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

菲尔铁塔

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

建造艾菲尔铁塔的初衷,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建成后颇受争议,联名抗议的各界人士达到300人之多,其中有著名作家左拉和小仲马。

岂料,铁塔建成后,竟产生了世界性的轰动效应,一举成为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建筑,甚至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象征。在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前,艾菲尔铁塔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筑物的地位。

全塔高320米,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70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建设地点:法国巴黎战神广场开工时间:1887年1月27日

竣工时间:1889年3月11日

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324.79864593米

建筑总质量:约为101001吨

建筑层数:4层

灯泡数:20000个

结构形式:钢架镂空结构

建筑造价:745万7千法郎

投资单位:法国政府

设计人:居斯塔夫·埃菲尔(Alexandre Gustave Eiffel)

建设用途:餐厅,观景

英文名称:Eiffel Tower

法文名称:La tour Eiffel

别称:巴黎铁塔

概况简述

埃菲尔铁塔从1887年起建,分为三楼,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0万只铆钉,极为壮观。

1889埃菲尔铁塔风光集萃(20张)年5月15日,为给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剪彩,铁塔的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铁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们为了纪念他对法国和巴黎的这一贡献,特别还在塔下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铜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为申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法国巴黎市政府特意在埃菲尔铁塔上介绍了其为申奥所做出的准备情况,而埃菲尔铁塔更成为了该国申奥的「天然广告」。

这个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金属建筑, 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 直到纽约帝国大厦的出现。它由250万个铆钉连接固定, 据说它对地面的压强只有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塔的四个面上, 铭刻了72个科学家的名字, 都是为了保护铁塔不被摧毁而从事研究的人们。

历史背景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的电视塔同被誉为世界三大著名建筑。

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办了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

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

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时,夏季每天工作13小时,终于,1889年3月31日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埃菲尔铁塔(10张)成。埃菲尔铁塔是由很多分散的碎片组成的——看起来就像一堆模型的组件。不过,这些碎片可不是塑料的,而是金属的,而且有18038个,重达10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多张,其中包括1700张全图。

建成后的埃菲尔铁塔高300米,直到1930年它始终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如今,铁塔上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它的总高已达320米。站在塔上,整个巴黎都在脚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到1988年,“铁娘子”已迎接来自五大洲的游客1.23亿人次。

1989年3月31日,埃菲尔铁塔整整100岁。为此巴黎铁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纪念活动,重现了百年前埃菲尔率众登顶的历史场景:身着黑色礼服、头戴宽边礼帽、手持国旗的“埃菲尔”和30名“知名人士”、“建筑工人”,在隆重的鼓乐声中拾级而上。当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顶时,21响礼炮齐鸣,群鸽绕塔飞翔,彩色气球飘上蓝天。在铁塔2层平台的围栏上悬挂着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的“庆祝铁塔100岁”的彩色条幅。无数游客翘首目睹了这一壮观场面。

埃菲尔铁塔经历了百年风雨,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修之后风采依旧,巍然屹立在塞纳河畔。它是全体法国人民的骄傲。

埃菲尔铁塔占地一公顷,耸立在巴黎市区赛纳河畔的战神广场上。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钢铁构成,塔身总重量7000吨。塔分三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115米,第三层274米。除了第三层平台没有缝隙外,其他部分全是透空的。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现已安装电梯,故十分方便。每一层都设有酒吧和饭馆,供游客在此小憩,领略独具风采的巴黎市区全景:每逢晴空万里,这里可以看到远达70公里之内的景色。铁塔的设计者埃菲尔先生当初交付图纸时就曾说:“只有适当的油漆,才能保障这座金属建筑的寿命。”这句话对于铁娘子的维护很是适用,它是不是同时也更适合于现今人们情感的维系:细致关怀,善始善终,这才是人间大美之所在。

巴黎的标志

埃菲尔铁塔(又译“艾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著名铁塔,坐落在塞纳河南岸马尔斯广场的埃菲尔

北端。1887年1月26日动工,1889年5月15日开放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巴黎铁塔有如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一样是巴黎的地标性建筑。

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么,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 )就是现代巴黎的标志。1889年适逢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法国政府决定隆重庆祝,在巴黎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博览会,以展示工业技术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并建造一座象征法国革命和巴黎的纪念碑。筹委会本来希望建造一所古典式的、有雕像、碑体、园林和庙堂的纪念性群体,但在700多件应征方案里,选中了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埃菲尔的设计:一座象征机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见的巨塔。

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中牧女”。以设计人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并在塔下为埃菲尔塑了一座半身铜像。

埃菲尔铁塔的奇迹

一般而言建筑都是在学习前作的基础上提升的,例如想要盖一座10层的高楼最好先研究一下8、9层的建筑。而对于埃菲尔而言就没这么幸运,之前没有任何的建筑能够达到铁塔的高度。

为了完成铁塔的建造,埃菲尔设计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技术:

● 和当时其他的大型建筑工程不同,埃菲尔预先在自己的车间里面制造好所有的部件。也就是说,当这些部件被送往工地的时候,能够很快速的安装完毕。

● 铆钉孔预先以十分之一毫米的容差制作完毕,使得20个铆接小组能够每天装配1650个铆钉。

● 建造铁塔的每个部件都不超过3吨重,这使得小型起重机得以普遍应用。

三个瞭望台

法国人说,埃菲尔铁塔是“首都的瞭望台”,事实的确如此。它设有上、中、下三个瞭望台,可同时容纳上万人,三个瞭望台各有不同的视野,也带来不同的情趣。一个世纪以来,每年大约有300万人登临塔顶,俯瞰巴黎市容,叹为观止。

最高层瞭望台离地面274米,若沿1652级阶梯而上,差不多要一个小时,当然也可采电梯登高。这里最宜远望,它会使人们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嘈杂的巴黎忽然静了下来,变成一幅巨大的地图,条条大道条条小巷划出无数根宽窄不同的线。全巴黎尽在脚下,当白天视野清晰时,极目可望60公里开外。

中层瞭望台离地面115米。有人说,从这一层向外张望可以看到最佳景色。的确,淡黄色的凯旋门城楼、绿荫中的卢浮宫、白色的蒙马圣心教堂都清晰可见,色彩斑斓。傍晚登塔,则见夜色如画,繁灯似锦,翠映林荫,那些交织如网的街灯,真如雨后珠网,粒粒晶莹。这一层还有一个装潢考究的全景餐厅,终年都是顾客盈门,座位必须提前预订才行。

最下层瞭望台面积最大,相当宽敞,设有会议厅、电影厅、餐厅、商店和邮局等各种服务设施。在穿梭往来的人群中,好像置身于闹市,而忘记这毕竟是57米的高空。从这里观赏近景最为理想。北面的夏洛宫及其水花飞溅的喷水池、塔脚下静静流过的塞纳河水、南面战神校场的大草坪和法兰西军校的古老建筑,构成了一幅令人难忘的风景画。

惊人之举

1.1891年,巴黎的一位面包师踩着高跷走了636级,爬到了铁塔第一层。

2.1911年,一位名叫蒙西埃·雷菲尔德的法国裁缝师,穿着自己设计的有弹簧的蝙蝠翅膀形状的披风,从铁塔顶端的护墙上往下飞。但不幸的是,他自制的“披风远征号”在飞行时失控,他在一大批观众的面前飞向了死亡的地狱。他以巨大的力量撞在地面上,撞开了一个足足有30厘米深的大洞。事后,医生检查了他的身体。医生说,雷菲尔德也许在撞到地面以前就已因心脏病突发身亡。

3.1923年6月,一位名叫皮埃尔·拉布里克的法国作家从第二层顶端沿着铁塔骑自行车回到地面。

4.1926年11月,为了给住在附近的兄弟留个好印象,一位名叫莱昂·科洛的法国人企图驾飞机穿越两个塔墩之间的间隔。他几乎成功了,但在最后时刻,他被太阳光照花了眼。因此,他只好向左转,接着撞到了一根无线电天线,飞机马上着火了,莱昂也命丧九泉。

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在盟军快要从德国人手里夺回巴黎前,一位美国飞行员做了跟莱昂一样的一次飞行壮举,这次他成功了。

6.作为铁塔75岁生日庆祝的一部分,一支登山队攀登上了铁塔——他们没有用任何梯子!

7.1968年,有人将一头奶牛吊上了塔顶,以此来鼓励人们多买牛奶、黄油和奶酪之类的乳制品。

8.每年,铁塔都要完成一次自己的壮举——自动升高。因为在炎热的夏天,铁塔会因受热膨胀而自动升高约17厘米——但在天气变冷时,铁塔会自动收缩至正常水平。

旅游指南

门票:

使用电梯到达铁塔一层,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4.3欧元/人,12岁以下3岁以上儿童2.4欧元/人。

使用电梯到达铁塔二层,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7.7欧元/人,12岁以下3岁以上儿童4.2欧元/人。

使用电梯到达铁塔顶层,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11欧元/人,12岁以下3岁以上儿童6欧元/人。

使用楼梯到达铁塔一层二层,25岁以上成人3.8欧元/人,25岁以下成人3.0欧元/人。

所有门票对3岁以下儿童,一律免收。

开放时间:

09:30-23:00(1月1日到6月15日,9月3日到12月31日);09:00-24:00(6月16到9月2日)。

到达方式:

乘坐42、69、72、82、87公交车可到达。

饮食:

在铁塔的一层和二层,有餐馆,分别为ALTITUDE 95(铁塔离地高度95米处)和LE JULES VERNE(铁塔离地高度125米处),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此外,在铁塔入口处,还有小吃店和冰激凌店。

购物:

在铁塔入口和铁塔一层、二层等处,设有纪念品商店。

纪念品:

建议在铁塔上购买小型金属模型。这种模型虽然非常昂贵,大概5-10欧元一个小的铁模型,但做工很精致。在黑人的手里买,一欧元可以购买到六七个,但十分粗糙,还要谨防小偷。但是纪念笔、本、橡皮、相框之类的建议在塔上购买。除塔上以外地方很难再购买到。

埃菲尔铁塔还有一个奇妙之处:上午铁塔向西偏斜100mm中午铁塔向北偏斜70mm,夜间与地面垂直。请你猜猜:这是什么原因?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3则(精华版)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一): 埃菲尔铁塔的感情故事 亚寰 大家明白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也许很多人只是把它当做建筑界的奇迹来看待,其实它的背后也隐藏着一段美丽的感情故事。 埃菲尔铁塔(LaTourEiffel)得名于其设计师亚历山大居斯夫埃菲尔。当年,富家小姐玛格丽特与默默无闻的埃菲尔一见钟情,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他,与他携手度过了生命中最难忘的时光。之后,玛格丽特去世,埃菲尔发誓要建一座最能与妻子对视的建筑。而他自己,也就守着对妻子的爱恋到老,终生未再娶。就因为埃菲尔的忠贞,所以铁塔也被赋予了这么一种说法:感情的见证、忠贞的象征。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二): 埃菲尔铁塔的故事 1832年的冬天,古斯塔夫埃菲尔降生在法国东部的第戎城里,他从小就对建筑构造很感兴趣,那时候并没有积木之类的玩具,小埃菲尔便用泥巴和小木棍搭建桥梁或建筑物。12岁那年,古斯塔夫埃菲尔踏进学校的大门。12岁正是顽劣、淘气的年龄,在他家的院子里,经常能够看到一个满身泥污的小男孩兴致勃勃地不停忙碌着,院子里摆满了一个个样式奇特的建筑物。 埃菲尔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他感兴趣的建筑构造上,对学习完全不用心。但学习是一件需要日积月累的事情,付出多少才能收获多少。中学毕业时,他与自己梦想中的理工大学失之交臂,这对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的埃菲尔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他沮丧、灰心和难过,甚至想过去母亲的煤栈帮忙。如果他的生命中没有遇到一个名叫玛格丽的女孩子的话,可能这个世界上便会多一名煤栈老板,而不是一名着名的建筑工程师。 玛格丽是一个美丽而倔强的姑娘,有着一双清澈的眼睛,古斯塔夫埃菲尔深爱着这位姑娘。在他最沮丧的时候,她握着他的手说:埃菲尔,不要放下,我相信你必须能够成为一名建筑工程设计师,必须能设计出闻名于世的建筑。而且我要听你在那座建筑上对我说你爱我!望着玛格丽清澈而倔强的眼神,埃菲尔重重地点了点头。 感情和梦想激励着埃菲尔,他选取了复读。这一次古斯塔夫埃菲尔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无论是酷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总是坚持通宵达旦读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古斯塔夫埃菲尔凭着优异的成绩考上法国纵合技术学院

关于埃菲尔铁塔的唯美句子

关于埃菲尔铁塔的唯美句子 关于埃菲尔铁塔的唯美句子 建军节,你荣获“八一红旗手”称号,获奖理由: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阳台常挂万国旗,流动红旗跟着跑,旗开得胜情商高,生活推向新高潮。 竹笠芒鞋,走过青石小巷,今生,我只是一个乞丐,亦是一个苦行的高僧,在生命的雨巷,向你乞讨,你能否施舍给我,一点尘缘,一个深情的回眸。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水流,瓢漂,归何处。红尘渡口,我为你摆渡,可你却留恋红尘,只说此梦千年,不会醒。不忘初心,不忘过去的誓言,不离不弃,莫失莫忘。 没有什么选择能够十全十美,任何一种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另一些东西。无论你怎么做,怎么选,都难免会有遗憾。不要把时间花费在遗憾和淡淡的忧伤上,全心全力走好已经选择的路,不去羡慕其它路上的风景和繁华。因为优柔寡断,是人生最大的负能量。 1、埃菲尔铁塔的高度,就是我与你的距离。 29)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三个希冀的春天,我们播种了三次;三个金黄的秋天,我们收获了三遍;我们曾经受了三个火夏的磨砺和三个严冬的考验,请别忘记这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时光。 2、阿姆斯特丹的风车转得不会有我对你的爱长久,埃菲尔铁塔没我

对你的爱深沉,我相信我是你惟一的选择。 3、我和你就像一座埃菲尔铁塔和爱琴海。我能站在远方默默的注视着你,你能静静的看着我的方向。虽似彼岸花不能相见,但能相思。 4、埃菲尔铁塔如同一位巨人屹立在这个城市中,观望着人们的生活。 5、埃菲尔铁塔的顶端,是不是藏着我要的幸福。 6、如果没有埃菲尔,巴黎也就不再是巴黎了吧。如果没有你,我就不再是我了。 7、你就是我的埃菲尔,给我倾城的温暖。 8、世界上唯一的埃菲尔,正如这世上唯一的你再不可代替。 9、仰望埃菲尔的高度我想那是幸福的最高点吧。对于我来说可望不可即。、 10、阿姆斯特丹的风车转得不会有我对你的爱长久,埃菲尔铁塔没我对你的爱深沉,我相信我是你惟一的选择。 今年,它又开花了,而且是七朵呢!它的姿态那样小巧秀丽,修长的叶子伸得高高的,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真叫人喜爱;那盛开的花好像在对我微笑,那么清丽淡雅。花瓣雪白雪白的,仿佛涂上了一层银粉,因为它有七朵花,于是,大家叫它“七仙女”。

埃菲尔铁塔制作方法1

工具:烧烤用竹签4毫米粗长短粗细2个规格。长的大概40厘米左右。需要用的工具,美刀,剪子,502胶,尺,小镊子,锯条,铅笔,砂纸。日杂批发市场就有卖,还有卖烧烤用品的市场的也可以。建议一起多批发一点502胶水。我买的一大箱算下来是5毛钱一瓶。最好多花点钱,跟卖家说,挑挑好的竹签。毕竟咱是用来做手工的,不是烤肉。 另外我在下面摆了个底座,一是方便移动,另外也是便于固定4个塔脚的位置。建议各位要做的同学也要搞一个底座,用三合板都可以,我是用家里的废弃地板块拼的。4

个塔脚之间的距离,大概是24厘米左右。也可以根据塔脚的2个梁之间的距离的尺寸换算。塔脚是1,中间空位是5 ,也就是说,塔的一边的尺寸是 1:5:1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 底座用木筷子做,切4根7厘米左右。切45度角,拼上粘出方框! 把筷子按尺寸切好,放入框中粘胶。 做好底座第一层,在基础上做第二层,包个边。

再包一层细一些的竹签,显得有层次些在木板上用美工刀用力压住竹签,一滚。竹签被环切了一个深印,然后把竹签掰断,再用砂纸磨一下就OK了 先把塔身第一层的框架做出来,然后把塔脚的主梁搭上第一层,这样角度问题就解决了。我根据自己的尺寸比例,第一层塔身的尺寸围24.5X24.5厘米

主梁上大概是4等分,分成4个大框分别用细一些的竹签粘之,注意平行关系。细的竹签我还有点觉得粗,又劈了一半。做好后大概是下面的样子。 做好后,在塔身一层处加高,按比例我加了4层竹签。 为了让今后塔身的工作更方便,我决定先把塔的四脚米字梁先做好,要不以后塔全搭起来以后不好挪动,也不方便下手进去粘。斜柱子长度17厘米,大体分成4格做就OK了。先一横,然后上下2竖,然后是4个斜边塞好后点胶水固定。准备一点纸巾,如果胶水滴多了,立即用纸擦掉,免得留胶过多,干了以后是个硬疙瘩不好看。

埃菲尔铁塔之感

鉴赏埃菲尔铁塔 在世界上堪称历史性的艺术品的我认为是法国的标志性建筑物—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是一座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露空结构铁塔。埃菲尔铁塔得名於它的设计师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离奇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的电视塔同被誉为西方三大著名建筑。 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它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被视为巴黎的象征。因法国著名建筑师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建造而得名。建于1887—1889年。塔高300余米,塔身重达9,000吨,分三层。第一层平台距地面57米,设商店和餐厅;第二层平台高115米,设有咖啡馆;第三层平台高达276米,供游人远眺,底部面积1万平方米,在第三层处建筑结构猛然收缩,直指苍穹。从一侧望去,象倒写的字母“Y”。该塔由1.8万余个组成部件和250多万个铆钉构成。有电梯或徒步登塔顶。入夜,塔顶发出转动着彩色探照灯光,防飞机碰撞。塔旁竖立长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顶安放斯塔夫埃菲尔镀金头像。 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办了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工。250名工

蜗牛登塔的故事

蜗牛登塔的故事 一天,一只蜗牛背着它的壳,在巴黎埃菲尔铁塔的脚座下慢慢蠕动着。 一只蚂蚁走过来,和蜗牛相遇了。 蚂蚁问:“蜗牛老哥,你准备到哪儿去呀?” 蜗牛回答:“我想爬上铁塔的尖顶,去欣赏一下全巴黎的风光。” 蚂蚁劝告:“别去了,上面风大得很。我年轻时也有过像你这样的雄心壮志,可是没等我爬上铁塔的一半,就被一阵大风吹落下来。幸好跌落在柔软的草地上,不然真要粉身碎骨了!从此,我们蚂蚁再没有一个 敢奢望爬上铁塔的顶端了。” 蜗牛听了以后说:“不过,我还是想尝试一下。” 蚂蚁再次相劝说:“千万别去了,凭你这样柔软的身体,还背着这座屋子,爬得这样慢,怎么能到得了塔顶?这座埃斐尔铁塔太高了,

据说连鸟儿也不敢飞越它的塔顶呢!” 蜗牛微笑着说:“谢谢你的好意,还是让我试试吧! 蚂蚁再三劝阻:“这是很危险的。等你爬到中途,太阳猛烈地晒,大风呼呼地刮,这时候你欲上不能,欲下无力,朋友,你应该慎重考虑,何必要冒这样大的险!” 蜗牛还是执意要上塔顶去。蚂蚁见相劝无效,只好摇摇头走了。 蜗牛背着壳慢慢地蠕动,虽然爬得很慢,但很稳。经过日夜的努力,历程尽千辛万苦,终于登上了埃斐尔铁塔的尖顶,看到了全巴黎的风光。 当蜗牛回头爬下铁塔时,许多昆虫(当然蚂蚁也在其中)都迎上来,请它谈谈是怎样努力登上铁塔顶部的。 蜗牛回答说:“没什么,没什么,我只是一心想爬上塔顶,即使一天只能爬一尺,我还是要往上爬。就这样爬上去了。” ------------

蜗牛不顾大家的劝告,一心想要完成一件在大家眼里它根本就不不可能做成的事情——登塔。蜗牛毫不动摇,终于完成了这件事。虽然故事结尾蜗牛用云淡风轻的话语说着这一切,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执着地前行,哪怕每天的进步很小,但是积少成多,总有一天能够创造出奇迹。

埃菲尔铁塔

The high Eiffel Tower, the colorful streets, the beautiful river Seine, the glorious palaces, the romantic people, the old history … Paris is a great place to all people in the world. 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流光溢彩的街道,美丽的塞纳河,金璧辉煌的宫殿,浪漫的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这就是巴黎 As the capital of France, Paris is a modern city with a long and rich history. So many events took place here and 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for the visitors to have a trip. 作为法国的首都,巴黎是一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这里发生了太多的历史事件,这里有那么多的地方让你流连忘返。 The Triumphal Arch(凯旋门) was finished in 1836. It’s a world famous building, too. The Eiffel Tower(埃菲尔铁塔), which is 320 meters high, is the symbol of Paris. It was completed in 1889. 320米高的埃费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它建于1889年. 简介中文: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1884年法国政府为庆祝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100周年,举办世界博览会而建立起来的永久性建筑物。铁塔因它的设计者居斯塔夫·埃菲尓而得名。铁塔高320.7米,重约7000吨,由18038个优质钢铁部件和250万个铆钉铆接而成。底部有4个腿向外撑开,在地面上形成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塔腿分别由石砌礅座支撑,地下有混凝土基础。塔分三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115米,第三层274米,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铁塔的修建,表明了19世纪后期结构科学和施工技术的进步。今天,埃菲尔铁塔的宏伟形象已成为巴黎的象征。英文:The Eiffel tower is in the world first steel and iron structure Gao Ta the French Paris's Eiffel tower, was in 1884 the French government to celebrate in 1789 the France bourgeoisie Great Revolution 100th anniversary, conducts permanent building which the world expo established. Because the iron tower its designer occupies Staaf · Effie 尓 to acquire fame. Iron tower height 320.7 meters, heavy approximately 7000 tons, becomes by 18038 high quality steel and iron parts and 2,500,000 rivet riveted joint. The base has 4 legs to open outward, forms the length of side in the ground is 100 meters squares, the tower leg separately by Shi Qidun the place support, underground has the concrete foundation. The tower divides three, the first height 57 meters, the second 115 meter, the third 274 meter, goes against from the pylon to the tower altogether has 1711 levels of steps and ladders. The iron tower construction, has indicated the late-19th century structure sc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progress. Today, Eiffel tower's grand image has become Paris's symbol. 埃菲尔铁塔(又译“艾菲尔铁塔”)是法国巴黎著名铁塔,坐落在塞纳河南岸马尔斯广场的北端。1887年1月26日动工,1889年5月15日开放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埃菲尔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巴黎圣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么,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 )就是现代巴黎的标志。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中牧女”。以设计人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并在塔下为埃菲尔塑了一座半身铜像。

卢浮宫金字塔设计理念

设计之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 设计争议: 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当密特朗总统以国宾的礼遇将贝聿铭请到巴黎,为三百年前的古典主义经典作品卢浮宫设计新的扩建时,法国人对贝聿铭要在卢浮宫的院子里建造一个玻璃金字塔的设想,表现了空前的反对。在贝聿铭的回忆里,在他投入卢浮宫扩建的十三年中,有两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吵架上。当他于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当作"钻石"提交到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时,得到的回答是: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当时90%的巴黎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 创作始末: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他反对一切将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的类比,因为后者为死人而建,前者则为活人而造。同时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自认因卢浮宫而读懂了法国历史观的贝聿铭并不难从埃菲尔铁塔中读出建筑的命运:建筑完成后要人接受不难,难就难在把它建造起来。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足尺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表示意见。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文化习惯,同意了这个"为活人建造"的玻璃金字塔设计。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21米,底宽34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673块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语文园地六:我爱阅读 (二年级下册教案)

《长袜子皮皮》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作者林格伦有所了解。 2.通过猜读、游戏等形式,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在阅读过程中,了解长袜子皮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 4.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交流阅读感受,感受皮皮与众不同的性格 【适应年级】三年级 【教学时间】1个月 【阅读过程】 1、学生自行阅读该书,勾出感兴趣的语句。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故事归纳主要内容。 3、全班讲皮皮的故事。 4、填写阅读记录单、制作小报、思维导读图、读书卡、读后感。 5、全班交流阅读汇报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寒假我们开启了阅读的豪华游轮,可爱的孩子,你们就是这艘游轮的船长。让我们走进阅读,点亮你的阅读的“小船长梦”。孩子们,最近我们共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名叫——《长袜子皮皮》。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本书,聊一聊长袜子皮皮。 二、走进作者 1、让我们首先来聊一聊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阿斯特丽德。林格伦。(为了记忆方便,我们一般都说林格伦)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对作者林格伦有哪些了解。 2、她,被称为“童话外婆”。她的作品已出版90多种版本,发行量达到一亿三千万册,把她的书摞起来有175个埃菲尔铁塔那么高,把它们排成行可以绕地球三周。从这些数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儿童文学界有两个奖项,是所有儿童文学家的梦想。第一个谁知道。安徒生文学奖,安徒生文学奖是儿童文学界对儿童作家最高肯定,也就是说获得了这个奖项的作家,那就是国际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很有幸,林格伦就是第二个获得安徒生文学奖的人。 4、另一个奖项就是以“林格伦文学奖”,这是以谁为命名的,一项是直接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奖项。此时你感觉到了什么? 5、他的作品也深受中国孩子们的喜爱,谁来读一读这些书名,希望同学们继续读他的其他书籍。 6、孩子们你们知道林格伦为什么会创作《长袜子皮皮》吗?说来还有一段故事呢!在1941年,女作家林格伦七岁的女儿卡琳因肺炎住在医院,她守在床边。女儿每天晚上都要请妈妈讲故事。有一天她实在不知道讲什么好了,就问女儿:“我讲什么好呢?”女儿脱口就讲出了一个名字。后来,在女儿十岁的时候,她把这个故事写了出来作为赠给她的生日礼物。这本小说就是《长袜子皮皮》。 二、走进人物 (一)、检查读书成果。 1、老师做了一次小调查,发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读这本书,很多同学还读了好几遍呢!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检查检查你们读书的成果。有信心挑战吗?下面我们进行游戏闯关环节:第一关:猜猜她是谁?请同学默读,猜到答案快速举手。恭喜你回答正确。 2、下面我们继续进行游戏闯关环节:第二关:情节大探秘 同样要求请同学默读,猜到答案快速举手。恭喜你回答正确。 (二)人物在线 1、看来同学们真是很喜欢读这本书,这些问题都难不倒你们。是啊,这本书中有太多有意思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所以这本书大家都爱不释手。那么我们就走进人物,一起回顾这位不同寻常的皮皮。 2、你认为皮皮到底哪些地方让你觉得不同寻常呢?当我们合上这本书的时候,你还记得皮皮的样子吗?谁来说一说。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沉思 1.本文的行文思路是什么? 1.登塔前对塔的认识(1-5段) 2.登塔过程中的感受(6-9段) 3.登上塔后的沉思(10-20段) 2.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有哪些特点? (在文章中圈画出表现铁塔特点的具体语句,并总结各个方面的特点。) (1)高大脱尘(2)孤独寂寞(3)坚韧宽厚 3.登塔前后,作者对埃菲尔铁塔的态度和感受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文中划线 4.文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欲扬先抑虚实结合 5.作者这样写铁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借塔喻人,喻生活中像铁塔一样“高大脱尘而孤独寂寞”的人,卓有建树,但不为人知,不为人容,因而孤独寂寞。埃菲尔铁塔最终不是成为“一个永远矗立的丰碑”“巴黎城市的一个象征”吗?那些不为人知、不为人容的“圣贤”,最终不也成为受人景仰的人吗? 6.本文是如何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 就全文言,写埃菲尔铁塔和作者的登铁塔是“实”,写作者感情和心理的变化是“虚”; 就写铁塔言,写铁塔的特点是“实”,喻生活中像铁塔一样的人是“虚”; 就写铁塔的特点而言,写其高大雄奇的外形是“实”,写其超尘脱俗、孤独寂寞、坚韧宽厚的内蕴是“虚”。 7.你读了这篇散文,得到哪些启示? 当你因为独树一帜而遭受误解、甚至排斥时,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耐得住生命的寂寞,用坚韧和宽厚去对待他人的误解和排斥。正如周国平所说:“一个优秀的灵魂,即使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也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 对待生活中那些特立独行的先锋人物,应当宽容,尊重,关怀,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正如张抗抗所说:“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

照片里的故事700字作文

照片里的故事700字作文 导读:老照片里的故事_750字 我的家里,有一张古老的黑白照片。上面有3个小孩和我的外公外婆。这大概是二,三十年前的照片,边角已经破损了,画面早已泛黄了。二三十年的岁月,经过无数次迁移,无数次风风雨雨,无数个春夏秋冬,还能完整的保存下来,真是一个奇迹。 照片上,外公依然那么严肃,如同一位国王,大权在握,审视着自己的国家;旁边是他的妻子,也就是我的外婆,外婆微笑着,似乎对生活充满无限的希望,那双清澈的双目,像月下深深的潭水;那三个小孩分别是我姨妈,妈妈与舅舅。舅舅还是个小婴儿,正依偎在外婆怀里;妈妈和姨妈站在前面。后面则是金黄的稻田,这是一张朴素的黑白照片,竟展现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家。 照片上的外婆很端庄,也非常年轻漂亮。我太震惊了,现在的外婆脸上满是皱纹,饱经风霜。外婆那乌黑亮丽的头发,现在也变的黯淡无光,剩下的只是一根根,一缕缕的银丝。外婆那丰润饱满的嘴唇,现在变得地干枯。外婆那双温柔,纤细的手,变得粗糙了。变了,一切都变了,外婆的美丽容颜随着时光的消逝改变着,但那对儿女无私的爱则是随着岁月的延伸而浓厚的,我至今赞叹:外婆的爱,那不熄的火呀,那不朽的心呀。 作为一个妻子,外婆是个好的贤内助。爷爷从前是县里的医生,平时很忙。外婆就在心血和汗水中疲惫不堪地撑起了这个家。她不光

要照顾三个儿女的衣食住寝,还要辛苦的工作。我真为外婆这个鲜活的生命感到敬佩。 作为一个母亲,外婆是个好妈妈。在冬天,外婆怕自己的儿女受凉,三更时,外婆借着微弱的烛光缝衣服,做棉袄,不觉得辛苦。每当自己的孩子生病,外婆总要背着他,小跑快跑几里路,给孩子看医生。外婆为自己的孩子会出太多了,太多了!是什么,什么?让她如此情愿地为儿女付出这么多?我想我们都会很吃惊,但是,只有做为母亲才能感受到这平淡的责任。 我尊敬照片上这个女人,不,这个伟大的'母亲,就是我敬佩的外婆。 照片里的故事作文750字 今天在奶奶家,我不经意间,翻开一本相册,过去的时光如电影一般放映在我的眼前。我不停的翻着,突然间,我被其中的几张照片吸引住了,这是几张关于爸爸、姑姑、爷爷和奶奶他们以前生活的相关照片。 这些是几张黑白照片,它们已经发黄,照片的表面还有很多的擦痕,边角也微微翘起了。我拿出第一张仔细端详着,那是一张全家照。姑姑和爸爸面带笑容地站在爷爷奶奶的前面,爸爸的裤子明显短了很多,隐约还可以看见上面的补丁。听爷爷说,就这条裤子还是奶奶用他的工作服裤子改过后给爸爸穿的呢! 接着,我又打量起第二张,照片上姑姑乐呵呵地坐在粗大的树枝

埃菲尔铁塔简介

英文名称:Eiffel Tower 法文名称:La tour Eiffel 别称:巴黎铁塔 设计者:亚历山大·居斯塔夫·埃菲尔(Alexandre Gustave Eiffel) 建设用途:餐厅、观景 建设地点:法国巴黎战神广场 开工时间:1887年1月27日 竣工时间:1889年3月31日 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324.79864593米 建筑总质量:约为11500吨 建筑层数:4层 灯泡数:20000个 铆钉数:259万个 结构形式:钢架镂空结构 投资单位:法国政府 建筑造价:745万7千法郎 基本介绍 埃菲尔铁塔从1887年起建,分为三楼,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9万只铆钉,极为壮观华丽。 文化象征 1889年5月15日,为给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剪彩, 铁塔的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铁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们为了纪念他对法国和巴黎的这一贡献,特别还在塔下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铜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为申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法国巴黎市政府特意在埃菲尔铁塔上介绍了其为申奥所做出的准备情况,而埃菲尔铁塔更成为了该国申奥的「天然广告」。 这个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金属建筑, 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 直到克莱斯勒大厦的出现。它由250万个铆钉连接固定, 据说它对地面的压强只有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塔的四个面上, 铭刻了72个科学家的名字, 都是为了保护铁塔不被摧毁而

从事研究的人们。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铁塔同被誉为西方三大著名建筑。 历史背景 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办了 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时,夏季每天工作13小时,终于,1889年3月31日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埃菲尔铁塔是由很多分散的碎片组成的——看起来就像一堆模型的组件。不过,这些碎片可不是塑料的,而是金属的,而且有18038个,重达10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多张,其中包括1700张全图。建成后的埃菲尔铁塔高300米,直到1930年它始终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如今,铁塔上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它的总高已达320米。站在塔上,整个巴黎都在脚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到1988年,“铁娘子”已迎接来自五大洲的游客1.23亿人次。1989年3月31日,埃菲尔铁塔整整100岁。为此巴黎铁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纪念活动,重现了百年前埃菲尔率众登顶的历史场景:身着黑色礼服、头戴宽边礼帽、手持国旗的“埃菲尔”和30名“知名人士”、“建筑工人”,在隆重的鼓乐声中拾级而上。当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顶时,21响礼炮齐鸣,群鸽绕塔飞翔,彩色气球飘上蓝天。在铁塔2层平台的围栏上悬挂着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的“庆祝铁塔100岁”的彩色条幅。无数游客翘首目睹了这一壮观场面。埃菲尔铁

埃菲尔铁塔沉思教案

《埃菲尔铁塔的沉思》教案 班级:高二(2)班 教师:王桂苹

[设计思想] 《埃菲尔铁塔沉思》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该单元教学重点是“现代散文的虚与实”。张抗抗的这篇散文,由登临铁塔的“所见”(实)触发“沉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虚)。无疑,理解文章“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应该是学习本文的目标和重点;而理解铁塔形象的内在含义则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设计从王安石《登飞来峰》导入,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然后整体认读,理清文章的思路;接着分析研读,探究铁塔的形象,探究作者的情感和心理;最后整合、迁移。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借登塔所作的人生思考。 2理解文章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 2难点:埃菲尔铁塔形象的内在意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有怎样的特点? 一、导入定向 由学生演讲《我喜欢的一棵树》导入,明确由物到人——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二、整体认读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文章分几个部分,各写什么? 1.登塔前对塔的认识(1-5段); 2.登塔过程中的感受(6-9段); 3.登上塔后的沉思(10-20段)。 三、分析研读 探究课文“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在作者看来,铁塔是审美客体,作者是审美主体。在我们读者看来,铁塔、作者,都是审美客体。对这两个客体,我们分别探究。 (一)探究铁塔的形象 1 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有哪些特点?(用形容词概括你认为最重要的特点,并引用文中语句说明。) (1)高大脱尘 第2段:我总没有想到它竟会如此之高……你才会确实地明白它的高度,明白它的气势,明白它的骄傲。第3段:它从一个平凡的基点拔地而起……傲慢地兀立云端,俯视全城……第4段:它太高了,世人的眼,难以与它平行。——高大脱尘。(齐读第2、3段) 第6、7段:我只觉得地面迅疾地脱离我的脚跟,向一个无底的深渊坠落……地壳在下陷,在沉没。——巴黎迅疾下沉,反衬铁塔的高。 第8、9段:它像是永远也升不到头了,永远也不会停下来了。……我曾以为自己像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了呢:我曾以为我离开了地面;我曾以为我离天空很近很近了。——我的上升,衬托铁塔的高。 第10段:只是小轿车变成了玩具,房屋变成了模型,人呢?可惜我没有带望远镜。——反衬铁塔的高。 第11、12、13段: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高了……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大了……巴黎多大铁塔就有多大。……铁塔超尘的气质和阔大的胸怀。 (2)孤独寂寞 第19段:当它存在的时候,在巴黎城挤挤撞撞的建筑物中,它雄奇,却也孤独……它的内心却依然孤独。——孤独寂寞的表现。(齐读第19段)

请浅谈埃菲尔铁塔的艺术特色

浅谈埃菲尔铁塔的建筑特色 摘要:埃菲尔铁塔经历了百年风雨,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修之后风采依旧,巍然屹立在塞纳河畔。它是全体法国人民的骄傲。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 关键词:埃菲尔铁塔建筑背景设计思想文化内涵建筑形象 1埃菲尔铁塔的建筑背景 1889年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为了庆祝这一节日,法国准备举办一个震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会址上要建造一座类似神话里说到的那种通天塔[1]。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当初,法国政府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 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时,夏季每天工作13小时。终于,1889年3月31日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埃菲尔铁塔的金属制件有1.8万多个,重达7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2]。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多张,其中包括1700张全图。建成后的埃菲尔铁塔高300米,直到1930年它始终是全世界

最高的建筑。如今,铁塔上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它的总高已达320米。站在塔上,整个巴黎都在脚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到1988年,“铁娘子”已迎接来自五大洲的游客1.23亿人次。 1989年3月31日,巴黎铁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纪念活动,重现了百年前埃菲尔率众登顶的历史场景:身着黑色礼服、头戴宽边礼帽、手持国旗的“埃菲尔”和30名“知名人士”、“建筑工人”,在隆重的鼓乐声中拾级而上。当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顶时,21响礼炮齐鸣,群鸽绕塔飞翔,彩色气球飘上蓝天。 1.1设计师的生平 亚历山大·居斯塔夫·艾菲尔(alexandre gustave eiffel,1832年12月15日出生于法国第戎,1923年12月27日逝世于巴黎)艾菲尔的祖先来自德国。他是一位法国工程师,金属结构专家,也是一位作家。一开始他在法国纵合技术学院求学,但没有毕业,接著转到工艺技术学校去,得到化学工程的学位。 1856年他拿到了他第一个主要的工程委托,就是法国波尔多的加隆河铁道桥,他使用高压空气来驱动桥墩的技术是当时法国工程界的创举,这也是他终生最佳成就的表彰之一。1867年至1869年间,他完成了在南法四座巨大的桥梁,其中最著名的是索尔河上的高架桥,用两座高达59米的铁塔从山谷为基支撑著整个桥梁结构,而这两座支撑塔上端逐渐变细,可以有效承受强风,这可以说是早先巴黎艾菲尔铁塔的前驱架构。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造的艾菲尔铁塔是他最著名的建筑,而比较少人知道的是他也建造了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的框架,即与艾菲尔铁塔结构相似(纽约自由女神的内框结构即是艾菲尔铁塔的形状,外观雕塑为铜制,因氧化而变绿)。另外,他从1870年代间他在南美洲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工作。1875年他负责布达佩斯的总火车站的建筑。1876年他的公司赢得了建造一座跨越都乐河的铁路桥的设计,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非悬吊式桥。他的设计因为其透明度、优美、结构、最廉价而获胜。这座桥一直被使用到1991年(共114年)。艾菲尔最著名的建筑是艾菲尔铁塔,从1887

埃菲尔铁塔英文介绍

A Bit of HistoryThe Eiffel Tower was built for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Paris of 1889 commemorating the centena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Prince of Wales, later King Edward VII of England, opened the tower. Of the 700 proposals submitted in a design competition, Gustave Eiffel's was unanimously chosen. However it was not accepted by all at first, and a petition of 300 names - including those ofMaupassant, Emile Zola, Charles Garnier (architect of the Opéra Garnier), and Dumas the Younger - protested its construction. At 300 metres (320.75m including antenna), and 7000 tons, it was the world's tallest building until 1930. Other statistics include: ·2.5 million rivets. ·300 steel workers, and 2 years (1887-1889) to construct it. ·Sway of at most 12 cm in high winds. ·Height varies up to 15 cm depending on temperature. ·15,000 iron pieces (excluding rivets). ·40 tons of paint. ·1652 steps to the top. It was almost torn down in 1909, but was saved because of its antenna - used for telegraphy at that time. Beginning in 1910 it became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Time Service. French radio (since 1918), and French television (since 1957) have also made use of its stature. During its lifetime, the Eiffel Tower has also witnessed a few strange scenes, including being scaled by a mountaineer in 1954, and parachuted off of in 1984 by two Englishmen. In 1923 a journalist rode a bicycle down from the first level. Some accounts say he rode down the stairs, other accounts suggest the exterior of one of the tower's four legs which slope outward. However, if its birth was difficult, it is now completely accepted and must be listed as one of the symbols of Paris itself. Ecole-Militaire seen through the base of the tower. Notes The tower has three platforms. A restaurant (extremely expensive; reservations absolutely necessary), the Jules Verne is on the second platform. The top platform has a bar, souvenir shop, and the (recently restored) office of Gustave Eiffel. From its platforms - especially the topmost - the view upon Paris is superb.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one hour before sunset, the panorama is at its best.

《典范英语》5b-Lesson1ParisAdventure

《典范英语》(5b-L1 )教学参考 Paris Adventure 教学参考的目的在于为实验课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框架,帮助实验教师更好地把握课题理念。课题组鼓励实验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将实验课上出特色。 一、教学目标 1.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录音;能够绘声绘色地独立朗读故事;能够理解故事情节;能够根据图片和关键词复述故事;能够用英语就埃菲尔铁塔的诞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够对故事结局展开想象并尝试续写。 2.非语言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埃菲尔铁塔的历史与巴黎这座城市;通过采访培养学生 主动挖掘与思考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预测能力。 二、课时安排 每周不少于两课时,1-2 个课时完成一个故事。要求学生课前反复听录音跟读。 三、教师要求 1.教师课前须熟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对于较难的单词,教师可板书,并配合动作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 3.全英文授课。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CD 机、课件(课题组提供)、故事图片(见复述环节)。 五、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1.导入( Lead-in ):观看一段关于埃菲尔铁塔的视频,引入故事情境 通过播放一段埃菲尔铁塔(见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关于巴黎与法国的讨论,为 进入故事情境做铺垫。 首先,教师播放视频: Before we start the new story, I would like to show you a video clip. 之后,教师就视频提问与学生互动: What is the video about?(the Eiffel Tower)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iffel Tower?(学生自由作答) Where was the Eiffel Tower?(Paris, Franc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Paris/France? 展示故事图片1,引入故事。 Look! Mrs May and the children were doing a project on France. What did they know about France? What would happen? Would the children go to France for an adventure? Let ’s learn the story. 2.听录音( Listening to the Story ):听懂录音并了解故事背景,感受孩子们对法国与 巴黎的兴趣 教师播放故事图片 1-6 的录音(见课件),引导学生听录音,了解故事背景。提醒学生注 意语音语调,感受孩子们对法国与巴黎的兴趣。 学生听完录音后,教师可请其回答如下问题: What did the children do for the project on France? Did they like the project and France? Where would the magic key take them to? 3.看图讲故事(Storytelling ):理解故事情节,体会孩子们寻找埃菲尔铁塔的急切心 情 教师利用课件播放故事图片 7-11,并用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英文和适当的肢体语言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感受孩子们急切地寻找埃菲尔铁 塔的心情。 (Picture 7) The magic took them back in time. It took them to a busy town. Where was it? (Picture 8) It was Paris. They were in Paris. How did they know it? They saw the flag.(指向图片中的法国国旗) It was the national flag of France. How did the children feel?(请学生自由作答) What did they want to do? They wanted to look for the Eiffel Tower. (Picture 9,10) They asked a policeman and a lady. Did anyone know where the Eiffel tower was? No one knew it. “The Eiffel Tower! There is no such thing. ”they all said. Why couldn ’tthey find the Eiffel Tower? What would happen then? 4.朗读故事(Reading Dramatically):学会绘声绘色地朗读故事,朗读与理解相结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