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丙烯酯MSDS
- 格式:pdf
- 大小:625.68 KB
- 文档页数:9
编制审核批准一、化学物质与厂商资料化学物质名称:超级电容器电解液制造商或供应商名称:地址:电话:紧急联络电话:传真:二、物质成份辨认资料纯物质/混合物:混合物中(英)文名称:超级电容器电解液(碳酸丙烯酯体系)Electrolyte for Double-layer Capacitor(Propylene Carbonate System)同义名称:超级电容电解液化学式:--CAS No:--物质成份及含有量:碳酸丙烯酯:65.0~85.0%,四氟硼酸四乙基铵或四氟硼酸甲基三乙基铵:15.0~35.0%三、危险有害性辨认资料最重要危害与效应健康危害效应:本品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
食入会引起呕吐,腹泻。
环境影响: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对水份敏感。
特殊危害: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主要症状:长期接触有刺激性作用。
物品危害分类:易燃液体四、急救措施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
如果咳嗽或有其它症状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温肥皂水及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严重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喝入时:不要催吐,饮2-4杯牛奶或温水,就医。
五、灭火措施:适用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
对容器射水降温。
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险:由于受热分解可能产生高毒气体和容器爆炸。
消防人员的特殊防护装备: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耐火消防服。
六、泄漏处理方法个人应注意事项:回收时,要戴保护口罩和胶手套进行工作。
环境注意事项:为了不让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禁止让其流入河川。
碳酸丙烯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2-丙二醇碳酸酯化学品英文名称:propylene carbonate中文别名:英文别名:技术说明书编码:分子式: C 4 H 6 O 3分子量:102.09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纯品CAS No.:108-32-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碳酸丙烯酯燃点概述及说明解释1. 引言1.1 概述碳酸丙烯酯(Polycarbonate Acrylate,简称PCA)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具有优良的透明度、抗冲击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它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光纤、涂料等领域。
在使用过程中,碳酸丙烯酯的燃点成为一个需要注意和了解的关键参数。
本文将对碳酸丙烯酯的燃点进行概述与说明解释。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5个部分:引言、碳酸丙烯酯燃点的定义与含义、影响碳酸丙烯酯燃点的因素分析与解释、碳酸丙烯酯燃点的意义与应用探讨以及结论。
接下来将依次介绍每个部分内容。
1.3 目的通过对碳酸丙烯酯燃点的深入探讨和解释,旨在增强读者对该材料在火灾防控中重要参数- 燃点值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分析影响其燃点的因素,可以更好地指导室内家具、建筑材料等行业的防火设计和生产。
(文中不包含任何网址链接)2. 碳酸丙烯酯燃点的定义与含义2.1 燃点的概念解释热液体或固体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自燃并维持可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被称为其燃点。
对于碳酸丙烯酯而言,它的燃点是指当碳酸丙烯酯接触到火源时,达到自我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2 碳酸丙烯酯的特性与化学结构分析碳酸丙烯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常用作有机溶剂和聚合物原料。
其化学结构中包含着一个碳基团、三个氧原子和一个带有一个双键的丙烷基。
这种结构赋予了碳酸丙烯酯较高的反应活性和易导致自身发生分解反应。
2.3 碳酸丙烯酯的燃点测定方法介绍及实验过程说明为了测定碳酸丙烯酯的燃点,可以使用闭杯法或开杯法。
闭杯法是将待测物与一定体积的空气密封在一个容器中,然后加热直至自燃,观察燃点温度。
开杯法则是将待测物置于开放容器中,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直到产生主要火焰或闪光。
实验过程中,首先选取适当的设备和装置,并确保设备无漏气;然后准备样品并精确称量;根据选择的方法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关数据;最后整理数据并计算出平均燃点温度。
通过测定碳酸丙烯酯的燃点可以得知其自我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进一步了解其性质和应用提供重要信息。
碳酸丙烯酯MSDS物质安全资,表一、物品与厂商资,物品名称:碳酸丙烯酯(Propylene carbonate) 其他名称:,建议用途及限制使用:用作溶剂,用于仪器分析和有机合成等。
制造商或供货商名称、地址及电话:中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桃园县龟山乡公园路32号1楼。
紧急联络电话/传真电话:03-3278866 / 03-3288818二、危害辨识资,物品危害分类:腐蚀/,激皮肤物质第 3 级、严重损伤/,激眼睛物质第 2A 级、特定标的器官系统毒性物质,单一,,第 3 级图式符号 :惊叹号警示语:警告危害警告讯息:造成轻微皮肤,激、造成严重眼睛,激、可能造成呼吸道,激危害防范措施:勿吸入气体/烟气/蒸气/雾气;避免与眼睛接触;只能使用于通风,好的地方三、成分辨识资,中英文名称:碳酸丙烯酯(Propylene carbonate)同义名称:Cyclic methylethylene carbonate、Cyclic propylene carbonate、1-Methylethylene carbonate、1,2-Propanediyl carbonate、-Methyl-1,3-dioxolan-2-one、1,2-Propanediol carbonate、Carbonicacid,cyclic propylene ester propylene glycol cyclic carbonate、Propylene carbonate、2-oxo-4-methyl-1,3-dioxolane、,2-Propanediol cyclic carbonate、1,2-Propylene carbonate、4-Methyl-2-oxo-1,3-dioxolane、Carbonic acid cyclic 1,2-propylene ester、Carbonic acidcyclicmethylethylene ester、Carbonic acid, cyclic propylene ester、Carbonic acid propylene ester、Cyclic 1,2-propylene carbonate 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 No.):108-32-7 危害物质成分(成分百分比):100 四、急救措施,同,,途径之急救方法:吸入:1.,发生危害效应时,应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产品/化学名称: 碳酸丙烯酯 (99.5%)别名: 丙碳化学式: C4H6O3分子式: CH3—O—C—O—CH2—CH‖OCAS 号: 108-32-7用途: 碳酸丙烯酯在电子工业上是良好的可作高能电池及电容器的优良介质,高分子工业上可作聚合物的溶剂和增塑剂。
用作胶黏剂和密封剂的增塑剂。
还可用作酚醛树脂固化促进剂和水溶性胶黏剂颜填料的分散剂。
·化工行业是合成碳酸二甲酯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脱除天然气、石油裂解气中二氧化碳和硫化氢。
须知详情,请致电:0512-********、180********EMERENCY OVERVIEW外观: 无色无气味透明液体。
闪点132℃。
毒性分级:低毒。
急性毒性:口服- 大鼠 LD50: 34900 毫克/ 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20700 毫克/公斤刺激数据: 皮肤- 兔 500 毫克中度; 眼睛-兔 60 毫克中度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 燃烧排放刺激烟雾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总说明:需用第8 部分所述合适的个人保护装备。
溢出/泄漏: 用一些惰性材料吸附(例如蛭石、是沙子或土)到适当的容器中,并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移走所有的火源.。
抑制蒸汽泡沫可以降低蒸汽挥发。
处理方法: 处理完毕,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水冲洗。
避免接触到眼睛、皮肤以及衣物。
第1篇一、概述碳酸丙烯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涂料等领域。
由于碳酸丙烯酯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二、操作前的准备1. 熟悉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碳酸丙烯酯的生产工艺、设备性能、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 安全检查:检查设备、管道、阀门等是否存在泄漏、腐蚀、损坏等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环境检查: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无火源、静电等安全隐患。
4.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
三、操作步骤1. 投料:按照工艺要求,将碳酸丙烯酯投加到反应釜中。
2. 加热:开启加热设备,将反应釜内温度升至设定值。
3. 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密切观察反应釜内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确保反应正常进行。
4. 冷却:反应结束后,关闭加热设备,开启冷却系统,将反应釜内温度降至设定值。
5. 分离:打开反应釜底部阀门,将反应产物排出。
6. 清洗:清洗反应釜、管道、阀门等设备,确保设备干净、无残留物。
7. 检查:检查设备、管道、阀门等是否存在泄漏、腐蚀、损坏等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碳酸丙烯酯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2. 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产生静电等行为。
3. 严格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
4.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防止碳酸丙烯酯泄漏或溅射。
5. 设备、管道、阀门等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操作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五、应急处理1. 碳酸丙烯酯泄漏:立即关闭泄漏点附近的阀门,隔离泄漏区域,使用沙土、泡沫等材料进行吸附,并通知环保部门进行处理。
2. 碳酸丙烯酯火灾: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设备进行灭火,并迅速撤离人员。
3. 碳酸丙烯酯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给予吸氧、保暖等紧急处理,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