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对艺术体操专选学生动作学习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核心力量训练对艺术体操专选学生动作学习的影响摘要:核心力量训练在体操运动中有重要的作用,核心力量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还可以加强我国艺术体操专选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情况越来越不乐观。
因而将核心力量训练融入到艺术体操专选学生动作的学习中,可以使艺术体操训练内容多样化,提高艺术体操专选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
对艺术体操专选学生身体素质潜力的培养和发掘有积极的影响,对提高艺术体操专选学生技能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根据艺术体操项目特点、研究对象身心特点,确定了训练内容和调查指标,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
经过实验后发现,核心力量训练比原有常规训练对艺术体操專选学生动作的学习更具积极影响。
关键词:核心力量;艺术体操;专选学生1.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核心训练存在于各种运动项目中,所有的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态、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任何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都不是依靠单一的肌群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动员很多肌肉群协调进行。
核心肌群在这个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调及整体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如:在艺术体操的学习中,吸腿平衡这个动作,在起初没有做过核心训练的情况下,一般是控制在2s内,在经过数月核心训练后吸腿平衡可以控制在3s以上,甚至更久。
因而,核心力量训练对艺术体操动作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来说核心力量训练能稳定脊柱、骨盆;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力;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肉群的能量输出;提高上下肢和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预防运动时身体部位受到损伤;降低运动时的能量消耗;提高运动时身体的变向和位移速。
2.艺术体操动作学习中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及分类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顺利完成以柔韧为基础,技术动作是核心,身体相对力量为保证,因此要求学员要具备绝对的柔韧素质,高度的灵敏性、协调性、节奏感、平衡能力以及速度和爆发力。
72体育风尚SPORT & STYLE作者简介:刘驰(1971—),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大学,本科学士,湖南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高级教练员,研究方向:核心力量训练、提升能力、协调性、稳定性、利于难度动作学习和训练方法。
核心力量训练对女子体操难度动作学习和训练的重要性刘驰 湖南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摘要:为不断提升女子体操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促进体操训练的体系化、科学化,现代化,推动我国竞技体操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体操难度动作,有序增加体操难度,以提升体操的观赏性与竞技水平。
基于这一认知,文章尝试从女子体操难度动作的学习层面入手,积极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动作学习训练方面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契机,总结体操运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增加女子体操难度动作的熟练度,完成性,稳定性不断提升女子体操运动员的难度动作水平。
关键词:体操运动;难度动作;核心力量;动作学习;重要性体操运动凭借其独特的视觉美感,积累了大量的受众群体,成为世界主流的运动形式。
经过多年发展,通过奥运会、世锦赛等赛事平台,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等多元化的体操运动方式不断出现,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的观看、参与需求。
我国作为体操大国,在体操运动员的培养、体操动作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势必需要在训练方式方面作出适当的调整。
通过科学性、针对性的训练机制,不断提升女子体操运动的肢体力量、协调性、稳定性,降低高难度体操动作的学习训练难度,为体操动作的设计、编排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一、核心力量概述对核心力量的内涵与特点进行系统化梳理,有助于形成对核心力量的整体性认知,消除思想认知的短板与不足,对于后续研究与探讨训练工作的进行有着极大的裨益。
核心力量是一种新的训练理论,其主要是指人体腰椎、盆骨、髋关节等中间区域肌肉群的力量水平。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核心力量涉及的29块肌肉主要承担着保持重心、传导力量的作用,是人体整体发力的中枢,对于人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姿态、运动技能、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核心力量训练对优化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意义研究作者:卢利峰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第10期摘要: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水平,相关学者们开始纷纷研究如何加强各体育项目的训练,而核心力量训练就是训练效果较好的一种。
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核心力量训练对优化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意义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在女子体操动作训练中如何实施核心力量的策略,旨为能进一步提高女子体操运动的动作水平,有效促进我国女子体操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意义中图分类号:G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a)-0028-02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飞跃,当前我国体操项目发展的也十分迅速,近年来,我国体操运动员们在奥运会上夺得的奖牌数目也越来越多。
但是随着体操的不断发展,这也对运动员的动作要求也更加严格,每一次训练的创新对他们来说是新一轮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提高体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规范其动作,在训练当中我国也借鉴了很多国外的运动员训练方法,其中效果最好的训练方式之一,就是核心力量训练。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去仿照国外的训练方法,要通过一些借鉴然后自己再去慢慢摸索。
本文在主要借鉴学者石玉虎《核心力量训练对优化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效果的研究》一文的基础上,就对核心力量训练对优化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意义,进行了重新的梳理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为能进一步证实,在女子体操训练当中实施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
1 核心力量训练理论概述人体内的核心肌肉群,担负着稳定重心、传导力量等重要的作用,其是人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尤其是对上、下肢的活动以及用力,能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简单来说,就是人身体的核心部分,可以有效控制重心的移动,而核心的稳定性能够产生一种核心力量,这种核心力量能够有效帮助运动员对于动作进行把控。
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来看,通过对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不仅让能运动员对动作的精确控制性越来越强,同时也会让运动员的姿态更加的挺拔优美。
体育风尚SPORT & STYLE核心力量训练对女子竞技体操教学训练的作用文/张娉摘要:随着女子体操项目的不断增加,对项目比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在女子竞技体操教学训练过程中,核心力量训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核心力量训练不仅可以充分锻炼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身体核心肌群,而且还可以充分训练到体操运动员深层的小肌肉。
进行合理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女子体操运动员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可以降低女子体操运动员肌肉发生损伤的几率。
本文我们主要从核心力量训练着手,分析了核心稳定性、核心力量及其训练的作用,阐述了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用力的技术、力量素质特点及其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并针对女子竞技体操教学训练中提出了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女子竞技体操;教学训练;作用当今时代,随着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快速发展,其运动的难度也在逐渐的加大,这是对女子体操运动能力的一种新的挑战。
为了使女子体操运动员能够积极的去应对这种挑战,我国的一些著名的专家以及学者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竞技体操训练方法,其中,核心力量训练是被大多数运动员所接受的。
由于我国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没有过多的了解以及深入研究,仅仅知道表面的意思,所以,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在我国女子竞技体操训练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不仅如此,传统体操训练方法的局限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使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一直在不断的变化,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失衡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很难以使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发挥她们最好的水平。
一、核心稳定性以及训练的作用(一)核心稳定性人体的“核心”从我国医学方面的解剖学角度来看主要指的就是脊柱、髋关节以及骨盆,这三个器官所处的位置正好是人体上下肢的结合部位,在人类进行各项运动时,这三个部位的器官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传输作用。
至于核心稳定性,指的就是脊柱-髋关节-骨盆着三个器官结合在一起的稳定程度,通俗来讲就是人体核心部位的稳定程度。
对核心稳定性的训练就是训练运动员身体核心肌群的稳定、力量以及平衡等等这些方面的能力。
核心力量训练对健美操专业学生c组动作跳跃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健美操是一种集舞蹈、体操、健身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
在健美操的表演中,动作跳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要求,它不仅能展现出运动员的力量和爆发力,还能增加表演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健美操专业学生的动作跳跃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核心力量训练来提升健美操专业学生c组的动作跳跃能力,并探究其对动作跳跃能力的影响。
二、相关理论2.1 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以增强躯干肌肉力量和稳定性为目标的训练方法。
核心力量主要包括腰腹部、背部和臀部等部位的肌肉,它们是人体运动的中心,对于跳跃动作的稳定性和爆发力起着重要作用。
2.2 动作跳跃能力动作跳跃能力是指运动员在一定的动作要求下,通过迅速起跳并完成规定动作的能力。
它包括爆发力、灵活性、协调性等多个方面的要素。
三、实验设计与方法3.1 实验对象选取健美操专业学生c组为实验对象,共计30名学生。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划分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人。
实验组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作为对照。
3.3 实验过程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60分钟。
训练内容包括腹肌、背肌、臀肌等核心肌群的训练,采用自由器械和自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对照组维持正常的训练量和内容。
3.4 实验指标使用垂直跳跃测试作为评价动作跳跃能力的指标。
测试时,被试站在垂直跳跃测试仪上,双手放在胸前,然后迅速起跳,仪器会记录起跳高度。
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采集实验数据后,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使用t检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4.1 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前测(cm)后测(cm)实验组150 170对照组145 1504.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组的后测跳跃高度明显高于前测,而对照组的后测跳跃高度变化不明显。
核心训练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
核心训练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体操运动需要强大的核心力量和稳定性,对核心肌群的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控制身体姿势、保持平衡和稳定性,从而进行精确的技术动作。
在体操教学中,核心训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来提高运动员的表现:
1. 姿势控制:核心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姿势控制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各种技术动作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如保持身体的挺直和平衡。
2. 平衡能力:核心训练有助于培养运动员的平衡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体操动作中保持平衡。
平衡是体操运动的关键要素之一,良好的核心力量可以帮助运动员在平衡动作中保持稳定性。
3. 灵活性:核心训练可以增加运动员的身体灵活性,提高他们的肌肉弹性和关节活动范围。
这对于完成一些复杂的技术动作,如身体扭转和翻转等,非常重要。
4. 动作控制和稳定性:核心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并帮助他们在技术动作过程中保持稳定性。
这对于完成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如翻腾和翻筋斗等,非常关键。
总的来说,核心训练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和技术成绩。
教练和运动员可以通过设计和实施相关的核心训练计划来达到这些目标。
核心力量训练对优化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意义研究作者:杨勇来源:《体育风尚》2019年第11期摘要: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体育教育的重视,体育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是日益蓬勃的趋势,所以对于如何促进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成为很多学者开始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其中对于局部核心力量训练比较推崇,认为还是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对此,本文主要是采用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的方法,对如何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对优化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意義进行探究,与此同时阐述了如何通过核心训练过程中对女子体操达到更好的水平,从而提高中国女子体操运动事业前进。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意义对于体操项目这个运动,我国一直是比较占优势的,在过去的世界比赛中,可以看到我国的体操运动员向来表现的都是很稳定和优秀的。
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能力和技能,使她们能够在比赛中更上一层楼,同时促进中国的女子体操这个项目的发展,我们需要探索出更行之有效的训练模式和方法,从而提高女子体操水平。
经过探究发现,很多的国家都在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方式,对此,我国的女子体操运动员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借鉴和效仿这种训练模式,以此满足更好的体操要求。
面对每个运动员的差异,我们在采用核心力量进行训练时,需要注意观察每个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从而制定出更加行之有效的训练计划,保证可以使运动员的动作更加标准,发挥更加稳定的同时,也能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在核心力量训练中不断的提高综合能力。
一、何为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含义就是通过人体内的核心肌肉群,担负着稳定重心、传导力量等重要的作用,其是人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尤其是对上、下肢的活动以及用力,能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通俗的说法,就是人们通过身体主要核心部分,控制它的移动重心,从而保证身体的核心力量是稳定不变的,这样一种训练力量的方式可以使体操运动员对动作掌握的更好。
这种核心力量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使女子体操运动员更好掌握动作,同时能够让他们在施展动作的时候展现更完美的形体。
核心力量训练对体育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影响研究核心力量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针对身体核心部位的训练使得这些部位的肌肉得到锻炼,从而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对于体育高考生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他们进行各项体育项目训练和考试的基础。
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体育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践研究的方法,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如何影响体育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核心力量训练对身体素质的影响1.1 提高平衡和稳定性核心力量训练主要针对身体的核心部位,包括腹部、腰部和臀部等。
这些部位的肌肉强健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使得体育高考生在进行各项体育项目训练和考试时更加稳健和灵活。
1.2 增强肌肉力量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增强身体的肌肉力量,特别是腹肌和背部肌肉的力量。
这对于进行一些需要身体力量支撑的体育项目,如引体向上、倒立等动作非常有帮助。
1.3 改善身体姿势通过核心力量训练,体育高考生的身体姿势可以得到改善,不仅能够避免因为不良姿势带来的运动损伤,还能够提高体育项目的表现效果。
2.1 体适能测试在体育高考中,体适能测试是体育素质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50米短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项目。
通过对一组体育高考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后的体适能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学生的短跑成绩有所提升,跳远距离有所增加,并且在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项目中有了更好的表现。
2.2 体育项目训练除了体适能测试外,体育高考生在进行具体的体育项目训练时,经过一定周期的核心力量训练后也会有更好的表现。
比如在篮球、足球等团体项目训练中,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学生的盘球、传球、运球等技术动作能够更加稳健和灵活。
2.3 运动表现在体育高考考试中,学生的整体运动表现也是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学生的整体运动表现能够得到提高,他们的动作更加协调、稳定,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也会有所增加。
浅析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项目教学的作用作者:刘晶晶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37期摘要:在体操项目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对体操运动员身体核心肌群进行充分锻炼,还可以促使其深层小肌肉得到充分的训练。
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体操运动员的技术整体水平,并能够有效降低体操运动员发生肌肉损伤的概率。
本文围绕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项目教学的作用展开分析,进而探讨核心力量训练训练方法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体操项目教学的优化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体操项目教学;作用随着躯干肌群相关研究的日益增多,体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躯干肌群的锻炼。
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根据解剖学、神经生理学以及力学等方面对人类的躯干肌群进行深入探究,并得到了一套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力量训练方法。
随着这套力量训练方法广泛应用于体育训练教学,核心力量问题和核心稳定性问题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针对这些问题,核心力量训练得以提出并兴起。
下面围绕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项目教学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项目教学的作用1.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运动员用力技术产生的作用女子体操项目教学中包括跳马教学、高低杠训练教学、平衡木教学以及自由体操等四方面内容。
而男子体操运动则有六项,分别为鞍马、跳马、吊环、自由体操、双杠以及单杠[1]。
完成体操动作的过程中,要求体操运动员尽量满足身轻如燕、刚劲有力、动作优美等特点。
体操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人体屈伸类、支撑摆动类、推掌类、腾起类、静止类、腾空类、转体类以及多种组合类、例如,女子体操项目中,单项由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构成,在自由体操中,其基本动作又可以分为十多种,其中,单空翻动作按照方向分类就包含了前空翻、后空翻以及侧空翻三种,而按照身体舒展形式可分为团身空翻、躯体空翻以及直体空翻。
这些技术动作对体操运动员全身协调用力以及核心力量的掌控要求较高。
又如,体操运动中的平衡木项目,这个项目中,运动员若想在平衡木上进行转体或翻腾等动作,就应该保持自身的平衡,使重心之始终在一条线上[2]。
核心力量训练对艺术体操专选学生动作学习的影响
作者:李先高艾霜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04期
摘要:核心力量训练在体操运动中有重要的作用,核心力量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还可以加强我国艺术体操专选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情况越来越不乐观。
因而将核心力量训练融入到艺术体操专选学生动作的学习中,可以使艺术体操训练内容多样化,提高艺术体操专选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
对艺术体操专选学生身体素质潜力的培养和发掘有积极的影响,对提高艺术体操专选学生技能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根据艺术体操项目特点、研究对象身心特点,确定了训练内容和调查指标,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
经过实验后发现,核心力量训练比原有常规训练对艺术体操專选学生动作的学习更具积极影响。
关键词:核心力量;艺术体操;专选学生
1.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核心训练存在于各种运动项目中,所有的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态、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任何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都不是依靠单一的肌群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动员很多肌肉群协调进行。
核心肌群在这个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调及整体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如:在艺术体操的学习中,吸腿平衡这个动作,在起初没有做过核心训练的情况下,一般是控制在2s内,在经过数月核心训练后吸腿平衡可以控制在3s以上,甚至更久。
因而,核心力量训练对艺术体操动作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来说核心力量训练能稳定脊柱、骨盆;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力;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肉群的能量输出;提高上下肢和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预防运动时身体部位受到损伤;降低运动时的能量消耗;提高运动时身体的变向和位移速。
2.艺术体操动作学习中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及分类
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顺利完成以柔韧为基础,技术动作是核心,身体相对力量为保证,因此要求学员要具备绝对的柔韧素质,高度的灵敏性、协调性、节奏感、平衡能力以及速度和爆发力。
所以在艺术体操的学习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划分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
2.1根据训练环境划分
专选学生在艺术体操课中核心力量的训练,按照训练环境来划分,可以将核心力量的训练方式分为稳定环境和不稳定环境。
在稳定环境中,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有仰卧起坐,其动作要求运动者平躺屈膝双手抱头坐起躺下运动,一般是60次一组,做两组。
而不稳定环境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需要有器械的辅助才能完成,一般是采用配合器械仰卧起坐,其具体的动作要求需躺在瑜伽球上做仰卧起坐和稳定环境中差不多,就是次数上有所变化。
2.2按照使用器械或徒手的核心训练进行划分
专选学生在艺术体操专项课中核心力量的训练,按照使用器械或徒手核心训练来划分,可以分为徒手和使用单一器械两大类。
徒手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是要求运动者单脚平衡站立,其中以左右脚轮流完成动作各一组,具体的动作要求是单腿撑地,异侧腿向侧面伸出与地面成三十度角,两臂侧上举,每组60次,做两组。
使用单一器械辅助,其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与徒手训练一样,只是多了个器械辅助,增加一定的训练运动量。
2.3按照用力方式进行划分
根据用力方式划分可以将专选学生在艺术体操专项课中核心力量训练,0分为静力和动力两大类,具体的训练方法分为燕式平衡和带燕式平衡训练两种。
燕式平衡训练要求单腿站立,另外一个腿向后面侧抬,两臂侧上举,平均每组动作做60次。
而带燕式平衡训练的方法跟燕式平衡训练差不多,只是要求手臂要先带球向上侧举,然后再慢慢地向下侧举,这样动作也是完成一组。
2.4根据学院自身身体素质情况制定核心训练的方法
相比于艺术体操竞技运动员,专选艺术体操学员各方面身体素质比较差,而且对核心力量的训练持反对的态度;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静到动、由稳定到不稳定、有徒手到加器械难度递增的顺序。
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学员自身特点,制定有趣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核心训练的方法。
3.艺术体操课中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难点和对策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力量训练方式,其根本属于体能训练,而体能训练则容易让学员产生排斥和厌烦;另外,核心力量训练虽不需要力量训练房中昂贵的训练器材做保证,但在核心力量的训练中,其核心训练方法在稳定或不稳定环境下进行徒手或者低负荷练习,成效并不大。
所以学校应当适当的配备一些器械,如平衡板、瑜伽球等常规力量训练中不经常用到的器械,为艺术体操课中核心力量训练提供器械保证。
加强教师在核心力量方面的培训。
4.核心力量训练对艺术体操专选学员动作学习的影响
4.1对动作学习进度大影响
艺术体操专选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很大程度是取决于身体的稳定性以及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性,体操活动是需要运动者对于身体动作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在运动时没有其他多余动作的产生。
为了更好地进行体操的活动,运动者不仅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还需具备对空间感知的能力,而这些都是建立在良好的肢体稳定性基础之上。
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可以充分提高肢体的稳定性,帮助运动者更好地把控身体,其训练的方式是通过提高脊柱周围肌肉性群体的稳定性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4.2对动作完成质量的影响
强劲肌肉爆发力作为体育核心训练的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对抗运动中出现的各种阻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体育训练当中,肌肉力量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体现在握力、臂力、腰腹力、腿部力量等方面。
在一些跑步、跳远等运动项目中,强劲的肌肉爆发力也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稳定身体。
因此,肌肉力量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运动者可以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加强身体各部分机构协同工作。
同时建立以主动肌发力为核心力量的支点,这样就能充分减小肌群在运动中的负荷,促进身体力量的发展。
所以,加强核心力量的训练,可以充分提高核心肌肉质量,保证身体的协调性。
所有运动项目中都有核心肌群的参与,核心肌群是体育动作的运动链。
运动中身体姿势的保持,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的稳定都需要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做后盾。
任何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都不由单一的肌群来进行实现的,它必须要靠多个肌肉群来进行协调做功。
核心肌群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的协同工作以及整合用力起著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它起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和传导力量的作用。
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在于稳定了运动员的脊柱和骨盆,保持了运动员正确的身体姿态,稳定了运动员的身体重心,提高了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增加了运动时由核心肌群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预防了动作中的损伤,从而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4.3对学生学习动作时预防运动损伤的影响
虽然新规则中将艺术体操身体的难度动作划分为:跳跃、转体、平衡,但是这三类动作仍然离不开柔韧素质。
难度中将躯干弯曲配合跳、转、平衡来完成动作,将躯干弯曲分为了前屈、后屈,造成艺术体操的技术动作以运动脊柱肌肉群较为多见,因此腰部的伤病给绝大部分艺术体操训练者带来了困扰。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核心部位稳定性,使人体脊柱这个薄弱的环节受到良好的保护。
另一方面,核心力量训练可以锻炼到深层部位的肌肉,增强了躯干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动态动作的保持能力,有效保护人体正常的解剖位置。
在跳跃动作中核心力量训练协调了上下肢的发力,使身体重心得到了稳定,而落脚支点和身体重心的投影点也正好处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样减小了肢体关节的负荷,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达到了预防损伤的目的。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艺术体操专选学生的核心力量训练,根据调查研究充分证明在体操动作学习的进度方面明显优于核心练习之前,核心力量训练能够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艺术体操专选学生动作的稳定性和成功率,降低难度动作的失误率,加快艺术体操专选学生掌握动作。
5.1.2我校艺术体操专选学生在艺术体操课程中核心力量的练习较少,导致身体素质和体能下降的非常明显。
5.1.3核心力量训练能够稳定脊柱和骨盆,改善学生身体的平衡性和控制重心的能力,大大地提高艺术体操专选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可以预防运动损伤。
5.2建议
5.2.1核心力量训练不仅仅适用于艺术体操专选课上,在其他各选修项目上都可以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以达到核心力量训练普及化。
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应与专项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专项水平。
5.2.2核心力量训练在艺术体操课中应得到大量的推广,还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训练手段,以避免学生对训练感觉枯燥乏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5.2.3由于每位学生身体素质上有较大的区别,在制订核心力量训练计划时,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以达到预防运动损伤的效果。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