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768.75 KB
- 文档页数:6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1世纪的制药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大。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药学人才”的教学改革,逐渐成为药学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将实验课程体系作为改革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制药工程专业首次在我国设立是在1998年。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不断整合,目前国内有243所高等院校开设制药工程专业。
沈阳化工大学在2002年开设制药工程专业,经过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与不懈努力,已累计为医药行业输送近900名合格的药学人才。
本校的制药工程专业依照教育部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依托化工大学的化工科研优势,注重现代化工在制药工程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旨在培养有化工背景的复合型工科类药学人才。
制药工程专业技术含量高、学科涵盖广、应用性强,其与传统的化工和药学关系密切,却又有本质区别,即着力解决药物生产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叫从这个特点上讲,该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学生的实践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培养合格人才的成功与否。
如何把制药工程专业办出自己的特色,如何让学科更好地而向生产,如何让实验教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是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在新时期面临的改革任务。
本校自2006年开始,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
一、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前存在的问题(一)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备,教学计划和大纲内容与实际生产脱节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天然药物化学等,这些课程均有实验内容。
实验环节与课程教学一样,单独设置,各自为政,知识点零乱,没有系统性,不利于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更不利于本专业学生从学科角度系统地把握专业实践知识。
由。
其二,实验仪器的资源共享。
开放性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仪器种类比传统的药理实验教学所用的仪器要多。
有些容易搬动的小型仪器如离心机、电子秤等可以考虑集中在某个实验室,仪器适用规则贴到仪器附近显眼的地方,方便大家使用。
不容易搬动的大型仪器或是灵敏度要求高不适宜搬动的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冷冻离心机等由带教老师负责,带领学生使用。
这样既可以提高仪器的利用率,达到资源共享,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三,实验经费的相对开放。
实验经费是保证实验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除了学校的常规实验经费支持外,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些课题值得深入探讨,我们可以采取鼓励学生申报校内课题,通过本科生科研立项的方式获得部分经费。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科研工作的热情,鼓励他们加入到科研工作者的行列中来,也可以激发带教老师的热情[3】。
・19l・总之,开放性实验既是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知识经济迅速兴起、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的根本任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参考文献:[1]韩云海,李海岭,吴焕周,等.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163—165.[2]乐江,汪晖,武汉生,等.药理学探索性实验中教学方式的改革[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6):638—640.[3]盛瑞,耿明华.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科研性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6一18.作者简介:王婷,女,1979—03生,博士,讲师.[收稿日期:2009—11-09]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付志锋,王琳(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400716)摘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
在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索。
轮流操作。
每组每位学生操作的部位不同,势必会出现对其他部位的了解不够,此时,课堂上的交流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先是组内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再扩大到组与组之间的互讲学习[5]。
每位学生把自己在解剖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讨论和同学进行交流,掌握自己在解剖过程中没能亲自动手操作的那部分知识,达到通识教学的目的,从而让学生真正在“剖、查、认、定”的过程中掌握人体解剖知识[6]。
3.3针对不同的实验章节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把目标定位于知识的记忆和积累,而现代教学思想则是实现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强调学生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由讲授为主到指导学生独立学习与探究为主,采用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结合我院多层次办学情况,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将课堂的理论教学、实验室的实验教学、第二课堂学习相结合,逐步形成解剖学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模式[7],不仅加强了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而且拓宽了知识面,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4培养学生先整体后局部的学习思维建立先整体后局部的学习思维,将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其完整理解教学内容。
人体的每个结构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周围的组织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生在看到某一结构后首先要知道它在人体的哪个位置,外形和毗邻情况如何,然后再考虑这个结构内部本身的局部名称。
所以建立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的学习思维很有必要。
总之,笔者认为解剖教学就是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并适时适度给予引导,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参考文献:[1]杨洁,陈秉朴,李海,等.解剖教学实践中的人文关怀[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7,39(6):507-508.[2]聂政,苏炳银.解剖学教学环境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建设[J].解剖学杂志,2019,42(1):104-105.[3]陈立东.浅谈数字人解剖系统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5):83-84.[4]李成俊.高校解剖学教学方式的实践和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6):222.[5]刘环宇.人体局部解剖实验中解剖操作与辅助教学相互关系的探讨与体会[C]//第七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海口:中国解剖学会,2019.[6]刘克,陆菁菁,申新华,等.北京协和医学院神经解剖教学改革回顾与展望[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8,38(1):136-140.[7]马泉,谢红林,王福.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解剖实验课中应用[C]//中国解剖学会第六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九江:中国解剖学会,2017.(*通讯作者:孙正启)在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基于实验室现有条件,把学生自主性与教师引导性相结合,重点突出学生自主性,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局面[1]。
药学开放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以实验中心实际开设开放性实验的经历为基础,对开设开放实验的时间安排、地点选择、立项内容设置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分析实验室如何合理地管理学生实验,为不同水平实验室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试验操作能力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药学;开放实验;本科生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天然药物实验教学示X中心是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分析学、中药炮制学本科学生实验室,按照“资源整合、统筹管理、结构优化”的原则合并成立的,系统进行天然药物的炮制、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和制剂工艺等实验的教学工作。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奋斗目标的提出,对中药学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药学专业基础特点和特色,本着“不唯药,需围药,应为药”的教学方针,天然药物实验中心实验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对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革、整合和优化,建立了“验证-综合-设计—开放—创新”多层次、多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是药学学科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开放实验则是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有力方法。
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充分合理的准备和安排开放实验室,迫切地摆在实验和教学相关工作者的面前。
本文结合天然药物实验中心几年来的实践和总结,针对本科开放性实验的时间安排,地点选择和实验内容安设置所作的改革尝试,从实验室视角就这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优缺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实验室条件。
一、开放实验时间安排方面的探讨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与教育格局的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在近年来的课程改革中,随着减压减负的社会舆论导向,学校的课程安排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据统计,理论课与实验课大约保持在3∶2的比例,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验中验证理论,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直观认识,实验中心认为增加开放实验及开放实验开始时间的合理安排很重要。
中药学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中药学是我国传统药学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中医药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日益深入,中药学的实训教学变得格外重要。
本文就中药学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进行探讨,旨在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中药学教育的发展。
一、实训教学的意义1. 培养实践能力:中药学作为实用学科,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中药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2. 加强团队合作:中药学实践需要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包括方剂调配、药材制剂等。
实训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 提升就业竞争力:中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临床工作、研发工作等与中药相关的岗位。
通过实训教学,毕业生能够掌握更多实践经验和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
二、实训教学环境的建设1. 实验室设备:中药学的实践操作需要一系列仪器设备的支持,实验室应配备先进的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科学准确的实验操作。
2. 药材资源:实训教学需要大量的药材资源,学校应充分利用本地中药材资源,建立合理的药材采购渠道,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中药材。
3. 实训师资:学校应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训教师,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实训教学内容的设计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中药学的实训教学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常应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再进行实践操作的演示,并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2. 分阶段进行实训:中药学知识较为庞杂,可以将实训教学分为初级实训、中级实训和高级实训三个阶段,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不同难度的实践技能。
3. 引入真实病例:实训环节可以引入一些真实的病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中药处方,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实训教学评估与反馈1. 实训教学评估:实训教学的评估应包括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可以通过实验报告、实训操作记录等方式进行评估。
药学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摘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
在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索,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药学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分析化学是药学类专业高等教育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与综合设计能力。
面对高校扩招、实验经费投入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如何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实现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成了摆在眼前的迫切问题,也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挑战。
因此,针对目前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深化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刻不容缓。
1 改革实验教材,精选实验内容,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分析化学实验教材采用的是自编教材,打破了过去基础性实验多,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少的格局。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精选验证性实验,增加实践、综合设计性实验,建立了基础训练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研究性实验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层次ⅰ是基础训练性实验,开设基础性实验时我们选择能反映学科特点,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规和现代分析仪器,如:移液管、滴定管、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等,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术,熟练使用分析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为进一步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层次ⅱ是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层次ⅰ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操作技术和仪器解决较复杂的综合性实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综合实验,掌握对分析技术的综合运用的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汁中vc含量的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河水总硬度的测定等。
层次ⅲ是设计研究性实验,设计性研究实验主要选择能反映学科新发展,新方法的科研成果,使学生掌握样品从鉴别、检查到含量测定的整个分析程序,涉及方法广泛。
创新性实验是让学生加入到教师的课题组中,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
实验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是实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药学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它对全面加强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以及医药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使药学服务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这为药学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药学类专门人才,已成为我国医药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为适应社会发展与医药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近年来学校以广州2.4 在实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某些学生相关学科知识不牢固,不能“学以致用”,或是分析仪器的操作不规范,或是在数据的运算上思路不清晰。
这更说明了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进行综合性实验的必要性。
2.5 在实验教学中也面临着仪器、设备缺少,课时紧张等尴尬局面。
据了解,本校中药专业的中药炮制学的课时数为全国中医院校的最低水平。
对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内容。
必须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和方法,完善实验教学的目标评估标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引入设计性实验内容,不断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1] 韩杨.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长春中医学学报,2004,20(1)[2] 徐国宪. 提问在教学中的应用与讨论.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4)作者简介:徐焱琛,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夏筌,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生。
文惠玲,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主管技师。
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张景佳,林励,范庆亚(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思考大学城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并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这为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作为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实体单位,中药学院从2003年起就主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药学类人才的需求变化,对药学类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见表1),并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现代科学研究水平,努力为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保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第1篇摘要:中药学作为一门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以某高校中药学课程为例,探讨其教学实践,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旨在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引言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制剂、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等内容的学科。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学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对某高校中药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课程设置1. 课程体系中药学课程设置应涵盖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中药学基础、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临床应用等课程。
2. 课程内容(1)中药学基础:介绍中药学的起源、发展、基本概念、中药分类等。
(2)中药化学:讲解中药的化学成分、药效成分、药理作用等。
(3)中药药理学:阐述中药在体内的作用机制、药效特点、临床应用等。
(4)中药鉴定学:教授中药的鉴定方法、鉴定标准、鉴定技巧等。
(5)中药炮制学:介绍中药的炮制原理、炮制方法、炮制目的等。
(6)中药制剂学:讲解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临床应用等。
(7)中药临床应用:分析中药在临床各科的应用、配伍禁忌、用药注意事项等。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1)课堂讲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讲解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中药的临床应用、配伍禁忌等。
(3)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实践教学(1)实验室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中药鉴定、炮制、制剂等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实习教学:安排学生到中药企业、医院等实习,了解中药的生产、应用等实际情况。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中药企业、医院等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四、考核方式1.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第1篇摘要: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药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施与评价三个方面,探讨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策略,以期为药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药学人才的关键环节。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策略,以期为药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二、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1. 实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药物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基本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药学人才。
2. 实践教学内容(1)基础实验: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实验,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实验:包括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药事管理等实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3)综合实验:结合药学专业特点,开展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践教学方式(1)实验教学:采用实验演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项目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将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1. 实验教学实施(1)实验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合理设置实验课程,注重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