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地震资料解释
- 格式:pptx
- 大小:5.08 MB
- 文档页数:35
Discovery教程(上册)(基本操作、数据加载)目录GeoGraphix Discovery 教程说明 (1)第一章建立工区 (3)1建立一个工区 (3)第二章输入人文数据和井数据 (10)2输入人文数据 (10)3输入和查看数据服务公司的一般井数据 (15)4用Excel 表格输入普通井数据 (21)5给井输入ASCII文本文件 (28)6输入测井曲线 (41)第三章建立底图 (44)1显示人文地理/大地网格图层 (44)2图层显示属性(线条、文字等。
) (47)3底图属性(比例尺、标题等) (50)第四章在底图上添加井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在底图上添加作业者、井名和井号、总深度等错误!未定义书签。
2在底图上显示WellBase图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建立研究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建立/显示WellBase 海拔深度图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建立/显示WellBase 地层厚度图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井数据查看和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在底图上选井查看可用的井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在地质剖面上进行分层和层位对比错误!未定义书签。
1通过GeoAtlas建立一个横剖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建立测井曲线显示模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修改/定制剖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建立在GeoAtlas 中显示的剖面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在XSection中的地层划分/地层对比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等高线地质解释............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在IsoMap图层上作海下构造顶部等高线错误!未定义书签。
8月12日上午单位用米制.工区坐标选中国高斯A:识别六度带,将全球分为60区.Unitm 与高斯起点不同.高斯从格林尼治开始,utm差180度.高斯A\B:y座标均为7位,高斯A和utm 6位,高斯b为8位.高斯B比工多条带号.建立工区:建工区应与地震数据相同.选定工区(坐标):关键.范围一般不设.自动生成. 工区:激活与打包.加载数据:一般加载exl数据.创建平面图加载井数据后.Well ID不用汉字,否则可能打不同.该值唯一.Datum Elev补心海拔,TD 总深度. WellID ,X,Y,TD,Datum必须数据.井头数据:Header井斜数据:Survey分层数据:TD生产数据:Monthly Production8月12日下午加载加载顶和底数据:Formation source 分层源第一个为应用源加载成等值线.加载生产数据加载油气水生产数据时要将其拖入下面列框中.过滤器:同一行条件为or 关系,不在同一行为and关系。
8月13日上午1.加载测井数据可以批量加载井选择AscII 码麻烦可利用小工具将ascII转换成.las格式.转换后默认保存在原文件.2.加载地震数据(seg-y)重点步骤: 重点找Inline先不变,crossline增加第二行inline 增加1。
通过以上四步可知9-12为inline,13-16为crossline。
可改变高斯A到高斯B转换。
在advance /bias 里减或加如13000000或-13000000等。
三点坐标确定X、Y坐标。
需要填first 数据.加分割成几块的seg-y文件.\3.新建解释文件,导入数据体.Survey不可轻易删,删出解释信息会丢失. 4.加入井设置地震面和充填速度作静校正得到上速两个参数:基准面和充填速度.(非常重要)4.调整显示参数. 显示井、断层等。
设置地震剖面显示。
该设置调整只对当前剖面有效。
Save as defaut 点击后则对所有有效。
地震资料解释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序号:学院:一、实验目的:●加强对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地测井数据加载方式;●熟悉地震资料解释的流程和方法;●熟悉同相轴的追踪和断层的识别;●了解地震资料解释的成果,掌握地质分析的基本内容。
二、工区概况:该油田所在的区域属典型的内陆性气候;油田所处地表为戈壁滩,地面海拔在290~460m之间,地势相对平坦,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的斜坡。
红南9块构造位于红南2号构造西边,整体为一个被近南北走向和近东西走向的两组断层切割所成的低幅度断块圈闭群。
控制红南9块复杂断块构造的是一组近南北走向的四条正断层;断层断面倾角较大,近似直立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又是控制构造演化形成的主力断层。
研究区沉积盖层主要由上侏罗统喀拉扎组及白垩系三十里大墩组、胜金口组、连木沁组四套地层组成,最大沉积厚度达1466m;地面露头与钻井资料揭示,喀拉扎组、三十里大墩组储集层丰富,为凹陷的油气资源和成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段为属于下白垩统的三十里大墩。
三、Discovery资料解释操作步骤:1.建立工区:启动GeoGraphix Discovery:在桌面上点击GeoGraphixDiscovery图标或选开始 >> 所有程序>> GeoGraphix >> Discovery >> ProjectExplorer. 打开 ProjectExplorer窗口。
如果是第一次启动ProjectExplorer,只有实例工区列出。
输入工区名、确定工区位置:2.地震数据加载:导入井头信息:导入分层数据:用Prizm导入测井曲线:(调整单位、上下限)打开SeisVision:填写侧线起始位置:工区概况:在工区中加载井头和分层数据:对hn9-21井位南北走向侧线进行合成地震记录操作: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到对比识别合成地震记录:5.对比解释:在本实验中,通过横纵测线上对地层的标识之间进行对比,来确定地质构造,进行地质解释。
Discovery综合油藏研究工作平台技术说明GNT国际公司2009年目录1 概况.................................................................................................... - 1 -2 软件模块及功能说明 ....................................................................... -3 -2.1 Discovery软件模块清单.......................................................... - 3 -2.2 Discovery软件模块详细功能说明.......................................... - 4 -3 软件运行环境及硬件配置要求 ..................................................... - 12 -4 软件的许可证管理 ......................................................................... - 13 -1 概况GNT国际公司在中国石油工业推广的Landmark Discovery软件,是由美国Landmark公司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微机版综合油藏地质研究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中国各大石油公司。
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Discovery能够提供一整套有效的解决方案,把地质研究、地震解释、测井分析、开发生产动态管理集成到一个完整的解释系统中,形成微机版一体化油藏描述平台,进而完成各类勘探开发项目研究工作。
Discovery自1999年发布以来,其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目前最新版本为5000.0.0.0,其主要新功能有:●Discovery on OpenWorks和OpenWorks 5000无缝连接。
地震资料解释实验报告
一、前言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应用物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
通过本次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求为:
1.初步学习、认识与熟悉Discovery软件;
2.初步学会在工作站进行地震工区的建立;
3.初步学会在工作站进行地震资料的加载;
4.初步学会在工作站进行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
5.初步学会在工作站进行地震剖面的解释对比工作;
6. 初步学会绘制等t0构造图;
7. 初步学会进行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
8. 初步学会编写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
(二)实验内容
为了加强对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本实验中,利用Discovery软件,首先建立工区进行地震数据、测井数据的加载和显示,然后进行层位标定、同相轴追踪和断层识别,并绘制出等t0构造图。
(三)实验的主要流程:
1.建立工区→
2.加载测井数据→3导入分层数据→4.加载地震数据→5.建立地震解释工区→6. 导入和井坐标→7.制作单井的人
工合成地震记录→8.标定目的层位→9.追踪、解释目的层位→10.生成工区解释后的图→11.绘制工区目的层等t0构造图
(四)实验成果
1测井曲线图
2.工区平面图
2.sea908井人工合成地震记录
3.追踪、解释目的层位(即sy_t层)
4等时间图
5深度构造图。
地震资料解释课程设计报告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物探0901**:***学号:************日期:6月18-6月29指导老师:李磊老师简介本次课程设计用了两周时间完成,从十七周周一开始到十八周周五结束,课程设计的地点是校本部第一实验楼地震勘探处理解释分室,有李磊李老师带领指导完成。
此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地震相解释。
其中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使用的资料是华北油田某部分经偏移处理后的三维数据体,其内容主要包括在剖面上断层的识别,在平面上利用相干体进行断层的组合,在inline和crossline方向进行地层对比追踪,最后由解释的断层和层位做等T0构造图。
地震相解释使用的资料是海相水道偏移处理后的三维数据体,主要内容是在剖面上识别水道的形状,在平面上识别水道的空间展布情况,还要学会利用剖面上的地震反射构型、地震反射结构投影到平面上做出平面地震相图。
本次课程设计应用的软件是兰德马克开发的Geographix Discovery,由于软件比较复杂,在软件的安装、建工区、数据加载、成图的方面,李磊老师给了极大帮助。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流程,掌握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方法,学会在剖面上识别断层、在平面上组合断层、学会制作等T0 构造图、学会在剖面上识别典型地震相以及利用剖面资料做出平面图。
另外,在做出构造图、地震相平面图后要尝试推断其地质成因及演化过程,进一步推断有利储油构造区及预探井位。
第一部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一、本部分目的首先学会利用Discovery软件的安装、建立工区、三维数据加载、剖面显示地震记录。
另外,要学会利用Discovery 的Horizon模块进行层位对比追踪,利用Fault模块进行断层解释,以及学会利用相干体进行断层的平面组合,最后学会利用解释的层位和断层做出等时构造图。
在作出构造图后,要结合剖面图会分析其石油地质意义,分析盆地内生储盖组合,推断有利储油区,学会设置最有利的预探井位。
地震资料解释中必须弄懂的50个基本概念!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基本概念.1. 地震资料解释是将地震信息转换成地质信息。
核心就是依据地震剖面的反射特征和地震信息,应用地震勘探原理和地质基础理论,赋予其明确的地质意义和概念模型2.地震解释的发展阶段: 地震构造解释阶段----在构造地质学和地震成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确定地下主要反射界面的埋藏深度,落实和描述地下岩层的构造形态特征,为钻探提供有力的构造圈闭是其主要目的。
地震沉积解释阶段----以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思想方法)为基础,以落实隐蔽油气藏、描述地下储层空间几何形态为主要目的.地震资料综合解释阶段----以地震资料为基础,综合一切可能获得的资料(包括地质、钻井、测井以及地球化学和其他地球物理资料),合理判断和分析各种地震信息的地质意义,以达到精确重现地下地质情况。
3.地震子波:震源激发时产生尖脉冲,在激发点附近的介质中以冲击波的形式传播,当传播到一定距离时,波形逐渐稳定,称该时刻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4.地震剖面的种类:时间剖面有两种:一是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简称水平剖面;二是叠加偏移时间剖面,简称偏移剖面。
时间剖面的显示:波形剖面,变面积剖面,变密度剖面,波形加变面积剖面,彩色显示剖面,5. 时间剖面的特点:时间剖面由图头和记录两部分组成。
图头部分:位于剖面的起始部分,用以说明剖面的工区、测线号、起止桩号、剖面性质、野外施工参数和处理方法与流程,其显示内容由处理人员提出。
记录部分:是时间剖面的主要部分。
横轴:代表共中心点叠加道的位置,一般用CDP点号和相应的测线桩号表示。
CDP点距为道距的一半,通常为25m。
桩号SP,单位为米或千米。
纵轴:双程反射时间T。
单位为秒。
速度谱:每km一组显示于剖面上方地形线: 显示于剖面上方或下方。
基准面:统一或浮动的,多选在低速带之下。
地震剖面上0秒所对应的海拔。
视周期:相邻波峰(谷)之间的时间长度视主频:视周期的倒数。
1常见的地震资料解释软件有:Landmark、GeoFrame、Geoeast、news、seisware、SMT、discovery、地质放大镜等2比较各种软件的优劣:3地震资料解释大致可以分为3各阶段,构造解释、地层岩性解释、开发地震解释。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是利用地震资料的反射波旅行时、速度信息来反映地下地层的构造形态,埋藏深度,接触关系等;岩性解释主要包括地震地层学解释和地层岩性解释。
开发地震解释主要包括油藏精细描述、储层参数预测、油藏动态监测。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和解释软件资料处理软件:微机版:vista7.0 比较完整的地震资料处理软件,适合现场处理。
广泛应用在工程地震勘探。
GreenMountain 绿山Mesa 10.02 Expert 三维地震设计软件,野外施工设计、高精度折射静校正。
克浪KeLang 4.0 地震采集工程软件、采集论证Discovery 2006 Discovery--微机一体化油藏描述软件,是美国Landmark公司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产品,无论地质情况简单还是复杂,Discovery都将为您提供一整套非常有效的工具,把地质研究、地震解释、测井分析、开发生产动态管理集成到一个完整的解释系统中,形成微机一体化油藏描述平台,可以完成各类项目研究工作Discovery是基于Windows的、方便研究人员桌面使用的一体化解释软件。
主要有:地震解释系统——用于评价、分析、管理已有的和潜在油气藏的构造和地层。
测井解释系统——多井测井曲线分析系统,用于评价、分析、管理和操作测井数据,确定油藏模型。
地质解释系统——包括绘图(GeoAtlas和LandNet)、网格制作和曲线制作(IsoMap)、矢量和光栅测井曲线的解释性剖面(X剖面)。
Landmark Discovery可解决地震构造解释、岩性油藏圈闭解释、测井分析解释、地质分析解释,同时也可解决综合油藏描述、圈闭研究、储量计算及综合评价。
discovery软件各模块介绍依据功能和license管理,Discovery可分为五大部分,一是工区、数据管理系统,二是地质分析系统,三是地震迭后处理和地震解释系统,四是单井多井评价系统,五是储层属性管理与预测。
另外,正演建模GMAplus已经集成Discovery平台上,与Discovery共享一个数据库。
每一部分都由很多模块组成,下面简单介绍。
(一)工区、数据管理系统1.ProjectExplorer 项目管理模块GESXPlorer在系统中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 以目标工区为单位建立项目,并将与该项目有关的数据文件集中在同一项目下管理。
可对目标工区进行备份、删除、重命名、恢复等操作。
2.Coordinate Manager System 大地坐标系统管理模块大地坐标系统管理模块中包含了世界各地80多个不同的地理坐标系数。
用户可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地理坐标系统,可定义的坐标系统或建立跨带工区。
同时,可进行大地坐标与经纬度的转换。
3 WellBase 井数据库管理模块井数据库管理模块是井数据的输入、输出、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并为其它解释模块提供井数据支持。
在井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包含17个数据库表格,170多个数据项,包括井基本信息、井位信息、分层数据、试油数据、DST、产量、取芯、井斜、测井曲线等信息。
可以对井的数据进行查询、修改、统计、索引,对产能资料进行图形化分析,并进行斜井轨迹计算与图形再现,以及井符号的编辑和井位图的生成。
4 LogDataManager测井曲线管理模块测井曲线管理模块是测井曲线的输入、输出与管理系统,并为其它解释模块提供测井曲线及保存测井解释结果。
可以对测井曲线进行查询、索引。
测井曲线的输入可以接受LAS、LBS、ASCII、LIS/TIF格式的数据文件;成果输出单井为Las/LBS格式、多井为Las/LBS、ASCII等数据格式.5 QueryBuilder 数据统计、索引查询模块QueryBuilder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查询、索引和复合条件下的数据调用。
设计的内容为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地震相解释。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剖面上识别断层并标识断层,在平面上利用相干体进行断层的组合,并且进行地层对比追踪,最后根据解释的断层和层位做等T0构造图。
地震相解释主要内容是在剖面上识别水道的形状,在平面上识别水道的空间展布情况,利用剖面上的地震反射构型、地震反射结构投影到平面上做出平面地震相图。
实验一、地震构造解释一、实验目的学会Discovery软件的安装、建立工区、三维数据加载、剖面显示地震记录。
进行层位对比追踪和断层解释,利用相干体进行断层的平面组合,以及根据解释的层位和断层做出等时构造图。
结合剖面图会分析地质意义和盆地内生储盖组合。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以Discovery软件为解释平台进行以下实验:1 利用Discovery 中模块建立中国的工区和Seisvision模块加载数据。
2断层的剖面解释并结合相干体切片进行断层的平面组合。
根据断层的识别标志进行断层的识别,并结合相干体提高断层识别准度(期间常见的问题:主测线和联络测线方向断层往往不闭合,解决办法是要根据两个方向综合判断断层。
)3 不整一地震反射界面的识别及追踪对比。
4 等T0构造图的绘制。
(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一般标志)(1)同相轴错断、波组波系错断(中小断层);(2)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同生断层);(3)地层产状突变、地震相特征突变(边界断层);(4)同相轴分叉、合并、扭曲及强相位转换(小断层);(5)断面波、绕射波。
(地震反射界面的追踪对比方法)(1)单一同相轴的基本追踪对比方法★反射波同相轴具线状廷伸特征,相邻记录道的同一同相轴应为一连续的曲线,相邻界面的同相轴应大体平行。
★相邻记录道同一界面反射波同相轴波形特征相似,即振幅、周期、相位数等相似,它们在空间上是逐渐地变化的。
(2)根据波组或波系进行地震反射界面对比★波组是相邻若干个界面形成的多个强反射同相轴的组合。
波组之间是一些振幅比较弱的同相轴,★多个波组组成一个波系。
地震资料解释
地震资料解释是指地震学家利用地震资料来对地震形成、运行和终止这一自然现象加以分析解释的活动过程。
地震资料包括地震震级、地震深度、地震位置、地震时间、地震波型等,都是为地震资料解释所必需的资料;而它们的解释数据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以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环境及其深层次结构提供帮助。
地震资料解释主要分为地震源解释、地震波类型解释、传播路径解释以及震级解释。
地震源解释是指利用地震资料推断出地震源的性质,而地震波类型解释则是采用研究地震波类型的方法来解释地震源的特性,例如强度、深度、扩展角等等。
传播路径解释是指分析地表的地震活动,了解地震在过程中传播的路径、扩展角以及在某些复杂地质结构中的特殊特性。
震级解释是指利用地震资料的等级测算地震的能量,来分析地震事件和震源本身的特点。
地震资料解释强调的是地震资料的可视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加深我们对大规模地震灾害的认识,以及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灾害预防、救灾和后期移民安置等。
200年来,地震资料解释在学术中得到了深入研究,地震资料解释的研究进程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显示型解释、发展中的功能性解释和现在的定量解释。
在定量解释的阶段,利用海量的地震资料及其信息量,借助统计学和数学模型进行处理,从深度和位置等维度,给出一系列详细的地震资料,以此分析及其解释地震来源、发育过程和传播特征等。
由此可见,地震资料解释是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旨在更好地了解地震的规律,分析地震的发生原因、时间和位置等,并为地震预测、灾害预防、人员重组和重建活动提供法律依据。
Discovery地球物理软件应用摘要:本文主要对地质地球物理软件中的Discovery软件的功能及利用进行了阐述。
Discovery 是基于微机平台, 集地质、地震、测井一体化的油藏描述软件包, 是进行精细油藏描述的一种方便、快捷的工具。
应用Discovery 对轮南2, 3 井区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测井多井解释以及地质综合研究等精细油藏描述工作。
首先以一个利用Discovery软件对实际工区进行研究的例子来阐明Discovery软件的各种作用,然后利用Discovery软件自带的数据进行了工区的地层岩性柱的对比,地震资料的解释等等。
关键词:地震解释; 测井解释;Discovery 软件1概述Discovery 油藏描述软件包括工区管理、数据加载、地质分析、地震综合解释、测井分析和储层预测的工作思路和操作流程,作为一体化油藏描述系统,每一部分工作都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彼此之间数据、成果必须相互调用、相互参考才能完成的,因此要求Discovery 用户尽量熟悉和掌握地质、地震、测井、油藏、生产动态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使用Discovery 油藏描述软件包进行解释分析。
随着三维地震解释在勘探开发中日益广泛的应用, 全三维可视化、自动追踪等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解释中, 并日渐成熟,与其它解释软件相比,Discovery 软件能够从更多的角度研究地下构造和地层特征, 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地下的地质情况, 对隐蔽构造低幅度构造解释都有其独特而明显的优势, 同时Discovery 软件是众多解释软件中较易于掌握, 较为齐全的一类软件。
2. Discovery 软件实例应用2.1、用地震解释模块进行构造解释Discovery 软件中的构造解释系统摒弃了unix工作站地震解释软件操作复杂的缺点, 具灵活性强、操作简单的优势。
2.1.1层位标定在对声波、密度测井曲线进行环境校正和平滑处理的基础上, 优选子波类型、主频和相位, 得到合适的合成记录道; 再对其进行整体移动、局部压缩和拉长, 经过延拓后进行层位标定。
Discovery软件操作手册GNT国际公司目录一.工区建立与管理 (1)二.数据加载 (3)三.微机地质应用 (10)四. 微机三维地震解释综合应用 (19)五.微机单井测井解释及多井评价 (39)六.储层管理与预测 (54)七.smartSECTION模块 (63)八.正演建模 (69)一.工区建立与管理1.1工区目录(home)建立我们一般习惯把Discovery工区放在一个文件夹下,这样可方便进行管理。
1) 利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建立一个文件夹,如proj-dis,同时可以把其它机器上的Discovery工区放在次目录下。
2) 在桌面上双击GeoGraphix Discovery图标,打开工区管理模块ProjectExplorer。
3) 进入ProjectExplorer > File> New> Home。
4) 通过浏览器确定proj-dis文件夹,点击确定按钮。
5) 点击下一步按钮,直至完成。
6) 在工区管理模块ProjectExplorer左侧,出现proj-dis工区目录,这样就可以在该目录下建立Discovery工区。
1.2工区(project)创建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地学软件工作流程的第一步都是建立一个工区,Discovery 软件也不例外。
工区的建立包括为工区名、路径、坐标系统和工区范围等。
1) 在桌面上点击GeoGraphix Discovery 图标,启动ProjectExplorer2) 在工具栏点击New Project 按钮或从菜单条选File > New> Project。
出现NewProject Wizard(新工区向导)的工区对话框。
3) 在Project Name(工区名)框中,输入工区名称。
4) 在Description(描述)框中,输入对工区的描述(如:位置、远景区等)。
5) 压力和深度单位,在中国,选择米制(这对底图和数据库坐标系统都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