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

【教学内容】教材P94例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具有能清楚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点,初步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分类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3.感受条形统计图在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条形统计图具有能清楚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点。难点:会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P94例1主题图。

师:这是A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统计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1))

二、探究新知

1.收集整理。

师: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汇报后得出:晴9天,阴6天,多云9天,阵雨5天,雷阵雨2天。

2.统计描述。

师:你能把我们刚刚收集到的数据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再和同桌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统计表。

预设2:象形图。预设3:条形图。

3.对比分析。

师:我们现在有了三种不同的统计方法,请你们观察对比象形图和条形图,哪种表示更清楚?

【学情预设】学生们通过对比分析交流,能发现:条形图更清楚,能一眼看出数据大小。

师:继续观察,统计表和条形图各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学生们能发现统计表和条形图都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多少,但条形图能直观地表示各种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

4.认识条形统计图。

师:像这样用直条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你能给它起一个形象的名字吗?(条形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因为晴天和多云的直条一样都最高,所以晴天和多云的天数最多;雷阵雨的直条最矮,所以雷阵雨的天数最少。

5.练一练。

完成教材P95“做一做”。

师出示本班学生出生月份的记录表,先统计各月份出生的人数,然后完成条形统计图,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再独立填写在教材上。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练习十九”第1题。

2.教材“练习十九”第2题。

3.下面是四(1)班六个小组的同学速算比赛中得满分同学的数量统计表。请你根据下表完成统计图。

哪个小组得满分的同学最多?哪个小组得满分的同学最少?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1)

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各种数据的多少。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运用第一学段学习的知识去收集、整理相关数据,通过对比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明白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为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打好基础。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

【教学内容】教材P96例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简单的1格表示2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感悟条形

统计图的优点。

2.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3.能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进一步把握一组数据的特征,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简单的1格表示2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从条形统计图把握一组数据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大家都喜欢吃什么早餐呢?

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几种早餐图片。

课件出示教材P96例2的统计表。

师:这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统计表。你能用条形图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2))

二、探究新知

1.自主尝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全班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展示同学们画的两种不同的条形统计图:

3.比较方法。

师:两个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认为用哪种方法来表示比较好?为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能说出左边的图是1格代表1人,右图是1格代表2人,感受到用1格代表2人的方法比较方便而且美观。

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师:根据上面条形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喜欢()的人数最多。

(2)你认为用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

5.练一练。

完成教材P97“做一做”。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练习十九”第3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把第一组和全班的调查结果用条形图表示出来。注意比较两种统计结果,想一想:每格代表几人才合适?可以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完成统计图,并小组交流:通过条形统计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下面是四(2)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调查结果。

把统计的结果分别在下面用条形图表示出来。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六、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2)

数据比较小以一代表一

数据比较大以一代表二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已有统计经验基础上去学习“以一代表二”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使学生再一次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

和能力,体会统计的价值;并引导学生通过对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把握数据整体特点和变化趋势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

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3)

【教学内容】教材P98例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

2.体会动态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体会统计的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应用意识。【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解1格代表5个单位,并能完成用1格代表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根据已知信息绘制条形图。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结果完成条形统计图,然后交流:这里的1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为什么要这样表示?

【学情预设】学生会知道因为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大,所以1格表示2个单位。制作条形统计图时,我们要根据题目中数据的大小来确定选择1格表示几比较合适。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在数据比较大时可以用1格表示2个单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相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3))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P98例3。

1.自主探究。

师:观察一下这些数据的大小,你能把上面的结果用“以1代表2”的条形图表示出来吗?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此题的数据比较大,如果用每格表示2辆车,要画很多格,太麻烦了。

师追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绘制条形统计图。

学生相互交流,独立绘制。

2.交流汇报。

师:你是怎么绘制的?为什么这样绘制?

学生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在班内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有学生会发现用1格代表5比较合适。

3.小结归纳。

师:看来画统计图的时候1格代表几是根据题目中数据的大小来决定的。如果统计结果是下面这样,每格代表几合适?(课件出示数据)

【学情预设】有了之前“以一代表二”“以一代表五”的经验,学生会发现这道题应该用“以一代表十”来绘制比较合适。

4.练一练。

完成教材P99“做一做”。

三、课堂练习

教材“练习十九”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

(2)小组交流完成第(1)~(3)题后,讨论第(4)题的三个问题,然后独立完成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3)

根据数据的大小来确定“以一代表几”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经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分析的全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在数据比较大时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本单元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要进一步学习用1格表示1个单位和1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题在选材上都注意了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 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通过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 格表示多少个单位以及如何制作统计图等过程。例1侧重于1格表示1个单位;例2则过渡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体会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优势。整个单元的知识属 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的统计与概率领域,也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发散思维、应用数学的重要阵地。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 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我们在教 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3.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和经验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另外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的数量需要进行统计并直观地表示出来,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教学的起点。 2.注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判断、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1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课时 2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课时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4、第95页) 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 【教学内容】教材P94例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具有能清楚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点,初步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分类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3.感受条形统计图在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条形统计图具有能清楚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点。难点:会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P94例1主题图。 师:这是A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统计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1))

二、探究新知 1.收集整理。 师: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汇报后得出:晴9天,阴6天,多云9天,阵雨5天,雷阵雨2天。 2.统计描述。 师:你能把我们刚刚收集到的数据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再和同桌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统计表。 预设2:象形图。预设3:条形图。 3.对比分析。 师:我们现在有了三种不同的统计方法,请你们观察对比象形图和条形图,哪种表示更清楚? 【学情预设】学生们通过对比分析交流,能发现:条形图更清楚,能一眼看出数据大小。

师:继续观察,统计表和条形图各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学生们能发现统计表和条形图都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多少,但条形图能直观地表示各种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 4.认识条形统计图。 师:像这样用直条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你能给它起一个形象的名字吗?(条形统计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因为晴天和多云的直条一样都最高,所以晴天和多云的天数最多;雷阵雨的直条最矮,所以雷阵雨的天数最少。 5.练一练。 完成教材P95“做一做”。 师出示本班学生出生月份的记录表,先统计各月份出生的人数,然后完成条形统计图,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再独立填写在教材上。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练习十九”第1题。 2.教材“练习十九”第2题。 3.下面是四(1)班六个小组的同学速算比赛中得满分同学的数量统计表。请你根据下表完成统计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案与教学反思连连推荐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 【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2.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1格表示多个单位。 难点: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早餐呢? 学生回答。 师:大家喜欢的早餐还真是不一样,喜欢什么早餐的人多呢?我们能不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教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统计表)。这是

统计的结果,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准备了两种条形统计图,请你选择一个,并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并涂色完成。 二、自主探究 1.指名展示完成的统计图。 2.从学生制作的两种统计图里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统计图一起展示。 3.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统计图。 (1)他们表示数据的竖条对吗? (2)为什么表示同样的数据他们所涂的竖条不是同样高呢?下面小组讨论: ①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个人? ②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 ③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看法。 (4)教师归纳小结。 因为这里的数据比较大,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1格代表2人,用半格表示1人。 (5)请选择第一种图的学生,现在用第二种图表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新课改中四年级上册的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让学生完成两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然后介绍这就是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更宽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建立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教材处理: 根据这节课的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结构,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

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具体地说,本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涵。 通过例题,我认为,本课的教材编排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对于农村的四年级学生而言,城乡的人口发展问题毕竟是个“遥远”的情境。所以,我从调查学生体育活动的爱好为素材。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容,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另外,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需要成对出现进行比较,如男生和女生、城乡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等,在此基础上,我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学习的素材,通过主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 (三)、注重知识呈现的完整性,思维过程的灵活性,思维方法的多样性。 本课的设计从调查学生的兴趣开始,让学生完整的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而不是直接出示数据,最后环节通过统计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认识条形统计图,属于“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内容。教材的例题在选材上都注重了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制作统计图;怎样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数量,为什么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 教材第94~95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征;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势。 重点:能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表示数据,并根据统计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对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 课件、坐标纸。 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例1主题图。 师: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怎样能把它

们清楚地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思考并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逐一评价。 生1:统计表。我们可以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备查找。 引导学生完成统计表中数据的填写。 师:说一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 生2: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与不足? 1.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不光可以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还可以把结果画到统计图中。 (1)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介绍横轴、纵轴、单位数量、单位、直条。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根据晴天的数量如何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再让学生接着把阴、多云、阵雨、雷阵雨的天数也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3)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小结,揭示课题——条形统计图。 2.比较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师:统计图和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开放性问题。) 学生同桌议一议,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师生小结:用统计图的方法来记录统计数据更直观、更便于比较。 教材第95页“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完成条形统计图,并指派小组代表汇报信息。 (2)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的内容是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首先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并在小组内制作出自己设计的例1主题图的统计图,代表展示以后介绍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重点让学生认识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为学生今后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做准备。教学时让学生知道怎么制作统计图,如何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描述数据的能力。 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研究旨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包括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题选材注重生活现实,通过表图结合的方式呈现统计数据,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统计意义和优势。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以及如何制作统计图等过程。此外,本单元的研究也旨在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发散思维,应用数学,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之前,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通过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并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选材要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判断、预测和决策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的统计与概率领域,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阵地。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研究如何使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每格代表多少单位。我们还将研究如何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并了解统计的意义。此外,我们还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例2中,我们让学生选择一个条形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让他们确定每个格分别代表几人。我们还让学生预测最喜欢什么早餐的人数最多,并让他们解释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图表示数据,结果却是一致的。最后,我们让学生选择最合适的图来表示数据,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教学例3中,我们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大量的数据,并让他们决定每格代表多少辆车。我们鼓励学生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案与教学反思连连推荐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 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3) 【教学内容】:教材第9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以一当五”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重点难点】: 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咱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学生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2.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课件播放2分钟),你们看,道路上有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它们各开过多少辆呢?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开过的四种机动车的数量?(提示学生:车很多,开得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是能分工合作) 二、互动新授

1.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2.播放车辆来往情况(速度较慢),各小组记录汽车数量。 (有用数数的方法,有用写正字的方法,有用做记号的方法……) 小组介绍统计的方法,得出哪一种统计方法比较好。(正字统计法) 3.投影小组记录单(核对数据)。 4.刚才我们把各种车的数量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叫什么? (板书课题:条形 统计图) 三、探索方法 1.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出每种机动车的数量。如果想形象地看出谁最多,谁最少,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画条形图) 2.制作条形统计图。 (1)电脑出示。 (2)学生试画统计图,产生矛盾。(1格代表1辆,格子太少,1格代表2辆,也不行……) 机动车 轿 车 面包 车 客车 货 车 辆数 机动车 轿 车 面包车 客 车 货 车 辆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秋)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修改历程 之所以选这节课,是怕选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跟时间凑不巧,索性选了四年级上册的内容,直接避免了验收时别人讲过的情况,并且这节课内容简单。 虽然内容简单,但是确实统计图的起始课,不想直接呈现给学生认识,就想着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一些其他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仔细看了教材之后,选择《柠檬汁大拍卖》这一绘本,想通过阅读绘本,鼓励学生多读数学方面的课外书籍,给学生一些阅读上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后来知道不能用绘本进行教学,第一次的教学设计在试课都没试的情况下全部颠覆。 在第二次的教学设计之前,我认真的读了四年级上册的《教师用书》在教学教学建议()中我看到了“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数据中提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学生对数据的读取可分为三个层次:①数据本身的读取,包括用能够得到的信息来回答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图表中有明显的答案;②数据之间的读取,包括找到图表中数据间的关系(比较好、最好、最高、最小等)和对数据的进行操作(加、减、乘、除)等;③超越数据本身的读取,包括通过数据来进行推测、预测、推理,并回答具体的问题。”这一段内容,加上前段时间听李媛老师的折线统计图,在李媛的课中加入了很多与现代生活、交通等一系列我认为比较前沿的信息。我又在考虑从

第③个层次入手,用任务去驱动。自身原因接触面比较窄,也没有想到合适的情景。就以学生的兴趣点消消乐为情境进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其实一直都不喜欢这个情境,一直寻找着其他的情境,在两次试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感兴趣,就定了这个,当时在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一定是让学生必需提取信息,会解决问题等,我也可以把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感知优点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就打消了改动情境的想法。 做教学设计之前,我看了很多优秀的教学设计,都是生成条形统计图的,并且有一部分设计还让学生现场统计,比如统计出生月份,喜欢的卡通形象等,我觉得每个班的人数不一样,这种方法不太适合,只采用别人生成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第一次试课,用的是二年级,在出示情境之后,放手让学生去表示,学生直接数出来写了数字,接着又回忆了方法,最后终于出现了象形图,但却止步于学生能够想出来圆形不容易画的一样大可以选用正方形。后来又读了宋煜阳老师的《经历统计全过程感知结构与特点“条形统计图”教学思考与实践》一文,文中指出:“静态数据生硬的用动态方式来整理,学生只需数一数的方式就能把各类天气数据直接填入统计表。此时若要求学生用象形统计图来动态统计,学生无法萌生使用象形统计图的需求”并且在他的课堂实践部分,我发现他给学生制作了三张图,让学生利用三张图去统计我感觉这样的话学生会比较容易选择课本上的统计表和象形图。于是我也制作了张导学纸,用在了第二次试课中,在整理数据之前,先让学生回顾了以前的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第【1】篇〗 本课设计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这一重要学习方式。尽管如此,这节课仍存在着一些遗憾: 一、对学生的回答,评价不到位或较为单调,不能充分调动他们 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尽管课前想了很多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语言,但上课时却没能充分地运用出来。比如,有学生回答他在观察条形统 计图之后获取了哪些信息,回答得很正确,而我只是对他说“好,坐下”,但没有及时表扬,而且没有进一步分析他的回答好或不足在哪里。这些恰恰又跟我的课堂应变能力不够强密切相关。当碰到学生的 回答跟自己预设的有差别便有点心慌,不知该如何应对。由此一来,会给人一种操之过急的感受。 二、语言魅力不够 其一,表现在过渡性语言用得不够到位。比如,课堂设计上有“闯关”环节,在闯关的时候,我只是平淡地对学生说“我们来闯第一关”、“接着闯第二关”等,不能顺利地调动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激发不 了他们上课的热情。其二,表现在课堂交流上,语言还不够精练,有 时还会重复用语。课堂语言是教师重要的武器,今后教学中一定要注 意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 三、不能较好调节自己的主观情绪。 教学中最忌的是心乱。然而,由于讲授这一课时是借班上的公开

课,面对众多听课老师,学生又是陌生的,加上当时多媒体出了些故障,因此,我方寸大乱,又没能及时调整好心态,不知不觉中把这种慌乱情绪传递给学生,影响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如何让课堂教学做到有效”将是我今后教学中要研究和践行的。 我反复地探索着如何上好这一堂课,在探索的道路上,感受最深的是我成长了,由过去一味地自己讲给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放胆让他们通过自主实践、交流合作等方式掌握知识点,他们的学习也由被动变为主动,最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从中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正是这节课的精华与遗憾震撼着我,同时让我看到了数学教学中那条富有挑战性的路。如何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一切,任重而道远。矛盾使我成长着,探索则让我前进,我相信,只要付出热忱与真心,一切困难将会迎刃而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第【2】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

四年级数学上册7条形统计图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数量)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数量)本节课是在学生知道统计数据经过整理后可以制成统计表后,继续教学,让学生知道不仅可以用统计表表示统计的结果,也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而且看起来更加直观、鲜明。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确定直条的高度,进一步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不同的是纵轴上一格不再表示一个单位,而是表示多个单位,这给学生的思维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第一层次——导入部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知道统计结果可以用统计表来表示,也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 第二层次——探究新知部分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项目。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从三个方面建构知识:1.认识条形统计图;2.绘制条形统计图; 3.分析条形统计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统计图的结构。在制作条形统计图中让学生自己说说制作的过程,当学生提出日期和数据不能丢,明确1格表示多个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学生充分体验到了统计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最后让学生明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可以从条形的长短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的具体形象,便于比较。然后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制作、展示,最后让学生自主评价,潜移默化中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第三层次——巩固练习部分不是单纯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练习,而是围绕知识的增长点,让学生读懂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分析和说明。让学生在直观、鲜明的统计结果中寻找问题,引发学生思维,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体验成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们的数学思考。学会看懂统计图,通过分析统计图获得了很多知识。 1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通用14篇)

• • • • • • • • • • • • • • • • •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通用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篇1 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知识,是在学习了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统计相关的知识。通过实践教学,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也基本顺利完成,教态自然亲切,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从师生的互动与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本节课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基础底子,能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达到较好的效果,与第一次公开课相比,不论是教态,教学课

件,板书设计还是语言逻辑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节课并非十分完美,仍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没有更加突出强调条形统计图在制作时的规范性及要注意的事项:?不超格;要涂满格;用尺子画。因此作业中出现了各种作图不规范不美观现象,因此在作业评讲时应加强训练 2.教学课堂上学生活跃程度仍有欠缺,语音语调相对毕竟平稳,没有起伏,不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教学重点的突出强调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日后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调动积极性,尽可能地锻炼自身的口语能力,练就一把吸引学生学习的好声音。 3.虽然语言方面有所进步,但是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精炼程度,日后还需加强练习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欢迎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篇2 这周第一次让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也是第一次教学生手把手的画统计图。 教后感觉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这册教学让学生绘制的统计图一般都是在方格中,一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 2、会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里所包含的信息。 学生问题: 1、学生对于一小格代表几个单位还是能准确把握的,有时代表2个单位,有时可以代表5个单位,有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代表100甚至1000个单位。孩子们把握的比我前期预测的要好。 2、当让学生说你知道哪些信息时,大部分孩子就会说,谁最多,谁最少,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对于一些本质的东西分析的不够。如:学案第65页有一题是从的降水量的数据图中你能得到那些信息,有什么建议?很多孩子只是看到了本质,但是还是有几个孩子的想到了环境对于降水量的影响,甚至有的孩子能看到从1985年到1995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到了20xx年有所上升,从而说明人们已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8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8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篇1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条形统计图,对于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给学生的思维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课本从北京市20xx年8月的天气情况开始先让学生统计各种天气的天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同时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表和图的第一印象来说说感受,然后引出课题。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不但因两者有不可分割的渊源,互为依存,而且这种整合也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在教学条形统计图的组成时,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而制作条形统计图,教材上主要是要求学生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感知统计图的结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通过操作学习,尝试着自己来制作条形统计图。这种自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载体。学生能学的教师绝对不讲。借助于信息技术这一软件载体来学习统计图的制作、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