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玻纤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2
玻纤改性塑料的原理应用1. 玻纤改性塑料的介绍玻纤改性塑料是指通过添加玻璃纤维增强剂而使塑料性能得到改进的一种材料。
玻纤改性塑料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阻燃性能。
本文将介绍玻纤改性塑料的原理及其应用。
2. 玻纤改性塑料的原理玻纤改性塑料的改性效果主要依赖于添加的玻璃纤维增强剂。
玻璃纤维增强剂通过与塑料基体混合,形成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结构,从而提高塑料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
2.1 玻璃纤维增强剂的特性玻璃纤维增强剂是一种细长的纤维材料,具有以下特性: - 高强度:玻璃纤维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能够增强塑料的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
- 高刚度:玻璃纤维具有很高的刚度,可以提高塑料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
- 耐高温性:玻璃纤维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可以增加塑料的耐热性能。
- 耐腐蚀性:玻璃纤维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可以提高塑料的耐腐蚀性能。
2.2 玻纤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玻纤改性塑料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玻璃纤维预处理:玻璃纤维通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与塑料基体的粘接能力。
2. 材料混合:将预处理过的玻璃纤维与塑料基体进行混合,形成均匀的复合材料。
3. 热压成型: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热压机中,进行高温高压下的热压成型,使玻纤分布均匀、与塑料基体充分结合。
4. 后处理:通常需要对成型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去毛刺、切割、表面处理等工艺。
3. 玻纤改性塑料的应用由于玻纤改性塑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3.1 汽车制造玻纤改性塑料能够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使其更耐用、更安全。
在汽车制造中,玻纤改性塑料常用于制造车身部件、内饰件、座椅构件等。
3.2 电子产品玻纤改性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导电性能,能够用于电子产品的外壳、连接器等部件的制造。
其耐热性和耐腐蚀性也使其成为电子产品的理想材料。
3.3 建筑领域玻纤改性塑料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建筑领域的管道、墙体板材、屋顶等材料的制造。
汽车水室材料早期采用玻纤增强PA66方案。
有关不同材料(PA66/聚邻苯二甲酰胺/聚苯醚等)影响耐冷却液后力学性能和尺寸的研究较多,对玻纤增强聚丙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常规力学和结晶行为。
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具有质轻、低碳环保的优势,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虽然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在常温下具有较好耐冷却液性能,但是对耐高温冷却液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少。
本文主要研究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耐高温冷却液后拉伸强度保持率的影响因素,初步考察了不同组分对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耐高温冷却液老化性能的影响。
聚丙烯基体树脂对耐冷却液性能的影响冷却液由水、防冻剂和各种添加剂组成。
水的比热容较大并且热传导系数高,被水吸收的热量容易散发,因此水作为冷却液使用具有很多优点。
实验中使用日产专用冷却液LLC,冰点温度为-35℃。
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树脂和短切玻纤。
其中基体树脂的性能是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实验中选择不同流动速率和结晶度的聚丙烯树脂。
由表2可以看出:虽然配方1#和配方2#的聚丙烯树脂MFR 相同,但是由于基体树脂聚丙烯2是高结晶聚丙烯,所以配方2#的常温拉伸强度由104MPa 提高至114MPa ,弯曲强度和模量由147MPa 和6450MPa 提升到157MPa 和7060MPa 。
在材料耐冷却液性能保持率方面,树脂流动性对耐冷却液老化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由图1可以看出:高结晶树脂(配方2#)的耐冷却液老化后性能保持率较高,保持率为84%。
配方3#相比于配方1#的老化后性能保持率较高。
不同接枝物含量对耐冷却液性能的影响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中主要成分为聚丙烯树脂和短切玻纤,但玻纤和聚丙烯树脂间之间的界面必须使用马来酸酐接枝物作为相容剂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所以接枝物也是性能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
开展了不同接枝物含量对材料初始力学性能和冷却液老化后性能保持率实验,具体实验配方见表3。
表4是不同含量接枝聚丙烯下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测试数据,图2是不同接枝物含量下材料的老化性能保持率。
都要经过改性才能应用。
PBT的改性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采用化学改性,即通过共聚、接枝、嵌段、交联或降解等化学方法,使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新的功能;二是采用物理改性进PBT的综合性能,物理改性对开发不同性能的品种是极为有效的。
1.物理改性玻璃纤维增强改性在PBT中加入20%~40%的玻璃纤维后,不仅保持了PBT的耐化学性、耐疲劳性能优良,成型收缩率低、尺寸稳定性好。
低翘曲化改性玻纤增强虽然能提高和改达到翘曲化的目的。
2.阻燃改性PBT是结晶性芳香族聚酯,如不加入阻燃剂,其阻燃性均属UL94HB级,只有加入阻燃剂面的原因,欧洲特别是德国多年以前就禁止使用,一些阻燃剂厂家也纷纷寻找十溴联苯醚的替代产品,但由于还没有一种阻燃剂在价格和阻燃效果等方面可以替代十溴联苯醚,所以至今也没有禁止,只是在个别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虽然如此,作为一种趋势,无卤阻燃技术最近几年受到各大公司的重视。
与现有的卤系PBT相比,密度小,电气性能优良,具有与现有材料相同的力学性能。
料,熔融流动性好,耐侯性能优良。
但PBT缺口敏感性大而限制了它的用途,因而一般与其仅可保持PBT树脂固有优点,改善其性能,并降低材料的成本.4.化学改性化学扩链而单纯从PBT的生产工艺很难获得高分子量PBT,一般只[G]<1.0dLög.因此采用对PBT进行改性的方法来提高其分子量,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化学扩链。
化学扩链不仅提高PBT 分子量,同时能降低PBT的端羧基(CV)含量,提高其水解稳定性。
采用化学扩链法进行熔体增粘,具有工艺流程短、设备投资少、反应速度快且可控、生产效率高、适用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可在聚酯生产后缩聚釜、熔体防丝、螺杆挤出和注射成型等过程中实施。
PBT 树脂的端基含有羧基和羟基,选择能与其端基反应的多官能团活性物质如双环氧乙烷化合物、双口恶唑啉等为扩链剂,PBT链段通过端基与扩链剂的反应使得链段的长度增加,从而提高其分子量.对PBT的化学扩链有缩合型、羧基加成型、羟基加成型、羧羟基同时加成型等扩链反应。
PP改性指南(含配方)1. 简介本指南旨在介绍PP改性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改性方法,并提供一些常见的PP改性配方供参考。
2. PP改性原理PP(聚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然而,PP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耐热性、抗冲击性和抗紫外线性能。
通过改性,可以有效提高PP的性能,使其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3. 常用的PP改性方法3.1 增强剂- 玻纤增强剂:通过添加适量的玻璃纤维,可提高PP的强度和刚度。
- 碳纤维增强剂:添加适量的碳纤维可提升PP的强度和导电性能。
- 矿物填料:添加矿物填料(如滑石、氧化铝等)可改善PP的阻燃性能和导热性能。
3.2 功能性添加剂- 抗氧化剂: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可提高PP的耐热性和抗老化性能。
- 紫外线吸收剂: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可增强PP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
- 扩链剂:通过添加扩链剂,可提高PP的韧性和冲击性能。
3.3 共混改性将PP与其他改性塑料进行共混,可以改善PP的各项性能,如增强强度、改善耐热性等。
4. 常见的PP改性配方以下为一些常见的PP改性配方供参考:- PP-玻纤复合材料配方- PP-碳纤维复合材料配方- PP-矿物填料复合材料配方- PP-抗氧化剂配方- PP-紫外线吸收剂配方- PP-扩链剂配方请注意,具体配方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条件进行微调和优化。
5. 结论通过PP改性,可以显著提高PP的性能,使其具备更广泛的应用性。
本指南介绍了PP改性的基本原理、常用的改性方法和一些常见的PP改性配方。
希望能给您的PP改性工作带来一些参考和启示。
PP填充改性,在PP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矿物,如滑石粉、碳酸钙、二氧化钛、云母等,可提高刚性,改善耐热性与光泽性;填加碳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等可提高抗张强度;填加阻燃剂可提高阻燃性能;填加抗静电剂、着色剂、分散剂等可分别提高抗静电性、着色性及流动性等;填加成核剂,可加快结晶速度,提高结晶温度,形成更多更小的球晶体,从而提高透明性和冲击强度。
因此,填充剂对提高塑料制品的性能、改善塑料的成型加工性、降低成本有显著的效果。
玻纤增强改性PP,通常,PP材料的拉伸强度在20M~30MPa之间,弯曲强度在25M~50MPa之间,弯曲模量在800M~1500MPa玻纤增强PP的特性PP加玻纤,通常,PP材料的拉伸强度在20M~30MPa之间,弯曲强度在25M~50MPa之间,弯曲模量在800M~1500MPa之间。
如果要想把PP用在工程结构件上,就必须使用玻璃纤维进行增强。
PP加玻纤,通过玻璃纤维增强的PP产品的机械性能能够得到成倍甚至数倍的提高。
具体来说,拉伸强度达到了65MPa~90MPa,弯曲强度达到了70MPa~120MPa,弯曲模量达到了3000MPa~4500MPa,这样的机械强度完全可以与ABS及增强ABS产品相媲美,并且更耐热。
PP加玻纤,一般ABS和增强ABS的耐热温度在80℃~98℃之间,而玻璃纤维增强的PP材料的耐热温度可以达到135℃~145℃。
增强改性PP所用的玻璃纤维,要求长度为0.4~0.6ram,若长度小于0.04mm,玻璃纤维只起填充作用而无增强效果,发达国家都在开发长丝增强注射材料。
玻璃纤维含量在40%(质量分数)含量内,玻璃纤维含量越高,PPR弹性模量、抗张、抗弯强度也越高。
但一般不能超过40%,否则流动量下降,失去补强作用,一般在10%~30%。
PP填充改性,在PP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矿物,如滑石粉、碳酸钙、二氧化钛、云母等,可提高刚性,改善耐热性与光泽性;填加碳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等可提高抗张强度;填加阻燃剂可提高阻燃性能;填加抗静电剂、着色剂、分散剂等可分别提高抗静电性、着色性及流动性等;填加成核剂,可加快结晶速度,提高结晶温度,形成更多更小的球晶体,从而提高透明性和冲击强度。
改性塑料的8种改进技术改性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主要由五大通用塑料和五大工程塑料为塑料基质加工而成,具有阻燃、抗冲、高韧性、易加工性等特点。
目前常用的塑料改性技术有以下8种。
一、增强技术纤维增强是塑料改性的重要方法这一,镁盐晶须和玻璃纤维均能有效地提高聚丙烯的综合性能。
以玻璃纤维增强的聚丙烯具有较低的密度,低廉的价格以及可以循环使用等优点,正逐步取代工程塑料与金属在汽车仪表板,汽车车身和底盘零件中的应用。
与玻璃纤维相比,镁盐晶须的模塑制品具有更高的精度,尺寸稳定性和表面光洁度,适用于制备各种形状复杂的部件,轻质高强度阻燃部件和电子电器部件。
作为一种改性剂,镁盐晶须能大幅度提高聚丙烯的强度,刚度,抗冲击和阻燃性能。
因此,镁盐晶须和玻璃纤维在聚丙烯改性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增韧技术矿物质增强增韧是最为普遍的改性途径之一。
向聚丙烯原料中添加的矿物质通常是碳酸钙,滑石粉,硅灰石,玻璃微珠,云母粉等。
这些矿物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聚丙烯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冲击韧性,降低聚丙烯材料的成型收缩率以加强其尺寸稳定性,并且由于矿物质与聚丙烯基体在成本上的巨大差别,可以大幅度降低聚丙烯材料的成本。
三、填充改性新型高填充玻纤改性塑料,它可克服常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的缺陷。
这种材料的基体是高温热塑性塑料如液晶聚合物,聚醚砜,聚醚酰亚胺和聚苯硫醚。
在玻纤填充量在80%时,改性材料但仍能操持良好的可加工性。
用新材料生产的部件具有耐磨损和耐温变的良好特性。
这种新材料可与塑料和金属粘合,适用于表面摸塑设备加工,潜在的应用包括汽车和燃料系统部件,轴承,电子零部件,抗刮伤外壳等,这种玻璃增强物的辅加效益是阻燃性好,能回收利用,高度耐热和尺寸稳定等。
四、共混与塑料合金技术塑料共混改性指在一种树脂中掺入一种或多种其他树脂(包括塑料和橡胶),从而达到改变原有树脂性能的一种改性方法。
氟塑料合金是采用国内现有的超高分子量聚全氟乙丙烯(FER)为主要原料,与四氟乙烯加填料直接共混,用物理方法制造的,此材料性能超过了世界公认的“塑料王”聚四氟乙烯。
改性玻璃纤维填充UHMWPE材料制作及其性能概述第一章绪论1.1.UHMWPE 的性能与应用UHMWPE 是聚乙烯聚合物PE)的一种,是由乙烯加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分子结构中仅含有C、H两种元素,分子量在150 万以上。
聚乙烯是通用合成聚合物中产量最大的品种[1],种类繁多,应用广泛,UHMWPE作为其中的一种,由于性能优异,且价格低廉,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包装及日常生活中,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2, 3]。
UHMWPE 在微观结构上的特点赋予了其优异的宏观性能,如较平衡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化学惰性等。
将UHMWPE 的性能与应用简介如:UHMWPE 为粉末状固体,密度为0.936-0.964g/cm3。
密度是讨论PE 聚合物时最常用的描述指标之一,往往通过密度就可以对UHMWPE的物理性能做出大致的判断[4]。
对UHMWPE 而言,密度通常和结晶度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讲样品的密度也揭示了UHMWPE 的结晶情况。
密度受样品分子量、支链含量以及制备工艺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当其他条件相近时,样品的密度会随着支链含量、分子量以及结晶速率的下降而增加,随取向度的增加而增加[5, 6]。
UHMWPE 具有良好的拉伸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冲击性能等机械性能。
拉伸力学性能通常是表征聚合物物理力学性能的首要数据。
UHMWPE 具有比较大的杨氏模量,说明材料具有优异的刚性,不容易发生形变。
屈服应力很高,材料能承受的载荷较大。
断裂拉伸比,即样品在拉伸断裂时的长度与初始长度的比值较小,为3。
断裂应力较小,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断裂伸长率较小的原因。
..1.2.UHMWPE 复合材料的成型与加工PE 只有通过加工成型才能获得所需的形状、结构和性能,成为有价值的材料与制品。
PE 主要是通过熔融加工过程成型为各种产品,在加工时要经历一定温度下熔体流动过程。
常用加工成型方法有挤出、注塑、吹塑、热成型、纺丝[12]等,均属于熔融成型过程,因此,必须对PE 进行熔融或溶解使之成为聚合物流体。
玻纤改性pa66的原理玻纤改性聚酰胺66(PA66)是指通过在聚酰胺66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玻璃纤维增强剂,以改变聚酰胺66的物理、力学、化学、热学或其它性能的技术。
由于玻璃纤维增强剂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高耐热、高电绝缘、抗腐蚀等优异性能,因而被广泛用于改性PA66 材料的制备中。
该改性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在PA66分子链中加入玻纤所带来的阻力和黏滞作用,进而使分子间的距离增加,聚合物摩擦阻力增大,从而明显提高了材料的抗拉强度、热稳定性、抗疲劳性和耐磨性等物理性能。
同时,玻璃纤维增加了材料的刚度和耐冲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器、机械等领域。
在玻纤改性PA66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先将玻璃纤维增强剂与PA66树脂混合,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其混合均匀,使玻纤进一步的分散在聚合物中。
此时,在纤维和树脂之间也会形成一层界面层,可以起到增强材料的作用。
随后,该混合物进一步被加工成板、管、棒、韧性等形状,并采用注塑、挤出、压制等方法进行成型,最后通过冷却后,即可得到玻纤改性PA66材料。
由于玻纤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改性PA66 具有了特殊的性能。
首先,玻璃纤维增强剂可以改善PA66的耐热性,耐温可达到200摄氏度以上。
其次,玻璃纤维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性能,可以在聚合物中形成各向异性的结构,增加了材料的刚性和强度。
此外,玻璃纤维还可以有效地抑制材料的性能退化和声振动,使材料具有更好的耐疲劳性和稳定性。
最后,玻璃纤维对氧气、光、水等外部环境作用不敏感,因而能够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老化性。
总之,玻纤改性技术为PA66材料的改性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通过合理的改性措施,可以制备出颗粒度均匀、成形性好、性能优良的玻纤改性PA66 材料,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玻纤改性技术必将成为未来聚合物材料改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日本旭玻纤改性玻纤
1.产品简介:
旭玻纤的改性玻纤是经特殊加工方法把E-短切纤深加工切碎后制成,通过特殊的表面处理技术使玻纤在树脂中分散更均匀,与树脂的结合更加牢固,可作为树脂产品的增强材料,也可作为改善材料表面、降低成型收缩率的助剂。
E-玻璃纤维是指使用碱性含有率在0.8%以下的硼硅酸玻璃生产的玻璃纤维。
E-玻璃纤维特点是:拉伸强度比较大、弹性系数及弹性模量大、尺寸稳定性好、耐热性好,不燃烧、吸湿性小、电气绝缘性好。
2.改性玻纤特点与用途
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流动性,主要用于制造大型薄壁类制品,可提高制品尺寸稳定性,改善产品外观,提高物质耐热性,增强制品的各项强度。
具体产品能用在:
热塑性树脂LCP,PC,PPS,PBT,PTFE,其它
热固性树脂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苯酚,其它
合成橡胶SBR,NBR,EPDM,其它
涂料和胶粘剂环氧树脂系,聚氨酯,硅酮系,其它
3.物化性能
4.包装及贮存
包装方式(纸袋)
联系人:日本高化学株式会社 林秋锋
电话:0086-20-85267051 传真:0086-20-87505626 网址: E-mail
:linqi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