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1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教学案) 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86 MB
- 文档页数:47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本考点涉及:成语、熟语、实词、虚词、惯用语等,以成语为主。
(1)重点明确。综合近五年新课标考情,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以成语考查为主,特别是近两年以考查近义成语为主。二是对于成语着重于词义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褒贬色彩等方面的考查。命题形式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主要是判断正误。
(2)综合程度高。注意近义成语和把成语与诗句结合考察的形式。注意成语考查中“三不辨”“三不合”,“三不辨”即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三不合”即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
一、近义实词辨析
高考对近义实词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为主,考查范围有二:一是近义实词的意义,大多是在相异语素上体现词义的差异;二是近义实词的意义能否与所给句子的语境搭配。
1.看词义的轻重
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是在表现事物的某些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我们辨析时就要注意区分。例如:
诬蔑——诬陷
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蔑”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的名誉,词义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词义较重。例如:岳飞被秦桧________,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就应选“诬陷”。
2.看词义的范围
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围却有大有小,这种分别也是辨析近义词的一个标准。例如:
边疆——边境——边界
范围越来越小。“边疆”指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边界的领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线,范围最小。
3.看词义的侧重点
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往往所指的侧重点不同,使用范围就有所不同。例如:
诡辩——狡辩
都指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论。“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4.看词性和语法功能
近义词一般词性相同,但也有词性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例如:
诞生——诞辰
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词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
5.看词语习惯搭配
有些词语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但一般都有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例如:
祛除——驱除
“祛除”意为“除去(疾病、疑惧或邪祟等)”,“驱除”意为“赶走、除掉”。例如: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__疾病。就应选“祛除”。
6.看词语的适用对象
近义词在实际运用时,适用对象也有区别。主要是谈话人或陈述对象所处的地位不同,故使用的词语也不同。例如:
爱戴——爱护
两者都可以用于人,但“爱戴”只用于下对上,“爱护”用于同志之间或上对下,有时还用于物,如“爱护公物”。例如:“他是一位深受群众爱戴的好干部”中的“爱戴”就不能换成“爱护”。
7.看词语的感情色彩
看词语的感情色彩即要区分词语是褒义词、贬义词,还是中性词。例如:
沟通——勾通
“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是中性词;“勾通”指暗中勾结,是贬义词。例如:科研单位与生产部门应该经常________信息。就应选“沟通”。
8.看词语的“特定方向”
有些词语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选择时忽视这方面内容的意义,就会出错。例如:“惠存”是敬辞,请别人保存,而不是请“我”或“我们”保存。“斧正”是请别人改文章,而不是“我”改。“惠顾”是请别人光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允”是请别人允许自己做事。“光临”用于宾客来到,不能用于自己。
赡养——抚养——扶养
“赡养”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重在“供养”。“抚养”指长辈爱护并教养晚辈(子女),重在“爱护、教养”。“扶养”泛指特定亲属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辅助照顾的权利义务关系,可以用于长辈对晚辈,也可用于平辈之间,重在“扶助”。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位公民都有________老人的义务。就应选“赡养”。
二、近义虚词辨析
虚词的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使用频率却很高,它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几年,高考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二是对虚词使用的正误进行判断。
备考中,要想准确辨析或使用虚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辨析词性
明确虚词词性,准确判断其语法功能有助于答对虚词题。
例如: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偶然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偶然”是形容词,在这里不能修饰“几片雪花飘落”,应改为副词“偶尔”。又如: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必须的脂肪酸,还有油酸。“必须”一词只做状语,不做定语,此处误用,语法功能越位,应改为“必需”。另外,有些虚词兼有两种词性。例如:“诚然”除可做连词外,还可做副词,如“诚然,你的看法是有道理的”;而“固然”只能做转折连词,如“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错”。
2.辨析范围
例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使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①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②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③“对”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意思相同。“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和副词之后。
3.辨析表达关系
例如:“进而”一般表示递进关系,“从而”一般表示承接或结果。在“木耳中所含的一种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灰尘杂质吸附,再排出体外,________(从而/进而)起到排毒清胃的作用”一句中,“起到排毒清胃的作用”是前文的结果,故应选择“从而”。
4.辨析搭配习惯
(1)看前后次序。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如“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如“却”“然而”“至于”“以致”。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对,就是误用。例如:他没能参加这次考试,由于他工龄少了半年。“由于”应改为“因为”。又如: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作最后决定。“至于”表另提一事,用在后分句开头,应放在“哪所”前。
(2)看其前后连接信息。有些虚词用来连接词语或短语,有些虚词用来连接句子,了解了这种用法,辨析时就不会出错。比如,“又……又……”通常连接并列的词语,而“既……又……”一般连接并列的句子。例如:
①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又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
②既要有周密的计划,又要有切实的措施。
其他类似的虚词有“或”与“或者”,前者用来连接词语,后者用来连接句子。
(3)看固定搭配。许多关联词语是“成套”出现的,其搭配是固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虚词有多种搭配关系,比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这就需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前后分句的语意关系再进行判断或选择。
5.辨析语气
(1)有些虚词必须用在表疑问的句子中,如“还是”“何况”,用在陈述句中就不合语法。
例如:去电影院,或者去滑冰场?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或者”只能用于陈述语气,应改为“还是”。
(2)有些虚词虽可同样用于陈述句或疑问句,但表达的语气不同,适用的语境也不同。如“与其……不如……”和“宁可……也不……”都表示选择关系,但“与其”是委婉语气,而“宁可”是强调语气;再如“难道”和“莫非”都用于疑问句,但前者多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后者多用于揣测语气,有时也用来加强反问语气,但不及前者强烈。分辨不清就会误用。
例如:尽管路途遥远,他还是坚持要去。“路途遥远”是事实,“尽管”运用正确。又如:不管路途有多远,我都要去。“路途有多远”是假设,“不管”运用正确。
三、成语辨析
1、记准成语意思,尤其是重点语素的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特点,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成语的含义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概括出来的。因此,理解成语意思时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理解词语来源。特别是对含有典故的成语,要理解其来源及相关的典故。如“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是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牛的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常常被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看不到整体)”。
(2)读懂重点语素。特别是对含有古义的语素,要准确理解此语素在其中的准确含义。如“登高自卑”:登高山要从底下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做事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这里“卑”是“低”的意思,而我们常常会将“卑”误解为“卑贱(渺小)”。
(3)把握引申含义。特别是对那些有引申(比喻)含义、多层含义的成语,要全面理解其真正的、丰富的含义,并了解其在现在常用的含义。如“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不能理解为望着海洋发出感叹。
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材中一些有深度的作品,之所以被很多人视为畏途,多源于文章被“大卸八块”为干瘪的“知识点”,令人因目无全牛而对这些课文心生畏惧。
B.淘宝网、当当网等知名大型网站首页出现错别字的情况比比皆是,出现错别字可能是因为大意,本无可厚非,但面对网友的指错却犯而不校就令人费解了。
C.人们都希望度过美好的桑榆暮景,但现阶段中国许多老人的现实却并非如此,子女为生计四处奔波,无暇顾及老人,“空巢”现象普遍。
D.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93岁高龄的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院士为研究生新生做报告的35分钟里,学生成片地趴在桌上睡觉,于是有人认为,大学生第一课应该要不羞当面,治学先修身。
【答案】C
【解析】A项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望文生义。B项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
2、记准成语的使用对象,避免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范围,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或转移使用的范围。如“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就不能用在男性身上。“倚马可待”指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即完稿,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这个成语就不能用来修饰书法作品或绘画作品。
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到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已从第三产业渗透到第一、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