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优路测的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804.51 KB
- 文档页数:27
无线网优的路测方法总结报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蠡县分公司刘亚斌本文通过对路测内容、路测设备、实施方法及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的介绍,对无线网络优化的路测方案进行了总结。
无线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尤其是网络建设初期,通过对频率分配、站点参数调整等手段来进一步优化无线网络性能,提高通信质量。
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流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优化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实施优化,优化评估。
无线网络性能一般由无线覆盖、接通率、掉话率、话音质量、系统容量等指标反映。
因此,对这些指标的真实值测量和收集是无线网络优化的基础。
通常这些指标的测量和收集是通过路测的进行,本文拟从实际的测试内容、测试设备、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讨论等工作中总结无线网络优化的路测方法,给出路测实施方案的建议。
路测在无线网络优化方面的意义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是达到全网的综合配置优化以及个别区域网络状况的服务质量优化,经过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考察和周密的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尽量减小投入成本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服务质量。
不难看出,整个无线网络的优化需要经过考察、分析、制定方案、实施几个步骤。
考察阶段以取得网络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为目的,能否在考察阶段得到足够的有效的数据十分重要。
路测是考察阶段的有效手段,从实际网络中取得足够的数据。
路测内容路测应选择实际商用网络中几种典型的区域:城市密集区、城市快速路以及高速公路,分别进行相应行驶速度下的测试。
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部分:空闲模式测试、终端主叫和被叫呼叫成功率、呼叫长时间保持、切换测试、定点测试。
◆空闲模式测试考察在测试区域内的终端在空闲模式下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以此来反映被测网络区域的基本情况,包括能否成功搜索到各已知小区、各小区的无线信号功率是否在正常范围、空闲切换能否成功等,同时在空闲模式的测试过程还可以包括特定情况下无线网络覆盖的检验。
◆终端主被叫成功率主要考察无线网络的接通率和掉话率以及主、被叫通信流程是否正确。
LTE路测分析报告鼎力1. 引言本文是针对LTE(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的路测分析报告,通过对实际的路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网络性能指标和问题点,为网络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
2. 路测环境和方法2.1 路测环境本次LTE路测是在城市A的主要街道和高楼区域进行的,采用了专业的路测设备,并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操作和数据记录。
2.2 路测方法路测方法采用了车载式测试系统,测试车辆按照事先设定的路线行驶,测试设备会自动记录网络性能数据。
同时,还结合了步行测试,以覆盖更多地理环境和网络场景。
3. 网络性能指标分析3.1 下行速率在LTE网络中,下行速率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通过对路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城市A的大部分区域,LTE网络下行速率平均在10 Mbps以上,能够满足用户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在高楼区域,由于信号衰减的影响,下行速率有所下降,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3.2 上行速率上行速率是指用户上传数据时的传输速度,同样也是评估LTE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
根据我们的路测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城市A的大部分区域,LTE网络上行速率平均在5 Mbps以上,能够满足用户上传数据的需求。
•在高楼区域,上行速率略有下降,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3.3 延迟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对于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在线游戏、语音通话等),延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根据我们的路测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城市A的大部分区域,LTE网络的延迟控制在50毫秒以下,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实时应用的需求。
•在高楼区域,由于信号衰减的影响,延迟略有增加,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4. 网络问题分析通过对路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网络问题,对于网络的优化和改进提出以下建议:4.1 覆盖问题•在城市A的一些偏远地区,LTE网络的覆盖存在一定的盲区,需要增加基站密度,提升覆盖范围。
•在高楼区域,由于信号衰减的影响,LTE网络的覆盖存在一定的盲区,可以考虑部署微基站或增加信号中继设备改善覆盖情况。
5G精品网络网格优化测试分析报告1、测试指标福州网格3、网格4,厦门网格13、网格14、泉州网格2、网格5测试log未占用5G4G锚点覆盖率(%):锚点频点(RSRP≥-95dBm且SINR≥-3)的采样比例上行高速占比(%)(高于80Mbps)指标来自于上传测试LOG,其他指标均取下载测试LOG。
2、目前有发现鼎利报表统计可能存在不准确,比如:信令分析发现几个LOG存在SCG FAILURE但是报表统计的NR掉线率却为0,待后续核查。
2、测试线路2.1福州福州网格3、4、7、8、10、16主要测试道路基本遍历,但存在部分路段未遍历,各网格未遍历道路如下,请后续根据道路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2.1.1网格32.1.2、福州网格42.1.3、福州网格72.1.4、福州网格82.1.5、福州网格102.1.6、福州网格162.2厦门厦门网格8、11、12、13、14主要测试道路基本遍历,但存在部分路段未遍历,各网格未遍历道路如下红框标注,请后续根据道路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2.2.1厦门网格82.2.2、厦门网格112.2.3、厦门网格122.2.4、厦门网格132.2.5、厦门网格142.3泉州泉州网格2、3、5主要测试道路基本遍历,存在少量路段未遍历,各网格未遍历道路如下,请后续根据道路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2.3.1泉州网格22.3.2、泉州网格32.3.3、泉州网格53、测试问题由于目前5G覆盖不足问题点较多无法一一详尽,暂仅列出较突出的问题点如下,3.1、福州福州网格3和网格4测试时未占用5G未输出测试指标和测试问题点,网格7锚点小区切换不及时导致的RRC掉线较多;网格8随机接入问题导致的SCG failure较多;网格10长时间未添加SCG导致低速率;请注重锚点小区基础优化。
3.1.1、网格7202001FZWG07001:东大路福建人才大厦附近,UE占用LTEECI42045251一直上报A3事件未能及时切换至较优锚点小区,无线SINR质差导致RRC掉线。
路测LOG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TD-LTE网络系统的优化方法和流程,路测的目标、路测的方法2.掌握TD-LTE网络优化路测设备连接3.了解如何分析网络覆盖情况,并对覆盖类问题导致失败业务进行分析二、实验原理网络工程建设完毕后,网络按照规划设计在实际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由于物理环境的改变和网络参数设置的不合理,无法直接给用户良好的网络体验。
所以需要网络优化针对于网络部署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受。
三、实验内容1.弱覆盖问题描述:拉网测试过中,测试车辆沿宇雷路由南向北行驶至大猷路至囿山路路段时,由于附近没有站点主覆盖该路段,UE先后占用距离较远的D780105莲都城市规划馆F-1(PCI:327)小区与D780048莲都梅山中学F-3(PCI:161)小区,RSRP值维持在-105dBm 以下,弱覆盖。
调整前覆盖图:调整思路:问题路段没有站点覆盖,考虑到附近为密集居民区,建议在问题路段新建站点。
调整方案:在问题路段附近新建站点。
调整结果:已通过移动审核,计划在问题路段新建站点2.覆盖不合理问题描述:拉网测试过中,测试车辆沿括苍南路行驶至小水门大桥路段时,UE先后占用D780345莲都小水门大桥D-2小区(PCI:439)✂D780345莲都小水门大桥D-3(PCI:440)✂D780111莲都小水门大桥F-2小区(PCI:346)✂D780028莲都丽水水南F-3(PCI:26)✂D780111莲都小水门大桥F-2小区(PCI:346)✂D780028莲都丽水水南F-1(PCI:24)✂D780028莲都丽水水南F-3(PCI:26),由于覆盖不合理,造成小区间频繁切换,影响网络指标。
调整前覆盖图:调整思路:该路段由D780345莲都小水门大桥D-2小区(PCI:439)、D780028莲都丽水水南F-3小区(PCI:26)覆盖较合理,建议调整D780345莲都小水门大桥D-3小区方位角及机械下倾角,控制其旁瓣覆盖,调整D780345莲都小水门大桥D-2小区方位角,加强其在该路段的覆盖,调整D780028莲都丽水水南F-3小区(PCI:26)方位角,加强其在该路段的覆盖。
无线网优的路测方法总结报告无线网优的路测方法总结报告一、引言无线网优路测是指通过采集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传输速率、时延等参数,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进而进行优化的过程。
本报告将对无线网优的路测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二、常用的无线网优路测方法1. 信号强度测量信号强度是无线网络中的基本参数之一,可以反映用户在不同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进而指导网络规划和优化。
常见的信号强度测量方法包括:(1)使用专用的信号强度测试仪进行测试;(2)使用现有设备(如智能手机)上的无线网络扫描工具进行测量;(3)通过在网络中布置一定数量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实时采集信号强度数据。
2. 传输速率测量传输速率是衡量无线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用户体验和网络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传输速率测量方法包括:(1)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测速,如通过传输文件大小和传输时间来计算传输速率;(2)使用现有设备上的网络测速软件进行测速。
3. 时延测量时延是指无线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直接影响用户对网络的感知和使用体验。
常用的时延测量方法包括:(1)使用专用工具和协议对数据包进行时间戳标记,并通过测量时间戳差值来计算延迟时间;(2)使用现有设备上的网络诊断工具进行时延测量。
4. 覆盖率评估覆盖率是无线网络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可以反映网络信号覆盖的范围和强度。
常见的覆盖率评估方法包括:(1)通过在不同位置进行信号强度测量,并绘制信号强度覆盖图;(2)通过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和信号强度数据,综合计算覆盖率指标。
5. 容量评估容量是指无线网络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的能力,是无线网优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常见的容量评估方法包括:(1)通过测量数据传输速率和用户数来计算网络的有效容量;(2)通过在网络中增加用户数量,观察网络的吞吐量变化,并评估网络的容量;(3)通过模拟工具和算法进行容量评估。
三、无线网优路测方法的选择和注意事项1. 方法选择在选择无线网优路测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可用资源进行综合考虑。
网优分析报告一. 引言网络优化(Network Optimization)是指通过对网络性能及资源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网络质量、信号覆盖范围和用户体验。
纵向来看,网优分析报告是网络运营商、网络设备厂商等进行网络优化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横向来看,它涉及到网络规模、用户需求、业务类型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网优分析报告。
二. 网络规模网络规模是衡量网络优化工作的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网络规模越大,网络优化的难度就越大。
在网优分析报告中,需要对网络规模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覆盖范围:包括城区覆盖、乡村覆盖、高速公路覆盖等等。
需要分析各个区域的网络覆盖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2.网络密度:即在一定区域内的基站密度、小区数目等。
分析不同区域的网络密度差异,以及是否存在网络瓶颈等问题。
3.用户数量:对网络的用户数量进行分析,包括总用户量、新增用户量、活跃用户量等数据。
分析用户数量的增长趋势,以及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三. 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是网络优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网优分析报告中,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业务需求:分析用户对不同类型业务(如语音通话、短信、数据传输等)的需求量和频率。
了解用户对各项业务的偏好,以及网络对不同业务的适应能力。
2.用户体验:通过用户调研、投诉统计等方式,了解用户对网络质量、信号稳定性、上网速度等方面的评价。
分析用户体验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3.区域需求:不同区域的用户需求可能存在差异,比如城区用户对高速移动性的要求较高,而乡村用户对网络稳定性的要求较高。
在网优分析报告中,需要对不同区域的用户需求进行区分和分析。
四. 网络性能网络性能是评价网络优化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网优分析报告中,需要对网络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覆盖率:分析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包括室内覆盖、边缘覆盖等不同场景的分析。
网络优化测试报告一、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对网络进行优化,解决网络延迟和带宽占用等问题,提升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用户对网络的需求。
二、测试环境1.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2.网络拓扑:局域网、广域网等3.工具:网络性能测试工具三、测试内容及步骤1. 测量网络延迟:通过Ping命令,测试不同设备之间的网络延迟,并记录延迟值。
2.测量带宽占用:使用带宽测试工具,对网络进行带宽测试,记录带宽使用情况。
3.优化网络设备配置:根据延迟和带宽测试结果,对网络设备的配置进行优化,如调整路由器、交换机的缓冲区大小,优化流量调度算法等。
4.重复步骤1和2,以验证网络优化效果。
四、测试结果及分析1. 网络延迟测试结果:经过测试,不同设备之间的平均延迟从100ms降低到50ms,延迟值的标准差也有明显的下降。
这意味着网络延迟得到了改善,用户的网络访问速度将更加快速和稳定。
2.带宽占用测试结果:经过测试,网络的带宽使用率从70%降低到50%,同时网络丢包率也有所下降。
这说明网络优化后,带宽使用效率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所提高。
五、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1.问题一:网络延迟较高。
解决方案:优化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缓冲区设置,增加带宽的利用率,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从而降低网络延迟。
2.问题二:带宽占用率过高。
解决方案:通过优化流量调度算法,合理分配带宽资源,对网络流量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降低带宽占用率,提高网络性能。
六、总结与建议本次网络优化测试有效地解决了网络延迟和带宽占用问题,确保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进一步优化网络设备的配置,如增加缓存,升级硬件等,以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
最后,建议定期进行网络优化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问题,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同时,应根据具体需求,合理选择网络设备和技术,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