【287】 19.乳糜池:在第12胸椎下缘到第1腰椎体的前面,又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梭形膨大的池,称乳糜池, 为胸导管的起始部。【186】 20.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包括:感觉器—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216】 21.黄骨髓:骨髓的一种。含大量脂肪组织,呈黄色,无造血功能。【7】 22.齿状线:肛管内各肛瓣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行线,称齿状线。此线是皮肤与粘膜的分界 线。【99】 23.声门裂: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软骨间的裂隙称声门裂,为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此裂前3/5为喉癌的好发部位, 后2/5为喉结核的好发部位。【110】 24.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162】 25.脉络丛:在脑室壁一定部位,软膜组织及毛细血管连同脑室壁上皮突入脑室腔内,形成脉络丛。脉络丛是产 生脑脊液的结构。【287】 26.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215】 27.隐神经:腰丛股神经的最长皮支,与大隐静脉伴行,向下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234】 28.小脑延髓池:位于小脑与延髓间。临床上有时在此做穿刺,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287】 29.螺旋器(Corti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下壁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其上

解剖学复习资料..

解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颈椎的主要特征是哪一项 A棘突较长B椎体呈圆柱状C椎体侧面有关节面D有横突孔2、下列哪一个不是躯干骨的骨性标志 A肋B胸椎棘突C胸骨角D肩峰 3、有鼻旁窦的是什么骨 A顶骨B鼻骨C上颌骨D枕骨 4、肩部最高点的骨性标志是哪一项 A关节盂B肩峰C肱骨头D肩胛骨上角5、手指骨属于什么骨 A长骨B短骨C扁骨D不规则骨6、胸椎的特征是哪一项 A有横突孔B棘突分叉C有肋凹D椎体大而粗壮7、肌的辅助结构不包括哪一项 A肌腱B筋膜C腱滑膜靶D滑膜囊 8、胸骨角平对第几肋 A第1肋软骨 B 第2肋软骨 C第2肋间隙 D第3肋软骨9、参与肋弓形成的是哪一项 A第6~10肋软骨 B第7~10肋软骨 C第8~10肋软骨 D第9~10肋软骨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面颅骨 A上颌骨 B鼻骨 C筛骨 D腭骨 11、有鼻旁窦的是什么骨 A顶骨 B鼻骨 C上颌骨 D枕骨 12、参与构成翼点的是哪一项 A枕骨顶骨颚骨和蝶骨 B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C额骨顶骨筛骨和蝶骨 D额骨枕骨颞骨和蝶骨13、关节基本结构不包括哪一项 A关节面 B关节囊 C关节腔 D关节盘14、下列何处的骨髓不是终生保持造血功能 A髂骨 B椎骨 C肱骨 D胸骨 15、骨盆腔是指 A大骨盆内腔 B小骨盆内腔 C大小骨盆内腔的总称 D腹腔下部的总称16、不成对的颅骨 A舌骨 B泪骨 C鼻骨 D颧骨

17、不参与构成胸廓结构的是哪一项 A肋弓 B12对肋骨 C锁骨 D胸椎 18、对肩关节错误的叙述是哪一项 A运动灵活 B由肱骨和锁骨的关节盂组成C可作各种运动 D容易向前下方脱位 19、不参与腕关节组成的结构是哪一项 A腕骨 B关节盘 C桡骨下端 D尺骨下端20、膝关节囊外有哪一个结构 A髌韧带 B交叉韧带 C内侧半月板 D外侧半月板21、胸锁乳突肌的作用是 A一侧收缩头向对侧倾斜,面朝向同侧 B一侧收缩头向对侧倾斜,面朝向对侧。 C一侧收缩头向同侧倾斜,面朝向对侧。 D一侧收缩头向同侧倾斜,面朝向同侧。 22、维持人体直立最强有力的躯干肌是哪一项 A胸大肌 B背阔肌 C臀大肌 D竖脊肌 23、有关膈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有3个裂孔 B中心部为腱性结构 C下腔静脉通过其腔静脉孔 D收缩时,膈穹隆上升 24、膈肌收缩时 A 膈顶下降,助吸气 B膈顶下降,助呼气 C 膈顶上升,助吸气 D膈顶上升,助呼气 25、椎间盘位于 A椎弓板之间 B椎弓根之间 C椎弓之间 D椎体之间26、使肩关节外展的是哪一块肌 A肱二头肌 B肱三头肌 C三角肌 D前臂肌27、可屈肘关节的肌是哪一项 A三角肌 B胸大肌 C肱二头肌 D肱三头肌28、臀大肌的作用是 A屈髋关节 B伸髋关节 C大腿外展 D大腿内旋29、伸膝关节的肌肉是哪一项 A股四头肌 B小腿三头肌 C臀大肌 D肱二头肌30、下列哪一运动是小腿三头肌的主要作用 A背屈 B拓屈 C内翻 D外翻31、喉结位于下列哪块软骨上 A环状软骨 B杓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甲状软骨32、呼吸道唯一完整的软骨环是 A环状软骨 B杓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甲状软骨

人体解剖学-药学专业本科_副本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授课专业:四年制本科药学专业 学时与学分:总时数为72(理论讲课36学时,实验(习)课36学时),3.5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一)人体解剖学的性质和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也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配布形式和位置毗邻关系的知识,掌握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二)目的与要求(一)通过课堂讲授,实地标本观察,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三基)。(二)在教学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内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三)在教学中,要注重智能型人才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也要适当地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同时,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 (三)教学内容要求: 本大纲供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临床药学方向)及护理学专业使用,根据对学生的要求,将讲授内容分为两个等级。1.凡属“掌握内容”,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对基本知识,必须通过标本示教,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达到说得出、认得准、记得住、用得上的程度。2.凡属“了解内容”,可概括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及规律、使学生知其要点,一般理解。 (四)教学方式(法)与课时数: 1.本大纲要求的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人体标本与模型示教、尸体解剖、活体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学生还应结合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录相、图谱等手段进行学习。2.根据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规定,本课程教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讲课36学时,实验(习)课36学时,理论考试2学时;学分为3.5分。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学时分配: 1.5学时 掌握: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了解: 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及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学时分配: 7.5学时 骨学学时分配: 4.5学时 掌握: 骨的形态分类和骨的构造。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胸骨和肋骨的分部。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第七颈椎及胸、腰椎棘突、颈静脉切迹、胸骨角。颅的组成和分部。

视频教程《人体解剖学》 35集全

视频教程《人体解剖学》35集全37:40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1 播客:太阳儿 38:59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2 播客:太阳儿 35:08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3 播客:太阳儿 37:21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4 播客:太阳儿 34:37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5 播客:太阳儿 39:0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6 播客:太阳儿 39:57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7 播客:太阳儿

38:39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09 播客:太阳儿 38:11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0 播客:太阳儿 39:3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1 播客:太阳儿 39:0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2

播客:太阳儿 37:5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3 播客:太阳儿 39:15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4 播客:太阳儿 40:1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5 播客:太阳儿 36:33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6 播客:太阳儿 39:40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7 播客:太阳儿 39:46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8 播客:太阳儿 38:25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19 播客:太阳儿

49:5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20 播客:太阳儿 47:49 人体解剖学21 播客:太阳儿 37:10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22 播客:太阳儿 49:44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学][36课]23

最新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E.蛋白质 2.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 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前和后 E.浅和深 3.矢状轴( ) A.与身体长轴垂直 B.呈上下方向 C.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D.不与水平面平行 E.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4.横切面又指( ) A.矢状面 B. 冠状面 C.额状面 D.水平面 E.以上均不是 5.位置不同的两点中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称为( ) A.内侧 B.内 C.外侧 D.外 E.经上都不是 6.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浅和深 E.前和后 7.上肢的外侧又称为( ) A.尺侧 B.近侧 C.远侧 D.外 E.桡侧 8.人体的冠状面( ) A.与矢状面垂直 B.与水平面垂直 C.与人体的长轴垂直 D.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E.又叫额状面 9.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称,此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A.冠状面 B.矢状面 C.水平面 D.横切面 E.前面 答案:1.B 2.E 3.A 4.D 5.A 6.C 7.E 8.C 9.B

1.【多选】躯干包括 ( ) A、胸 B、背 C、腹 D、项 E、臀 2.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 A、内脏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细胞 3.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 )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拇指向前 D、双下肢并拢 E、足尖向前 4.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人体的正中面为准( )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前和后 E、近侧和远侧 5.【多选】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 ) A、颅侧 B、近侧 C、内侧 D、尺侧 E、胫侧 6.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 ) A、背侧 B、内 C、内侧 D、远侧 E、深 7.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 ) A、冠状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 E、长轴 8.【多选】解剖学姿势要求 ( )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 D、下肢并拢 9.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 ) A、矢状面 B、水平面 C、冠状面 D、纵切面 E、横切面 10.器官的横切面垂直于该器官的 ( ) A、矢状轴 B、垂直轴 C、额状轴 D、冠状轴 E、长轴 答案:1.ABC 2.E3.C4.B5.CDE6.E7.B8.ABD9.C10.E小学2019

人体解剖学复习资料1

人体解剖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翼点:颞窝前下部较簿,在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此处常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2、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间的纤维软骨,由中央的髓核和周边的纤维环构成。、纵隔: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3 4、阴道穹:是围绕子宫颈阴道部的阴道上端的环形间隙,可分为前、后穹和两侧穹。 5、下消化道:消化管有口、咽、食管、胃、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又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其中空肠以下称下消化道。 6、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腭咽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此线以上为粘膜,以下为皮肤。 7 8、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该点称McBurney点。 9、膀胱三角膀胱底的粘膜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 二、填空题 1.胃是消化管膨大部分,可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四部。 2.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即骶曲、和会阴曲。 3.男性尿道分尿道前列腺部、尿道膜部和尿道海绵体部三部分,两个弯曲为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4、肾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

5、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栝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和滑膜襞和滑膜囊。 6、胸膜下界体表投影:锁骨中线平第8肋,腋中线平第10肋,肩胛线平第11肋,后正中线平第12胸椎棘突。 7.骨按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8.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其中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9.子宫由上向下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三部分,后者以分为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阴道上部。 10、输卵管由内向外分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峡、输卵管壶腹、输卵管漏斗和输卵管峡四部分,结扎部位在输卵管峡。 11.成人脊柱有颈曲、胸曲、腰曲、骶曲四个生理性弯曲,其中腰曲和颈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12、肝外胆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囊。 13、壁胸膜依其所在部位可分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 三、选择题 1.关于肛管的描述错误的是(C) ,、上起自直肠的末端,下止于肛门 ,、肛管被肛门括约肌包绕 ,、肛门内、外括约肌均由平滑肌构成 ,、齿状线的下方是肛梳或痔环 2.胰( C ) ,、分头、颈、尾三部 ,、是第三大消化腺 ,、头被十二肠包绕 ,、位于腹膜前方 3.鼻中隔的叙述何者正确:(C) ,、由筛骨垂直板构成 ,、由鼻中隔软骨构成 ,、多不居正中而偏向一侧 ,、形成鼻腔的外侧壁 、下列面颅骨中,单块的是:(C ) 4 ,、颧骨 ,、上颌骨 ,、梨骨 ,、泪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