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5.01 MB
- 文档页数:26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历史中的奋斗与困境,认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教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中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历史脉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掌握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曲折发展特点;认识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工业发展献身的精神;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到民族工业发展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曲折性特点及其原因。
2.教学难点: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发展困境;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2.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讲授法:教师讲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备课: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吃透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2.准备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设计,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3.准备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4.准备史料:挑选适合的教学史料,以便引导学生分析、探讨。
第2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问题讲座,了解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情况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与束缚的状况。
2、通过教师讲述和学生阅读教材文字和图片及问题讨论,了解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时间、原因、情况。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讲述和学生自主阅读,了解张謇等著名实业家热心办实业的原因和事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自主阅读、问题讨论,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兴衰的原因及情况。
教学重点:张謇办实业和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概况。
教学难点:分析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自主阅读、问题讨论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张謇(jiàn)(1853~1926)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立宪派代表人物之一。
江苏南通人,16岁中秀才,1885年中举人,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他认为从政无望,乃致力于实业和教育,张謇被誉为“状元实业家”思考讨论:中国的传统观念“学而优则仕”,张謇放弃仕途是否能够使中国再度富强起来?他所创办的大生纱厂的最终命运如何?你知道张謇兴办教育和公益方面的主要事迹吗?【新课教学】: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得到初步发展。
2、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民族工商业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种手段。
投资设厂的利润丰厚,也刺激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新式企业。
为了扩大锐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使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了增强,他们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了他们的代表。
4、民族工业的结局仍然布覆维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另一方面是由于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
第2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说课稿进德四中钟新洁一、说教材本课主要讲述了从洋务运动到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过程,它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政治经济变化,也很大程度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目标: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重点:张謇办实业和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概况。
难点:分析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三、说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教师讲授法、启发式、合作讨论等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1、让学生说说所认识的民族品牌导入新课,合作讨论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时间、表现,从学生身边的实物入手,利用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学生合作讨论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的时间、原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过渡到这时期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张謇,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张謇的故事,合作讨论状元张謇为什么热心办实业?启发学生从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去讨论,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及时总结,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观看视频、讨论,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发学生求知欲。
通过观看图片,了解南张北周以及荣氏兄弟创办的企业。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由学生合作讨论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较大发展的原因、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摧残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民族工业纷纷破产的原因。
通过合作探究和问题探究法等学法指导,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史实。
4、本课小结采用诗歌的形式,加深对本课的了解,从诗歌里与学生共同探究得出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是因为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进而知道民族工业要发展必须推翻三座大山,与学生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5、本节课设置了达标训练题,更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2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标内容:(1)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
(2)了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学习目标:1. 了解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情况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与束缚的状况;2.掌握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时间、原因、情况(重点),以及张謇等著名实业家热心办实业的原因和事迹;3. 分析思考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兴衰的原因(难点);教学方法:导读、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何时掀起?有何历史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其发展的道路如何呢?这就是本课要学习和了解的内容(师板书课题---第21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讲授新课:出示本课学习目标;找一名学生朗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师:这一课共有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内容是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第二部分内容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第三部分内容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出示自学指导(一)问题: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是在什么时候?原因有哪些?情况怎样?学生按学习目标要求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内容,回答问题,师再点评。
(时间:19世纪末。
原因: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部分爱国人士把发展新式工业当做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②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也开始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情况①1895—1898年,新建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②80%属于轻工业,以棉纺织厂最多;③比较重要的企业有苏州的苏伦纱厂、浙江萧山的合义和丝厂、山东烟台张裕酒厂、杭州公益纱厂、上海裕通纱厂和源昌碾米厂等;④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排挤压榨,处境十分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