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及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一级AB标准,二级,三级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54.00 KB
- 文档页数:11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岀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岀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管理。
居民小区和工业企业内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也按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即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42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HJ/T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术语和定义3.1 城镇污水(municipal wastewater )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
3.2 城镇污水处理厂(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
3.3 一级强化处理(en ha need primary treatme nt )在常规一级处理(重力沉降)基础上,增加化学混凝处理、机械过滤或不完全生物处理等,以提高一级处理效果的处理工艺。
4. 技术内容4.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4.1.1 控制项目及分类4.1.1.1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将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控制项目两类。
基本控制项目主要包括影响水环境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的常规污染物,以及部分一类污染物,共19项。
选择控制项目包括对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共计43项。
4.1.1.2 基本控制项目必须执行。
选择控制项目,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污水处理厂接纳的工业污染物的类别和水环境质量要求选择控制。
一级标准的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一级标准的B标准是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的标准。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标准制定主要是依据处理工艺和排放受纳水体功能。
所有该标准对常规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
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标准。
一级标准是为了实现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和重点保护饮用水源的目的,适用于补充河湖景观用水和再生利用,应采用深度处理或二级强化处理工艺。
一级标准的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一级标准的B标准是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
部分排放指标如下。
二级标准主要是以常规或改进的二级处理为主的处理工艺为基础制定的。
二级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GB3097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
三级标准是为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特定地区,根据当地的水环境功能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可先进行一级半处理,适当放宽的过渡性标准。
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
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
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指对污水排放中的各项指标进行限定,以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
我国自2003年颁布《水污染防治法》以来,对污水排放标准进行了多次修订,逐步提高了排放标准,加大了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
其中,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是对工业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单位排放污水的要求,下面就对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一级标准。
一级标准是对污水中各项指标要求最为严格的标准,适用于对水环境要求特别高的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
一级标准要求污水中各项指标的浓度非常低,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几乎为零,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
一级标准的实施需要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对企业的投入成本较高,但能够有效保护水环境,确保水质安全。
二、二级标准。
二级标准相对于一级标准而言,要求稍为宽松一些,适用于一般的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
二级标准对污水中各项指标的浓度有一定的要求,但相对于一级标准来说,要求相对宽松一些。
二级标准的实施需要采用成熟的处理技术,对企业的投入成本适中,能够在保护水环境的同时,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三级标准。
三级标准是对污水中各项指标要求最为宽松的标准,适用于一般的工业企业和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
三级标准对污水中各项指标的浓度要求相对较低,但相对于一级、二级标准来说,要求最为宽松。
三级标准的实施需要采用简单的处理技术,对企业的投入成本较低,能够在保护水环境的同时,减轻企业的负担。
在实际的污水处理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要求和经济条件,可以选择相应的排放标准进行实施。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和特殊地区,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排放标准进行调整,以保证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总之,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的实施,对于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排放,同时加大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共同保护我们的水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污水水质标准数据汇总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 3082-199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8-1996)代替GB 8978-8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
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一般指五日生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通常情况下是指水样充满完全密闭的溶解氧瓶中,在20℃的暗处培养5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5形式表示。
其单位ppm或毫克/升表示。
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SS:悬浮固体。
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及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一级AB标准-二级-三级标准————————————————————————————————作者: ————————————————————————————————日期: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序号指标浓度(mg/L)高中常低1 23 4 56 7 8 8101112 13 14 15 1617 18 1920 212223 242526 2728总固体(TS)溶解性总固体非挥发性挥发性悬浮物(SS)非挥发性挥发性可沉降物生化需氧量(BOD5)溶解性悬浮性总有机碳(TOC)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性悬浮性可生物降解部分溶解性悬浮性总氮(N)有机氮游离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P)有机磷无机磷氯化物(Cl-)碱度(CaCO3)油脂1200850525325350752752040020020029010004606007503753758535500155102002001507205003002002205516510200100100160400150250300150150401525835100100100350250145105200208051005050802501001502001001002081244360505029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污水(municipal wastewater):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
一级强化处理(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在常规一级处理(重力沉降)基础上,增加化学混凝处理、机械过滤或不完全生物处理等,以提高一级处理效果的处理工艺。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将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控制项目两类。
基本控制项目主要包括影响水环境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的常规污染物,以及部分一类污染物,共19项。
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污水(municipal wastewater):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
一级强化处理(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在常规一级处理(重力沉降)基础上,增加化学混凝处理、机械过滤或不完全生物处理等,以提高一级处理效果的处理工艺。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将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控制项目两类。
基本控制项目主要包括影响水环境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的常规污染物,以及部分一类污染物,共19项。
选择控制项目包括对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共计43 项。
标准分级: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 标准。
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
1.一级标准的A 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 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2.一级标准的B 标准:排入GB 3838地表水III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 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3.二级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 3838 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GB 3097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4.三级标准: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
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分期达到二级标准。
污水处理排放三级标准污水处理是指对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村污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维护人类健康的一种工程技术措施。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污水处理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体系。
其中,三级标准是我国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对于污水处理排放三级标准的要求,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我国对于污水处理排放分为三级标准,分别是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
其中,一级标准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要求CODcr≤15mg/L,BOD5≤5mg/L,NH3-N≤2mg/L,SS≤5mg/L,TP≤0.5mg/L,PH值为6-9。
二级标准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要求CODcr≤60mg/L,BOD5≤20mg/L,NH3-N≤15mg/L,SS≤20mg/L,TP≤1mg/L,PH值为6-9。
三级标准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要求CODcr≤100mg/L,BOD5≤30mg/L,NH3-N≤20mg/L,SS≤30mg/L,TP≤2mg/L,PH值为6-9。
这些标准的制定,为我国的污水处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
其次,污水处理排放三级标准的实施,对于保护水环境、改善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改善的趋势,这与我国对于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严格要求和实施密不可分。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污水处理排放三级标准的实施,将对于我国的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将有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污水处理排放三级标准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监管力度,加强对于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严格执行。
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是指城市、工矿企业、农村等单位排放的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经过排放口排入水体的行为。
为了保护环境、保障水质,我国对污水综合排放制定了三级标准,分别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一级标准是指经过处理的污水,其排放标准要求最为严格,水质要求最高。
一级标准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等多道工艺流程,以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一级标准要求。
一级标准的污水处理工艺投入成本较高,但排放的水质优良,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其次,二级标准是指经过处理的污水,其排放标准要求次于一级标准,但仍然需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二级标准的污水处理工艺相对于一级标准来说,投入成本较低,但水质仍然需要经过较为严格的处理,以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
二级标准的污水处理工艺适用于一些中小型城市、工矿企业等单位,能够满足一定的环境保护要求。
最后,三级标准是指经过处理的污水,其排放标准要求最为宽松,水质要求相对较低。
三级标准的污水处理工艺投入成本最低,适用于一些农村地区、小型企业等单位,能够满足基本的环境保护要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三级标准的污水排放,也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工艺,以确保排放的水质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综上所述,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是我国对污水排放质量的严格要求,不同标准对应着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投入成本。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各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为保护环境、保障水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和管理,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污水(municipal wastewater):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
一级强化处理(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在常规一级处理(重力沉降)基础上,增加化学混凝处理、机械过滤或不完全生物处理等,以提高一级处理效果的处理工艺。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将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控制项目两类。
基本控制项目主要包括影响水环境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的常规污染物,以及部分一类污染物,共19项。
选择控制项目包括对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共计43 项。
标准分级: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 标准。
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
1.一级标准的A 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 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2.一级标准的B 标准:排入GB 3838地表水III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 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3.二级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 3838 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GB 3097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4.三级标准: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
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分期达到二级标准。
|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2004年3月18日星期四首页行业资讯供求信息公司大全产品大全环保技术人才招聘会员中心专题栏目·政策法规·环境知识·环保软件·环保机构·环保工业园科技标准·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土壤环境·物理环境·其它我要查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003-07-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代替GB 8978-8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批准日期1996-10-04 实施日期1998-01-01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控制水污染,保护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和海洋等地面水以及地下水水质的良好状态,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69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造纸工业执行《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92)》,船舶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船舶工业执行《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6-84)》,海洋石油开发工业执行《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GB4914-85)》,纺织染整工业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肉类加工工业执行《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合成氨工业执行《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92)》,钢铁工业执行《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航天推进剂使用执行《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374-93)》,兵器工业执行《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470.1~14470.3-93和GB4274~4279-84)》,磷肥工业执行《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执行《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污水排放三级标准
污水排放是指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排放到环境
中的行为。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
在中国,污水排放标准按照不同的行业和用途分为三级,分别是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
一级标准是对污水排放质量要求最严格的标准,适用于对水质要求极高的地区,如饮用水源保护区。
一级标准要求污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非常低,通常需要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才能达到。
对于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一级标准还有特别的限制要求,以确保排放的污水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二级标准是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通常需要达到的标准。
相比一级标准,二级
标准对污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要求相对宽松一些,但仍然需要经过较为完善的处理工艺才能满足。
二级标准的达标要求对于一般的工业企业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来说,通常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和技术力量。
三级标准是对农村地区和一些特殊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要求。
由于农村地区的
污水处理设施相对简单,技术水平和资金投入有限,因此对于这些地区,通常只需要达到三级标准即可。
三级标准要求相对宽松,对于一些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量都有一定的放宽要求,但仍然需要保证排放的污水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总的来说,污水排放标准的设定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不同的标准适用
于不同的场景和要求。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污水排放标准,科学合理地处理污水,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精心整理根据国家标准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污水处理(排放)执行三个级别。
1、一级标准⑴、一级A类标准,适用于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处理,以二级处理为主体,必要时再进行三级处理,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或补充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
一级处理采用物理方法,常用的有:筛滤法,沉淀法,上浮法和预曝气法。
通过沉淀、浮选、过滤等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状固体物质,或通过凝聚、氧化、中和等化学方法,使污水中的强酸、强碱和过浓的有毒物质,得到初步净化,为二级处理提供适宜的水质条件。
?2.二级处理(secondarytreatment)是指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利用生物化学作用,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利用用生物处理方法继续除去污水中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净化过程,主要去除其中的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3.三级处理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又可提高环境质量,但三级处理厂的基建投资及运行费用都很昂贵(约为二级处理厂的2-3倍),使其发展和推广应用受到限制,在我国投入实际应用的并不多。
?值得指出的是,污水处理厂也有废弃污染物产生,污水处理工艺的作用仅仅是通过生物降解转化和固液分离,使污水在得到净化的同时将污染物富集到污泥中,包括一级处理工段产生的初沉污泥、二级处理工段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以及三级处理产生的化学污泥。
通常,一个日处理能力为10万吨的市政污水处理厂,经浓缩脱水后每天外运污泥量仍高达100吨左右(含水率约80%)。
由于这些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病原体,而且极易腐败发臭,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消除污染的任务尚未完成。
污泥必须经过一定的减容、减量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并妥善处置。
1234吨污泥生成,只要审计一下狐狸尾巴就全露出来了。
当然污水处理厂也有自己的难处,确实费用有限,长沙市的自来水价是1.88元/吨,污水处理费仅0.4元/吨,现在计划先调至0.8元/吨,最终调至1.4元/吨,当然就会拉动水价上涨了。
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GB18918-20PP《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污水(municipalwastewater):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
一级强化处理(enhancedprimarPtreatment):在常规一级处理(重力沉降)基础上,增加化学混凝处理、机械过滤或不完全生物处理等,以提高一级处理效果的处理工艺。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将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控制项目两类。
基本控制项目主要包括影响水环境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的常规污染物,以及部分一类污染物,共19项。
选择控制项目包括对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共计43项。
标准分级: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标准。
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
1.一级标准的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2.一级标准的B标准:排入GB3838地表水III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3.二级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GB3097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4.三级标准: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
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分期达到二级标准。
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表1;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部分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 表2选择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 表34.1.4取样与监测4.1.4.1水质取样在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
污水排放三级标准污水排放是指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的废水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到水体中的行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水环境,我国对污水排放实行了三级标准管理。
一级标准是指对污水排放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排放目标、排放标准和排放控制。
一级标准要求污水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不得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对于特定行业或者重点排放单位,还会对其进行排放目标的限制和控制。
比如,对于化工企业、电镀厂等高污染行业,一级标准要求其排放的污水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确保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二级标准是在一级标准的基础上,对特定区域或者特定水体的污水排放进行了更严格的要求。
例如,对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水源地、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水体,要求污水排放必须符合更严格的排放标准,确保水质不受污染。
同时,对于特定区域的污水排放,还会根据当地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质要求,对污水排放进行限制和控制,确保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级标准是在二级标准的基础上,对国家重点保护的水体和特定区域的污水排放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例如,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等特定区域,要求污水排放必须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甚至要求零排放,确保这些特定区域的水质不受任何污染。
同时,对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水体,要求污水排放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制和控制,确保水质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治理。
综上所述,我国对污水排放实行了三级标准管理,分别针对不同的区域和水体,对污水排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和限制。
这些标准的实施,有利于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和治理,确保污水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不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实现我国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分级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为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污水处理分级是指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将污水处理过程分为不同的等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技术,以达到合理利用和净化污水的目的。
二、分级标准1. 一级处理:主要针对生活污水,包括家庭、学校、办公楼等的污水。
一级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如格栅过滤、沉淀池、气浮池等,以去除悬浮物、沉淀物和大颗粒有机物。
2. 二级处理:主要针对工业污水,包括工厂、企业等的污水。
二级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如活性污泥法、固定膜生物反应器等,以去除有机物和部份无机物。
3. 三级处理:主要针对特殊污水,包括医院、实验室等的污水。
三级处理主要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如紫外线辐射、臭氧氧化等,以去除有机物、微生物和有毒物质。
三、处理过程1. 一级处理过程:(1) 格栅过滤: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通过格栅过滤网拦截,如纸张、布料等。
(2) 沉淀池:将污水中的悬浮物通过沉淀作用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
(3) 气浮池:利用气泡的浮力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浮起,再通过刮板机将其刮除。
2. 二级处理过程:(1) 活性污泥法:将污水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混合,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等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2) 固定膜生物反应器:将污水通过膜分离装置,使污水与微生物接触,微生物通过附着在膜上的方式,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3. 三级处理过程:(1) 紫外线辐射:利用紫外线的辐射作用,破坏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2) 臭氧氧化:利用臭氧气体的氧化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有毒物质氧化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四、处理效果评估对于每一个处理等级,需要进行处理效果评估,以确保达到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
评估指标包括悬浮物浓度、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等。
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污水(municipal wastewater):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
一级强化处理(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在常规一级处理(重力沉降)基础上,增加化学混凝处理、机械过滤或不完全生物处理等,以提高一级处理效果的处理工艺。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将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控制项目两类。
基本控制项目主要包括影响水环境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的常规污染物,以及部分一类污染物,共19项。
选择控制项目包括对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共计43 项。
标准分级: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 标准。
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
1.一级标准的A 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 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2.一级标准的B 标准:排入GB 3838地表水III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 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3.二级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 3838 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GB 3097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4.三级标准: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
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分期达到二级标准。
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
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城镇污水(municipal wastewater):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
一级强化处理(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在常规一级处理(重力沉降)基础上,增加化学混凝处理、机械过滤或不完全生物处理等,以提高一级处理效果的处理工艺。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将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控制项目两类。
基本控制项目主要包括影响水环境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的常规污染物,以及部分一类污染物,共19项。
选择控制项目包括对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共计43 项。
标准分级: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 标准。
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
1.一级标准的A 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 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2.一级标准的B 标准:排入GB 3838地表水III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 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
3.二级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 3838 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GB 3097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4.三级标准: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
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分期达到二级标准。
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表1;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
部分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 表2
选择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 表3
4.1.4 取样与监测
4.1.4.1 水质取样在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
在排放口应设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自动比例采样装置,pH、水温、COD 等主要水质指标应安装在线监测装置。
4.1.4.2 取样频率为至少每2h一次,取24h混合样,以日均值计。
4.1.4.3 监测分析方法按表7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定的替代方法、等效方法执行。
4.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2.1 标准分级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所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求和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和设施条件,将标准分为三级。
4.2.1.1 位于GB 3095 一类区的所有(包括现有和新建、改建、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一级标准。
4.2.1.2 位于GB 3095 二类区和三类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分别执行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
其中2003 年6月30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实施标准的时间为2006 年1月1日;2003 年7月1日起新建(包括改、扩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开始执行。
4.2.1.3 新建(包括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周围应建设绿化带,并设有一定的防护距离,防护距离的大小由环境影响评价确定。
4.2.2 标准值
城镇污水处理厂废气的排放标准值按表4的规定执行。
34
4.2.3 取样与监测
4.2.3.1 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监测点设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厂界或防护带边缘的浓度最高点;甲烷监测点设于厂区内浓度最高点。
4.2.3.2 监测点的布置方法与采样方法按GB 16297中附录C 和HJ/T55 的有关规定执行。
4.2.3.3 采样频率,每2h 采样一次,共采集4 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4.2.3.4 监测分析方法按表8执行。
4.3 污泥控制标准
4.3.1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处理,稳定化处理后应达到表5的规定。
4.3.2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进行污泥脱水处理,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应小于80%。
4.3.3 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填埋处理时,应达到安全填埋的相关环境保护要求。
4.3.4 处理后的污泥农用时,其污染物含量应满足表6的要求。
其施用条件须符合GB4284的有关规定。
污泥农用时污染物控制标准限值表6
4.3.5 取样与监测
4.3.
5.1 取样方法,采用多点取样,样品应有代表性,样品重量不小于1kg。
4.3.
5.2 监测分析方法按表9 执行。
4.4 城镇污水处理厂噪声控制按GB12348 执行。
4.5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包括改、扩建)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准的时间为准。
5. 其他规定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水资源用于农业、工业、市政、地下水回灌等方面不同用途时,还应达到相应的用水水质要求,不得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6.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6.1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6.2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不能达到本地区环境功能要求时,可以根据总量控制要求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制定严于本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报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续表
注:暂采用下列方法,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污泥特性及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表9
注:暂采用下列方法,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1)《城镇垃圾农用监测分析方法》
2)《农用污泥监测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