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桃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桃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桃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桃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桃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第

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面对质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

D.因为地球的质量、体积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

2.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写下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请问诗句中的“云与我俱东”所对应的参考系是( )

A.两岸B.船C.云D.诗人

3.在长为50m的游泳池中举行200m蛙泳比赛,运动员从比赛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游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0,50m B.0,200m C.200m,50m D.200m,0 4.2021年11月10日早上7:30,一声鸣枪,2019南京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南京站)激情开跑,一位运动员用了3小时跑完全程,以8m/s的速度冲过终点. 运动轨迹如图,马拉松全程42.193km.关于题中出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早上7:30”是时间间隔

B.“3小时”是时刻

C.“8m/s”是瞬时速度

D.“42.193km”是全程的位移

5.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位移、速度、加速度、力

B.位移、时间、速度、路程

C.力、位移、速率、加速度

D.速度、加速度、力、路程

6.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80km/h是平均速度,100km是位移

B.80km/h是平均速度,100km是路程

C.80km/h是瞬时速度,100km是位移

D.80km/h是瞬时速度,100km是路程

7.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8.如图,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到C,则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A.4R,0 B.0,4R C.2πR,4R D.4R,2πR 9.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重力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无关

10.图示为A、B两质点的速度图象,其加速度分别为a A、a B,在零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 A、v B.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v A<v B

B.v A=v B

C.a A>a B

D.a A<a B

11.赛车在比赛中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末的速度为50m/s,则该赛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A.0.2m/s2B.1m/s2C.2.5 m/s2D.5m/s2

12.如图,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

13.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垂直

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D.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

14.小明同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的一端,向左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点迹分布如图所示,请你由此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是

A.先匀速直线运动后减速直线运动

B.先加速直线运动后匀速直线运动

C.先减速直线运动后加速直线运动

D.先加速直线运动后减速直线运动

15.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 m处的瞬时速度是6 m/s,16 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是7.5 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6 m/s B.6.25 m/s

C.6.75 m/s D.7.5 m/s

16.在下图中,a、b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A.B.

C.D.

17.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下落L时,速度为v;当它下落2L时,它的速度为

A B.2v C.

2D.

2

v

18.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C.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物体的重心越高,物体的稳度就越高

19.如图所示,能反映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A.B.C.D.

20.某航母跑道长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5m/s B.10m/s C.15m/s D.20m/s 21.如图给出了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甲图线与横轴平行,乙图线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由图可知()

A.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处于静止

C.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运动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第4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前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而位移为零

23.一根弹簧原长10cm,挂上2N的钩码时,弹簧伸长1cm.当这根弹簧挂上8N的重物时,弹簧总长为(在弹性形变时)

A.3cm B.13cm C.4cm D.14cm

24.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而急刹车获得大小为

4m/s2的加速度,则刹车6s后汽车的速度为()

A.44m/s B.24m/s C.4m/s D.0

25.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地面上某点正上方不同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A的质量比B的质量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可能在空中相撞

B.A、B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C.下落过程中,A、B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

D.从开始下落到落地,A、B的平均速度相等

26.据凤凰网报道:2021年10月10日晚间,江苏无锡312国道K135米处,高约5米的桥梁,发生桥面侧翻事故.经初步分析,桥面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事故严重后果,再次提醒人们“珍爱生命,拒绝超载”.下列关于行驶在桥面上的汽车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

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

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

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

27.一列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一人站在火车前观察,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他需4 s,全部车厢通过他需20 s,设各节车厢等长,车厢连接处的长度不计,这列火车的车厢节数为

A.5节B.10节

C.15节D.25节

二、实验题

2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图示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A、B、C、D 为四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经测量知道AB=2.20cm,BC=3.80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等于________m/s.

三、解答题

29.介于高空坠物的危害,有关规定指出不允许居民将花盆摆放在窗台外.试想一个花盆从高约20m的六楼窗台上坠落,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花盆落地时的速度;

(2)花盆在空中下落的时间为多少?

30.2021年4月16日,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进行了首次高速滑行测试。已知C919的质量为6×104kg,某次测试中,C919在平直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经t=20s达到最大速度v m=80m/s,取g=10m/s2。

(1)求C919的重力G;

(2)求C919加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a;

(3)求C919在跑道上加速滑行达到最大速度前10s内滑行的距离x。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体积很小的物体也不一定就能够看成质点,比如原子的体积很小,但是在研究原子的结构时原子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所以A错误;

BD.地球的质量很大在研究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过程中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是可以忽略的,能看成质点,所以并不是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所以BD错误;

C.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月球的体积相对于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可以忽略的,所以可将月球看作质点,所以C正确.

2.A

【解析】

云和我(诗人)都在向东运动,是假定两岸不动,以两岸为参考系.所以答案选A.

3.D

【详解】

在200m游蛙泳比赛,实际通过的路程就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即最大路程为200m;由于泳池长50m,故200m蛙泳中需要两个来回,位移应为0。

故选D。

4.C

【详解】

A.早上7:30是运动开始的时间点,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

B.运动员以3小时跑完全程,可知3小时是运动的时间间隔,故B错误;

C.运动员以8m/s的速度冲过终点,该速度对应冲过终点这一瞬间,指瞬时速度,故C正确;

D.马拉松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故42.193km指的是路程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5.A

【详解】

位移、速度、加速度、力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而时间、路程、速率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

A.位移、速度、加速度、力,故A符合题意;

B .位移、时间、速度、路程,故B 不符合题意;

C .力、位移、速率、加速度,故C 不符合题意;

D .速度、加速度、力、路程,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6.D 【详解】

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表示在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所以80km/h 是指瞬时速度;到杭州还有100km ,100km 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故选D 。 7.D 【详解】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竖直上抛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选项A 错误;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一致,选项B 错误;根据

?=

?v

a t

可知,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选项C 错误,D 正确;故选D. 8.D 【详解】

位移的大小位移首末位置的距离为4R ,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为2πR ,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9.B 【详解】

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均受重力,故A 错误;物体受到的重力一定是竖直向下,故B 正确;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选项C 错误;重力G=mg ,重力与质量有关,选项D 错误;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重力的存在,需要清楚的是: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与物体的位置和状态无关. 10.C 【详解】

由图象可知,A 的初速度大于B 的初速度,即v A >v B .A 的斜率大于B 的斜率,则a A >a B .故C 正确,A 、B 、D 错误. 故选C . 11.D 【详解】

因为初速度为零,所以根据公式v at =可得2500

5/10

a m s -==,故D 正确 12.C 【详解】

A .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该图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

B .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该图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均匀减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

C .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 正确;

D .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该图表示物体静止,故D 错误。 故选C 。 13.C 【详解】

A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若是没有相互挤压,就不会产生弹性形变,就不会产生弹力。故A 错误;

B .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可能沿着轻杆方向垂直,也可能与其方向垂直,具体弹力方向根据受力平衡来确定的,故B 错误;

C .压力和支持力均属于弹力,其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故C 正确;

D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但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不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还与劲度系数有关,故D 错误。 故选C 。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弹力的方向。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就说明弹力产生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要相互接触,二是接触面要

发生弹性形变(或者说相互挤压)。 14.D 【详解】

从图中看出,相邻的计时点的距离先越来越大,后越来越小,所以纸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15.B 【详解】

排除题目中的干扰因素,百米比赛为直道,其位移为100米,所以平均速度为:

100

6.25m /s 16

x v t =

== 故B 正确ACD 错误. 16.B 【详解】

判断a 、b 两球间有无弹力,要依据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一是相互接触;二是发生弹性形变。四个选项中都满足了接触这一条件,但是否发生了形变难于观察,这时可以利用“假设法”来判断。在A 图中,若拿去a 球,则b 球仍静止不动,故a 、b 间没有挤压,即a 、b 间没有弹力。在B 图中,若拿去a 球,则b 球将向左运动,故a 、b 间存在相互挤压,故a 、b 间存在弹力。在C 图中,若拿去a 球,则b 球静止,即a 、b 间没有挤压,即a 、b 间没有弹力。在D 图中若拿去斜面a ,则b 球可能静止,即a 、b 间可能没有挤压,即a 、b 间可能没有弹力。故a 、b 间一定有弹力的是B 图。 故选B 。 17.A 【详解】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下落L 时,速度为v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

22v gL =

当它下落2L 时,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为v ',则有:

222v g L '=

联立解得:

v '=

A.

与分析相符,故A 正确;

B. 2v 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

C.

与分析不符,故C 错误; D.

2

v

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 18.C 【详解】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可能在物体的外部,选项A 错误;重心的位置不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还与质量的分布有关,选项B 错误;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选项C 正确;物体的重心越高,物体的稳度就越低,选项D 错误. 19.D 【详解】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为g ,速度与时间关系为:v =gt ,所以v-t 函数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且速度均匀增大. A .该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该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该图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该图与结论相符,选项D 正确; 故选D 。 20.B 【详解】

试题分析:由运动学公式22

02v v as -=,代人数据得:

010m /s v ===,故选B 正确.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名师点睛】

已知飞机的末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初速度;该题考察导出公式的应用,直接代入公式即可.

21.D

【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倾斜的直线.【详解】

甲图线与时间轴平行,表示速度不变,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线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加速度不变,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的含义,能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22.D

【详解】

A.由图看出,在前2s内,物体沿负方向运动,在后2s内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

B.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直线的斜率不变,说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故B错误。

CD.物体在前2s内向负方向做匀减速运动,位移为

11

22m-2m 2

x=-??=后2s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21

22m2m 2

x=-??=

所以4s内的位移是0,路程为4m,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3.A

【解析】

试题分析:由胡克定律有F kx

=,当x=1cm时、F=2N,可得k=200;故当F=6N时可得x=3cm,故可A项正确、BCD项错误,应选A.

考点:本题考查了胡克定律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明确弹力与形变的定量关系,掌握胡克定律.

24.D

【详解】

汽车的初速度为072km/h20m/s

v==,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用时间为:

020

5 4

v

t s s

a

===

故刹车5s后汽车停止不动,则刹车6s后汽车的速度为为0。故选D。

25.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不计空气的阻力,故物体仅受重力,则物体的加速度

mg

a g

m

==,故物体

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下落过程中,A、B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A、B不可能在空

中相撞.故A错误,C正确.根据v2=2gh可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从不同高度开始自由下落,故到达地面时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

等于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平均速度:

22

v v

v

+

==即平均速度是落地速度的一半,

两个物体落地的速度不相等,所以平均速度也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掌握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即可顺利解决此题.

26.C

【详解】

弹性形变指物体形变之后撤去外力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A.模型桥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轮胎发生了弹性形变,故A错误;

BCD.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不是因为桥梁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7.D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火车的总长度,从而得出火车车厢的节数.

【详解】

设火车车厢的长度为L,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L=1

2

at12=

1

2

×a×16=8a.火车的总长度为:

nL=

12at 22=12

×a ×400=200a ,解得车厢节数为:n=25.故D 正确,ABC 错误.故选D . 28..交流, 0.10, 0.30 【详解】

[1][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因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0.02s ,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T =0.02×5s=0.1s . [3]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

22.20 3.80

10m/s=0.30m/s 220.1

AB BC B x x v T -++=

=??

29.(1)20m/s ;(2)2s 【详解】

(1)花盆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

22v gh =

解得花盆落地时的速度

20m/s v =

(2)根据

2

12

h gt =

花盆在空中下落的时间

2s t =

30.(1)6×105N ;(2)4m/s 2;(3)(3)600m 【详解】

(1)C919的重力,根据

G mg =

解得

5610N G =?

(2)由题意可知

m v at =

解得

24m/s a =

(3)在跑道上加速滑行达到最大速度前10s 的速度

1140m/s v at ==

加速滑行达到最大速度前10s 内滑行的距离

2212m ax v v =-

解得

600m x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