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学院08财管 计量经济学 期末试卷A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4
河南财经学院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A(供全院(系)2006级本科各班使用)总分合计人(签名)评卷复核人(签名).一、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常用的样本数据类型有哪些,试举例说明?2.估计值和估计量的区别和联系?3.为什么要在总体回归函数中引入随机干扰项?4.多重共线性的典型表现有哪些?二、计算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1.(20分)卫生部门想要调查孕妇吸烟对婴儿健康的影响。
考虑到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婴儿的体重,因此,在模型中还加入了家庭收入这一变量。
模型设定如下:012bwght cigs finc uβββ=+++其中,bwght表示婴儿体重(盎司),作为婴儿健康的替代变量;cigs表示孕妇每天吸烟的数量(只),finc表示家庭收入(千美元)。
利用调查的1338个样本回归上述模型,估计结果如下(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参数估计量的标准差,Se表示回归标准差)(20分):ˆ116.890.450.09bwght cigs finc=-+(1.07) (0.09) (0.03)R2 = 0.03; Se = 20.12请回答如下问题(注: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数,显著水平为5%):(F 0.05(2,1335)=3.00;F 0.025(2,1335)=2.60;t 0.05(1335)=1.645;t 0.025(1335)=1.96;χ20.05(4)=9.49;χ20.05(5)=11.07;χ20.05(2)=5.99)(1)计算调整可决系数2R 和方程显著性检验的F 统计量,并进行方程显著性检验。
(7分) (2)孕妇吸烟会损害婴儿健康吗?(5分)(3)令ˆt u 表示上述模型的残差,White 异方差检验的回归结果为(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参数估计量的标准差):222ˆ385.3 3.650.08 2.330.04t ucigs cigs finc finc =-++- (77.5) (9.88) (0.34) (5.08) (0.07)R 2 = 0.0004,F =0.13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
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试题(闭卷)姓名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16分)请描述规范的计量经济方法的步骤?经济理论或者假设数学模型计量经济模型数据收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政策分析二、(20分)在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12i i i Y X u ββ=++中,我们对i u 有哪些要求?如果i u 不满足要求,2β及其精度的估计与经典的有何异同?条件期望为零方差固定无时间序列相关性与解释变量无相关性如果不满足要求,相应的精度估计有差别:条件期望必须为零,这个是基本假设方差不固定,存在异方差性:如果考虑异方差,本来显著的系数可能会变得不显著,如果不考虑异方差,则会导致有偏推断存在时间序列相关,即自相关:考虑自相关,解释变量的系数显著性可能会改变;忽视自相关,随机干扰项方差和解释变量的系数方差会被低估,高估拟合优度,t,f 检验可能会失效 与解释变量有相关性,属于模型设定偏误问题:结果是异方差、自相关可能会出现,拟合优度、显著性水平会发生改变三、(12分)一般而言,用于估计同一样本的以下两模型的估计有何差异?122i i i Y X u ββ=++ (1)12233i i i i Y X X u γγγ=+++ (2)模型(1)是模型(2)的受约束模型,约束条件:HO :γ3=0若原假设成立,则模型(1)漏掉一个变量,会导致有偏估计,模型(2)为正确模型 若原假设被拒绝,则模型(2)包含一个无关变量,也会导致有偏估计,模型(1)正确 模型检验方法:对原假设进行检验,具体看ppt 的page50四、(12分)以下是美国居民储蓄(Y )-收入(X )关系的估计模型:2ˆ 1.0161152.47860.08030.0655(20.1648)(33.0824)(0.0144)(0.0159)0.8819itt t tY D X D X se R =++-==其中:t D 是虚拟变量,在1970-1981年,0t D =;在1982-1995年,1t D =。
练习题一一、单选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有关经济计量模型的描述正确的为( )A.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B.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C.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D.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2.在X 与Y 的相关分析中( )A.X 是随机变量,Y 是非随机变量B.Y 是随机变量,X 是非随机变量C.X 和Y 都是随机变量D.X 和Y 均为非随机变量3.对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ie =∑ B.0iie X=∑ C. 0i i eY ≠∑ D.ˆi i Y Y =∑∑4.在一元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2β通过了显著性t 检验,表示( )A.20β=B.2ˆ0β≠C.20β=,2ˆ0β≠D.22ˆ0,0ββ≠= 5.如果X 为随机解释变量,X i 与随机误差项u i 相关,即有Cov(X i ,u i )≠0,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βˆ是( )A .有偏的、一致的B .有偏的、非一致的C .无偏的、一致的D .无偏的、非一致的6.有关调整后的判定系数2R 与判定系数2R 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2R 与2R 均非负B.模型中包含的解释个数越多,2R 与2R 就相差越小C.只要模型中包括截距项在内的参数的个数大于1,则22R R <D.2R 有可能大于2R7.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 ) A .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确定,方差无限大 C .不确定,方差最小 D.确定,方差最小 8.逐步回归法既检验又修正了( )A .异方差性 B.自相关性 C .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9.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 A .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 .有偏的,且方差不是最小的 C .无偏的,且方差最小 D .有偏的,但方差仍为最小 10.如果dL<DW<du ,则( )A.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正自相关B.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负自相关C.随机误差项不存在一阶自相关D.不能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11.使用多项式方法估计有限分布滞后模型Y t =α+β0X t +β1X t-1+…+βk X t-k +u t 时,多项式βi =α0+α1i+α2i 2+…+αm i m的阶数m 必须( ) A .小于k B .小于等于k C .等于k D .大于k12.设012i i i Y X D βββμ=+++,i Y =居民消费支出,i X =居民收入,D=1代表城镇居民,D=0代表农村居民,则城镇居民消费变动模型为( )A. 01i i i Y X ββμ=++B. 021i i i Y X βββμ=+++C. 012i i i Y X D βββμ=+++D. 012i i i i Y X DX βββμ=+++ 13.关于自适应预期模型和局部调整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都是由某种期望模型演变形成的B.它们最终都是一阶自回归模型C.它们都满足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所有假设,从而可直接OLS方法进行估计D.它们的经济背景不同14.在简化式模型中,其解释变量都是(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15.如果某个结构式方程是恰好识别的,则估计该方程的参数可以用()A.广义差分法B.加权最小二乘法C.间接最小二乘法D.普通最小二乘法1—5.CCCBB 6—10. CADAD 11—15ABCDC二、判断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1.随机误差项u i与残差项e i是一回事。
《计量经济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分×20题=20分)1.在回归分析中下列有关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随机变量B. 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非随机变量C. 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D. 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2. 下面哪一个必定是错误的()。
A. B. 8.02.030^=+=XY i r X Y 91.05.175^=+=XY i r X Y C.D.78.01.25^=-=XY ir X Y 96.05.312^-=--=XY ir X Y 3.判断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符号、大小、相互之间关系的合理性属于()准则。
A.计量经济 B.经济理论 C.统计 D.统计和经济理论4. 判定系数r 2=0.8,说明回归直线能解释被解释变量总变差的:( )A. 80% B. 64%C. 20% D. 89%5.下图中“{”所指的距离是()X1ˆβ+iY A. 随机误差项 B. 残差C. 的离差D. 的离差i Y iY ˆ6. 已知DW 统计量的值接近于2,则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ρˆ近似等于()。
A.0B. -1C.1D. 0.57.已知含有截距项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估计用800e2t=∑样本容量为n=24,则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估计量为( )。
t εA.33.3 B.40 C.38.09 D.36.368.反映由模型中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那部分离差大小的是( )。
A.总体平方和 B.回归平方和 C.残差平方和 D.离差和9. 某企业的生产决策是由模型描述(其中为产量,为价t t t u P S ++=10ββt S t P 格),又知:如果该企业在期生产过剩,决策者会削减期的产量。
由此判断1-t t 上述模型存在()。
A. 异方差问题B. 序列相关问题C. 多重共线性问题D. 随机解释变量问题10.产量(X ,台)与单位产品成本(Y ,元/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这说明()。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计量经济学题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计量经济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考核对象:所有专业 时间: 2小时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不定向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多元回归中,调整后的判定系数 2R 与判定系数2R 的关系有:( )A . 2R < 2R B .2R >2RC . 2R = 2R D . 2R 与2R 的关系不能确定2. 要想将季节影响纳入回归模型,需要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 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i i t X Y E μββ++=21)(B. i i i X Y μββ++=21ˆC. i i i X Y μββˆˆ21++=D. ii X Y 21ˆˆˆββ+= 4. 计量模型的干扰项i μ包含哪些因素:( )A. 模型中没有显含的影响Y 的因素B. 模型关系不准确造成的误差C. 解释变量的观察值的误差D. 经济变量本身的随机性 5.根据判定系数R 2 与F 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 R 2=0时有:( )A .F =-1B .F =0C .F =1D .F =∞ 6. 离差是指:( )A.i Y 与i Y ∧的差 B. i Y 与Y 的差 C. i Y ∧与Y 的差 D. Y 与i Y ∧的差7. 设M 为货币需求量,Y 为收入水平,r 为利率,流动性偏好函数为: M=β0+β1Y+β2r+u那么根据经济理论,β1、β2的估计值1ˆβ、2ˆβ,一般来说:( ) A. 1ˆβ应为正值, 2ˆβ应为负值 B. 1ˆβ 应为正值,2ˆβ 应为正值 C. 1ˆβ应为负值,2ˆβ 应为负值 D. 1ˆβ 应为负值,2ˆβ应为正值8. 假设回归模型为i i i X Y μββ++=21,其中i i X 2)var(σμ=则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时,应将模型变换为:( )A.iii iii X X X X Y μββ++=21B.iiiii X X X Y μββ++=21C.i i i i i X X X Y μββ++=21 D. 222121i i i ii i X X X X Y μββ++= 9. F 检验的目的是:( )A. 单个解释变量的系数是否等于零B. 模型的截距是否显著异于零C. 全部解释变量的系数是否同时等于零D. 模型整体的显著性10. 如果定义性别虚拟变量,女性:D=1,男性:D =0。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集含答案财大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标准试题计量经济学试题一 (1)计量经济学试题一答案 (4)计量经济学试题二 (9)计量经济学试题二答案 (11)计量经济学试题三 (15)计量经济学试题三答案 (18)计量经济学试题四 (22)计量经济学试题四答案 (25)计量经济学试题一课程号:课序号:开课系:数量经济系一、判断题(20分)1.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原因,被解释变量是结果。
()2.多元回归模型统计显着是指模型中每个变量都是统计显着的。
()3.在存在异方差情况下,常用的OLS法总是高估了估计量的标准差。
()4.总体回归线是当解释变量取给定值时因变量的条件均值的轨迹。
()5.线性回归是指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R的大小不受到回归模型中所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的影响。
()6.判定系数27.多重共线性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
()8.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是有偏的并且也是无效的。
()9.在异方差的情况下,OLS估计量误差放大的原因是从属回归的2R变大。
()10.任何两个计量经济模型的2R都是可以比较的。
()二.简答题(10)1.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步骤。
(4分)2.举例说明如何引进加法模式和乘法模式建立虚拟变量模型。
(6分)三.下面是我国1990-2003年GDP对M1之间回归的结果。
(5分)1.求出空白处的数值,填在括号内。
(2分)2.系数是否显着,给出理由。
(3分)四.试述异方差的后果及其补救措施。
(10分)五.多重共线性的后果及修正措施。
(10分)六.试述D-W检验的适用条件及其检验步骤(10分)七.(15分)下面是宏观经济模型变量分别为货币供给M、投资I、价格指数P和产出Y。
1.指出模型中哪些是内是变量,哪些是外生变量。
(5分)2.对模型进行识别。
(4分)3.指出恰好识别方程和过度识别方程的估计方法。
(6分)八、(20分)应用题为了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和国债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卷别: A 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Time Series Data(时间系列数据):A time series is a set of observations on the values that a variable takes at different times. (3分)2. Unbiasedness(无偏性):The estimator of β, say^β, is said to be unbiased if its average or expected value, ^()E β, is equal to the true value of, β. (3分)3. Goodness of Fit(拟合优度): A measure of how “well ” the sample regression line fits the data. (3分)4. Point Estimator(点估计量):The estimator ^θ is said to be point estimator if it provides a single (point) estimate of θ. (2分) 5. Type Ⅰ Error (Ⅰ类错误): Reject the Null Hypothesis when it is, in fact, true. (3分)二、问答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1. Assumptions underline the method of least squares.(1) ()0E u = (1分)(2) 2(')E uu I σ= (1分)(3) X is non-stochastic (1分)(4) ()Rank X K n =< (1分)(5) 2(0,)u N I σ (1分)2. Given the assumptions of CLRM, the OLS estimators are best, linear, unbiased estimators (BLUE). (5分)3.(每空0.5分)4. ˆ1,025.3260.3215YX =-+ (2分) se= (257.5874) (0.0399) 2r =0.8775 (3分)三、证明题(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5分,第三小题15分,共 25 分)1. Prove: 111ˆ(')'(')'()(')'()X X X y X X X X u X X X u Linearity βββ---==+=+⇒ (5分) 2. Prove:111ˆ(')'ˆ()()[(')']ˆ()(')'()ˆ()()X X X u E E E X X X u E X X X E u E Unbiasedness ββββββββ---=+⇒=+⇒=+⇒=⇒ (5分)3. Prove:111112121ˆˆˆ()[()()'][(')''(')](')'(')(')(')'(')(')n V E E X X X uu X X X X X X E uu X X X X X X I X X X X X βββββσσ-------=--==== (2分)Linearity of ˆβ⇒111ˆ(')'(')'()(')'X X X y Ay X X X X u X X X u Au ββββ---===+=+=+ where, 1(')'A X X X -= (1分)Consider any other linear estimator say()Cy C X u ββ==+ That is also unbiased so()()()()()I E E Cy E CX Cu E CX E Cu CX ICX Cu Cuββββββββ==⇒+=+=⇒=⇒=+=+(2分)22()[()()']['](')''nI V E E Cuu C C E uu C CC σβββββσ=--===* (2分)To relate ()V β to ˆ()V β, let 11(')'(')'ˆK nD C A C X X X C D X X X Dy ββ-⨯-=-=-=+-= (2分)and recall that11((')')(')'0CX ID X X X X IDX X X X X IDX --=⇒+=⇒+=⇒= (2分)Replace C in * by 1(')'D X X X -+ and use 0DX = 22112212()'((')')((')')'ˆ'(')'()ˆ()()non negative definiteV CC D X X X D X X X DD X X DD V V V βσσσσσβββ-----==++=+=+⇒ (4分)ˆβ⇒ has minimum variance. 四、综合应用题(第一小题 15 分,第二小题25分,共 40分)1.(1)11223344i i i i i i Q QT QT QT South u αββββ=+++++ (4分)Where i Q represents quantity of car sold. 1i QT to 3i QT captures the factors of quarters. 4i South is adummy represent the regions in the country. i u is the random disturbance captur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quantity of cars sold but out of the model.1i QT =1 if the quantity of cars sold in quarter 1=0 otherwise2i QT =1 if the quantity of cars sold in quarter 2=0 otherwise3i QT =1 if the quantity of cars sold in quarter 3=0 otherwise4i South =1 if the quantity of cars sold in the South of the country=0 otherwise(2) I use three dummy variables to represent the four quarters in a year and one dummy to represents the tworegions in a country. We can only introduce m-1 dummy variables if a qualitative variable has m categories.(4分)(3) If I use 4 dummy variables to indicate 4 quarters in a year and also an intercept in the model, perfectcollinearity would be result. However, if I use 4 dummy variables in absence of intercept, nothing will happen.(4分)(4) Quantity of cars sold in north in quarter 4. (3分)2.(1)(5分)ˆ3840.832.163423211.713328.696676.128435487.75243s l e e p t o t w r k e d u c a g e a g e s q m a l =---++ t= (16.34) (-9.01) (-2.00) (-0.78) (0.96) (2.56)P=(0.000) (0.000) (0.046) (0.438) (0.338) (0.011)2706,.1228n R ==(2)(5分) keep other constant, as number of totwrk increased by 1, the sleep will decrease by .163 minutes;keep other constant, as a person receive 1 more years of schooling, he tends to sleep about 11 min less per week; keep other constant, as people get 1 year older, he tends to sleep about 9 min less per week; keep other constant,a male tends to sleep 88 min more than female per week.(3) (5分)01:0H β= 1:0a H β≠Since the estimated 1β is -.1634 is located in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99,-.128), therefore reject 0Hand conclude that totwrk significantly affects child ’s education at 95% confidence interval.(4) (5分)012345:0H βββββ==== :a H Not all slope coefficients are simultaneously 0Since P=0.000 for the test, thus reject 0H and conclude that not all slope coefficients are simultaneously 0.(5) (5分)2.1228R = means that about 12 percent of the variation in the sleep time per week is explained bytotwrk, educ,age, agesq,male.。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试卷 (2010 —2011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课程序号: 开课系:经济管理系 命题教师:苏会卫 年级、专业:08财务管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用品:科学计算器、笔 考核方式:闭卷 ■ 开卷 □ 试卷类型:A 卷 ■ B 卷 □ C 卷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的方法可以分两类,即:( ) A.间接最小二乘法和系统估计法 B.单方程估计法和系统估计法 C.单方程估计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D.工具变量法和间接最小二乘法 2.当模型中第i 个方程是不可识别的,则该模型是( ) A.可识别的 B.不可识别的 C.过度识别 D.恰好识别 3.结构式模型中的每一个方程都称为结构式方程,在结构方程中,解释变量可以是前定变量,也可以是( ) A.外生变量 B.滞后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 4.已知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接近于-1,则DW 统计量近似等于( ) A.0 B.1 C.2 D.4 5.假设回归模型为 其中Xi 为随机变量,Xi 与Ui 相关则 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 ) A.无偏且一致 B.无偏但不一致 C.有偏但一致 D.有偏且不一致 6.对于误差变量模型,模型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是( ) A.无偏且一致的 B.无偏但不一致 C.有偏但一致 D.有偏且不一致 7.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8.对于误差变量模型,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 A.普通最小二乘法 B.加权最小二乘法 C.广义差分法 D.工具变量法
9.系统变参数模型分为( )
A.截距变动模型和斜率变动模型
学 号:
姓
名:
所属系:
年 级:
专 业:
装订密封线
考生
答
题不
得出
现红
色字迹
,
除
画
图
外
,
不
能
使用
铅
笔
答
题
;
答
题
留
空
不
足
时
,
可
写
到
试
卷
背
面
;
请
注
意
保
持
试
卷
完
整。
B.季节变动模型和斜率变动模型
C.季节变动模型和截距变动模型
D.截距变动模型和截距、斜率同时变动模型
10.虚拟变量( )
A.主要来代表质的因素,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用来代表数量因素
B.只能代表质的因素
C.只能代表数量因素
D.只能代表季节影响因素
11.单方程经济计量模型必然是( )
A.行为方程
B.政策方程
C.制度方程
D.定义方程
12.用于检验序列相关的DW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 )
A.0≤DW≤1
B.-1≤DW≤1
C. -2≤DW≤2
D.0≤DW≤4
13.根据判定系数R2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R2=1时有( )
A.F=1
B.F=-1
C.F=∞
D.F=0
14.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dL和du,则当dL<DW<du时,可认为随机误差项( )
A.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B.存在一阶负相关
C.不存在序列相关
D.存在序列相关与否不能断定
15.经济计量分析的工作程序( )
A.设定模型,检验模型,估计模型,改进模型
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改进模型
D.搜集资料,设定模型,估计参数,应用模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截面数据是发生在上的调查数据。
2、常见的样本数据有三类: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和。
3、DW检验法检验自相关时,DW值的范围是时,认为存在负自相关。
4、检验是方程总体线性的显著性检验,旨在对模型中北解释变量与解释变
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总体上是否显著成立做出推断。
5、在Eviews软件中,创建变量序列lnx = log(x) 的命令是__________
6、在古典回归模型假定中,要求随机误差项之间。
7、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可比性和一致性四方面。
8、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是:、、和。
9、与统称为先决变量。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模型
2.广义计量经济学
3. 狭义计量经济学
4、异方差性
5、序列相关性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8分,第二小题9分,
共17分)
一、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二、简述最大似然法和最小二乘法依据的不同原理。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一、为研究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我们随机抽样调查了60名居民。
(其中36名男,24名女)并得到如下两种回归模型:其中,w 为消费(单位:元) ;h 为收入(单位:元)(10分)
W =--232.0655l 十5.5662 h (模型 1)
t =(--5.2066) (8.6246)
W =--122.9621十23.8238 D 十3.7402 h (模型2)
t =(--2.5884) (4.0149) (5.1613)
⎩⎨⎧=:女
:男01D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将选择哪一个模型?为什么?
(2)如果选择了另外一个模型,将会犯什么错误?
(3)D 的系数说明了什么?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