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医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框架结构)12356

[重庆]医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框架结构)12356

[重庆]医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框架结构)12356
[重庆]医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框架结构)12356

目录

一、基础施工监理细则 (2)

主体工程监理细则 (7)

屋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25)

砌体工程监理细则 (30)

安装工程监理细则 (34)

材料监理细则 (43)

旁站监理细则 (52)

安全文明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57)

基础施工监理细则

一、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名称重庆市xxxx院,工程占地面积约535.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49.4平方米。建筑共3层,建筑最大高度为14.70米,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防火设计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本工程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场区属于丘陵斜坡地貌。本工程位于重庆市xxxx镇,南侧为国有公路,东侧为农田,北侧为xx镇酒厂,西则为丘陵斜坡,用地近似呈一形。

监理依据:

1、业主与监理签定的监理合同,

主要技术标准:GB50300—2002;GB50202—2002;JGJ94—94;JGJ18—96,DB50/5001;DB50/T5002—1997;DB50/5001—1997;

3、设计图说、设计技术交底会议纪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记录、相关指令等。

二、人工挖孔桩施工:

本工程基础不均,地基地基风化泥岩或砂岩,为砂岩层地质较好但场地较窄而且因平场形成边坡非自然放坡不稳定,回填区较多,在经雨水冲刷后宜形成滑坡对井下作业人员造成安全隐患,所以本工程对边坡的防护和观查是保证本工程基础施工阶段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重要工作。

(一)、人工挖孔桩工程质量标准

人工挖孔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

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表1

1、主控项目

(1)、主筋间距:钢筋笼预制加工后用钢尺量测笼顶、笼中、笼底三个断面,允许偏差值控制在±10mm内,每个笼全数检查。

(2)、钢筋笼长度:每个桩全数检查,每节笼长度(以最短一根主筋为准)相加减去(n-1)×主筋搭接长度,其总长度的允许偏差值控制在±100mm范围内。

2、一般项目

(1)、钢筋材质检验:进场钢筋按规格、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冷拉钢筋应分批进行验收,每批由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级别、同直径的冷拉钢筋组成。钢筋在现场按批进行验收,由见证员会同施工单位取样员随机取样,送有资质、对外检验的试验室复试,合格后才准加工使用。

(2)、箍筋间距:用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每个钢筋笼抽检笼顶、底1m范围和笼中部三处,其最大值超过允许偏差值不大于±20mm为合格。

(3)、钢筋笼直径:每个笼量测笼顶、笼中、笼底三个断面,每个断面用钢尺量两个垂直相交直径,其允许偏差值控制在±10mm内为合格。

(二)、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表2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表3

1、主控项目

(1)、桩位:灌注桩桩位偏差、检查时间:过程检验可量测护筒中心;最终检验(桩位竣工平面图)在桩成型后把桩顶浮浆凿除后,标出桩中心与设计轴线之间关系的偏差,用钢尺测量。检查数量:全数量测,并绘制竣工桩位图。

(2)、孔深:本工程桩为有设计嵌岩深度的嵌岩桩,如嵌岩深度已满足,岩芯显示有严重风化的应请设计和勘察单位确认。

(3)、桩体质量检验:检验数量和方法根据设计规定,若设计无规定时,可按《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T 106-2002)选用。若选用钻芯取样检验,大直径嵌岩桩应钻至桩尖以下500mm。地质条件复杂的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验数不应少于总数20%,且不少于10根。

(4)、桩身混凝土强度:单桩混凝土灌注量小于50m3的,每桩一组试件,大于50m3的每50m3留置一组试件,全数检查混凝土试件报告;对桩体质量检验有重大缺陷的桩,可用钻芯取样送检的方法检验,可以对桩身强度和桩体完整性有一个全面的评价。

(5)、承载力: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按《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T 106-2002)规定进行,检测数量和检测方法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实施。如设计没有规定时,应采用静载荷试验方法,检验桩数不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桩总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2、一般项目

(1)、垂直度:桩垂直度允许偏差标准见垂直度允许偏差(%)栏。全数检测,人工挖孔桩用吊垂球测量。

(2)、桩径:桩径允许偏差标准见桩径允许偏差(mm)栏,用钢尺量测桩径,全数检验。

(三)、相关强制性条文(链接)规定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1)、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2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

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

行。每浇注10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10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2、采用复打、反插法施工的桩,其桩径允许偏差不受上表限制。

3、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四)、人工挖孔桩通病防治:

1、挖掘岩石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开挖桩孔的孔径和垂直度,使整个开挖过程的质量都能控制在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

2、按设计要求,必须将桩孔孔底挖掘成弧形,并局部加挖集水井,以便排水方便。

3、本工程为人工嵌岩挖孔桩,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系从嵌岩石算起,其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应在该处达到设计规定。对嵌岩段中有软弱夹层的(即达不到设计规定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应从嵌岩段中扣除,另行加长扣除长度。

4、对部分桩孔孔底渗水较大的,除进行排水处理外,另行准备应急措施,防止渗水过大,影响桩身砼强度和质量。

5、对柱插入桩基中的插筋应按设计反复检查(即钢筋数量、直径、规格、间距、位置、插入锚长度、固定牢固情况),经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灌砼。

6、钢筋笼的成型有弯扭曲现象,主筋和螺旋箍筋间距不准。主筋搭接位置、搭(焊)接长度不规范,满足不了构造要求,必须及时检查处理后,按规定作隐检验收。

(五)、安全生产监理

1、必须按施工现场的通用安全管理规定及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和用电安全的规定

执行。

2、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措施要求:

(1) 应编制施工方案,并有具体的安全生产措施章节,向作业人员交底。

(2) 施工前应配备安全护架、爬梯、安全绳(带)、安全帽、通风机、12~24V

低压电源及气体检测设施、水泵等。

(3) 每次下井前应对气体进行检测确认,同时在井口处配有相应作业人,随时进

行联系。

(4) 护壁支护应随开挖进展按设计规定及时支护,护壁混凝土中宜加早强剂,以

保证支护强度。

(5) 相距较近的孔开挖时,应按规定进行跳挖。孔井四周2m以内不得堆放弃土或

其他物品。当孔井不施工时,应及时予以遮盖,并设警示标志。

三、基坑开挖及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

1、认真分析地勘报告,理解报告内容的要求,分析会出现的不良地质情况,严格按设计图监理:

2、桩基开挖时,认真分析地质的变化情况,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或岩土条件与原地勘报告不符,要及时向业主报告,请地勘、设计部门到现场解决,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由设计部门出图,严格按设计图监理。

3、深基坑开挖必须保证边坡的稳定和可靠的支护措施,高切坡15m、深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