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
- 格式:docx
- 大小:50.71 KB
- 文档页数:3
远离有毒物质1.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霉变大米,洗净再吃B.燃气泄漏,点火检验C.鱼虾保鲜,甲醛浸泡D.治理雾霾,节能减排2.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平安防范意识。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食用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鲜对人体无害B.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以饮用C.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翻开排气扇电源开关3.小明同学对局部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4.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以下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厨房煤气泄漏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8.变霉有大米,要煮熟后食用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5.蔬菜、水果中大多含有维生素C(CeH8O6)0以下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属于有机物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1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6.在高速开展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获取和区分信息,以下信息中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产品来延长食品保质期C.锌元素有“智力之花”美称,补锌口服液喝得越多越好D.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染”7.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海产品、瘦肉、肝脏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锌元素8.铁、碘、钾、钠、镁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C.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D.人体氟过量会引起氟骨病,氟元素缺乏会导致踽齿9.化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或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不要停留太长时间,以防止二氧化碳中毒10用不锈钢制品长时间装酸性食品C.为了让甲状腺肿大患者恢复健康,应适量的食用一些富含碘的食物D.因缺乏维生素C而引起的坏血,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11以下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高镒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后褪色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点燃羊毛纤维能闻到烧纸气味D.米汤中滴加碘酒呈红色12.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13.食品平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杜绝以下食品平安问题的产生,谈谈你的一种看法或应采取的一种措施.(1)“毒蔬菜“:.(2)“地沟油进入餐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害元素严重超标的大米“:.14.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些致癌物质:亚硝酸盐、黄曲霉素、三四苯并莅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方隔夜的剩菜中亚硝酸钠(NaNO2)的含量会增加,地沟油以及霉变花生中都含有黄曲霉素(C17H12O6),而烧烤中三四苯并茂(C20H12)的含量也很高。
10.3“远离有毒物质”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法有害健康的是()A. 碘酸钾加碘于食盐B. 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C. 氮气用于粮库保质D. 小苏打用于糕点发酵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米、花生霉变后洗一洗可以食用B. 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C. 工业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D. 人体若缺少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因此要尽可能多吃含碘食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米、花生霉变后洗一洗可以食用B. 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C. 工业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D. 人体若缺少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因此要尽可能多吃含碘食物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醛可以保护蛋白质不被破坏,利用这个性质可用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B. 淀粉、葡萄糖、纤维素、蔗糖、都属于糖类C. 葡萄糖在人体内剧烈氧化,同时放出能量D. 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固性,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5.下列宣传用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新鲜、口感好,可以放心食用B. 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C. 蔬菜、水果能提供和补充多种维生素D. 缺铁会引起贫血6.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 用加碘食盐检验淀粉C. 用10mL量筒量取5.62mL水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7.食品卫生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①台湾有些食品加工厂将塑化剂添加到食品中②石灰水保存鲜鸡蛋③让猪长得瘦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生猪④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8.有关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B.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海产品可以放心食用C. 人体缺少铁元素会引起贫血D. 葡萄糖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CO2和水并放出能量9.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当的加碘食盐B. 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C.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D. 为保持香肠肉质鲜美,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10.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主角是一氧化碳,该小报的标题可能是()A. PM2.5与雾霾天气B. 臭氧层空洞C.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1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科学的是()A. 天然气是应用广泛的燃料B. 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C. 可以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D. 可降解塑料的问世减少了白色污染12.下列做法有利于人身安全的是()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杯内壁缓缓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 点燃氢气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C. 在蒸馒头时,用烧碱来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以调节口感D. 为了节约成本,用亚硝酸钠来代替食盐炒菜和腌制食品13.日本曾经发生的“痛痛病”,让人痛不欲生,原因是由一种重金属污染水体后,该地区的人们长期食用含有这种重金属离子的食物而引起的.则引起“痛痛病”的这种金属元素是()A. 镉B. 砷C. 铅D. 铬14.“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 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 用三聚氰胺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C. 使用聚氯乙烯薄膜包装食品D. “瘦肉精”提高猪的瘦肉率15.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以汉字“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有一种“海宝”(如图)的面料为羊毛(绒),内充物为无毒聚酯纤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聚酯纤维是有机物B. 这种“海宝”不宜用碱性强的洗涤剂清洗C. 羊毛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 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与聚酯纤维16.食品安全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
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基础题(word有答案)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如图是某新装修居室半年内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甲醛〔HCHO〕质量的曲线图〔国度规范: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0.08mg/m3〕。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甲醛是氧化物B.甲醛具有挥发性C.甲醛有毒危害人体安康D.新装修的房子要通风较长时间后才干入住2.关注安康,预防疾病。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但可用作饲料B.六大基本营养素不是都能提供能量C.虾皮、豆类、奶酪中含有丰厚的钙元素D.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厚的维生素3.化学与我们的安康、消费、生活毫不相关。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保证身体安康少量食用保健品B.为了延伸保质期,火腿肠中添加过量防腐剂C.夏天到了,经常去吃马路烧烤D.吸烟能使人发生依赖性,但主动吸烟有害安康4.以下应用理化知识处置实践效果的方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B.用甲醛溶液浸泡食品保鲜C.用刻度尺测量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到镜面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用试电笔区分插座中的前线与零线5.生活中处处充溢化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食品往往由于受潮而减速蜕变,为延伸保质期,用熟石灰作食品的枯燥剂B.为坚持肉制品鲜美,在制造香肠时应多加亚硝酸钠〔NaNO2〕等防腐剂C.吃松花蛋时,为消弭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参与大批食醋D.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流失,要紧闭门窗6.脚汗多的人易发生〝脚臭〞.在湿润的环境里,细菌的少量繁衍是发生〝脚臭〞的缘由之一.将洗净的袜子、鞋垫在某溶液里浸泡一下,取出晾干后再穿着,可防止〝脚臭〞.以下物质中最适宜用来配制这种溶液的是〔〕A.Na2SO4 B.CuSO4 C.KCl D.AgCl7.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以下物质中的〔〕A.糖水B.盐水C.肥皂水D.蛋清8.人发作重金属中毒吃下面什么物品为佳〔〕A.苹果B.喝水C.鸡蛋清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D.麦当劳鸡腿9.〝群众利益无大事,食品平安是大事〞.以下做法或看法不迷信的是〔〕A.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少量的牛奶、蛋清、豆浆等缓解其毒性B.缺铁容易患骨质疏松症C.不能用甲醛浸泡的水产品D.钾、钙、钠等是人体中必需的常量元素,锌、铁、氟、硒、碘等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10.误食可溶性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可用解毒的急救措施〔〕A.服用少量盐水B.服用葡萄糖水C.服用泻药D.服用牛奶11.每年5 月31 日为世界无烟日。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一、选择题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医疗上常用生理盐水的体积分数为0.9%B.今年春季在很多地方发现了禽流感,为防止传染,应远离家禽的粪便C.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可用来处理鱼、虾等,保证食品不腐败D.亚硝酸钠〔NaNO2〕容易被人误做食盐,引起中毒2.甲醛〔CH2O〕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它来源于室内装潢所用的油漆、胶合板、化纤地毯等材料.以下关于甲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的B.甲醛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C.甲醛属于氧化物D.甲醛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3.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以下说法不科学的是〔〕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4.“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以下做法科学的是〔〕A.霉变大米、花生等蒸煮食用 B.多吃腌制的食品C.用地沟油加工食品 D.骨头汤煲好后放入加碘食盐调味5.化学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使用农药、化肥对人类有利也有弊B.合理使用加碘盐有利于碘缺乏症病人的健康C.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对人体无害D.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6.“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产品能长期保存,可以放心食用B.大米、花生霉变后洗一洗可以食用C.油脂使人肥胖,进食时要防止摄入油脂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每天应摄入一定量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7.以下不属于毒品的是〔〕A.冰毒 B.可卡因 C.缬氨酸 D.大麻二、解答题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A、小苏打B、葡萄糖C、熟石灰D、纤维素E、黄曲霉毒素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1〕大米、花生、面粉等发生霉变而产生的有毒物质是______;〔2〕淀粉等糖类物质在人们内水解变成__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食品平安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以下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用发酵粉〔含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等〕制作发面食品 B.霉变的大米、花生C.用亚硝酸钠〔NaNO2〕代替食盐烹调的食品 D.食盐腌制的咸鸭蛋(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对一些生活物质进行鉴别.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
远离有毒物质
1,下列物质中,对人体无害的是( )
A氯化钠B 亚硝酸钠C 甲醇D 一氧化碳
2,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合理使用加碘盐B 是用霉变大米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3,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
A甲醛B氯化钠C农硝酸D 硫酸铜
4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克服用大量的( )
A水B 肥皂水C 蛋清D 盐水
课堂检测
5.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烟气中含有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A一氧化碳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
6.化学无处不在,生活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家具装饰好后立即入住
B变酶的大米蒸熟后可放心使用
C硫酸铜有毒,但可用少量硫酸铜消毒游泳池
D合格的火腿中含有防腐的亚硝酸钠,因此也不能使用
7.下列有毒物质通过呼吸道之中毒的是
A煤气B假酒(甲醇)C酶米(黄曲酶毒素)D假盐(亚硝酸钠)
8.误食重金属盐应采取急救措施
①注射大量的生理盐水②喝牛奶③喝蛋清④用生理盐水灌肠洗胃
A 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9.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动物的肌肉,毛,皮等都是有蛋白质构成的,蛋清,鲜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Cu2+, Pb2+,Ag+ ,Ba2+等可溶性盐会是蛋白质变性丧失生理功能,因此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请回答:
(1) 下列物质中,不会引起人体中毒的是( )
A Ba(NO3) 2
B Pb(NO3) 2
C CuSO4
D Ba SO4。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1.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下列物质中的()A.矿泉水B.食盐水C.肥皂水D.羊乳或豆浆2.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有利人体健康的是()A.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B.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补充含无机盐的饮料C.霉变花生清洗干净后再食用D.用甲醛浸泡海产品3.“烟草吞噬生命”。
烟草燃烧能产生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A.N2B.O2C.CO2D.CO4.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②香烟的过滤嘴可滤除CO等有害物质,故吸烟对身体无害;③摄入过量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④食用霉变食品可引发肿瘤等恶性疾病。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①④5.下列做法中,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A.吸烟B.用二氧化硫漂白馒头C.酗酒D.食用加碘盐和加铁酱油6.近年来,媒体常报道出煤气中毒的惨剧,煤气中毒是由于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CO引起的。
下列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煤气中毒发生的是()A.严寒的冬天,在狭小密闭的房间内烧炭取暖,在炭盘旁边放一盆水B.在清洗偏远的水井时,边用柴油作为能源的抽水机放到井内抽水,边派人戴着口罩到井下洗井C.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密闭的冲凉房内D.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冲凉房外面,且要通风透气7.可溶性的钡盐有毒,某同学误食了BaCl2,则应立即服用的解毒药剂是()A.糖水B.碳酸钠溶液C.食盐水D.硫酸镁溶液8.质检部门在某地生产的大米中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镉大米”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导致大米镉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土壤或水体中镉污染较严重B.大米中的镉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C.土壤中的镉可被水稻吸收并转运到通过无性生殖形成的种子中D.食用“镉大米”引起的中毒不是细菌性食物中毒9.一种新型毒品K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盐酸氯胺酮的化学式为C13H16ONCl,它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性损害。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发霉变质后绝对不能食用B.老年人缺钙容易患佝偻病C.人体缺少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D.人体胃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B.生活中可以利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要吸烟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3.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用雪碧或橙汁,可补充人体维生素B.食用蛋白质、糖类或油脂,可提供人体能量C.加碘食盐能对人体补I2,可防甲状腺肿大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可长期保存与食用4.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楼房火灾时抓紧时间乘电梯逃生B.在高海拔的地方用高压锅煮饭C.保存海鲜时可使用甲醛溶液浸泡D.烧炭取暖时为保暖应关紧门窗5.下列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6.“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在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B.在海产品中加适量的甲醛溶液浸泡C.在果汁中加入少量的“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D.霉变的大米、花生,即使经过蒸煮也不能食用7.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中属于“真”的是A.有人称发明了新技术,能将水转变成汽油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D.营养保健食品代替食物,获得的营养更全面8.“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可用甲醛浸泡海产品B.霉变花生、大米洗净后煮熟食用C.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D.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来焙制糕点9.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B.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废气排放C.不吸烟,不沾染毒品D.霉变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10.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亚硝酸钠用于烹调B.用石灰浆检验二氧化碳C.用于制造低温环境D.一氧化碳用于灭火1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人都有群防责任”,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D.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12.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初中化学第3节远离有毒物质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题)评卷人得分1.近年来,建筑装潢装饰材料进入家庭。
调查发现,经装修的居室中有装潢装饰材料缓慢释放出的化学物质浓度过高,影响人体健康。
这些化学物质中最常见的是( )A.COB.SO2C.甲醛等有机物蒸气D.臭氧【答案】选C。
一氧化碳为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为含硫物质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家居装修,常用含甲醛等物质的黏合剂,甲醛释放到空气中,一旦浓度超标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臭氧能阻挡紫外线的照射,在家居内不会出现。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2.“吸烟有害健康”。
我国政府规定:从2010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
烟草燃烧释放的有害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A.尼古丁B.一氧化碳C.焦油D.甲醛【答案】选B。
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还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的焦油,无甲醛,它一般与室内装修有关;在香烟烟气的成分中,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就很难再分离,使氧没有机会与血红蛋白结合,故血液失去运输氧的能力。
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3.学习了“化学与健康”的知识后,同学们就这一话题发表见解,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B.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应尽可能从保健品中获取C.应该禁止使用食品防腐剂D.霉变的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能食用【答案】选D。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碳酸钙等含碳的物质属于无机物,A说法不正确;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应尽量从食物中获取,B的认识不正确;有时为了防止食物变质,可以使用食品防腐剂,C的观点也不正确;霉变的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会产生有毒物质,不能食用,D的说法是正确的。
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4.使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添加大量防腐剂的肉类制品B.添加工业明胶的老酸奶、果冻C.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浸泡的海鲜D.包装袋中充入氮气的食品【答案】选D。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5.3 远离有毒物质知识梳理一、预防重金属盐中毒1.什么是重金属盐?它为何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含汞,镉,铅,铬,锰和铜等重金属元素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会使得蛋白质变性2.重金属盐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人体的?所有的重金属盐都是有毒的吗?途径:(1)通过饮用水和不健康食品直接进入人体,(2)也可以通过动植物摄入或吸收后通过食物链间接进入人体,(3)还可以通过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进入人体只有可溶性重金属盐是有毒的。
3.实验探究:蛋白质的性质完成《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变性》及问题思考。
4.怎样检验蛋白质?灼烧法:灼烧含有蛋白质的物质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5.为什么可以用酒精或高温来杀菌消毒?因为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成分也是蛋白质二、不吃变质食品1.食品变质的原因:_霉菌在食物中生长繁殖时能产生一种有毒物质-霉菌毒素__。
2.表现:_霉变食物的表面常有灰黄色的霉斑,内部常变为浅棕色_。
3.误食变质食品的表现:_误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或头晕,昏迷等症状,长期食用可导致神经和内分泌紊乱,致癌致畸,肝肾损伤_。
4.结论:__变质食物不仅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和实用价值,也会对人体造成很多危害__。
三、限量摄入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有哪些?(1)防腐剂和抗氧化剂;(2)着色剂和护色剂;(3)甜味剂和食用香精四、远离烟草1.香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一氧化碳,苯,甲醛,尼古丁,焦油和重金属盐。
2.一氧化碳:(俗称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运输氧气能力降低,导致中毒。
3.尼古丁和焦油中毒机理:尼古丁是一种剧毒的兴奋剂,使吸烟者对香烟产生一种依赖性;焦油可粘附于咽部和支气管内壁,诱发细胞病变。
尼古丁和焦油共同作用的结果则会降低肌体的免疫能力,诱发多种疾病和癌变。
五、拒绝毒品1.谈谈你对鸦片、吗啡等依法控制使用的物质认识:依法控制,拒绝毒品。
2.毒品种类:海洛因,大麻,“病毒”,“摇头丸”。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第十单元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第十单元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选择题1.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有害健康,烟雾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B.N2C.CO D.CO22.我国医药行业爆出“毒胶囊”事件,是某些医药生产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的胶囊,某有害元素严重超标,危害人体健康,你认为这种元素可能是()A.铁B.铬C.氧D.碘3.长期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以下各组中不属于毒品的是()A. 冰毒、杜冷丁B. 毒鼠强、敌敌畏C. 吗啡、摇头丸D. 海洛因、大麻4.下列不会使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生理功能的是链接听/39例1方法点拨()B. 温度越高,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越快C.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会使皮肤变黄,这是由于浓硝酸使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D.远离毒品的最佳方法就是避免触碰这些东西1.2019·长沙下列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A.香烟B.发霉的花生C.无公害蔬菜D.超过保质期的牛奶2.2019·重庆A“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病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C.甲醛有防腐作用,但不能浸泡食材D.煮沸是降低硬水硬度的方法之一3.2019·烟台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安全常识B.化学与农业①煤气泄漏——先打开排风扇②误食少量重金属盐——喝鸡蛋清①波尔多液——可用于农作物杀菌②磷肥——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C.辨别真假D.性质与用途①辨别蛋白质和淀粉——加碘水②辨别棉织物和毛织物——点燃闻气味①氩气性质稳定——延长食品保质期②氢氧化钠显碱性——治疗胃酸过多详解详析[达标巩固]1.C[解析] O2、N2、CO2是空气的成分,不是有毒气体;CO是烟雾中的一种有毒气体,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甚至死亡。
2.B 3.B 4.B 5.D 6.C7.B[直击中考]1.C[解析] 香烟的烟雾中含有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种有毒物质,无益于身体健康;发霉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素,是强烈的致癌物质,无益于身体健康;超过保质期的牛奶会产生有害物质,无益于身体健康。
远离有毒物质自我小测我夯基我达标1.为保障公民的食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化学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中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是()A.销售过期、变质的食品B.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工业用盐C.用福尔马林浸泡水产品D.销售三聚氰胺含量超标的奶粉2.重金属的毒性主要是由它与人体内酶的─SH(分子中的一部分)结合而产生的。
误食重金属后,可尽快喝适量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牛奶和鸡蛋清富含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3.2008年9月,卫生部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界定了我国公民目前应掌握的、与生活方式和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下列做法有损健康的是() A.不随地吐痰B.不吸烟、不酗酒C.用肉眼直接观察日食的全过程D.成年后参加无偿献血活动4.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A.青少年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铁以预防佝偻病B.利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的原理,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C.为了节约粮食,把霉变大米淘净后继续食用D.食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5.根据下边这幅图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也能与一氧化碳结合,结合力比氧气更强B.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有毒物质,其中就有COC.香烟中的尼古丁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D.长期吸烟的人,易患冠心病、肺气肿和肺癌等6.重金属离子有毒性。
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
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含有OH-),主要有毒离子为Ba2+,若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
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Cu2+和SO2-4B.Cu2+和Cl-C.K+和SO2-4D.Ag+和NO-37.“毒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要注意食品安全,下列有关食品加工方法安全的是()A.用工业盐(含NaNO2)来作食品添加剂B.用塑料颗粒来制作珍珠奶茶中的“珍珠”C.用工业酒精勾兑水来生产低成本白酒D.用小苏打来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成分8.人体内含有多种元素,其中许多元素都是人体所需的。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10.3 远离有毒物质同步练习(新版)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10.3 远离有毒物质同步练习(新版)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10.3 远离有毒物质同步练习(新版)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10.3远离有毒物质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
下列各种盐,若在食物中加入过量,会使人中毒的是()A。
NaCl B. NaHCO3 C。
NaNO2D。
CaCO32.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B。
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C. 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当的加碘食盐D。
为保持香肠肉质鲜美,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食盐作调味品B.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C。
碳酸氢钠作发酵剂D。
氢氧化钠用于泡发鱿鱼等水产品4。
“吃得营养,吃得安全,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B。
用霉变花生榨花生油C。
用甲醛溶液保存海鲜 D. 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5.化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
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不可食用 B.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拒绝烟草,远离毒品C。
少年儿童不能盲目吃各种营养补品 D. 腐败苹果,切去腐败部分后可放心食用6。
10.3 远离有毒物质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和他人。
下列关于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久未开启的菜窖进入前要进行灯火实验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灭火C.发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逃离D.如果误服了重金属盐,就医前可以服用新鲜果汁进行自救2.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下列物质中的()A.水B.蛋清C.肥皂水D.盐水3.下列有关安全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干涸的深井可用手电筒做灯火实验B.进入面粉厂时可穿鞋底带铁钉的鞋子C.从火灾现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应立即喝盐水4.吸烟有害健康。
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A.CO B.CO2C.CH4D.水蒸气5.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下列物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A.香烟B.花生油C.猕猴桃D.牛奶6.去年永康市创文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营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以下不符合创文工作的做法是()A.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B.使用健康公筷,文明用餐C.公共场合随意吸烟D.不乱扔杂物,实行垃圾分类7.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胃液中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B.水和无机盐虽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必需的C.香烟烟气中的CO会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D.代谢产生的CO2,如不能及时排出,会使血液的pH增大8.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
下列说法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用液态氢作燃料发射火箭B.用活性炭消除房间中的异味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吸烟、饮酒能够预防“新冠肺炎”9.“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人都有群防责任”,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当使用酒精不当使家里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将火吹灭B.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C.水银体温计的水银柱升高是由于水银原子变大的缘故D.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10.下列做法符合“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的是()A.多喝可乐可替代生活中饮水B.多用保健品可替代药物治疗C.霉变食品高温消毒后再食用D.拒绝毒品就是保护自己和家人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身体无害B.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C.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烟草D.如果遇到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12.“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能使蛋白质生理活性消失,出现中毒症状的是()A.水B.NaCl溶液C.CuSO4溶液D.稀盐酸2.下列物质中,不是因为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A.工业酒精B.食品袋中的干燥剂(CaO)C.硫酸铜D.工业用盐(NaNO2)3.食品安全关系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做法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A.用硫磺熏蒸银耳使之漂白B.使用地沟油烹炸食物C.用干冰冷藏食品D.用霉变花生压榨花生油4.“吸烟有害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
烟草燃烧释放的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尼古丁D.焦油5.长期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以下各组中不属于毒品的是()A.冰毒、杜冷丁B.毒鼠强、敌敌畏C.吗啡、摇头丸D.海洛因、大麻6.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下列关于毒品的说法错误的是()A.毒品能够摧残人的肉体,销蚀灵魂B.毒品损害了人类的文明和尊严C.毒品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稳定D.毒品能够让人摆脱不良情绪,吸食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蛋白质在受热、遇到重金属盐、甲醛、浓硝酸等物质时容易失去生理活性,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故选:C.2.解析:A、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含有有毒的甲醇,因为有毒而不能食用,故选项错误;B、食品袋中的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是因为有毒而不能食用,故选项正确;C、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因为有毒而不能食用,故选项错误;D、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毒,因为有毒而不能食用,故选项错误.故选:B.3.解析:A、硫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不能用来熏蒸银耳等食品,故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B、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地沟油中含有很多杂质、有毒物质,不能用于烹炸食物,故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于冷藏食品,故该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D、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不能用霉变花生压榨花生油,故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C.4.解析:A、容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物质是一氧化碳;故A 正确;B、二氧化碳虽然不能供给呼吸,但无毒;故B不正确;C、尼古丁也是吸烟产生的有毒物质,能致癌,但不与血红蛋白结合,故C不正确;D、焦油也是有害物质,它的害处不是因和血红蛋白的关系产生的.故D不正确.故选:A.5.解析:A、冰毒、杜冷丁属于毒品,故选项错误;B、毒鼠强、敌敌畏属于农药,不属于毒品,故选项错误;C、吗啡、摇头丸属于毒品,故选项错误;D、海洛因、大麻属于毒品,故选项错误.故选:B.6.解析:A、因毒品能摧毁人的大脑,则能够摧残人的肉体,销蚀灵魂,说法正确,故A错误;B、因毒品可使人丧失本性,则损害了人类的文明和尊严,说法正确,故B错误;C、因毒品可麻痹人的神经,可使人做出对社会有危害的事情,则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稳定,说法正确,故C错误;D、毒品一旦成瘾,很难戒掉,则让人摆脱不良情绪,吸食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的说法错误,故D正确.故选:D.。
《远离有毒物质》同步练习
1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时产生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A . N2
B . SO2
C .CO
D . CO2
2 •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下列物质中的()
A .糖水 B.盐水 C.肥皂水 D.蛋
清
3•食品安全对人类健康生活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仍可食用
B .烹调食物时,不能用工业盐(亚硝酸钠)代替食盐
C.为延长食用海产品保鲜时间,用甲醛水溶液浸泡
D •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可以大量摄入富含硒的食品
4.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在少量鸡蛋白溶液中加足量纯净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 现象;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鸡蛋白中加硫酸钠溶液,观察到现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鸡蛋白中加乙酸铅溶液,观察到现象;
(4)在鸡蛋白中加浓硝酸,微热,观察到_________ 现象;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鸡蛋白溶液加热,可看到现象。
5.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饮用桶装水,网上盛传千沸水”(指反复多次烧开的水)中含有大
量亚硝酸盐,摄入一定量可导致中毒。
此外,亚硝酸盐在人体内还能形成强致癌性物质--亚
硝胺,饮用会致癌。
这是真的吗?
问题:加热次数对亚硝酸盐含量是否有影响?
查阅资料:我国在《GB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对亚硝酸盐(以NO2—计)的含量规定小于5⑷/L。
进行实验:①取新鲜的桶装水放置在饮水机上,测定36h内反复加热(共计181次)的水样,亚硝酸盐含量(以NO2—计)检测结果如下表:
已知人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摄取亚硝酸盐的途径是蔬菜, 通过人体唾液的转化,间接进入人体
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在300mg/kg ,人并没有因为食用蔬菜而导致亚硝酸盐中毒,由此可知“千沸水”中的亚硝酸盐不足以使人中毒。
没有明确证据证明亚硝酸盐能致癌,在正确使用饮水机的前提下,“千沸水”不会致癌。
反复煮沸的水,只是活性降低了,不易被人体细胞吸收。
请依据以上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表中数据,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 。
(2)依据图可知,存放桶装水时,为降低亚硝酸盐的产生需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 。
(3)你认为“千沸水”可以饮用吗?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D
3.B
4. 答案:(1)可溶于水
(2)蛋白质沉淀下来
(3)产生淡黄色沉淀
(4)产生黄色沉淀
(5)蛋白质凝固成白色
5.答案:(1)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
(2)避免长时间放置和避免光照
(3)可以,因为“千沸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低,不足以使人中毒、不会致癌(或不可以长期饮用,因为“千沸水”的活性降低了,不易被人体细胞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