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集训(二十八)
- 格式:doc
- 大小:566.50 KB
- 文档页数:6
2023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集训:名句默写卷11:名句默写(解析版)【解析版】第一组一、(广东省珠海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答案】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钩”“豗”“砯”“壑”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二、(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月考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2)《琵琶行》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八)(建议用时:40分钟)1.龋齿是有机酸使牙齿中的Ca5(PO4)3(OH)溶解造成的。
饮水、食物里的F-会将其转化为Ca5(PO4)3F,后者更能抵抗酸的腐蚀。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溶解度:Ca5(PO4)3(OH)<Ca5(PO4)3FB.Ca5(PO4)3(OH)电离出来的OH-、PO错误!均能与H+反应C.牙膏中添加NaF可发生反应:Ca5(PO4)3(OH)+F-===Ca5(PO4)3F+OH-D.上述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只有复分解反应A[饮水、食物里的F-会将Ca5(PO4)3(OH)转化为Ca5(PO4)3F,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即溶解度Ca5(PO4)3(OH)>Ca5(PO4)3F,故A错误;Ca5(PO4)3(OH)为弱酸的碱式盐,OH-、PO错误!均能与H+反应生成水和HPO错误!、H2PO错误!等,故B正确;牙膏中添加NaF,可生成Ca5(PO4)3F,发生反应Ca5(PO4)3(OH)+F-===Ca5(PO4)3F+OH-,相互交换成分,为复分解反应,故C、D正确.]2.某温度下向含AgCl固体的AgCl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gCl的溶解度、K sp均减小B.AgCl的溶解度、K sp均不变C.AgCl的溶解度减小、K sp不变D.AgCl的溶解度不变,K sp减小C[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稀盐酸,c(Cl-)增大,导致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逆向移动,则AgCl的溶解度减小,但温度不变,K sp不变。
]3.往锅炉注入Na2CO3溶液浸泡,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再用盐酸去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Na2CO3溶液的K W增大,[OH-]减小B.CaSO4能转化为CaCO3,说明K sp(CaCO3)〉K sp(CaSO4)C.CaCO3溶解于盐酸而CaSO4不溶,是因为硫酸酸性强于盐酸D.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O错误!(aq)+CaSO4(s)CaCO3(s)+SO错误!(aq)D[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 W增大,温度升高,Na2CO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OH-]增大,A项错误;K sp(CaCO3)〈K sp(CaSO4),B项错误;C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aSO4与盐酸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与酸性强、弱无关,C项错误;硫酸钙较为致密,可转化为较为疏松且溶解度更小的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错误!(aq)CaCO3(s)+SO错误!(aq),D项正确。
一、总则为加强集训期间的日常管理,提高集训效果,确保集训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制度1. 时间管理(1)集训时间:每日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8:00。
(2)休息时间:每日上午12:00至14:00,下午18:00至20:00。
(3)特殊情况: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时间,由集训领导小组决定。
2. 着装要求(1)集训期间,全体学员需穿着统一的集训服装,保持整洁、大方。
(2)不得穿着拖鞋、背心、短裤等不适宜的服装。
3. 纪律要求(1)按时参加集训,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
(2)集训期间,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吵闹。
(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得打架斗殴、侮辱他人。
4. 食宿管理(1)饮食:集训期间,全体学员需在指定餐厅用餐,不得擅自外出就餐。
(2)住宿:学员需按照规定入住指定宿舍,保持宿舍卫生,不得私自换床、换房。
5. 安全管理(1)学员需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不得擅自触摸电源、开关、插座等。
(2)严禁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吹风、电热水壶等。
(3)学员需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酒后驾车、违章行驶。
6. 健康管理(1)学员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健康。
(2)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向教练员或管理人员报告。
(3)不得擅自服用药物,如有需要,需在教练员或管理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7. 考勤管理(1)每日进行考勤,缺席、迟到、早退的学员需向教练员或管理人员说明原因。
(2)考勤记录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重要依据。
8. 消息报道(1)学员需及时关注集训相关信息,遵守集训规定。
(2)学员需积极参与集训活动,做好宣传工作。
三、奖惩措施1. 优秀学员评选:根据学员的出勤、表现、成绩等方面进行评选,对优秀学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违规处理: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取消优秀学员资格等处理。
3. 惩罚措施:对严重违反制度的行为,如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等,将依法予以处罚。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课后延伸限时训练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课后延伸限时训练是指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延伸训练,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当前学生学习质量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我们制定了课后延伸限时训练实施方案,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实施目的。
1.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课后延伸限时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课后延伸限时训练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通过限时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三、实施内容。
1. 设定训练内容。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设定相应的延伸训练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覆盖所学知识点。
2. 制定训练时间。
每次课后延伸限时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3. 确定训练形式。
可以采用书面作业、电子作业、在线测试等形式进行课后延伸限时训练,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配备训练资源。
提供相应的训练资源,包括教材习题、网上资源、学习视频等,以便学生进行课后延伸训练。
四、实施步骤。
1. 教师布置训练任务。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将课后延伸限时训练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并说明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2. 学生独立完成训练。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课后延伸限时训练,注意时间控制和题目的完成情况。
3. 教师进行训练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答题情况、时间控制情况、答案的正确性等方面。
4. 反馈和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施效果。
1.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后延伸限时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延伸训练,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
封闭集训营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封闭集训营管理,确保集训营活动顺利进行,保障集训营学员的安全和权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集训营活动实行封闭管理,学员在集训期间需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集训营学员应尊重教练员和工作人员,服从管理并遵纪守法。
第二章集训营学员行为规范第四条集训营学员应保持整洁卫生,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
第五条集训营学员应禁止在集训场所吸烟、饮酒,不得参与赌博等违法活动。
第六条集训营学员应遵守作息时间,不得擅自外出,需按时到达指定地点。
第七条集训营学员应保持队伍整齐,不得迟到早退,不得私自离队。
第八条集训营学员应保持集训装备完好,不得擅自更改或损坏。
第九条集训营学员应爱护集训场所设施,不得恶意破坏。
第十条集训营学员应注意言行举止,不得辱骂他人,不得传播谣言。
第三章集训营纪律管理第十一条集训营学员应遵守宿舍纪律,不得私藏违禁品,不得在宿舍内玩耍影响他人休息。
第十二条集训营学员应遵守训练纪律,认真听从教练员指挥,不得擅自离队。
第十三条集训营学员应遵守队列纪律,不得插队,不得吵闹打闹。
第十四条集训营学员应遵守交通纪律,不得破坏公共交通秩序,不得乱扔垃圾。
第十五条集训营学员应遵守训练场纪律,不得擅自离场,不得使用危险器材。
第四章集训营安全管理第十六条集训营学员应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疏散。
第十七条集训营学员应遵守食品安全规定,不得食用过期食品,不得过量食用。
第十八条集训营学员应遵守药品管理规定,如有疾病需提供病历,不得私自服用药物。
第十九条集训营学员应遵守游泳安全规定,不得单独游泳,需有教练员陪同。
第二十条集训营学员应遵守户外活动安全规定,不得擅自离队,需听从领队指挥。
第五章集训营奖惩制度第二十一条集训营学员表现优秀者,可获得奖励,如表彰、奖金等。
第二十二条集训营学员违反规定行为者,将受到纪律处分,包括警告、罚款、停训等。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规章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篮球临时集训方案篮球临时集训是指在赛事前期或比赛间隙,在集训场地或其他场地进行的临时集训。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集训往往是为了熟悉战术、提高技战术、训练队员身体素质等目的而举行的。
在临时集训中,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以帮助球员尽快适应集训环境,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以下是篮球临时集训方案的建议。
训练计划篮球临时集训应该有一个详细的训练计划,明确每天的训练目标,每次训练的时间、强度和内容。
训练计划应该有足够的弹性,以便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集训时间不应超过两周,每天的训练时间不应该超过六小时。
训练内容应该包括基本技术训练、战术演练、体能训练等各个方面,以帮助球员全面提高。
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篮球临时集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集训期间,教练应重点培训球员的基本技术,包括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
还应分类教学,根据球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技术训练课程。
技术训练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合理的。
教练可以参考国外著名篮球训练机构的课程,对训练内容进行分级、分阶段制定,并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如循序渐进的单人训练、游戏式训练等。
战术演练战术演练是篮球临时集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教练应该结合比赛情况,在演练中针对具体对手制订战术,并考虑对手的进攻防守特点,为球员进行战术训练。
战术演练应该有计划性,要注意安排队员进行针对性的场上演练,并在教练组的引导下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演练过程中,教练应该不断提醒球员注意力集中、身体协调,以便更好地适应比赛的实际情况。
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是篮球临时集训的重要环节之一。
运动员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训练中增强耐力、爆发力和速度等能力,以应对比赛的疲劳和压力。
在体能训练方面,应采用各种练习方式,包括常规的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和局部训练。
此外,还可以使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如生物反馈训练、心率监测训练等,以更好地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
总结篮球临时集训方案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球员从身体、技术和战术等多个方面进行提高。
限时训练参考答案限时训练参考答案在现代社会中,时间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源。
我们总是不断地追求高效率和快速完成任务的能力。
为了应对这种需求,限时训练应运而生。
限时训练是一种通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限时训练的意义和一些参考答案。
限时训练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时间管理和压力应对能力。
在限时训练中,我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迫使我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高效利用时间。
这种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冷静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当我们在紧迫的时间限制下工作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并集中注意力,这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都非常重要。
在进行限时训练时,我们需要有一些参考答案来帮助我们评估自己的表现。
这些参考答案可以是标准答案、模板或者是其他人的答案。
通过参考答案,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在时间管理、任务完成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如何。
同时,参考答案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参考答案只是一种参考,我们并不需要完全照搬,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限时训练中,我们可以运用参考答案的方法和思路,但是我们需要注意避免机械地套用答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来进行答题。
参考答案只是给我们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的参考,而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
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来进行创新和发展。
限时训练不仅可以应用于学习和工作,也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比如,我们可以设定一个时间限制来完成家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喜欢的事情。
又比如,我们可以设定一个时间限制来锻炼身体,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节约时间。
限时训练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效率。
综上所述,限时训练是一种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方法。
2016年中考语文限时集训(一)一、给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注音。
骄奢.()荫.()庇.()云翳.()袅袅.()烟云周道如砥.()倒坍.()沉湎.()瘠.()薄怜mǐn()愤mèn()万lài()俱寂 zhān()望 jué()取yì()测引颈受lù()浩hàn()无垠二、课文默写(1),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2)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某某送别》)(3),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4)沙鸥翔集,(X仲淹《某某楼记》)(5)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三、文言文阅读商於子①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
大豕不肯就轭③,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
宁毋先生④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⑤也。
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吾岂不知服田⑥必以牛,亦犹牧⑦吾民者必以贤。
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
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⑧也。
”(宋濂《宋学士文集》)①商於(wù)子:作者虚构的人物。
②豕:同“猪”。
③轭: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
④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
⑤淖(nào):烂泥。
⑥服田:驾牲口耕田。
⑦牧:统治、管理。
⑧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
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与例句中加点词相同的一项:①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日。
( ) A.怨天尤.人 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C.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②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日。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元方入门不顾. C.将军宜枉驾顾.之③是.盖有激者也。
( )A.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选出下列加点词用法、意思与例句中加点词相同..的项:①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朝而.往,暮而.归②予以.子颠之倒之( )A.子过矣!耕当以.牛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3、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限时集训(二十八)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限时:45分钟 满分:8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2·陕西高考)设a ,b ∈R ,i 是虚数单位,则“ab =0”是“复数a +b i为纯虚数”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12·新课标全国卷)下面是关于复数z =2-1+i的四个命题: p 1:|z |=2, p 2:z 2=2i ,p 3:z 的共轭复数为1+i, p 4:z 的虚部为-1.其中的真命题为( )A .p 1,p 3B .p 1,p 2C .p 2,p 4D .p 3,p 43.已知f (x )=x 2,i 是虚数单位,则在复平面中复数f (1+i )3+i对应的点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2013·临汾模拟)复数z =i(i +1)(i 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是( )A .-1-iB .-1+iC .1-iD .1+i5.若(x -i)i =y +2i ,x ,y ∈R ,则复数x +y i =( )A .-2+iB .2+iC .1-2iD .1+2i6.若复数z =a 2-1+(a +1)i(a ∈R )是纯虚数,则1z +a的虚部为( ) A .-25B .-25i C.25 D.25i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7.(2012·湖北高考)若3+b i 1-i=a +b i(a ,b 为实数,i 为虚数单位),则a +b =________.8.i 为虚数单位,1i +1i 3+1i 5+1i 7=________. 9.已知复数x 2-6x +5+(x -2)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0.计算:(1)(-1+i )(2+i )i 3; (2)(1+2i )2+3(1-i )2+i; (3)1-i (1+i )2+1+i (1-i )2; (4)1-3i (3+i )2. 11.实数m 分别取什么数值时,复数z =(m 2+5m +6)+(m 2-2m -15)i(1)与复数2-12i 相等;(2)与复数12+16i 互为共轭复数; (3)对应的点在x 轴上方.12.复数z 1=3a +5+(10-a 2)i ,z 2=21-a+(2a -5)i ,若z -1+z 2是实数,求实数a 的值.限时集训(二十八)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答 案1.B 2.C 3.A 4.A 5.B 6.A7.3 8.0 9.(1,2)10.解:(1)(-1+i )(2+i )i 3=-3+i -i= -1-3i.(2)(1+2i )2+3(1-i )2+i=-3+4i +3-3i 2+i =i 2+i =i (2-i )5=15+25i. (3)1-i (1+i )2+1+i (1-i )2=1-i 2i +1+i -2i =1+i -2+-1+i 2=-1. (4)1-3i (3+i )2=(3+i )(-i )(3+i )2=-i 3+i =(-i )(3-i )4=-14-34i. 11.解:(1)根据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m 2+5m +6=2,m 2-2m -15=-12.解之得m =-1. (2)根据共轭复数的定义得⎩⎪⎨⎪⎧ m 2+5m +6=12,m 2-2m -15=-16. 解之得m =1. (3)根据复数z 对应点在x 轴上方可得m 2-2m -15>0, 解之得m <-3或m >5.12.解:z -1+z 2=3a +5+(a 2-10)i +21-a+(2a -5)i =⎝⎛⎭⎫3a +5+21-a +[(a 2-10)+(2a -5)]i =a -13(a +5)(a -1)+(a 2+2a -15)i. ∵z -1+z 2是实数,∴a 2+2a -15=0.解得a =-5或a =3.∵分母a +5≠0,∴a ≠-5,故a =3.。
限时集训(二十八)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洛阳检测)右图为《三教图》。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
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2.韩愈在《谏迎佛骨表》中写道:“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
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
”他说这番话的背景是() A.儒学确立了它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严重挑战C.儒学复兴运动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力D.讲忠孝节义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3.(2012·济南质检)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
“新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C.万物本原D.抗衡佛老思想4.(2012·皖南八校联考)“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与这种说法相符合的思想家是()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王夫之5.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在的涵养功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6.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行合一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穷理格物7.《传习录》记载:“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这个知,方才行得是。
”材料表述的是()A.格物致知B.至良知C.发明本心D.知行合一8.(2012·南京模拟)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
其中对“离经叛道”最准确的理解应该是()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9.(能力题)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A.宣扬个人英雄史观B.抨击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主张为天下人立法D.蕴含近代民主法制的基本精神10.(2013·大周模拟)《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的作者张师伟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②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③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④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有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2013·通州模拟)王夫之是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认为“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这里的“器”是指()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感知事物的器官C.万物发展的规律D.进行科学实验的仪器12.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A.对宋明时期理学的深化和发展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2·忻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思想家“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继而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自有贯通处”。
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继而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即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中国儒学史论》材料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中国儒学史论》材料三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
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民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宋明理学是糅合了哪些思想形成的?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8分)(2)材料二中顾炎武是如何批判材料一中的思想的?综合材料一、二,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有何特点。
(4分)(3)材料三中的“理性”与材料一中的“天理”有何区别?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反封建方面有何发展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以上差异的根源。
(8分)14.明末清初的反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色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看法与自由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两心相悦,雪夜私奔。
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逾墙淫奔,无耻之尤”;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明理学家观点与李贽观点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6分)问题二主题与原因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2)概括指出这段材料的主题。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原因。
(6分)问题三影响与来源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论,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
(3)有的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影响很大,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也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作用有限,西方民主思想的中国化才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8分)答案限时集训(二十八)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选B图片体现了“三教并行”的思想。
这种思想出现于魏晋南北朝,后为唐朝统治者所提倡,史称“三教并行”,故排除A、C两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不是三教并重,故排除D项。
北宋时期,儒家融合了佛道二家的思想,形成了理学,故答案为B项。
2.选B韩愈在《谏迎佛骨表》中表达了“抑佛尊儒”的思想。
因为三教并行局面的出现,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巨大挑战,这引起了很多儒士的不满。
故B项符合题意。
3.选C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排除A项。
经世致用是明清时期顾炎武提出来的,排除B项。
宋代的儒学家对佛老思想是批判吸收的,并不是抗衡排斥的,排除D 项。
宋代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故C项正确。
4.选B材料强调“理”是万物的根本,“理”构成社会道德关系,朱熹提出了“理”是三纲五常形成的哲学基础。
董仲舒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王阳明提出了“心学”,王夫之具有反封建思想。
5.选C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求理方向相反,陆王心学内求于心,程朱理学外求于物,此为两派的最大差别,故选C。
6.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可知,作者认为良知不需求助外物,故C项符合题意。
7.选D本题考查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即知行合一。
他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8.选D由所学知识可知“离经叛道”中的“经”指儒家经典,“道”是指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由此可知李贽“离经叛道”就是对儒家正统地位进行挑战,故D项正确;李贽并没有彻底否定孔孟之道,A项错误;倡导君民共主的是明末清初的黄宗羲等反封建启蒙思想家,B项错误;C项理解有误,排除。
9.选C材料中黄宗羲批判古代封建社会中君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加强君主统治,而不是为了天下百姓。
他否定这种做法,反映出他主张为天下人立法,而不能仅仅为私立法。
而近代法制精神以西方启蒙思想为基础包括“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材料中显然不具备。
10.选D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可采用排除法,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故排除③即可。
答案为D。
11.选A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故这里的“器”是指客观事物,故选A项。
12.选D由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而不是深化和发展,据此排除A项;当时中国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还未形成,据此可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13.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古代、近代思想。
第(1)问,前一问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出宋明理学糅合了佛、道两家思想;后一问概括材料一的观点,从世界的本原与认识论两个方面回答。
第(2)问,前一问由材料二中的“末流”“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等信息回答;后一问从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与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来回答。
第(3)问,前一问由材料三不难看出是资产阶级倡导的理性主义思想,而材料一中的“天理”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伦理纲常;后一问注意“反封建”这一角度;最后一问注意“根源”,应从经济上分析。
答案:(1)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关于宇宙本原,“二程”认为理是万物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关于认识论,“二程”主张外求,王阳明强调内省。
(2)反对理学空谈义理,强调经世致用。
观点:理学逐渐走向极端,出现反传统儒学,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3)材料一中“天理”的实质是封建等级秩序,材料三中的“理性”指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发展之处: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资产阶级国家学说。
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
14.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
第(1)问回答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时,要注意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