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节 消化和吸收
- 格式:doc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能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明确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曲线图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学会设置变量,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并得出合理的结论的能力。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营养方面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在学生了解自身身体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热爱生命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明确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难点: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导学过程】
【情景引入】
周围的人有的吃的很少却长的很胖,有的人吃的很多,却长的很瘦,这是为什么呢?
【学习提纲】
1.消化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食品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3.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有哪些?
【新知探究】
一、食物的消化
(一)消化概念。
食物在内分解成可以被的的物质,这个过程叫做消化。
(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问题:(1)馒头为什么越嚼越甜?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淀粉有甜味吗?食物在口腔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2)各试管分别模拟了口腔中的什么作用?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 ℃左右的温水中?如何设置实验变量?
2.提示:淀粉遇碘液变蓝;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等混合物,向其中滴加碘液,溶液不会变蓝;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0C。
3.制定计划
⑴本小组的结论与其他组的结论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能是什么原因?
⑵本小组的探究方案有没有改进的地方?
⑶通过这个探究,你理解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和技能?
(三)消化系统的组成
1.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供能给人体选用,有哪些器官来完成这个任务呢?
消化道:、、、、、、
消化系统唾液腺:分泌
肝:分泌
消化腺胰腺:分泌
肠腺:分泌
胃腺:分泌
2.淀粉在人体消化道的口腔、部位被逐步消化,分解成。
3.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的、部位被逐步消化,分解成。
脂肪在人体消化道的部位被逐步消化,分解成。
4.演示实验: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5.插入练习P31第1题和P34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图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巩固练习】
2.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食物的营养成分中,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是,消化后的终产物是氨基酸的是 .
3.完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它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中与扩大面积有关的结构是内壁有和。
人体最大的腺体是,它分泌的消化液是。
4..三个试管内有相同量的鲜牛肉,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分别加入不同的消化液,消化最快的一组是()
A.胃液、肠液B,胰液、胃液C,胰液、肠液D,唾液、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