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7
- 格式:pptx
- 大小:17.79 MB
- 文档页数:60
北大心理学考研书单
下面是我整理的北大心理学考研书单,这些书籍都是考研复习中比较重要的参考资料:
1.《认知心理学导论》:这本书是认知心理学的经典教材,对于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非常有帮助。
2.《社会心理学》:这是一本综合性的社会心理学教材,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体如何被社会影响,以及社会群体中的人际互动等内容。
3.《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人的发展过程,从婴儿期到老年期涵盖了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相关理论。
4.《心理测量与心理统计》:这是一本介绍心理测量和心理统计的教材,对于理解心理研究中常用的测量和统计方法非常重要。
5.《临床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对于对临床心理学感兴趣的考生非常有帮助。
6.《实验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心理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对于理解心理实验的原理和操作非常重要。
7.《教育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准备从事教育工作的考生非常有帮助。
8.《心理学史》:这本书主要回顾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对于理解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派别的观点很有帮助。
这些书籍都是北大心理学考研中比较常用的参考资料,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北大心理学书单
北大心理学书单
1、《精神分析学》(第7版),弗洛伊德,中信出版社
2、《心理学》(第11版),斯蒂芬·克莱因,人民邮电出版社
3、《心理学:全面综论》(第8版),丹·费森,高等教育出版社
4、《普通心理学》(第12版),凯文·科贝,机械工业出版社
5、《实验心理学》(第11版),萨姆·洛克,法律出版社
6、《心理治疗学》(第6版),爱德华·亨格尔,人民邮电出版社
7、《社会心理学》(第10版),理查德·门罗,中信出版社
8、《实验心理学概论》(第2版),戴维·布洛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9、《发展心理学》(第7版),马森,高等教育出版社
10、《认知心理学》(第10版),理查德·伯克,机械工业出版社。
- 1 -。
30、斯蒂⽂斯定律:指⼼理量S(如长度的主观单位)是物理量I(如线段的长度)的幂函数,⽤公式表⽰即S=kIn.这就是斯蒂⽂斯提出的幂定律或称斯蒂⽂斯定律。
31、信号检测论:简称SDT,是关于⼈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决定的理论。
它是信息论的⼀个重要分⽀。
在SDT 实验中常常以SN(信号加噪⾳)表⽰信号,以N表⽰噪⾳。
32、击中:⾊⼦游戏的4种情形。
当特殊⾊⼦是3,被试也以“是3”反应,称为击中。
33、虚报:当特殊⾊⼦是0,被试以“是3”反应,称为虚报。
34、ROC曲线: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简称ROC曲线,在⼼理学上⼜称等感受性曲线。
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是对同⼀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在⼏种不同的判断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
35、有⽆法:这种⽅法要求事先选定SN刺激和N刺激,SN和N的差别要⽐较⼩,约接近被试的辨别阈限。
并规定SN和N 出现的概率,然后以随机⽅式呈现SN或N,要求被试回答,刚才的刺激是SN还是N. 36、评价法: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先回答有信号或⽆信号,然后说明我们对回答的确信程度,这就是评价法的实验。
⽤这样的办法,我们就可以把信号或噪⾳引起的感觉离标准多远表达出来。
简答题: 1、⼼理物理学研究的核⼼问题是什么? ⼀百多年来,⼼理物理学⽅法不断发展,但它的中⼼问题仍然是物理量(对⾝体各感官的刺激强度)与⼼理量(各种感觉的强度)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
在⽇常⽣活中可以观察到这样⼀种数量关系,即感觉强度的增长同刺激强度的增长并不是1 :1的关系。
2、如何理解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的概念? ①“刚刚感觉到”意味着这种感觉量正处在“感觉到”与“感觉不到”的过渡地带,⽽且在从“感觉到”到“感觉不到”的转折点上。
②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刺激强度叫作绝对阈限。
绝对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
③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强度差叫差别阈限⼜称为最⼩可觉差(j.n.d)。
第一章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1、关于科学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理论:静态和动态的观点。
2、对科学存在的误解:①将科学视为技术②将科学视为某些特定的学科。
3、关于科学研究存在几种不实之说:①“科学研究是对已有事实的积累” ②“科学研究致力于伟大的发现和突破”③“科学研究都是实验性的” ④“科学家是没有偏见的”4、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心理学研究应该是科学的,是客观的、可控制的和可检验的。
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信的和有效的。
5、科学和常识存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系统性和控制性两个方面。
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①概念和理论结构使用的严谨性。
②科学家系统地、实证性地验证他们的理论和假设。
③对控制性的理解。
④对各种现象间内在关系的探讨。
⑤对观察到的现象的解释。
6、科学和非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的主要区别非科学方法科学方法一般方法直觉的实证性的观察偶然的,非控制性的系统的,控制性的报告主观的,有偏差的客观的,无偏差的概念模糊的,含有多余的含义清晰的定义,可操作的工具不准确的,不严密的准确的,严密的测量无效的,不可*的有效的,可*的假设不可测量的可测量的态度接受的,不加批评的怀疑的,批评的7、问卷和测验是心理学家经常使用的测量行为的有效工具。
8、心理学家经常使用两种类型的测量:(1)物理测量,(2)心理测量。
测量一般必须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信度包括:(1)重测、(2)复本、(3)分半、(4)同质性(5)评分者信度。
9、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定量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和衡量科学研究水平的指标之一10、非实验方法的特点:①我们不能操纵自变量。
②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做出妥协。
11、观察的分类:①根据观察场景的设置分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②根据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分直接和间接观察。
③根据观察者的参与程度分参与性和非参与性观察。
12、根据参与的程度,派顿把参与性观察分为4种:①完全的参与者②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③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④完全的观察者13、调查研究的变量分为两类:①被试的机体变量②被试的反应变量14、调查问题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自由回答形式、(2)填空式、(3)量表式、(4)表格式、(5)排列秩序、 (6)分类型(7)核对细目表等。
北大心理学专业课程
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课程:
1. 基础课程:包括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和发展心理学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专业方向: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设有脑与认知科学系、管理与社会心理学系、临床与健康心理学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系等四个学科方向的学系,覆盖了心理学的多个分支领域。
3. 应用心理学:北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分为应用方向和临床方向。
应用方向包括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等领域,而临床方向则主要集中在变态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领域。
总的来说,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涵盖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还包括了多个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心理学专业人才。
实验心理学(课程代码 02108)第一章绪论P15-P16)双盲实验、不让主试与被试接触、让整个实验都在计算机上实现。
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属性。
数量上的变化如颜色的浓淡,质量上的变化如人的性别。
自变量(P2)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当自变量的水平(数量)有了变化,它导致了行为(因变量)的变化,行为是处在自变量的控制之下,这个自变量是有效的。
自变量的种类(P3-P4)自变量的种类主要有刺激特点自变量、环境特点自变量、被试特点自变量、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因变量(P4)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因变量的可靠性(信度)(P5)因变量的一致性,是指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此时因变量是可靠的。
反之,被试有时得分很高,有时得分很低,那么这种因变量就是不可靠的,它缺乏一致性。
因变量的有效性(效度)(P5)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自变量混淆(P5)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不是由自变量造成的,而是由其他的因素,即没控制好的额外因素造成的,这种因变量就是无效的,或者产生了自变量混淆。
额外变量(P6)自变量以外,能影响因变量变化的因素。
自变量的混淆的原因(P7)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即额外变量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
对额外变量的处理方法(P7)消除、保持恒定。
自变量的交互作用(P11)如果一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里,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外一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
主试(P14)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要向被试者交代任务,让被试者熟悉实验的要求。
他要向被试发出刺激,并通过实验收集实验的资料,即被试的反应。
被试(P14)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来的刺激,并做出反应。
实验者效应(P15)主试者的态度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作业题•什么是“解脱波”?•什么是Treisman 的非对称性搜索实验?•什么是双耳同时分听实验?•举例说明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什么叫做部分报告法?•什么叫做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什么是系列位置效应的恒定比例法则?•什么是记忆的加工层次概念?•什么是编码特异性原则?•什么叫听觉掩蔽?什么叫双耳掩蔽级差?•什么是响度?如何表示响度与强度的关系?•什么叫声高?如何表示音高与频率的关系?•什么是主观颜色?•什么叫做75% 的差别阈限?它有什么优点?•什么叫做阈下知觉?•什么是Weber 定律?•什么是关联后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什么是反应时间研究中的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如何分解?•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拉丁方设计?拉丁方设计如何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感觉阈限与差别阈限的 3 种方法的实验程序是怎样的?实验结果如何处理?•什么叫做等感受性曲线?•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的实验程序是怎样的?•什么是元语言学意识?•什么是图式理论?它在心理语言学中有什么作用?•说明眼动的3 种基本形式:注视、跳动和追随运动。
•现代脑认知成像技术有哪些?讨论题•实验与观察有什么不同之处?•用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来设计一项实验。
•试对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
•举出几个实验范式的例子,并说明它们的应用,提出它们的理论设想。
•评价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与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的优缺点。
•评价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与固定组比较设计的优缺点。
•评价法中低标准下的击中率与虚报率为什么都应该是累积概率?•怎样理解感觉阈限与差别阈限的概念?•知觉选择模型与反应选择模型的区别是什么?•区分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证据有哪些?•用鱼群卡通代表社会事件进行研究有何优点?思考题•艾宾浩斯是怎样研究记忆的?•巴特利特是怎样研究记忆的?•怎样理解实验心理学是各门心理学的基础?•怎样理解心理学的规律更类似生物学的规律而不似物理学的规律?•在心理学研究中,为什么要进行实验设计?•控制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一项研究有很高的内部效度,那么它也一定会有很高的外部效度吗?请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