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一氧化碳CO实时监测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337.25 KB
- 文档页数:3
(一)、非分散红外吸收法一氧化碳分析仪(空气中CO分析仪)TH-2004型非分散红外吸收一氧化碳分析仪采用气体过滤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主要功能及特点●该仪器采用全中文菜单式操作界面,五键结合操作,对应按键功能提示,简化了操作程序。
●自动报警显示,能迅速判断故障,降低故障率。
●采用积木式设计,便于日常维护和仪器维修。
●数据采集时效、便捷该仪器通过RS-485串行通讯端口,与其它分析仪构成自动监测网络,采集的数据通过RS-485转RS-232传输给子站计算机,然后中心站控制室通过有线、宽带或无线传输方式远程调取子站计算机数据,及时有效的掌握某一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具有较好的时效性。
●数字滤波精确、无误分析仪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滤波算法,以均方估计误差最小准则对响应时间和信噪比进行最佳优化,从而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
●采用参比/测量技术,消除光源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紫外灯发光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测量的结果,为减少光强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该分析仪采用参比/测量技术,即样气通过电磁阀的控制,交替将涤除O3后的参比气和样气分别进入吸收室中,计算出参比气和样气之差,再按照朗伯-比尔定律进行空气中的O3浓度的测量。
防止由于灯长期工作老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自动校准为了确保仪器的精密度和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在一定周期内,需要对仪器进行零点和跨度校准。
工作人员可在子站计算机上设置仪器的自动走零走标时间,完成仪器的自动校准工作。
也可在中心站控制室远程设置子站计算机,完成仪器的自动校准工作。
真正实现了全天候无人值守,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远程监控系统采用了现代通讯技术,中心站控制室远程调取子站计算机数据的同时,可同时监控监测仪器的内部参数和报警信息,可随时了解仪器运行和校准状况。
现代通讯技术,构成了庞大的环境监测信息网,充分体现了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为环境监测部门对污染源的分析和监控提供了迅速、可靠的数据保障。
磨煤机一氧化碳CO在线监测系统关键词:CO监测系统,煤粉仓CO监测系统,煤粉仓CO分析系统,磨煤机CO分析系统,磨煤机CO监测系统,磨煤机一氧化碳分析装置产品介绍:一、系统概述磨煤机一氧化碳监测系统主要针对磨煤机及储煤仓内部的火警做出早期报警。
山东新泽仪器有限公司对其设计思路是监测煤料焖烧产生的CO浓度值。
系统通过进口采样泵将磨煤机或煤粉仓内的CO气体经取样探头抽入,样气再经过预处理,S2000型红外线CO分析仪,从而完成对CO气体浓度的检测。
任何CO浓度的增加,都是早期火警的迹象,系统可以做出相应报警。
TK-2000型成套装置由取样、反吹扫、气样预处理、气样分析、仪表校准、程序控制及讯号输出七个部分组成。
成套装置由PLC控制。
成套性服务包括针对用户的工况和要求进行设计、供货、技术培训直至现场投运,是工业生产过程工艺监控、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
二、系统特点★取样探头免维护,新泽公司创新设计,过滤原理创新,根本解决堵塞问题。
烟尘过滤能力<200g/NM3,维护量小。
★系统响应时间<10S,仪表响应时间<1.5S,抽气泵流量大(6L/min),系统响时间<10S是国内同类产品中最快的。
有效指导安全生产。
★系统过滤精度≤0.1μm★系统可靠性MTBF>3年★产品性价比高,1套系统可实现多组份同时在线检测。
★系统为全干法过滤,取样不失真,分析准确。
★真正完全无人管理的全自动化系统。
★热值直观显示,时时观察热值变化。
★实时监测,全自动化触摸屏控制,真正做到全天候24小时在线监测。
三、系统主要技术参数(1)测量范围:(组份可选)(量程可选);(2)最大允许误差:±0.1%F.S;(3)分辨率:0.01%;(4)稳定性:零点漂移±1%FS/7d;量程漂移±1%FS/7d;(5)重复性:0.1%;(6)预热时间:10min;(7)样气流量:(0.3~0.5)L/ min;(8)样气接口尺寸:G1/2;(9)电器接口尺寸:1/2NPT;(10)工作电源:AC220V±10%,50HZ;(11)工作环境:温度-5℃~+45℃;湿度≤90%RH;(12)防爆等级:ExdIICT6;(可选择不防爆)(13)模拟输出:4~20mA;(14)样气压力:0.05MPa≤入口压力≤0.1Mpa。
一氧化碳检测标准# 一氧化碳检测标准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由于其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
一氧化碳检测标准旨在确保室内和室外环境中CO浓度处于安全范围,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 室内环境CO检测标准在室内空气中,CO的来源包括燃烧器具、汽车尾气、香烟等。
高浓度的CO会对人体造成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的危害。
为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安全水平,以下是室内环境CO检测标准的要求:1. **一氧化碳浓度限制:** 室内空气中CO浓度应保持在安全水平以下。
根据国际标准,室内空气中CO浓度不得超过9 ppm(每百万分之九),而根据中国标准,室内CO浓度不得超过30 ppm(每百万分之三十)。
2. **监测频率:** CO浓度应进行定期监测,尤其是容易受到CO污染的区域,如炉具、燃气灶和车库等。
监测频率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建议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
3. **报警机制:** 在CO浓度超过安全限制时,应设立报警机制以提醒人们可能存在的危险。
报警器应能够及时发出音频或可视信号,并具有足够的音量和亮度,使人们能够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
4. **通风要求:** 为了降低CO浓度,室内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通风系统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没有通风装置的区域,应随时打开门窗以保持空气流通。
## 室外环境CO检测标准在室外环境中,CO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和燃烧等。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室外CO环境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以下是室外环境CO检测标准的要求:1. **一氧化碳浓度限制:** 室外空气中CO浓度应保持在安全水平以下。
根据国际标准,CO浓度不应超过9 ppm。
根据中国标准,CO浓度不应超过30 ppm。
2. **建筑物设置:** 当周围CO浓度超过安全限制时,应考虑建筑物的设置。
建筑物应远离交通拥堵区域、工厂排放源和其他CO污染源。
一氧化碳报警控制系统安装方案(XXX)1固定式一氧化碳(CO)检测报警仪技术方案u多点安装监控,统一调控管理u适时在线检测,及时准确信息反馈u标准信号输出,报警后可自动启动已连接设备u安装操作简单,方便,状态稳定,测量精度高一.适用对象1、化工类企业,使用易燃易爆原料用于生产,或生产过程中产生易燃易爆原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2、石化,矿井类企业,此场所聚有大量易燃易爆源、有毒有害气体,根据国家相关安全规定,需要安装检测报警系统。
3、其它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企业或相关场所。
按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同时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上述企业应安装必要的检测报警系统。
二、检测设备清单序号12有毒气体检测变送器检测原理对于常见有毒气体的检测,一般采用专用的传感器进行检测,既定性又定量进行检测。
该类传感器大多为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一般为三电极的形式。
其中目标气体在工作电极上发生反应,产生的电流通过对电极构成回路,参比电极为工作电极提供合适的偏值。
传感器通过参比电极与工作电极的催化剂实现选择性反应,即定性反应。
回路产生的电流与气体的浓度成正比,实现定量反应。
而一般的氧气传感器为两电极传感器,他的检测原理与三电极大致相似,只是采用三电极的传感器的输出更稳定,寿命更长。
三、一氧化碳检测简单安装简图一氧化碳检测探头+报警控制主机=在线检测设备一氧化碳检测仪主要由报警控制主机和一氧化碳检测探头组成。
报警控制主机有开关量输出并可选通讯接口,可以外接声光报警器或启动控制设备,也可以与上位机通讯。
报警掌握主机可吸收检测探头的信号,当测量值达到设定的报警值时,掌握主机收回声、光报警,同时输出掌握信号(开关量接点输出),提示操作人员及时采取平安处理措施,或自动启动事先毗连的掌握装备,以保障平安生产。
Jh系列报警主机合用于各类产业报警掌握,壁挂式安装,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工作状态稳定、测量精度高。
1-产品名称一氧化碳探测变送器16通道液晶气体报警控制主机规格型号KQ500D-COKQ500C-16数量453生产厂家XXX英特电气四。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1 概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组成,一般分析单元能自动监测环境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参数。
其监测仪器一般分为点式监测仪器和开放光程监测臭氧、一氧化碳和PM10仪器。
本作业指导书用于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参数监测仪器、采样装置等监测子站进行测试。
2 编制依据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HJ/T 193—200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 479-2009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83-2009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7-1995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15438—1995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GB 9801-88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 6921-86 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T 15432—1995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263—94 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3 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应满足以下表3—1、表3-2和表3-3中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
3。
1 外观要求3。
1。
1 应有制造计量器具CMC标志(进口产品应取得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和产品铭牌,铭牌上应标有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单位、出厂编号、制造日期等.3.1。
2 仪器表面无明显碰、划伤,外观整齐、清洁,零部件表面不得锈蚀。
3。
1.3 仪器各紧固件应连接牢固、可靠;各调节器件应功能正常,操作灵活方便。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检测方法1.高精度红外线传感器法高精度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一氧化碳传感器。
该传感器基于红外吸收原理,一氧化碳具有很强的红外吸收能力。
当空气中有一氧化碳存在时,该传感器会发出红外光束并测量经过样品气体后光强的变化来计算一氧化碳的浓度。
红外线传感器法具有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等优点。
它广泛应用于大气监测、车辆尾气排放检测等领域。
2.气体色谱法气体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气体的方法。
在一氧化碳检测中,使用气体色谱仪将空气中的样品通过柱子进行分离,然后使用检测器检测柱子输出的气体。
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热导检测器(TCD)。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通过在尾气样品上燃烧产生离子流,并通过测量离子流电流的大小来确定样品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热导检测器则根据气体热导性的不同来检测一氧化碳。
气体色谱法具有分离度高、灵敏度好、重现性好等优点。
3.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常使用工作电极(阳极)和参比电极(阴极)组成的电化学传感器。
当空气中有一氧化碳存在时,一氧化碳会与工作电极上的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电流或电势信号。
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信号的大小可以确定一氧化碳的浓度。
电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可靠性好等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工业废气排放等领域。
总之,准确、可靠地监测和检测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是十分重要的。
上述介绍的方法是常用的一氧化碳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一氧化碳检测方法,并进行可靠的监测和管理。
这样可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技术创新《微计算机信息》2012年第28卷第10期120元/年邮局订阅号:82-946《现场总线技术应用200例》网络与通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氧化碳监测报警系统A Carbon Monoxide Monitoring and Alarming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Technology(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司博章樊勇任燕SI Bo-zhang FAN Yong REN Yan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氧化碳监测报警系统,可以实时感知一氧化碳浓度,预防事故发生。
在发生事故时,系统能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加快事件的应急处理。
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自组织性、抗毁性、自诊断性等性能,打造了全面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预警--报警--辅助救助”新模式。
关键词:一氧化碳监测报警;物联网技术;实时感知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B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carbon monoxide monitoring and alarming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The system can real-time perceive the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monoxide,and prevent the accident.In the event of an accident,the sys -tem can obtain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in time to accelerate the emergency treatment.The capabilities of the system,such as relia -bility,real-time,self-organization,attack tolerance,self-diagnosability create a new pattern "warning -alarming -assistant rescue"for preventing th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Key words:Carbon monoxide monitoring and alarming;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Real time perceive文章编号:1008-0570(2012)10-0354-021引言一氧化碳(CO)是炭、燃气等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一种重要有害气体,它不仅能消耗人体内的血红蛋白使人体出现中毒症状,而且在达到一定浓度时还会造成爆炸、燃烧等安全事故,对人们生产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危害。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检测网点分布及检测指标一、网点分布1.市级监测网点:市级监测网点主要分布在城市主要区域,包括工业、商业和居住区域等。
这些监测网点通常由当地环保部门或环境监测站负责管理和运营。
2.区域监测网点:区域监测网点分布在省级和自治区级城市,用于监测城市周边地区的大气质量。
这些监测网点通常设在城市郊区或其他重要区域。
3.省级监测网点:省级监测网点分布在各省会城市及其他重要城市,用于监测整个省份的大气质量状况。
这些监测网点通常由省级环保部门或环境监测站负责管理和运营。
4.国家监测网点:国家监测网点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重要城市和地区,用于监测全国范围内的大气质量。
这些监测网点通常由中国环境保护部门或中国气象局负责管理和运营。
目前,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点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地区,并且网络密度在不断增加,以满足公众对空气质量信息的需求。
二、检测指标1.PM2.5: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物中最主要的一类。
PM2.5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容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2.PM10:PM10是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包括PM2.5,但也包括更大的颗粒物。
过度暴露于PM10可能导致咳嗽、哮喘和疲劳等症状。
3.二氧化硫(SO2):主要来自煤炭和石油的燃烧过程,容易与水蒸气、氧气和其他气体反应,形成二次污染物。
4.一氧化碳(CO):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和工业活动,大量吸入后可导致中毒。
5.臭氧(O3):主要由活性氧和氮氧化物在阳光下反应产生,对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
6.二氧化氮(NO2):主要由交通运输和工业排放物中产生,对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有影响。
除了以上主要指标外,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点还会检测其他污染物,例如苯、甲醛、铅等。
这些指标的监测数据将公布在各个监测网点的官方网站上,以供公众查询。
总结起来,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点的分布覆盖了大部分地区,包括市级、区域级、省级和国家级监测网点。
一氧化碳检测仪使用方法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它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气体。
一旦人体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就会造成中毒。
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很多场合都需要使用一氧化碳检测仪。
一氧化碳检测仪是一种专门用来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仪器。
使用一氧化碳检测仪非常简单,下面就是使用方法:
1. 检测前先将一氧化碳检测仪放置在待测区域,等待5-10分钟,以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状态。
2. 打开仪器电源,使其自检系统运行一段时间。
3. 根据仪器的说明书,设置合适的检测范围和报警阈值。
4. 将检测仪的传感器接头插入被检测空气中,并保持一定的时间,直到仪器稳定并读出检测结果。
5. 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是否超标。
如果超标,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风换气、关闭燃气等。
6. 检测后,将仪器的传感器进行清洁和保养,以确保下次使用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使用一氧化碳检测仪可以有效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 1 -。
一氧化碳空气中的标准值一氧化碳(CO)是空气中常见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需要对其在空气中的含量进行控制和监测。
以下是关于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标准值的相关信息。
1.一氧化碳的危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主要危害包括:(一)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氧化碳易被人体吸入,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缺氧、窒息甚至死亡。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也会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
(二)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等。
它在大气中与二氧化硫等气体结合形成酸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标准值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各国都制定了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标准值。
以下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一氧化碳空气质量标准:(一)中国: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一氧化碳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4毫克/立方米(mg/m³),7天平均浓度限值为9毫克/立方米(mg/m³)。
(二)美国: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标准,一氧化碳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9毫克/立方米(mg/m³),7天平均浓度限值为15毫克/立方米(mg/m³)。
(三)欧洲:根据欧洲环境署(EEA)的标准,一氧化碳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5毫克/立方米(mg/m³),7天平均浓度限值为10毫克/立方米(mg/m³)。
这些标准值都是根据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的,旨在保护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控制一氧化碳的措施为了降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降低能源消耗过程中的一氧化碳排放。
(二)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从而减少交通尾气排放中的一氧化碳。
标题:CO 含量与工作时间的对应关系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交通的增加,空气中的CO(一氧化碳)含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CO 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有毒气体,其浓度与工作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 CO 含量与工作时间的对应关系,以此引起公众对健康和环保的重视。
一、 CO 含量不超标的重要性1.1 CO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CO 是一种剧毒气体,其存在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的 CO 可能导致中毒甚至逝去,而低浓度的 CO 也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维持空气中 CO 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1.2 CO 对环境的影响高浓度的 CO 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加剧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甚至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尤其是在高密度人口和工业区,CO 的排放量相对较高,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更为显著。
二、 CO 含量与工作时间的关系2.1 工作时间对 CO 含量的影响根据研究发现,工作时间与 CO 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燃烧机械(如汽车、发电机等)排放的CO 浓度增加,从而提高了空气中 CO 的含量。
尤其是在封闭式或通风不良的工作场所,CO 的累积效应更为显著。
2.2 CO 含量不超标的重要性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的 CO 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控制CO 的排放和浓度,保证空气中CO 含量不超标。
这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严格的环保法规,也需要企业和个人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三、控制 CO 含量的建议与措施3.1 加强监测和控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对空气中 CO 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排放源的监管,对违反排放标准的行为严厉惩处。
3.2 促进清洁能源和绿色出行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燃烧机械的依赖,如推广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
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以减少 CO 的排放量。
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标准摘要:1.引言2.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标准的重要性3.相关规范与标准4.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监控系统的功能与应用5.节能与环保措施6.结论正文:一、引言地下车库作为现代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气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长时间暴露在一氧化碳环境下,会导致人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标准,对于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标准的重要性地下车库的通风条件相对较差,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如果地下车库的通风系统不畅,一氧化碳会逐渐积聚,导致浓度升高。
为了保障地下车库内空气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
三、相关规范与标准根据《jgj100-2015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7.3.3 的规定,当地下停车场CO 浓度在安全数值以下时,停滞送换风机,避免风机长时间运行,节约能源。
此外,《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3.8 规定,汽车库通风应满足以下规定:1.车库内自然通风不能满足CO 最高允许浓度应不大于30mg/m3 的标准时应设机械通风系统。
2.车流量随时间变化较大的车库,宜设置CO 浓度传感器,风机宜采用多台并联方式或设置风机调速装置。
四、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监控系统的功能与应用为了保证地下车库内空气质量,减少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地下车库通常会安装一氧化碳浓度监控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地下车库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当浓度超过安全值时,会发出报警信号,并启动通风系统,将一氧化碳浓度降低到安全值以下。
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监控系统的应用,有效地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节能与环保措施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监控系统在保障空气质量的同时,还可以采取节能与环保措施。
根据《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5.11 的规定,通过对汽车主要排放污染物CO 浓度的监测来控制通风设备的启停(或运行台数),有利于在保持车库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节约能源。
隧道一氧化碳,能见度和空气流速监测系统说明CODELTunnelCRAFT Ⅱ隧道一氧化碳,能见度和空气流速监测系统产品说明书完全的解决――完全的信任目录1. 系统概述...................................................... - 1 -1.1 TunnelCRAFT Ⅱ概念 ..................... - 1 -1.2 一氧化碳、能见度和空气质量监测仪. -3 -1.3 空气流速监测仪................................ - 5 -1.4 电源盒(PSU) ................................ - 6 -2. 操作原理.................................................... - 6 -2.1 CO/Vis空气质量监测仪 ................... - 6 -2.1.1 能见度测量............................. - 6 -2.1.1.1 原理.............................. - 6 -2.1.1.2 测量单元...................... - 7 -2.1.1.3 LED控制仪.................. - 7 -2.1.1.4 传感器单元.................. - 7 -2.1.1.5 诊断数据...................... - 8 -2.1.1.6 标定.............................. - 8 -2.1.1.7 自动标零...................... - 8 -2.1.2 一氧化碳测量仪..................... - 9 -2.1.2.1 测量原理...................... - 9 -2.1.2.2 测量单元...................... - 9 -2.1.2.3 传感器操作................ - 10 -2.1.2.4 分档器监控................ - 10 -2.1.2.5 CO和Vis综合测量... - 10 -2.1.2.6 诊断数据.................... - 10 -2.1.2.7 标定............................ - 11 -2.1.2.8 自动标零.................... - 11 -2.2 风速仪.............................................. - 12 -2.2.1 检测原理............................... - 12 -2.2.1.1 计算............................ - 13 -3. 技术规范.................................................... - 15 -3.1 概述.................................................. - 15 -3.2 电源.................................................. - 15 -3.3 空气质量检测仪.............................. - 15 -3.4 空气流速检测仪.............................. - 16 -3.5 RS232 接口.................................... - 17 -4. 安装............................................................ - 17 -4.1安装细节........................................... - 17 -4.1.1 空气质量监测仪(AQM) . - 17 -4.1.2 空气流速监测仪(AFM).. - 18 -4.1.3 电源(PSU)............................. - 19 -4.2 接线图.............................................. - 20 -4.3 AQM传感器的定位 ........................ - 21 -4.4 传感器安装位置.............................. - 21 -4.4.1 AQM ................................... - 22 -4.4.2 AFM.................................... - 22 -4.4.3 RS232 通讯连接器............ - 23 -5.调试.............................................................. - 24 -5.1 启动.................................................. - 24 -5.1.1传感器连接............................ - 24 -5.2 AQM ................................................. - 25 -5.2.1通讯........................................ - 25 -5.2.2热控管控制............................ - 25 -5.2.3校准........................................ - 25 -5.2.4增益调节................................ - 25 -5.2.5传感器水平............................ - 26 -5.2.6 CO/Vis标定 .......................... - 26 -5.3 AFM.................................................. - 27 -5.3.1通讯........................................ - 27 -5.3.2输出........................................ - 27 - 6.维护........................................................... - 27 -6.1 日常维护.......................................... - 27 -6.1.1 AQM ...................................... - 27 -6.1.2 AFM....................................... - 28 -6.1.3 PSU ........................................ - 28 -7. 数据通讯.................................................... - 28 -7.1 硬件配置.......................................... - 28 -7.1.1 系统....................................... - 28 -7.1.2 处理器结构................................... - 29 -7.2地址码............................................... - 30 -7.2.1 AQM 地址 ............................ - 30 -7.2.2 AFM 地址 ............................. - 30 - 附录A 英国CODEL公司CO/VI 和风向风速测量仪......................................................... - 31 -一、CO/VI测量仪安装步骤和要求:- 31 -二、风向风速测量仪安装步骤和要求:- 31-三、CO/VI测量仪现场测试步骤: .... - 31 -提示:因译者水平有限,此中文说明书仅供参考,如有不对,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无人机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系统
一、概述
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实时检测系统是环保监测与环境预警的信息平台。
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涵盖水质监测、烟气真的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等多种环境在线监测应用;系统以污染源在线监测为基础。
充分贯彻总量管理、总量控制的原则,包含了环境监测系统的许多重要功能,充分满足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信息网络的建设要求,支持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工作,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的管理需求。
二、系统组成
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实时检测系统主要包括:监控中心服务器、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软件、通信网络、监测点监测终端设备、各种监测仪(水质监测仪器、烟气监测仪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等)。
更多详情内容请咨询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
三、监测仪详细参数
●适用: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
●检测气体:PM2.5、PM10、NO2、SO2、CO、O3、VOC等可灵活替换(具体请联系圣凯安售前谭经理:1-8-5-8-8-4-0-5-5-0-5);
●检测原理:电化学、激光以及红外原理;
●重量:950克(标准7参数);
●尺寸:220×145×60mm;
●供电:12-24V;
●数据传输方式:GPRS/数传;
●工作环境温度:(-30~+60)℃;
●工作环境湿度:(15~95)%RH无凝露;
●设备寿命:气体器件寿命2年
三、组网通信方式
监测点与监控中心之间采用GPRS通信方式。
四、系统功能
◆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测:
以图标、表格、图形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实时展现各排污口设备的运行状况,污染物排放浓度、流量、排放量等信息,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报警与预警:
以声音、图形颜色变化、表格中数值的颜色等形式提供多样化的白酒功能,精确的描述超标数值,超标时间、超标排放量、超标排放介质量,为强化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
◆故障报警:当在线监测仪表发生故障时,系统自动发出故障报警信号。
◆统计与分析:
将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和报警信息精心全方位多角度的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充分满足各种统计要求。
◆强化企业排放口的管理,以多种方式对污染物排放量、超标排放量、超标排放介质量、监控设备停运时间等重要指标精心统计,满足管理工作的需求。
◆实现对受控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管理,及时掌握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发展趋势,为总量管理,总量控制提供基础依据。
五、系统特点
◆采用GPRS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彻底摆脱“有线”的束缚,适用范围广,运行成本低。
◆利用GPRS无线网络实时在线的特点,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无线网络,及时准确的掌握各个企业污染物排放口的时间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支持任何类别、任何厂家的监测仪表,只要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设置即可对任意仪表类型自动进行识别,从而扩大了系统的监测种类和应用范围。
◆涵盖在线监测的多种应用,包括水质在线监测、烟尘在线监测。
六、监测点设备及链接示意图
应用于炼油厂、油库、液化气站、煤气站、加油站、喷漆房、化工厂等等有毒有害,化工环境监测的监控车间、安保室、监控室、办公室、廊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