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钣金设计相关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29
钣金件结构设计工艺手册目录1第一章钣金零件设计工艺 11.1钣金材料的选材11.1.1钣金材料的选材原则11.1.2几种常用的板材11.1.3材料对钣金加工工艺的影响 31.2冲孔和落料:51.2.1冲孔和落料的常用方式51.2.2冲孔落料的工艺性设计91.3钣金件的折弯131.3.1模具折弯:131.3.2折弯机折弯141.4钣金件上的螺母、螺钉的结构形式261.4.1铆接螺母261.4.2凸焊螺母291.4.3翻孔攻丝301.4.4涨铆螺母、压铆螺母、拉铆、翻孔攻丝的比较31 1.5钣金拉伸321.5.1常见拉伸的形式和设计注意事项321.5.2打凸的工艺尺寸331.5.3局部沉凹与压线331.5.4加强筋341.6其它工艺351.6.1抽孔铆接351.6.2托克斯铆接361.7沉头的尺寸统一361.7.1螺钉沉头孔的尺寸361.7.2孔沉头铆钉的沉头孔的尺寸的统一361.7.3沉头螺钉连接的薄板的特别处理362第二章金属切削件设计工艺372.1常用金属切削加工性能372.2零件的加工余量382.2.1零件毛坯的选择和加工余量382.2.2工序间的加工余量382.3不同设备的切削特性、加工精度和粗糙度的选择39 2.3.1常用设备的加工方法与表面粗糙度的对应关系39 2.3.2常用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数值的对应关系39 2.4螺纹设计加工402.4.1普通螺纹的加工方法402.4.2普通螺纹加工常用数据402.4.3普通螺纹的标记412.4.4普通螺纹公差带的选用及精度等级412.4.5英制螺纹的尺寸系列422.5常见热处理选择和硬度选择。
422.5.1结构钢零件热处理方法选择422.5.2热处理对零件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432.5.3硬度选择433第三章压铸件设计工艺443.1压铸工艺成型原理及特点443.2压铸件的设计要求453.2.1压铸件设计的形状结构要求453.2.2压铸件设计的壁厚要求453.2.3压铸件的加强筋/肋的设计要求453.2.4压铸件的圆角设计要求453.2.5压铸件设计的铸造斜度要求463.2.6压铸件的常用材料463.2.7压铸模具的常用材料464 第四章铝型材零件设计工艺463.3型材挤压加工的基本常识463.3.1铝型材的生产工艺流程463.3.2常见型材挤压方法473.3.3空心型材挤压模具简单介绍493.4铝型材常用材料及供货状态493.5铝型材零件的加工及表面处理513.5.1铝合金型材零件的加工513.5.2铝合金型材零件的表面处理514第五章金属的焊接设计工艺534.1金属的可焊性534.1.1不同金属材料之间焊接及其焊接性能534.1.2同种金属的焊接性能534.2点焊设计554.2.1接头型式554.2.2点焊的典型结构554.2.3点焊的排列554.2.4钢板点焊直径以及焊点之间的距离564.2.5铝合金板材的点焊574.2.6点焊的定位574.3角焊584.4缝焊585第六章塑料件设计工艺595.1塑胶件设计一般步骤595.2公司不同的产品系列推荐的材料种类。
认真勤奋主动担当专业能力开放包容一、钣金加工定义:钣金加工是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切,冲裁,折弯,焊接,铆接,模具成型及表面处理等。
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
根据加工方式不同,通常分为两类:1.非模具加工:通过数控冲床,激光镭射,折弯机,铆钉机等加工工具对板材进行加工的工艺方式,一般用于样品制作,成本较高。
2.模具加工:通过固定的模具,对钣金进行加工,一般有下料模,成型模,主要用于批量生产,成本较低。
钣金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电(能够用于电磁屏蔽)、成本低、大规模量产性能好等特点,在电子电器、通信、汽车工业、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电脑机箱、手机、电控柜、取款机、设备外罩中,钣金件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钣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钣金件的设计变成了产品开发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机械工程师必须熟练掌握钣金件的设计技巧,使得设计的钣金既满足产品的功能和外观等要求,又能使得冲压模具制造简单、成本低。
钣金加工厂一般来说基本设备包括:剪板机、数控冲床、激光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水射流切割机、复合机、折弯机以及各种辅助设备如:开卷机、校平机、去毛刺机、点焊机、铆钉机、刨槽机等。
数控冲床的工作原理为:由数控装置内的计算机对编制好的加工程序分析后通过伺服系统及可编程序制器向机床主轴及进给等执行机构发出指令,机床主体则按照这些指令,并在检测反馈装置的配合下,对工件加工所需的各种动作,如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和进给速度等项要求实现自动控制,从而完成工件的加工。
激光切割机的原理:光纤激光切割机利用高密度激光束照射被切割材料上,使材料很快被加热至汽化的温度,瞬间蒸发形成孔洞,随着光束对材料的移动,孔洞连续形成行窄的切缝(如0.1mm左右),完成对材料的切割,这就是激光切割(Laser Cutting)。
按结构分可以分成两大类:1、开放式数控冲床:结构形状C型,一面是开放式。
钣金设计常见注意事项钣金设计是指对工程零件、零件组合、创新新产品的结构、制造工艺以及装配工艺等进行设计和优化。
钣金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功能、外观和性能,因此在进行钣金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选择:钣金设计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强度、耐腐蚀性、成本等因素,因此需要仔细考虑不同材料的优缺点,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2.结构设计:钣金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结构布局、接缝形式、加工步骤等方面。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强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有利于加工和装配过程的进行。
3.加工工艺:钣金设计需要考虑实际的加工工艺。
不同的钣金加工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和限制,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加工工艺的要求,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加工性。
4.精度控制:钣金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精度要求。
精度的控制直接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效果,因此需要在设计阶段就确定好产品的精度要求,并且在制造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整。
5.生产效率:钣金设计需要考虑生产效率的问题。
设计的复杂度、工艺的复杂度和加工的难易程度都会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充分考虑生产效率的要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6.安全性:钣金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
产品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都会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在设计阶段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安全隐患。
7.成本控制:钣金设计需要考虑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制造成本,避免设计过于复杂或使用过高成本的材料,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8.环保要求:钣金设计需要考虑环保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选用环保材料,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减少废料的产生,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检测标准:钣金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检测标准。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10.创新设计:钣金设计需要具备创新精神。
钣金件设计工艺1004291.0、钣金材料的选材钣金材料是结构设计中最常用的材料,了解材料的综合性能和正确的选材,对成本、性能、质量、加工工艺性都有重要的影响。
1.1 钣金材料的选材原则1)选用常见的金属材料,减少材料规格品种;2)在同一产品中,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品种和板材厚度规格;3)在保证零件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廉价的材料品种,并降低材料的消耗,降低材料成本;4)除保证零件功能的前提外,还必须考虑材料的冲压性能应满足加工艺要求,以保证制品加工的合理性和质量。
1.2 常用的板材介绍1.2.1钢板1)冷轧薄钢板冷轧薄钢板是碳素结构钢冷轧板的简称,俗称冷板,它是由碳素结构钢热轧钢带,经过进一步冷轧制成厚度小于4mm的钢板。
由于在常温下轧制,不产生氧化铁皮,因此,冷板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再加之退火处理,其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都优于热轧薄钢板。
常用的牌号为08F、10、Q235,具有良好的落料、折弯性能。
2)连续电镀锌冷轧薄钢板连续电镀锌冷轧薄钢板,即“电解板”,指电镀锌作业线上在电场作用下,锌从锌盐的水溶液中连续沉积到预先准备好的钢带表现上得到表面镀锌层的过程,因为工艺所限,镀层较薄。
3)连续热镀锌薄钢板连续热镀锌薄钢板简称镀锌板或白铁皮,是厚度0.25~2.5mm的冷轧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钢带先通过火焰加热的预热炉,烧掉表面残油,同时在表面生成氧化铁膜,再进入含有H2、N2混合气体的还原退火炉加热到710~920℃,使氧化铁膜还原成海绵铁,表面活化和净化了的带钢冷却到稍高于熔锌的温度后,进入450~460℃的锌锅,利用气刀控制锌层表面厚度。
最后经铬酸盐溶液钝化处理,以提高耐白锈性。
钢板还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冷加工成型性能。
与电镀锌板表面相比,其镀层较厚,主要用于要求耐腐蚀性较强的钣金件。
连续电镀锌冷轧薄钢板和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在加工后可以不再电镀、油漆,切口不做特殊处理,便可直接使用,提高了加工效率。
Q/HRLM 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5)1范围和简介 (6)1.1范围 (6)1.2简介 (6)1.3关键词 (6)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冲裁 (6)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 63.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6)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7)3.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 (7)3.5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8)3.6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83.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8)3.8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 (9)3.8.1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 (9)3.8.2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 (9)4折弯 (10)4.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10)4.2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10)4.2.1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 (10)4.2.2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11)4.2.3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11)4.3折弯件上的孔边距 (11)4.4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 (12)4.4.1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 (12)4.4.2当孔位于折弯变形区内,所采取的切口形式 (12)4.5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 (13)4.6打死边的设计要求 (13)4.7设计时添加的工艺定位孔 (13)4.8标注弯曲件相关尺寸时,要考虑工艺性 (14)4.9弯曲件的回弹 (14)4.9.1折弯件的内圆角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大,回弹就越大。
.. 144.9.2从设计上抑制回弹的方法示例 (14)5拉伸 (15)5.1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 (15)5.2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 (15)5.3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 (15)5.4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 (15)5.5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其高度与直径的尺寸关系要求165.6拉伸件设计图纸上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6)5.6.1拉伸件产品尺寸的标准方法 (16)5.6.2拉伸件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 (16)6成形 (16)6.1加强筋 (17)6.2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极限尺寸 (17)6.3百叶窗 (17)6.4孔翻边 (18)7附录 (19)7.1附录A:高碳钢、低碳钢对应的公司常用材料牌号列表 (19)7.2附录B 压印工艺、压花工艺简介 (20)7.2.1压印工艺 (20)7.2.2压花工艺 (20)8参考文献 (21)前言本规范的其他系列规范:无与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无规范代替或作废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无与其他规范或文件的关系:无与规范前一版本相比的升级更改的内容:第一版,无升级更改信息。
钣金设计要点钣金设计是一种以板材为基础进行设计、制作和加工的工程领域,主要应用于制造各种金属构件,如机箱、外壳、底盘、车身等。
以下是钣金设计的一些要点:1.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钣金材料,常见的有冷轧板、热轧板、不锈钢、铝合金等。
材料的选择会影响到零件的强度、重量和耐腐蚀性能。
2.板材厚度:•根据零件的功能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板材厚度。
通常,要考虑到零件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尽量减轻重量。
3.弯曲和成形:•考虑零件中可能需要的弯曲和成形过程。
设计时要确保板材在弯曲和成形后不会出现裂纹或过度应力。
4.连接方式:•设计零件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铆接等。
确保连接方式符合零件的使用环境和要求。
5.孔洞和切割:•合理布置孔洞和切割,以适应零件的安装和使用。
确保孔洞位置的精准度和几何形状的一致性。
6.表面处理:•考虑零件是否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电镀、阳极氧化等,以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和外观。
7.设计公差:•考虑零件的设计公差,确保零件在制造和组装过程中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8.装配性:•考虑零件的装配性,设计时要便于组装和维修。
确保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连接方式符合装配工艺。
9.材料利用率:•设计时考虑材料的利用率,尽量减少废料,提高材料利用效率。
10.C AD软件应用:•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设计,能够提高设计的精度和效率,同时方便后续的数控加工。
以上要点涵盖了钣金设计的一些关键方面,设计师需要在功能性、制造可行性、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平衡考虑,确保设计的钣金零件能够满足预期的要求。
Autodesk Inventor Learning钣金零件设计(Sheet Metal Design)Autodesk Inventor Learning1课程内容 钣金基础知识 Inventor 钣金功能介绍 Inventor的钣金设计方法Autodesk Inventor Learning2钣金(Sheet Metal)是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种综合冷加工工 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等。
其显著的特 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
钣金件有关的加工工艺有三类: • 下料:包括剪切和冲裁。
• 成形:包括弯曲、折叠、卷边和深拉。
• 连接:包括焊接、粘接等。
Autodesk Inventor Learning3术语 中性层描述 钣金零件的理论中间面,通常 是从内表面算起板厚的0.44倍。
沿着中性面上的金属既不压缩 也不被拉伸。
中性面的理论位置。
示例K系数折弯补偿沿着中性面折弯处的长度距离。
通常展开尺寸为: L1+L2+BA=展开长度Autodesk Inventor Learning术语 折弯半径描述 折弯处的内径。
示例折弯释压局部弯曲某一段边缘时,为了 防止尖角处应力集中产生弯裂, 可以进行工艺切口。
钣金折弯之前的状态,展开的 长度依据折弯补偿或K系数的 设定。
钣金展开Autodesk Inventor Learning导入实体模型草图钣金模型钣金展开钣金图纸Autodesk Inventor Learning6钣金零件的设计方式 零件环境建模挑战: 准确控制尺寸,在装配环境中与其它零 件正确装配。
优势: 参考其它零件的空间位置; 投影关联其它零件的几何元素;装配环境创建零件Autodesk Inventor Learning7新建文件 要进行钣金零件设计,新建文件时,要选择钣金模板Sheet Metal.iptAutodesk Inventor Learning钣金环境Autodesk Inventor Learning 钣金样式是确定钣金模型的基本参数,这些参数将成为后续设计的默 认值。
钣金制作的基本工艺钣金制作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设备、汽车制造、建筑装潢等领域。
它是指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切割、弯曲、冲压、焊接等工序,将金属板材进行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产品的工艺。
钣金制作的基本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料准备:根据产品要求和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金属板材作为原料。
常用的金属板材有冷轧板、热轧板、不锈钢板等。
根据需要,还需要进行切割、裁剪等工序,将原料制作成合适的尺寸。
2. 表面处理:在钣金制作过程中,为了提高金属板材的表面质量和使用寿命,常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除油、除锈、酸洗、电泳涂装等。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提高金属板材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3. 制作模具: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工艺要求,制作相应的模具。
模具的设计和制作直接影响到钣金制作的精度和效率。
常用的模具有剪床、冲床、弯曲机等。
4. 切割: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使用切割设备将金属板材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常用的切割方法有剪切、切割、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等。
5. 弯曲:将金属板材通过模具进行弯曲成所需的角度和形状。
弯曲是钣金制作中最常见的工艺之一,常用的弯曲设备有折弯机、滚弯机、折弯刀等。
6. 冲压:通过模具的冲击力,将金属板材冲压出所需的孔洞、凹凸形状等。
冲压是钣金制作中常用的工艺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
7. 焊接:将多个金属板材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的零件或产品。
常用的焊接方法有电焊、气焊、激光焊等。
8. 整理检验:对制作好的钣金进行整理,包括去除毛刺、倒角、抛光等。
同时进行产品的外观检验和尺寸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上述是钣金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和设计要求,可能会有所变化。
钣金制作工艺的精度和质量要求较高,需要经验丰富的工艺师傅和先进的设备来完成。
钣金制作的基本工艺不仅仅包括上述提到的几个方面,还有一些相关的工序和注意事项。
第10章 钣金设计相关技术目前的功能,总体上说,还没有完全覆盖经典的“钣金”设计需要,现在能处理冲压加工中的冲裁、弯折、卷边,并再此基础上完成展开。
目前的功能参见图10-1。
1. 体验钣金功能这是一个简单的钣金零件,参见图10-2,板厚度0.5mm。
下面利用这个图,体验一下创建钣金模型的过程:□ 开始新零件,选定Sheet Metal.IPT 作为模版。
□ 结束草图,在钣金特征工具面板中点击“样式”,设置基础参数,参见图10-3;图10-1 钣金特征功能图10-3 确认板厚,更改材料图10-2 钣金零件图□ 在“折弯”选项卡中更改“过渡类型(T)”和“释压形状(S)”参数,改成图10-4的结果;□ 在“拐角”选项卡中,将“释压形状(R)”改成“圆角”,参见图10-5;□ “保存”、“完成”。
□ 编辑草图,创建矩形草图,尺寸50x80mm;□ 结束草图,在在钣金特征工具面板中点击“平板”,选定草图,创建基础板; □ 在基础板侧面新建草图,绘制侧板的轮廓,参见图10-6;□ 结束草图,在在钣金特征工具面板中点击“平板”,选定新草图,方向向内创建侧板; □ 因为另一个侧板是对称的,按特征造型的习惯,可以“镜像”,但是,Inventor 在钣金中不能做。
只好在另一侧按上边的过程再做一个。
注意要引用相关的设计参数,而不是用投影; □ 在基础板的端面新建草图,创建矩形轮廓。
不要在意宽度,只要高度上与侧板约束为“线重合”即可,参见图10-7;□ 结束草图,在在钣金特征工具面板中点击“平板”,选定新草图,方向图10-4修改“过渡类型(T)”和“释压形状(S)”参数图10-5修改拐角释压形状图10-6侧面板草图图10-7 端部板草图向内创建端板;□ 在在钣金特征工具面板中点击“拐角接缝”,将弹出图10-8右边的界面,在其中设置“接缝”栏目的形状和“间隙”尺寸如图;□ 按下“É边”按钮,如图10-8左边所示,选定端板和侧板的外侧竖直棱边,之后“确定”,结果参见图10-9; □ 同样处理好另一边;□ 在在钣金特征工具面板中点击“凸缘”,将弹出图10-10的界面,选定侧板外侧边,做10mm 的折弯;□ 在新建板的表面作草图,参见图10-11;图10-8 处理拐角图10-9 拐角处的处理结果图10-10 创建两个“凸缘”图10-11 草图□ 在在钣金特征工具面板中点击“切割”,选定草图,“确定”,参见图10-12;□ 在钣金特征工具面板中点击“展开模式”,得到展开图,参见图10-13;完成。
2. 钣金基础参数设置在钣金工具面板中,“样式”功能是确定钣金模型的基本参数。
这些参数将成为以后设计中的默认值。
这些参数是在某特征中继承使用,也可以单独对这个特征修改。
后边各种特征中于此相关的参数设置,就不重复解释了。
各个参数的作用如下:2.1. “图纸”选项卡:参见图10-14。
所说的“图纸”,实际上就是设计过程中关于钣金的钣以及展开参数。
□ 材料(M)、厚度(T):这是一些常规的概念。
应当按实际情况设置。
应当将材料如实设置好。
□ 展开方式(U):可选“水平线”或“折弯表”方式。
以“水平线”展开,这实际上就是“线性展开”,这是Inventor 默认的模式;而“折弯表”则需要用户自己创建并使用一种折弯展开计算中,补偿系数的数据文件进行展开参数的计算。
选择“折弯表”作为展开控制后,折弯表中列出的值将决定了每种折弯半径和折弯角度所对应的展开补偿值。
图10-14钣材参数设置界面图10-12切割出孔洞图10-13 展开结果数据描述规则参见:C:\Program Files\Autodesk\Inventor 8\Samples\Bend Tables\Bend Table (mm).TXT 范例文件,其中有详细的解释。
□ 展开方式值(V):根据实际发生的结果,重新解释如下:其准确含义描述应当是“折弯部展开长度计算系数”。
参见图10-15,实际上在折弯中,折弯圆角内侧材料被压缩、外侧材料被拉伸,保持原状的材料呈圆弧线分布(图中的虚线),圆弧所在位置是钣的材料力学中性线,这就是用来计算展开长度的线。
它不可能超过钣厚的几何形状的1/2处。
系数K 就是对材料中性线位置的计算系数。
在线性展开方式下,K 决定了计算折弯圆角部分结构(任何可以得到这种形状的特征),在计算展开长度时的系数。
范围是0-1;默认值是0.44。
折弯展开长度计算公式如下:展开结果长度 = 2*PI*(折弯半径 + K *厚度)*(折弯包角/360)可见,随着K 系数的不同设置,带折弯的展开长度将有所不同,这种条件下,模型上所有的相关部分的展开计算,将使用同一个系数;而在“折弯表”模式下,可能针对不同的参数使用不同的计算系数,应当更为精确合理。
根据材料和具体钣金设计规则的不同,可改变K 系数到合适的值,以便能在展开后得到比较准确的长度。
方法是点击图10-14界面中的“修改列表(M)”按钮。
之后再在图10-16的界面中操作。
可以修改,添加或者删除。
K 系数与材料相关,主要也取决于钣厚度和折弯半径的比值。
对于钢材,我国的习惯参数如表10-1。
对于Inventor 默认的情况,折弯半径/厚度=1.0,而K=0.44,与我国设计习惯也相当一致。
表10-1 K 系数表折弯半径/厚度 0.1 0.250.5 1.0 2.03.04.0>4.0 K0.320.350.380.420.460.470.480.52.2. “折弯”选项卡折弯是钣金件上常用的特征(参见图10-17),考虑到设计结果应当符合用户的钣金工艺设备的图10-17 折弯参数设置界面和折弯实例图10-15 折弯示意图10-16 K 系数修改或添加条件,其中若干参数需要事先确定,以便在建模过程中能够自动处理相关的结构。
参数细节参见图10-18。
□ 半径(R):默认的折弯处过渡圆角的内角半径,默认是钣厚。
应当根据自己的加工条件设置。
也能够在建模之后重新设置。
□ 最小余量(M):如果折弯部分没有贯穿基础钣的全宽,按照钣金工艺要求,Inventor 将自动创建折弯释压结构。
释压槽与基础钣之间的间距称为“释压余量”,如图中的尺寸4.5。
而“最小余量(M)”参数,是设置“当前工艺条件下、许用的最小释压余量”,应当按照弯折设备的可能设置。
如果实际余量小于这个参数,说明折弯设备不可能做出来,Inventor 将释压槽扩展到基础钣的尽头(如图10-19右);其余的条件下,将正常创建释压槽(如图10-19左)。
□ 过渡类型(T):在指定“折弯”的“释压形状(s)”参数为“无”时,过渡指定了折弯在展开状态的过渡类型。
但笔者确实不知道在什么设计中,折弯处可能会不做出释压结构,因此也举不出实例。
□ 释压形状(S):释压槽的底部形状,绝大多数用“圆角”。
□ 释压宽度(W)、释压深度(D): 参考图10-18中的尺寸0.5和1.25。
2.3. “拐角”选项卡拐角是三个钣金面相交处。
默认情况下,Inventor 按照各自的面处理。
实际设计中,应当按照结构需要,要对拐角处重新进行“拐角”特征定义,以达到工艺和结构要求,形成释压结构。
参数设置界面参见图10-20。
□ 释压形状(R):拐角释压槽形状,绝大多数使用“圆角”(参见图10-21),这可以最图10-19 折弯释压结果实例图10-21圆形释压结构实例图10-18 折弯参数细节图10-20拐角释压形状好地照顾到应力集中的解决和工艺装备的简化。
□ 释压大小(S):对于圆形拐角释压槽,一般要大于钣厚的4倍。
2.4. 钣金模板创建钣金模型,当然需要处理成展开土,还有其他一些与钣金相关的特殊要求,创建这样的模型,需要以钣金转用的模版开始。
可根据自己的专业设计要求,设置好这些参数,应当另存为钣金模板。
(参见“钣金模板.IPT”)3. 基于草图的钣金特征11.1 平板(1) 几何定义:以草图轮廓为基础,按照当前的参数,创建一片平板。
可以作为模型的第一个特征。
再次创建,可与已有板造成连接结构。
(2) 可控参数,参见图10-22: □ 截面轮廓(P):选定草图轮廓(严格地说,不应当将这种轮廓称为“截面”) □ 偏移(O): 平板厚度的方向选择 (3) 应用提示:这是最基础的设计造型工具。
作为钣金零件,不应当使用带有曲线的轮廓,除非在这条线上没有折弯的可能。
□ 参见图10-23,如果已经创建了基础平板,继续创建的平板可以直接与基础平板生成折弯结构。
参见002.IPT 中的“平板-1”特征。
从草图创建第二块平板时,可以直接指定折弯的边,并能够自动填补联接结构,完成造型。
□ 也可以在多个草图轮廓基础上创建平板,也就相当于带有冲孔的结构了,参见002.IPT 中的“基图10-22 平板特征图10-23 继续创建平板础板”特征和草图。
11.2 异形板(1) 几何定义:这是沿着“边”的方向,将矩形条带形原料,按弯折路径草图生长出弯曲的钣金结构的结果,也可以作为模型的第一个特征。
(2) 可控参数,参见图10-24:□ 截面轮廓(P):选定弯折路径草图(但是这可绝不是什么“轮廓”)。
□ 边(E):选定已有特征上的边,作为异型板的拉伸方向(必须是与弯折路径草图所在面相垂直的边,但不必与路径草图相距很近),参见003.IPT。
如果是第一个特征,边的方向将自动处于垂直于草图所在面的方向。
□ 偏移(O): 板厚度的方向选择 □ 〉〉按钮:可有各种终止方式:边、宽度、偏移、距离… 参见图10-25。
边:按前边选定的、现有特征上的边的长度创建。
图10-24异形板参数设置图10-25可能的各种终止方式宽度:指定前边所选的边的一个端点为“偏移”基准,并输入“宽度”。
参见004.IPT。
偏移:指定前边所选的边的两个端点为“偏移”基准,并输入两个相对的“偏移量”距离。
参见005.IPT。
距离:可不在前边选参考边,直接输入拉伸宽度,并指定方向。
参见006.IPT。
(3)应用提示:这是将条带形原料弯折后的结果。
主要创建方法是单独的(可定义带状板料的宽度)或者添加的(继承原特征相关边的宽度)。
原始条件总是开口的草图线,草图线代表结果造型的一条轮廓(不是中性线)。
11.3打孔/工作特征…与普通造型中的同类特征完全相同。
11.4切割(1)几何定义:以指定的草图轮廓,对现有板特征冲型孔。
(2)可控参数,参见图10-26:图10-26 切割参数设置□ 截面轮廓:型孔轮廓草图,可以是多个封闭草图。
□ 切割相交折弯(C):这是个开关。
如果打开,相当于先冲型孔、之后折弯,也就是按展开后的结构计算,参见007a.IPT;如果关闭(默认状态)则按“终止方式”的设定直接切掉,但是在展开处理中会有一些问题,参见007b.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