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必背.doc

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必背.doc

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必背.doc
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必背.doc

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必背

高考语文易错知识点必背

语文易错 1 多音字误读

易错分析:正确识记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词性。如“刹”,共有 chà和 shā两个读音,作名词时读chà,作动词时读 shā。

二是词义。有些多音字的读音,单从词性上很难判断,可以以义辨音。如“纤”有xi ān和qi àn两个读音,作形容词表示“细小”时读 xi ān,作名词表示拉船的绳子时读 qi àn。

三是语境。可以把多音字的几个读音尽可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辨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高记忆效果。如“商店打

折(zh é) ,顾客抢购。一阵折 (zh ē) 腾,累得住院。不但没赚,反而折(sh é) 本”。

四是语体。书面语读音一般用于双音节词和成语中,口语读音常用于口头交际中,用于单音节词和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双音节词中。如“色”,书面语读音为 sè,口语读音为 shǎi 。

五是巧记。舍众取寡,以少推多。如“埋”只在“埋怨”中读

mán,其余都读 mái 。记住一个“埋怨”,就记住“埋”在各种语境中的读音了。

语文易错 2 音近字误读

易错分析: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这些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完全一致。但如果其中的或声母,或韵母,或声调有细微的差别,就构成了音近字。命题者往往就在“近”与“同”上做文章。如果在平时学习中没能把容易混淆的音近字准确地区别开来,就会给解题增加难度。正确识记这些字的读音,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把某类同音字集中起来记忆,会达到记住一串且印象深刻的效果。

语文易错 3 形近字误读

易错分析:辨别形近字,要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细微处

加深印象,加强记忆。有很多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如“戍、戌、

戊、戎”可以编为“点戍(sh ù) 横戌 (x ū) 戊(wù) 中空,十戈相合即为戎(r ónɡ) ”。应该说,对这类字音的识记,既要动脑筋求便捷,更要花工夫记忆,关键在于积累。而就具体题目来说,其中一定会有部分

字音是我们已经正确掌握的。因此,审清题干,认真分析,结合字

义,合理推断,运用比较排除的方法选出正确答案并非难事。

语文易错 4 形声字误读

易错分析: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

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 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

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有的声母和韵母都

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在解答中无法判断时,一般形声字注音为“同声

旁读音”的正确性小,注音为“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性大。所以,

我们一方面要深入研究高考试题,明了形声字读音设误的主要形式,

即故意以声旁注音或故意以同一声旁不同形旁的字的常读音注音 ; 另

一方面要摒弃“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错误想法,养成勤查字

典词典的习惯,准确记忆,注重积累。

高考物理难重点力学部分最易错易混的十大知识点全解析

高考物理难重点力学部分最易错易混的十大知识点全解析 可在对比三组概念中掌握: ①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前者对应一段时间,后者对应某一时刻,这里特别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易错点2:不能把图像的物理意义与实际情况对应 易错分析: 理解运动图像首先要认清v-t和x-t图像的意义,其次要重点理解图像的几个关键点: ①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如有必要首先要写出两轴物理量关系的表达式;②斜率的意义;③截距的意义;④“面积”的意义,注意有些面积有意义,如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有些没有意义,如x-t图像的面积无意义。 易错点3:分不清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而出现错误 易错分析: 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①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②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③应用图像v-t分析往往直观明了。 易错点4: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错误 易错分析:

摩擦力是被动力,它以其他力的存在为前提,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情况有关.它会随其他外力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分析时,要谨防摩擦力随着外力或者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突变.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才可以根据来计算Fμ=μFN,而FN并不总等于物体的重力。 易错点5:对杆的弹力方向认识错误 易错分析: 要搞清楚杆的弹力和绳的弹力方向特点不同,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分析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般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易错点6:不善于利用矢量三角形分析问题 易错分析: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定则是力的运算的常用工具,所以无论是分析受力情况、力的可能方向、力的最小值等,都可以通过画受力分析图或者力的矢量三角形.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图示找到突破口,变得简明直观。 易错点7: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错误 易错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合外力决定加速度而不是速度,力和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随合外力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做减速运动.力和速度只有通过加速度这个桥梁才能实现“对话”,如果让力和速度直接对话,就是死抱亚里干多德的观点永不悔改的“顽固派”。 易错点8:不会处理瞬时问题 易错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所谓瞬时对应关系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立即产生加速度,外力恒定,加速度也恒定,外力变化,加速度立即发生变化,外力消失,加速度立即消失,在分析瞬时对应关系时应注意两个基本模型特点的区别: (1)轻绳模型:①轻绳不能伸长,②轻绳的拉力可突变;

2017高考英语易错词汇:either...or用法

2017高考英语易错词汇:either...or用法 导读:本文2017高考英语易错词汇:either...or用法,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7高考英语易错词汇:either...or用法 either...or和neither...nor的用法区别 一、either……or…… either……or……意为"或者……或者……;不是……就是……"之意。表示两者之一,连接句子中两个并列的成分。例如: When the girl is happy,she either sings or dances.那个女孩高兴时,不是唱就是跳。(此句中either……or……连接两个动词,因为主语是单数第三人称,谓语动词要用其相应的形式。) either……or……连接两个主语时,其谓语动词应与最近的一个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就近原则".例如:Either you or I am going there tomorrow. 明天要么你去那里,要么我去那里。 注意:如果把上句变成一般疑问句,助动词形式与主语you保持一致,所以要用are提问,而不是am.例如: Are either you or I going there tomorrow? 明天是你还是我去那里? Either you or he has lunch at school. 其一般疑问句应为:Do either you or he have lunch at school? 是你还是他在学校吃午饭?

若要对either……or……句型进行否定时,只需把either……or……换成neither……nor……即可。例如: Either you or she is good at drawing. 变为否定句应为:Neither you nor she is good at drawing. 你和她都不擅长绘画。 我们还可以单独使用either,其意为"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例如:There are many shops on either side of the street. 街道两边有许多商店。 或:There are many shop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在街道两边有许多商店。 either用在否定句的句末,表示"也"的意思。例如: If you don't go there. I won't,either. 如果你不去那里,我也不去。 二、neither……nor…… neither……nor……表示"既不……也不……".其含义是否定的,可连接任意两个并列的成份。例如: She likes neither butter nor cheese.她既不喜欢黄油也不喜欢乳酪。此句中neither……nor……连接两个宾语。当neither……nor……连接两个主语时,也应遵循"就近原则".例如: Neither dad nor mum is at home today. 今天父母都不在家。 若将neither……nor……句型变为肯定句,只需把neither……nor……改为both……and……即可,同时谓语动词必须用复数形式。例如: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

2019-2019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对于查字典物理网整理的这篇直线运动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

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10.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七哀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七哀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七哀诗》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七哀诗》原文翻译及鉴赏》,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七哀诗》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七哀诗》原文 西京乱无象①,豺虎方遘患②。 复弃中国去③,委身适荆蛮④。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⑤。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⑥?”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⑦,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⑧,喟然伤心肝⑨。 《七哀诗》原文翻译 西汉的都城长安城上空已是黑云乱翻,李傕、郭汜等人在这里制造事端。我忍痛告别了中原的乡土,把一身暂托给遥远的荆蛮。送行时亲戚眼里噙着泪水,朋友们依依不舍攀着车辕。走出门满目萧条一无所见,只有堆堆白骨遮蔽了郊原。一个妇人面带饥色坐路边,轻轻把孩子放在细草中间。婴儿哭声撕裂母亲的肝肺,饥妇人忍不住回头看,但终于洒泪独自走去,“我自己还不知道死在何处,谁能叫我们母子双双保全?”不等她说完,我赶紧策马离去,不忍再听这伤心的语言。登上霸陵的高地继续向南,回过头我远望着西京长安。领悟了《下泉》诗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不由得伤心、叹息起来。 《七哀诗》注释 ①西京:指长安,西汉时的国都。东汉建都在洛阳,洛阳称为东都。董卓之乱后,汉献帝又被董卓由洛阳迁到了长安。无象:无章法,无体统。 ②豺虎:指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遘患:给人民造成灾难。 ③中国:中原地区。 ④委身:置身。荆蛮:即指荆州。古代中原地区的人称南方的民族曰蛮,荆州在南方,故曰荆蛮。荆州当时未遭战乱,逃难到那里去的人很多。荆州刺史刘表曾从王粲的祖父王畅受学,与王氏是世交,所以王粲去投奔他。 ⑤追攀:追逐拉扯,表示依依不舍的样子。 ⑥完:保全。以上两句是作者听到的那个弃子的妇人所说的话。 ⑦霸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岸:高坡、高冈。汉文帝是两汉四百年中最负盛名的皇帝,这个时期的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所以王粲在这里引以对比现实,抒发感慨。

高中物理34个易错知识点解析

高中物理34个易错知识点解析 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两种。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 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化情形)。 2.对摩擦力认识模糊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 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

力。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的判断。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3)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但它们做功却不一定成对出现。其中一个最大的误区是,摩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总是负的。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能是动力。 (4)关于一对同时出现的摩擦力在做功问题上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可能两个都不做功。(静摩擦力情形)可能两个都做负功。(如子弹打击迎面过来的木块)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但其做功的数值不一定相等,两功之和可能等于零(静摩擦可不做功)、可能小于零(滑动摩擦)也可能大于零(静摩擦成为动力)。可能一个做负功一个不做功。(如,子弹打固定的木块)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不做功。(如传送带带动物体情形) 3.对弹簧中的弹力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弹簧或弹性绳,由于会发生形变,就会出现其弹力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形变不能发生突变(细绳或支持面的作用力可以突变)。在利用牛顿定律求解物体瞬间加速度时要特别注意。还有,在弹性势能与其他机械能转化时严格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以及物体落到竖直的弹簧上时,其动态过程的分析,即有最大速度的情形。 4.对“细绳、轻杆” 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受力分析时,细绳与轻杆是两个重要物理模型,要注意的是,细绳受力永远是沿着绳子指向它的收缩方向,而轻杆出现的情况很复杂,可以沿杆方向“拉”、“支”也可不沿杆方向,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关于小球“系”在细绳、轻杆上做圆周运动与在圆环内、圆管内做圆周运动的情形比较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

高考英语易错知识点归纳【5篇】

高考英语易错知识点归纳【5篇】 英语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学好英语自然有很多好处。学习英语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而且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因为学习外语需要坚持。 高考英语知识点1 1) quite 相当;quiet 安静地 2) affect v. 影响, 假装;effect n. 结果, 影响 3) adapt 适应;adopt 采用;adept 内行 4) angel 天使;angle 角度 5) dairy 牛奶厂;diary 日记 6) contend 奋斗, 斗争;content 内容, 满足的;context 上下文;contest 竞争, 比赛 7) principal 校长, 主要的;principle 原则 8) implicit 含蓄的;explicit 明白的 9) dessert 甜食;desert 沙漠v 放弃;dissert 写论文

10) pat 轻拍;tap 轻打;slap 掌击;rap 敲,打 11) decent 正经的;descent n 向下, 血统;descend v 向下 12) sweet 甜的;sweat 汗水 13) later 后来;latter 后者;latest 最近的;lately adv 最近 14) costume 服装;custom 习惯 15) extensive 广泛的;intensive 深刻的 16) aural 耳的;oral 口头的 17) abroad 国外;aboard 上(船,飞机) 高考英语知识点2 1. Since从句为非延续性动词的过去时或现在完成时,时间的起点应该从从句动作完成时刻算起。 例如: Things have changed a lot since I wrote to you last time. 自我上次给你写信之后,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She has lived with us since she has come here. 自从她来到这里,就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易错题汇编及解析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易错题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体A、B叠放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A与B间及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用水平恒力F拉物体A,A与B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若改用另一水平恒力拉物体B,要使A与B能发生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拉物体B的水平恒力至少应大于 A.F B.2F C.3F D.4F 2.如图所示,bc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穿在杆上,靠摩擦力与杆保持相对静止,M又通过轻细线悬吊着一个小铁球m,此时小车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而M、m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M 始终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当加速度增加到2a时 A.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 B.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C.横杆对M弹力增大 D.横杆对M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3.如图所示,三个重均为100N的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接触面水平,水平拉力F=20N作用在物块2上,三条轻质绳结于O点,水平绳与物块3连接,竖直绳悬挂重物B,倾斜绳通过定滑轮与物体A连接,已知倾斜绳与水平绳间的夹角为120o,A物体重 40N,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物块3受力个数为()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4.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并静止在固定粗糙斜面C上,A、B的接触面与斜面平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B物体受到A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C.A物体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D.斜面受到B的压力作用,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 5.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空心斜面ABC放置在水平面上,∠CAB=30°,斜面内部O点(与斜面无任何连接)固定有一正点电荷,一带负电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可以分别静止在M、N、MN的中点P上,OM=ON,OM∥A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物体分别在三处静止时所受力的个数一定都是4个 B.小物体静止在P点时受到的支持力最大,静止在M、N点时受到的支持力相等 C.小物体静止在P点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D.当小物体静止在N点时,地面给斜面的摩擦力为零 6.两个质量均为m的A、B小球用轻杆连接,A球与固定在斜面上的光滑竖直挡板接触,B球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A、B均处于静止,B球没有滑动趋势,则A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 A.mg tanθB.2 tan mg θ C. tan mg θ D.2mg tan θ 7.如图所示,相互垂直的固定绝缘光滑挡板PO、QO竖直放置在重力场中,a、b为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可以近似看成点电荷),当用水平向左的作用力F作用于b时,a、b 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若稍改变F的大小,使b稍向左移动一段小距离,则当a、b重新处于静止状态后 ()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3常考知识点

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Ⅰ. 常考单词必背 1. scene n.(戏剧)一场;现场;场面;景色 When he came on the scene,everything came to an end. 当他到场时,一切都结束了。 [快速闪记] behind the scenes 在幕后;在后台 on the scene 在现场,当场 appear/come on the scene 到场;出现 2. permit vt.&vi.许可;允许;准许n.通行证;许可证;执照 They are not permitted to go there with their father. 他们没有被允许和父亲一起去那儿。 [快速闪记] (1)permit doing sth 允许做某事 permit sb to do sth 允许某人做某事 permit sb sth 允许某人某事 (2)permission n.允许;准许;许可 3.ahead adv. 在前;向前;提前 I have a very busy day ahead of me. 摆在我面前的是忙碌的一天。 [快速闪记] look ahead 向前看;展望未来 ahead of 在……前面;领先 ahead of time 提前 4.fault n.过错;缺点;故障 He is always finding fault with my work. 他总是对我的工作百般挑剔。 [快速闪记] find fault with... 挑剔;对……吹毛求疵 at fault 有错;有责任 5. spot vt. 发现;认出n.斑点;污点;地点 Neighbours spotted smoke coming out of the house. 邻居们发现有烟从这所房子里冒出来。 He bought the car on the spot. 他当场就买下了那辆汽车。 [快速闪记] spot sb doing sth 发现某人正在干某事 on the spot当场;在现场;到现场 6. account vi.& vt.认为;说明;总计有n.说明;理由;计算;账目The police asked him to give a brief account of what had happened.警察让他简要说明一下发生的情况。 [快速闪记] on account of 由于,因为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

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字词、成语 字词:沉闷、梦幻、嫦娥、诞生、落伍、翌年、酝酿、苛刻、横亘、辉煌、蓊蓊郁郁、弥望、袅娜、羞涩、渺茫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学史知识点易错题汇编附答案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学史知识点易错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今年是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100 周年。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即任何物体加速运动时给宇宙时空带来的扰动,可以把它想象成水面上物体运动时产生的水波。引力波在空间传播的方式与电磁波类似,以光速传播,携带有一定能量,并有两个独立的偏振态。 引力波探测是难度最大的尖端技术之一,因为只有质量非常大的天体加速运动时才会产生较容易探测的引力波。2016 年2 月11 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宣布探测到了引力波,该引力波是由距离地球13 亿光年之外的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探测装置受引力波影响,激光干涉条纹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间接探测到引力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力波是横波 B.引力波是电磁波 C.只有质量非常大的天体加速运动时才能产生引力波 D.爱因斯坦由于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史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理学中所有物理量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B.元电荷、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 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3.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B.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 D.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4.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惠更斯总结出了折射定律 D.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首先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 5.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D.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 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

语文必备知识点 一.易写错的成语 A 唉声叹气按兵不动按部就班按图索骥 B 白璧微瑕百废待兴百无聊赖百战不殆稗官野史班门弄斧暴戾恣睢暴殄天物卑躬屈膝杯盘狼藉敝帚自珍筚路蓝缕鞭长莫及变本加厉变幻莫测别出心裁彬彬有礼并行不悖病入膏肓不卑不亢不辨菽麦不计其数不胫而走不可思议不落窠臼不肖子孙不屑一顾不徇私情 C 残酷无情惨无人道惨绝人寰草菅人命层出不穷辰巳午未陈词滥调瞠目结舌痴心妄想驰骋疆场充耳不闻出尔反尔出类拔萃出奇制胜川流不息唇枪舌剑措手不及 D 打躬作揖大是大非大相径庭大有裨益待价而沽殚精竭虑当仁不让得不偿失玷污清白雕虫小技掉以轻心叠床架屋顶礼膜拜东施效颦动辄得咎独当一面独占鳌头断壁颓垣对簿公堂咄咄逼人堕落腐化 E 耳濡目染 F 发扬光大翻云覆雨反复无常飞扬跋扈斐然成章肺腑之言分庭抗礼纷至沓来奋发图强愤世嫉俗丰功伟绩风尘仆仆风靡一时风雨如晦敷衍塞责浮想联翩福祸与共赴汤蹈火富丽堂皇覆水难收 G 改弦更张甘冒不韪甘之如饴感人肺腑刚愎自用高官厚禄高瞻远瞩各抒己见各行其是亘古未有功亏一篑孤注一掷沽名钓誉鼓噪而进故作姿态顾影自怜瓜熟蒂落呱呱坠地光怪陆离鬼鬼祟祟 H 海市蜃楼含辛茹苦汗流浃背好高骛远和蔼可亲侯门如海后事之师虎视眈眈互相推诿怙恶不悛画地为牢焕然一新黄粱美梦浑身是胆火中取栗 J 急功近利集腋成裘计日程功记忆犹新坚壁清野坚如磐石艰苦奋斗三缄其口见风使舵剑拔弩张娇生惯养矫揉造作接踵而来桀骜不驯竭泽而渔戒骄戒躁金碧辉煌金

瓯无缺噤若寒蝉泾渭分明兢兢业业迥然不同赳赳武夫居心叵测鞠躬尽瘁举世震惊绝代佳人 K开门揖盗慷慨激昂可见一斑刻不容缓刻苦耐劳空前绝后口干舌燥苦思冥想苦心孤诣脍炙人口 L 滥竽充数老马识途老态龙钟雷厉风行礼尚往来励精图治良辰美景良莠不齐梁上君子琳琅满目鳞次栉比流芳百世流连忘返流言蜚语龙盘虎踞路由饿殍戮力同心绿草如茵略见一斑 M 满腹经纶毛骨悚然貌合神离磨齿难忘门可罗雀蒙昧无知弥天大谎靡靡之音秘而不宜绵里藏针面面俱到民生凋敝名列前茅明珠暗投明火执仗漠不关心墨守成规 N 能屈能伸 O 呕心沥血 P 旁征博引蓬荜生辉纰漏百出披沙拣金披星戴月迫不及待破釜沉舟Q 恰如其分千钧一发千里跋涉前倨后恭前仆后继强弩之末敲诈勒索乔装打扮青出于蓝情不自禁罄竹难书穷兵黩武穷奢极侈曲意逢迎曲高和寡却之不恭 R 惹是生非任劳任怨融会贯通如法炮制如鲠在喉如火如荼如雷贯耳如愿以偿孺子可教入不敷出若即若离弱不禁风 S 三番五次姗姗来迟稍纵即逝稍事耽搁生杀予夺生死攸关声名狼藉 声名鹊起声闻遐迩拾人牙慧始终不渝世外桃源事必躬亲时过境迁 视死如归拭目以待嗜酒成癖首屈一指梳妆打扮束之高阁水乳交融 死不瞑目死心塌地肆无忌惮随声附和所向披靡 T 提纲挈领天网恢恢恬不知耻甜言蜜语挑拨是非挑肥拣瘦条分缕析

高考理综易错知识点整理

高考理综易错知识点整理 生物部分 研究人的基因组:24条染色体 研究人的染色体阻组型:46条 研究人的染色体组:23条 细胞基因型≠生物体基因型 NADP+ 电子最终受体 与抗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高尔基体 与抗体合成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 与抗体加工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以上“线粒体”都属于间接相关的细胞器) 从子宫角获取的早期胚胎应立即移至同期发情受体子宫角继续发育 提取光合色素时,叶片现在40~50℃烘箱中烘干,以增加色素浓度 受体先同期发情,供体再超数排卵 18O无放射性,用质谱仪分析 互补的粘性末端≠相同的粘性末端 总光合速率(真正、实际):CO2的吸收总量、O2产生量、CO2同化量、有机物生产总量净光合作用速率(表观):CO2吸收量、O2释放量、有机物积累量 差异的根本原因:对不同而言,遗传物质不同 对同一个体不同细胞而言,mRNA不同 差异的直接原因:蛋白质等不同 细胞外液:只有多细胞动物有 碱基配对方式≠碱基配对原则 所有内分泌腺都受神经调控 物理部分 B超:超声波(不易衍射)探测内脏 交通超声波测速:多普勒效应 星球红移、蓝移:多普勒效应 彩超(超声波血流测速):多普勒效应 超声波其他应用:加湿器、碎结石、清洗、声呐、检查裂纹 全反射棱镜 光导纤维——内窥镜 偏振光:拍照减弱反射光、手表液晶显示器、立体电影 激光 1.相干性好,可调制:光导纤维、全息照相 2.平行度好:测距、光盘信息 3.亮度高(能量大):切割 雷达利用无线电波中的微波 化学部分

海洋元素——Br 99%以上溴在海洋中 软锰矿——MnO2 工业上常用H2+Cl2点燃2HCl制取盐酸 H2与Cl2在光照条件下会爆炸 从海产品中提取I2 AgX见光分解【X代表卤族元素】 AgBr 感光材料制作胶卷 AgI 用于人工降雨 Na2O 白色 Na2O2淡黄色 NaHCO3治疗胃酸过多、糕点发粉 Cr2O7-橙色 CrO42-黄色 Cr3+绿色 制甲烷CH3COONa+NaOH CuO CH4+Na2CO3 不饱和烃是脂肪烃【苯乙烯不属于不饱和烃(苯乙烯属于芳香烃)】 醋酸纤维制电影胶片片基 纤维素→NaOH→CO2→稀硫酸→粘胶纤维(长的叫人造丝,短的叫人造棉)

2020年高考英语易错点汇总

2020年高考英语易错点汇总 语法可以说是不少同学的心头痛,今天老师为你们汇总高考英语六大语法易错点,它们包括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代词it、one、that的用法、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和反义疑问句。 一、定语从句 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有that,which,who(宾格whom),所有格whose)和关系副词where when why 等,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一个成分,关系代词that,which,who,whom等在从句中分别作主语或宾语,whose在从句中作定语,而关系副词when,where,why等在从句中作状语。 如: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when/in which we worked together. 解析:在句①中,表示时间的名词the days在从句中充当的是状语,所以用关系副词when来代指,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the days; 而在句②中,表示时间的名词the days在从句中充当的是动词spent的宾语,所以用关系代词that或which来代指。

同样,表示地点或原因的名词如果在从句中作状语,则用关系副词where 或why来代指;如果在从句中作动词的宾语,则用which或that来代替。如: ①This is the factory where/in which I worked.(作状语) ②This is the factory that/which I visited years ago.(作宾语) 注:当先行词为time,reason, place时,引导词可以省略。如:This was the first (when/what) I had serious trouble with my boss. That is the reason (why) I did it. This is the place (where) we met yesterday. 另外,定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的数应与先行词的数相一致。如: ①Mr. Jackson is the only foreigner that is present at the party. ②He is one of the students who were praised by the teacher. 解析:在句①中,先行词foreigner被only修饰,强调只有一个,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这个方法要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在最终考试时看到成效,如果对某一科目感兴趣或者有天赋异禀,那么学习成绩会有明显提高,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物理知识点1 1.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

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高三物理知识点2 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