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2月四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15
中班12月教案(增加多场景)教案名称:中班12月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12月的季节特点,知道12月是冬季,天气寒冷,培养幼儿对季节变化的感知能力。
2.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了解12月的重要节日,如冬至、圣诞节等,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通过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12月的季节特点2.12月的重要节日3.绘画、手工活动4.团队合作活动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了解12月的季节特点和重要节日。
2.观察:让幼儿观察室外的季节变化,感受12月的寒冷。
3.绘画、手工: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让幼儿表达对12月的认识和感受。
4.团队合作:通过团队合作活动,让幼儿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第一周:1.讲述12月的季节特点,让幼儿知道12月是冬季,天气寒冷。
2.带领幼儿观察室外的季节变化,感受12月的寒冷。
3.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对12月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周:1.讲述12月的重要节日,如冬至、圣诞节等,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2.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活动,制作与节日相关的手工艺品。
3.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拔河比赛,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三周:1.复习12月的季节特点和重要节日,让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对12月的认识和感受。
3.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接力比赛,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四周:1.复习12月的季节特点和重要节日,让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对12月的认识和感受。
3.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团队接力比赛,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12月的认识和感受。
2.观察幼儿在团队合作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交通安全伴我行活动目标:1、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习基本的指挥手势,懂得手势的意思。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准备:物质:1、制作介绍常见交通安全标志的课件。
2、组织幼儿自带小自行车、书包,自制方向盘。
3、将场地布置成马路十字路口的样子,停车场标志、自行车标志。
4、与交警联系好,邀请前来讲解。
5、音乐磁带,多媒体设备(搜索flash动画)。
心理: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
活动过程:一、导入创设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斑马线、栏杆,这里象什么地方?(马路)我们就来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谁看得最仔细。
二、展开(一)观看情景表演,引起幼儿思考(注意提醒: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表演内容:a、一名汽车司机车速较快,撞伤了横穿马路的小学生;b、一名行人看到交警不在,翻越栏杆横过马路。
)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危险事情的发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小结:多么危险可怕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及几种常见交通标志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师:在生活中,很多马路上都有信号灯,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它告诉我们什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个做游戏,《遵守规则的小司机》。
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学生,看信号过马路。
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小结:小司机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播放课件,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
今天刘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根据不同标志,提问不同问题。
问:这是什么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做?归纳:⑴ 指示标志:在蓝底色上画着不同的白色图案,是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标志,就告诉人们可以做的事情。
大班12月健康教案(6篇)大班12月健康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合理的饮食结构,培育科学进餐的好习惯。
2.尝试自我设计一份养分餐,对食物搭配感爱好。
3.主动和同伴沟通,并能对自我和同伴的设计进行恰当的评价。
活动预备:各种食物图片、盘子,健康金字塔范图、养分师标志。
活动过程:一、幼儿尝试第一次选择自助餐。
1.导入。
以养分师的主角将幼儿带入嬉戏情境。
师:小伴侣,那里是哈哈餐厅,我是哈哈餐厅的养分师。
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们哈哈餐厅特意预备了美味的自助餐。
2.说到吃自助餐,你觉得在选择事物的时候需要留意些什么呢?〔不能推不能挤,选择的事物要是自我吃的下的〕那你们都喜爱吃些什么呢?3.幼儿为自我选择一份自助餐。
〔请你取一个盘子去选择事物,留意了,选择好后抓紧回到座位,和你的好伴侣说一说你选择了哪些事物〕4.和身边的伙伴沟通所选的食物。
5.选择几个选择菜肴具有代表性的幼儿,请幼儿商量他们的自助餐搭配是否合理。
6.养分师针对幼儿选择食物的情景进行小结。
二、借助范图,逐层介绍"健康饮食金字塔"。
1.养分师介绍"健康饮食金字塔":〔分五层〕A.介绍第一层在金字塔的底层是我们平常进餐中最重要、也是吃的最多的食物,想一想幼儿园、家里平常吃的,你们觉得会是什么呢?〔分别出示最底层图片〕谷类食物有哪些?为什么要吃谷类食物?小结:谷类食物能为我们供应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让我们有足够的精神和力气来生活和运动,所以我们离不开谷类食物。
归纳儿歌:"宝塔底层最重要,谷类食物养分好"。
B.其次层应当是什么?引导幼儿进行猜想。
〔出示其次层图片〕你明白哪些蔬菜和水果〔启发幼儿分两队开火车接龙嬉戏说出不一样蔬菜、水果的名字〕你明白吃蔬菜、水果有什么好处吗?小结:除了小伴侣刚刚讲的有很多养分外,蔬菜和水果还是我们人体内的环保卫士,能帮助我们去除体内垃圾,促进食物消化,所以也必需多吃一些。
12月4日宪法日活动方案【通用七篇】12月4日宪法日活动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20_年“12·4”是第_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14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为纪念首个宪法日,更好地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服务发展、维护稳定,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促进全民守法等方面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和省、市、区有关要求,根据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现对我校区开展首届“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作出如下安排。
二、活动主题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三、时间安排201_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四、宣传重点在全校范围内,加强宪法的学习宣传。
结合教育实际,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广大师生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增强师生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五、成立学校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政教处、教务处、团委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组织和监督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组长:姜国蓉副组长:何文一组员:徐婷婷、李国荣、6—9年级班主任六、宣传任务及责任分工1、利用周一(11月17日)国旗下讲话时间,作为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的正式启动。
2、利用12月1日的班会课,各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目的在学生中大力宣传法律知识,树立我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学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3、12月3日邀请法制副校长进行一次法制讲座,进一步普及法律常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5、12月8日利用升旗时间开展宣誓、签字活动。
6、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做好12月4日法制宣传日主题教育活动。
7、12月10日前政教处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材料及照片的归档,上报教育股。
七、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
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日活动在普法工作及学校法制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园12月主题教案【篇一:幼儿园12月主题教案】中班十二月主题活动: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一、主题背景喜欢动物似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们在看图书、讲故事、讨论、聊天时,对小动物的话题津津乐道,而且总爱问一些关于小动物们生活的问题。
如动物吃什么呀?住哪里呀?等等。
而如何让幼儿真正地了解动物,走近动物世界则是我们教师所应考虑的问题。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进一步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我们开展了《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注重让幼儿去直接感知和体验,以多种形式,通过不同的途径引领孩子们走进动物世界,去结识各种动物,了解动物的有趣之处;探索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习惯;初步认识人类与动物共存共荣,为爱护动物和维护动物生存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让幼儿用一颗真挚的童心,去关注、体验动物的生活、聆听动物的声音,探索动物的秘密,从而融入动物世界,成为动物的好朋友。
二、主题目标 1、了解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初步了解自然界中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能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和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家园共育 1.协助孩子收集关于动物的图片、照片,并向孩子介绍相关的知识。
2.培养孩子对动物的正确态度,使孩子从小懂得爱护动物。
【篇二:幼儿园12月主题教案】莎利文康复中心 12 月计划教学名称教学目的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一年四季 1、学习一年四季的特征。
2、复习春夏秋冬四个主题内容。
冬天怎样过冬 1、学习冬天的群暖方法及注意事项。
2、认识冬天的服装。
我们的活动 1、围绕冬天的活动进行有关词汇和句型。
2、掌握各种活动的方法,并和小朋友一起互动游戏。
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快乐、高兴、手拉手、好朋友、脚印、动物、聚会、画、猜一猜、伙伴、一起、 1、了解冬天的天气特点。
2、引导幼儿关注天气预报。
幼儿园12月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名曲欣赏神气的玩具兵【幼儿园12月优秀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名曲欣赏的方式,引导幼儿欣赏神气的玩具兵,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名曲《神气的玩具兵》的音乐特点和故事背景。
- 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 学习乐器演奏技巧,如敲击、摇晃等。
2.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 学习名曲《神气的玩具兵》的歌词和曲调。
- 学习乐器演奏技巧。
四、教学准备- CD或音乐播放器。
- 神气的玩具兵音乐配乐。
- 乐器:小鼓、木鱼、铃铛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 引导幼儿做拉伸运动,放松身体,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2. 引入歌曲(10分钟)- 播放名曲《神气的玩具兵》,让幼儿聆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旋律。
- 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歌曲中的节奏,如敲击、摇晃等。
3. 学习歌曲(15分钟)- 分段教唱歌曲的歌词,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唱。
- 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4. 乐器演奏(15分钟)- 引导幼儿学习乐器演奏技巧,如敲击小鼓、摇晃木鱼等。
- 分组进行合作演奏,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5. 创作活动(20分钟)- 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氛围和自己的想象,创作一段简短的舞蹈或表演。
-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6. 教学反思(5分钟)- 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名曲欣赏的方式,引导幼儿欣赏神气的玩具兵,旨在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一年四季和12个月》设计意图:一年四季和12个月都属于生活常识的范围之内,作为大班的幼儿有必要了解四季的特点、掌握12个月。
教学目标:1.幼儿了解一年既可以分为12个月,也可以分为四季。
2.幼儿通过观察一系列的图片能说出四季的相应特点3.幼儿热爱自然,亲近自然。
教学重点:能清楚了解12个月所对应的季节。
教学难点: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说出四季的特征。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12月的卡片、具有四季明显特征的大自然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熟练掌握1~12这12个数字,并基本了解一年有四季之分。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一年妈妈和她的12个宝宝老师:”大家好,我是一年妈妈,我有12个宝宝,为了好记,我给他们每个人的名字里都取了一个’月’字。
第一个宝宝叫一月、第二个宝宝叫二月、第三个宝宝叫三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其余几个宝宝叫什么名字呀?”(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其余的月份)幼儿:”四月、五月、六月、七月……”老师:”我的宝宝们喜欢三个三个地待在一起,每三个宝宝喜欢同一种颜色,我们来看看他们喜欢的是哪些颜色吧!”(引导语:”小朋友们这是哪三个宝宝啊?”、”看看他们喜欢的是什么颜色呀?”)二、一年妈妈给12个宝宝分房间老师:”我呀有四栋房子,分别取名’春屋’、夏屋、秋屋、冬屋,我根据宝宝们喜欢的颜色,先把这四栋房子刷成了绿色、红色、金色、白色,这样3月、4月、5月放在绿色的春屋里,可是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不知道春屋里该放些什么东西呢?小朋友能不能来帮我想想这个问题呀?”(幼儿回答”刚刚发芽的小草可以放在里面”、”还有风筝也可以放在房子里”等,)教师依据四季依次提问,比如”我们来看看6月、7月、8月宝宝该住那个房子里呢?房子里又该放些什么呢?大家注意哦,他们只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刷成的房子住哦!”三、回顾问题一:”小朋友们现在是几月份啊?”,幼儿回答问题二:”这个月的宝宝喜欢和哪两个宝宝住在一起啊,他们喜欢什么样的颜色,住在哪个房子里啊?房子里有些什么啊?”(让幼儿回答后,教师再进行总结)问题三:”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个房间呢?你为什么喜欢那个房间呀?”幼儿大班科学教案《一年四季和12个月》(二)教案标题:一年四季和12个月教学目标:1. 能够认知和描述一年四季和12个月的名称和顺序。
12月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12月份的节日和寒冷的天气。
2.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如制作装饰品、月饼等。
3.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计划书。
2.宣传画。
3.月历。
4.电视、CD机等。
5.班级卡通角色。
三、教学内容1. 认识12月份我们要先向幼儿介绍12月份的节日和寒冷的天气。
让他们了解12月份一年当中的最后一个月份,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
在这个月份,会有很多节日,比如圣诞节、元旦、冬至等等。
2. 学习手工制作为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我们可以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装饰品和小礼物。
比如,我们可以教他们制作圣诞树上的小星星,或者是冬至时常见的汤圆。
这样,幼儿就可以动手实践制作,同时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 语言表达能力在12月份,我们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比如,我们可以让幼儿讲述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事情,或者是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 团队合作精神在这个月份,我们也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比如,在制作圣诞装饰时,我们可以组织小组竞赛,让幼儿通过团队活动完成工作,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
同时,我们要注意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但也要注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
四、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12月份的节日和寒冷的天气,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月份里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时间。
大班安全12月教案教案标题:大班安全12月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大班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通过多种活动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认识红绿灯、斑马线,学习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2. 火灾安全:认识火灾的危害,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
3. 食品安全:认识常见的食品过敏原,学习食品的正确储存和处理方法。
4. 家庭安全:认识家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学习急救基本知识。
教学活动:1. 交通安全活动:a. 观看交通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红绿灯的含义和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b. 在课堂上设置模拟斑马线,引导学生进行过马路的角色扮演。
c. 制作交通安全标志的手工工艺品,让学生熟悉交通标志的含义。
2. 火灾安全活动:a. 观看火灾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b. 在课堂上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教授学生正确的逃生方法。
c. 制作火灾逃生示意图的手工工艺品,让学生了解逃生路线的重要性。
3. 食品安全活动:a. 通过图片和故事,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食品过敏原。
b. 进行食品安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食品过敏经历和防范方法。
c. 制作食品储存和处理的海报,提醒学生正确保存食物的重要性。
4. 家庭安全活动:a. 观看家庭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家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b. 进行急救知识学习,教授学生基本的急救方法,如止血、包扎等。
c. 在课堂上进行急救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应对家庭事故的场景。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交通安全、火灾安全、食品安全和家庭安全相关绘画或手工作品。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和知识。
教学资源:1. 交通安全教育视频。
2. 火灾安全教育视频。
3. 食品过敏原图片和故事。
4. 急救知识教育视频。
5. 手工制作材料和绘画用具。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安全主题的动画片或读取相关绘本,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安全知识。
12月主题:我长大了第四周打击乐《踏雪寻梅》一、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诙谐、俏皮的风格,体会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初步学会演凑打击乐《踏雪寻梅》。
2.根据游戏设计图谱,根据图谱拍出相应节奏型,并尝试配上相应的乐器演奏。
3.在活动中与教师进行目光交流,体会师生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幼儿已学过游戏《踏雪寻梅》(课前听音乐光碟初步学会游戏)。
2.铃鼓、小铃、圆舞板、三角铁等乐器人手一件。
3.准备音乐光碟和多媒体设备。
4.幼儿座位:双马蹄形。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游戏进教室。
(1)随音乐做游戏《踏雪寻梅》。
提示: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语言提示: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坐着汽车来到梅花山。
下了车,小朋友在雪地里边走边赏梅:梅花真好看,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绿的。
突然风吹来,梅花落了小朋友一身,大家赶紧蹲下,真有趣呀。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将乐句等要素都放在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就了解了音乐。
(2)再次游戏,要求他们边玩边想:怎么把游戏内容用笔画下来。
提示:画成节奏图谱,而不是图画活动中的内容。
(见供幼儿使用的图谱)设计意图:节奏型等要素都在玩游戏的动作中渗透。
(二)、基本活动1.师生共同制作图谱,并观看图谱。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张图片上有什么啊?(2)教师:小的人代表谁?大的人代表谁?(3)教师:还有什么颜色的花?(4)教师:你们看着这个图片能拍出节奏吗?提示:教师唱谱,幼儿看图谱在教师语言提示或身体动作的暗示下拍出相应节奏。
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幼儿将动作转换成图谱,画在黑板上。
通过拍手,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这个乐曲的相应节奏型。
(5)教师:我们来听着音乐试着拍一拍手。
(6)倾听录音,熟悉乐曲结构,并将音乐与图谱相匹配。
提示:幼儿将图谱与音乐相匹配。
边听边试拍。
教师要和幼儿一起随音乐拍手,当幼儿记不住时,可以看教师的动作。
设计意图:因为前面教师是哼唱音乐的,比较慢,因此幼儿基本学握了大致的节奏。
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前康复部(听障)集体教学授课教案教师:授课日期:2015/12/28 班级:小班课程名称:语言《小动物找啊找》(1)常规训练1.舌操2.辨听训练:辨听五官,根据老师的指令指一指。
3.呼吸训练:吹纸条(深吸一口气再吹)。
4.发音训练:练习单音节mo-mo-mo,可以模仿说“摸一摸xx”。
5.律动儿歌:《小手》。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摆摆摆,小手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伸出来。
孩子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认识小猫、小狗、小兔等小动物。
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请于活动后评核成效,在对应的评核位置上划“√”)教学活动效果评核A B C1.安静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帽子、围巾、手套和毛衣可以保暖。
注:A表示少数孩子能做到;B表示约半数孩子能做到;C表示多数孩子能做到教学过程设计教材/教具或所需教学材料活动过程:1.教师描述故事背景,调动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教师:冬爷爷来了,天气真冷!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衣,可是有几个小动物还在找呀找,他们在找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好听的故事。
2.配合图片,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1)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2)小猫、小狗、小兔和小熊分别找到了什么?(帽子、围巾、手套、毛衣)(3)我们给小猫戴上帽子,让它暖和一些好吗?(4)让幼儿给小动物一一穿戴好帽子、围巾、手套、毛衣。
4.教师和幼儿一起复述故事。
5.游戏:找呀找(1)幼儿到筐里拿帽子、围巾、手套,并且学说我找到了XX。
”(2)请幼儿把自己拿到的物品穿戴好,教师给穿戴好的幼儿拍照。
1.教师自制课件一幅冬景图。
2.小猫、小狗、小兔、小熊的图片。
3.故事里面提到的鱼、骨头、萝卜和蜂蜜,分别画在帽子、围巾、手套、毛衣上面的。
家庭延伸教学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各种取暖物品的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
教学评价教学区角或户外活动设计活动内容:建构区《小动物的家》材料投放:积木若干;大块积木玩具若干,小动物玩具。
指导要点:指导幼儿给冬眠的小动物造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在游戏中注重随机教育。
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前康复部(听障)集体教学授课教案教师:授课日期:2015/12/29 班级:小班课程名称:社会《我爱清洁》(1)常规训练1.舌操2.辨听训练:辨听五官,根据老师的指令指一指。
3.呼吸训练:吹纸条(深吸一口气再吹)。
4.发音训练:练习单音节mo-mo-mo,可以模仿说“摸一摸xx”。
5.律动儿歌:《小手》。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摆摆摆,小手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伸出来。
孩子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认识垃圾桶。
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请于活动后评核成效,在对应的评核位置上划“√”)教学活动效果评核A B C1.知道垃圾要放到果皮箱中。
2.培养幼儿爱清洁的好习惯。
注:A表示少数孩子能做到;B表示约半数孩子能做到;C表示多数孩子能做到教学过程设计教材/教具或所需教学材料教学过程:1.欣赏儿歌《果皮箱》,了解果皮箱的功能及作用。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这些地方为什么这么脏?怎样才能使这些地方变干净?3.教师小结: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4.学习朗诵儿歌,结束活动。
1照片或图片2张(一张环境脏、乱、差,一张环境干净整洁)。
教学材料:果皮箱马路旁,谁站岗?不怕雨淋瞒太阳,张着嘴,把话讲,小朋友可别忘!家庭延伸教学建议无论在教室还是在家中,鼓励幼儿自己拿放物品,掌握收拾物品的方法,培养幼儿爱收拾的好习惯。
教学评价教学区角或户外活动设计活动内容:建构区《小动物的家》材料投放:积木若干;大块积木玩具若干,小动物玩具。
指导要点:指导幼儿给冬眠的小动物造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在游戏中注重随机教育。
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前康复部(听障)集体教学授课教案教师:授课日期:2015/12/30 班级:小班课程名称:语言《小动物找啊找》(2)常规训练6.舌操7.辨听训练:辨听五官,根据老师的指令指一指。
8.呼吸训练:吹纸条(深吸一口气再吹)。
9.发音训练:练习单音节mo-mo-mo,可以模仿说“摸一摸xx”。
10.律动儿歌:《小手》。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摆摆摆,小手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伸出来。
孩子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认识小猫、小狗、小兔等小动物。
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请于活动后评核成效,在对应的评核位置上划“√”)教学活动效果评核A B C1.安静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帽子、围巾、手套和毛衣可以保暖。
注:A表示少数孩子能做到;B表示约半数孩子能做到;C表示多数孩子能做到教学过程设计教材/教具或所需教学材料活动过程:1.教师描述故事背景,调动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教师:冬爷爷来了,天气真冷!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衣,可是有几个小动物还在找呀找,他们在找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好听的故事。
2.配合图片,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1)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2)小猫、小狗、小兔和小熊分别找到了什么?(帽子、围巾、手套、毛衣)(3)我们给小猫戴上帽子,让它暖和一些好吗?(4)让幼儿给小动物一一穿戴好帽子、围巾、手套、毛衣。
4.教师和幼儿一起复述故事。
5.游戏:找呀找(1)幼儿到筐里拿帽子、围巾、手套,并且学说我找到了XX。
”(2)请幼儿把自己拿到的物品穿戴好,教师给穿戴好的幼儿拍照。
1.教师自制课件一幅冬景图。
2.小猫、小狗、小兔、小熊的图片。
3.故事里面提到的鱼、骨头、萝卜和蜂蜜,分别画在帽子、围巾、手套、毛衣上面的。
家庭延伸教学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各种取暖物品的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
教学评价教学区角或户外活动设计活动内容:建构区《小动物的家》材料投放:积木若干;大块积木玩具若干,小动物玩具。
指导要点:指导幼儿给冬眠的小动物造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在游戏中注重随机教育。
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前康复部(听障)集体教学授课教案教师:授课日期:2015/12/31 班级:小班课程名称:社会《我爱清洁》(2)常规训练1.舌操2.辨听训练:辨听五官,根据老师的指令指一指。
3.呼吸训练:吹纸条(深吸一口气再吹)。
4.发音训练:练习单音节mo-mo-mo,可以模仿说“摸一摸xx”。
5.律动儿歌:《小手》。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摆摆摆,小手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伸出来。
孩子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认识垃圾桶。
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请于活动后评核成效,在对应的评核位置上划“√”)教学活动效果评核A B C2.知道垃圾要放到果皮箱中。
2.培养幼儿爱清洁的好习惯。
注:A表示少数孩子能做到;B表示约半数孩子能做到;C表示多数孩子能做到教学过程设计教材/教具或所需教学材料教学过程:1.欣赏儿歌《果皮箱》,了解果皮箱的功能及作用。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这些地方为什么这么脏?怎样才能使这些地方变干净?3.教师小结: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4.学习朗诵儿歌,结束活动。
1照片或图片2张(一张环境脏、乱、差,一张环境干净整洁)。
教学材料:果皮箱马路旁,谁站岗?不怕雨淋瞒太阳,张着嘴,把话讲,小朋友可别忘!家庭延伸教学建议无论在教室还是在家中,鼓励幼儿自己拿放物品,掌握收拾物品的方法,培养幼儿爱收拾的好习惯。
教学评价教学区角或户外活动设计活动内容:建构区《小动物的家》材料投放:积木若干;大块积木玩具若干,小动物玩具。
指导要点:指导幼儿给冬眠的小动物造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在游戏中注重随机教育。
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前康复部(听障)集体教学授课教案教师:授课日期:2015/12/28 班级:小班课程名称:科学《冬天来了》(1)常规训练1.舌操2.辨听训练:辨听五官,根据老师的指令指一指。
3.呼吸训练:吹纸条(深吸一口气再吹)。
4.发音训练:练习单音节mo-mo-mo,可以模仿说“摸一摸xx”。
5.律动儿歌:《小手》。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摆摆摆,小手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伸出来。
孩子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知道冬天的景象。
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请于活动后评核成效,在对应的评核位置上划“√”)教学活动效果评核A B C1.知道冬天来了,初步认识冬天的气候特征和自然景象的明显变化。
2.通过亲身感受、触摸,让幼儿体验冬天的冷。
3.愿意和大家一起与体验活动。
注:A表示少数孩子能做到;B表示约半数孩子能做到;C表示多数孩子能做到教学过程设计教材/教具或所需教学材料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观看主题的大幅画,给幼儿讲述冬天。
2.教师向幼儿介绍冬天的特征,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冬天的寒冷。
(1)感受冬天的寒冷,知道冬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2)引导幼儿观察树木,叶子落了、树枝光秃秃的,小草变黄了、小河结冰了。
(3)教师走到滑梯前摸着滑梯说:“凉凉的。
”引导幼儿摸一摸、说一说。
(4)教师用夸张的体态和语气引导幼儿学说词语:“好冷啊!”、“凉凉的!”。
3.让幼儿自己通过找找、摸摸室外的物品,体验冷、凉的感觉,如栏杆、玻璃、花坛等。
4.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感知通过体育活动让身体变得暖和起来。
1.以冬天为主题的大幅画。
2.选择气温相对较低的一天在室外开展活动。
家庭延伸教学建议请家长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触摸户外物品,用自身的感受进一步体验冬天的冷,并学习用简单的语词进行表达。
教学评价教学区角或户外活动设计活动内容:建构区《小动物的家》材料投放:小乌龟一只、鱼缸一个、积木若干;大块积木玩具若干,小动物玩具。
指导要点:指导幼儿给冬眠的小动物造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在游戏中注重随机教育。
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前康复部(听障)集体教学授课教案教师:授课日期:2015/12/29 班级:小班课程名称:音乐《袋鼠》(1)常规训练1.舌操2.辨听训练:辨听五官,根据老师的指令指一指。
3.呼吸训练:吹纸条(深吸一口气再吹)。
4.发音训练:练习单音节mo-mo-mo,可以模仿说“摸一摸xx”。
5.律动儿歌:《小手》。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摆摆摆,小手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伸出来。
孩子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请于活动后评核成效,在对应的评核位置上划“√”)教学活动效果评核A B C1.知道歌曲的名字,理解歌词的内容。
2.能根据游戏情节的变化做相应的动作表情。
注:A表示少数孩子能做到;B表示约半数孩子能做到;C表示多数孩子能做到教学过程设计教材/教具或所需教学材料教学过程:1.观看视频,说说袋鼠妈妈是怎样照顾自己的宝宝。
2.学习歌曲(1)提问:袋鼠妈妈的袋袋里装的谁?请小朋友学一学袋鼠妈妈和宝宝相亲相爱的样子。
(2)完整的欣赏歌曲。
(3)逐句学说歌词。
(4)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3.歌曲表演。
1.音乐《袋鼠》。
2.袋鼠妈妈和小袋鼠活动时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