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电磁(TEM)检测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328.69 KB
- 文档页数:11
四)瞬变电磁测深法(水文地质工作手册)1、 方法原理简介瞬变电磁测深法(简称TEMS)是一种时间域电磁法。
基于电性差异,以阶跃波形电磁脉冲激发,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歇期间(断电后),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测量由地下介质产生的感应二次场(二次涡流场)随时间的变化,达到寻找目标地质体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其数学物理基础为电磁感应原理,即导电介质在阶跃变化的激励磁场的激发下产生涡流场的问题。
一次脉冲信号。
二次场信号表示为:52M q Vμ⋅⋅=(1) 式中:0μ为磁导率;M 为发送线圈磁矩;q 为接收线圈等效面积;ρ为地层电阻率;t 为时间。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二次场信号与34ρ ,54t 成反比,当探测地下良导电地质体时。
在往地面敷设的发送回线中通以一定的脉冲电流。
使回线中间及周围一定区域内便会产生稳定的磁场(称一次场或激励场),如果一次电流突然中断,则一次磁场随之消失,使处于该激励场中的良导电地质体内部由于磁通量Φ的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d dt ε=-Φ (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在良导电地质体中产生二次涡流,二次涡流又由于焦耳热消耗而不断衰减,其二次磁场也随之衰减(见图1)。
由于感应二次场的衰变规律与地下地质体的导电性有关,导电性越好,二次场衰减越慢;导电性越差,二次场衰减越快。
因此,通过研究二次场的衰减规律便可达到探测地下地质异常体的目的。
图1 TEM 法工作原理示意图瞬变电磁场在大地中主要以扩散形式传播,在这一过程中,电磁能量直接在导电介质中由于传播而消耗,由于趋肤效应,高频部分主要集中在地表附近,且其分布范围是源下面的局部,较低频部分传播到深处,且分布范围逐渐扩大。
传播深度:d= (2)传播速度:zd V t ∂==∂ (3)式中:t — 传播时间;σ —介质电导率;0μ— 真空中的磁导率。
由(2)式得:72210t h p π-=⨯, (4) 在中心回线下,时间与表层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可写为:()()2125031400I L t ηπρμ⎡⎤⎢⎥⎢⎥⎢⎥⎣⎦= (5) 联立(4)(5)式,可得中心回线装置估算极限探测深度H 的公式为:15210.55L I Hρη⎛⎫ ⎪⎝⎭= (6)mR N η=式中:I — 发送电流;L — 发送回线边长;1ρ—上覆电阻率;η—最小可分辨电压,它的大小与目标层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及观测时间段有关。
第三节瞬变电磁法(TEM)一、方法原理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通以脉冲电流为场源,以激励探测目的物感应二次电流,在脉冲间歇测量二次场随时间变化的响应。
当发射回线中的电流突然断开时,在介质中激励出二次涡流场(激发极化场),二次场从产生到结束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是“瞬变”名词的由来。
在二次涡流场的衰减过程中,早期以高频为主,反映的是浅层信息,晚期以低频为主,反映的是深层地下信息。
研究瞬变电磁场随时间变化规律,即可探测不同导电性介质的垂向分布。
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与回线线圈的大小、匝数有关,线圈越大、匝数越多,探测的深度就越深。
瞬变电磁法的观测是在脉冲间隙中进行,不存在一次场源的干扰,这称之为时间上的可分性,脉冲是多频率的合成,不同的延时观测的主频率不同,相应的时间场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调查的深度也就不同,这称之为空间的可分性。
由这两种可分性导致瞬变电磁法有以下特点:把频率域法的精确度问题转化成灵敏度问题,加大功率,灵敏度可以增大信噪比,加大勘探深度;在高阻围岩地区不会产生地形起伏影响的假异常;在低阻围岩地区由于是多道观测,早期道的地形影响也较易分辨;可以采用同点组合(同一回线、重叠回线等)进行观测,使与探测目标的耦合最好,取得的异常强,形态简单,分层能力强;线圈点位、方位或接收距要求相对不严格,测地工作简单,功效高;有穿透低阻覆盖层的能力,探测深度大;剖面测量与测深工作同时完成,提供了更多有用信息,减少了多解性。
二、地球物理前提由于瞬变电磁法是观测断电后由一次脉冲激励出的二次涡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二次涡流场随时间的衰减快慢和强弱与被探测介质(道碴、混凝土、岩石等)及介质状态(含水与干燥、完整与破裂)有关,TEM法衰减曲线的变化过程反映了检测点由高频到低频、由浅层到深层的地质信息变化过程。
检测的参数是各层规一化的电阻率,对实测的衰减曲线进行反演拟合,绘制地下电性分层及分层的电阻率柱状图,进而以反演拟合曲线为基础,绘制成曲线簇断面图、等值线断面图及电性分级断面图。
瞬变电磁(TEM)测深工作方法技术一、仪器设备瞬变电磁测深仪器使用美国Gonge公司生产的GDP32-TEM测量系统。
包括NT-30发射机、XMT-32时英钟、GDP32Ⅱ接收机和四节12伏10安时可充电电池等。
二、测量装置选择:采用中心回线测深装置,发射框可用100×100米、200×200米,根据实验选取。
三、测量观测参数:(1)观测参数:可选取X、Z分量两个分量,也可选用其中的一个分量,观测道为22-31之间;(2)同步方式:采用时英钟同步方式,先让时英钟和GDP32Ⅱ接收机同步,然后时英钟控制NT-30发射机进行工作;(3)取样频率:Gonge公司生产的GDP32-TEM测量系统取样频率给出了32HZ、16HZ、8HZ、4HZ、2HZ、1HZ、0.5HZ、0.25HZ 、0.125HZ和0.0625HZ十种取样频率选择;可根据不同的探测深度选取不同的取样频率,通常频率越低探测深度就越大,可根据野外实验进行确定;(4)取样叠加次数:为2n;其中n=8-12;(5)增益: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手动的,手动有三个增益级0、1、2调节为2的幂表示,20-26;(6)关断时间的确定:该系统提供了计算斜波关断时间的公式:T=2*L1.25/(5+R),T斜波关断时间,L为回线平均边长,R为回线电阻;例如对总电阻为4Ω的100×100米的回线其关断时间为T=2*1001.25/(5+4)=70μs。
(7)延时的确定:总延时应把线框延时(关断时间)、天线延时(15)和抗伪延时(26)之和,工作用的采样延时用计算的实际延时加上时窗第一道的取样时间;(8)时间窗口:该系统给出了10个频率的固定的取样时间窗口,见说明书12.8章节给出的表,这里不在阐述;四、野外采集方法:(1)进入一个新工区需根据设计书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方法实验以确定最佳的工作频率、电流强度、线框大小等参数后方可进行野外采集工作;(2)每天工作前应把时英钟和接收机同步调节好后方可进行野外采集工作;(3)当发现观测数据有饱和现象应检查发射机和接收机仪器工作是否正常,调节增益和电流,各项检查完成后,应重新进行观测直到数据正常为止;(4)当发现供电电流降低很快时,应立即更换电瓶;(5)观测数据应每个点观测二次,当重复性误差大、出现异常时,均增加观测次数。
瞬变电磁法操作规程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简称TEM法)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下的电磁响应来研究地下的物质结构和岩石性质。
TEM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成图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矿产勘探、地下水资源评价、环境调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是瞬变电磁法操作规程的一般步骤,供参考:一、前期准备1. 确定勘探区域:根据勘探目标和预测研究,确定具体的勘探区域范围。
2. 清理工作现场:清理勘探区域内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安全和顺利进行。
二、设备选择与布置1. 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根据勘探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勘探目标,选择适合的瞬变电磁仪器和相关设备。
2. 布置电磁发射线圈:根据勘探区域的具体情况,确定电磁发射线圈的布置方式和位置,确保覆盖整个勘探区域。
3. 安装接收线圈:根据测量要求和研究目的,确定接收线圈的布置方式和位置,进行合理安装。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1. 启动仪器: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正确启动瞬变电磁仪器,并进行调试和校准。
2. 数据采集:按照预定的采样间隔和采样点位置,在勘探区域内进行数据采集。
采集过程中要保持仪器稳定,并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
3. 数据处理与解释: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反演和解释。
根据勘探目标和研究要求,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和解释。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1.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处理后的数据,提取地下物质结构和岩石性质的信息,进行结果分析和解读。
2. 结果评价:根据分析结果和研究要求,对勘探区域内的地下结构和性质进行评价,判断勘探目标的可行性和成果的可信度。
五、报告撰写与提交1. 撰写勘探报告:根据勘探实验的目标、过程和结果,撰写详细的勘探报告,包括勘探区域的地质评价、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结果分析等内容。
2. 提交报告:将勘探报告提交给相关的领导和专家,以供参考和评审。
六、设备维护与整理1. 设备维护:对使用的瞬变电磁仪器和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检查仪器的各项指标和功能是否正常。
瞬变电磁法检测技术摘要:本文是对瞬变电磁法(TEM)检测的一个综述,该方法具有许多独特的检测优势。
文中首先介绍了瞬变电磁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基本原理、一次场传播途径等,然后简单叙述了瞬变电磁法的优点与局限性,最后就其应用做了简单介绍,如在地质勘探、埋地管道等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字:瞬变电磁检测应用引言瞬变电磁法(TEM)是地球物理探测中最有效的电磁方法之一,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简单易行、探测深度大、受地形干扰小、不受一次场干扰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其应用范围已经涉及地矿、石油、水利、电力、铁道、交通、有色、国防工程等各个领域,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
国外对瞬变电磁法的研究开展较早,已取得一些成绩,而在我国,对瞬变电磁检测方法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由最初的金属矿勘探到地热、水资源、水文地质、环境与工程地质的探测,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
大功率、大动态范围、高密度时序序列数据采样、三分量同步观测、低噪声仪器性能将是先进TEM仪器发展的主要趋势。
1 瞬变电磁法检测理论瞬变电磁法利用不接地回线(磁源)或接地线源(电流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通常称为一次场。
该稳定磁场由闭合稳定电流产生,然后在某一时刻将电流中断,一次场随之消失。
根据电磁学原理,地下的导电介质将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涡流场以阻止一次场的消失,这个涡流场叫二次场。
由于二次场包含有地下地质体丰富的地电信息,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歇期间,利用线圈或者接地电极观测二次场(或称场效应),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提取与分析,从而达到探测地下地质体的目的。
所研究的是场效应与时间的关系,故称之为时间域电磁法。
由于一次场和二次场均为瞬态场,也称之为瞬变电磁法。
一次场以两种途径传播,第一种是:电磁波首先以光速在空气中传播到地表的每个点,然后一部分电磁能量由地表传入地下,根据惠更斯原理,波前每个点都视为一个新的球面波振源,地表的每一个点都相继成为波源,将部分电磁波传入地中;第二种是:电磁能量直接从场源传播到地中,类似于“烟圈”一样在导电介质中感应电流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向地底深处扩散,也称“烟圈效应”。
四)瞬变电磁测深法(水文地质工作手册)1、 方法原理简介瞬变电磁测深法(简称TEMS )是一种时间域电磁法.基于电性差异,以阶跃波形电磁脉冲激发,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歇期间(断电后),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测量由地下介质产生的感应二次场(二次涡流场)随时间的变化,达到寻找目标地质体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其数学物理基础为电磁感应原理,即导电介质在阶跃变化的激励磁场的激发下产生涡流场的问题。
一次脉冲信号。
二次场信号表示为:52M q Vμ⋅⋅=(1) 式中:0μ为磁导率;M 为发送线圈磁矩;q 为接收线圈等效面积;ρ为地层电阻率;t 为时间.从上式中可以看出,二次场信号与34ρ ,54t 成反比,当探测地下良导电地质体时.在往地面敷设的发送回线中通以一定的脉冲电流。
使回线中间及周围一定区域内便会产生稳定的磁场(称一次场或激励场),如果一次电流突然中断,则一次磁场随之消失,使处于该激励场中的良导电地质体内部由于磁通量Φ的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d dt ε=-Φ (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在良导电地质体中产生二次涡流,二次涡流又由于焦耳热消耗而不断衰减,其二次磁场也随之衰减(见图1)。
由于感应二次场的衰变规律与地下地质体的导电性有关,导电性越好,二次场衰减越慢;导电性越差,二次场衰减越快。
因此,通过研究二次场的衰减规律便可达到探测地下地质异常体的目的。
图1 TEM 法工作原理示意图瞬变电磁场在大地中主要以扩散形式传播,在这一过程中,电磁能量直接在导电介质中由于传播而消耗,由于趋肤效应,高频部分主要集中在地表附近,且其分布范围是源下面的局部,较低频部分传播到深处,且分布范围逐渐扩大.传播深度:d=(2)传播速度:zd V t ∂==∂ (3)式中:t - 传播时间;σ -介质电导率;0μ— 真空中的磁导率。
由(2)式得:72210t h p π-=⨯, (4) 在中心回线下,时间与表层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可写为:()()2125031400I L t ηπρμ⎡⎤⎢⎥⎢⎥⎢⎥⎣⎦= (5) 联立(4)(5)式,可得中心回线装置估算极限探测深度H 的公式为:15210.55L I Hρη⎛⎫⎪⎝⎭= (6)mR N η=式中:I — 发送电流;L—发送回线边长;ρ—上覆电阻率;1η—最小可分辨电压,它的大小与目标层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及观测时间段有关.一般为0.2~0。
瞬变电磁法弱信号检测技术研究
1 瞬变电磁法原理
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简称TEM)是探测地下介质电性参数等信息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矿产勘探、地下水探测、工程监测和土壤
盐碱化调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以向接地导线或不接地回路发射双
极性矩形脉冲电流做为激励场源(称为一次场),当发射电流关断时,在地
下导电性的介质或地质体中感生涡流形成瞬变二次磁场。
在一次场间隙时间内
测量二次场随时间衰减响应,即TEM 二次场感应信号,通过选择不同的时间
窗口进行观测,获得不同勘探深度地质体的电性参数.
在TEM 方法中,一种称为中心回线的组合方式应用较广,即在发射回线的
中心点,用可视为偶极的小型线圈Rx 接收(即中心回线装置,见图1a)。
当发射回线Tx 中的电流由I 突然阶跃下降为零时,在其周围产生急剧的磁场,必
然在周围介质中激发产生感应电流,纳比吉安(Dabighian,1979)所建立的“烟圈”理论指出,与发射电流同向的环形感应电流环,其极大值随着时间向下
向外以速度ν(t)扩散,形象地比喻象发射回线吹出的“烟圈”。
在地表引起的
瞬变磁场响应镜像等效于该时刻地下某一深度电流环。
设均匀半空间的电阻率
为ρ,得到电流环向下传播的速度
在晚延时段,发射回线中心点瞬变电磁场垂直分量Hz(t)及感应电动势近
似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