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名校试题汇编:运动学和力学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959.63 KB
- 文档页数:4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力和运动汇编一、选择1、(2012山东16)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 t 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前3s 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 .最后2s 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 .前3s 内与最后2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 .第3s 末至第5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2、2、(2012广东16)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万恶哦45°,日光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 ,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 .G 和GB .2和2C .12G 和2D .12G 和12G 3、(2012安徽17)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 ,则( )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 .物块仍以加速度a 匀速下滑C .物块将以大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 .物块将以小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4、(2012福建17)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 、B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初始时刻,A 、B 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静止状态。
剪断轻绳后A 下落、B 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 )A .速率的变化量不同B .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C .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D .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5、(2012全国Ⅰ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6、(2012全国Ⅰ15)如图,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方向。
1.(湖北省襄阳五中2012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写出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和螺卡尺的主尺部分的读数为1cm=10mm ,对齐条数为5.5×2=11条,20分度的游标卡尺的精度为mm 05.0mm 201 ,所以,读数为10mm+11×0.05mm=10.55mm 。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固定部分+可动部分,题中螺旋测微器的固定部分为3.5mm ,可动部分为11.5×0.01mm=0.115mm ,所以读数为3.5mm+0.115mm=3.615mm 。
2.(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如图甲、乙所示是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测量工件长度时的情形。
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_____mm ;游标卡尺读数为3.(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10月三县联考)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
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 ,第六个点下标明B ,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 ,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
测量时发现B 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 长为14.56 cm ,CD 长为11.15 cm ,DE 长为13.73 cm ,则打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 2,解析:相邻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5×0.02s=0.1s ,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AE 段的平均速度,即v C =m/s 986.0cm/s 6.98s1.04cm 73.13cm 15.11cm 56.1444==⨯++=++=T DE CD AC T AE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222m/s 582cm/s 258s )1.02(cm 56.14cm 73.13cm 15.112。
201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名校试题汇编2万有引力定律1.(广西陆川县中学2012届高三段考理综卷)某行星可看作一个均匀的球体,密度为ρ,若在其赤道上随行星一起转动的物体对行星表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为(引力常量为G )( )A .34G πB .43G πC .G ρπ3D .Gρπ 1.C2.(山东省临沂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如果对2010年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与2011年发射的“天宫一号”运行参数进行比较得知,“天宫一号”轨道半径为“嫦娥二号”轨道半径的a 倍,又知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的b 倍,则下列关于“天宫一号”与“嫦娥二号”运行参数的比值,正确的有( )A BC D .向心加速度之比是2b a 2.ABCD 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期中考试)“神舟七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航天员在轨道舱内能利用弹簧拉力器进行体能锻炼B .悬浮在轨道舱内的水呈现圆球状C .航天员出舱后,手中举起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D .从飞船舱外自由释放的伴飞小卫星与飞船的线速度相等3.C4.(江西省信丰中学2012届高三11月理综卷)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2004年“勇气号”和“机遇号”两个探测器先后成功登陆火星。
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地球的1/10和1/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A .0.2gB .0.4gC .2.5gD .5.0g4.B5.(上海市吴淞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处发生碰撞。
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
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5.D6.(浙江省海盐元济高中2012届摸底考试)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
2012届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2 力物体的平衡一、单项选择题1.(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10月份阶段测试)下列几个关于力学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米、千克、牛顿等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1.D 解析: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共有7个,它们分别为米(m)、千克(kg)、秒(s)、开尔文(K)、摩尔(mol)、安培(A)、坎德拉(cd),其中前三个属于力学单位制,除了这7个基本单位,其他的单位都是导出单位,例如,根据公式v=s/t导出速度的单位为m/s,根据公式a=Δv/Δt导出加速度的单位为m/s2,根据公式F=ma 导出力的单位为kg·m/s2,也就是N(牛顿),可见,牛顿不是基本单位,而是导出单位,选项A错误;选项B 中的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同,因此它们是不同的力,选项B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如下图所示,在圆盘上放置一木块,当圆盘匀速转动时,木块随圆盘一起运动,那么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盘中心,并不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同,选项C错误;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选项D正确。
本题答案为D。
2.(山东省临朐第六中学2012届高三月考)以下是力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哪个实验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方法与其他几个不同2.D 解析:选项ABC所示的三个实验,都利用了转换法,即将某些不易显示、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易于显示、易于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选项D所示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本题答案为D。
3.(广西区柳州铁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理综卷)有一辆遥控电动玩具汽车,已知车内电动马达驱动后轮转动.现玩具汽车的后轮、前轮分别放在平板小车甲、乙之上.如图所示.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后退”键,汽车就能前进或后退,地面与甲、乙车之间的摩擦力不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键,乙车对前轮摩擦力向前,乙车相对地面向前进B.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键,甲车对后轮摩擦力向前,甲车相对地面向后退C.按动遥控器上的“后退”键,甲车对后轮摩擦力向后,甲车相对地面向前进D.按动遥控器上的“后退”键,乙车对前轮摩擦力向后,乙车相对地面向后退5.(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月考试题)如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则()A.a、b间没有静摩擦力B .a 受到b 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 .a 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 sin θD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5.D 解析:选取物体b 为研究对象,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因为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必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考虑到a 、b 间没有相对运动,b 受到a 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 受到b 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选项AB 错误;选取a 、b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共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 (大小为2mg )、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F 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 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F=G cos θ,f=G sin θ=2mg sin θ,f=μF ,可得μ=tan θ,所以选项C 错误,D 正确。
201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名校试题汇编力 物体的平衡1.(云南省昆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卷)如图1所示,由F 1、F 2、F 3为边长组成四个三角形,且F 1<F 2<F 3.根据力的合成,在四个图中三个力F 1、F 2、F 3的合力最大的是( )1.A2.(江苏省盐城市2012届高三摸底考试)如图所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相同的圆柱体A 、B 固定在等高的水平线上,一细绳套在两圆柱体上,细绳下端悬挂一重物。
绳和圆柱体之间无摩擦,当重物一定时,绳越长( )A .绳对圆柱体A 的作用力越小,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小B .绳对圆柱体A 的作用力越小,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C .绳对圆柱体A 的作用力越大,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小D .绳对圆柱体A 的作用力越大,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 2.A3.(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2届高三联考)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 、B 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 作用于物体B 上,将物体B 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 仍然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 )A .水平力F 一定变小B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C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D .物体A 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3.C4.(北京市朝阳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 1、F 2、F 3,其大小关系是( )A .F 1=F 2=F 3B .F 1=F 2<F 3C .F 1=F 3>F 2D .F 3>F 1>F 2 4.A5.(重庆市重庆八中2012届高三月考理综卷)小球A 和B 的质量均为m ,长度相同的四根轻细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它们均被拉直,且P 、B 间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Q 、A 间的细线处于水平方向。
201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名校试题汇编2曲线运动1.(湖北省八校2012届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理综卷)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B .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C .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D .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 1.C2.(湖北省襄阳五中2012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一探照灯照射在云层底面上,云层底面是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如图所示,云层底面距地面高h ,探照灯以匀角速度ω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当光束转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时,云层底面上光点的移动速度是:A .h ωB .2cos h ωθC .cos h ωθ D .tan h ωθ2.B3.(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如图所示,以10m/s 的水平初速度0v 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撞在倾角为030=θ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A .s 33 B. s 332 C .s3 D.2s3.C4.(山东省鱼台一中2012届高三11月月考)如图所示,一网球运动员将球在边界处正上方水平向右击出,球刚好过网落在图中位置(不计空气阻力),相关数据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击球点高度h 1与球网高度h 2之间的关系为h 1 =1.8h 2B .若保持击球高度不变,球的初速度V 0C .任意降低击球高度(仍大于2h ),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D .任意增加击球高度,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 4.AD5.(湖北省襄阳五中2012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早在19世纪,匈牙利物理学家厄缶就明确指出:“沿水平地面向东运动的物体,其质量(即:列车的视重或列车对水平轨道的压力)一定要减轻。
”后来,人们常把这类物理现象称之为“厄缶效应”。
我们设想,在地球赤道附近的地平线上,有一列质量是M 的列车,正在以速率v 沿水平轨道匀速向东行驶。
201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名校试题汇编:牛顿运动定律亚里士多德的力和运动理论在19939年开创了物理发展的新时代。
在下面的陈述中,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a。
四马车比两马车跑得快,这表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快。
+-2-b .移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就会逐渐停止。
这表明,当物体长时间不受压时,静态是“自然状态”℃。
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较重的物体下落得很快。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D8。
(12月,在东京花样滑冰大赛中,广东省第六学校的XXXX,如果冠军申雪和赵宏博原本是静止在冰上的话。
当它们被彼此推动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冰刀和冰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是相同的,沈雪在冰面上比赵宏博滑得更远。
以下相关陈述为真()A。
沈雪承受了更大的力量。
他们运动的加速度是相等的。
它们之间的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者的惯性是一样的。
C 14。
(北京市朝阳区2012年高三期中考试)一个人用磅秤在地上称了自己500牛顿。
他把磅秤搬到电梯里称体重。
从t0到t3期间,称重秤的指数变化如图所示。
那么电梯运行的v-t图可以是(以电梯的向上方向为正)()-4-V T2 O T0g/N550 500 T1 T2 T3 T Ot0t 1t 3t a V t0t 1t2t 3t0 VB9 t0t 1t 3tBD 15。
(江西省重点中学合作体2012高三联考)如图a所示,将质量m = 1kg的物体放置在一个固定且足够长的倾斜平面上,倾斜角度θ= 37 °,物体受到一个平行于倾斜平面的拉力f,当t1 = 1s时拉力消失,显示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b。
试着找出:(1)拉力f的大小(2) t = 4 s时物体的速度v的大小15。
当力F作用时,将物体的加速度设置为a1,并分析物体。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S在θ-微米GCOS θ = MA1。
力消除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在θ+微米·GCOSθ= MA2。
2012年高考北京市高三一轮复习训练—选修3-3:力学实验1.(2011海淀二模)(1)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请按照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6甲、乙两图都是光的条纹形状示意图,其中干涉图样是 。
②将下表中的光学元件放在图6丙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并用此装置测量红光的波长。
将白光光源C 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排列顺序应为 。
(填写元件代号)③已知该装置中双缝间距d =0.50mm ,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 =0.50m ,在光屏上得到的干涉图样如图7甲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 位置时游标卡尺如图7乙所示,则其示数为_________mm ;在B 位置时游标卡尺如图7丙所示。
由以上所测数据可以得出形成此干涉图样的单色光的波长为 m 。
(2)用半径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
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 。
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 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
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 ,让小球1从A 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
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 、P 、N 离O 点的距离,即线段OM 、OP 、ON 的长度。
①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图8甲乙丙 图6图7甲 A 位置 B 位置丙乙A .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B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C .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D .实验过程中,白纸可以移动,复写纸不能移动E .小球1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的质量②本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 、OP 、ON 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20XX 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名校试题汇编运动和力学实验1. (福建省师大附中20XX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甲、乙、丙三位同学在使用不同的游标 卡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的结果分别如下: 甲同学:使用游标为 1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 12.04cm 乙同学:使用游标为 2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 12.045cm 丙同学:使用游标为 5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 12.045cm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读数肯定有错误的是 ________________ 同学. 1 .丙2. (贵州省遵义四中20XX 届高三月考理综卷)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 甲所示,此示数为 ________ m m ,用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的厚度时,示数如图乙所示,此示 数为 ___________ cm .图甲2. 8.470 mm (8.468 〜8. 472 都给分) 2.060cm (每空 3 分)3. (山东省曲阜一中20XX 届高三摸底考试)某同学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薄金属圆板的直径 D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厚度 d ,示数如图所示。
由图可读出 D= ________ m m ,m/s , BE 间的平均速度VBE = __________ m /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① 50② 0.250.405. (广西陆川县中学 20XX 届高三段考理综卷)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 在做测量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1cmZ557111 Illi1 1 1 rin Ill I |I 1J 1in11113. 50.80 ; 3.774~3.7784. (山东省曲阜一中 20XX 届高三摸底考试)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纸带上共选择 B 、C 、D 、E 、F 、G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他量得各点到 如图所示,根据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1 .0m/s2 .则:”实验中,小车 7个计数点A 、A 点的距离单忡:cm①本实验中所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Hz ;②打B 点时小车的速度d= _______ mm 。
专题17运动和力学实验(2012新课标)22(5分)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
图(a)所示读数为__mm,图(b)所示读数为__mm ,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_mm 。
22.(5分)【考点】长度测量 【答案】0.010;6.870;6.860 【解析】(a )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0.000mm ,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1.0(格),读数为0.010mm ,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0.000mm+0.010mm=0.010mm ,(b )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6.500mm ,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37.0(格),读数为0.370mm ,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6.500mm+0.370mm=6.870mm ,考虑调零问题金属板实际厚度 6.8700.100 6.860d mm =-=(2012 大纲卷)23.(11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 表示。
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袋,在纸袋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没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
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 1,s 2,…。
求出与不同m 相对应的加速度a 。
⑥以砝码的质量m 为横坐标1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1m a-关系图线。
45678高三物理模拟(力学实验专题)72.(贵州省遵义四中2012届高三月考理综卷)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此示数为 mm ,用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的厚度时,示数如图乙所示,此示数为 cm .2. 8.470 mm (8.468~8. 472都给分) 2.060cm (每空3分)3.(山东省曲阜一中2012届高三摸底考试)某同学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薄金属圆板的直径D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厚度d ,示数如图所示。
由图可读出D =________mm ,d =________mm 。
3.50.80;3.774~3.7784.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纸带上共选择7个计数点A 、B 、C 、D 、E 、F 、G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他量得各点到A 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1 .0m/s 2.则:①本实验中所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Hz ;②打B 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 m/s ,BE 间的平均速度BE v = m/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①50 ②0.25 0.406.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 点,以下操作正确的 。
A .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 点位置允许变动B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 点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 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6.B7.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
实验测出了砝码的质量m 与弹簧长度l 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
(g =9.8m/s 2)(1)作出m -l 的关系图线;(2)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7.(1)略(2) 0.248~0.262 N/m 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 .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E .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
(填入相应的字母)(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 图乙中的F 与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 方向是 _________。
②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变量法D .建立物理模型法 B .(1)CE (2)F ′;B9.(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10月份阶段测试)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气垫导轨实验装置来探究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小车开关打点计时器干电池沙桶 纸带(1)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甲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可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分别为Δt 1、Δt 2;用刻度尺测得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x ,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宽度d 。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表达式v 1= ;经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表达式v 2 = ,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a = 。
(以上表达式均用已知字母表示)。
如图乙所示,若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其读数为 mm 。
(2)为了保持滑块所受的合力不变,可改变滑块质量M 和气垫导轨右端高度h (见图甲)。
关于“改变滑块质量M 和气垫导轨右端的高度h ”的正确操作方法是A .M 增大时,h 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积增大B .M 增大时,h 减小,以保持二者乘积不变C .M 减小时,h 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积不变D .M 减小时,h 减小,以保持二者乘积减小9.(1)1t d ∆;2t d∆;x t d t d 2)()(2122∆-∆;8.15 (2)BC10.(2012届·广东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活动中: (1)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右上图所示。
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只要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 。
(2)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
下图是他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由图中的数据可算得小车的加速度a 为_____m/s 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10.(1)打点计时器不应使用干电池,应使用交流电源;实验中没有平衡小车的摩擦力;小车初始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远(只要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2)0.19~0.20内均正确11.(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质检)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a 与物体所受合力F 及质量m 间关系”的实验.图(a )为实验装置简图,A 为小车,B 为打点计时器,C 为装有砂的砂桶,D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 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 可由纸带求得.(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图(b )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实验数据如图,图中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由图中数据求出小车加速度值为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 ,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 与质量m 及对应的m1数据如表中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为直观反映F 不变时a 与m 的关系,请在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次数1 2 3 4 5 6 7 8 小车加速度a /m·s -21.901.721.491.251.000.750.500.30小车质量m /kg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11-kg m4.003.503.002.52.001.401.000.6012 010cm乙连气源甲光电门2滑块遮光条光电门1刻度尺 h∙∙∙∙∙单位:cm4.04 0.722.741.63图(c)1/m /kg -1a/m ·s -2FOa图(d )从图线中得到F 不变时小车加速度a 与质量m 间定量关系是;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 与合力F 图线如图(d ),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4)若实验中将小车换成滑块,将木板水平放置可测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测出动摩擦因数μ,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11.(1)0.510 (2)如图所示;a =1/(2m )(3)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 (4)砂和砂桶质量、木块的质量、以及对应的加速度;偏大12.(河南省开封高中2012届高三定位测试)光电计时器像打点计时器一样,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
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通过时的挡光时间。
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测量滑块和长1m 左右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 是水平桌面,Q 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
此外,在木板顶端P 点还悬挂着一个重锤。
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2s 和2.0×10-2s 。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 ,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1)读出滑块的宽度d = cm 。
(2)滑块通过光电门1、2的速度1v 、2v 均可求得,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2v = m /s 。
(3)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若仅提供一把米尺,为完成测量,除了研究1v 、2v 和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 外,还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说明各量的物理意义,同时指明代表物理量字母)。
(4)用(3)中各量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 (用字母表示)。
13.(湖南省衡阳八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选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 点为起始点,A 、B 、C 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点,打点计时器通一50 Hz 的交流电,用最小刻度为mm 的刻度尺,测得OA =11.13 cm ,OB =17.69 cm ,OC =25.9 cm .记录的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应写成________ cm .在记数点A和B 之间、B 和C 之间还各有一个点未画出.重锤的质量是0.5 kg .根据以上数据,打B 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减少了________J ,这时它的动能是________J (g =9.8 m/s 2,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故得出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
13.25.90;0.867;0.852;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14.(广西陆川县中学2012届高三段考理综卷)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 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 ,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 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 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试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 ,用d 表示A 点到导轨低端C 点的距离,h 表示A 与C 的高度差,b 表示遮光片的宽度,s 表示A ,B 两点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 点时的瞬时速度。
用g 表示重力加速度。
若将滑块自A 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A 运动至B 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____ 。
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__ 。
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1t与s 的关系式为21t= __ 14. ()h M m gs d - ( 221()2b m M t + 2212()()hM dm gs t M m db-=+3(8分)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 ”的实验中采用了下面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