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果树树种选择的原则与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树种选择有哪些注意事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树种选择有哪些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树种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的质量及其各种效应的发挥。
快活林园林养护专家提醒您,选择树种时,一定要考虑到树种的特性以及与今后管理,养护的关系。
特别是管护成本,树体的大小、特性和叶花果的特点等。
选择合适的树种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的质量及其各种效应的发挥。
树种选择合理,不仅可大大提高绿化、美化效果,更可以节约建设投入与以后的管理养护费用;但如果选择不当,树木栽植成活率低、后期生长不良,不仅影响观赏特性的正常发挥,同时也难以发挥其保护环境及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大多选择乡土树种和当地栽培过的树种。
然而城市的发展则常常促使人们愈来愈热衷于从外地引种新、奇、特的植物,这就要求除了掌握树种选择基本原则外,还应注意树种的特性以及与今后管理,养护的关系。
特别是管护成本,树体的大小、特性和叶花果的特点等。
(一)管护成本在园林树木中很难找到完美的树种,几乎每个树种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及管理条件下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因此选择树种时要考虑它的预期功能与管护成木的关系。
例如,有些树种生长过快需频繁修剪;有些树种对水分要求过高,需经常灌溉;有些树种极易遭受病虫害的危害而防治工作量大;而有些树种其木质部强度较低,容易受到损伤而必须加强管护等。
因此不同种类的组合与今后必须投入的养护费用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经费上不能保证,那么宁可舍弃那些今后必须投入大量人力来进行养护管理的树种,而改选具有相似美学特性的易护理树种,如此才能确保园林群落的稳定、并发挥预期的功能。
(二)树体尺度主要包括树木高度,树冠的大小,一般是指树木达到壮龄时的树体大小,即处于生长发育盛期的乔木或灌木。
不同树种达到壮龄时树体的尺度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树种选择必须考虑到当其达到壮龄时树体的大小,否则若干年后树木就会超越设计时预留的空间,必须采取额外的措施来控制才能维持原来的景观效果。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道路绿化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通过带状或者块状的“线”性组合,使城市绿地连为一个整体,成为建筑景观、自然景观以及各种人工景观之间的“软”连接。
因此道路绿化越来越被重视,我国早在《汉书》中就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说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已有用松树作行道树的做法。
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也逐渐增多,便形成了各种与道路相关的绿带。
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
1、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全,有效地协助组织人流的集散,同时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现代化城市中除必备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立交桥、高速公路外,有时还有滨河路、滨海路、林荫道等。
通过道路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同时也避免了司机的驾车疲劳,提高安全。
1.1、城市环城快速路的植物配置通过绿地连续性种植或树木高度位置的变化来预示或预告道路线性的变化,引导司机安全操作;根据树木的间距、高度与司机视线高度、前大灯照射角度的关系种植,使道路亮度逐渐变化,并防止眩光。
种植宽、厚的低矮树丛作缓冲种植,以免车体和驾驶员受到大的损伤,并且防止行人穿越。
快速公路以及一般公路的立体交叉绿地要服从交通功能,保证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距。
出入口有作为指示性的种植,转弯处种植成行的乔木,以指引行车方向,使司机有安全感。
在匝道和主次干道汇合的顺行交叉处,不易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
立体交叉中的大片绿地即绿岛,不允许种植过高的绿篱和大量的乔木,应以草坪为主,点缀常绿树和花灌木,适当种植宿根花卉。
1.2、分车绿带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分车绿带宽度由道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窄者仅lm,宽可10m余,在隔离绿带上的植物配植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要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碍司机及行人的视线为原则,一般窄的分隔绿带上仅种高度不超过70cm低矮的灌木及草皮,成枝下高较高的乔木。
浅谈北方庭院果树树种选择及种植养护花草树木本来就是土地中生出的精灵,是一块地属性的表征。
在庭院种树,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可以令人赏心悦目,因此加强对庭院果树树种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北方庭院果树树种选择及种植养护的相关方面。
标签:北方庭院;果树;树种选择;种植养护1、北方庭院常见的城市绿化果树适宜于城市绿化的北方果树树种很多,功能较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1、苹果有“平”之谐音,寓意平安。
喜光,较耐寒,喜干冷的温带气候,忌湿热。
可作为庭荫树孤植,也可用作行道树,还可以成片种植在郊区,组成绿化带。
1.2、梨梨花淡白色,冰姿玉骨。
梨喜光,较耐荫、耐寒,喜湿润,耐干旱、瘠薄和碱土。
适宜于在大型园林或风景区内以及郊区成片种植,也可以作为庭院绿化树种。
1.3、杏杏是春天景色的代表。
早春花先叶开放,“杏花枝头著春风,十里烟村一色红”蔚为壮观。
杏喜光,适应性强,耐寒与耐旱力强,抗盐性较强,但不耐涝。
1.4、石榴石榴花期长、花色艳丽、花果繁多,为花果俱美的著名园林绿化树种。
石榴喜光和温暖气候,适宜于石灰质碱性至黄红壤酸性土壤中生长,有一定耐寒能力。
宜植于庭院、道路、起配景作用,可孤植、亦可丛植。
1.5、桃树姿美丽,桃花烂漫芳菲、色彩艳丽,与柳树配在一起,桃红柳绿相映成趣、春色明媚。
桃为阳性树,不耐荫,耐旱忌涝,耐高温,较耐寒,不耐碱和黏土。
可植于庭院一角,也可成片种植,构成桃花园景观。
观赏桃分为直立型、垂枝型和寿星桃;花有单瓣型、梅花型、月季型、牡丹型和菊花型;我国有很多供观赏的桃花品种,人面桃为其中之冠,还有红碧桃、花碧桃等,这些观赏花桃品种,都是可供观赏的佳品,它是绿化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之一。
1.6、樱桃樱桃早春先花后叶,花如彩霞,新叶娇艳,果若珊瑚,秋叶丹红,是观花观果树种。
喜光,喜肥,耐寒、耐旱。
1.7、葡萄葡萄是一种藤本蔓生植物,通过搭架人工引蔓可做到“占天不占地”。
绿叶成荫、硕果晶莹,适应性强,寿命长,是叶果俱佳、遮阴、观赏、经济效益并重的优良垂直绿化材料。
城市道路树种的选择原则城市道路树种的选择原则—古今中外道路绿化都备受重视。
中国早在《汉书》中就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说明二千多年前中国已有用松树作行道树,唐代京都长安用榆、槐作行道树。
北宋东京街道旁种植了桃李、杏、梨。
国外不少国家自古也重视行道树栽植,西欧各国常用欧州山毛榉、欧洲七叶树、椴、榆、桦木、意大利丝柏、世界爷、欧州紫杉等。
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增多,功能各异,形成了各种绿带。
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
一些发达国家和中国某些城市更把私宅、公共建筑周围的植物景观纳入到街道绿化,并连成一体,构成了整个花园城市,为此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条件和丰富了城市的植物景观。
城内、城郊各风景区、公园,植物园中还有许多不同级别的园路,其旁的植物配植更是丰富多采,不拘一格,使园景增色不少。
第一节、城市道路的植物配植:城市道路的植物配植首先要服从交通安全的需要,能有效地协助组织主流、人流的集散。
同时也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美化的作用。
现代化城市中除必备的人行道、慢车道、快车道、立交桥。
高速公路外,有时还有林荫道,滨河路、滨海路等。
由这些道路的植物配植,组成了车行道分隔绿带、行道树绿带,人行道绿带等。
一、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随着中国第一条沈阳到大连的高速公路通车,京津塘高速公路也随的通车,证明中国到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时代。
沈大高速公路符合国际高速公路的标准,具有上、下行4条以上的车道,中间3m的分隔带虽然梢窄些,但仍然可以种植低矮的花灌木、草皮及宿根花卉。
一般较宽的分隔带可种植自然式的树址。
路肩外侧及高速公路两旁则视环境进行专门的植物配植。
英国高速公路的线路常先由园林设计师来选定。
忌讳长距离笔直的线路,以免驾驶员感到单调而易疲劳,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公路线路的平面设计曲折流畅,左转右拐时,前方时时出现优美的景观,达到车移景异的效果。
公路两穷的植物配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喜欢配植宽20m以上乔、灌,草复层混交的绿带,认为这种绿带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至少可以成为当地野生动。
简析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方法【摘要】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是城市绿化生态功能和城市植物多样性景观的基础,也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绿化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树木需要经过多年的培育生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方法与对策1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1.1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1.1.1 本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的原则。
应充分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方面的条件,将本土树种作为园林绿化的主力。
同时,有效避免树种单调,将打造多彩的园林景观作为基本目标,适当选用适宜当地生长条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较好的优良外来树种。
1.1.2 功能性与观赏性有机结合的原则。
首先,在充分考虑绿化美化整体效果的前提下,通过对比片植、块植等方式的不同观赏效果确定培植方式。
其次,不同园林绿地的功能性是存在差异的,只有将树种的观赏性与功能性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好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1.3 生态屏障和观赏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应该突出其文化性,注重将生态屏障与观赏性进行有机结合,既要做到保护好名胜古迹,又要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1.2 树种选择1.2.1 落叶藤本树种。
落叶藤本树种是在乔木、灌木以及地被所处中间的类型,能够在城市绿化的见缝插绿中显示其独特的功能。
立体绿化形式是大力增加其绿化面积的有效形式,并能够有效降低城市绿化的成本。
在进行人工造景的过程中,落叶藤本树种可以和桥、廊、墙等地段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艺术景观。
1.2.2 乔木树种。
乔木树种在人工打造的园林中占有主导地位,是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的重点,能够进一步丰富生态体系的立体方面的结构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
在城市绿地景观的设计上,乔木能够很好地体现园林整体的轮廓线,并以其树形、色彩以及花叶果组成优美的园林景观。
1.2.3 灌木树种。
灌木树种地下部分的根生存能力强,在地上部分的成长速度也很快。
绿化中大树的标准
在城市绿化中,大树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为城市带来清新的空气和阴凉。
然而,在选植和管理大树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它们的生长和发展。
以下是绿化中大树的标准:
1. 树种选择。
在选植大树时,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树种。
同时,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抗性和适应性的树种,如梧桐、法桐、榉树等。
2. 树木质量。
选植大树时,应选择正常生长、枝干分布均匀、无明显病虫害、根系健康的树木。
同时,应注意树木的年龄和高度,以确保其生长和发展空间足够。
3. 树穴设计。
树穴的大小和深度应根据树木的品种、高度和宽度进行合理设计。
同时,应注意树穴的排水和通风,以确保根系的健康。
4. 植树方法。
在植树时,应避免伤害根系和树干。
同时,应注意对树木进行浇水、施肥和保湿,以促进其生长和发展。
5. 树木管理。
大树的管理应定期进行修剪、除草、喷洒农药等工作,以确保其健康成长。
同时,应注意防止人为损害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遵循以上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大树的成活率和品质,为城市绿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果树养殖的技巧和方法果树养殖是一项具有广泛潜力和可行性的农作物种植方式。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果树养殖都可以为人们提供可口的水果和经济收益。
以下是一些果树养殖的技巧和方法。
一、选址与土壤准备1.阳光充足:果树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促进果实生长。
因此,选择一个有充足阳光的地方用于果树种植非常重要。
2.微高地:果树宜选择微高的土地进行种植,这样可以避免积水和根部烂掉。
3.土壤肥沃:果树生长需要土壤含有足够的养分。
在种植之前,可以适量添加有机肥料、腐熟的饼肥或堆肥来提高土壤肥力。
4.排水良好:果树生长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水分积聚导致根部腐烂。
如果土壤排水性差,可以对土壤进行改良,如增加沙子或有机物质。
二、树种选择与繁殖方法1.选择适合的树种: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果树品种。
一些常见的果树品种包括苹果、梨、桃子、橙子等。
2.苗木选购:选择健康的苗木,树干至少有3至4个分枝。
检查苗木的根部是否有病虫害,并选择没有受过伤的苗木。
3.繁殖方法:果树的繁殖方法有嫁接、播种和插条繁殖等。
嫁接是最常见的果树繁殖方法,能够保留好的果树种质和增强抗病能力。
三、栽培与管理1.栽植季节:果树一般在春季进行移栽,天气较为温暖,适合果树的生长。
2.栽植间距:根据果树品种和树木的生长习性,合理设置栽植间距,一般在3到5米之间。
3.浇水:果树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特别是在果实发育期。
浇水应避免过多和过少,一般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4.修剪与疏果:果树定期修剪可以促进新梢的生长和果实的分布,疏果可以提高果实品质。
修剪要在树冠休眠期进行,疏果要在花落后适时进行。
5.施肥:果树需要适量的营养才能生长和结果。
施肥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化肥,注意肥料的用量和时机。
6.防治病虫害:果树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如果实腐烂、白粉病等。
定期检查果树的生长情况,如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四、收获与储存1.成熟判断:果实成熟的判断可以通过果实颜色、大小、硬度和果实的味道来判断。
城市绿化规划中的树种选择与配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城市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而在城市绿化规划中,树木作为绿化的主要元素之一,其选择与配置对绿化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化规划中的树种选择与配置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树种选择的原则在城市绿化规划中,树种的选择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绿化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树种选择应考虑适应性。
不同树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空气质量等因素。
其次,树种选择应考虑其生长速度和成熟期。
一些快速生长的树种可以更快地形成绿化效果,但也可能存在生长过快导致管理困难的问题。
最后,树种选择应考虑其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
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可以增加城市的美感,而一些具有生态功能的树种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树种配置的原则在城市绿化规划中,树种的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树种配置可以提高绿化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树种配置应考虑空间利用效率。
城市绿化空间有限,因此在选择树种和配置树木时,应尽量避免浪费空间,使得每一棵树都能发挥最大的绿化效果。
其次,树种配置应考虑生态连通性。
城市中的绿地应当形成一个生态网络,以促进生物的迁移和繁衍。
因此,在树种配置时,应考虑树木之间的距离和连通性,以便于小动物的活动和迁徙。
最后,树种配置应考虑景观效果。
城市绿化不仅要有生态功能,还应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因此,在树种配置时,应考虑不同树种的高度、形态和颜色等因素,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三、树种选择与配置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树种选择与配置的原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以北京市为例,该市的城市绿化规划中,选择了一些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如梧桐、杨树等。
这些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长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绿化效果。
论城市森林建设树种选择的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森林建设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而在城市森林建设中,树种选择是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适宜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乡土树种优先、生态优先原则、美化与防护功能兼顾、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统一、科学规划与合理配置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适宜性原则在选择树种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适宜性原则。
即所选树种应能适应城市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光照、空气污染等。
例如,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应选择对空气污染抗性强的树种;在土壤贫瘠的城市,应选择适应力强、耐瘠薄的树种。
二、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城市森林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树种选择上,应注重多样性,避免单一树种带来的风险。
多种树种的搭配,不仅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能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
三、乡土树种优先乡土树种是经过长时间自然选择和人工筛选的优良品种,适应性强,生长稳定,且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景观效果。
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以降低养护成本,提高种植成功率。
四、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应将生态效益放在首位。
所选树种应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在追求景观效果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效益。
五、美化与防护功能兼顾在选择树种时,要兼顾其美化功能和防护功能。
所选树种应能满足城市的绿化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同时还应具备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降低噪音等防护功能。
六、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统一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应注重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所选树种应既能为城市创造经济效益,如提供果实、木材等资源,又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如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等。
选择果树树种的原则作者:来源:《吉林科技报》2015年第39期经常会有农民朋友来电咨询吉林省种柑橘、香蕉行不行?还有的在展会上或电视上看到别人种植成功的果树种类要尝试。
其实种植果树和其他种类作物一样是有种植原则的。
一、适应性原则——因地制宜对于想要种植热带水果,笔者的回答是:不行。
吉林省地处寒温带,热带的植物生长不了。
在大棚里种,一是长不好,二是成本很高,没有意义。
大棚里可以种油桃、葡萄、樱桃、草莓,这些起码是落叶果树,在东北想种常绿果树是不可行的。
当然,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原来处于边缘的树种、品种,农民的地块如果小气候条件好,可以尝试种一下,如一些抗寒力较强的大苹果、杂交大果榛子等。
但是要尽量采取避寒措施,减少损失。
在空间上,应该把抗寒性差的树种、品种栽在山上,种植苹果梨多年的农民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是“霜打洼”,因为冷空气沉,容易在低洼的地方积聚,所以洼地栽树必须栽植抗寒树种;另外,在时间上也有讲究,我省低温年份是有规律的,就是10年1次周期性冻害,而未结果的幼树抗寒力强;进入成龄树,果树负载量过重,营养消耗大,抗寒力降低。
为了避免果树被冻,应该在预计大冻害的年份控制产量。
二、高效的原则——效益优先目前地产果品为什么效益下降?一是玉米价格长期高位运行,而地产水果价格徘徊不前。
二是人工费用增长很快,水果管理又比大田费工。
以采摘为例,1人1天能摘500斤123苹果,1天的工资是80~120元,所以每斤果采摘的成本就是0.20元钱左右。
还有修剪、打药、除草、施肥的费用,每斤果的成本就要达到0.40~0.50元钱,这样算起来,原来每斤只卖0.30~0.40元钱的小香水就赔钱,所以品种就要更新换代。
以后栽植的果树,要选择省工易管理、卖价高的。
三、发展前景的问题——市场前瞻栽植果树,早的也要3~4年结果,所以定植时要预测好。
应该看市场上缺少什么?要栽的品种货架期几天?是否耐贮运?如果鲜食卖不了,是否有加工的可能?还要考虑到目标市场(即要卖给当地农村,还是城市)的消费水平。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的对策思考作者:杜自云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5年第3期杜自云(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狮山镇林业站 651600)摘要:树种选择配置合理,不仅会给城市居民一种美的享受,同时还可以极大提升城市的人文内涵。
本文分析了城市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结合当前绿化树种选择现状,提出了树种选择与配置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对策1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1.1生态适应性原则要合理选择和配置绿化树种,必须在掌握其生态习性的前提下,根据“顺其自然、模拟自然”的实际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从绿化树种的生态习性、观赏价值和附近环境的协调等方面出发来进行选择。
1.2 艺术性原则在城市绿化景观的配置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统一、和谐的原则,以充分体现出树种选择配置的艺术性。
在进行绿化景观配置过程中,树种植被的线条、色彩比例都必须突出多样性,同时让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差异变化,从而实现视觉统一的效果。
另外,必须要注重树木植被之间的调和性。
1.3经济原则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在遵循上述两个原则的基础上,必须要通过更加经济的方式来取得最好的观赏效果。
在进行树种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本土树种以及适合当地种植的树种,另外还应结合绿化资金的多少来确定引进珍贵树种的数量,结合绿化管理能力来选择可粗放管理或必须精细管理的树种,同时还须考虑到绿化景观观赏效果持续时间的问题[1]。
2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存在的问题首先,树木种类较少,绿化群落结构过于简单,树种配置较为单一。
例如行道树,我国城市行道树通常选择国槐或者垂柳等,以乔木为主,而灌木以及藤本植物较少选择。
行道树的配置方式通常都是单排种植,隔离带中通常选择金叶女贞、小(水)蜡或者圆刺柏等植物修剪为组团形式,道路绿化带的观赏性较弱,景观效果不够明显。
其次,季相景观不够丰富。
春季观花乔灌少,秋季观叶树种少,彩叶树种应用少,没有充分发挥出城市绿化的观赏价值。
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的景观树木选种与配置原则园林绿化工程的验收过程是确保城市公共绿地和私人景观区域按照设计要求建设完成的重要环节。
而景观树木的选种和配置则是园林绿化工程中关键的一环,它能够直接影响到绿化效果和景观质量。
本文将介绍在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景观树木选种与配置的原则,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谨慎选择树种景观树木的选种是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具体的场地特点、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设计意图来选择合适的树种。
以下是一些选种原则:1. 生态适应性:树种应具备良好的生态适应性,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具备较强的抗逆能力。
2. 视觉效果:树木的选取应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树冠形态、枝干特征以及叶片颜色等方面均应考虑。
3. 经济价值:在选取树种时,也需要考虑其经济价值,比如是否具备观赏价值、草坪下方是否能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等。
二、合理配置树木除了树种的选择外,合理配置树木也是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配置原则:1. 度量和比例:树木的配置需要考虑到场地的尺度、比例和功能需求。
大型树木可以用于园林广场和大型景观区,而中型和小型树木适合用于小型休闲区和人行道两侧。
2. 空间分配:树木的配置应考虑到场地的功能需求和使用空间,不能占用过多的行走空间和视觉空间。
同时也需要注意树木之间的空隙和相互关系,以保证整体布局的协调与统一。
3. 种类多样性:树木的配置应注重种类多样性,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选择不同的树种可以形成对比效果,增加景观的变化和色彩感。
4.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树木的配置应注重生态性与可持续性,选择具有生态功能的树种。
比如具有固碳能力、净化空气功能或者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的树种。
总结:在园林绿化工程验收中,景观树木的选种与配置是确保绿化效果与设计要求一致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选种与配置能够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与价值,并为人们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场所。
议果树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果树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意义、进城果树树种的选择原则与要求及5种配置方式,为果树进城提供了借鉴,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果树园林绿化树种选择配置方式随着城市建设,人们对城区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在观赏效果上要求四季常绿,终年有花,季季观果,乔、灌、藤、草相映成趣,而且还要求城市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相结合。
果树作为一类特殊的绿化树种进入城市,已经受到城建、林业、园林绿化部门的关注,一些道路、公共绿地、公园、小区等已有分布,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并有逐步发展的趋势。
为更好推进果树进城,现将城市建设中果树应用的意义、树种的选择原则与要求、配置方式等进行简要介绍,仅供参考:1、果树进城的意义1.1、提高综合效能,提升城市品位不同的果树生物学特性、物候期也不同,在城市街道、公园、居民小区及庭院栽植果树,在不同的季节就会有不同的景观:有的花香、有的果奇、有的叶美,果树集观叶、赏花、看果等独特景观效果于一身;同时果品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营养价值高,有的还具有药用价值,有很好的医疗效能;另外,果树不仅能美化城市,还能有效降低城市的废气、粉尘、噪音等污染。
充分利用果树资源特别是观光果园,既可以丰富城市园林景观,提高绿化效果,又可为市场提供大量果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
1.2、有利于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现代社会正向着“城乡一体化”趋势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郊建设观光果园,可以作为市民身边的科普教育和道德教育基地,有利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
把农村和城市拉近,使农民和城镇居民互融,将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
2、进城果树树种选择的原则与要求2.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果树种类繁多,不同的果树树体高低、生物学特性以及绿化应用效果不同,所以我们在绿化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绿化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把自然环境条件与进城绿化的果树生态习性结合起来,以便选择合适的树种、品种,提高成活率。
树种规划的原则与内容树种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各类乔木和灌木树种是主要绿化材料,与草本植物相比,树木的绿化效果好、生态功能强,但其生长周期也比较长,需要多年培育才能达到最佳的绿化效果。
一、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的原则树种规划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生态学与树木栽培学规律和要求,不能仅仅从观赏美化的角度考虑问题,否则树木生长不良,或者不能正常完成其主要生长发育过程,观赏美化的目的也会落空。
为此,在树种规划中应遵循以下的生态学原则。
以乡土树种为主体,引进外来树种要积极。
在选择城市绿化树种时,首先应重视当地分布的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往往是长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树种,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当地的特色树种,或者是能反映当地景观风貌的树种,可以保证树种的生态学适应性。
与此同时,要积极引进外来新树种,特别是在类似自然地理条件下分布的树种和已经证明能适应当地条件的树种,以丰富绿化树种的组成。
还可以利用局部小地形和小气候进行引种栽培。
很多外来树种能够适应城市局部环境条件,在城市绿化中发挥巨大作用。
掌握立地条件,坚持适地适树。
树种规划要在全国掌握规划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主导性立地条件因素和限制性立地条件因素,从气候、土壤、水文、地质、现有植被等方面,分析与树种的关系,确定树种最适条件和极限条件。
因此,不仅要了解城市景观的整体自然地理条件,还要掌握局部小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条件,并了解哪些是比较稳定的因素,哪些是可以改造的,可以改造的程度如何等,以便加以利用。
由于城市建设会改变城市局部地形、土壤、水文等条件,特别是使土壤属性发生很大变化,所以要给予充分重视,必要时要采取人工改造措施。
二、城市绿地系统中树种规划的内容现有树种的调查。
调查当地乡土树种和已栽培的外来树种,掌握它们的生态习性、对当地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抗污染性和生长表现。
对外来树种,还要调查它对生态安全和当地树种的影响。
城市绿化果树树种选择的原则与要求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果树种类繁多,不同的果树树体高低、生物学特性以及绿化应用效果不同,所以我们在绿化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绿化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把自然环境条件与进城绿化的果树生态习性结合起来,以便选择合适的树种、品种,提高成活率。
以"适地适树"为基本原则,将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因素综合考虑,认真分析栽植区域的土壤和小气候特点,以选择"乡土果树"树种为主,尽可能的选择本地已经多年栽培实践、表现良好的地方优势果树树种、品种,根据城市立地类型有针对性的选择果树树种。
避免引种、移植和管理不当所带来的损失。
选用植物种苗时,尽可能地在本地选取和培育,坚持种苗本土化。
2、可行性原则
结合城市建设规划,选择日常管理容易、寿命长、抗性强、管理粗放、病虫害少、耐修剪、愈合力强的树种,通过修剪能够抬高或压低树冠,从而避免对车辆、行人和架空线路的影响。
同时城市绿化地带和一般果园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一般不如农户果园。
因此城市绿化区栽培的果树要求适应强的树种,而且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条件。
树种、品种的选择要坚持科学性、可行性原则,以保证绿化果树的正常生长和造景效果。
3、树种多样性原则
绿化树种的多样性是维护景观多样性和实现自身循环发展的基本条
件。
用于绿化的果树不同于一般果树,树种选择时应尽可能多一些品种,做到品种多样化,兼顾各种植物类型,使景观富于变化,不单调,让多种类型的植物,各展风姿,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以提高观赏价值。
同时,不同的果树开花和结果时节不同,可以在不同时期展现不同的花相,向人们提供不同种类的水果产品,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能体现。
将园林模拟成自然生态群落,充分考虑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生态交互性,兼顾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尽量减少以人的暂时需求为中心,片面种植单一植物的现象,尽力避免因植物搭配不当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只有品类多样化才有生态稳定性,只有植物生态系统稳定,才能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从而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观赏性原则
用果树做绿化树在实现绿化美化功能的同时,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必须注意把绿化美化功能放在首要位置,不能本末倒置。
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它的根本功能。
因此,在选择果树的时候应选择观赏价值高、能够自花结果的果树品种,除了要考虑它本身的生态习性外,还要考虑与绿化地段的配置情况。
如行道树以提供绿荫为主,要选择冠大荫浓、生长快的树种,风景区可选择冠、叶、花或果实部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类等。
使不同的果树在不同的时期、地点以其叶、花、果展示异样的观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