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墨林景观乡村游度假区规划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1
王勇 WANG Y ong 陈思思 CHEN Sisi 褚雨粟 CHU Y usu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 echnology,200093 Shanghai)02摘要: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其城市与近郊区乡村之间的空间关系及要素关系与一般城市的城乡关系相比具有明显的独特性,这将对上海近郊区乡村环境景观设计特色产生直接影响。
为了充分利用超大城市优质资源,提升上海乡村活力,通过对上海周边的乡村实地调研及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建构超大城市优势资源与近郊区乡村特色田园景观一体化设计框架。
以上海市青浦区徐姚村为例,统筹考虑城市资源与徐姚村产业、宜居、治理、村民、游客等多重关系,进行特色田园景观设计,深入探究超大城市近郊区乡村特色人居环境设计方法,为超大城市乡村特色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超大城市;近郊区;乡村特色田园景观Abstract: As a mega city in China, Shanghai has many agglomeration economic effects, and its urban-rural gap is larger than that of other cities. Its suburban villages also have greater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n other urban suburbs.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rural advantages of the suburbs of megacities and enhance the rural vitality of Shanghai, the autho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haracteristic pastoral landscape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around Shanghai. The paper takes Xuyao Village in Qi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as an example, respecting the wishes of the villagers and guiding the villagers to build together as the basic princip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method and path of rural pastoral landscape design and proposes a complete set of rural characteristic pastoral landscape design implementation plan in order to explore a super-city suburban rural development road.Key words: mega city ;inner suburbs ;rural characteristic pastoral landscape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21.06.002收稿日期:2021-10-24作者简介:王勇(1964—),男,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陈思思(1997—),女,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褚雨粟(1996—),女,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3. 研究范围与方法 (5)二、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7)1. 自然地理条件 (8)2. 生态环境状况 (9)3. 社会经济状况 (10)三、湿地公园建设必要性分析 (11)1. 生态保护与恢复 (12)2. 生物多样性保护 (13)3.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14)4. 土地利用与规划 (16)5. 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 (17)四、湿地公园建设可行性分析 (19)1. 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 (21)2. 技术与人才储备 (22)3. 资金筹措与投资回报 (23)4. 市场需求与营销策略 (24)5. 社会效益与影响评估 (26)五、湿地公园规划与设计 (27)1. 总体规划与布局 (29)2. 功能分区与设施配置 (30)3. 交通组织与游览路线 (31)4. 景观设计与艺术表现 (33)六、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 (34)1. 建设进度计划与实施安排 (36)2. 资源保护与管理措施 (37)3. 公园运营与维护方案 (38)4. 安全保障与应急预案 (39)七、结论与建议 (41)1. 结论总结 (42)2. 建议与展望 (43)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5)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功能,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场所。
本报告旨在对湿地公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力度。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不足、管理滞后等。
设计驱动“三生”融合发展——重庆梁平猎神村实践样板猎神村位于重庆市梁平区百里竹海风景区腹地,占地约6.4平方千米,现居住450户,总人口1260人。
猎神村过去以矿山经济和造纸产业为主,2017年开始,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两山论”,以设计思维重构“生产、生活、生态”系统,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2019年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2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一、猎神村乡土资源现况猎神村身处明月山百里竹海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有以竹山和小微湿地为代表的生态资源,以山地“山水林田”空间格局为代表的农耕文化资源,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为代表的社会组织资源,构成了猎神村建设和美乡村的根基。
1.独特的生态资源。
猎神村拥有多达100种的丰富竹资源,森林覆盖率达86.2%,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超标准浓度5倍,梁平母亲河龙溪河蜿蜒全村形成多样化小微湿地。
永久性关闭5座石膏矿,划定猎神村整体风貌猎神村区位图四川美术学院 楼梦媛 皮永生 重庆市乡村振兴局 牛文伟6.4平方千米生态保护区,形成赖以发展的生态资源基础。
2.丰富的人文资源。
猎神村“山水林田”空间格局中传统院落点缀其中,保存有大量传统川东院落风貌,与竹山、田园、湿地等构成诗意农耕文化画卷。
竹编、竹雕、竹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传承其中,成为生产生活组成部分,汇集为猎神村独有的特色文化资源。
3.凸显的组织资源。
猎神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抓乡村建设促乡村治理,凝聚组织干部群众形成“转结构、调方式”共识,依托社会创新设计方法团结村民共同参与,走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旅游”路径,铸就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组织保障。
二、猎神村以设计创新“三生”融合发展经验猎神村坚持党建引领,运用设计思维,系统规划设计和美乡村建设路径,从“生态、生产、生活”系统出发,锚定“保护生态空间、激活生产空间、重构生活空间”目标,实践设计驱动“三生融合”的乡村振兴样本,有效提升了矿山遗迹的绿色生态利用、小微湿地的多功能利用、闲置房产的商业利用等,形成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新样本。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目录一、概述 (3)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4)1.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 (4)1.3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6)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素 (7)2.1 选址与规划 (9)2.2 建筑设计 (10)2.3 道路与交通 (11)2.4 绿地与景观 (12)2.5 环境与生态 (13)2.6 综合服务设施 (14)三、经典案例分析 (15)3.1 北京万科金域蓝湾 (17)3.1.1 项目概述 (18)3.1.2 规划设计理念 (19)3.1.3 建筑设计特点 (20)3.1.4 绿地与景观设计 (22)3.1.5 社区文化与活动 (23)3.1.6 总结与启示 (24)3.2 上海世博滨江公园 (25)3.2.1 项目概述 (26)3.2.2 规划设计理念 (27)3.2.3 建筑设计特点 (29)3.2.4 景观设计特色 (30)3.2.5 绿地与生态保护 (31)3.2.6 总结与启示 (33)3.3 广州保利花园 (34)3.3.1 项目概述 (35)3.3.2 规划设计理念 (36)3.3.3 建筑设计特点 (37)3.3.4 道路与交通系统 (38)3.3.5 绿地与休闲空间 (40)3.3.6 社区管理与服务体系 (41)3.3.7 总结与启示 (43)3.4 深圳万科城 (44)3.4.1 项目概述 (45)3.4.2 规划设计理念 (46)3.4.3 建筑设计特点 (47)3.4.4 社区文化与活动 (49)3.4.5 绿地与景观设计 (50)3.4.6 综合服务设施布局 (51)3.4.7 总结与启示 (52)四、结论与展望 (53)4.1 结论总结 (54)4.2 发展前景与挑战 (55)4.3 对未来居住小区规划的启示与建议 (57)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个优秀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还要兼顾环境友好、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等多方面因素。
【景观设计】上海联创国际设计谷景观概念设计文本方案一、设计背景上海联创国际设计谷位于我国经济发达、创新氛围浓厚的上海市,周边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创新、生态、人文于一体的国际一流设计谷,为设计师们提供一个激发创意、交流学习的理想空间。
二、设计理念1. 创意引领:以创新为核心,将设计谷打造成一个充满创意与活力的磁场,吸引国内外优秀设计师入驻。
2. 生态优先:尊重自然,注重生态平衡,将绿色理念贯穿于整个景观设计之中。
3. 人文关怀:关注人的需求,营造舒适、宜人的空间氛围,提升设计师的工作与生活品质。
三、设计目标1. 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风貌,展现上海设计谷的独特魅力。
2. 打造生态、环保、可持续的绿色空间,提升园区整体环境品质。
3. 营造充满活力、富有创意的交流氛围,促进设计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四、总体布局设计谷景观分为四大功能区:入口景观区、中心广场区、生态休闲区和创意交流区。
1. 入口景观区:以简洁、大气的线条勾勒出设计谷的形象,同时设置导视系统,引导游客和设计师顺利进入园区。
2. 中心广场区:作为园区内的核心区域,承担着举办各类活动、展示设计成果等功能。
广场中心设置主题雕塑,彰显设计谷的创新精神。
3. 生态休闲区:以绿色生态为基调,设置休闲座椅、景观亭、健身设施等,为设计师提供一个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场所。
4. 创意交流区:围绕园区内的湖泊布局,设置创意工作室、露天咖啡馆等,为设计师提供一个激发灵感、交流合作的平台。
五、景观元素设计1. 植物配置在植物配置上,我们遵循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原则,选择适合上海地区气候特点的乔灌木及地被植物。
春季,樱花、桃花争奇斗艳;夏季,绿树成荫,紫薇、荷花竞相绽放;秋季,银杏、红枫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冬季,常绿植物与腊梅共同装点园区,四季景色各异,生机勃勃。
2. 水景设计水景是设计谷的灵魂,我们巧妙利用园区内的自然水体,打造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水景。
南汇滨海森林公园规划方案说明第一章、项目概述南汇滨海森林公园位于浦东国际机场南滨海平原的端部,距市中心人民广场约60公里,距芦潮港镇约20公里,距浦东国际机场约18公里。
整个基地面积为2619356.5㎡。
第二章、场地自然现状及保护评价一、气候因素南汇区位于北纬31°21′,东经121°4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6.7℃,最高温度35.4℃,最低-3.9℃,年平均无霜期254天,日照全年1717.4小时,相对湿度79%,年平均降雨量1290.8毫米,大气平均气压101.6Kpa,八级以上大风年平均5天。
二、地形条件基地原有地形较为平坦,竖向变化小。
东侧有一狭长水系穿过。
三、土壤因素基地土壤含碱较重,土质疏松,已出现大面积的盐碱地现象。
四、现有植被基地杂草丛生,无保留价值的乔灌木。
第三章、现状评价一、有利条件基地交通便利,南侧的白玉兰大道现已修建完毕。
西侧的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且基本成林,为本次规划将来的景观效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绿色背景。
而基地的东南侧有海环绕,为将来的游客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觉空间。
南汇区各种服务设施配备齐全,为游客解决了后顾之忧。
二、不利条件原有地形变化很小,且基地没有任何保留植物,给营造原有的生态系统带来难度。
基地碱性较强,对植物的配置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社会经济分析南汇位于黄浦江东岸,杭州湾畔。
西与闵行区接壤,北与浦东新区毗邻,西南与奉贤区交界,东南两侧濒临东海,海岸线长45公里。
区治惠南镇,西北距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48公里,距浦东国际机场24公里。
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国际集装箱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陆地区域就在南汇芦潮港镇。
南汇优惠的投资政策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着中外客商纷至沓来,到目前为止,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542户三资企业落户南汇区。
区内开发区的建设成绩斐然。
市级工业区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区以其高速的经济增长而成为南汇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
2001年康桥工业区完成了工业总产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增加值28.6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上缴税收4.5亿元,增长21.6%。
上海崇明绿华国际马拉松小镇规划设计思路□ 卞晓俊[摘 要]“体育小镇”是近年来出现的热词,其建设发展是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抓手。
文章以上海崇明绿华国际马拉松小镇为例,基于小镇的资源禀赋和现状特征,提出了“热身—取道—择术—攻坚—冲刺”的规划设计思路,总结了小镇规划设计的逻辑、亮点,分享了项目团队的心得、体会,旨在为体育小镇的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体育小镇;规划设计;马拉松小镇[文章编号]1006-0022(2019)S0-0041-05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引文格式]卞晓俊.上海崇明绿华国际马拉松小镇规划设计思路[J].规划师,2019(增刊1):41-45.Planning and Design Ideas of Chongming International Marathon T own, Shanghai/Bian Xiaojun[Abstract]"Sports town" is a hot word in recent years, and it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grasp to promote thereform of sports supply side and implement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T aking Chongming International Marathon town as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planning practice, refines the logic and highlights of the schemedesign, and shar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roject team,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of sports towns.[Key words] Sports town, Planning and design, Marathon town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拉开了体育小镇开发建设的帷幕,这与十九大报告中的“健康中国”战略一脉相承,更符合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运动休闲需求,同时也是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抓手。
EPCO文旅模式4个成功案例研究从党的十九大到今年的两会,关于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话题一直热度不减。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拉动内需的各项政策刺激之下,国内旅游度假的内涵不断扩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走马观花、拍照发圈,那些能够提供团建娱乐、亲子互动、甚至获取新鲜知识等深度游服务的目的地更受青睐;另一方面,在“十四五“规划中,对乡村振兴、文化强国等战略目标都做出了新的谋划和部署,各地政府已经积极着手将打造高品质文旅综合目的地作为经济新增长点。
在这样的新发展格局之下,综合性文旅体系的创新开发及运营显得尤为重要。
大地风景文旅集团紧扣时代脉搏,专注于赋能目的地美好生活,秉持专业精神和卓越要求,持之以恒地深耕于目的地文旅综合体构建,探索出了一整套集“目的地规划设计、全程产品建设、泛文旅内容植入、活化资产运营”于一体的EPCO 服务模式,从研资源、筹资金,到统规划、培业态,再到强运营、创品牌等各环节多维发力、守正创新,成就了一批高质量文旅综合体范本项目。
案例一:多举措重振古村落,助力脱贫见内功河南省濮阳市韩徐庄村,是一个位于黄河边的古村落。
村子不大,却自然资源丰富,连片的荷塘极具特色。
然而长久以来,村民主要靠种藕维持收入,收入来源单一且水平较低、整村空心化问题十分突出,截至2018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达41户。
2017年,大地风景文旅集团旗下大地乡居与中石油、中国扶贫基金会携手,启动了韩徐庄村的文旅振兴计划——“豫北荷乡“,从规划、施工到运营全方位激活古村落,这一项目大幅带动了当地经济,至今仍为乡村振兴发挥着长效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国家之一,其中利用植物染料是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
经过调研团队深度介入韩徐庄村,发掘当地资源禀赋,决定将荷叶染作为主要支点。
不染工坊主要建设项目之一的不染工坊落地于村子西边,它既是民宿接待前台、餐厅,又是手作工坊、文创产品售卖平台,还承担了村民技能培训室的功能。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建设,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MISSING IMAGE: , ]浦东新区临港口袋公园改造临港口袋公园是指临港家园服务站和绿化休闲广场,位于临港古棕路555弄120号。
该项目是临港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之一,位于试点区11个汇水分区的6号汇水分区。
为解决公园积水、漏水、渗水性不佳、景观单一和康体活动设施缺乏等问题,并达到年径流量控制率80%,以及年径流污染控制率50%的目标,临港口袋公园运用了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人工表流湿地四大海绵设施进行改造。
[MISSING IMAGE: , ]海绵化改造作用使临港口袋公园具备了净,蓄、滞、排等海绵功能,做到“小雨不湿鞋”。
[MISSING IMAGE: , ]黄浦区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改造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位于黄浦江西岸,原2010年上海世博会E片区,是世博会后最集中保留上海世博会原貌的区域,为解决绿化不足、雨水资源利用率低,暴雨期积水等问题,园区室外总体景观进行了海绵化的改造。
充分利用世博会时已建成活水公园,增加更多的高渗透性绿地,并用科技手段智能化运行措施和后评估管理,对区域降雨量、雨水收集量、综合利用量等进行实时监控及自主分析。
建成后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成功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全场地雨水收集、北区雨水收集净化等目标。
被利用起来的活水公园也成为了周边居民、公司白领休闲小憩的“城市亲水客厅”。
[MISSING IMAGE: , ]静安区道路海绵化改造静安区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对城市道路进行了海绵化改造,道路包括:汾西路、闻喜路(阳曲-平顺)、高平路(永和-晋城)、襄阳北路(长乐-巨鹿)、铜仁路(南京-北京)、共和新路和平顺路。
项目进行了车行道翻挖新建、雨水连管翻排、铺设透水砖等几项改造措施。
人行道进行海绵化改造后,路面水渗透变快,小雨时几乎看不到水痕,中到大雨也几乎不会产生积水。
第1篇一、项目背景梅林苑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一座具有几十年历史的住宅小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梅林苑原有的园林绿化已经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观赏需求。
为了提升小区居住环境,增强居民的生活品质,物业管理部门决定对梅林苑进行园林景观改造。
二、设计理念本次园林景观改造的设计理念是以“生态、和谐、休闲”为核心,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植被资源,打造一个具有地域特色、人文气息的生态园林景观。
三、施工内容1. 绿化种植:对原有植被进行梳理,保留有观赏价值的树木和花卉,增加新的植物种类,丰富绿化层次。
同时,对草坪进行重新铺设,提高草坪质量。
2. 水系改造:对原有水系进行整治,清理淤泥,修复破损的驳岸,增加亲水平台,打造生态水景。
3. 步道建设:新建休闲步道,连接各个景观节点,方便居民游览。
4. 景观小品:设置亭台楼阁、座椅、垃圾桶等景观小品,丰富景观层次,满足居民休憩需求。
5. 照明设施:安装节能环保的照明设施,为夜间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四、施工过程1. 施工准备: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材料、工期等。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质量。
2. 绿化种植:按照设计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栽植。
对原有树木进行修剪,确保树木生长健康。
3. 水系改造:对水系进行清淤、修复,铺设生态驳岸,增加亲水平台。
引入活水,打造生态水景。
4. 步道建设:按照设计要求,铺设步道,连接各个景观节点。
确保步道平整、美观。
5. 景观小品:安装亭台楼阁、座椅、垃圾桶等景观小品,满足居民休憩需求。
6. 照明设施:安装节能环保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活动安全。
五、施工成果经过半年的精心施工,梅林苑园林景观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改造后的梅林苑,绿化覆盖率高,景观层次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六、总结梅林苑园林景观改造工程的成功实施,为上海市园林工程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今后的园林工程施工中,我们将继续秉承生态、和谐、休闲的设计理念,为城市居民打造更多美好的居住环境。
上海两山实践基地实施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上海两山实践基地实施方案是为了有效推进上海市两山生态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详细计划。
上海两山概念,即绿色两山,指的是保护好青山和岗山,发展好“田园城市”和“森林城市”,实现山水城市一体化。
作为上海市的重要生态建设项目之一,上海两山实践基地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一、总体目标上海两山实践基地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保护山体,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具体目标包括:保护和修复山体林地、湿地等生态系统,建设绿色生态空间,提升城市绿色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绿色化和生态化改造,提高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水平;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公众参与,促进市民环保意识的提升。
二、实施方案1. 生态恢复与保护(1)加强山体林地保护,严格控制砍伐和开发行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完整性。
(2)开展植被恢复与修复工作,引入本土植被,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提升。
(3)修复山体湿地,重建湿地生态系统,保持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
2. 绿化提升与城市更新(1)推进城市绿化提升工作,增加绿化覆盖率,提高城市绿色空间占比。
(2)推动城市更新,建设更多绿色生态公园和休闲景点,提升城市公共绿地品质和数量。
3. 生态文明教育与宣传(1)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推动环保意识普及,培养市民环境保护责任感。
(2)通过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市民对两山保护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4. 公众参与与社会合作(1)引导市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环保志愿活动,促进市民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
(2)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合作,共同推动两山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
三、工作进展上海两山实践基地实施方案的工作进展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更新,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和落实。
四、成效评估与总结上海两山实践基地实施方案的成效评估将定期进行,通过监测数据和市民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基于景观三元论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2. 景观三元论概述 (6)2.1 景观三元论的定义与内涵 (7)2.2 景观三元论的发展历程 (8)2.3 景观三元论的应用范围 (10)3.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基础 (10)3.1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与分类 (11)3.2 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与功能 (13)3.3 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14)4. 景观三元论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15)4.1 空间布局设计 (17)4.1.1 功能分区 (18)4.1.2 交通流线 (19)4.1.3 视野与景观节点 (21)4.2 生态环境设计 (22)4.2.1 水体保护与恢复 (23)4.2.2 植物多样性保护 (25)4.2.3 生态系统服务提升 (26)4.3 文化与社会价值传承 (27)4.3.1 历史文化挖掘 (28)4.3.2 社区参与与教育 (29)4.3.3 休闲游憩功能塑造 (31)5. 案例分析 (32)5.1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案例 (34)5.1.1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35)5.1.2 北京南海子公园 (37)5.2 国际城市湿地公园案例 (37)5.2.1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39)5.2.2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阿尔特拉蒙特湿地公园 (40)6. 结论与展望 (42)6.1 研究成果总结 (43)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44)6.3 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45)1. 内容概览背景介绍:介绍城市湿地公园的背景及其重要性,强调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景观三元论的概述:阐述景观三元论的基本理念,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三个核心要素。
强调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上海市松江区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区域环境及绿化现状第一节区域环境概况一、自然条件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奉贤区为邻,南、西南与金山区交界,西、北与青浦区接壤(图1)。
区境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总面积604.8平方公里。
该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适宜于各种温带、亚热带作物的生长。
常年平均气温15.6℃,无霜期230天,年平均日照1817小时,年降水量1213mm,极端最高温度37.6℃,极端最低温度-8.9℃。
松江区有大小河道3904条段,总长2604.5公里。
水位较高,属高度渍水。
土壤系青紫泥,一般土层较厚,结构及耕作性较好。
二、社会条件松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
据考古发现,距今约6000年,有崧泽和良渚等古文化。
古称华亭,别称云间、茸城、谷水,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综观历史,松江硕士名人灿若星汉,有陆机、陆云、赵孟頫、张弼、莫是龙、董其昌等一大批名人雅士。
松江区将建成上海城市的四个基地:制造业和出口创汇基地;休闲旅游度假基地;都市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松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03年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均属市郊排名之首。
全区常住人口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49万人,城市化水平达59%。
松江区是上海市中心城西部的重要门户,在全市及长三角区域中亦处于绿色通道的重要位臵。
(图2、3)第二节区域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一、绿化现状:1、松江区绿地现状(图4)‚十五‛期间,在区委、区府的直接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修复与改善。
按照创造优美和谐,方便舒适的环境要求,进一步加大绿化建设投资,在新城全面规划建绿的同时,提高了老城区拆房增绿的力度;重点建设黄浦江水源涵养林、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环境绿化和通往市区及淀山湖的绿色通道。
全区绿化面貌有较大提高,展现了松江的地域特征‚古韵、新城、青山、绿水‛。
松江区曾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城区、上海市园林城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2005年又取得‚国际花园城市‛桂冠,并通过‚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专家组的考评。