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2023)一、选择题1. 下面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中国位于南美洲B. 中国位于亚洲C. 中国位于澳洲D. 中国位于非洲答案:B. 中国位于亚洲2. 中国有多少个省份?A. 30个B. 23个C. 34个D. 44个答案:C. 34个3. 以下哪座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南京答案:B. 北京二、填空题1. 大气是地球的 ____________。
答案:气体包围层2. 中国的国花是 ____________。
答案:牡丹3.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____________。
答案:尼罗河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长城。
答案:中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防御工程,也是中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它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目的是保护中国北部的领土免受外来侵略。
长城既具有防御功能,又具有文化意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2. 请简述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答案: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造纸术。
中国的造纸术起源于汉朝,通过将植物纤维加工制成纸张,为书写、记录和传播知识提供了重要工具。
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3. 请举例说明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答案: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庆祝农历新年的传统节日。
人们在春节期间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合家团聚、互赠红包等。
以上是小学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2023)的一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准备考试。
小学品社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们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最高人民法院D. 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B2.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C3.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发明”是:A.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丝绸C.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瓷器D.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茶叶答案:A4.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的传统美德?A. 尊老爱幼B. 勤俭节约C. 诚实守信D. 个人主义答案:D5. 我国现行的宪法是:A. 1954年宪法B. 1975年宪法C. 1978年宪法D. 1982年宪法答案:D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A. 55个B. 56个C. 54个D. 53个答案:B7. 我国的国旗是:A. 五星红旗B. 红星红旗C. 红星红旗D. 五星红旗答案:A8. 我国国歌的名称是:A. 《义勇军进行曲》B. 《歌唱祖国》C. 《东方红》D. 《红旗颂》答案:A9. 我国首都北京的市花是:A. 牡丹B. 月季C. 菊花D. 荷花答案:B10.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洪泽湖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国宝动物是________。
答案:大熊猫2.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答案:台湾岛3. 我国的国花是________。
答案:牡丹4.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答案:塔克拉玛干沙漠5. 我国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
答案:青藏高原6. 我国的领土面积是________万平方千米。
答案:9607. 我国的首都是________。
答案:北京8. 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
小学德法课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项不是小学生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A. 尊敬师长B. 团结同学C. 诚实守信D. 欺凌弱小答案:D2. 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A. 用暴力解决问题B. 寻求老师帮助C. 背后说同学坏话D. 独自生闷气答案:B3. 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环保行为?A. 乱扔垃圾B. 节约用水C. 随地吐痰D. 浪费食物答案:B4. 遇到陌生人给你糖果,你应该怎么做?A. 欣然接受B. 拒绝并告诉老师或家长C. 接受后偷偷吃掉D. 接受并告诉其他同学答案:B5. 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学习态度?A. 抄袭作业B. 认真听讲C. 考试作弊D. 旷课逃学答案:B6.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行为?A. 大声喧哗B. 乱丢垃圾C. 保持安静D. 随意插队答案:C7. 如果你看到有人溺水,你应该怎么做?A. 立即跳入水中救人B. 寻找大人帮助C. 视而不见D. 嘲笑溺水者答案:B8. 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交通行为?A. 闯红灯B. 酒后驾车C. 遵守交通规则D. 横穿马路答案:C9. 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网络行为?A. 沉迷网络游戏B. 传播虚假信息C. 保护个人隐私D. 网络欺凌他人答案:C10. 如果你发现有人偷窃,你应该怎么做?A. 视而不见B. 立即制止并报警C. 嘲笑偷窃者D. 参与偷窃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对)12. 说谎是一种诚实的行为。
(错)13. 我们应该爱护公共设施,不随意破坏。
(对)14. 我们可以随意取笑别人的缺点。
(错)15. 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对)16. 我们可以随意在校园内乱扔垃圾。
(错)17. 我们应该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认真听讲。
(对)18.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随意讲话,影响他人学习。
(错)19.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标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品德与生活课程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品德与生活新课标的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四、品德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
五、品德与社会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等。
六、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分别是什么?答: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是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
存在的问题是实际不当,分组不科学,规则不明,时间不足,评价不全。
对策是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七、课程性质:综合性、经验性、基础性。
八、课程核心: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九、课程基础:就是儿童的生活。
十、思品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十一、“内容标准”的构成:1、我在成长2、我与家庭3、我与学校4、我的家乡5、我是中国人6、走近世界。
十二、课程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
十三、评价功能:诊断与调节功能;强化与教育功能。
十四、评价内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方法、学习结果。
十五、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
附加题一、教材编写的建议和要求:1、教材的内容设置和编写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准确完整地反映、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
2、教材编写要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3、教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4、教材的内容要反映生活的真实。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分数:
A.家庭生活B.主体活动C.主观意志D.直接参与
3、(C)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
标准的核心部分。
A.课程目标B.课程理念C.内容标准D.实施建议
一、填空(每空3分,共60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
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的综合课程。
2、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
和(感悟)。
3、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
(纵横交叉)、(螺旋上升)。
4、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认识
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5、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一个结构体,分目标是由(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层面整合。
6、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
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分)
1.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举动、(C)和其他的实践举动。
A.参观B.调查C.游戏D.课堂研究
2、作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社课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D)为主。
4、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研究做人是《人格与社会》课程的(A)。
小学品生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A. 早睡早起B. 按时完成作业C. 经常看电视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A. 不乱扔垃圾B. 不在墙上乱涂乱画C. 随意损坏公共设施D. 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答案:C3. 遇到陌生人向你求助时,你应该怎么做?A. 直接拒绝B. 帮助他C. 先询问清楚情况再决定是否帮助D. 让他找警察答案:C4. 以下哪种食物属于健康食品?A. 油炸食品B. 碳酸饮料C. 蔬菜水果D. 快餐食品答案:C5. 以下哪种行为是尊重他人的表现?A. 打断别人说话B. 嘲笑别人C. 认真倾听别人讲话D. 背后说别人坏话答案:C6. 以下哪种行为是节约用水的表现?A. 洗澡时一直开着水龙头B. 用洗菜水浇花C. 洗手后不关水龙头D. 用自来水洗车答案:B7. 以下哪种行为是保护环境的表现?A. 乱扔垃圾B. 植树造林C. 随地吐痰D. 焚烧垃圾答案:B8. 以下哪种行为是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A. 闯红灯B. 酒后驾车C. 走斑马线过马路D. 随意变道答案:C9. 以下哪种行为是诚实守信的表现?A. 考试作弊B. 借东西不还C. 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D. 说谎答案:C10. 以下哪种行为是团结友爱的表现?A. 欺负弱小B. 帮助有困难的同学C. 独来独往D. 嘲笑别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生应该养成______、______、______的好习惯。
答案:讲卫生、有礼貌、守纪律2. 爱护公共设施,我们应该做到不______、不______、不______。
答案:乱涂乱画、乱扔垃圾、随意损坏3. 遇到陌生人求助时,我们应该先______,再决定是否帮助。
答案:询问清楚情况4. 健康食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蔬菜水果、全麦食品、低脂奶制品5. 尊重他人的表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品社课标试题及答案一、多项选择题1. 社会的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A. 个人的努力和智慧B. 社会制度和环境C. 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D. 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答案:B2.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狂人的视角,揭示了()A. 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B. 人类的尊严和自由C. 努力追求个人梦想D. 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答案:A3. 申请为学校的品德模范,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 成绩优异B. 品行端正,乐于助人C. 演讲能力强D. 体育特长答案:B4. 大家使用社交媒体的初衷是()A. 陌生人互动B. 扩大社交圈C. 分享生活和观点D. 传播虚假信息答案:C5. 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在于()A. 可以更好地探索未知B. 可以取得快速成果C. 可以迅速验证事实D. 可以得出确定性答案答案:A二、填空题1. 社会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个人的努力和智慧;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2. 品德模范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品行端正,乐于助人。
3. 社交媒体的初衷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享生活和观点。
4. 科学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以更好地探索未知。
三、简答题1. 什么是社会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请列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答:社会的确定性因素是指那些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命运产生较大影响,并能够较为准确预测和衡量的因素,如社会制度和环境。
一个例子是公平的教育制度能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每个人都有获得良好教育的可能性。
社会的不确定性因素是指那些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命运影响较大,但预测和衡量较为困难的因素,如个人的努力和智慧。
一个例子是一个努力学习的学生,尽管环境可能不够优越,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仍然能够取得成功并改变命运。
2. 为什么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对解决问题很重要?请举例说明。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哪一项不属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内容?A. 学会尊重他人B. 培养正直诚信的品质C. 培养社交技巧D. 学会自律自控答案:C2. 哪个观点错误?A. 友善待人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B. 诚实守信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C. 小学生学会自律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惯D. 小学生不需要关心和帮助其他人答案:D3. 小明在上学路上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他应该怎么做?A. 忽视小鸟的存在,继续上学B. 跟其他同学分享这个发现,一起救助小鸟C. 把小鸟带回家养D. 不管小鸟的遭遇,继续前行答案:B第二部分:问答题1. 请简述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性。
答案: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可以帮助他们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 请列举三种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品德。
答案:友善待人、诚实守信、自律自控。
3. 为什么小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是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一环?答案:学会尊重他人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社交技巧,增加友善互助的情感质量,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良好品德的重要基础。
第三部分:判断题1. 小学生学会自律自控对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惯有帮助。
答案:正确2. 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小学生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
答案:正确3.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培养正直诚信的品质。
答案:正确以上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
请根据需要进行练习和复习。
祝您考试顺利!。
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三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一)一、?单项选择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B)。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程D.?生活课程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D>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生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B))。
A.?110?B.?122?C119?D.?120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请问-条主线指以(?B?)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5.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C?)?传统节日。
A.彝族B.布依族C.傣族D.蒙古族6.“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C?)?是可回收的垃圾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矿泉水瓶D.烟头建筑垃圾7、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A?)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8.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的是(?C?)?-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节D.清明节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B?)。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
()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
三、简答题:(共24分)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6分)
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10分)
4、品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有哪些?(8分)
一 1、学生生活、螺旋上升、学生社会性发展
2、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3、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4、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5、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社会关系、主动学习
6、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学生社会生活
7、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
8、个性品质、社会性、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爱心、责任心、良好品德
9、多主体、开放性、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社会参与评价
10、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价、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
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简答1、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答:(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
3、答:(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四)充实教学内容
(五)拓展教学空间
4、答:(一)老师把品德课上成讲授课、吞图说话课、手工课、表演课、自由游戏课等。
(二)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教师活动表现为既定程序的再现及教师忙于催促、转化、统领。
(三)过于关注教材,而忽略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四)缺乏及时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