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浅谈色彩在地方性建筑中的运用刘路余丽询谭自艳何远秀(昆明学院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14)【摘要】色彩一直以来就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以前就已经把色彩应用于建筑装饰之中了。
色彩的运用起到了装饰作用,即是民族文化的彰显,又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分析了建筑色彩的产生,建筑色彩与环境的关系,人们对不同建筑色彩的感受。
并深入探讨了色彩在地方性建筑中的运用。
【关键词】色彩;环境;建筑1建筑色彩的产生当像建筑这样的物体,接受光源射来的光线,由于其材料不同,光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反射、吸收或让它透过,并使人的眼睛接受其部分光线,引起兴奋、亢进。
这样兴奋的信息传达到大脑视觉区域,便产生视觉现象。
由于光的组成和性质不同,眼睛受到光的刺激也不同,人们便感知到不同色彩。
2建筑色彩与环境2.1建筑色彩与地域的关系不同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对建筑的色彩有一定的影响!在南方,气候炎热,多青山绿水,花木茂盛,宜用高明度的中性色或冷色!在北方,天气寒冷,天色灰暗,沙尘较多,多用中等明度的暖色或中性色!2.2建筑色彩与民族心理和风俗习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由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传统习惯不同,对色彩也各有偏好!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和古代罗马历来受到帝王的尊宠,象征尊贵和权威。
绿色在很多国家都代表和平的美好寓意,广泛受到欢迎。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由于其发展演变的历史不同,对色彩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建筑用色应充分考虑色彩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所寄托的情感内容和心理作用!2.3建筑色彩与环境相协调建筑色彩设计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我们所说的环境,不单指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指建筑周围的山水及自然风光,人文环境包括民居、古建筑、商业区等。
在组织建筑色彩时,要尽可能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彼此尊重,达到协调一致的色彩效果!3建筑色彩感受当人们想起某些富有特色的建筑,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该建筑或明快、或厚重、或浪漫等印象的色彩联想,良好的建筑色彩构成能使居于其中的人们得到愉悦的视觉享受,反之则会带来视觉环境污染,让人心情烦躁和不安。
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中的色彩设计与运用摘要:基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于丰富空间装饰艺术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色彩美学为指导的室内环境设计严格遵循了现代建筑美学的相关理论,根据建室内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具体情况,结合室内空间的功能设定,通过科学的色彩组合构建富有艺术美感的室内环境,突出其审美意义与价值,给人形成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
关键词:室内装饰装修;色彩设计;运用1建筑室内装饰工程中色彩设计原则分析1.1功能性原则色彩元素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在建筑室内装饰工程中,色彩元素的应用效果,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要想打造优质的建筑室内环境,在色彩应用过程中,必须遵循功能性原则,这也是设计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则,关乎建筑室内装饰工程的成败。
从功能的角度上分析,不同的色彩所体现出的功能存在很大差异,色彩元素内涵丰富,通过色彩的合理运行和搭配,能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建筑的需求。
另外,根据建筑空间功能的不同,在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中所应用的颜色也要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生活空间的色彩设计与办公空间、商业空间需要严格区分,凸显出各自的空间特点,满足建筑空间的功能性需求,只有在功能性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出色彩设计的重要作用,这也是设计人员尤其需要注意的工作要点。
1.2人性化原则以人为本是建筑领域的主要生产理念,对于建筑室内装饰工程来说,色彩设计的应用,同样需要遵循人性化原则,这样才能打造出客户满意的工程。
通俗来说,人性化原则主要指在建筑室内装饰的色彩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客户的需求,确定室内空间的整体风格,结合客户的喜好,打造人性化空间,在色彩元素的合理运用下,使得空间风格与实际的预想高度契合,这样才能算是成功的方案设计,如果违背了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即便是设计得再精美,都属于失败案例。
基于此,在建筑室内装饰的色彩设计中,设计方面要充分的掌握客户的意图,与客户或者开发企业的负责人进行积极的沟通,确定具体的建筑空间功能和风格,在这个基础上,对室内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勾勒设计框架,根据实际需求,填入相应的色彩元素,打造出与客户需求充分吻合的建筑室内装饰工程,达到预期的色彩设计目标。
浅谈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作者:王钰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5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工作环境和各类活动场所的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室内设计而言,人们已不再局限于把有限的空间布置得富丽堂皇或满足生活基本需求,而是更加注重追求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彰显个性的居住空间,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充分运用各种色彩和材料把室内空间布置成放松人们生理和心理的休息场所,而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心理和生理感受。
因此,色彩被视为室内设计的精髓,它可以改变空间的外观,创造出多种意境,对于研究和运用色彩在室内空间中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色彩的物理、生理与心理效应1.色彩的物理效应色彩的物理效应,是指色彩通过人的视觉系统所带来的物体物理性能的一系列主观感受的变化。
例如物体的远近、轻重等。
1.1距离感色彩可以使人感觉进退、凹凸、远近的不同,一般暖色系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前进、凸出、接近的效果,而冷色系和明度较低的色彩具有后退、凹进、远离的效果。
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常利用色彩的这些特性去改变空间的大小和高低。
例如空间过高时,可用近感色,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
1.2轻重感色彩的轻重感取决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一般来说,明度和纯度高的颜色有轻感,明度和纯度低的颜色有重感。
1.3感性效果色彩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
黑、白、灰为无彩色。
有彩色分为原色,间色和复色。
在色彩学中,把不同色相又分为热色、冷色和温色。
这和人类长期的感觉经验是一致的,如红色、黄色,看似太阳,火炉;青色、绿色,看似江河、湖海。
2.色彩的生理与心理效应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直接的影响。
心理学家对此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会升高,情绪变得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
在家庭装饰的色彩搭配中,人们喜欢选择一些自己偏爱的色彩来布置房间,以突出个性化特征。
浅谈室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不同的颜色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感觉,也可以帮助营造不同的氛围和风格。
因此,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非常关键。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浅谈室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一、色彩与情感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感受。
例如,红色是充满激情和热情的颜色,可以刺激人们兴奋和活力;绿色则是代表平和和安宁的颜色,可以带给人们放松和安静的感觉。
因此,在室内设计中,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颜色可以根据设计目的和客户需求来营造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对于餐厅来说,可以使用温暖和充满活力的颜色来增加食客的食欲和舒适度;而对于办公室来说,可以使用平稳和淡雅的颜色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二、色彩与风格
三、色彩与空间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也可以用来表现和改变空间的感受和形状。
例如,浅色调可以让空间看起来更加宽敞和通透;而深色调则可以使空间看起来更加紧密和舒适。
因此,在室内设计中,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颜色可以根据空间的和客户需求来表现和改变空间的感受和形状。
例如,在小空间中使用白色和浅色系可以扩大空间的视觉感受和通透感;而在大空间中,则可以使用深色调和多层次的颜色来使空间更加舒适和温暖。
浅谈色彩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作者:刘露蒋天标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3期摘要:色彩是室内环境的主体要素,色彩设计则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段,决定着空间的审美、个性、趣味,它是人类精神追求的一种形式。
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和室内的空间界面及每一物体的材料、质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室内空间各色彩要素的综合反映。
本文探讨了色彩在室内设计的关系及运用。
关键词:色彩;室内设计;关系;运用中图分类号: N94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色彩作为一种最廉价、最敏锐的视觉表现手法,一直都在室内设计中担当最重要的角色。
色彩能够改变居室的外观和格调,给室内空间带来精神和活力,创造出最快捷的空间情绪。
另外它又不占用居室空间,不受空间的限制,应用时灵活方便,最能体现居住者的个性风格。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作为交流感情媒介和自我表现界面的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一、色彩与室内设计的关系1、室内功能对色彩设计的限制室内功能不同,在色彩选择上也不同,合理的色彩设计应围绕室内功能展开,利用色彩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创造出符合要求的空间环境。
特别是公共场所的室内色彩设计,更应考虑到功能对色彩要求这一关键问题。
图书馆、办公楼的室内色彩应注重读书与办公的空间功能,选择适宜读书办公的白色、浅蓝、浅绿等明亮偏冷的色彩组合,能创造出平静、沉着的气氛;体育馆是个热烈欢快的场所,色彩选择上适宜在鲜蓝色调的空间里,放置一组色彩艳丽的沙发,这组沙发与整体形成对比关系,成为视觉中心,起点明空间主题的作用。
2、合理搭配色彩满足室内功能室内设计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宗旨,把满足人们在室内进行生产、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置于首位,所以在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要求,使室内环境合理化、舒适化、科学化;要根据人们的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关系、空间尺寸、空间比例 ;合理配置陈设与家具,妥善解决室内通风,采光与照明,注意室内色调的总体效果。
浅谈色彩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设计上非常注重色彩搭配,色彩的选用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外观,
更是考虑到其传统文化方面的意义和功能性方面的需要。
以下是我对色彩在中国传统民居
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的探讨。
首先,色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达方式之一,是对生活、人情和思想
情感的表现。
在中国文化中,各种色彩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比如红色代表吉祥、热情和
欢乐;黄色象征着财富、尊贵和尊重;青色则代表平和、清新和高雅等等。
民居建筑设计
中选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传递不同的文化信息,增强文化价值和传承。
其次,色彩设计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感觉。
色彩的互相搭配和搭配方式可以创造
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氛围,如暖色系可以给人温馨、亲切、舒适的感觉;冷色系可以给
人清新、平静、高雅的感觉。
在民居建筑中,色彩设计可以让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感受,从而带来身心舒适。
再次,色彩设计可以强化建筑的形态和结构。
选用不同的颜色可以突出建筑在空间中
的特殊形态和结构,同时使建筑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层次和空间变化。
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可以消除单调的感觉,增强建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最后,色彩设计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在民居建筑中,不同的房间和区域有不同
的功能需求,如起居室需要营造舒适、温馨的氛围;卧室需要营造安静、柔和的氛围。
通
过选用不同的色彩可以满足这些需求,达到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浅谈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和感觉,能
够增强空间的兴奋感、舒适感和视觉效果。
以下是我对色彩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的一些浅
谈。
色彩可以用来表达空间的氛围和风格。
不同的颜色和色调能够传达不同的情绪和感受,比如红色可以唤起热情和活力,蓝色可以带来宁静和平静的感觉,黄色可以增加阳光和温暖。
通过选择合适的色彩来装饰室内空间,可以帮助打造符合居住者需求和喜好的独特风格。
色彩也可以用来定义空间的功能和分区。
在室内设计中,不同功能的区域可以使用不
同的色彩来区分,从而让人一目了然。
在餐厅区域可以使用暖色调,营造温馨和舒适的就
餐氛围;而在办公区域可以使用冷色调,增加专注和工作效率。
色彩还可以用来改变空间的尺寸和比例。
浅色和明亮的色彩可以让小空间看起来更加
宽敞和明亮,而深色和饱和度高的色彩则可以让大空间显得更加温暖和舒适。
通过巧妙地
运用颜色,可以调整空间的视觉效果,让室内空间更加合理和有趣。
色彩还可以用来强调和突出特定的区域或物品。
通过使用鲜艳和对比度高的色彩,可
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让某个区域或物品成为室内设计的焦点。
在公共区域的墙面上
使用明亮的颜色或特殊的壁纸,可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视觉层次感。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摘要:国内许多园林景观工程项目都被要求在短期内迅速完成,导致设计师对色彩设计的忽略,影响到了色彩的整体效果,造成国内许多园林景观色彩的无序、杂乱,无视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地方文化传统,本文主要针对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做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色彩1 色彩在园林设计中应遵循的一般原则1.1 整体和谐原则由于园林色彩中调和与对比、统一与变化是同时存在的,它们强调的是对立因素之间的渗透与协调,故二者最能充分体现色彩整体和谐原则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园林整体统一的两个对立面,作为矛盾的结构,强调的是对立因素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
总之,对比与调和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同时存在于园林中。
变化与统一。
统一是指各景观构成要素在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或一致性,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统一。
统一的布局会产生整齐、庄严和肃穆的感觉,但过分的统一又显得呆板和单调。
所以应当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这样才会使人感到优美而自然。
1.2 以人为本原则在现代社会,园林是为当代人服务的,是大众的产物,它必须满足现代都市中的人们的功能需求、审美、价值观念等,不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园林,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遭到淘汰或改造。
目前有些园林景区虽做得漂亮,但是却很少有人到其中参观、游览,更不用说活动,而有些园子看起来很普通,但实际上却人来人往。
游玩、嬉戏的人络绎不绝。
后者是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游人的心态,从游人的角度综合分析后进行设计的。
现实设计中很难把握以人为本的度,这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实践来体会。
1.3 体现地域特色原则每个地域都有自身的特色,朗克洛的色彩地理学已经证明了色彩的地域性。
色彩在园林设计中若要充分地体现地域特色,还需以浓郁的地方风格为背景,结合自身特点而有所创新。
2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组合运用当色彩设计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发现色彩过于单调或是对比过强,可以加入其它颜色使色彩趋向丰富和柔和。
浅谈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摘要:世界因为有色彩而丰富,在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极其重要,一个建筑设计的色彩应用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建筑作品的成败。
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中西方有着重大区别;色彩对人的心里视觉和心理暗示产生着重大影响;色彩应用在建筑设计中起着美化与装饰、区别与强调、文化氛围烘托与表情达意等作用;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色彩搭配的协调、环境对色彩的影响等因素。
关键词:建筑设计;色彩;应用;重要性色彩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颜色使世界变得不再单一。
倘若建筑失去了色彩,便也失去了绝大的美感和艺术性。
建筑设计是一种艺术造型,将建筑和色彩二者完美结合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创造力和能力的考核。
把握好色彩的应用是建筑设计中尤为重要的环节。
一、有关建筑色彩的概述1.1、中西方古代建筑的色彩应用我国汉代开始就广泛运用红色,汉代到唐代,朱红色的使用开始频繁,红白搭配也越来越多。
汉后,黄色占了主导地位,当时黄色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皇室的宫殿着重运用了黄色的渲染以达到富丽堂皇的效果。
宋代,受到儒家主流思想的影响,整个建筑的色彩风格都倾向于简单淡雅,对品味十分注重。
而居民建筑和皇室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民房建筑色彩多为自然色,大致以白、灰、青、栗为主,这些色彩与平民的身份和环境相映衬,给人以素雅、简朴之感。
相对于中国古建筑而言,宗教对西方建筑色彩的影响较大。
以古希腊举例来说,但是的建筑各种鲜艳的色彩都有,因为宗教信仰和观念,他们对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都有一定的解释。
紫色代表着空气,蓝色代表天堂般的美好,而红色代表着火。
如果中国古建筑色彩用黄金来作比喻,那么西方建筑色彩则是水晶,他们建筑色彩的风格能用瑰丽一词来形容。
1.2、建筑色彩与心理学----视觉效果与心理暗示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光线色彩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也是建筑设计师们经常运用到的领域。
往往纯度比较高的色彩让人看着觉得厚度大有质感,显得比较华丽。
较为暗沉的颜色则让人觉得比较朴实。
浅谈色彩设计在当代工业建筑中的作用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工业建筑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分析了当代建筑配色的观念、方法,重点探讨了当代工业建筑中色彩的使用方式。
关键词当代建筑;设计;配色方案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5-0048-021当代建筑配色的观念一个孤立的色彩,无从判断其美丑,只有当这种颜色与其它颜色进行不同的组合,才会产生的美不美、协调不协调的感觉。
以前的配色均以协调为目的,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美的标准。
但从对当代建筑设计观念的变化的分析中,我们可知由于设计哲学、美学的变化,产生了相应的审美情趣的变化,不和谐、不美观也具有美学上的意义,成为一些设计者的追求。
其建筑色彩的设计则表达了他们这种设计思想。
这种色彩设计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在如今多元化的社会也具有其存在的意义。
所以,在讨论配色观念时可分成两大类,一类以千百年形成的和谐美为主旨的方法,另一类为表现不和谐美等为特点的更广的审美范围的配色。
1.1和谐配色的观念和谐配色原则是大众化通常的配色原则。
配色的协调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是配色给人以美好、舒适的感觉,反之则为不协调。
配色的协调美是通过在变化中求得统一而获得的,即色彩配色在色相、明度、彩度等方面,既有其相似之处,又能通过对比反映各部分色彩的特点,既有各部分自身的节奏,又能使各部分和谐而有其共有的韵律,从而使整个建筑融为一体。
1.2新的配色观念在当代,随着设计观念的转变及人们审美范畴的扩大,不和谐的配色也成为一种使用色彩的方法。
这其中主要有3种表现:第1种是在建筑上过度使用强烈、浓重、高明度、高彩度的色彩,给人的视觉及心理带来强烈的冲击:第2种是在建筑色彩的使用位置及面积上超出常规,有时甚至通体使用浓烈的色彩:第3种是将一般认为不配合的色彩硬搭在一起,有意将不和谐感作为设计的目的。
这些新的配色方式常常与建筑造型的不和谐感作为设计的目的。
这些新的配色方式常常与造型的不和谐、怪诞等特点相结合,成为体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的有力工具。
浅谈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作者:周佳春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11期[摘要]色彩在整体空间中的应用应该是上浅下深,统一中有对比,和谐中有律动,稳重中又不乏变化。
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有差别。
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充分发挥色彩的功能特点,理性地运用色彩的感性倾向,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创造出和谐舒适的完美情境。
[关键词]室内设计现代家居色彩[中图分类号]TU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86-01一、色彩的含义色彩是客观事物所呈现的刺激因素,它能给人第一视觉反应。
另外,色彩还是一种具有象征性、充满丰富含义的大众语言。
在人的视觉习惯中,艳丽的色彩总是率先夺目、引人注意的,中性平稳的色彩则稍微显得迟缓一些,但它可以舒缓人的视觉神经,不会让人过分激动。
暖色与冷色也各有千秋,前者具有亲和力、幸福感,而后者则显得严肃稳重,甚至不近人情。
因此在视觉艺术中,色彩的作用尤为重要,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
二、现代家居装饰色彩的应用(一)客厅色彩的运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建设快速发展,居住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家居装修中不仅重视空间的布局和材料的选择,而且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的装饰色彩倍受重视。
因为科学合理地选择色彩进行家居装饰,不仅可以调节室内空间和尺度的关系,而且可以增强室内空间艺术的感染力,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快乐、温馨、富于空间美感的家居环境。
客厅是家庭的活动中心,是接待宾客、闲话家常、家庭娱乐的场所,是家居装饰的重点。
为了使客厅呈现家庭的和睦和温馨的气氛,色彩装饰大多使用自然亲切的暖色调。
整个设计中,以浅米黄色为墙体的颜色,整个色调遵循上轻下重的原则,起居室和客厅棚顶采用白色,地面采用的是富贵红的实木复合地板,而客厅中家具的款式及色彩也影响着家居室内环境气氛和情调的创造。
设计中一款款式新颖、风格现代的白色沙发上点缀几个高纯度的沙发靠垫,让空间干净清爽。
浅谈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摘要: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元素越来越多,色彩元素作为其中之一,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运用色彩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物的整体艺术品位和装饰效果,还能够丰富并满足建筑功能化的需求。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充分运用各种丰富多样的建筑色彩,可以更准确地展现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功能需求,从而达到功能性与美学的完美融合。
色彩在建筑物设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设计师可以有更大的创作空间。
关键词:色彩;建筑设计;运用策略引言色彩作为自然的珍贵馈赠,经适度运用,不仅能激起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染力,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不断完善,对室内空间多元结构布局的研究已不再是唯一关注点。
如今,人们更加追求室内环境空间的舒适、轻松和安静,并且对视觉美学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此,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色彩美学逐渐兴起,成为了空间艺术的重要体现。
此外,在以空间结构功能为核心的建筑设计方面,色彩美学的应用能够补充空间结构布局的不足,使建筑空间更具温度,丰富空间艺术特质。
1. 色彩特性和建筑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色彩会引发个人截然不同的感受,并产生不同的情绪。
色彩对人类的视觉有着极大的影响,会导致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主观反应和行为变化。
色彩的多样性使人们感受到不同的色彩时,也会随之体验到心理状态的变化。
色彩在建筑环境中存在的方式是通过依附建筑物作为载体。
可以通过影响建筑物的背景色来直观展示建筑物的视觉效果和形态。
除了形态之外,色彩还与建筑材料直接相关。
此外,在建筑色彩中,不同色彩的运用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形态的差异,不同色彩之间也有相应的关联。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需要注重运用色彩的对比性,关注色相、彩度和明度在不同背景或条件下的应用。
设计师应该注意色彩的搭配、色彩与造型、色彩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使之与建筑形式和环境相互协调,创造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建筑色彩环境。
近年来,随着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建筑色彩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浅谈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在建筑设计中,受着建筑本身的风格、材料、空间及结构等方面影响,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同时,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所以,为了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艺术质量,建筑师应该不断加强对建筑色彩应用的研究,避免在建筑中出现色彩杂乱、单调的现象,使建筑环境得以美化。
本文探讨了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标签:建筑设计;色彩;运用
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也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对居住环境的追求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因此建筑的色彩设计得到了普遍重视,这促使设计者在色彩的运用上要别出心裁,独具匠心,设计出更有艺术表现力、更有文化特征的城市色彩环境,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
相信合理的运用建筑色彩,提升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艺术魅力,将会给城市增光添彩,同时激发城市中每个人的情感意识,提高大众的审美修养。
1、色彩对建筑的价值
1.1色彩的物理价值
色彩的物理基础就是可见光照射在物体表面产生反射时,材料会吸收部分波长的光线,不同材料反射出的光线成分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色彩表现出色相、饱满度、明度、光泽度等方面的差异。
色彩的这些特点可以被建筑设计所利用,使得建筑可以通过控制视觉效果来体现深层次的思想。
色彩具有一定的物理能量,深色的色彩表面比浅色的色彩表面更能吸收能量,所以在炎热的南方,建筑物外墙表面多以白色调为主,搭配各种浅颜色,以达到反射阳光和热量的目的。
同理,在寒冷的北方,建筑外墙表面多以深色系的为主,这有利于在冬天达到吸收太阳光和热,达到调节温度和环境的目的。
在全球化的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色彩这一物理特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建筑节能考虑的主要方向之一。
1.2色彩的识别价值
色彩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会形成一定的归类和识别效果,很多建筑物就是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对不同色彩的应用来实现对不同功能和区域的划分。
色彩具有领先于形状的识别优势,例如在同一地段和时间段修建的一片建筑中,可能会出现“千楼一面”的问题,这会对老年人和儿童带来辨别上的论难,如果利用色彩进行差异性标识则可以很容易的区分开不同的建筑物,进而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
色彩的识别价值还体现在建筑风格上,红漆柱、黄檐顶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性符号,只要识别出色彩的特点,就能够很容易的判断出建筑风格。
1.3色彩的美化价值
在建筑艺术的展示中,构成视觉刺激有两个主要要素,一是色彩,二是造型,一般将造型看作建筑物的身体,而色彩就看成建筑物的衣着,二者间通过合理的设计达成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色彩比造型更具有美化效果和价值,因为人对色彩的敏感程度要远高于对造型的感知,很多造型的比例和前后关系需要色彩来加强表现力,一些造型上的缺陷需要色彩来弥补和削弱,通过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和改变颜色等手段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造型呈现出的视觉效果,进而实现美化和修饰造型的目的。
2、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1突出主题
建筑物本身的色彩应符合建筑物的用途,与建筑的功能相协调。
虽然许多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现在人们也更加注重建筑的外装饰,而不是仅局限于内部。
例如市政府的办公楼的色彩应稳重、大方、庄严又不失亲和力,可以采用大面积单色,色彩的纯度不能过高,材料的视觉“纹理”应该有规则、有秩序的变化。
而娱乐场所的色彩、视觉“纹理”就随意得多了,但是要想突出主题,就要采用能激发人们热情,唤醒人们内心憧憬的色彩,多为高饱和度的色彩,材料的视觉“纹理”也更自然,更粗犷或者更前卫,更有时代气息。
用色彩来凸显建筑的使用功能,使人一目了然。
2.2 美化环境
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不但要从外型上给人以美感,也要在色彩上触动到人的内心。
比如在一片金黄色的向日葵中间,耸立着一个红顶、白墙、绿色门窗的小木屋,看到这个场景你是不是会认为很美丽呢?建筑因为环境的烘托而更加美丽,而环境也因为有了建筑这个“点睛之笔”更加诗意了。
虽然这种惬意的场景在城市生活中是不能完全实现的,但是对于单体建筑而言,应该注意与周边场景的相互映衬,及场景内文化内涵的需求。
在自然界中的建筑就必须要考虑到其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否则不但有损自然景观,对建筑物本身也会有负面影响。
建筑物应与自然环境相呼应,形成一种调和。
我们可以使用与自然环境相似的建筑色彩达到一种调和,也可以使建筑物的色彩和自然景观通过某种程度的对比,来获得调和的效果。
但是,這时的对比不是使用互补色。
在建筑物上使用自然景观色彩的互补色,就是将城市中的杂乱带进了自然环境中,会使环境显得凌乱。
在自然环境中建造人工建筑物,其本身就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不必再刻意地使用什么色彩,就可以让其突显出来。
比如把建筑物的整体基色设计成低纯度趋近于无色的颜色,自然就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对比,如若希望形成更醒目一些的对比,也可以不使用基色,保留建筑原有材质的本色,转而选择为某些建筑构件增加点缀色,也可以达到调和色彩的目的。
2.3 和谐统一
当前社会的主题就是追求“和谐”与“发展”,在建筑设计中也要尊重这一思想,要看到建筑的作用就是服务于人,建筑是满足人类的衣食住行的空间,所有建筑物都是围绕“人”这个主题来活动的,那么应如何构筑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关键的一点便是城市建筑色彩的和谐与统一。
在很早以前就有和谐城市的范例,只不过当时这种和谐的产生是无意识的,由于建筑材料受到地域性的限制,营造出了建筑和环境相调和的巧合,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使城市显得更加完整和谐。
而现在,中国的城市建设恰恰忽略了这关键的一点,交通物流方便了,而城市建设也更加“大同”了,许多城市已失去了地域文化特点,形式和色彩千篇一律,展现不出历史赋予城市自身的特色和风采。
总之,色彩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语言和因素,也是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所凭借的艺术手段之一。
在设计中巧妙地运用色彩规律,可以更好地表达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也能赋予建筑更丰富的情感,从而增强建筑的表现力和魅力。
参考文献:
[1]万怡芳.建筑外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
[2]杨睿.简述建筑设计中色彩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
[3]刘畅.建筑设计中色彩个性的体现技巧[J].新西部(理论版),2014(23).
[4]方凯伦.色彩在公共空间中的表现和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02).
王旭,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