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切片步骤很全面
- 格式:docx
- 大小:118.80 KB
- 文档页数:4
病理冰冻切片的制片流程:
①取材,未能固定的组织取材,不能太大太厚,厚者冰冻费时,大者难以切完整,好为24×24×2mm。
②取出组织支承器,放平摆好组织,周边滴上包埋剂,速放于冷冻台上,冰冻。
小组织的应先取一支承器,滴上包埋剂让其冷冻,形成一个小台后,再放上细小组织,滴上包埋剂。
③将冷冻好的组织块,夹紧于切片机持承器上,启动粗进退键,转动旋钮,将组织修平。
④调好欲切的厚度,根据不同的组织而定,原则上是细胞密集的薄切,纤维多细胞稀的可稍为厚切,一般在5~10um间。
⑤调好防卷板。
制作冰冻切片,关键在于防卷板的调节上,这就要求操作者要细心,准确地将其调较好,调校至适当的位置。
切片时,切出的切片能在时间顺利地通过刀防卷板间的通道,平整地躺在持刀器的铁板上。
这时便可掀起防卷板,取一载玻片,将其附贴上即可。
⑥应视不同的组织选择不同的冷冻度。
冷冻箱中冷冻度的高低,主要根据不同的组织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如:切未经固定的脑组织,肝组织和**结时,冷冻箱中的温度不能调太低,在-10--15℃左右,切甲状腺、脾、肾、肌肉等组织时,可调在-15~20℃左右,切带脂肪的组织时,应调至-25℃左右,切含大量的脂肪时,应调至-30℃。
冰冻切片步骤很全面冰冻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在生物学、医学研究、组织学观察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冰冻切片步骤,旨在提供全面的指导。
注意,不同的实验目的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因此请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步骤。
1.準备1.1获取你所需的样本。
这个样本可以是活体动物的组织,也可以是固定处理后的组织。
1.2准备冷冻介质。
通常使用的冷冻介质包括液氮、干冰和冷冻套。
液氮是一种非常冷的液体,可以迅速冻结样本。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可以提供较低的温度。
冷冻套是一种装置,可以通过循环冷却剂来维持全套工具的较低温度。
1.3准备工具和设备。
这些工具和设备通常包括切片机、切片模具、刀片、显微镜片和刷子。
1.4调整工作环境。
确保实验室温度适宜、空气流通,并消毒工作台和其他工具。
2.样本取样和固定2.1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样本区域。
例如,在动物研究中,你可能需要选择大脑的特定区域。
2.2切下样本。
使用手术器械,例如手术剪刀和手术刀,在样本区域周围切下足够大小的组织块。
2.3快速固定样本。
使用适当的固定液将样本固定。
常用的固定液包括10%缓冲福尔马林和4%聚乙二醇。
将样本完全浸没在固定液中,确保完全固定,避免其损伤。
3.冷冻3.1冷冻样本。
将固定的样本迅速置于冷冻介质中。
如果使用液氮,直接将样本放入液氮中。
如果使用干冰,将样本放入常温下事先准备好的干冰盒中,并立即放入冷冻套中。
3.2冷冻条件。
根据样本的性质和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冻条件。
通常情况下,液氮的温度低于-150°C,而干冰的温度大约为-78°C。
3.3冷冻时间。
样本的冷冻时间取决于其大小和固定液的穿透性。
通常情况下,较小的样本需要较短的冷冻时间,而较大的组织块需要较长的冷冻时间。
一般而言,冷冻时间为几个小时到几天。
4.切片4.1为切片做准备。
在切片之前,将切片模具放在切片机上,并冷却至所需的温度。
同时,将刀片插入切片机。
4.2取出样本。
冰冻切片制片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方法。
因其制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捷、简便,而多应用于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
冰冻切片制片实验步骤1、组织固定:新鲜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24h以上。
将组织从固定液取出在通风橱内用手术刀将目的部位组织修平整。
2、脱水:将修切好的组织放于15%的蔗糖溶液内4°冰箱脱水沉底后转入30%的蔗糖溶液内4°冰箱脱水沉底。
3、OCT包埋:将脱好水的组织取出用滤纸将表面水稍吸干后切面朝上放于包埋台上,组织周围滴上OCT包埋剂,将包埋台放在冰冻切片机的速冻台上速冻包埋,OCT变白变硬后即可进行切片。
4、切片:将包埋台固定于切片机上,先粗切将组织面修切平整后即可开始切片,切片厚°8-10μm。
将干净的载玻片平放于切出的组织片上方即可将组织贴于载玻片上。
-20°保存备用。
注意事项1、组织尽可能新鲜、骤冷愈快愈好,才能避免冰晶,常用的骤冷剂有:① CO2气(-78℃)② 丙酮干冰冷却的轻石油醚、乙烷和庚烷(-80℃)③ 液氮(-190℃)④ 液氮冷却的丙烷(-19℃)。
液氮适用于组织化学,较安全。
缺点:组织块易发生龟裂。
2、为防止水解酶和其他物质的移位、弥散,常用4℃、24小时的甲醛固定能很好地保存酶类。
但对许多脱氢酶和转移酶能灭活。
故不宜使用,低温,冷甲醛短时间固定(10分钟左右)固定,可显示琥珀酸脱氢酶。
3、电镜出现后,需要保存细胞的超微结构,以4%缓冲戊二醛(25%戊二醛16ml;0.1M二甲胂酸(pH7.)84ml;蔗糖8g)固定较好。
这些固定液主要用于水解酶,而不适于许多氧化还原酶和转移酶。
冰冻切片是指将组织在冷冻状态下直接用切片机切片。
它实际上是以水为包埋剂,将组织进行冰冻至坚硬后切片的。
在冰冻切片前组织不经过任何化学药品处理或加热过程,大大缩短了制片时间。
同时,由于此法不需要经过脱水、透明和浸蜡等步骤,因而较适合于脂肪、神经组织和一些组织化学的制片,并作为快速切片的方法应用在临床诊断。
1.取材:应尽可能快地采取新鲜的材料,防止组织发生死后变化。
2.速冻:为了较好地保存细胞内的酶活性或尽快制成切片标本的需要,一般在取材后就要立刻对组织块进行速冻,使组织温度骤降,缩短降温的时间,减少冰晶的形成。
液氮速冻切片法是实验室最常用的速冻切片方法。
具体做法是将组织块平放于软塑瓶盖或特制小盒内(直径约2cm),如组织块小可适量加OCT包埋剂浸没组织,然后将特制小盒缓缓平放入盛有液氮的小杯内,当盒底部接触液氮时即开始气化沸腾,此时小盒保持原位切勿浸入液氮中,大约10-20s组织即迅速冰结成块。
在制成冻块后,即可置入恒冷箱切片机冰冻切片。
若需要保存,应快速以铝箔或塑料薄膜封包,立即置入-80℃冰箱贮存备用。
3.固定:样品托上涂一层OCT包埋胶,将速冻组织置于其上,4℃冰箱预冷5-10min 让OCT胶浸透组织。
取下组织置于锡箔或者玻片上,样品托速冻。
组织置于样品托上,其上再添一层OCT胶,以完全覆盖为宜,速冻架(PE)上30min。
4.切片:恒温冰冻切片机为较理想的冰冻切片机,其基本结构是将切片机置于低温密闭室内,故切片时不受外界温度和环境影响,可连续切薄片至5-10μm。
切片时,低温室内温度以-15℃~-20℃为宜,温度过低组织易破碎,抗卷板的位置及角度要适当,载玻片附贴组织切片,切勿上下移动。
切好室温放置30min后,入4℃丙酮固定5~10min,烘箱干燥20min。
PBS洗5min×3。
进行抗原热修复,微波热修复也可,室温自然冷却。
可用3%H2O2孵育5~10min,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冰冻切片制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冰冻切片是一种常见的制备生物组织切片的方法,其原理是将生物组织迅速冷冻并切割成极薄的切片,用于研究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组织学变化。
下面是冰冻切片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冰冻切片的制作方法:1.组织采集:选择需要研究的组织,如动物器官或植物部位,通常用组织固定剂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组织的形态结构。
2.组织预处理:将固定的组织转移到含有蔗糖或蔗糖与聚乙二醇的冰冻液中,浸泡一定的时间使组织与冷冻液充分均匀接触,便于组织快速冷冻。
3.冰冻:使用液氮或刀片冷冻架等快速冷冻设备,将组织迅速冷冻至-20℃以下,使组织中的水分迅速形成冰晶,避免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
4.切割:将冷冻的组织置于切片机或切片微波机上,用冷冻刀片将组织切割成薄片,通常厚度为10-30μm。
5.将切割好的切片用刷子或微型镊子移至载玻片上,通常用蛋白质固定剂或聚甲醛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切片的形态结构。
6.干燥:将固定好的切片置于干燥器中,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干燥切片,使其充分固定在玻片上。
7.染色:根据需要可对切片进行染色处理,常见的染色方法有HE染色、银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
二、冰冻切片的注意事项:1.快速冷冻:为了保持组织的形态结构和避免变形,必须采用快速冷冻的方法,将组织迅速冷冻至-20℃以下。
液氮和刀片冷冻架是常用的设备。
2.切片设备:选择适合的切片设备,如切片机或切片微波机。
刀片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常见的冰冻刀片有钢刀、玻璃刀和蜡刀,选择合适的刀片可以提高切片质量。
3.切片厚度:切割时要控制好切片的厚度,通常为10-30μm。
切片太薄容易导致组织切面不完整,切片太厚则不能得到清晰的显微镜图像。
4.切片技巧:切片技巧也很重要,需要稳定的手部技巧和耐心。
在切割时要保持刀片的稳定,避免划伤或碎裂组织。
5.切片保存:切好的切片需要妥善保存,可以用普通干燥器或冷冻干燥器进行干燥,避免切片变形和水分损失。
6.染色方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
冰冻切片步骤很全面1.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是制备冰冻切片的第一步,要确保标本的新鲜度和完整性。
采集时需注意使用无菌器械,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对于细胞切片,可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的细胞;对于组织切片,采集适量的组织,尽量保持其原有结构。
2.固定:在采集后,为了防止细胞或组织的结构和形态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a.4%的硫酸镁:使用4%的硫酸镁固定剂,固定15-30分钟。
b.4%的甲醛:使用4%的甲醛固定剂,固定15-30分钟。
c.10%的缓冲福尔莫林:使用10%的缓冲福尔莫林固定剂,固定4-24小时。
3.包埋:包埋是将固定的细胞或组织进行预处理,以便后续的冷冻切片。
常用的包埋方法有:a.脱水:使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脱水处理,通常有70%、80%、95%和100%四个浓度。
b.渗透剂:使用溶解在脱水剂中的渗透剂,如氯仿、苯酚、醋酸酯等,以提供组织切片的硬度和稳定性。
c.包埋剂:将脱水后的组织切片放入包埋剂中,如石蜡、冻脂等;对于细胞切片,可直接在载玻片上进行包埋。
4.冰冻:冰冻是制备冰冻切片必不可少的步骤,它能够保持细胞或组织的原有形态和结构。
常用的冰冻方法有:a.冷冻板法:将包埋好的标本放置在预冷冻的金属冷冻板上,然后放入液氮中进行快速冷冻。
b.冷冻微才法:将包埋好的标本进行逐步冷冻,在每一步冷冻前都将标本表面的水分吹干。
c.冷冻机法:使用专用的冷冻机进行冷冻,通常温度在-20至-30°C。
5.切片:切片是冰冻切片的核心步骤,需要使用显微切片机或冰冻切片机进行操作。
切片前需将冷冻的标本块取出,等待恢复到适宜切片的温度(一般为-20至-30°C)。
然后,使用坚硬的切片刀或切片刀片切取薄片,通常厚度为5-20微米。
切片时需注意保持刀片的锋利度和角度,以保证切片的质量。
总结:冰冻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和临床诊断技术,它通过对细胞和组织进行固定、包埋、冰冻和切片等步骤,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和分析样本的结构。
划重点!冰冻切片流程和注意事项都在这了!快快get起来~冰冻切片定义冰冻切片是指新鲜组织不经过任何固定、脱水、透明等处理,不需要石蜡包埋,直接在冰冻切片机上进行切片的一种方法。
冰冻切片特点:操作简单,耗时短,对组织抗原损伤小,对环境污染小。
冰冻切片流程(10-15min内即可完成):取材→包埋(<30s)→冷冻(1-3min)→切片(2-5min)→固定(10-15s)→染色(4-5min)→封片(<1min)1、取材(1)新鲜组织取材不能遇水,如果组织自身带水较多,可用滤纸吸干(目的是为了防止冰晶空洞等现象在切片过程中产生);(2)取材的工具也要保持干燥,取材时所取的范围应尽量避开出血坏死区域及脂肪区域;(3)取材组织大小要合适,厚度尽量在3mm,最多不要超过5mm(组织过大切片时阻力加大,易产生刀痕和褶皱)。
2、包埋(1)包埋机一般使用OTC或普通胶水,OTC包埋剂质感细腻,对刀片损伤小,有利于切片;(2)包埋时要将包埋剂涂抹均匀,确定好组织的包埋方向,例如管腔、皮肤、囊壁等要竖立包埋;(3)包埋体积较小的组织,可以先挤压少许的包埋剂形成一个平台,再放入小组织进行包埋。
3、冰冻温度与时间(1)冰冻温度与时间是冰冻切片的关键步骤,要根据组织的类型和大小来调节;(2)冰冻温度过低,会造成组织过硬,切片碎裂;温度过高会造成组织硬度不够,难以切片;(3)不同组织冰冻切片适宜温度:4、切片(1)在组织和包埋剂冷冻到发白后即可开始切片;(2)切片时右手摇动手轮要力道均匀、柔和、缓慢,切片厚度控制在5um左右,左手持毛笔在切片形成时轻按住组织边缘,使其不发生卷曲;(3)将切片展平粘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应立即放入固定液中固定,如果固定不及时,会发生细胞退变,切片中细胞核模糊不清呈雾状。
5、染色流程:固定(95%乙醇)→苏木素→水洗→盐酸乙醇分化(0.5~1%)→水洗→温水返蓝→伊红→梯度酒精→二甲苯透明→封片6、注意事项(1)纤维及结缔丰富的组织,应顺着纤维纹理切片,否则容易崩裂;(2)较硬较脆的组织应尽量切的薄一些;(3)选择合适的固定液(95%乙醇、甲醛、甲醇、丙酮),且固定液要保持新鲜,及时更换固定液;(4)组织尽量快速冷冻,组织间隙的自由水易冷冻凝结形成冰晶,组织冷冻越缓慢,冰晶形成的数量越多,体积越大。
冷冻切片法流程冷冻切片法可是个很有趣的实验方法呢!让我来给你讲讲它的流程吧。
一、准备工作。
咱得先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
像冷冻切片机得提前检查好,确保它能正常工作。
还有载玻片、盖玻片,这些小物件可不能少。
冷冻剂也得备足了,这就像是给咱们的切片准备的“小冰箱”呢。
另外,取材工具也很重要,像手术刀之类的,要锋利又干净。
标本也是关键,要选取合适的组织,这个组织得具有代表性,就像选演员一样,得挑个能把整个故事讲清楚的“主角”组织。
二、取材。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
要快速地把组织取出来,为啥要快呢?因为时间一长,组织可能就会发生变化啦。
就像新鲜的水果放久了会烂一样,组织放久了结构可能就不那么准确了。
取出来的组织大小也要合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太大了放不进切片机,太小了又可能切不到想要的结构,就像穿衣服一样,得不大不小刚刚好。
而且在取材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对组织的损伤,这组织可是很“娇弱”的呢。
三、冷冻。
把取好的组织放到冷冻切片机里面冷冻。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食物放进冰箱速冻一样。
冷冻的温度得调好,不能太冷也不能不够冷。
太冷了可能会让组织变得太硬,容易碎掉,就像冰块掉地上容易裂一样。
不够冷呢,组织又切不好,软趴趴的怎么能切出漂亮的切片呢。
在冷冻的时候还要注意观察组织的状态,就像看着锅里的菜有没有熟一样。
四、切片。
等组织冷冻好了就可以切片啦。
切片的时候手要稳,就像绣花一样。
切片的厚度也很有讲究,太厚了看不清楚细胞结构,太薄了又容易切坏。
这就需要不断地练习,找到那种恰到好处的感觉。
而且切出来的切片要完整,不能缺边少角的,不然就像漂亮的拼图少了几块,多可惜呀。
五、贴片。
切好的片子要贴到载玻片上。
这个时候要小心操作,就像把小宝贝轻轻地放在床上一样。
要确保片子贴得平平整整的,不能有褶皱,要是有褶皱就像衣服没熨平一样,看着就不舒服,而且还会影响观察呢。
六、染色。
贴片完成后就可以染色啦。
染色剂就像给组织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看到不同的结构啦。
全部实验步骤1 取新鲜组织于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2 30%蔗糖脱水48小时以上3 -250C包埋(冰冻切片机内)4冰冻切片冰冻切片步骤1.冰冻切片4um左右,室温25°C复温30min,浸入4°C预冷的丙酮固定10min,2.PBS(PH为7.2-7.4)在9cm皿内摇床冲洗3次,每次5min(第一次冲洗时间短些,约1min后更换)3.用30%过氧化氢一份,纯甲醇50份(需要现配,避光条件封闭,可以用纸盒盖住皿)30min。
4.PBS(PH为7.2-7.4,酸性)在9cm皿内摇床冲洗3次,每次5min(第一次冲洗时间短些,约1min后更换),甩去PBS,擦干切片周围的水分,用免疫组化笔或蜡笔在组织周围画一适当大小的圈,距离组织不宜太近,与切片组织保持5mm左右距离,太近会导致边缘效应。
5.5%BSA,室温孵育20min,期间注意观察,以免BSA干燥而导致背景太高,请注意在皿内玻片两侧放置浸湿的卫生纸或棉球。
6.甩去血清,PBS洗1min,擦干周边水分,圈内可不擦,但尽量要甩干,以免导致抗体浓度不均。
7.配置一抗工作液用5%BSA(抗体浓度为1:100),悬空加入一抗工作液50-100ul,枪头不要触及组织,以免损伤组织结构,滴加一抗后在水平桌面画圈方式振荡,混匀一抗,否则抗体可能附着不匀。
8.放入湿盒内,置于4°C冰箱过夜(最长不可超过48h),注意盖盖,放入后观察玻片是否处于水平位(否则抗体可能流失,导致玻片组织干掉,出现背景高和假阳性),孵育期间观察抗体是否干,若干了赶快用PBS清洗浸泡。
9.第二天上午取出玻片,置常温复温30min,后PBS冲洗1+5+5+5min,10.滴加1:100生物素标记的二抗(注意选择核对一抗来源,抗体加入稀释后在EP管内弹匀,掌上离心机离心)室温孵育30min-1h,后PBS冲洗1+5+5+5min。
11.滴加1:100比例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PBS稀释液(SABC)室温1h,后PBS冲洗1+5+5+5min,甩干,以免显色不均。
冰冻切片的步骤要求和作用冰冻切片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学研究的技术,用于制备组织切片以供光学显微镜观察。
冰冻切片的步骤要求和作用如下:一、步骤要求:1.标本固定: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标本进行固定。
常见的标本包括动植物组织、器官、细胞等。
固定常采用的方法有乙醛定型法、福尔马林定型法等,目的是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2.干燥:将固定好的标本进行干燥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空气干燥、醋酸解脂等。
干燥的目的是使细胞固定在组织中,减小切片过程中的移位和变形。
3.冰冻:将固定好且干燥的标本进行冰冻处理,通常使用低温冷冻机或液氮进行冰冻。
冰冻的目的是使细胞和组织速冻,保持其原有的结构和形态。
4.切片:使用显微切片机或冰冻微浪切片机将冰冻标本切割成薄片。
切片的要求是薄且均匀,通常在10-50微米之间。
5.捕获:用切片夹将切片移入载玻片上,并注入缓冲液或显微镜密封液,以保持切片的湿润和结构稳定。
6.染色:根据需要可以对切片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苏木精-伊红染色、姜黄染色等,目的是突出组织结构和细胞器。
二、作用:1.结构观察:冰冻切片制备的组织切片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立体感强的结构信息,可以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
2.免疫组化:冰冻切片可以被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用来检测特定的蛋白质和其他分子在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程度。
3.分子定位:通过使用特定的探针或荧光标记物,冰冻切片可以用于分子定位实验,可实现对特定分子在组织中的定位和可视化。
4.病理学研究:冰冻切片可以提供病理学诊断的信息。
医学领域常用冰冻切片技术进行快速病理诊断,如冷冻切片法可以在手术中实时检测并确定肿瘤的范围和边界。
5.遗传学研究:冰冻切片被广泛用于研究组织和细胞的遗传变异、突变和表达差异等。
如原位杂交和原位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特定基因在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
6.药物筛选:冰冻切片可以用于药物的筛选和效果评估。
通过给予切片不同的药物处理,可以观察药物在组织中的作用和效果。
冰冻切片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有机溶剂(如乙醇、氯仿、甲醇等)、30%的蔗糖溶液、液氮、切片刀、显微镜玻片、显微镜载玻片、切片盒等。
2.收集和处理样品:可以选择动植物的组织或细胞作为实验样品。
收集样品后,可以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进行清洗和去除杂质。
如果是动物组织,可以选择将其冷冻在液氮中,以保持其完整性。
3.组织固定:将收集到的样品转移到含有组织固定剂的试管中。
常见的组织固定剂包括缓冲液、乙醛或霍乱毒素。
根据所需的实验目的和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组织固定剂。
4.组织固定处理:组织固定的时间因组织类型和目的有所不同,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之间。
在固定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缓冲液,以维持组织的pH值和渗透压。
5.甘油渗透:将固定的组织置于甘油溶液中。
甘油的作用是提高组织的柔软度和切片的质量。
一般可选择10%左右的甘油溶液。
6.冰冻:将处理好的组织置于液氮中,直到其完全冰冻。
冰冻的温度通常为-20℃。
在冰冻过程中,可以使用冷冻托盘和冷冻盒等设备加快组织的冻结速度。
7.切片:使用预先冷却的切片刀,将冰冻的组织切成所需的薄片。
切片的厚度一般为10-100微米。
为了保证切片的质量,可以在切片过程中使用切片保护剂,如30%蔗糖溶液。
8.华里士染色:将切好的组织切片转移到显微镜载玻片上,使用华里士染色液进行染色。
华里士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组织染色方法,可以染色细胞核和细胞浆。
9.覆盖玻片:将染色后的切片盖在显微镜玻片上,并使用透明胶片或封口剂固定切片。
10.显微观察:将制备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和记录感兴趣的细胞或组织结构。
可以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镜头进行观察和分析。
11.结果分析:对观察到的细胞或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和解释。
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的分析和处理。
12.结论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并进行讨论。
可以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组织冰冻切片步骤冰冻切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获取生物样品的细胞或组织的薄片,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下面将介绍组织冰冻切片的步骤。
1. 材料准备首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冷冻剂(如液氮或干冰)、组织样品、切片刀、切片刀床、切片刀片、切片缓冲液(如磷酸盐缓冲液)和载玻片。
2. 固定组织样品将待切割的组织样品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固定,比如使用福尔马林或其他适合的固定剂。
固定的目的是保持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的染色质形态。
3. 冷冻组织样品将固定后的组织样品置于冷冻剂中,使其迅速冷冻。
常见的冷冻剂包括液氮和干冰,其温度低于零下80摄氏度。
冷冻过程应尽量迅速,以避免组织样品的结构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4. 制备切片刀床和刀片在切片刀床上放置适当大小的切片刀片,确保刀片干净锋利。
切片刀片的角度和刀片的锋利度会影响切片的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刀片。
5. 切割组织样品将冷冻的组织样品取出,迅速放置在切片刀床上,并用切片刀沿着组织的纵向或横向切割,制备薄片。
切割时要保持手的稳定和力度的均匀,以获得均匀且薄的切片。
6. 收集切片使用切片刀片或刷子将切割好的组织切片收集到切片缓冲液中。
切片缓冲液可以保持组织切片的湿润和形态结构。
7. 制备载玻片在载玻片上涂抹一层适当的胶水或明胶溶液,将收集好的组织切片均匀地放置在载玻片上。
确保组织切片的平整和分布均匀。
8. 干燥和固定切片将载玻片放置在室温下或烘箱中,使其干燥。
干燥后,可以使用染色剂或其他化学试剂对切片进行染色或固定,以便后续的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9. 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将制备好的组织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组织的形态结构、细胞的类型和分布等信息。
可以使用不同的显微镜技术,如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以获得更详细和精确的数据。
10. 结果记录和分析根据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记录和分析组织切片的特征和变化。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科学结论和研究结果。
冷冻切片法流程好的呀,那咱们就开始聊聊冷冻切片法的流程吧。
冷冻切片法呀,这可是个挺有趣的东西呢。
一、准备工作。
咱们先得把要用的东西都找齐喽。
要有一台冷冻切片机,这就像是厨师的炉灶一样重要。
然后就是刀片啦,这刀片可得锋利得很,就像侠客的宝剑,要是钝钝的,那可切不好。
还有冷冻剂,这可是让样本能被冷冻起来的关键呢。
样本当然也不能少啦,不管是组织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都得准备好。
另外,像载玻片、盖玻片、固定液这些小玩意儿也得准备妥当,它们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缺了哪个都不行。
二、样本处理。
样本拿来之后呀,可不能就直接往切片机里塞。
要先处理一下的。
如果是组织样本,得把它修剪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就像我们剪头发一样,要弄得整整齐齐的。
而且要尽量保证样本的新鲜度,如果放太久了,就可能会影响切片的质量啦。
这时候呀,就把样本放到冷冻剂里去,让它快速地冷冻起来,就像给它穿上了一层冰铠甲一样。
三、切片操作。
样本冷冻好了,就可以开始切片喽。
把冷冻好的样本放到冷冻切片机的样本台上,要放稳当哦,不然切的时候就会晃来晃去的,那切出来的片子可就歪歪扭扭的啦。
然后调整切片机的参数,这就像调整相机的焦距一样,要找到最合适的设置。
启动切片机,看着刀片慢慢地切过样本,一片薄薄的切片就诞生啦。
这切片可得薄厚均匀才行,要是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就像人的头发有的地方长有的地方短一样奇怪。
四、切片处理。
切好的片子可不能就这么不管了。
要把它小心地取下来,放到载玻片上。
这时候呀,可能会用到一些固定液,把切片固定住,就像用胶水粘住一样,这样它就不会乱跑啦。
然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染色或者其他的处理。
染色就像是给切片穿上漂亮的衣服,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里面的结构。
五、观察与保存。
处理好的切片就可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啦。
这时候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微观世界的大门,能看到很多奇妙的东西呢。
观察完之后呀,如果想要保存切片,就得把它放在合适的地方,盖好盖玻片,避免它被弄脏或者损坏。
冰冻切片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嘿,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这冰冻切片的那些事儿,可别小看它哟,这里头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那可不少呢!
先说这第一步,取材那可是相当关键呐!就好比你要做一道超级美味的菜,原料得新鲜吧!取材的时候就得眼疾手快,别磨蹭,不然那材料都不新鲜啦!而且取的位置也得准,不然切出来的片子可就不地道喽。
然后就是速冻啦,这就像是给材料来个急速冰镇。
嘿,可别慢悠悠的,得赶紧把它冻得邦邦硬,不然切片的时候可就不好玩啦。
想象一下你切个软不拉几的玩意儿,那能成啥样!
接着就是切片啦,这可是个技术活。
就跟咱削苹果似的,你得手法稳,不然切出来那一片片厚的厚,薄的薄,那可不行!我跟你说,这时候就得开启“大师模式”,每一刀都得恰到好处,别整那些歪七扭八的片子出来。
哎呀,这过程中可得注意好多事儿呢。
比如说温度得控制好,太高了不行,太低了也不行。
温度不对,那切出来的片子不是皱皱巴巴就是碎成渣,这可不是咱想要的结果嘛。
还有呢,切片机也得爱护好,就跟咱的宝贝似的,不然它捣乱起来,你可就有的愁喽。
有时候啊,这冰冻切片就跟一场战斗似的,你得和各种因素斗智斗勇。
一不小心哪里出点差错,那片子可不就给你颜色看啦!但咱也不能怕呀,就得勇敢面对,慢慢摸索,找到最佳的方法。
我还记得刚开始接触冰冻切片的时候,那真叫一个手忙脚乱啊。
不是这儿出问题就是那儿不行,简直让我哭笑不得。
不过呢,随着经验的积累,现在咱也能轻松应对啦。
总之呢,冰冻切片虽然有些麻烦,但只要咱掌握了步骤和注意事项,加上那么一点点的耐心和细心,就一定能把它搞定!友友们,加油干吧,让我们在冰冻切片的世界里闯出一片天!。
冰冻切片的步骤要求和作用冰冻切片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切割技术,它使用低温冷冻样品,然后使用切片机将样品切成非常薄的切片。
冰冻切片技术是生物学研究和医学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它可用于观察许多样品的内部结构,如细胞、组织和器官等,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功能和形态。
下面将详细介绍冰冻切片的步骤要求及其作用:1.样品固定:在进行冰冻切片前,样品需要进行固定以保持其形态、结构和细胞凝胶状态。
常见的固定方法包括乙醛固定和冷凝固定。
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取决于待测样品的特性和研究目的。
2.固定样品冷冻:在进行冰冻切片前,固定的样品需要在低温下冷冻。
冷冻操作的关键是控制冷冻速度和温度,以防止样品在冷冻过程中发生损伤。
常见的冷冻方法包括液氮冷冻和冷冻板冷冻。
液氮冷冻可以实现更快的冷冻速度,而冷冻板冷冻则可以更好地控制冷冻温度和速度。
3.制备切片:冷冻后的样品需要进行切片。
切片机通常用于切割样品。
在切片机工作之前,需要将切片刀冷却到适当的温度,以防止冻结的样品在切割过程中解冻。
然后,将冷冻样品放在切片机上,并调整合适的切片参数,包括切片厚度和速度等。
4.收集切片:完成切割后,收集切片并放置在适当的载玻片或载片上。
注意不要损坏或弄丢切片,同时避免切片之间的交叉污染。
将切片放置在载片上后,可以进行染色、免疫染色或其他实验处理。
5.形态学检查:切片制备完成后,可以使用显微镜对切片进行形态学检查。
通过观察切片,研究者可以进一步了解样品的内部结构,如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形态、形状、大小、有丝分裂状态、细胞排列、器官的血供和微观解剖结构等。
6.免疫组化处理:冰冻切片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免疫组化染色。
可以使用适当的抗体来标记感兴趣的分子,从而确定其在样品中的存在和定位。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一些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定位和数量,并进一步揭示其在生物学过程中的功能。
7.其他实验处理:除了免疫组化处理外,冰冻切片还可以在其它实验中应用。
例如,可以在切片上进行蛋白质或核酸的杂交实验,研究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或基因表达的调控。
冰冻切片的原理、流程和注意事项1冰冻切片的原理冰冻切片是指新鲜组织不经过任何固定、脱水、透明等处理,不需要石蜡包埋,直接在低温恒冷切片机冷冻后马上进行切片的一种方法。
冰冻切片具有操作简单、对环境污染小和对组织抗原损伤小的特点。
又因制作时间和材料有限,保证高质量的冰冻切片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正确率。
2冰冻切片的操作流程整体流程:送检和取材要求:•送检标本及时新鲜,组织无需固定,不能遇水,防止冰晶空洞等现象在切片过程中产生•取材的器械要保持干燥,取材时所取的范围应尽量避开出血坏死区域及脂肪区域•所取组织块大小应合适。
组织过大切片时阻力加大,难免产生刀痕及褶皱,加大了制片的难度包埋:•包埋剂一般使用OCT或普通胶水•包埋时将包埋剂涂抹均匀,并根据组织情况和医生的要求确定包埋方向,如管腔、皮肤、囊壁等要立埋•组织体积较小,可先挤入少许胶在包埋托上形成一个”平台“,再放入小组织进行包埋冰冻温度与时间:冰冻的温度与时间时制作冰冻切片的关键因素,需要根据组织的种类、厚度和大小来调节。
如果温度过低,会造成组织过硬、切片破碎;温度过高会造成组织硬度不够,难以切片切片和染色:•在组织和包埋机冻到发白后可以开始切片•是否使用防卷板可根据操作者的习惯,如使用防卷板,一般将其调整到与切片呈5度夹角•切片时右手摇轮转要力道均匀、柔和、缓慢,切片厚度掌握在5微米,左手持毛笔在切片形成时按住组织边缘,使其不发生卷曲•将切片展平粘贴在结晶载玻片上后,应当立即放入固定液中加以固定,如固定不及时,会发生细胞蜕变,切片中细胞核显示不清,呈”云雾状“表现冰冻切片HE染色流程:3冰冻切片的注意事项1. 组织取材要规范冰冻切片的组织要尽可能新鲜,不触碰谁,取材要及时,动作要迅速。
2.取材大小要厚薄适中在确保渠道主要病变的前提下,尽量避开钙化、坏死、脂肪等。
3. 保持取材台面和器材的干净,防止污染4. 组织表示及编号要明确5. 切片固定要及时制片过程要求快速冷冻、快速切片、快速固定。
冰冻切片制备实验步骤冰冻切片制备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制备生物样品的切片,以便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下面将按照实验步骤的顺序进行详细介绍。
1. 样品的准备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制备。
样品可以是细胞、组织或生物体的一部分。
根据实验的需要,样品可以是新鲜的或者固定的。
2. 样品的固定如果选择的样品是新鲜的,需要先进行固定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
常用的固定剂有福尔马林、戊二醛等。
将样品放入固定剂中,根据样品的大小和种类,固定的时间可以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3. 样品的冰冻将固定后的样品进行冷冻以减少切片时的变形。
可以使用液氮或冰冻机将样品迅速冷冻至零下20摄氏度以下。
冷冻的时间要尽量短,避免冰晶的形成对样品造成损伤。
4. 切片仪的准备将切片仪调整到适当的工作状态。
切片仪的刀片需要保持锋利,切片盒需要清洁干净。
5. 样品的切片将冷冻的样品取出,迅速放入切片盒中。
使用切片仪将样品切片,切割的速度和厚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切片时要保持手稳定,避免切出的切片变形或损坏。
6. 切片的收集将切下的样品片收集到盛有PBS(磷酸盐缓冲液)的培养皿中。
这样可以避免切片的干燥和变形。
7. 样品的染色根据实验需要,可以对切片进行染色以便于观察。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荧光染色、组织学染色等。
染色后的切片需要进行洗涤以去除多余的染料。
8. 切片的保存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玻片盒中,用透明胶带密封。
存放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避免切片的变形和腐败。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冰冻切片制备的样品,以供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冰冻切片制备技术可以用于各种生物学研究,如细胞生物学、组织学和病理学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样品的细节结构,了解其功能和病理变化,为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冰冻切片步骤很全面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冰冻切片是指将组织在冷冻状态下直接用切片机切片。
它实际上是以水为包埋剂,将组织进行冰冻至坚硬后切片的。
在冰冻切片前组织不经过任何化学药品处理或加热过程,大大缩短了制片时间。
同时,由于此法不需要经过脱水、透明和浸蜡等步骤,因而较适合于脂肪、神经组织和一些组织化学的制片,并作为快速切片的方法应用在临床诊断。
1. 取材:
应尽可能快地采取新鲜的材料,防止组织发生死后变化。
2. 速冻:
为了较好地保存细胞内的酶活性或尽快制成切片标本的需要,一般在取材后就要立刻对组织块进行速冻,使组织温度骤降,缩短降温的时间,减少冰晶的形成。
液氮速冻切片法是实验室最常用的速冻切片方法。
具体做法是将组织块平放于软塑瓶盖或特制小盒内(直径约2cm),如组织块小可适量加OCT包埋剂浸没组织,然后将特制小盒缓缓平放入盛有液氮的小杯内,当盒底部接触液氮时即开始气化沸腾,此时小盒保持原位切勿浸入液氮中,大约10-20s组织即迅速冰结成块。
在制成冻块后,即可置入恒冷箱切片机冰冻切片。
若需要保存,应快速以铝箔或塑料薄膜封包,立即置入-80℃冰箱贮存备用。
3.固定:
样品托上涂一层OCT包埋胶,将速冻组织置于其上,4℃冰箱预冷5-10min让OCT胶浸透组织。
取下组织置于锡箔或者玻片上,样品托速冻。
组织置于样品托上,其上再添一层OCT胶,以完全覆盖为宜,速冻架(PE)上30min。
4.切片:
恒温冰冻切片机为较理想的冰冻切片机,其基本结构是将切片机置于低温密闭室内,故切片时不受外界温度和环境影响,可连续切薄片至5-
10μm。
切片时,低温室内温度以-15℃~-20℃为宜,温度过低组织易破碎,抗卷板的位置及角度要适当,载玻片附贴组织切片,切勿上下移动。
切好室温放置30min后,入4℃丙酮固定5~10min,烘箱干燥20min。
PBS 洗5min×3。
进行抗原热修复,微波热修复也可,室温自然冷却。
可用
3%H2O2孵育5~10min,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5.免疫荧光染色:
冰冻切片室温晾干15min,可用含10%正常山羊血清的PBS室温封闭切片1 小时(此步可不洗)
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一抗或一抗工作液(抗体的量视组织大小而定,原则是可以均匀覆盖组织面,且保证整个过程中不会使组织干涸),将切片放在加了PBS的免疫组化湿盒,室温孵育2小时或4℃过夜。
第二天先将湿盒放到37℃回温1h,然后吸取片上的一抗进行回收,将切片插入到小染缸PBS冲洗。
滴加用PBS稀释好的二抗(避光)置于分子杂交箱中37℃孵育1小时。
回收二抗,切片置于染缸内,PBS洗5min×3次。
滴加DAPI工作液染核,室温10-20min(工作浓度%染色15min)。
回收DAPI,滴加5-10μl抗荧光衰减封片剂或中性树胶,用处理干净的盖玻片封片,即可到荧光显微镜或者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做好的片放在切片盒内,置于4℃冰箱,可保存一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